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应用方面论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d2153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f.png)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机器人智能科技论文3000字(2)
![机器人智能科技论文3000字(2)](https://img.taocdn.com/s3/m/35828d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3.png)
机器人智能科技论文3000字(2)机器人科技论文3000字篇二《测量机器人应用与进展》摘要:本文首先概括了测量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实践,对测量机器人实际应用进行了较深入详细的论述,最后测量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测量机器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引言随着我国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大型工程建筑物越来越多,因此,对大型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和稳定性监测就愈加重要,有关变形监测的方法随着新仪器、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发展。
测量机器人(Measurement robot,或称测地机器人,Georobot)就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它可以连续跟踪目标测量,或按照已经设定的程序自动重复测量多个目标可以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智能化。
尤其在小尺度局部坐标测量当中,测量精度高、灵活机动、快速便捷、无接触等方面,有着其它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文概要介绍测量机器人发展和应用。
2测量机器人发展测量机器人是在电子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研究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电子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已走向成熟,并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存在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非自动化等缺点。
为提高生产效率,一些研究机构和厂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1983年,H.Kahmen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由视觉经纬仪改制而成的组合式测量机器人,用于煤矿的边坡监测,可同时自动检测几百个变形目标点,但其集成度不高,精度较低。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测量机器人的逐步发展期,Leica公司推出了多种系列测量机器人,它除集成了电子经纬仪、步进马达、红外测距仪、CCD传感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外,最主要的是采用了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实现了普通棱镜的长距离的自动识别与精确照准,使测量机器人迅速从室内的工业测量走向了野外工程测量。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97f8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9.png)
工业机器人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可编程装置。
由于其高效、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工业机器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用于协助汽车制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许多技术创新和改进。
当今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许多先进功能,例如感知能力、人机协作和自主导航等。
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感知环节: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例如视觉传感器、力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获取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等信息。
2.规划与控制:基于感知结果,机器人需要进行规划与控制,确定执行任务的路径和动作。
这通常通过预先编程或者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实现。
3.执行任务:一旦机器人确定好路径和动作,它会自动执行任务。
机器人的执行通常包括移动、抓取、放置等动作。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执行重复性的、危险的或繁重的任务,例如焊接、喷涂、装配等。
机器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医疗保健工业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风险。
物流和仓储工业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可以帮助实现自动化的仓库操作。
机器人可以自动搬运货物、装载和卸载货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机协作: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的合作。
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工作人员实现紧密的协作,相互补充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毕业论文 机器人
![毕业论文 机器人](https://img.taocdn.com/s3/m/6c7aab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6.png)
毕业论文机器人机器人,是指能根据预定程序或经过学习能力,自动地执行人类指令的智能化机械设备。
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诞生以来,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篇毕业论文将就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机器人发展现状1.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业是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在工厂的装配、生产线、质量检验等领域,机器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出至少260万台机器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机器人已达到了140万台。
在我国智能制造的实践中,机器人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2.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现在已经可以进行心脏手术、肝移植等复杂手术。
另一类是照护型机器人,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化护理。
3.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可以实现苗种培育、自动种植、农作物检测、果实采摘等工作。
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1.生产制造机器人在生产制造领域是广泛应用的。
它可以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加工和组装,有力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
2.医学护理机器人在医学护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进行诊断,还可以提供长期的照顾服务。
3.军事作战机器人可以在战争领域中发挥作用,可以在地面、海洋或者空中协助作战,减少了士兵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作战效率。
三、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进一步改进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
2.多功能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不仅仅只为一件事情而存在,更多的是具备多个功能的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运用价值和使用范围。
3.生物医学生物医学领域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通过机器人帮助人类进行远程手术等,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6篇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0a051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f.png)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三: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的发明
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想发明一个机器人,一个老师机器人。因为我们的老师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我想发明一个机器人帮助老师工作。老师把讲课的内容输入到机器人的电脑里,机器人就可以帮老师讲课了。机器人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调,它朗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了。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6篇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一:关于机器人的作文 机器人艾莉娜
关于机器人的作文 机器人艾莉娜
我要发明的机器人名字叫艾莉娜,她跟我一样高,身体白白的,胖胖的,摸起来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艾莉娜的头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还有一张小小的嘴,最重要的是艾莉娜的声音不像其它机器人那样生硬,而是非常柔和,这样她就能和我们更加亲近了!
每天早上艾莉娜叫我起床,然后就会去做特制的营养早餐,她会做丰富多样的早餐。“啊,好香呀!”“谢谢主人夸奖,您快一点用餐吧,不然凉了吃进去对身体不好的。”吃完了早餐,艾莉娜就送我去学校。下午,艾莉娜跟平常一样接我回家。她就像保镖一样保护着我,这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我的安全了。回到家之后,
她会做一个奶油小布丁,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吃完布丁后,她就会督促我去写作业。“这题怎么写啊”“主人应该先算这......”看!艾莉娜正在耐心地教我呢!是等我的作业写完了,艾莉娜就会出几道刚才我不会的类似的题目考考我。晚上我睡觉时它还会讲好听的故事给我听呢!她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成长。
我吃着机器人做的饭菜,感觉特别开心。没想到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今天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真是太喜爱这家机器人餐厅了!
评语:通过对机器人餐厅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机器人餐厅的喜爱。结构清晰,文笔简洁流畅,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真实,从好奇到失望,从激动到喜爱,通过作者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描绘出了机器人餐厅的特色。
工业机器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工业机器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5551d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c.png)
工业机器人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就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1 引言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
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2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运用(1)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军事领域及核工业领域有些作业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并危及生命,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由人去做的作业,用工业机器人去做最合适。
例如核工厂设备的检验和维修机器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燃料自动交换机。
(2)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
如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用于海底采矿和打捞的遥控海洋作业机器人。
(3)自动化生产领域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
用得最多的制造工业包括电机制造、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
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下面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工业机器人论文8000字
![工业机器人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b791fa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工业机器人论文8000字一、机电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一)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在定程度上可替代人的劳动,对于高辐射、高噪声污染、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工作场合来说,工业机器人是个理想的选择。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较低,只能通过预设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无法应对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其可通过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并反馈给动作单元,从而进行些适应性的工作,这种机器人虽然智能化程度较低,但已经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得以成功应用。
在机电体化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第三代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可以通过强大的传感原件收集信息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类似于人脑的判断,因此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独立作业,但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应用。
(二)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是通过台中央计算机对负责现场测控的多台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指挥,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性,使其成为当前大型机电体化系统的主流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层级可分为两级,三级或更多级,通过中央计算机完成对现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操作控制等,同时,随着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分布式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在线最优化、生产计划统计管理等功能,成为一种集测、控、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低故障率、便于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因此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二、机电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就是使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模拟人脑的智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具备定的推理判断、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甚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对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因此可预见机电体化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机器人技术论文六篇
![机器人技术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fe273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b.png)
机器人技术论文六篇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1机器人技术教育是指围绕机器人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幼儿到成人都可以是教育对象,它以多视角、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机器人技术教育的内容,并不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机器人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教学具有科技含量,提升同学的学习爱好,还能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力量和协作力量。
当然,在近年来的各类科技活动项目中,与机器人有关的项目不算许多,关于机器人的创新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探究怎样通过机器人教学提高同学的创新力量,是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机器人技术教育的意义提升同学的创新力量创新力量作为一个国家、民族进步和富强的动力,在当今社会,其价值不言而喻。
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已被质疑多年,每年培育出的人才虽然在数量上远超西方一些国家,但其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创新力量方面不能尽如人意。
尽管近几年始终在提倡素养教育,却仍旧无法转变现状。
因此,同学创新力量的培育至关重要。
随着机器人教育活动日益普及,它在培育青少年制造力过程中凸显的优势已受到各界关注。
机器人教育围绕同学因材施教,老师只扮演引导者的作用,传授最基本的理论学问,剩下的需要同学通过动手实践来猎取新的学问和信息。
对于一些问题,同学必需给出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力量。
2.提高同学的学习动机和爱好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赛过责任感。
”这表明白爱好的培育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有爱好,所以会专注,同学学习效率的凹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学习爱好。
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并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以玩带学,在消遣中、在奇怪心的驱使下,让同学主动去学习。
3.增加团队合作意识机器人竞赛活动所需要的学问相当广泛,完成这个任务需要让同学分成组,由组内成员一同探究学习。
假如某一成员有了新发觉,大家可以一起共享、争论、协商,共同进步和学习,组与组之间进行比拼。
机器人应用技术论文
![机器人应用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8cb9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3.png)
机器人应用技术论文机器人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器人应用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器人应用技术论文篇一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技术初探【摘要】根据消防机器人的具体用途,探讨了消防机器人的几种主要类型。
分析了消防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及场合,同时以隧道排烟消防机器人为例,分析了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技术。
最后根据消防机器人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当前消防机器人还存在的相关缺点,为消防机器人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机器人;救援;应用引言当前,消防机器人在消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日本在消防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领域都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的消防机器人从最初的引进开始走向自主研发的阶段。
而在机器人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当前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工作的应用经验作为参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成为真正满足国内消防需求的消防机器人。
尤其是在在我国消防工作呈现出新格局的今天,对消防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只有在经过消防实践之后才能设计出更实用的消防机器人。
1、消防机器人的主要类型消防机器人在消防作业过程中采用其自身的动力,以及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实现既定的消防功能,同时能够迅速移动,实现其他的自主功能,保证消防救援工作得以正常高效实施。
消防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设备的一种,其大大提高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力的保证了消防人员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消防部门的工作能力。
为了便于本文对机器人相关内容的探讨,下文对消防机器人的类型进行分类论述:(1)就机器人控制方式而言,消防机器人主要包括自适应机器人、线控机器人以及无线遥控机器人等。
(2)就灭火消防救援工作而言,可以将之划分成为火场侦察机器人、排烟机器人、灭火机器人、探查机器人、破碎机器人、救助机器人以及综合应用机器人等。
(3)根据消防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可以将消防机器人划分成为计算机辅助控制机器人、程序控制机器人、智能化机器人等。
机器人论文6篇(最新)
![机器人论文6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9212402aef8941ea66e0527.png)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解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在21世纪必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
人工智能概念在1956年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
但是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
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探矿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
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即IJCAI)。
第三阶段: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共5篇)
![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cd78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b.png)
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自动化专业论文摘要:本设计是根据机器人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之间的逻辑控制为准则,对两者之间信号的编码组合,然后提出汽车焊接系统集成行业自动程序标准化的方案,能够使用户程序做到可移植性,易读性,准确追踪故障点。
关键词:PLC;机器人;标准化引言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当前智能化装备的主流及发展方向。
机器人多用在自动工位上,由外围设备控制用户程序启动和运行,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实现效益扩大化。
本文主要介绍着FANUC系统机器人由三菱PLC实现自动标准化控制方案。
控制系统2.1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的结构由机器人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组成,采用CC-Link 分散型I/O控制方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PLC完成机器人的用户程序控制和现场总线信号采集,HMI完成显示信号状态、报警、控制管理等功能[1]。
2.2 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是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工业过程控制局域网,PLC对机器人的控制属于自动控制,通过PLC实现不同条件时对机器人不同用户程序的调用与控制,实现同一台机器人完成不同工作的柔性化控制。
同时机器人程序运行过程中,PLC对机器人的特定段进行分段控制,对进入特定运动区域进行信号互锁与禁止保护,同时PLC处理采集机器人和外围设备信号反映到人机交互界面,供现场操作人员判断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处理[2]。
标准化程序设计3.1 标准化程序概念在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中,标准化程序就是规范用户程序结构和逻辑,能够使用户程序结构清晰、简明易懂、缩短维护周期、可移植性提高,减少故障等。
3.2 标准化信号编码首先我们对PLC与机器人(Robot在表中简称R)之间信号进行处理[3],对工装夹具的车型及机器人的每个程序,每条路径做一些编码。
如表格1所示。
3.3 标准化程序工作流程设计在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工装夹具的工作站的焊接过程中,分为两步:一是任务开始验证,在一个周期内每次程序运行,PLC都会对机器人的准备位做出判断,如果不在准备位,就会调用回到准备位的程序,让机器人回到准备位,这时准备位的验证任务关闭。
机器人工程专业论文
![机器人工程专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a3b6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3.png)
机器人工程专业论文1. 引言机器人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涉及到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机器人工程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前景。
2. 机器人工程的发展历程机器人工程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重复性操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功能不断扩展,从简单的机械臂发展到可以模拟人的行为和思维的智能机器人。
近年来,机器人尤其是服务型机器人在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机器人工程的应用领域3.1 工业领域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完成重复性的、危险的或高精密度的工作任务。
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在一些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操作,保障工人的安全。
3.2 医疗领域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手术辅助、康复训练和医疗陪护等方面。
机器人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精度,减少手术风险;机器人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医疗陪护机器人可以为病患提供日常照料和陪伴。
3.3 农业领域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化和农田管理方面。
例如,自动化播种机器人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农田的生长状况,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决策。
4. 机器人工程的未来前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工程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人性化。
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与人类进行交流,帮助人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例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将能够根据人类的习惯和需求,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光线等环境参数;智能医疗机器人将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结论机器人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其应用领域广泛,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的突破,机器人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器人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机器人工程的更快发展。
机器人应用方面论文
![机器人应用方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734d3c10661ed9ad51f36d.png)
机器人应用论文一、引言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瞩目。
40余年来,有关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各种形态、功能的机器人相继面世,而未来的机器人将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正是由于机器人在多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才使得机器人在财会方面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本文拟就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机器人发展的多方面可能性。
你初印象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说一个长的像机器人样子的玩意就是机器人呢?其实说起机器人,我们头脑里马上会联想到那些会唱歌跳舞干工作而且有头有手的小东西。
其实那只是机器人的狭意理解。
人们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
人们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
可以说与人类类比的话,机器人的完整意义应该是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某种工作的智能程序化及自动化设备二、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1.工业机器人技术概念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ef7f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d.png)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随着科技的进展,人们研制出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小编收集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一】我想制做一个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全能的,可以为主人做任何事情,特别聪明。
我要做的机器人不用任何高贵的材料,就用易拉罐、废报纸箱、饮料瓶、各种废旧的图案就可以了,这叫做废物利用,又节约、又环保。
先用纸箱当它的头,上面开一块小口,再用长方形纸箱做它的躯干,然后用易拉罐做它的四肢,它的背后还要再镶一块太阳板,这里只要有太阳照射在那,它就可以充电啦!这个智能机器人是一位一级厨师,把一本菜谱翻到你想吃的菜那一页,通过机器人头上的小口,把这页菜谱装进去,这样不一会儿美味的菜就出来了,味道也不是一般的香。
还可以给我们擦桌子、捡碗刷碗、为我们减轻许多负担。
这个智能机器人不仅会做饭,还是一位很好的保安。
比如,它可以把主人们的面容扫描存在大脑里,如果想进来的人不是主人,那它是决对不准陌生人进来的,如果强行进去的话,它会用身上的电流去电陌生人,但不会把陌生人电伤,就能把陌生人给电得没有了力气,这样就好对付了,直到主人回来,得到主人的准许才能进来。
它还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如果不会的问题问它,它都能用一种快乐的教学方法把你教会,而且它讲的课也相当认真。
它也是一位很好的裁缝师,把你想要的衣服输进它的大脑里,只要十分钟就做好啦!而且做得相当漂亮,新潮。
我要研究的机器人是无所不能的,它可以帮助主人完成许多事情,帮主人分担许多负担,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二】时间过得飞快,二零四九年的三月十四日,我发现我的机器人张丁克可以用草制成油,这样节约了很多能源。
于是,我又发明了另外一个机器人,我给他取名叫“张止白”。
张目白太神奇了,他千变万化,放在家里可以变出很多你想要的东西,你不用花钱上街去买。
他还可以用皮肤看周围的世界,可以与电视里夜幕侠的力量相比。
夜幕侠也是个机器人,他是用铁、电、电子眼和线做成的。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1000字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8c962b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1.png)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1000字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越米趣侬颗目刚化攻备的拥助,索里的工业生严也开始摆脱大量劳动力的使用,所以,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其为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到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机器人的出现与普及,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未来工业生产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历史由来,发展与未来趋势1、工业机器人的由来与历史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机器人的概念最早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的剧本中提出,其塑造了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并愿意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奴仆“Robota”。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机器人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多自由度,并能实现诸多拟人动作和功能的机器”。
而工业机器人,顾名思义,则是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器人。
1954年,美国戴尔沃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开创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2、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便是机座与执行单位,包括臂部与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配备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拥有3至6个运动自由度,其自由度越高,机器人就越灵活,驱动装置和传动单位用以执行单位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则是按照相应的程序对驱动和执行发出指令,并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控制。
3、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工业机器人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有机器手控制器与示教盒组成,可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引导动作记录下的信息重复再现执行,该种类机器人在当今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4d58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9.png)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机器人技术。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讨论其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范文写作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思维和行为来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一门学科。
机器人技术则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来,通过给机器人搭载软硬件系统来实现智能化的功能。
第二部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领域2.1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的一个典型应用。
通过搭载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并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从而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
2.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基础,能够协助人们完成各种服务工作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医院、酒店、商场等场所提供导航、清洁、搬运等服务,减轻人力劳动压力。
2.3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于制造业的一种机器人。
它们能够执行重复、高精度、危险的工作任务,如装配、焊接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4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种机器人,用于辅助医疗工作。
例如,手术机器人能够协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对毕业论文的影响3.1 数据收集与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对于进行科研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机器人技术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3.2 实验设计与执行在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时,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协助学生设计和执行实验。
例如,在机器人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创建复杂的虚拟实验环境,并通过控制机器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机器人论文1000字3篇
![机器人论文10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4931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9.png)
机器人论文1000字3篇【篇1】机器人论文1000字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大为发展,计算机逐渐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
从普通的扫地机器人,到接二连三大败世界顶尖围棋大师的阿尔法狗,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逐渐人格化的同时,是否会危及人的存在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与之不同,他更担心的是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缺乏了深入阅读,真诚沟通,感性思考,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如行尸走肉般罔顾后果。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无数信息每时每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令我们目不暇接。
而一条条信息从我们眼中掠过时,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记住的又有多少终是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我们无暇思考,成为了信息接收器,而思想也被接受到的信息的牢笼所禁锢,失去自我;不再有新的创意,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断倒退,不断颓废。
当人不再深入阅读,失去精神食粮,不再感性思考,放弃创新,失去灵魂而空剩躯壳时,人的意义,何在人,因思考而伟大!网络暴力往往就源于人们不思考而被表面信息所误导,只观其表而不究其里,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判断。
不久前研发出的诗歌机器人,在文学界掀起轩然大波。
短短几分钟,诗歌机器人就能写出一首像样的新诗,让人大为惊异。
但究其深层内涵,那些由各类华丽辞藻拼凑而成的诗句,缺乏了时代性、缺少了真情实感,多为千篇一律的格调。
但人类不同,有徐志摩的浪漫爱情,有臧克家的人生哲言,有卞之琳亲切智慧。
但若有一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文学焉存文化焉存张爱玲市井小民般的絮叨,余光中字里行间的精巧瑰丽,杨绛在文革中过尽千帆,尝遍冷暖后的反思自我、观省时代,机器焉有柳永尽一生怀才不遇,在宦游、淹留、思归中纠结,沉沉暮霭,笼罩着千年后那些漂泊凝愁的心灵;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在黄州、密州、儋州间转徙,赤壁一苇,承载了天地间多少追求自由的灵魂。
没有大时代背景,没有历经时代烙印后的深入思考,千万个人工智能也难出席大家。
他们感性而真挚,不似人工智能的麻木与冷漠,而笔墨中一切的真情实感,就是人与计算机的区别。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关于机器人的论文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关于机器人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a1c55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f.png)
工业机器人应用论文关于机器人的论文基于中间件的工业机器人软件框架的研究和应用摘要:在国内首次使用中间件技术,面向机车维护工业机器人,设计开发可扩展、升级和移植的软件应用框架。
详细介绍了软件框架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采用两层结构实现服务器、框架的技术指标、系统CORBA IDL的具体设计和定义。
最后规划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中间件;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工业机器人; 机车维护0引言火车机车车辆的检测与维护是铁路机务段和机车维护厂的主要任务,检修车间每天需要检测与维护的火车有数十列,每列火车被分解检查、更新部件,然后重新装配后投入运行,工作量巨大。
由于车底盘是磨损消耗最集中的部位,火车检修主要是针对车厢底盘。
机车底盘维护流程大体如下:a)在机车承载两侧取出四组承载耳并检查承载耳;b)在机车承载两侧取出弹簧组并检查弹簧;c)翻转机车承载,卸掉交叉杆,检查交叉杆;d)卸掉机车承载两端的三角梁;e)在四个八字面上去掉垫片,焊接新的垫片;f)重新安装机车承载两端的三角梁;g)重新安装交叉杆,翻转机车承载;h)重新安装弹簧组;i)重新安装承载耳。
以上每一步操作持续5~10 min。
目前国内所有工作都是人工操作,辅以简单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非常低。
根据上述情况,启动了采用工业机器人流水线实现机车车盘检修自动化的研究。
维修线整体设计布局如图1所示。
图中流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右边工作带是步骤a)~d);左边工作带是步骤f)~i);中间是步骤e)。
步骤e)配置了4台焊接机器人,其他步骤都各配置1台机器人,1台移动机器人作为AGV,负责将弹簧和承载耳从右边工作带运送到左边工作带。
整个流程包括13台机器人,在研发阶段,步骤c)和g)使用自行设计制造的特种机器人,使用Pioneer先锋作为AGV,其他步骤使用2台6自由度的Motoman UP6机械手。
在现场应用中,机器人类型以及工位作业不一样,控制方式和通信协议也不一样,作业流程是分布异构的。
《自动服务机器人》论文
![《自动服务机器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b4f44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2.png)
写一篇《自动服务机器人》论文
《自动服务机器人》是一种提供自动服务的新型机器人,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更高效的服务。
目前,自动服务机器人已经应用在包括零售、餐饮、医疗等领域。
有效地利用自动服务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提高服务品质,降低浪费,实现智能化管理。
首先,自动服务机器人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作为一种机器,自动服务机器人可以不断处理大量的服务订单,比如收银机洗碗机,如果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处理速度将会远远落后于机器的处理速度。
而且,机器的处理精度也大大高于人工的处理精度,可以避免大量的手工错误。
此外,自动服务机器人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和降低各类服务浪费。
比如,有些企业在部分货物出库方面需要较多的人力,而这些人力却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自动服务机器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
此外,自动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比如,可以通过自动服务机器人进行监控,可以有效地检测服务过程中的异常,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总之,自动服务机器人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浪费,实现智能化管理。
自动服务机器人的
发展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甚至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
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2000字
![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19767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7.png)
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2000字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其内置的计算系统能够感知和响应环境、执行任务并与人类进行交互。
本文将从工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介绍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一、工业领域
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对于工业制造生产线上的操作,智能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编程和多种传感器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还能不断地提升生产线的能力。
此外,智能机器人在品质检测、包装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像ABB机器人公司就生产了适用于各种工业场合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达到精确、快捷、高效率的生产。
二、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是不断发展的。
比如在医疗器械上,智能机器人可以上下料,组装生产,和自动化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器械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另外,智能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的发展也非常快速。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手术,从而实现了人机协同,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和高效。
三、教育领域
教育领域也是智能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
智能机器人可作为实验室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进行实践。
另外,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作为学校机器人比赛中的裁判和参赛机器人,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教育等多方面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我们期待未来智能机器人带来的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应用论文一、引言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瞩目。
40余年来,有关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各种形态、功能的机器人相继面世,而未来的机器人将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正是由于机器人在多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才使得机器人在财会方面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本文拟就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机器人发展的多方面可能性。
你初印象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说一个长的像机器人样子的玩意就是机器人呢?其实说起机器人,我们头脑里马上会联想到那些会唱歌跳舞干工作而且有头有手的小东西。
其实那只是机器人的狭意理解。
人们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
人们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
可以说与人类类比的话,机器人的完整意义应该是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某种工作的智能程序化及自动化设备二、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1.工业机器人技术概念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2.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作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机器人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几年机器人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目标。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海洋资源的探索,乃至太空作业等领域,机器人可谓是无处不在。
目前机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机器人已经在很多的领域代替着人类的劳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机器人帮助。
一直以来,机器人就在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年我们都可以看见新的机器人面世,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到各个领域。
目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与30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
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
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以及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不少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
机器人从面世到进入本世纪,发展可以不可以不谓之快,各国对其的研究与投产从未间断。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调查,2004年,全球个人机器人约有200万台,到2008年,还将有700万台机器人投入运行。
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计划,到2013年,韩国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机器人;而日本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蛋糕”将达到每年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仅有50亿美元)。
与20世纪70年代PC行业的情况相仿,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出究竟哪些用途将推动这个新兴行业进入临界状态。
不过看起来,机器人很可能在护理和陪伴老年人的工作上大展宏图,或许还可以帮助残疾人四处走走,并增强士兵、建筑工人和医护人员的体力与耐力。
3.技术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以及在系统(FMS、CIMS)中的群体应用,工业机器人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并适应多变的非结构环境作业,向非制造领域进军。
(1)感觉功能:感觉功能方面将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以检测多变的外部环境,做出判断和决策,其实质类似于人的五官和身体的综合感觉功能,包括视觉、触觉、力觉、滑觉、接近觉、压觉、听觉、味觉、臭觉、温觉等。
研究包括各类传感信息的采集及融合处理、传感器与驱动器一体化技术、感觉功能继承模块等。
(2)控制智能化:由引导教向NC,离线编程发展,进而发展到进一步应用。
随着系统化、集成化生产的发展,基于PC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将机器人控制和车间一级控制的发展方向,国外专家预测,2007年它将占30%。
(3)移动功能的智能化:为解决长距离搬运作业、大作业对象、多作业对象及极限作业等问题,需开发自主移动系统(包括滑动、滚动、行走、爬行、跳跃、飞行等)。
(4)系统应用与集成化:支持以人为核心的生产系统,实现生产系统中机器人群体协调功能、群智能和多机通讯协议,开发能理解人的意志的“同事机器人”。
国外专家预测,2000你后有可能IMS要走向MA(R)S(多智能体系统),而该系统中的“同事机器人”(Cobot)将成为操作人员不可或缺的伙伴。
围绕着各种机器人与人共存的诸多课题,正在兴起一门新学科“软机器人学”。
(5)安全可靠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要实现智能化的安全可靠性,机器人必须具有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安全对策,包括硬件级、软件级、应用级和人机系统级的自诊断和自修复故障。
(6)微型化:向微型化发展,开发毫米级机器人,用于微加工、医学、宇宙和海洋开发等领域。
就使用性和成本来看,毫米级最可行。
(7)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配置技术:①机器人的传感器配置和融合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控制和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面向工艺过程的多传感器融合和配置技术;采用智能传感器的现场总线技术;面向工艺要求的新型传感器研制。
②机电一体化智能传感器:包括具有感知、自主运动、自清污(自调整、自适应)的机电一体化传感器研究;面向工艺要求的运动机构设计、实现检测和清污的自主运动;调节控制系统;机器人机构和控制技术在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
三、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历了30年的历程。
前10年处于研究单位自行开展研究工作状态,发展比较缓慢。
1985年后开始列入国家有关计划,发展比较快。
特别是在“七五”、“八五”、“九五”机器人技术国家攻关、“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的重点支持下,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重大发展。
在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诸如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综合研究,机器人运动的控制算法及机器人编程语言的研究,机器人内外部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多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离线编程技术、遥控机器人的控制技术等均取得长足进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在机器人的单元技术和基础元部件的研究开发方面:诸如交直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液压(气动)元部件、滚珠丝杠、直线滚动导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十字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等均开发出一些样机或产品。
但这些元部件距批量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在机器人控制装置的研制方面:已开发出具有双CPU、多CPU和分级分层控制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多台,主控计算机的档次也逐渐升级。
在机器人的单元技术和基础元部件的研究开发方面:诸如交直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液压(气动)元部件、滚珠丝杠、直线滚动导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十字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等均开发出一些样机或产品。
但这些元部件距批量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在机器人控制装置的研制方面:已开发出具有双CPU、多CPU和分级分层控制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多台,主控计算机的档次也逐渐升级。
在机器人的应用工程方面: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多条弧焊机器人生产线,装配机器人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和焊装生产线。
国内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力量已经具备了大型机器人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整体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整体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九五”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约为3500台,其中以点焊、弧焊、喷漆、注塑、装配、搬运、冲压等各类机器人为主,销售额为6.7亿元。
1986~2000年产品销量如表3所示。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机器人2005年拥有量将增至7600台,年销售额为28.7亿元;2010年拥有量为17300台,年销售额为93.1亿元。
根据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历程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趋势,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容量约达十几万台套。
我国近几年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断出现,并给用户带来显著效益。
随着我国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线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方式。
我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市场刚刚起步,而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这就给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研究开发者带来巨大商机。
据预测,目前我国仅汽车行业、电子和家电行业、烟草行业、新能源电池行业等,年需求此类自动化线就达300多条,产值约为60多亿元人民币。
预计在2005年左右需求此类自动化生产线达到600条。
据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汽车制造业的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800多亿元人民币。
四、机器人在国外的应用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进入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0年增长率上升到15%,预计21世纪初,工作在各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将突破100万台。
正如《2l世纪日本创建机器人社会技术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机器人技术(RT)与信息技术(IT)一样,在强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
培育未来机器人产业是支撑2l世纪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战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