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对策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高职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创业理念不科学、资金与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不够、师资队伍缺陷、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不充分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标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反思;对策
我国高校自上世纪末期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框架,大大加速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随后,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据统计,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765万,归国留学生约30万,如果加上之前没有顺利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2016年将有总数超过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汇入就业大军之中,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近几年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在进行改革,减员增效,吸纳毕业生的能力逐年减弱。因此,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大力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尽管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并且成绩斐然,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者创业孵化中心。但不可否认,整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有其固有的缺陷。
(一)高职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立法的滞后已经跟不上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却连一部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都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只能通过现有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来规范,但是,这些法律对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根本任务、管理体制和发展策略等均未做出明确的阐述,所以,高职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只能通过频繁的行政手段去解决,其科学性和严肃性便会大打折扣。其次,高职教育不是一个孤岛,而是一个社会系统,需要与其它社会系统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是怎么顺利交换,没有法律规范是绝对不行的。
(二)创业理念不科学
所谓创业理念,即指导创业行为的思想和观念。创业理念决定着创业的动机与目的,指导着创业发展方向和创业运行过程。就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创业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不少学生仅仅把创业当作赚钱的手段,当成走
向富裕的跳板,太看重创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少学生把创业当作无法顺利就业的无奈选择,尽管从事的是创业的工作,但是内心并不是十分认同;还有少部分学生把创业当作检验自己想法正确性的试验,并没有坚持下去的意愿。这些创业理念都是不科学的,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根本无法支撑创新创业的持续开展和深化。
(三)创新创业的资金与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不够
创新创业活动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失败率极高的实践活动,要培养起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积累创业经验,必然少不了学校从资金到政策措施的强大支持。然而,很少有高职院校为学生设立创业扶持基金,也缺乏配套的项目论证、政策咨询、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运营服务、孵化培育等一系列具体支持措施。也就是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的教育都停留在精神支持层次上,缺乏足够的实践支持。
(四)师资队伍的缺陷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多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实战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高职院校中真正能文能武的教师并不多,很多教师依然是从学校到学校,甚至连企业都没有去过,更不用说创业了,怎么能担当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一些高职院校为了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甚至将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与评职称挂钩,难免有要挟的嫌疑,依靠这样的手段难以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师资,如果师傅水平都不高,徒弟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有不少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但是,待遇问题、管理问题、教学技术问题、考核问题等都是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何况,外聘教师的比例又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到专任教师的收入,这个问题又使得外聘教师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五)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不充分
受制于师资队伍的缺陷,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得也不充分,没有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体现在日常的专业教学内容中,鲜有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必修课,而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多以选修课、课外兴趣小组、专家讲座、创业计划与创业大赛等形式体现,极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创业实训、实践课程,这样的教学安排反映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要么是为了拿学分,其效果必定不会太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面也是有限的,基本上只针对少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很难让大范围的学生真正参与进来,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素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如果没有持续的、大范围的、深层次的教育和训练,是很难成功的。
(六)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亟待改善
创新创业环境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对学生的创业行
为和创业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作用。总体来说,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比较差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内环境不好。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经商买卖的场所,教师就应该专心教学,不可分心,很多学校不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禁止教师的商业行为,甚至到了“谈商色变”的程度,这样的校园环境氛围,何来商业氛围和创业意识?一些高职院校应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制定的措施也很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很难付诸实施。另一方面,社会大环境不好。不少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大学,就是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心无旁骛,将来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并不指望孩子创业,所以家长不太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再者,创新创业教育也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导致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企业平台。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应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国家应该出台一部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高等职业教育法》,对我国的高职教育的相关问题做出详细规定,界定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行为主体在高职教育中的职责。这是给我国高职教育奠定基调的举措,以最权威的法律形式规范高职办学行为,指导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跟进具体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切实加大资金与政策措施支持的力度
要想使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成绩,必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扶持基金”,设置“创业试验区”、“创客空间”等,建立“创业咨询中心”、“创业运营支持中心”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等,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承担必要的风险和提供必要的实际指导和服务。
(三)提升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制于师资水平,所以,如何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是各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采用“校内师资+校外师资”的组合师资团队模式,这样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库,并且进行分工,分别承担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运营教育等。需要注意的是,校内师资培养周期长,校外师资的引进比较困难,这些都是各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创新创业的教育,必须体现四个面向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过程、面向育人、面向未来。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绝对不能是专业教育之外的“二等公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渗透到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课程+实训(实践)”的教育模式,而不能仅仅是课外活动的座上宾,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