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药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福莉
主要内容
一、青霉素的由来 二、结构特点 三、抗菌作用机制 四、分类 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六、青霉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结构特点
青霉素自20世纪 40年代投入使用 以来,一直是应 用广泛和重要的 一类抗生素,基 本结构如右图所 示,由母核6-氨 基青霉烷酸(APA) 和侧链组成。
【作用特点】 耐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耐酸—可口服,严重感染时采用肌肉或静脉给药
【药理特性】 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其对青霉素酶
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 但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适应症】
主要用于除甲氧西林以外的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 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
电性试剂的进攻,使β-内酰胺环破裂,导致青霉素失效并 产生致敏物。 由于临床上抗菌的需要,人们对侧链上的R经结构改造接上 不同的基团,形成各种性能更好的半合成青霉素。
抗菌作用机制
(1)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受阻→→细菌细 胞壁缺损→→大量的水分涌进细菌体内→→细菌 肿胀、破裂、死亡
【临床应用】
首选用于敏感的G+球菌、G-球菌、螺旋体所致 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 1、G+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敏感葡萄球菌等首 选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 内膜炎首选
【临床应用】
2、G+杆菌感染: 气性坏疽、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 以中和外毒素
3、G-球菌感染: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 不产酶淋球菌引起的淋病首选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类: 主要指苯氧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和非奈西林
【作用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主要用于治疗链球菌、肺炎球菌及
肠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疖、 痈等),对严重感染不宜使用【1】。
2、耐酶青霉素类: 异噁唑类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 林与氟氯西林等
(2)触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
分类
(一)天然青霉素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类 2、耐酶青霉素类 3、广谱青霉素类 4、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类 5、抗革兰氏阴性菌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结构:侧链中含有苄基,故又名苄青霉素 性质:不稳定
(1)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 (2)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4、钩端螺旋体感染: 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首选
青霉素的缺点
1、对酸性水溶液不稳定,只能注射给药,不能口服。 2、对碱性水溶液不稳定(成盐反应须十分小心进
行),须做成粉针剂。 3、抗菌谱较窄,对革兰阴性菌的疗效差。 4、在使用过程中,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为了克服青霉素的诸多缺点,自20世纪50年 代开始,人们对青霉素进行结构修饰。成功地解 决了青霉素的不耐酸、不耐酶和抗菌谱窄的问题, 在口服、广谱、耐酶等半合成青霉素研究上取得 重大进展。
3、广谱青霉素类 对G+和G-菌均有杀菌作用 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 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匹氨西林、阿莫西林 【作用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G-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呼吸道
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等
【药理特点】 本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对
【体内过程】
1、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 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浆
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及各组织,不 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 有效浓度; 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90%经肾小管分泌。
【抗菌谱】
青霉素对繁殖期敏感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敏感菌株包括革兰阳性菌(G+菌)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如流感嗜血杆 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 【临床应用】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广谱青霉素,对G+
菌和大多数G-杆菌有效,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替卡西林、以 及阿洛西林。 【作用特点】 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喉头水肿
、淋巴结肿大、短暂性蛋白尿、药物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 休克。
2、中枢神经系统 大剂量青霉素进入脑脊液,可引起反射亢进、神经错乱
、惊厥、昏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瘫 痪等“青霉素脑病”症状,易与某些疾病的症状混淆而误认 为病情加重,应引起注意和鉴别。
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 常与庆大霉素合用;对大多数G-菌 有效——可用于G-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
5、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 药物有美西林、匹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作用特点】 对G-杆菌的作用强:主要用Baidu NhomakorabeaG-杆菌所致的泌尿生
殖系感染、伤寒及胆道感染,对铜绿假单孢菌无 效 对G+菌的作用差
革兰阴性球菌(G-球菌) 螺旋体 属窄谱抗生素
【抗菌谱】
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耐 药金菌除外)等
G+杆菌: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厌氧破伤风梭 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螺旋体: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等
对大多数的G-杆菌无效 对金葡菌产生的β -内酰胺酶不稳定
6 APA
OHH HS
CH3
R1 C N C6 C5 1 2 C
B 4 A 3 CH3
CN
C C O R2
O
HO
酰胺酶 作用点
青霉素酶作用点
主要结构特点
母核结构—青霉烷酸(双环结构) (β-内酰胺环 并 氢化噻唑环)
其中β-内酰胺环为维持抗菌活性的最基本结构。 二环的张力都比较大,其稳定性极差,易受到亲核性或亲
主要内容
一、青霉素的由来 二、结构特点 三、抗菌作用机制 四、分类 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六、青霉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结构特点
青霉素自20世纪 40年代投入使用 以来,一直是应 用广泛和重要的 一类抗生素,基 本结构如右图所 示,由母核6-氨 基青霉烷酸(APA) 和侧链组成。
【作用特点】 耐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耐酸—可口服,严重感染时采用肌肉或静脉给药
【药理特性】 抗菌谱和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其对青霉素酶
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 但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适应症】
主要用于除甲氧西林以外的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 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
电性试剂的进攻,使β-内酰胺环破裂,导致青霉素失效并 产生致敏物。 由于临床上抗菌的需要,人们对侧链上的R经结构改造接上 不同的基团,形成各种性能更好的半合成青霉素。
抗菌作用机制
(1)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受阻→→细菌细 胞壁缺损→→大量的水分涌进细菌体内→→细菌 肿胀、破裂、死亡
【临床应用】
首选用于敏感的G+球菌、G-球菌、螺旋体所致 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 1、G+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敏感葡萄球菌等首 选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 内膜炎首选
【临床应用】
2、G+杆菌感染: 气性坏疽、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血清 以中和外毒素
3、G-球菌感染: 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 不产酶淋球菌引起的淋病首选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类: 主要指苯氧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和非奈西林
【作用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主要用于治疗链球菌、肺炎球菌及
肠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疖、 痈等),对严重感染不宜使用【1】。
2、耐酶青霉素类: 异噁唑类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 林与氟氯西林等
(2)触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
分类
(一)天然青霉素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类 2、耐酶青霉素类 3、广谱青霉素类 4、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类 5、抗革兰氏阴性菌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结构:侧链中含有苄基,故又名苄青霉素 性质:不稳定
(1)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 (2)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4、钩端螺旋体感染: 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首选
青霉素的缺点
1、对酸性水溶液不稳定,只能注射给药,不能口服。 2、对碱性水溶液不稳定(成盐反应须十分小心进
行),须做成粉针剂。 3、抗菌谱较窄,对革兰阴性菌的疗效差。 4、在使用过程中,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为了克服青霉素的诸多缺点,自20世纪50年 代开始,人们对青霉素进行结构修饰。成功地解 决了青霉素的不耐酸、不耐酶和抗菌谱窄的问题, 在口服、广谱、耐酶等半合成青霉素研究上取得 重大进展。
3、广谱青霉素类 对G+和G-菌均有杀菌作用 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 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匹氨西林、阿莫西林 【作用特点】 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G-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呼吸道
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等
【药理特点】 本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对
【体内过程】
1、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 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浆
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液及各组织,不 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 有效浓度; 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90%经肾小管分泌。
【抗菌谱】
青霉素对繁殖期敏感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敏感菌株包括革兰阳性菌(G+菌)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如流感嗜血杆 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 【临床应用】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
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广谱青霉素,对G+
菌和大多数G-杆菌有效,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替卡西林、以 及阿洛西林。 【作用特点】 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喉头水肿
、淋巴结肿大、短暂性蛋白尿、药物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 休克。
2、中枢神经系统 大剂量青霉素进入脑脊液,可引起反射亢进、神经错乱
、惊厥、昏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瘫 痪等“青霉素脑病”症状,易与某些疾病的症状混淆而误认 为病情加重,应引起注意和鉴别。
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 常与庆大霉素合用;对大多数G-菌 有效——可用于G-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
5、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 药物有美西林、匹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作用特点】 对G-杆菌的作用强:主要用Baidu NhomakorabeaG-杆菌所致的泌尿生
殖系感染、伤寒及胆道感染,对铜绿假单孢菌无 效 对G+菌的作用差
革兰阴性球菌(G-球菌) 螺旋体 属窄谱抗生素
【抗菌谱】
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耐 药金菌除外)等
G+杆菌: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厌氧破伤风梭 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螺旋体: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等
对大多数的G-杆菌无效 对金葡菌产生的β -内酰胺酶不稳定
6 APA
OHH HS
CH3
R1 C N C6 C5 1 2 C
B 4 A 3 CH3
CN
C C O R2
O
HO
酰胺酶 作用点
青霉素酶作用点
主要结构特点
母核结构—青霉烷酸(双环结构) (β-内酰胺环 并 氢化噻唑环)
其中β-内酰胺环为维持抗菌活性的最基本结构。 二环的张力都比较大,其稳定性极差,易受到亲核性或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