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σ max
M max ymax 2.25 ×10 × 50 ×10 Pa = = 6 −12 Iz 6.67 ×10 ×10 = 16.9MPa
3
−3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第五节 梁的强度计算
一、最大正应力 危险截面:对于等截面梁, 危险截面:对于等截面梁,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弯 矩最大截面的上 下边缘处,弯矩最大的截面。 矩最大截面的上、下边缘处,弯矩最大的截面。 危险点:危险截面上处弯曲应力最大的点。 危险点:危险截面上处弯曲应力最大的点。 最大 正应力 引入抗弯 截面系数
σ = Eε = E
ρ
y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3、静力平衡关系 、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在截面上任 取一微面积dA, 取一微面积 ,作用于该微 面积上的轴向力为σ⋅dA。因 。 为截面上所有轴向力的合力 为零,则有: 为零,则有:
∑ Fix = 0
i =1
n
∫ σdA = 0
A
E
∫ ydA = 0 ρA
2)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
M max σ max = ≤ [σ ] Wz 查附表4 查附表 M max 45×103 3 3 Wz ≥ = m = 264.7cm 选22a工字钢 6 工字钢 [σ ] 170×10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形截面外伸梁, 例7-10 T形截面外伸梁,载荷及尺寸如图所示, 形截面外伸梁 载荷及尺寸如图所示, 已知截面的中性轴为z轴 轴到上 轴到上、 已知截面的中性轴为 轴,z轴到上、下边缘的距离分 别为y 轴的惯性矩为I 别为 1=52mm、y2=88mm,截面对 轴的惯性矩为 z= 、 ,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 763cm4。梁的抗拉许用应力 σ+]=40MPa,抗压许用 梁的抗拉许用应力[ , 应力[ 应力 σ–]=100MPa。试校核该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试校核该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解:1)计算梁的支座反力 )
M max= 30kN ⋅ m
2)计算矩形截面的 ) 抗弯截面系数
2
120×180 3 Wz = mm 6 = 6.48 × 105 mm3
3 M max 30×10 = Pa 3)梁的最大正应力 σ max = ) 5 −9 Wz 6.48×10 ×10 因此, 满足正 因此,梁满足正 = 46.3MPa < [σ ] 应力强度条件。 应力强度条件。
2
I y = I yC + b A
2
结论 的惯性矩等于该截面对过形心 截面对任一轴 z 的惯性矩等于该截面对过形心 轴的惯性矩加上两轴之间的距离 加上两轴之间的 而平行于 z 轴的 zC 轴的惯性矩加上两轴之间的距离 的平方与截面面积的乘积。 的平方与截面面积的乘积。此结论对任一 y 轴也同 样成立。 样成立。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纵向纤维线应变变化规律
cd − cd ε= cd ( ρ + y )dθ − ρdθ y = = ρdθ ρ
2、物理关系 、 梁的纵向纤维只受到轴向拉伸或压缩, 梁的纵向纤维只受到轴向拉伸或压缩,当正应力 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应用胡克定律, 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应用胡克定律,因此可得 cd处的正应力为 处的正应力为
S Z = ∫ ydA
A
Sz = 0
结论
中性轴必 截面的形心。 中性轴必过截面的形心。 形心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截面所有微面积上的力对 截面所有微面积上的力对 z 轴的合力矩即 轴的合力矩即为作用在该截 面上的弯矩 弯矩: 面上的弯矩:
M = ∫ yσdA A y σ =E
ρ
M = ∫ y ⋅ E dA = ∫ y dA = ρ ρA ρ A 1 梁截面的曲率; 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 梁截面的曲率 截面对 轴的惯性矩; I z ——截面对 轴的惯性矩; ——梁截面的曲率; ρ 抗弯曲刚度。 抗弯曲刚度 EI z——抗弯曲刚度。
I z = ∫ y 2 dA
A
I y = ∫ z 2 dA
A
工程中常见的矩形、圆形等简单截面对其形 工程中常见的矩形、圆形等简单截面对其形 矩形 心主轴的惯性矩可在表 中查到 中查到。 心主轴的惯性矩可在表7-1中查到。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表7-1 简单截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图 形 形心主轴惯性矩 抗弯截面模量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简支梁受均布载荷q作用如图所示 作用如图所示, 例7-7 简支梁受均布载荷 作用如图所示,已知 q=2kN/m,梁跨度 ,梁跨度l=3m,截面为矩形,b=80mm, ,截面为矩形, , h=100mm。求:(1)C截面上 、b、c三点处的正应 截面上a、 、 三点处的正应 。 ) 截面上 ;(2)梁的最大正应力值及其位置。 力;( )梁的最大正应力值及其位置。 解:求支座反力
2
y
E
EI z
M = ρ EI z
1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M = ρ EI z y σ =E
1
ρ
My σ= Iz
弯曲正应力的 一般计算公式
注意 此公式虽然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出来的, 此公式虽然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出来的,但对于 工程中许多剪切弯曲的情况也适用 剪切弯曲的情况也适用; 工程中许多剪切弯曲的情况也适用; 分析表明,对于梁的长度l 远大于其截面高度h的 分析表明,对于梁的长度 远大于其截面高度 的 细长梁,该式计算弯曲正应力 相当精确的 弯曲正应力是 细长梁,该式计算弯曲正应力是相当精确的。工 程中对于l 的情形,往往采用该式计算剪切弯 程中对于 > 5h 的情形,往往采用该式计算剪切弯 时的正应力 正应力。 曲时的正应力。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结论:梁变形后,横向线依然保持直线, 结论:梁变形后,横向线依然保ຫໍສະໝຸດ Baidu直线,且与 梁变形后的轴线垂直。纵向线变为曲线, 梁变形后的轴线垂直。纵向线变为曲线,靠近梁顶 面的纵向线缩短,靠近梁底面的纵向线伸长。 面的纵向线缩短,靠近梁底面的纵向线伸长。 平面假设:梁变形后横截面依然保持平面, 平面假设:梁变形后横截面依然保持平面,且与梁 变形后的轴线垂直,横截面绕自身某轴作了转动。 变形后的轴线垂直,横截面绕自身某轴作了转动。 纵向纤维单向受力假设: 纵向纤维单向受力假设:梁内各纵向纤维只产生轴 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中性层:梁在弯曲变形时, 中性层:梁在弯曲变形时, 一部分纤维伸长, 一部分纤维伸长,一部分纤 维缩短, 维缩短,必然有一部分纤维 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 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说明 对于塑性材料: 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 对于塑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宜选用 塑性材料 强度相同 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的梁 为截面对称轴的梁, 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的梁,其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正应力 强度条件
σ max
M max = ≤ [σ ] Wz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对于塑性材料: 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 对于塑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宜选用 塑性材料 强度相同 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的梁 为截面对称轴的梁, 中性轴为截面对称轴的梁,其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正应力 强度条件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如图所示的简支梁是工字钢, 例7-9 如图所示的简支梁是工字钢,作用有均布 载荷, 载荷,q=10kN/m,其弯曲许用应力 σ ]=170MPa,试 ,其弯曲许用应力[ , 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解:1)作梁的弯矩图 )
M max
1 2 = ql 8 = 45kN ⋅ m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强 三类问题 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载荷估计。 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载荷估计。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矩形截面的外伸梁,尺寸和载荷如图示, 例7-8 矩形截面的外伸梁,尺寸和载荷如图示, 材料的弯曲许用应力[ 材料的弯曲许用应力 σ ]=10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1)作梁的弯矩图 )
bh3 hb3 ,I y = Iz = 12 12
bh2 Wz = 6
Iz =
πD 4
64
Wz =
πD3
32
Iz =
πD 4
(1 − α 4 ) 64 d α= D
Wz =
(1 − α 4 ) 32 d α= D
πD3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I z = I zC + a A
dI y = z 2 dA
微元对y轴的惯性矩 微元对 轴的惯性矩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dI z = y dA
2
微元对z轴的惯性矩 微元对 轴的惯性矩
dI y = z dA
2
微元对y轴的惯性矩 微元对 轴的惯性矩
上式对整个截面积分,得截面对z轴、y轴的惯性矩。 轴的惯性矩。 上式对整个截面积分,得截面对 轴 轴的惯性矩
M max ymax σ max = Iz Iz Wz = ymax
M max σ max = Wz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对于中性轴不是截面的对称轴的 对于中性轴不是截面的对称轴的 中性轴不是截面的对称轴 最大拉应力值与最大压 梁,其最大拉应力值与最大压应力值 不相等。 不相等。
注意
T形截面梁最大拉应力 形截面梁最大拉应力 T形截面梁最大压应力 T形截面梁最大压应力
3 −3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2)作弯矩图 ) 弯矩最大值发生在 跨中截面处 其值为: 截面处, 跨中截面处,其值为:
r FRA
r FRB
l 1 l M max = FRA × − q 2 2 2 1 2 = ql = 2.25kN ⋅ m 8
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跨中截面的 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 跨中截面的上 、 下边缘 跨中截面 最大正应力值为: 处,最大正应力值为:
计算各点的正应力
M C ya 2 × 103 × 50 × 10 −3 σa = = Pa = 15.0MPa 6 −12 Iz 6.67 × 10 ×10 M C yb 2 × 103 × 30 ×10 −3 σb = = Pa = 8.97MPa 6 −12 Iz 6.67 ×10 × 10 M C yc 2 × 10 × (−50 ×10 ) σc = = Pa = −15.0MPa 6 −12 Iz 6.67 × 10 × 10
FRA
FRB
FRA
FRB
1 = ql = 3kN 2 = 3kN
1 2 M C = FRA ×1 − q ×1 )kN ⋅ m = 2kN ⋅ m ( 2
1)计算C截面的弯矩 )计算 截面的弯矩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计算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 计算截面对中性轴 的惯性矩
bh3 1 Iz = = × 80×1003 mm4 = 6.67 ×10−6 m4 12 12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第四节 纯弯曲时横截面的正应力
一、截面的惯性矩 惯性矩的计算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取截面上任一点 K的邻域 ,K点到 z 轴、y 轴 的邻域dA, 点到 的邻域 的距离分别为y、 ,定义: 的距离分别为 、z,定义:
dI z = y dA
2
微元对z轴的惯性矩 微元对 轴的惯性矩
M max y2 σ = Iz M max y1 − σ max = Iz
+ max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二、正应力强度条件 正应力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梁安全地工作, 正应力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梁安全地工作,危险 处的正应力必须小于梁的弯曲许用应力 。 正应力必须小于梁的弯曲许用应力[ 点处的正应力必须小于梁的弯曲许用应力 σ ]。
第七章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 二、纯弯曲的概念 纯弯曲:剪力值为 值为零 弯矩值是一常数, 纯弯曲:剪力值为零,弯矩值是一常数,内力只 有弯矩,而无剪力的弯曲变形称作纯弯曲 纯弯曲。 有弯矩,而无剪力的弯曲变形称作纯弯曲。 剪切弯曲:弯曲内力既有弯矩、 剪切弯曲:弯曲内力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弯曲 变形称剪切弯曲 剪切弯曲( 横力弯曲)。 变形称剪切弯曲(或横力弯曲)。 三、纯弯曲时横截面的正应力 1、几何关系 、 观察梁的变形: 取一对 观察梁的变形 : 取一 对 截面梁, 称 截面梁 , 在其表面上画上 横向线m-m和n-n以及纵向线 横向线 和 以及纵向线 ab和 cd, 在梁的纵向对称面 和 , 内施加一对等值、 内施加一对等值 、 反向的力 梁处于纯弯曲状态。 偶,梁处于纯弯曲状态。
σ max
M max = ≤ [σ ] Wz
对于脆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压强度不同, 对于脆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压强度不同,宜选用 脆性材料 不同 中性轴不是截面对称轴的梁, 对称轴的梁 中性轴不是截面对称轴的梁,应分别对抗拉和抗 压应力建立强度条件: 压应力建立强度条件:
σ σ
+ max − max
≤ [σ + ] ≤ [σ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