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2021年)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5•【字号】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已经2021年2月26日九届珠海市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
市长姚奕生2021年3月15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经过对现行有效规章进行清理,珠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作出如下修改:一、《珠海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0号)(一)将第四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中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二)将第九条、第十条、第二十三条中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三)将第十六条第三款、第三十条第一款中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修改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四)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村民宅基地建设工程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将工程有关情况告知镇(街道)村居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并悬挂告示牌进行公示。
”(五)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镇(街道)村居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应当按月将村民宅基地建设工程施工情况、竣工验收情况报区(经济功能区)建设管理部门备案;区(经济功能区)建设管理部门按季度向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
”(六)将第三十条第一款中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修改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第二款中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七)将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的“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修改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
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八届] 第二十九号
![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八届] 第二十九号](https://img.taocdn.com/s3/m/52a15b1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f.png)
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正文:----------------------------------------------------------------------------------------------------------------------------------------------------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八届]第二十九号《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经珠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12月25日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2015年12月25日珠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地下管线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优化城市地下空间,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档案信息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和缆线管廊。
第三条管廊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统筹建设、信息共享、安全运行、有偿使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建立管廊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管廊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横琴新区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管廊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廊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发改、规划、建设、国土、交通、公路、水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廊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应当根据功能需求,规划以干线、支线管廊为主的管廊;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道路改造、地下空间开发等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缆线管廊为主的管廊。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2.07•【字号】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9届〕第30号•【施行日期】2021.02.07•【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021年1月20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定对《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条例适用于本市供水、用水及相关管理活动。
”二、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公共供水设施的规划,由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市水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将第十一条修改为:“供水设施建设使用的供水管道、材料、设备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
”四、将第十三条第二款中的“市规划部门”修改为“市自然资源部门”。
五、将第十四条修改为:“工程建设涉及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于开工前向城建档案馆或者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
工程建设影响公共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六、将第十六条中的“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经授权的机构”修改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经授权的机构”。
七、将第十八条第二款中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修改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经授权的机构”。
八、将第十九条第一款中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第二款中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修改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经授权的机构”,将第一款中的“国家标准”修改为“计量检定规程”。
九、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市政公共消防供水设施由市政府负责建设,供水企业负责维护和管理;单位专用消防供水设施由单位负责建设和管理;住宅小区公用消防供水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物业管理单位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进行维护和管理。
珠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珠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珠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珠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珠水〔2021〕47号)各有关单位: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用水科学管理、实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推动全市节约用水工作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广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制定了《珠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珠海市水务局反映。
珠海市水务局2021年6月7日附件:珠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广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规范全市非居民用水户(以下统称为单位用户,不包括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全市范围内使用公共管网供水(含原水)的单位用户实行计划用水,并实施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第三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计划用水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计划用水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用水计划管理应从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为原则,满足单位用户合理用水需要,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五条制定用水计划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一)珠海市供水规划、节约用水规划、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用水总量指标、城市供水设施能力以及城市供水应急预案;(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用水定额,单位用户近三年实际用水情况;(三)单位用户节水技术措施和节约用水管理现状,单位用户增产扩能情况、水平衡测试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
第六条年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单位用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纳入重点用水监控名录或年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单位用户用水计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
此范围以外的单位用户用水计划按照管理权限由所在行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
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

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正文:----------------------------------------------------------------------------------------------------------------------------------------------------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2016年9月2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发布,2021年3月15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发展和改革、交通运输、水务、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文体、市政、教育、卫生、人民防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三条横琴新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
各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各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的职责。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是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进行城乡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其审议意见是审批规划和项目的重要依据。
确需对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成果进行修改的,相关部门、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组织编制单位提出申请,由组织编制单位充分论证并组织审查后,报告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或者提交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需再次提交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的事项,依法需公示的,应当在审议前进行公示。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调整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五条市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统筹全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和平衡全市范围内各层次、各类别涉及空间利用的城乡规划。
市自然资源部门和市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镇政府和有关建设单位依据职责组织或者参与相关城乡规划编制。
2023新修订《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全文10篇

2023新修订《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全文10篇2023新修订《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1第六十二条提倡社会公众珍惜水资源,减少使用化学洗涤剂,防止水污染。
第六十三条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对被划定、调整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镇、村,由市、区人民政府予以扶助和经济补偿。
第六十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投入,使本市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或者超过国家的要求。
第六十五条各类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排水、排污和洪水处理专项规划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建设和验收排水设施,严格实行雨、污分流。
原有城市排水设施未实行雨、污分流的,应当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限期整改完毕。
已实行雨、污分流的地区,禁止将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连接。
第六十六条洗车、机动车维修、餐饮等服务业项目以及建筑施工场地的废水,不得直接露天排放或者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
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的,禁止将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连接。
第六十七条在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海湾、半封闭海及其他由市人民政府划定的有特殊价值的水域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不得排放污水。
其他近岸海域应当按照规划,严格限制设置排污口;排放污水的,应当执行有关排放标准。
2023新修订《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2第十九条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建设环境监测网。
第二十条本市逐步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排污者,应当按照规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纳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自动监控的具体范围和管理办法,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排污者应当保证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闲置、拆除、改装、损坏自动监控设备或者故意造成监测数据与实际排污情况不符。
自动监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排污者应当立即修复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符合有关规定并正常运行情况下取得的数据,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后,可以作为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6•【字号】珠府〔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珠府〔2021〕12号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珠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26日珠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一)发展环境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有望开启复苏进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均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活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存在较大难度。
从国内形势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珠海面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省支持珠海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出台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期,战略红利、政策红利、区位红利、窗口红利将集中释放,珠海有条件有基础有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管理办法的通知-珠府〔2021〕54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管理办法的通知ZFGS-2021-10珠府〔2021〕54号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6日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线迁改工程建设,保障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珠海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管线迁改工程,但海域的管线迁改工程除外。
各区(功能区)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管线,是指建设于地上或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燃油、热力、电力、通信、照明、工业、有线电视、交通信号、公共监测监控等的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本办法所称管线迁改包括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范围内管线迁移、扩容、新建。
本办法所称管线业主单位包括管线产权单位(代表)以及产权为政府所有,由政府授权、委托、指定的管线运营、维护、管理单位。
第三条在政府投资项目施工范围内的管线工程,应与政府投资项目同步实施,其设计与施工既要符合管线工程设计标准,又应满足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要求。
珠海市排水管理条例

珠海市排水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防治水污染和洪涝灾害,改善水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排水,是指对城市产业废水、生活污水(以下统称污水)和雨水的接纳、输送、处理、排放及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的行为。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排水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但农业生产排水和水利排灌除外。
第四条排水应当遵循雨水、污水分流,污水集中处理和保障防洪排涝的原则。
鼓励与支持进行排放污水的再生利用。
排水实行许可证制度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第五条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六条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排水的监督管理。
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起草城市排水、排洪管理的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指导与协调市、区的排水、排洪管理工作;(二)组织编制城市排水、排洪专项规划,在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三)组织公共排水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四)负责公共排水设施的运营监管、市场规范。
(五)实施排水许可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排水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环保、规划、发展和改革、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安、国土、交通、财政、物价、经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排水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共排水设施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财政应保证公共排水设施的资金投入,将城市污水处理费和一定比例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可采取政府投资、国内外贷款、受益者集资、单位自筹等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排水设施。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鼓励城市的排水科学研究和引进、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城市排水的现代化水平。
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2024修订)

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2024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0.31•【字号】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届〕第四十三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届〕第四十三号《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已由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4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0月31日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2016年5月20日珠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月19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等两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等四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2024年10月31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四章生态保护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前山河流域的规划、建设、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前山河流域,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前山河自源头至下游石角咀处的所有干支流的集水区域。
第三条前山河流域的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和生态补偿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对前山河流域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解决流域管理重大问题。
珠海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

珠海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2009年6月24日珠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7年7月26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决策第三章项目审批第四章项目实施第五章项目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规范、科学、民主、高效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实施和管理程序,有效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适用本条例,但抢险应急工程和总投资额五百万元以下的小额零星工程项目除外。
抢险应急工程和小额零星工程项目可以简化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另行制定。
本条例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国家及省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第四条政府投资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重点投向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优先保证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第五条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坚持投资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按照科学合理、安全实用的原则实行限额设计。
第六条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禁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未按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七条市发展和改革部门(以下简称市发改部门)是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及滚动计划、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以及政府投资的统筹和综合管理。
市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环保、交通、水务、市政、信息化、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八条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工作。
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

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2.07•【字号】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九届〕第三十二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九届〕第三十二号)《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已由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1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2月7日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排水管理,保障排水安全、畅通,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排水与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排水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建管并重、雨污分流、保障安全、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工作的领导,将城镇排水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城镇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保证排水设施的资金投入。
横琴新区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责。
第五条市排水主管部门统筹全市城镇排水工作,制定管理标准,监督、指导、协调区排水主管部门依法开展城镇排水管理工作。
区排水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镇排水管理工作,落实规划建设,负责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
市、区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排水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排水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鼓励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污泥的综合利用。
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2021年)

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0.08•【字号】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9届〕第39号•【施行日期】2021.10.08•【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2017年11月22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9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等三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安全、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人,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人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以自行管理的方式,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管理、养护、维修,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
第三条物业管理实行业主自治、专业服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将物业管理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机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横琴新区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职责。
第五条市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本条例,并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全市物业管理活动的相关政策;(二)指导和监督各区开展物业管理行政监管工作;(三)统筹全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工作;(四)建立完善全市物业管理宣传和培训机制;(五)建立全市物业管理信用体系;(六)建立全市物业管理综合平台;(七)制定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服务合同、承接查验协议、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等示范文本;(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珠海市排水条例(2019修正)

珠海市排水条例(2009年7月29日珠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根据2018年9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1月16日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的《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珠海市排水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运营与管养第四章排水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排水安全、畅通,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排水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但农田水利排灌除外。
第三条排水应当遵循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和保障防洪排涝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统筹安排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区人民政府以及经济功能区应当保证公共排水设施的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及其他公共排水设施,提高本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领导与协调本行政区域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排水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第六条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排水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实施排水许可,依法征收污水处理费,对排入排水设施的污水进行监测,对排水设施的运营进行监督管理。
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排水主管部门)以及经济功能区按照各自职责权限,负责辖区内的排水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排水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市、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排污许可,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监测,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参与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营。
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2020年10月29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排水与监测第四章维护与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保障排水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保护水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排水与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排水应当坚持尊重自然、统筹规划、雨污分流、建管并重、一体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排水工作的领导,将排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保障排水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经费的投入。
第五条市、区排水主管部门负责排水活动的监督管理,统筹组织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
第六条市、区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城管和综合执法、气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排水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排水,不得损害排水设施,对违法排水和损害排水设施的行为有举报、投诉的权利。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全市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市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依据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市排水专项规划,按照规定程序发布实施。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分区国土空间规划、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区排水专项规划,经市排水主管部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审查同意后发布实施。
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区排水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区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市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区人民政府对市排水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需要对市排水专项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组织修订。
第十条城市开发建设和更新改造应当按照市、区排水专项规划配套建设排水设施。
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30•【字号】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52号•【施行日期】2024.0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52号《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23年12月21日十届珠海市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长:黄志豪2023年12月30日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市场主体登记以及相关的管理、服务及监督活动。
第三条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依法合规、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市场主体登记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负责全市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制度措施,规范登记行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同城通办、跨境通办,推进涉企经营审批服务事项“一照通行”改革。
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市场主体登记相关工作予以指导。
民政、公安及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消防救援等涉企经营事项主管部门负责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市场主体登记与涉企经营审批服务“一照通行”改革。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推进线下政务服务场所与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融合,拓展政务服务办理渠道。
市场主体有权自主选择政务服务办理渠道,登记机关及涉企经营事项主管部门不得限定办理渠道。
第二章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第七条登记机关应当依法接收申请人递交的申请,并按照市场主体登记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期限等规定作出决定。
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2021修正)

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2021修正)【发文字号】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9届〕第30号【发布部门】珠海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2.07【实施日期】2021.02.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2006年9月29日珠海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并经2021年1月20日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三章供水管理第四章用水管理第五章节约用水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供水、用水管理,保障生活、生产及其他供水,保证安全供水、用水,维护供水、用水双方合法权益,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供水、用水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供水,是指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设施向用户提供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用水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供水企业,是指依法登记注册,利用公共供水设施,从事公共供水生产经营,承担供水的法人。
政府对供水实行特许经营。
第四条市水行政管理部门是供水、用水、节水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供水、用水、节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监督。
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本市供水、用水、节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供水、用水应当以统一规划、发展供水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为原则,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优质服务,并保障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
节约用水遵循计划用水、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公共供水设施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优质供水。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民宿管理办法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民宿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4.01•【字号】珠府办〔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民宿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珠海市民宿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4月1日珠海市民宿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开办要求第三章开办程序第四章经营规范第五章监管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提升民宿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与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民宿业持续健康发展,盘活城乡闲置资源,推动乡村振兴,根据《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珠海经济特区旅游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宿,是指经营者利用农村、海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要景区及其周边的独幢、联排式住宅或其他民用建筑开办的,为旅游者提供体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民宿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商事登记和民宿登记。
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划定可以开办民宿的具体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民宿管理遵循政策引导、便利准入、加强监管、行业自律的原则,实现民宿发展的品牌化、特色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应当建立民宿发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负责民宿发展重大问题决策,指导、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本办法所规定的各项职责。
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可以根据各区(经济功能区)的海岛风貌、自然景观、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特点制定有利于民宿发展的具体政策。
民宿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办理民宿登记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民宿监督管理工作。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珠海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决定-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34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珠海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决定
正文:
----------------------------------------------------------------------------------------------------------------------------------------------------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134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珠海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决定》,已经2021年1月27日九届珠海市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姚奕生
2021年2月2日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珠海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决定
经2021年1月27日九届珠海市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废止《珠海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3号)。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021年3月1日起生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排水管理,保障排水安全、畅通,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排水与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排水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建管并重、雨污分流、保障安全、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工作的领导,将城镇排水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城镇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保证排水设施的资金投入。
横琴新区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责。
第五条市排水主管部门统筹全市城镇排水工作,制定管理标准,监督、指导、协调区排水主管部门依法开展城镇排水管理工作。
区排水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镇排水管理工作,落实规划建设,负责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
市、区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排水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本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排水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鼓励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污泥的综合利用。
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实现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及时更新和共享。
第八条市、区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排水与污水处理、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水许可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科学、安全、规范排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依法排水和保护排水设施的义务,对违法排水和损害排水设施的行为有举报、投诉的权利。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十条市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全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排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编制各区的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排水主管部门备案。
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与开发建设、道路、绿地、水系、海绵城市以及内涝防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并落实到详细规划实施管理。
第十一条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执行情况开展阶段性系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后续规划修编意见和建议。
需要对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程序及时组织修订。
第十二条自然资源部门应当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保障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
现有的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及预留用地,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十三条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依据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统筹安排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利用、雨水调蓄和排放等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
城镇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按照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未建或者已建但未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应当有计划进行改造,提高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能力。
城市更新改造前,应当对更新改造区域排水系统进行评估,按照区域排水与污水处理承载力提出排水系统建设要求。
鼓励跨行政区域建设污水、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第十四条自建排水设施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驳的连接管由建设单位建设。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前,应当查明建设工程区域内现有地下排水设施的信息资料。
区排水主管部门在接到排水设施相关资料查询申请后,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必要时,区排水主管部门或者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应当配合申请单位进行现场复查。
第十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建设排水设施的,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同步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需要配套建设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应当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应当同步建设安装污水处理实时监控设备。
污水处理实时监控设备应当与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监测数据与排水主管部门共享。
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建设排水设施的,应当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混接。
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排放管网不得与雨水、污水管网相互混接。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楼顶公共天面排水、游泳池排水应当纳入雨水收集系统;阳台、露台等应当设置污水管道,纳入污水收集系统。
老旧小区、城中旧村、城乡结合部等未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设施应当列入计划进行改造。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需要向市政排水设施排水的,由自然资源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类项目除外)时,就项目的排水条件征求排水主管部门意见。
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排水设施需要连接市政排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办理接入市政排水设施手续。
第十九条排水设施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提供专业机构出具的管网内窥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条排水设施验收合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二)符合相关部门批准的文件和图纸;(三)符合雨污分流要求;(四)符合防洪排涝规定;(五)排水设施完好、畅通,提供管网内窥检测报告;(六)提供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排水设施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知会区排水主管部门或者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参加。
排水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并办理移交手续。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通过后十五日内办理排水设施竣工档案备案。
验收不合格的排水设施,建设单位应当限期完成返修或者重建,并负责返修或者重建期间的维护管理。
排水设施未完成移交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第三章排水管理第二十二条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内的排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水。
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排水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雨水、污水混接混排。
第二十三条排水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需要向排水设施排放的,应当向区排水主管部门申请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水许可证),并按照排水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
前款规定的排水户营业面积较小或者排水量较少,且排放污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无需申领排水许可证,但是应当向区排水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申请排水许可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排水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有关专业机构开展排水许可中的技术性审查工作。
申请符合条件的,排水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核发排水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排水许可证,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工业集聚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工业废水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
非工业集聚区工业企业申请排水许可证的,区排水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其工业废水进行评估,经评估认定污染物不能被水质净化厂有效处理或者可能影响水质净化厂出水稳定达标的,不得排入污水系统。
区排水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排水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排水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五年。
因施工作业需要排水的,排水许可证有效期由排水主管部门根据施工需要确定。
建设单位应当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拆除临时接驳井等设施并恢复原状。
排水户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许可内容排放污水,且未发生违反排水许可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排水户提出延期申请的,经排水主管部门同意,可不再进行审查,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延期五年。
第二十七条在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内,排水口数量和位置、排水量、污染物项目或者浓度等排水许可内容变更的,排水户应当重新申请排水许可证。
排水户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变更的,排水户应当在工商登记变更后三十日内向区排水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第二十八条排水户排放的污水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水质标准的,应当按规定进行预处理,不得采用稀释法降低其浓度后排入市政排水设施。
排水主管部门发现相关情况的,应当依法提出整改要求,或者告知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理。
餐饮、酒店、汽车修理、洗车、美容美发、加油站、农贸市场、屠宰场、食品加工等经营单位以及建设项目施工的排水户,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技术规范建设相应的隔油池、格栅井、沉泥井、沉砂池、毛发收集池等污水预处理设施,并定期清疏,保障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排水户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雨污分流地区,污水排入雨水管网、排洪渠(沟);(二)在已建有污水截流管(沟)的区域,污水直接排入排洪渠(沟);(三)不具备排水条件向道路、公共绿地和其他公共场所排水;(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污水处理单位应当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排放不达标污水,不得擅自停运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十一条向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污水处理费。
受委托收取污水处理费的供水企业或者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将污水处理费上缴财政,不得拒交、截留或者挪用污水处理费。
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情况,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第四章运行与维护第三十二条排水设施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运行维护和管理责任:(一)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由区人民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负责。
(二)排水户红线范围内自建排水设施的管养由排水户负责,红线范围外自建排水设施的管养由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负责。
产权不清晰且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的区域,区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实际统筹实施。
(三)管渠、检查井、泵站等排水管网清理所产生的淤泥,由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处置。
第三十三条市政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履行以下职责:(一)根据行业规范规程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负责排水设施日常维护工作,保障其正常运行;(二)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和应急预案;(三)采集和更新排水设施地理信息、排水户等基础信息,完整、准确记录排水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四)监督排水户的排水行为,指导排水户接驳管网,发现偷排、错排污水或者未达标排放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向区排水主管部门报告,协助区排水主管部门督促整改;(五)按照规定向排水主管部门等单位报送相关信息。
第三十四条自建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单位、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做好建筑红线范围内排水检查井、井盖、雨水口、化粪池等设施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应当采取应急措施。
第三十五条镇、街应当对辖区内自建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区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自建排水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抽查。
区排水主管部门、镇、街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