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新修订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牛学文一、修订思路(一)遵照十七大以来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充实、调整有关内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懂得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二)把《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合二为一,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重新提供呈现内容标准的框架;保持两个“标准”共同秉持的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共同确认的综合课程的基本意义,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2001年版两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各有特点。
原课标一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结构性的安排,原课标二的则基本上是历时性的安排,都有可取之处,应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求同存异,重新建构课程内容的框架,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三)明确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本课程内容目标的基础,确认历史与地理教育的特有价值是构成本课程目标体系的主体。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程,不开设历史和地理分科课程。
就是说,用历史与社会替代分科的历史和地理课程,所以,要明确历史与地理教育是建构本课程的学科基础。
具体说,就是用基本观点统领、统筹需要“共同记忆”的相关历史知识;用“因地制宜”的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统领、统筹相关地理知识。
(四)建立同初中思想品德课横向互补关系,同高中“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的纵向衔接关系。
特别要解决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目标有较多雷同或重复的现象,以及史地方面的知识不够对称(地理知识更为欠缺)的问题。
(五)基于试教经验,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地阐述课程“实施建议”,重点是教学和评价建议。
二、关于“前言”部分的修订(一)课程性质。
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一是从总体上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含义:“《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历史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内容目标”的意义
• 规定性(钢性):基本标准。
• 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表达“学什么”和“做什 么”两种意义。
• 特点:行为化、目标化、过程化。
• 优点:个性化、外显化,可操作、可把握。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提示与建议”的意义
• 指导性(弹性):表达与把握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 • “要点提示”,不只提示“内容要点”,而且提示具体观点(两种
第十四页,共34页。
其次,内容呈现分两栏
左栏为内容目标,表达规定性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右栏 是“提示与建议”,与各项内容目标相对应,包括“要点提示” 和“活动建议”,表达指导性要求,行为主体是教师。采用这种 呈现方式,目的是把具有指令性、规范性的要求与供参照、可选 择的要求结合起来,既提供不可偏离的“标准”,又避免对学生
于评价标准本身。 • 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
“被标准的答案”必然导致“被框架的思维”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三)关于呈现课程内容的框架
• 呈现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是为陈述内容目标提供具有整合功 能的呈现方式,而不是重构学科体系或规范教材模式。
• 呈现课程内容的框架本身,其主要功能在于体现综合的意义,而不在于 预设教学过程的轨道。
这是一种“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即内容和目标两种要求相交织、 “课程目标”“专题目标”“内容目标”三个层级相交织的整合方
展的选择。
第十三页,共34页。
“把脉”:两大看点。
• 以如何认识生存的条件、生活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如 何选择当前的发展道路、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落脚 点,这是贯穿整个课程框架的逻辑线索。
• 每个主题都具有整合意义,但把握第四个专题的内容 目标,需要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可视为从前三 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双基目标”(基本技能和基本 观点)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本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分为6个专题。
第1~5专题是学习主题: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
第6个专题是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
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青少年是社会的成员,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问题,认识个人成长与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国家和大众传媒等的关系,增强自尊、自信,培养关爱他人、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认识自我目标:——能够初步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家庭生活 目标:——增强家庭生活的能力。
——认识个人在家庭生活中责任的重要性。
(三) 学校生活目标:——理解学校生活的意义。
——积极参与学校生活。
(四)社区(或家乡)生活目标:——理解社区(或家乡)环境对自我成长的重要影响。
——具有为社区(或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五)大众传媒的影响目标:——了解大众传媒的特性和作用。
——学会选择健康的媒体内容。
案例案例1制定班规目标:体验制定班规的民主生活过程,认识规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活动过程:步骤一: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制定班规的目的和要求。
步骤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同学提出对班规的建议。
步骤三:讨论这些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步骤四:用表决方式逐条通过班规的条款。
案例2展示社区(或家乡)的人文环境目标:学会收集和处理资料的方法,增进对社区(或家乡)的热爱。
活动过程:步骤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进行调查或考察,收集有关社区(或家乡)历史文化的资料。
步骤二:依据所获资料,选择图片、图表、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呈现活动结果。
步骤三:举办小型展览。
二、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公民的基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理解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学会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确立民主与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解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思路
01
整体规划
按照学生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 ,整体规划课程结构和内容体 系。
02
突出重点
选择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的核心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 联系和逻辑关系。
03
强化实践
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设 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习 活动。
04
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综合性原则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 合,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 联系。
实践性原则
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时代性原则
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反映 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课程内容结构
基础模块
综合实践活动
涵盖学科基础知识,满足全体学生共 同发展需求。
解读《历史与社会》课程 标准
目录
• 课程简介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01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与定位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该课程将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融合,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 现实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 评价和学生自评,发挥评价的 激励和发展功能。
02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与社会的基本 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01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历史的探究精 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公民 素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二、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四、中国历史与文化五、世界历史与文化六、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附录术语解释第一部分前言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同时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
怎样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和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就成为基础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趋势。
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应认识中华民族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历史,都应参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人文性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合性本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介
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介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简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编写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课程指导文件。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标准适用于初中和高中阶段,涵盖了历史、地理、社会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突出了必备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将知识分为多个层次,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其中,必备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核心能力则包括分析、比较、归纳、评价等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沟通合作等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探究学习等。
同时,该标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能力。
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考试形式、考核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
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开闭卷结合、口试笔试结合等多种形式,考核内容要涵盖必备知识的多个层次,评价方法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最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指导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核心能力,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努力实现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
2024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24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有关高中历史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上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任务解决能力,以及向学生传递历史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2024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倾向于“全球指向、综合视野、扩大视野”,并提出了探究历史问题和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2024年版中,更加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两个方面,增强了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历史思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解释和分析、识别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现象和问题,并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历史理论的评价和批判,能够分析历史事件和观点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具备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并探讨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
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要全面、系统地讲授历史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历史文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现
代的历史发展,以及社会结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在史前时期,学生将学习人类如何从原始社会逐步过渡到农业社会,
了解早期人类如何通过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来适应环境,发展社会。
进入古代文明时期,课程将介绍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以及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的重要成就。
学生将学习这些文明如何通过法律、宗教和艺术等形式来维系社
会秩序和文化传承。
中世纪时期,学生将了解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世纪的
宗教、文化和科技。
同时,也将探讨亚洲和非洲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发
展和社会变革。
进入近现代,课程将重点介绍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历史事件来理解现
代世界的形成。
在社会部分,课程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探讨社
会问题和全球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社会现象,
理解社会变迁,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课程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历
史资料、参与讨论和撰写历史报告等方式,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
发展的复杂性。
通过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出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
随着历史不断的进程,社会不断的演进,历史与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新课标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至关重要。
历史是以时间为轴,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人物进行记述、考证和研究,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门学科。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
社会是指人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个群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
而掌握社会的知识,则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加深对社会制度、治理等方面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应对社会变革和应对社会问题。
因此,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变革,不断深化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教学,以推动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同时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课程更是为我们掌握历史和社会的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将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历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的新时代公民。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指对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的规定。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指导学校教学,规范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体现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体现出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考虑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确保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学科内涵和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历史与社会素养。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体现出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科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中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中不仅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求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不仅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每个学生都应认识中华民族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历史,都应参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人文性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合性本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培养人文素养本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鼓励探究式学习本课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本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在内容标准中,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探究分设三个学习主题:"我们在社会中成quot;,"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探究由"中国历史与文化"和"世界历史与文化"两个学习主题构成。
历史与社会新标准
探索教学方法的融合
03
在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之间寻找平衡点,探索适合新标准的教
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05 新标准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CHAPTER
提高教育质量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
新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
强调学科整合
新标准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 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历史研究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预见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历史意识,使他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个 人和社会的发展。
培养公民素养
重视社会变迁
新标准下历史与社会课程更加关注 社会变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理解社会发 展的规律和趋势。
教学方法改革
互动式教学
新标准提倡互动式教学,通过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跨学科整合
新标准强调跨学科整合,将历史、 地理、政治、经济等学科知识进 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
05
1. 掌握基本的历史和社 会学知识,理解不同时 期和地区的社会发展特 点和规律。
2. 学习如何运用跨学科 的方法和视角分析历史 和社会现象,提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 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其 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02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性
CHAPTER
理解过去和现在
(最新版)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最新版)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引言本文件定义了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框架。
本标准旨在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以更好地适应2024年及以后的教育需求。
课程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的重大事件、发展脉络和关键转折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并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技能与方法1. 学生应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搜集、整理历史资料。
2. 学生应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理解。
3. 学生应学会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
4. 学生应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尊重历史事实。
2. 学生应培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3. 学生应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史1. 远古时期至夏商周- 人类的起源与古代文明- 夏商周的更迭- 青铜器和铁器时代2. 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 秦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兴衰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晋南北朝的更替-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4. 隋唐五代十国- 隋唐盛世- 五代十国的纷争5. 宋辽金元- 宋朝的兴衰- 辽金元的并立与更替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与晚清的变革-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2.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4. 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巴比伦与古希腊- 古埃及文明- 巴比伦王国- 古希腊城邦2. 古罗马与印度文明- 古罗马帝国- 印度的孔雀王朝3. 阿拉伯帝国与欧洲中世纪-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与骑士世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的浪潮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探索新航路- 英国工业革命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俄国十月革命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 冷战的兴起与两极格局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历史与社会》新修订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新修订)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7~ 9 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人文性。
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从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出发,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崇高美好的理想。
综合性。
本课程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
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基本理念1.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
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键入文字]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一)《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
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
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1。
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
历史新课程标准2023背景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将于2023年实施,旨在提供更全面、更现代化的历史教育。
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关键目标-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通过有趣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课程内容新的历史课程将涵盖以下核心内容:1. 世界历史:将全球历史纳入课程范围,包括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2. 国家历史:探索本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转折点,促进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感。
3. 地区历史:研究本地区的历史进程,包括地理、文化和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 跨学科内容: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整合,促进学科间的综合研究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学方法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创新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虚拟现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体验。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直接接触历史文物和实物,增强他们的历史感知和体验。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进行研究和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程度,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考试和测验: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和理解的掌握程度。
-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和项目,培养他们的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
- 演示和展示:鼓励学生通过演讲、展览和演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结论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挑战性的历史教育。
通过增加互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新修订)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人文性。
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从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出发,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崇高美好的理想。
综合性。
本课程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
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基本理念1.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
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
本课程的综合性来自相关内容的联系。
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4.坚持唯物史观,揭示发展规律。
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
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这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这一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分设三个主题。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
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
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为主线。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综合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以及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曲折历程。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材料、地理和社会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
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逐步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4.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
5.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采取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
其中,“内容目标”表达规定性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提示与建议”表达指导性要求,为实现内容目标提供内容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行为主体是教师。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四个专题。
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1-1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要点提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地球是人类的栖居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陆地和海洋。
活动建议:指导学生填绘全球海陆轮廓图,或制作七大洲、四大洋拼图;以“地球是人类家园”为题,讨论陆地和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
1-1-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要点提示: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世界一些著名地形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世界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活,会形成不同的生活特色。
活动建议:向学生出示有关资料,表明不同自然条件下人类生活的差异;结合自己到异地旅游、探亲等体会,交流对不同地区地形、气候的感受。
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要点提示: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三大人种的特征及主要聚居地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该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密切关系。
活动建议:设计不同的区域文化场景,如非洲黑人的丛林击鼓舞蹈场景、北极因纽特人的生活场景等,并将其制作成展板,讨论这些区域人文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1-1-4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要点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人类历史的演进,呈现出从分散到整体的基本脉络。
历史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活动建议:指导学生制作年代尺。
表明年代的刻度和长度,可根据不同标准,如社会形态、生产工具、文明程度等。
1-1-5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要点提示: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黄河与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中美洲等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活动建议:借助历史地图,圈划出各大洲的文明发祥地;着眼民族和宗教文化的分布,观察几个文明区域的变迁;提供当代世界各地的生活图景,展示区域文明的传统文化,如民居建筑、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
1-1-6知道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意义,感悟记录历史、认识社会的时空条件。
要点提示:人们记录历史、认识社会,要综合时间和空间因素,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
活动建议:以“回溯历史、展望世界”为题组织讨论。
引导学生感悟:古往今来,每个人都生活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离开时空条件,就无从说明过去的经历、把握现实的利益、规划未来的发展,无法扩展生活的视野、品味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的意义。
1-2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1-2-1 要点提示: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社会生活,包括经济、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社会生活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地域特点有密切关系。
活动建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包括: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基本数据,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评估,以及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1-2-2比较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别,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找出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要点提示:聚落的基本形态,乡村和城市的景观特征、生活内容。
聚落景观和生活内容的差异,显著地表现为乡村和城市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自然因素,也源于人文因素。
活动建议:组织学生收集各种聚落的景观图,制作成展板,标明聚落称谓。
借助展板,解释聚落景观的成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城市和乡村的一般差别。
1-2-3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汇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要点提示:区域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人员流动、物资与文化交流、信息扩散等。
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联系的缘由;在现代社会,区域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区域联系。
活动建议:结合本地生活的实例,以“因地制宜与互通有无”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区域联系给生活带来的好处。
1-2-4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要点提示:中国的位置、领土的四至点和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邻国的名称和位置。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的区位和广袤的疆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建议: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相对位置。
1-2-5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要点提示: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势地形、土壤植被、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数量与分布、乡村与城市、少数民族分布、交通运输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