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最新人民医院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最新人民医院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前言为方便全院医务人员查阅、使用医院层面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自2017年3月由医务部牵头负责,内科、外科及医技系统部分科室负责人积极参与,在卢天俊专家的指导,院领导的审阅下,通过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后,汇集、梳理、修订形成本《人民医院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修订版)》(以下简称《汇编》)。

本《汇编》的发布实施,体现了医院“依法治院”、“机制建院”的管理理念,标志着医院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目标迈进又一大步,真正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举措。

本《汇编》是院领导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参与者集体劳动的成果,凝集了各位参与者的智慧和汗水,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

同时,受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员工批评指正。

人民医院2017年3月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 (4)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5)三、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7)四、会诊制度 (9)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改为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2)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改为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4)七、术前病例讨论改为术前讨论制度 (15)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8)九、查对制度 (19)十、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改为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3)十一、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改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4)十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改为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27)十三、分级护理制度 (29)十四、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改为病历管理制度 (31)十五、危急值报告制度 (35)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7)十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39)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5)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

三、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采集、查体、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并完善相关记录后转有关科室治疗。

最新最新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最新最新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最新最新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在医疗领域采取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旨在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

以下是最新最新18项医疗核心制度(2024版)的汇编:1.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2.医疗资源分配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3.医疗服务价格制度: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防止价格虚高和不合理涨价。

4.医疗服务规范制度:制定医疗服务规范,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5.医闹应对机制:建立医闹应对机制,保护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维护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6.药品审批制度:加强药品审批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

7.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8.科研创新激励制度: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医疗科研和创新。

9.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完善医疗事故处理制度,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10.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11.病案管理制度: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历质量和信息安全。

12.医疗信息化建设制度: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13.优化药物使用制度:推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和浪费。

14.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有效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15.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素养。

16.护士人员配备制度:优化护士人员配备,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

17.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18.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建立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监督医疗机构的运行和管理。

这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医生和患者的良好合作关系。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目录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2)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概述 (3)2. 医疗安全管理规定 (4)3. 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估办法 (5)二、医疗核心制度细则 (6)1. 首诊负责制管理规范 (8)(1)首诊负责制度概述 (9)(2)首诊医生职责与流程 (10)(3)首诊科室交接规定 (11)2. 医嘱与处方管理制度 (12)(1)医嘱管理规定 (13)(2)处方开具要求 (14)(3)用药监督与评估 (15)3. 病例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17)(1)病例书写规范 (19)(2)病例档案管理办法 (20)(3)病例质量控制与评估 (21)4. 诊疗规范与操作程序 (23)(1)诊疗科目设置要求 (23)(2)诊疗操作规范及流程 (25)(3)诊疗风险评估与防范 (26)三、医疗风险管理及应对 (28)1. 医疗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 (30)(1)风险识别方法及步骤 (31)(2)风险评估标准与结果反馈机制 (32)2. 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包括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33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和医疗机构声誉。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必须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各科室应设立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强化医疗质量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疗法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应急预案等,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必要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知识。

十种医疗与七种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汇编(内容)

十种医疗与七种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汇编(内容)

十种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医师负责制为加强门诊、急诊工作的管理,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就医,凡首次接诊的医师,对该病员的诊疗要负责到底,需住院的要亲自护送到相关科室,办妥交接手续,遇急诊病人时,必须主动及时,先抢救病人,后办手续。

病人进院后,必须在5分钟内开始处理,在诊病过程中要认真细致检查,用药要安全合理,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

杜绝生、冷、硬、顶、推、拒现象,不得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违者追究当事人的一切责任。

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血库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得使用无血站(库)名称和许可证号标记的血液。

2、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

3、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输血的利害关系,并签署《输血同意书》。

14、预约血办法:患者需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师逐项认真填写输血单,值班护士按医嘱行“三对”后,给病人采交叉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注明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于输血前送血库。

5、血库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室预约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备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6、血库工作人员接受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7、凡血库所备各型血液,应有明显的标志,分格保存在4℃冰箱内,并随时观察冰箱内温度变化。

8、血库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血液交叉试验操作规定进行交叉试验,必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应无脂血、无溶血,血袋应密封,绝对无误,方可发出。

9、取血护士在取血时,应认真核对本科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2单上的各项目,无误后方可将血液拿出血库。

10、如果输血出现反应,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血库说明情况,并与血站一并查明原因。

11、血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入库、出库血量、库存血量帐目清楚,认真保管,非经院领导、财务科批准,不得私自销毁。

三、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十八项医疗核心规章制度汇编文件

十八项医疗核心规章制度汇编文件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 (1)2、三级查房制度 (3)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6)4、会诊制度 (7)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1 6、手术分级治理制度 (13)7、术前讨论制度 (17)8、查对制度 (18)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1)10、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22)11、分级护理制度 (24)12、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7)13、临床“危险值”报告制度……………………………………………29 14、抗菌药物分级治理制度 (34)1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6)16、信息安全治理制度 (39)17、病历治理制度……………………………………………………见病历书写规范与治理规定及病例(案)医疗评定标准(2010版)18、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见专著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防止因推诿患者而贻误救治时机,保证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抢救的一项重要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为首诊医师或其所在科室为首诊科室。

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与抢救均负有责任。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认真进行门、急诊病历记录。

经检查后,如认为属本科疾病,首诊医师应负责患者诊治。

如诊治有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若经检诊后不属本科疾病,应请其他专科会诊,会诊专科同意转科后,首诊医师才能将患者转科。

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

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禁止首诊医师不经会诊擅自将患者推诿到他科,否则,造成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首诊医师承担全部责任。

三、涉及两科以上的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依照病情需要请相关专科会诊。

四、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不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拒治。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汇编封面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汇编封面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汇编一、目录二、前言三、总则四、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1. 首诊负责制度2.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3. 会诊制度4. 查房制度5.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6.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8. 危急值报告制度9.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0.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1.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附则六、附件一、目录请在此插入目录:二、前言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汇编。

本汇编所列各项制度,旨在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全体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汇编,认真履行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总则1. 本制度汇编适用于本院全体医务人员。

2.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各级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共同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3.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应当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始终,全体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执行。

4. 本制度汇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解释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制定本制度:1.首诊医师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疗,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

2.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首诊医师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

3. 如有需要,首诊医师应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与病房医师进行交接。

4. 首诊医师应当认真书写病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5. 医院应加强对首诊负责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

(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为提高死亡病例诊疗质量,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本制度:1. 死亡病例讨论应当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2. 死亡病例讨论应当由科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最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最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最新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院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准则。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变化,这些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是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首诊医师要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这一制度能够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连续、有效的诊疗服务,避免出现推诿、延误病情的情况。

二、三级查房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通常包括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和住院医师查房。

通过三级查房,能够充分发挥各级医师的专长,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会诊制度会诊制度是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因病情需要或医疗技术条件限制,需要邀请其他科室或医疗机构的医师协助诊疗的制度。

会诊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院外会诊等多种形式。

会诊制度能够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诊疗方案。

四、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并按照不同的护理级别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服务的制度。

护理级别通常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合理的分级护理能够满足患者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值班和交接班机制保障患者诊疗过程连续性的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等部门。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交接班时,要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等重要信息,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指为尽早明确诊断或完善诊疗方案,对诊断或治疗存在疑难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的制度。

2023版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2023版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2023版)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 (1)第一章总则 (1)其次章管理要求 (1)第三章附则 (2)二、三级查房制度 (2)第一章总则 (2)其次章管理要求 (3)第三章附则 (4)三、会诊制度 (5)第一章总则 (5)其次章管理要求 (5)第三章附则 (6)四、分级护理制度 (7)第一章总则 (7)其次章管理要求 (7)第三章附则 (11)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1)第一章总贝I J (11)其次章管理要求 (11)第三章附则 (12)六、疑难病例争论制度 (12)第一章总则 (12)其次章管理要求 (13)第三章附则 (14)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4)第一章总则 (14)其次章管理要求 (14)第三章附则 (16)八、术前争论制度 (16)第一章总则 (16)其次章管理要求 (17)第三章附则 (18)九、死亡病例争论制度 (18)第一章总则 (18)其次章管理要求 (18)第三章附则 (19)十、查对制度 (19)第一章总则 (19)其次章管理要求 (19)第三章附则 (22)H■一、手术平安核查制度 (22)第一章总则 (22)其次章管理要求 (23)第三章附则 (24)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4)第一章总则 (24)其次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25)第三章麻醉分级及授权管理 (28)第四章监督管理 (32)第五章附则 (33)十三、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33)第一章总则 (33)其次章管理要求 (33)第三章申请程序、实施和管理 (36)第四章附则 (38)十四、危险值报告制度 (38)第一章总则 (38)其次章基本要求 (38)第三章“危险值”报告程序和管理流程 (39)第四章附则 (41)十五、病历管理制度 (41)第一章总则 (41)其次章组织与职责 (41)第三章病历质量全程监控流程 (42)第四章奖惩管控 (44)第五章附则 (45)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45)第一章总则 (45)其次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45)第三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48)第四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52)第五章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54)第六章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管理制度 (56)第七章抗菌药物使用奖惩制度 (57)第八章附则 (57)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7)第一章总则 (57)其次章基本要求 (57)第三章管理流程 (58)第四章附则 (60)十八、信息平安管理制度 (60)第一章总则 (60)其次章基本要求 (60)第三章患者诊疗信息管理 (61)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患者信息猎取规定 (62)患者信息修改制度 (64)医院信息平安爱护制度 (65)附则 (66)一、首诊负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首诊负责制度是指患者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

1.首诊负责制度为切实履行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标准医护人员对重危病人抢救的医疗行为,防止不平安医疗责任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因各种原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平安的被视为危重病人。

(二)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展诊疗为止。

(三)危重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和ICU进展救治,特别紧急设法转运的应就地抢救,召集急救车和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

(四)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重危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的,除按第三条处置外,必须立即上报医务处直至院长。

(五)危重病人的转送必须有主管医护人员或主持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

无医嘱视为主管(治)亲自陪同。

护士站必须做好协调工作。

(六)各医疗部门必须组建抢救小组由科负责人亲自主持。

各病区要建立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药品制度,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足的急救药品,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的完好和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

(七)急诊科和ICU是医院处置危重病人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急救床位和设备的应急使用和人员的紧急调用。

科室要建立相应的定期检查医疗制度。

(八)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收到急救传呼6120,放下一切工作奔赴急救场所。

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急救〞意见,先救治后付费,但此权限仅限首次。

行使后应立即报告医疗行政和总值班,以后不付费诊治需请示医疗行政审批。

(九)如违反以上条例视为责任事件,医院将进展严厉处分,因此所引起的后果,当事人将承当法律责任。

2.三级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编医疗核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和完善的关于医疗卫生事务的基本规章制度。

下面是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汇编。

一、全民医保制度全民医保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核心制度之一、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旨在提供经济保障及医疗服务。

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主要是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功能、服务水平等,将其分为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的分级分流。

三、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和管理,以确保药品安全和有效使用,包括药品注册、药品生产许可、药品流通监管等。

四、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过程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五、医疗费用监管制度医疗费用监管制度主要是对医疗服务费用进行监管,包括价格监管、费用审核、医保支付等,以实现医疗费用的合理化和透明化。

六、医疗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医疗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包括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临床人才评价和职称晋升制度等,以确保医疗队伍的素质和数量符合需求。

七、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医疗过程和医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促进医疗信息的流动和利用。

八、医事纠纷处理制度医事纠纷处理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调解和仲裁等,以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解决医患矛盾。

九、医疗器械监管制度医疗器械监管制度是指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进行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十、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疫情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十一、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监管等进行管理,确保医疗保障基金的稳定和安全。

十二、医疗资源配置制度医疗资源配置制度主要涉及医疗人员配备、设备设施配置和医疗物资供应等,以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医院八大核心制度汇编

医院八大核心制度汇编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人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2、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l)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1)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麻醉医师主持,麻醉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医院八大核心制度汇编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兖州九一医院医务部汇编二0一七年元月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负责制度··第1页2.三级查房制度··第2页3.会诊制度··第4页4.分级护理制度··第5页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第9页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第10页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第12页8.术前讨论制度··第13页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第13页10.查对制度··第14页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第17页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18页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第20页14.危急值报告制度··第21页15.病历管理制度··第23页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第32页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34页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35页1.首诊负责制1.患者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2.诊断为非本科疾患,及时转至其他科室诊疗。

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患者,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3.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执行医院会诊制度。

会诊意见必须向邀请科室医师书面交待。

4.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

被邀科室须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5.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协调解决,不得推诿。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汇编医疗机构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织,为了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核心制度。

下面是医疗机构核心制度的汇编:一、医疗机构管理制度1.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机构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等,确保各部门协调运作。

2.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的员工招聘、晋升、调动等方面的规则,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机构的财务收支合理、透明,并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仓库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等物资的采购、储存、消耗,以及库存管理等。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针对常见疾病的预防、检诊、治疗等过程,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

2.医疗事故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包括责任追究、赔偿等,以保障医疗事故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3.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对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4.医疗质量评价制度:规定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为医疗改进提供依据。

三、患者权益保护制度1. 患者知情权保护制度:规定医疗机构在进行诊断和治疗前,必须向患者 fully 告知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风险预警等信息。

2.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禁止医务人员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3.投诉处理制度:明确患者投诉医疗机构的渠道和处理流程,及时处理解决纠纷。

4.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专业、高效的医患沟通服务。

四、职业道德规范制度1.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求医务人员尊重患者,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执业要求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教育要求等,确保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3.禁止医疗虚假宣传制度: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布虚假宣传信息,保证患者知情权和公平竞争环境。

五、医学伦理指导制度1.生命伦理指导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在处理生命和死亡等敏感问题时应遵守的伦理准则,保护患者的生命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首诊负责制度为切实履行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规医护人员对重危病人抢救的医疗行为,防止不安全医疗责任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因各种原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被视为危重病人。

(二)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落实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

(三)危重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和ICU进行救治,特别紧急设法转运的应就地抢救,召集急救车和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

(四)在医院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重危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的,除按第三条处置外,必须立即上报医务处直至院长。

(五)危重病人的转送必须有主管医护人员或主持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

无医嘱视为主管(治)亲自陪同。

护士站必须做好协调工作。

(六)各医疗部门必须组建抢救小组由科负责人亲自主持。

各病区要建立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药品制度,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足的急救药品,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的完好和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

(七)急诊科和ICU是医院处置危重病人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急救床位和设备的应急使用和人员的紧急调用。

科室要建立相应的定期检查医疗制度。

(八)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收到急救传呼6120,放下一切工作奔赴急救场所。

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急救”意见,先救治后付费,但此权限仅限首次。

行使后应立即报告医疗行政和总值班,以后不付费诊治需请示医疗行政审批。

(九)如违反以上条例视为责任事件,医院将进行严厉处罚,因此所引起的后果,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2.三级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不少于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周2-3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二)对重危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员。

(三)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子、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病情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四)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五)查房容: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危重病例,审查对新入院、疑难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副主任医师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首次查房时应提及包括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四方面的容,对疑难病例应提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意义及明确诊断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对已发出“病危”通知的病人,应自当天起连续三天,每天进行查房,查房需提及当前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记录;了解病员的病情变化并征求他们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院、转科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要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的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的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六)院领导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各科的查房,检查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3.会诊制度(一)凡遇到需会诊的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二)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主管医师陪同会诊医师检诊病人,并做简要病史介绍。

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二十四小时完成,并写会诊记录。

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让病员到专科检查。

(三)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叫随到,接到会诊通知后,必须及时到达会诊地点。

(四)科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五)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处派人参加。

(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

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传发有关单位,进行远程会诊。

(七)科、院、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详细介绍病史。

参加会诊医师要详细检查病人,发扬技术,明确提出会诊意见。

主持人要进行小结,会诊意见要认真组织实施。

4.分级护理制度(一)目的分级护理指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特级护理或一、二、三级护理,进行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给予基础护理。

(二)适用围1、特级护理(1)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肾、肝、呼衰)。

(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的创伤、烧伤,多脏器功能损伤。

2、一级护理病情严重或病情不稳定需严密监测和观察者。

3、二级护理病情基本稳定者。

4、三级护理病情稳定者。

(三)主要护理要求1、特别护理要求(1)专人护理或转入ICU。

(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出人量。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人的重要生理、心理反应。

(4)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5)做好基础和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2、一级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和病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人量。

(2)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3)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4)做好与疾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5)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

3、二级护理要求(1)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反应,做好身心护理。

(2)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3)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预防护理并发症。

4、三级护理要求(l)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2)了解病人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四)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和护理要求护士应对病人进行ADL评定,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1、级别(1)一级:完全独立,各项活动能在正常时间安全完成。

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借助帮助。

(2)二级:部分独立,在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中,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并超过正常完成活动时间,动作不够安全。

若提供必要的物品,生活可以自理。

(3)三级:部分依赖,已尽最大努力仍不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需要指导、监督或说服,协助生活护理和功能锻炼。

(4)四级:完全依赖,完全需要帮助。

需要协助被动活动,指导部分主动活动。

2、护理质量标准(1)床铺平整、清洁、舒适、无碎屑、无尿渍、无血渍。

(2)卧位舒适,符合病情和治疗要求。

(3)口腔清洁,妥善处理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等。

(4)皮肤清洁、完整无破损,会阴、肛门清洁无异味,指、趾甲、须发等洁净。

(5)满足进食的需求。

(6)满足饮水、排泄的需求。

(7)根据肢体功能,协助和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炼。

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交接班及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

原则上应由住院医师任一线值班,主治医师任二线,副主任医师可参加第三线值班。

2、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的交班,交班时,应巡视病房。

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

3、医师下班前,应将新病人及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

4、值班期间急诊入院病人,原则上要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如需急救处理或急诊手术来不及书写病历时,应记首次病程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情况补写病历。

5、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的临时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

6、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况时经住院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调换。

7、值班医师若有事需暂时离开,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当护理人员请叫时立即前往诊视。

8、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或其他特殊原因未得到休息时,过后酌情予以适当补休。

9、每日晨,值班医师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10、值班医师每晚9:30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

(二)有关科室值班交接班制度1、药房、检验、放射、心电图室等科室的值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做好所用器械和仪器等交班工作并记入值班本。

3、尽职尽责,完成班所有工作,保证临床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4、如遇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科室,应向院总值班说明去向,以便寻找,避免影响工作。

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入院后五日不能确诊的,需进行科室讨论;入院后八日未能确诊的,需组织全院讨论。

(二)疗效不满意病例的讨论:主要病情不能控制的,五日完成科室讨论;仍不能控制的,八日完成全院讨论。

(三)门诊病例讨论:凡是在我院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要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讨论。

(四)医技病例讨论:凡疑难病例,或发现结果明显异常,报告有疑问,要组织讨论,必要时复验,并由副主任医(技)师审核签发。

(五)危重病例讨论: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完成科室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要求提请医务处组织全院会诊,医务处组织在24小时完成院级讨论。

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处、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涉及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三)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