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史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平面设计史

中国平面设计史

青铜艺术集工艺美术、雕塑、绘画以及书法等的 特征、手法和成就于一身。
青铜装饰图案的特点:通过凹凸效果,展现形和
线的完美结合。
饕餮纹
龙纹
第四节 中国秦汉时期平面设计史概述
1. 纸张的发明和应用 2. 文字的变迁 大篆 ——小篆——隶书 ——草书 ——行书、楷书 3. 漆器 西汉前期的漆器,花纹富丽而繁复; 东汉的漆器,花纹比较简素。
第二部分中国平面设计简史第一章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史概述第章第章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史概述第一节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本质的机能性及其具体表现11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实用机能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用价值的设计
第二部分 中国平面设计简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史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本质的机能性及其具体表现
2.标志设计
① “崇洋媚外”阶段: ②“帝王将相”阶段: ③老标志的重新使用: ④发展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后):力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 充分运用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
3.海报设计
两个发展的方向; 注意国际性的传意技巧,以西方的传意技巧为基础, 作为设计概念的导引。 同时中国亦努力打破华语界限,以传意设计与国际 沟通,努力开拓具中国特色的视觉传意语言
4.画像石、画像砖 汉代厚葬习俗的 产物,主要用于 墓室、墓前祠堂 等墓葬建筑的建 造与装饰。
5.建筑装饰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
种陶制品,起着保 护檐头的作用,也增 加了建筑的美观.
第五节 中国唐宋时期平面设计史概述
1.书籍及印刷设计
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册页装 出现了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印刷字体,这就是 专用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前身 宋代书籍的版式基本定型:中缝、边框、行线等

平面设计史提纲

平面设计史提纲

平面设计史提纲维多利亚时期the Victoria Era (1837-1901)(P60)背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工业技术、城市化、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人民平和幸福风格:对中世纪哥特风格的推崇和流行;繁琐装饰,艳俗代表:路易斯·普朗(德裔美籍画家、石版印刷家,P64):“圣诞卡之父”托马斯·纳斯特(美国画家,P70):“美国漫画之父”,设计出“圣诞老人”、“山就职于 姆大叔”、共和党“大象”、民主党“毛驴”等形象《哈泼杂志》(美平面设计重要阵地,P69)豪威德·派尔(美国插画家,P70):美国现代插图最重要奠基人,其时代被称为“美国插图黄金一代”“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1880-1910) (P76)背景: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于伦敦“水晶宫”(P78)举办;大量设计丑陋的工业产品出现特点:对维多利亚矫饰风格的反感,对大工业化的恐惧,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强调中世 纪行会兄弟精神 风格:重视中世纪哥特风格,受日本影响 代表:约翰·拉斯金(英国美术评论家、作家,P77):运动理论指导;主张“回归自然”; 著作《威尼斯的石头》集中了其强调中世纪设计精华的思想内容“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81):反对英国画坛保守主义,主张忠于自然的风格, 其中一员 对中世纪和哥特风格情有独钟威廉·莫里斯(英艺术家、诗人,P77):运动主要人物,创建莫里斯设计事务所,创办哥姆斯各特出版社(P87) 艾塞克斯出版社 接替“私营出版运动” 起源于 创办 克里斯多夫·德莱塞查尔斯·阿什比(英国建筑家、银器和首饰设计家,P88)阿瑟·玛克穆多(英国建筑家,P84):创办“世纪行会” 《玩具马》美国的探索(P90) 代表:里德利克·高蒂(美国字体设计家,P92):创造三大字体“高蒂旧体”、“铜板哥特体”、 “肯尼利体 威廉·阿迪逊·德维金斯 (美国平面设计家,P93):正式采用“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 ) 这个术语,从而正确、准确地给这个行业定了位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890-1910) (P96)背景:受“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 平面运动分支并入 出版 培养启发特点:对维多利亚矫饰风格的反感,对大工业化的恐惧;平面上,企图把设计艺术变成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现代主义特征);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风格:受日本影响,摈弃传统装饰风格,自然主义倾向,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代表:朱利斯·谢列特(法国重要海报设计家、平面设计家P100):“现代海报之父”图卢兹·劳德里克(法国“新艺术”最杰出艺术家、设计家之一,P102):《红磨坊》阿尔丰斯·穆卡(捷克平面设计大师,P103)萨穆尔·宾(德国籍巴黎古董商人,P104):开设公司“新艺术之家”,“新艺术”运为其设计产品 动由此而得名亨利·凡德·威尔德(比利时“新艺术”最杰出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P109):以自然风格为核心,设计采用大量曲线;开设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德国设计协会——工业同盟创始人之一奥伯利·比亚兹莱(英国人,“新艺术”时期最重要艺术家和插画家之一,P104):想象丰富,对禁忌的性大胆描绘;复杂黑白卷草花纹曲线缠绕;主持刊物《黄书》现代设计起源(P114)弗兰克·赖特(美国建筑、设计大师,P117):提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form andfunction are one);著作《美丽的房子》表现了其干净简洁的平面设计风格;准确预见平面设计发展方向,是现代平面设计重要奠基人之一青春风格The Jugendstil Movement (德国“新艺术”运动名称,P111)代表:奥托·艾克曼(德国平面设计师,P111)彼得·贝伦斯(德国平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P111):AEG (P128)视觉形象、车间、产品等设计;“德国现代设计之父”;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奠基人;创立工业同盟(P129)...格拉斯哥派the Glasgow School (P120)风格:主张直线、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代表:查尔斯·麦金托什(苏格兰建筑设计师、产品设计师,P120):是一个联系“新艺术”指导 运动之类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性人物维也纳“分离派”The Vienna Secession (1897-1933)(P123)概述:世界上最早以组织的形式提出现代设计思想的设计集团,为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进步奠立了发展的基础风格:理性化、功能化,减少装饰,将有机形态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形态代表:《神圣的春天》(P124):“分离派”设计试验场地奥托·华格纳(奥地利设计家,P125):《现代建筑》;“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约瑟夫·霍夫曼(奥地利建筑设计师,P125):斯托克列宫,比利时科罗曼·莫塞(奥地利艺术家、设计家,P126)现代艺术modern art (P132)后 期立体主义Cubism(1908-1914)(P134):源于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奠基人为毕加索和布拉克;主张完全不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家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几何抽象化未来主义Futurism(1909-1918)(P135):源于意大利作家费里波·马里涅蒂;否定传统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达达主义Dada(1915-1922)(P138):最早形成于瑞士苏黎世;目的是要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1920-1930)(P141):于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意指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的流派“图画现代主义”运动the Pictorial Modernism(1905-1939)(P144) 背景:20世纪开始,工业化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国家利益冲突白热化,贫富差距悬殊扩大,文化上出现伦理现代主义运动,艺术上出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加之一战爆发,各方面刺激了海报设计的风格和形式特点:以海报为中心,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风格: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的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海报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涂的色彩、鲜明的文字、强烈的对比“海报风格”运动Placastil(1898-1939)(P144)背景:20世纪初,德国经济求日益繁荣和商业需日益加大特点:吸收现代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实现商业海报和其他商业平面设计的宣传目的代表:鲁西安·伯恩哈特(德国海报设计师,P145):“海报风格”运动奠基人“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Post-Cubist Pictorial Modernism(1925-1935)(P150) 背景:一战结束,经过不长的一个时期的发展,欧美进入到一个高度发展的经济繁荣阶段;“装饰艺术”运动的产生特点:综合了绘画上的立体主义和设计上的“装饰艺术”风格,是“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的、单纯手工艺的倾向,而主张机械化的美;运动设计立场仍是为富裕的权贵服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装饰艺术”风格特点为重视色彩明快、线条清晰和具有装饰意味,同时非常注意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产生高度装饰的效果代表:爱德华·科夫(美国设计家,P153):“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之一卡桑德拉(俄裔法籍设计家,P154、205):“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泰斗;他的海报设计是象征性的立体主义平面风格最杰出的典范保罗·科林(法国平面设计师,P155):“图画”运动平面设计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Modernism Design(1917-1950)(P158)背景:一战过后,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极其剧烈,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艺术方面自然也产生代表社会思潮变化的倾向;“分离派”、赖特等先驱将现代主义运用到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上,多方面刺激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发展特点:总体来说,现代主义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风格:简单明了、非对称性的结构;无装饰线字体;简单几何、象征性图形;功能化排版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1917-1928)(P159)背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激进的革命信条和革命纲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摧枯拉朽的红色风暴使知识分子为之狂热特点:从思想上是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是知识分子希望发展出代表新的苏维埃政权的视觉形象的努力结果;从形式上讲,是西方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综合影响的结果风格:简单、明确,采用简明扼要的纵横版面编排为基础,字体全部采用无装饰线体,平面装饰的基础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纵横结构 代表:弗拉季米尔·塔特林(俄国雕塑家,P159):第三国际纪念塔(P159) 亚历山大·罗钦科(俄国艺术家,P165) 亚历克赛·甘(俄国构成主义者,P165):撰写题为《构成主义》的宣言,其中提出 构成主义三个基本原则:技术性(tecnonics )、肌理(texture )、构成(construction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俄国艺术家,P164):俄国至上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主张“形式就是内容”伊莫拉耶娃(俄国艺术家,P160) 埃尔·李西斯基(俄国艺术家,P165):构成主义在设计上集大成的主要代表;现代 主义、理性主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创始人之一;出版书籍《艺术的主义·1914- 1924》,该书的版面设计为日后的现代版面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 “宇诺维斯”(UNOVIS ):激进的艺术家团体“风格派”运动De Stij1 (1917-1931)(P167)概述:以荷兰为中心的国际艺术运动,遵从绝对抽象的原则,即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风格:高度理性,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编排方式,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除了黑白方块或长方形之外,基本没有其他装饰,直线方块组合文字基本成为全部视觉内容,在版面编排上采用非对称方式,但是追求非对称之中的视觉平衡代表:西奥·凡·杜斯伯格(荷兰设计家、理论家,P168):运动精神领袖和主要力量;编辑出版维系运动集体的《风格》杂志;创造出“风格派”名称“De Stij1”蒙德里安(荷兰画家,P168):“风格派”思想和形式的起源;油画构图会革命的工具主张艺术是社 该是精神的主张艺术应 建立共同 直接影响盖里·里特维特(荷兰家具设计师、建筑家,P168)包豪斯Bauhaus(1919-1933)(P174)概述:由沃尔特·格罗披乌斯建立,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其奠定的思想基础、风格基础是决定性的、十分重要的,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豪斯共经历三个阶段——魏玛时期(1919-1924)、德绍时期(1925-1930)、柏林时期(1931-1933);前身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包豪斯经历三任校长,也形成三个发展阶段——格罗披乌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的实用主义特点:受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双方的影响,具有高度理性化、功能化、简单化、减少主义化和几何形式化的特点代表:沃尔特·格罗披乌斯(德国建筑家、设计家,P175):《包豪斯宣言》(P176);经历过从比较重视艺术、手工艺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的思想上的转变;后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约翰·伊顿(瑞士画家,P178):宗教化授课;现代色彩学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表现主义大师,P165、179):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抽象的画家;建立了包豪斯最具有系统性的基础课程莫霍里·纳吉(匈牙利艺术家,P182):包豪斯体系关键人物,代表包豪斯的转变;后于芝加哥开设“新包豪斯”约瑟夫·阿尔伯斯(包豪斯毕业生,P183):发掘纸张应用潜能和表现能力赫伯特·拜耶(奥地利建筑师、设计师,P186):包豪斯关键人物之一;为平面设计作出卓越贡献,现代字体设计重要奠基人;二战期间于美国设计海报;负责编辑《世界地理图册》(美国科技资讯里程碑作品);耶鲁大学教授汉斯·迈耶(德国建筑家,P187):建筑系主任;泛政治化立场密斯·凡德洛(德国建筑师、设计师,P187):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最重要大师之一;提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设计上非政治化的代表;后于美国任教简·奇措德(德国设计家,P190):真正把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试验的成果介绍到整个社会,让大众了解,并且通过实际运用使社会接受这种新的设计风格的主要人物伊索体系运动the Iso type Movement(P192)概述: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一组成部分,其试验和努力集中在以图形、而非利用文字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代表:奥托·纽拉斯(奥地利设计家、社会学家,P193):运动创始人荷兰的独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P194)概述:与“风格派”发展的同时,荷兰一批设计家从事的独立的现代主义设计研究和试验代表:彼得·兹瓦特(荷兰设计家,P194):在稳健的平面平衡中找到活泼的因素,达到构成和跳跃性的相对平衡威廉·桑伯格(荷兰设计家,P195):创造“试验平面风格”的字体和版面设计风格;《现代艺术博物馆杂志》封面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新运用(P196)代表:赫伯特·马特(瑞士艺术家,P196):平面设计中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技术的奠基人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P198)背景: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设计落后,毫无生气;20世纪20年代,欧洲报刊杂志(如奇措德的《版面的元素》)的发表使少数美国设计家开始学习探索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30年代末期,二战爆发,欧洲动乱,大批知识分子移民美国,而其中许多杰出的设计家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带入美国,直接促进了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代表:威尔·布丁(包豪斯毕业生、德国平面设计师,P202):世界上最早从事与统计、科学图表有关的设计探索的平面设计师之一,平面设计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阐述、表达和普及的奠基人之一让·卡卢(法国平面设计家,P154、203):与卡桑德拉和保罗·科林其名;其海报“美国对战争的回答——生产!”是美国最经典的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之一乔治·吉斯提(意大利设计家,P203):曾设计《时代》、《财富》等杂志赫伯特·玛特(瑞士设计家,P203):将现代设计因素与摄影拼贴整合在一起美国集装箱公司(P204):总裁沃尔特·皮普克;聘用大批顶尖平面设计师,成为促进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中坚力量拉迪斯拉夫·苏纳特(捷克设计家,P208):平面设计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形成自己的设计科技咨询方面平面设计的原理——“功能、流畅、形式”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P212) 背景:二战结束,除美国外,欧亚地区均损失惨重,设计发展停滞,在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后,西欧部分国家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经济的发展对设计的强烈要求,促进了设计在战后的发展,而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又对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强烈的要求;其中,战时中立、环境稳定的瑞士和创建乌尔姆学院的西德成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摇篮特点:具有简明准确的视觉特点,利于视觉传达的国际化、商业化;形式简单、反装饰性、高度理性化、系统化,强调功能性;流于程式,单调刻板,缺乏个性化和情调风格: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代表:恩斯特·凯勒(瑞士平面设计家,P213):最早的探索者西奥·巴尔莫(包豪斯毕业生,瑞士平面设计家,P213)马克斯·比尔(包豪斯毕业生,瑞士平面设计家,P213)第一任校长 奠基人 奥图·艾舍(西德最杰出平面设计大师,P215、256) 乌尔姆学院U1m (P214):与包豪斯一脉相承,其最大的要点,就是将设计视为社 会工程的组成部分,而避免美国设计出现的简单的、赤裸裸的商业主义发展倾 向,艳俗地提出设计是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外形 托马斯·马尔多纳多(德国建筑家,P215):引领学院教学急剧向理工方面转化, 继任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先驱 发 展 为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斯·赫伯(瑞士设计家,P215):繁中有序,大量照片拼贴和纵横交错版面安东·斯坦科夫斯基(瑞士平面设计家,P216):平面设计上科学技术方法的先驱“瑞士设计风格”Swiss Design(P213)概述:20世纪40年代起于瑞士巴塞尔和苏黎世,通过瑞士平面杂志影响世界,成为战后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一种平面风格,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前身代表:艾米尔·路德(瑞士平面设计家,P218):提出高度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是关键;对于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十分重视阿尔明·霍夫曼(瑞士平面设计家,P219)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瑞士平面设计家、版面设计家、设计教育家,P220):发行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精神领导人,十分强调设计的社会使命及功能《新平面设计》(P219):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中心和发源地“新瑞士无饰线字体风格”New Swiss Sans Serif Typefaces(P217)概述:一系列新的无饰线字体的发展和广泛采用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核心之一代表:阿德里安·弗鲁提格(瑞士平面设计家,P217):“通用体”爱德华·霍夫曼(瑞士字体设计师,P217):“赫尔维提加体”“纽约平面设计派”the New York School(1940s-1960s)(P224)背景: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现代设计的重要转折阶段,一方面,美国设计界开始全面接受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另一方面,他们又开始对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良,以适应美国大众需求,从而促成了美国自己的现代主义风格;纽约在当时聚集了全国最大多数的设计师,欧洲移民设计家也大多集中在纽约特点:把欧洲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与美国生动的表现结合起来,真正形成美国平面设计自己系统的、独立的设计风格;比较讲究规律性代表:保罗·兰德(美国设计家,P225、252):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奠基人和开创人;设计IBM企业总体系统(P248)、西屋电气公司企业视觉形象(P249)、联邦快递企业形象、美国广播公司ABC企业形象(P249)等布朗约翰·契玛耶夫·盖斯玛设计事务所(P229):纽约派最重要设计集团伯恩巴赫广告公司(P236):美国新广告公司的代表赫伯·卢巴林(美国平面设计师,P239):促进和探索照相制版技术的潜力最早和成就最为显著的设计家;主张“版面个体化”,即让版面具有自己的内涵乔治·罗依斯(美国平面设计师,P242):绰号“可怕的儿童”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CI(P244)背景:战后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企业界慢慢普遍认识到“好的设计就是好的销售”,新的市场观念形成,企业希望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战后经济日益国际化概述:“企业形象”(CI)包括“视觉识别系统”(VI)、“行为规范系统”(BI)、“观念识别系统”(MI)代表:意大利奥里维蒂公司企业形象设计(P246):吉奥瓦尼·平托里设计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企业形象设计(P247):威廉·戈登设计;开创出“在一个基本确定模式中求变”的方法瑞士巴塞尔化学工业协会CIBA视觉系统设计(P250):詹姆斯·弗格曼设计美国新海文铁路公司视觉系统设计(P251):赫伯特·马特设计其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形象;马谢·布鲁尔(包豪斯毕业生,德国建筑师、工业设计师)设计其车厢莱斯利·比尔(美国平面设计师,P253):设计“国际纸品公司”(P250)等企业视觉形象;特别重视设计企业形象系统手册切玛耶夫·盖斯玛设计公司(美国企业形象设计最杰出的设计公司,P254):汤姆·盖斯玛主持;设计大通曼哈顿银行企业形象系统(P251)、美孚石油公司企业形象(P252)、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标志(P251)等索尔·巴斯(美国平面设计师,P255):设计贝尔电话公司企业形象、美国电报与电话公司the AT&T企业标识系统(P252)、华纳传播公司企业形象系统等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企业形象设计(P256):奥托·艾舍设计;其统一和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化设计,奠定了现代航空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世界标志系统设计(P261)代表: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海报为历届最具特色一个奠定基础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奥托·艾舍设计其平面识别系统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其海报采用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绘画作为设计动机,非常有特色,是历届海报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观念形象”设计Conceptual Image Design(1950s-1970s)(P268)概述:观念形象设计,是战后在欧洲和美国出现的非常重要的新平面设计流派,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把艺术表现引入平面设计,更重要的是将艺术和平面设计通过精心的设计混为一体,达到艺术性和传达功能性同时兼顾的结果特点:深受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政治要求、国家要求与设计家的个人表现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了“观念设计”独具特色的内涵风格:标语口号非常简练,以图形突出思想内容,突出观念波兰的海报设计(P269)概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在二战中受害惨重,国家主持政治宣传画设计项目;海报在波兰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波兰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海报的水平;波兰平面设计在战后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结合了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其政治宣传画模糊了现代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往往存在的对立,是两者融为一体,为世界平面设计界树立了杰出典范代表:特列波夫斯基(波兰海报设计家,P270):重要先驱人物,波兰海报设计第一代(反战海报,视觉效果强烈)的代表人物托马泽维斯基(波兰海报设计家,P271):波兰海报设计第二代(摆脱战后阴影,气氛轻松、欢快)的代表人物斯特罗维斯基(波兰海报设计家,P270):波兰海报设计第三代(与战后初期主流设计脱离,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隐喻方法、超自然的形而上的设计趋势,气氛沉重、自省、阴暗)的代表人物“图钉风格”Push Pin Style(P272):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间,一批观念上比较自由的青年美国设计师(注重个人的观念形象表现、注重把平面设计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注重平面设计的感性效果)组成“图钉”设计集团,发展出这种自由的、综合的、统一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成为战后美国平面设计对世界平面设计届重要影响之一;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成果,在唱片封套设计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促进作用代表:西摩·什瓦斯特(美国平面设计师,P273)创始人代表米尔顿·格拉塞(美国平面设计师,P273)巴利·扎德(加拿大平面设计师,P274):第二代杰出代表保罗·戴维斯(美国平面设计师,P273):第三代杰出代表怪诞海报和“心理变态海报”风格(P277)概述:20世纪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各种反主流、反传统、反政府的运动,这个时期的海报风格和其他平面设计风格受到反文化浪潮影响,成为宣传反文化意识形态的喉舌角色;其风格为“新艺术”的曲线风格和“光幻艺术”光效应的混合体代表:罗伯特·威尔逊、维克多·莫斯科斯、彼得·马克斯、大卫·戈尼斯欧洲的“视觉诗人”(P279)概述:60年代左右的欧洲,一批平面设计家形成一股设计核心力量——“视觉诗人”,他们在设计中表现出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形态立场,把设计当作诗歌一样高度个人化的、自由发挥的对象和手段,反对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风格风格:充满对平面设计因素的流畅和自由的运用,广泛使用摄影技术和拼贴、拼接技术,形象经常是破碎的,但是总体感觉却又非常清晰完整代表:根特·凯泽(P280):“视觉诗人”中最重要人物;爵士音乐海报设计格拉普斯工作室(P282):巴黎激进学生艺术运动团体,设计对象均为政治性第三世界国家的海报(P282)概述: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风云变幻,正是因为非单纯功能主义的观念形象设计的发展,才促进了非西方国家平面设计的进步代表:艾里纳·沙拉诺(古巴平面设计师,P284):设计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政治海报。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平面设计史平面设计都与图形或印刷有关, 所有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基本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

平面设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一章.现代平面设计之前的平面设计(★选择和填空)第一节.图形与文字一.图形:最早的平面创造,可以认为是古代的洞穴画和崖壁画,又称岩画。

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黑彩绘粗笔蛙形纹,或称变体人形纹,间作两大圆圈纹。

应为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陶器。

二.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一是5500年前的楔型文字(钉头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圣书字;三是3300年前的甲骨文字。

第二节.标志、书籍、广告一.标志标志最早的形式表现为封泥、印章、印记。

二.书籍泥版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纸莎草书卷最早的版式设计。

我国唐朝时雕刻印刷的《金刚经》现存世界上第一部印刷书籍三.广告招牌和招徕市声为最早公告、告示牌主要以文字为主,只有简单的版式。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广告雏形内容由文字构成。

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

大约在15世纪上半叶,德国人古登堡改进了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与印刷业相关的平面设计的不断探索第二章.现代平面设计的开端第一节.新技术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一.承前启后的字体设计1.法国的字体革新迪多字体2.欧洲现代体波多尼3.卡斯隆旧体及改造①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

②对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

③无饰线字体的推广二.印刷和排版技术的发展木刻印刷技术是中世纪书籍、插图印刷的主要手段,到了约19世纪70年代则因为更先进的彩色石版印刷技术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从15世纪中叶德国古藤堡在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每一次印刷技术的发展都会引发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的变化发展,逐步推动平面设计进入了现代化的背景。

三.摄影技术的介入约瑟夫·尼普斯法国人,发明了“阳光腐蚀”法,是最早的摄影技术的运用。

(完整word版)平面设计史

(完整word版)平面设计史

(完整word版)平面设计史莫里斯在平面设计上的贡献与局限:莫里斯通过克姆斯各特出版社强调了平面设计的重要性,呼吁设计界重视平面设计质量的每况愈下的状况,在15世纪早期的欧洲平面设计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因素,加以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改善当时水准平庸的平面设计的目的,进一步形成可能发展的趋势。

然而莫里斯出版的书籍都非常昂贵,是一般大众无法接受的。

另外,从风格上,莫里斯没有从未来的发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回复到印刷刚刚开始的15世纪初期风格中找寻参考,显然是一种倒退的方式。

莫里斯的设计、克姆斯各特出版社的风格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比较1、相同之处这两个运动的起因都是对当时工业革命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和维多利亚时期繁复的装饰潮流的反动。

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转而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并受到日本装饰艺术和浮世绘木刻印刷品风格的影响。

2、区别之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风格,特别是从男性化的歌德风格中进行借鉴。

“新艺术”运动则对传统风格兴趣不大,认为传统风格不过是历史的遗留,对于发展新的设计没有参考价值。

“新艺术”运动基本放弃对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借鉴,以自然风格作为本身发展的依据。

立体主义一、立体主义的起源1、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

这个运动起源于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的探索。

2、这个运动的中心形式是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因此,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理性化特点。

3、立体主义包含了对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立体主义的这种探索,在后来德国的世界最早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被发扬光大,并体现在了包括平面设计的众多设计领域里,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未来主义为平面设计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自由文字”风格。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高纲102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887平面设计江南大学编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平面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阐析现代印刷的介入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从本质上说明古典平面设计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区别;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工业革命给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印刷技术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与专论繁多的建筑设计不同,平面设计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涉及到发展历史的专著数量很少;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海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印刷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总需求量在20世纪剧增,作为战后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平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战后欧洲的平面设计也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不同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日益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兴起,到90年代掀起高潮。

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史复习大纲

平面设计史复习大纲

平面设计史自考复习提纲(根据考试大纲整理)第一章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平面设计的起源。

熟悉:1、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2、18世纪的西方平面设计。

掌握: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1.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1.1平面设计的起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创造了利用木片在湿泥板上刻画的所谓的“楔形文字”。

古代埃及第一王朝时期,埃及人用图形为中心的象形文字从事书写记录。

埃及有纸草文书,不少纸草文书上有装饰意味十足的插画。

在古埃及的纸草文书中,《死亡书》最引人注目。

中国自周代以来,形成了以象形、会意、仿音为核心的造字方法。

唐朝印制的佛经上出现图文并茂的新局面,是中国平面设计的一大突破。

1.1.2 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西方平面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与文字不可分割,西方的字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古代腓尼基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希腊人对此加以改良,大约于公元前600年形成了希腊字母。

罗马人攻克希腊以后,沿用了希腊人的文明,借用了大部分希腊字母并加以改进,在公元2世纪,罗马的23个字母已经相当完美,但当时的字母不完整,在几百年后的中世纪,拉丁字母加入3个字母,现代英语的26个字母至此完成。

字母的发明和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书面传达的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了人们掌握文字的速度,字母的出现也影响了平面设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产生了独立的、西方式的平面设计。

罗马帝国大量的兴建纪念性建筑,文字开始高度规范化,产生了罗马建筑铭刻体。

在此时期,字体设计当做单独的形式来设计。

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现了装饰线,成为“饰线”。

后逐步形成拉丁字母设计中的一个庞大体系,饰线体。

罗马字体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

手写体“拉斯提克方体”相当紧密,书写较快,比较节省空间位置,这与当时书写材料羊皮与纸草相当昂贵有关。

平面设计史大纲

平面设计史大纲

七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一、波普设计运动 (1) 波普设计是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设计风格,波普艺术风格主要是把美国 大众文化的一些内容进行组合,反映出大众文化的面貌, 它打破了二战后工 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 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具有知识分子反叛正统、反文化的精英立 场。 (2)波谱设计都具有夸张、奇异、富于想象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有一 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游戏特色。 二、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立体主义与平面设计:
立体主义在形体、空间、色彩、肌理和表现手段方面,以及立体主 义手法的结合象征、寓意的创作方式,尤其是在抽象画面中融入文 字和字母的探索,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创造性因素。极大的 丰富了招贴设计和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无论当时还是今天的平面 设计中,仍然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四、未来主义
三、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 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四、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 (1)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把以观 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的奠立起来。 (2)工业产品设计用现代材料进行批量生产,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 设计的基本面貌。 (3)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第一章。
二、表现主义:
于20世纪初开始流行于德国和奥地利,影响到文学、戏剧和绘画的 文化运动。表现主义以艺术家宣扬感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把作者 主观内在感觉和情绪作为创作的主要因素,所以表现主义大多表达一些 片断的主观感受、幻想和激情。 爱德华.蒙克:直接影响了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他的艺术带有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引言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通过学习平面设计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技术手段以及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当代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探讨平面设计史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份适用的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平面设计史的重要性1.1 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通过学习平面设计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的本质和目的。

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和装饰,更是传递信息、引导行为和塑造观念的过程。

平面设计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对设计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艺术运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了解历史上的设计经典和创新作品,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独特的设计作品。

1.3 理解设计与社会的关系平面设计不仅仅是个人创作的表达,它也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平面设计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与社会的关系。

这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创作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第二部分: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2.1 基本概述在教学大纲中,首先需要对平面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包括平面设计的定义、起源、发展阶段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2 古代设计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古代文明中的平面设计,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希腊的几何图案等。

通过学习古代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与文字、符号的关系,以及古代设计的审美特点和表达方式。

2.3 文艺复兴与印刷术的发明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平面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的时期。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以及印刷术的影响。

平面设计史大纲门小勇

平面设计史大纲门小勇

现代艺术设计史(10885)考试大纲第一章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平面设计的起源。

熟悉:1、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2、 18世纪的西方平面设计。

掌握:文字的产生、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饰线体、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完善。

第二章工业化时代的平面设计考核要求:了解:1、排版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平面设计的发展。

熟悉:1、蒸汽时代的印刷工业与机械化的排版技术。

2、摄影术的发明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掌握:1、工业革命对出版业的影响;2、19世纪字体的三个重大发展;3、摄影的发明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第三章“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震撼考核要求: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熟悉:1、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2、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计师及其设计风格;3、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和缺点。

掌握:1、新艺术运动的产生;2、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3、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主要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4、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产生的意义。

第四章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与形成考核要求:了解:1、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2、彼得·贝伦斯及其设计。

熟悉:1、一战前后的平面设计与战争海报设计;2、构成主义、风格派、装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

掌握:1、格拉斯哥派、维也纳分离派、构成主义、风格派的特点及主要人物;2、“海报风格”及其特点;3、“装饰艺术”运动中平面设计的特点。

第五章包豪斯与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考核要求:了解:1、包豪斯理想的萌芽;2、包豪斯设计探索的延续。

熟悉:1、包豪斯的发展历程;2、格罗佩斯及包豪斯主要职员。

掌握:1、包豪斯在设计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历史意义;2、包豪斯的平面设计。

第六章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考核要求:了解:现代平面设计基础。

熟悉:1、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2、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掌握:1、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2、美国平面设计的特点。

第七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考核要求:了解:视觉识别的起因及历史演进。

平面设计史大纲

平面设计史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纲要☐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及其组合的布局设计,包括字体、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表现方式是以印刷技术实现。

相关领域: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s design),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平面设计作品,多指印刷批量生产的产品如书籍装帧、包装装潢、广告、标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出版物的字体与版面设计,建筑设计的表现、工业设计的表现、影视动漫多元媒体(multimedia)设计也采用平面设计的若干手法。

☐影响平面设计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综合,集中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文化品味。

平面设计是在中国最早得到完善的。

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公元886年)十九世纪机械化印刷技术促进了平面设计大发展,大众化市场需求产生平面设计师职业。

第一章平面设计在工业化以前的发展过程☐原始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各种形象的符号,原始人洞穴壁画、雕刻、石刻,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死亡书》(前1370年),中国的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青铜器图案、印刷术(950年),拉丁字母的起源是古希腊字母(前1700年),阿拉伯数字。

☐字母的创造和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罗马字体(拉丁文字)在西元二世纪普及1.古典风格: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综合。

2.凯尔特人(Celtic)的书籍设计:基督教手抄文书,比如圣经。

《都罗之书》(680年)3.卡罗林时代(the Caroline)平面设计的复兴公元789年,国王查理曼发布命令,努力统一整个欧洲书籍的版面标准、字体标准、装饰标准。

4. 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风格发展书籍抄本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复杂插图装饰,书籍四周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并在公元945年出现了完全以图案为中心的装饰扉页,扉页采用非常工整的几何图案布局,色彩绚丽。

100431004-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100431004-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431004课程英文名称:Graphic Design History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视觉传达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平面设计史》课程是一门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选修课程,力图比较全面介绍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总结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培养平面设计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地认知各流派的代表作和美学特点,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探索、追求、欣赏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平面设计的功能,平面设计的构成和表现形式以及变化规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面设计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1. 了解中外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

2. 掌握各时期的平面设计艺术风格及流派。

3. 学习平面设计风格变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为避免理论课程的枯燥,应重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国家及设计家的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的发展与流派,以及设计家思想和作品的介绍和分析,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注意课程中学生的反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讨论分析,感悟设计。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影象内容,重点突出对不同设计思想、风格的内在必然联系的理解以及对平面设计的本质规律性的把握,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平面设计史中各流派、风格特点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前人经验,为后续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该阶段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平面设计史_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史_第一部分

⑴ 木刻版印刷
⑵ 古登堡的金属活字 ⑶ 雕刻铜(凹)版印刷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 :
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 期。
特点:
(1)古典风格的存在和有限发展 (2)凯尔特人的书籍设计 (3)卡罗林时代平面设计的复兴 (4)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风格发展 (5)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
四、达达主义
反对所有现存的艺术,反理性,认 为世界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唯 一可循的是机会和偶然性。
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 达达精神的真正先驱是
马塞尔· 杜尚
马塞尔•杜尚 《下楼梯的裸女》
不受理性主义的限制而凭本能及 想象, 表现超现实的题材。 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核心,是 表现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 想状态
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键盘排字机, 是标准的字体编排机械
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摄影技术的发明
(1)尼埃普斯——世界上第一副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 (2)达盖尔——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3)塔尔波特——由负像到正像,现代摄影法的奠基人
2、摄影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尼埃普斯 世界上第一副永久性照片
:
1.企业对于自身和产品形象的要求 2.战后日益国际化的经济形势
一、视觉识别的起因及历史演进 彼得· 贝伦斯 :AEG全国电器公司 二、企业形象设计在西方国家的应用 及发展 奥托· 艾舍 :汉莎航空公司企业形象 系统
三、日本企业形象系统及东西方企业 形象设计的不同模式 日:设计内容包括到边企业员工行为 规范、企业管理思想的规范上,成为 一个庞大的系统 . 欧美:企业形象依然只是视觉传达的 部分
第四,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引言:-平面设计是一门关于使用视觉元素和文字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和工艺的学科。

-平面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文字和印刷技术的时期。

1.古代平面设计(3000BC-1400AD)-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壁画为平面设计打下了基础,并使用了平面的布局和色彩。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中的雕塑和壁画也对平面设计有着较大影响。

-中世纪时期,修道院和教堂的启示手稿中运用了大量的插图和装饰图案。

2.印刷术的革命(1400AD-1800AD)-古老的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生产书籍和传单成为可能。

-1455年,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使平面设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将图像和文字的布局应用于印刷品中,为平面设计建立了艺术基础。

3.工业革命的影响(1800AD-1900AD)-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印刷业的进一步发展,平面设计成为商品广告和商业出版物中的重要元素。

- 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兴起使平面设计更加注重曲线和有机形式的运用。

-1896年,第一张海报广告在法国巴黎出现,这一事件标志着海报设计的新时代的开始。

4.20世纪的平面设计革命(1900AD-现在)-20世纪初,平面设计开始逐渐与现代主义运动相结合。

-俄国构成主义和德国包豪斯学派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崇简洁、功能性和几何形式。

- 二战后,瑞士国际风格(Swiss Style)成为主流,其以清晰的排版、精确的几何形状和纯粹的色彩闻名。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如计算机和图形软件,使平面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和易于创作。

结论:-平面设计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受到文化和技术的影响。

-平面设计一直在为传达信息和艺术表达提供有效工具,并在不断演变中融合新的技术和概念。

-平面设计的未来仍然充满挑战和机遇,我们期待它在数字化时代继续发展和创新。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高纲102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887平面设计江南大学编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平面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阐析现代印刷的介入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从本质上说明古典平面设计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区别;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工业革命给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印刷技术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与专论繁多的建筑设计不同,平面设计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涉及到发展历史的专著数量很少;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海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印刷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总需求量在20世纪剧增,作为战后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平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战后欧洲的平面设计也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不同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日益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兴起,到90年代掀起高潮。

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简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简史(教学大纲)
为平面设计的实践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二章 现代平面设计的开端
第一节 工业革命初期的平面设计发展状况
1.工业革命对平面设计
2.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第二节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
2.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主要表现
2.“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懂得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评价分析设计作品。
学习目的: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注意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及动手
能力的训练,具有使用平面设计的技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第六章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概述
1.后现代主义设计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多元文化下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状况,了解电脑和网络对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掌
握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
学习目的:
具有设计表达及一定得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通过社
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提高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3.“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
第三节构成主义与风格派
1.俄国构成主义设计
2.荷兰风格派
第四节 包豪斯与新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1.包豪斯的建立
2.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3.德昭时期的包豪斯
4.包豪斯的新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掌握现代艺术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第一篇: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平面设计史课程英文名: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课程类别与性质:必修课总学时:32学时学学分:2学分面向对象:艺术设计学各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平面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史,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平面设计的主要设计组织、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内容理解平面设计各风格流派发生消亡的规律,掌握平面设计的形态、功能、创作、欣赏等一般原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习近平两百年的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平面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提高欣赏和研究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能力培养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动向为设计实践与创新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

理论教学参考学时 24学时知识单元1.平面设计史概述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框架和学习方法认识平面设计的定义及其起源。

教学内容: 1相关概念的认识2平面设计史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意义 3现代平面设计史之前史3.1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平面设计3.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平面设计3.3中国清朝之前的平面设计知识单元 2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参考学时 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时期平面设计,认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风格中的平面设计了解印刷技术的革新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3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知识单元3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理解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背景认识摄影术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作用教学内容: 1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平面设计 2德国“海报风格运动”设计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美的平面设计 4摄影技术及其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5.“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知识单元4现代平面设计的成熟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认识现代艺术的产生对现代平面设计形成的影响,了解在包豪斯的探索与延续中平面设计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平面设计史纲要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及其组合的布局设计,包括字体、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表现方式是以印刷技术实现。

相关领域: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s design),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平面设计作品,多指印刷批量生产的产品如书籍装帧、包装装潢、广告、标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出版物的字体与版面设计,建筑设计的表现、工业设计的表现、影视动漫多元媒体(multimedia)设计也采用平面设计的若干手法。

影响平面设计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综合,集中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文化品味。

平面设计是在中国最早得到完善的。

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公元886年)十九世纪机械化印刷技术促进了平面设计大发展,大众化市场需求产生平面设计师职业。

第一章平面设计在工业化以前的发展过程原始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各种形象的符号,原始人洞穴壁画、雕刻、石刻,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死亡书》(前1370年),中国的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青铜器图案、印刷术(950年),拉丁字母的起源是古希腊字母(前1700年),阿拉伯数字。

字母的创造和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罗马字体(拉丁文字)在西元二世纪普及1.古典风格: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综合。

2.凯尔特人(Celtic)的书籍设计:基督教手抄文书,比如圣经。

《都罗之书》(680年)3.卡罗林时代(the Caroline)平面设计的复兴公元789年,国王查理曼发布命令,努力统一整个欧洲书籍的版面标准、字体标准、装饰标准。

4. 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风格发展书籍抄本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复杂插图装饰,书籍四周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并在公元945年出现了完全以图案为中心的装饰扉页,扉页采用非常工整的几何图案布局,色彩绚丽。

5.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书籍在这时期达到一个高峰,读者的范围扩大,手抄本的标准化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启示录》是由插图和文字合并组成的。

插图往往以比较工整的方形安排在每页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则是文字(现代字体),字体具有比较花哨的装饰笔画的头尾,风格古朴。

真正造成欧洲平面设计大发展的要素,是印刷术的引入。

欧洲人直到15世纪才掌握印刷术的运用。

1439到1440年,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铅为材料,铸造字模,利用金属字模进行印刷,是最早的凸版印刷试验。

在以后的试验中,古登堡改变了印刷的材料。

采用亚麻仁油,混合灯烟的黑灰,制成黑色油墨,用皮革球沾涂油墨到金属印刷平面上,取得均匀印刷的效果。

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是公元1568年出版的一本由安曼作插图的、称为《各行各业手册》的书籍。

在这本书上有8张图片是介绍当时的印刷业的工作情况的,包括造纸、铸造活字、排版、修版、印刷、装订等等。

这些插图是用木刻制作的,黑白线条非常清晰。

•东汉时期产生造纸术、印刷术•唐代产生了印刷字体是楷书,明代的印刷字体为宋体,清代后期改良宋体为仿宋体•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技术,比韩国人发明金属活字早出二百多年,比欧洲的古腾堡更要早出四百多年本单元思考题:1,平面设计的定义是什么?2,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有哪些?二、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工业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背景•工业时代对社会的冲击•工业时代对印刷出版的冲击1760年至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能源革新,机械化,职业化,新材料,社会革命(1774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中产阶层,城市居民,商业需求,摄影技术,彩色石版印刷1.十九世纪初期字体设计的发展以往,资讯传播方式是图书,其工序长,速度慢。

;商业需求:广告、路牌等;石版印刷技术发展,字体不一定通过铸造方式也能大量复制。

欧洲(英国)的字体设计成就:新字体创造。

一个是以(Caslon Old Face)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出现了简明而典雅的新字体系列;二是从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改造出“埃及体”(antiques)(也称“古董体”);三是广泛采用和改革无装饰线字体(sans-serif type)。

2.木刻版海报在商业上的应用•在字体上的运用:由于金属活字在铸造过程中冷却收缩程度产生细节偏差,大的金属字模价格高、沉重,使用不方便。

木刻的活版字是金属字的一半价钱,精细、轻巧、制作容易、使用方便,不易变形。

3.印刷的革命•1810年4月,蒸汽印刷机,每小时400印•1814年11月,双滚筒蒸汽印刷机,每小时1100张•1815年,弯曲面字版滚筒蒸汽印刷机,每小时2400张•1827年,弯曲面字版四滚筒蒸汽印刷机,每小时4000张•1803年,滚筒式连续式蒸汽造纸机4.排版技术(typography)机械化•由于手工排版,跟不上印刷速度•1886年7月3日,键盘行式打字排版机复习题: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在字体设计上有哪三方面的突破?三.摄影——新的传达工具•摄影是真实还原物体视觉形象的机械记录手段•它是瞬间的永恒•相当于绘画,它能快速捕捉对象•新闻报导的即时、可信•平面图像的现实来源1. 摄影的发明•1820年,法国人约瑟夫-尼伯斯(Joseph Niepce)用感光材料涂层,通过曝光引起化学变化,从而把影像还原捕捉在暗箱里的一个平面上。

他将这种技术称为“阳光腐蚀”(sun engraving),作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物摄影,开创了摄影技术的先河。

1839年1月7日,法国人达盖尔(Louis Jacques Daguerre)正式向法国科学院呈报他与尼伯斯研究成功的摄影技术,附有他的摄影作品,他的发明得到肯定和推广,厂商也投资生产这种相机,一年之后,生产出了50台达盖尔式摄影机。

2. 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1871年,摄影用于印刷制版•1875年,在巴黎开设了照相制版公司•1880年3月4日,《纽约每日图画报》首次以摄影制版的方法刊登了摄影照片•摄影的速度快,价格低,越来越多的印刷厂家采用照相制版制作插图,以致大量手工插图工人失业3. 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地位确定:•拍摄名人肖像,•摄影作为艺术作品,•记录历史事件,•收集素材思考题:•摄影对于平面设计有哪些辅助作用?四.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众化平面设计•亚历山大利娜-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英国女王,1838年登基,在位时间长达三分之二世纪,这个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the•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与大多数欧洲皇室有密切的因缘关系,被称为“欧洲的祖母”(Grandmother of Europe)•英帝国在全盛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影响全世界,殖民主义广泛扩展。

•由于生活安定,物质丰裕,经济发达,人们对于艺术审美要求增高,形成对美学价值、新形式、新风格的追求和探索研究。

•维多利亚时代设计风格,既表现出复杂综合的折中倾向,也由于富裕而造成繁琐堆砌的装饰化趋向•维多利亚时代在设计风格上显著特点之一是对中世纪哥特风格的推崇和流行,反映在建筑、产品和平面设计上,体现了哥特复兴风格及对中世纪的道德、宗教虔诚的崇拜和向往•绘画作品出现了叙述性、故事性、浪漫主义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古典题材,如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欧文-琼斯(Owen Johns,1809-1874),英国浪漫主义风格情调的设计家,于1856年出版了著作《装饰的语法》(The Grammar of Ornament),作为工具书,重点详细介绍了伊斯兰教装饰特色,从而也影响了西方建筑师、设计家•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示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成就1,石版印刷的发展•石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油与水不溶的状态,在平整的石版表面作图、喷水、刷油墨,再把纸张压在上面印刷,得到细腻的效果•1796年,德国人发明石版印刷•1837年,法国人完成了彩色石版(chromolithographie)的技术,由多块石版套色••2,彩色石版的语汇•1860年前后,彩色石版印刷技术在美国得到普及,有六十多家彩色石印公司,1890年增加到七百多家,从业人员八千人•艺术家和印刷技工的合作。

一幅画面的色彩可能使石版数量达三十多块,取决于分色技术•1895年左右,形象逼真、成本低廉的摄影逐步取代了石版印刷的地位•3,看版、路牌的发展:以图画为中心的宣传逐渐取代以文字为主的形式。

彩色版套印木刻与彩色石版印刷技术竞争•4,儿童读物的设计:“小大人”的特殊要求定位,精美的设计,浪漫典雅的插图,幽默趣味的内容•5,美国编辑与广告设计的兴起:美国的出版事业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迅速。

从1830年到1860年期间,报纸种类上升到五千种,三十年增加了五倍。

广告成为杂志的主要经济来源。

•6,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风格:维多利亚时代是富裕的发展时期,设计上繁琐装饰、异国风情、矫揉造作,由此也引发了日后的设计运动与之抗争。

请思考:维多利亚时代的平面设计风格举例五.“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and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

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

•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

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和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等。

1880年代之后,影响到其它欧洲国家和美国。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

并影响了接下来的设计史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是反对工业化初期产品的粗制滥造,它利用自然风格、东方装饰风格和中世纪装饰风格作为对繁琐的维多利亚式风格的对抗,鼓励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而促使欧洲和美国产生了之后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兼画家。

他同时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早起发起者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