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找形及节点分析

合集下载

Adina膜结构分析(褶皱膜单元)

Adina膜结构分析(褶皱膜单元)

ADINA膜结构分析概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余志祥膜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流程:找形分析,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

找形阶段也有个别学者将其细分为找形与找态。

国外专业的膜结构设计软件价格昂贵,利用常见的通用分析平台进行膜结构设计是一种可行且可替代的办法,但目前裁剪分析还得依靠自编程序或者专业的裁剪软件实现。

02年的时候,我利用ANSYS摸索了一套膜结构找形、荷载分析的方法,并发布在专业论坛,实践证明其具有较高通用性,且结果较准确,并且还应用在了个别实际工程中。

膜结构主要分为张拉膜、骨架膜以及充气膜三大类,就找形方法而言,三者基本相似,但在分析方法上,充气膜存在明显差别。

无论张拉膜抑或骨架膜,通过找形分析之后获得的结构物理模型基本上算是确定模型,但充气膜在获得初始形态之后仍然不具有确定性,因为这个初始态和必须和相应的气压对应,且在充气膜受荷过程中互动变化,不如张拉膜或者骨架膜,可以在膜材内部导入相应的应变场保持其初始形态和初应力场的对应,保持其形态、应力在受荷阶段实现自动呼应。

充气膜要模拟其膜面内压,必须引入第三方介质,即空气场并保证荷载、结构、内压场互动呼应。

基于ADINA卓越的非线性分析能力,进行膜结构分析主要有几个关键点,首先说张拉膜结构和骨架膜。

1、根据建筑设计确定其初始平面形状。

这个形状称为零状态形状,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一个实际模型较为接近的三维曲面形态。

2、膜单元采用adina的2D Solid,并设置相应的单元选项为3D membrane。

索单元可以直接用truss单元等代,两种材料均可直接采用线弹性材料。

3、膜面网格采用三节点三角形或者四节点四边形。

单元列式为线形完全积分格式。

根据非线性计算的收敛难易程度,可以关闭非协调元模式。

4、将索和膜材弹性模量降低1000倍,设置支座提升量、增量分析参数,为获得结构找形初始形态完备分析参数。

小弹性模量方法的本质在于让材料自由“伸长”,但内应力却几乎可以不变。

索网结构及膜结构常用的找形方法——动力松弛法

索网结构及膜结构常用的找形方法——动力松弛法

索⽹结构及膜结构常⽤的找形⽅法——动⼒松弛法
动⼒松弛法是⼀种求解⾮线性系统平衡问题的数值⽅法,最早是由 Day提出的,此后经过 Barnes的研究⼯作,将这⼀⽅法成功应⽤于索⽹及膜结构的找形中。

动⼒松弛法的优点是计算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且在迭代过程中不需要形成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因此特别适⽤于⼤型结构的计算。

动⼒松弛法的基本原理是,从空间和时间两⽅⾯将结构体系离散化。

空间上的离散化是将结构体系离散为单元和结点,并假定其质量集中于结点上。

如果在结点上施加激振⼒,结点将产⽣振动,由于阻尼的存在,振动将逐步减弱,最终达到静⼒平衡。

时间上的离散化,是针对结点的振动过程⽽⾔的;具体说就是,先将初始状态的结点速度和位移设置为零,在激振⼒作⽤下,结点开始⾃由振动(假定系统阻尼为零),跟踪体系的动能,当体系的动能达到极值时,将结点速度设置为零;结构在新的位置重新开始⾃由振动,直到不平衡⼒极⼩,达到新的平衡。

张力膜结构的找形分析

张力膜结构的找形分析
() 2 () 3
荷 载的等 效 节 点荷 载
也 即:
6=( +B B0 )
P∑ NI +Nq) = r S Vf S ( d d

() 1 o
q分 别 表示体 力及 面荷 载 。
出 =( +B ) B。 血
由于材 料 为线 弹 性 ,应 力

D +
() 4
作者 简升 :王 志明090 .男,浙江 嵊 州^ .T程师 ,硕 十, 东 l大学土木 学 院在职 博士 7) 南 束 确根(9 2.男 .教 授 .硕 士 .博士生 导师 . 丰要从 事结构 的非线 性力 学分析 13 }
维普资讯
张力膜 结构 的找彤分析
这意味整个结构的用料虽经济。满足平衡条件的初
始 状 态 有许 多 ,设 计 者 要 从 中 挑 出一种 最 优 的方 案 。一种 既 能满 足均匀 应 力分布 ,且又 能满足 使用 要求 的形状可 以认 为是 一种最 优 的形状 。在某些情 况下 ,满 足 应力分布 的形 状 ,可 能会不满 足 使用 要 求 。这 时应 调整应 力分布 ,直至 找到 的形状 能满 足 使用 要求 。
张 力膜 结构 的找 形 分析
王 志 明 ,宋 启根
东南 大学建 筑 设计研 究院 ,南京 20 9 1O6; 2 东南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南京 20 9 lO6

要 :张 力膜结构的彤状不 自随意选择 ,设训 时首先要确定满足平衡 条件和 建筑要求 的表面彤 状。本文根 据
大位移理论 ,得出了适合 于张力膜结构 的几何非线 性有 限元方程 ,给 出 了采用 几何非线性 有限元 法确 定张力膜 结构 的初始 彤状的方法 ,对预 张应力 的确 定及找彤 问题 的非 线性方 程求解收敛准则提 出了建议 。文中给 出了儿

第八章 新型钢结构 膜结构简介

第八章 新型钢结构 膜结构简介
西 北 侧 全 景
膜屋顶下
体 育 场 内 景
亚特兰大市佐治亚体育馆,美国
佐治亚体育馆是一个空间桁架,其底部弦杆由环形索替 代。屋顶为240m x 192m的椭圆形,是同类索膜结构 中世界上最大的。它由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膜 覆盖。
膜顶施工中俯瞰

巴里市圣.尼古拉体育场,意大利
为1990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杯建造的八个体育场之一。 带PTFE涂层的玻纤膜顶,由26块各自从上层观众席
充气膜内部
香港沙田马场膜结构
迪拜酒店
坐落在海边的迪拜
酒店宛如一叶帆船飘 扬在大海上,320米 高的迪拜酒店采用双 层PTFE膜,并成为在 世界上最高的膜结构
建筑。
二、节点及连接
中山标志塔 膜结构工程
边索
脊索
支座节点
连接板 边索
三、膜结构破坏的图片
三亚美丽之冠
四、膜结构的找形
德国斯图加特体育场
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上海体育场屋盖是一个马鞍型,由径向悬挑桁架加环 向桁架组成的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结构。屋面层为57个 伞状拉索结构。
上海体育场
熊本市公园穹顶,日本
双层充气膜形成了一个直径107m的、以锥台状框架 为中央支撑的“浮云”。
西 侧 鸟 瞰
双层充气膜上部
熊本市 公园穹 顶圆屋 顶内景
膜结构图纸 1、建筑图 2、结构图
4、夹板图 3、加工图
谢谢!
动力松弛法
动力松弛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数值方法, 最早用于索网结构。动力松弛法从空间和时间两方 面将结构体系离散化。空间上的离散化是将结构体 系离散为单元和结点,并假定其质量集中于结点上。 如果在结点上施加激振力,结点将产生振动,由于 阻尼的存在,振动将逐步减弱,最终达到静力平衡。 时间上的离散化,正是针对结点的振动过程而言的。 具体点说,先将初始状态的结点速度和位移设置为 零,在激振力作用下,结点开始振动,跟踪体系的 动能,当体系的动能达到极值时,将结点速度设置 为零;跟踪过程从这个几何重新开始,直到不平衡 力为极小,达到新的平衡。

张拉膜结构找形结果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张拉膜结构找形结果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1 索膜 的初始预张力对找形结果的影响分析
小, 会造成膜面松弛或褶皱 , 施加 预应力 过大 , 若 会使
膜面在较小外荷 载作用下便 达到其容 许应 力 , 造成 结 构 的安全储 备 降低 。索 中 的初始 预张 力需 要根 据 索 的长度 、 部位 、 形状等依 经验综合考虑确定 。 当索膜结构 的初始外形 确定时 ( 即如 图 1 示 的 所
法能准确地模 拟张拉施 工阶段环索节点处 的滑移 。 ( ) 算 例 中事先设 定 环索 与节 点间静 、 2 动摩 擦
系 :中 支苎 构 过 圈 索。 [ 数3 套 要 通节 环妻三 ( 例 弦穹 结 对 )算鲁 顶 每 在. ]
处进行 中心对称 的同步 张拉 , 结构成 形后 每圈环 索单 元张力分布并不均匀 ; 采用对 每圈环 索张拉点 数更 若 少, 则结构 成形 后每 圈环 索张 力分 布将 更加不 均匀 。 在实际工程 中可 通过 改进 节点 的构 造措 施来 减 小环 索与节点间的摩擦 , 而避免或 降低索 与节点之 间 的 从
为 6~ k / 对于厚 度在 0 8 m 以下 的 P F / F一 8 N m, .m TE G
I、 Ⅱ类膜 的预 张力取 为 4— k / 对 于起 保 温 、 6 N m, 隔 热、 隔音作用 P F / F和 P C P S内衬 膜 的预 张力 TEG V /E 取值分别 为 1 2 N m、 ~ k / 对于索 的预张力 取 ~ k / 1 4 N m; 值为 4 ~1% 的承载能力 极限值 , 不大 于 2 % 的 % 0 但 0 承载能力极 限值 。 在找形 分析 过 程 中 , 膜 面 施 加 初 始 预 应 力过 若
5 8



索膜结构平衡法找形分析

索膜结构平衡法找形分析
裁剪分 析的前 提 和基础 . 目前 , 形 分析 以数值 分析 法 为 主 , 用 的有 非 线 性有 限元 分 析 法 . 、 找 常 4 动力 松 弛 J
法 [ 、 密度法 [t . 虽然 方法不 同 , 都依据 本 构关 系 建立 节点 位 移 与节 点 不 平衡 力 问 的刚度 方 程 , ・ 力 , 等 其 但 再利 用迭代 法 , 如改进 牛 顿 一拉 夫逊 法等迭 代求解 . 找形 分析 时 , 初始形 状 与找形形 若 状差异较 大 , 则会 使迭 代计算 发散 . 若能 用简便 的方式获 得与 找形 形状近 似 的形 状 , 此基 础 上再 利用 上 述 方法 找 形 , 疑会 有 效 在 无 避免计 算 发散 . 故笔者 从 平衡 条 件 出发 , 尝试 了找 形分析 .
1 2 分 析 公 式 .
设模型有 ,个结点 , 对每一结点建立 I, , 个方向分力的投影平衡方程 , rYz 3 故预建立 3 个方程联立求 ”
解 . 方程组 写成 矩 阵形 式 , 下 : 将 如
AA =P
收 稿 日期 :0 6 0 2 0 3—2 . 8 作 者 简介 : 新 (9 8 )女 , 林 省 德 惠 市人 , 程 师 王立 16 ~ , 吉 工
上满 足预 应力平 衡条 件 , 即认 为是初 始形状 .
1 1 计算 模型 的 建立 .
将 索膜 结构 离散 化为 由线 单元 和结点 组成 的 网格模 型 . 原 始形 状变 化 到找 形 形 状 时的 各结 点位 移 为 将 未知 量 , 找形 状态上 。 对每 一结点 建立 整体 坐标 3 方 向的独 立投 影平衡 方程 . 在 针 个

. _
r ‘ Ⅻ

:0

浅谈张拉膜结构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

浅谈张拉膜结构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

浅谈张拉膜结构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摘要:张拉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张拉柔性体系。

与传统结构体系相比,张拉膜结构有着自己独特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其设计理论主要包括形态分析、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三方面。

本文对张拉膜结构的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张拉膜结构;形态分析;荷载分析;裁剪分析引言张拉膜结构是依靠膜面自身的张拉应力与支撑杆和拉索共同作用构成的结构体系,其基本组成单元是支撑柱、张拉索和覆盖的膜材。

张拉膜结构通过对索膜施加的预应力,使结构张成具有一定几何外形的空间曲面来承受外力的作用。

由于以上特性,张拉膜结构已成功应用于许多大型建筑物[1,2,3,5]。

1 张拉膜结构的设计内容张拉膜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形态分析、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1]。

张拉膜结构为柔性结构,在对膜面施加预张力之前,其外形完全不确定,也不能承受任何外荷载。

对膜面施加预张力后,张拉膜结构才具备特定的外形并保持应力平衡状态,成为可以承受外部荷载的结构[4,5]。

张拉膜结构设计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形态分析,即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建筑造型和功能的要求,又能保持某种自平衡预应力分布状态的结构初始几何形状。

确定张拉膜结构的几何外形后,就进入荷载分析阶段,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指标,确定荷载作用的合理取值及相应的组合,根据其受力状态,验算膜结构是否满足极限抗拉强度和实际使用功能的要求。

完成荷载分析之后,再进行张拉膜结构的剪裁分析。

经过形态分析得到的膜结构几何外形通常为三维不可展曲面。

张拉膜结构的空间曲面形状最终是由许多块裁剪过的小块膜材拼接形成的。

裁剪分析就是在考虑预应力的施加分区、薄膜材料的性能、幅宽及单元划分策略的前提下,寻找适合的裁剪线位置及其分布,划分裁剪条元,计算设计二维平面膜材的裁剪下料图[2,5]。

2 形态分析形态分析一般有两种设计方法:找态分析和找形分析。

(1)找态分析:以几何形状作为已知,先由建筑师给出一个初始的几何形状(包括边界线和边界点,以及曲面内几个形状控制曲线或控制点)和约束条件,而后在其上作用节点力。

膜结构

膜结构

摘要膜结构系统是由膜、索、桅杆、梁柱、基础等组件组成的,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曲面造型;可以覆盖大跨度空间,并且重量轻,具有优异的结构特性。

同时,膜结构在照明、声学、防火、保温、节能与自洁等方面也具有许多优点。

现代意义上的膜结构在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自1997年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建成以来,膜结构在我国内地已得到较多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展览馆、加油站等建筑中。

膜结构的组件与传统结构中的构件截然不同,其连接方式与传统结构中构件连接方式差别也非常大。

膜结构施工与传统结构施工最大的不同在于膜结构的节点连接。

本讲义对膜结构的节点连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综合阐述了膜结构中各类材料的性能及其特性;二、将膜结构中的各类节点进行了新的分类,使之条理更加清晰;三、分析了膜结构的节点受力特点,并提出膜结构中节点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四、对膜结构的节点按类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五、对典型节点进行了受力分析;本讲义的编写得到了土木工程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讲义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及时提出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膜结构体系及其组成材料 (10)2.1 膜结构体系 (10)2.2 膜结构组成材料 (17)第三章膜结构节点构造 (26)3.1膜结构节点分类、特性及其设计要求 (26)3.2 膜材连接节点 (30)3.3 索材连接节点 (53)3.4支承骨架连接节点 (59)第四章工程实例―徐州“月影风帆”膜结构改造设计 (65)第一章绪论人类的建筑活动从远古时期的帐篷到现代空间结构的膜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认识膜结构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建筑膜结构技术的演变规律,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

一、膜材的发展概况远古时期,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帐篷。

它采用树皮、兽皮作帏幕,用石材、树干等作支承,以后逐渐发展为天然合成材料,如棉纱、毛纺、帆布等。

SMCAD简介

SMCAD简介

SMCAD索膜结构设计系统软件上海交通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二OO三年七月膜结构设计系统SMCAD●概述●建模系统SMPREP●找形分析系统SMFORM●荷载分析系统SMANA●裁剪分析系统SMCUT.概述●功能●独立的图形环境●数据格式●基本操作.数据格式基本操作●设置过滤器●命令嵌套●动态调整视图●捕捉节点●半带宽优化.建模系统SMPREP●概述●技术手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程序简介.SMPREP 概述●SMPREP 主要功能●适宜膜结构几何模型生成的图形环境.SMPREP 主要功能●生成膜结构图形●施加荷载●处理边界条件●定义单元特征●生成有限元分析数据.SMPREP技术手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采用面向对象式的建模方式,非常便捷地生成双曲面、锥体等膜结构模型●近似考虑风荷载体型系数●任意施加荷载●膜面平面投影重叠●膜片分离.生成双曲面双曲面示例生成锥体近似考虑风荷载体型系数体型系数任意施加荷载膜面平面投影重叠膜片分离S M P R E P 程序简介找形分析系统SMFORM●概述●技术手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程序简介.SMFORM概述●采用的理论方法●SMFORM 主要功能.SMFORM 主要功能●确定索膜结构的初始形状●进行索膜结构预应力作用下内力分析●定义索、膜预应力●定义构件特性●生成实体模型.生成实体模型SMFORM技术手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整体结构进行找形●定力索、定长索的区别●动态显示找形过程●多种控制手段●随时调整预应力●灵活的找形过程.定力索、定长索的区别多种控制手段荷载分析系统SMANA●概述●技术手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程序简介.SMANA概述●采用的理论方法●SMANA 主要功能.SMANA 主要功能●进行索膜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显示各种计算结果●生成计算书或结果图形●调整构件特性●生成实体模型.。

膜结构设计

膜结构设计

膜结构设计主要分成以下四大部份:1、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2、膜结构的形状确定3、膜结构的荷载分析4、膜结构的裁剪分析1、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通俗地讲,膜材就是氟塑料表面涂层与织物布基按照特定的工艺粘合在一起的薄膜材料。

常用的氟素材料涂层有PTFE(聚四氟乙烯)、PVDF (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等。

织物布基主要用聚酯长丝(涤纶PES)和玻璃纤维有两种。

膜材的粘合就是将涂层与基材合二为一组成整体。

建筑结构所用的膜材大多是以压延成型和涂刮成型的。

所谓压延成型,就是将选定的软PVC 经塑炼后投入压延机,按照所需厚度、宽度压延成膜,立即与布基粘合,再经过轧花、冷却即可制得压延膜材。

而涂刮成型,则是将聚氯乙烯糊均匀地涂或刮在布基上,再加热处理即可获得涂刮膜材,普遍的是采用刮刀直接涂刮,也有采用辊式涂刮的。

根据表面涂层(Coating)和织物基材(Layer)不同,膜材料分为三大类:(1)A类膜材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这种膜材的化学性能极其稳定,露天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为不燃材料(通过A级防火测试)。

(2)B类膜材料是玻璃纤维布基上敷硅酮涂层,由于膜材自身性能欠佳,现在基本不再使用。

(3)C类型膜材料是聚酯长丝布基上涂聚氯乙烯树脂(PVC),这种膜材受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等影响较大,一般使用寿命为10年至15年,是难燃材料(通过B1级防火测试)。

1.3膜材料的性质膜作为继木材、砖石、金属、混凝土之后的第五代建筑结构材料,具有显著的自身特性。

第一代木材和第三代钢材拉压性能均良好,第二代砖石和第四代混凝土则只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作为第五代的膜材料则只能受拉,没有承压和抗弯曲能力,这是膜的最本质的特征。

具体地讲,膜材的主要特征如下:(1)拉伸性能膜材的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TensionnStrength)、拉伸模量(ModulusofElasticity)和泊松比(Poisson‘sRatio)三个力学指标。

3d3s膜结构力密度找形问题

3d3s膜结构力密度找形问题
为了更一部能明白我输入的索网力或者力密度是不是索的实际受力我在3d3s上捣鼓起来。同样的一个模型,加上同样的力密度,第二个模型比第一个模型的网络划分多了一倍,最终找出的模型是不同的即第二个瘦第一个比较胖。这让我有些不解,如果是实际受力,模型大小相同外力相同平衡形状应该相同才对。
还有如果平衡态找到以后我不施加膜的预张力那索上就不会产生力,那我进行膜初始态找形的时候施加的力密度到底算什么呢?
还有一点3d3s输入索网力和输入力密度数值一样结果没有任何变化,不论你杆件长度如何,所以也只有一种解释,这两个数值都是比值。
然后就是翻阅书籍的阶段,根据力密度找形的基原理 把所有膜单元都看做是三个杆单元和节点组成,是不是因为第二个模型假定的杆单元比较多才会产生同样受力的情况下平衡状态是不一样的道理,然后我又在3d3s捣鼓起来。
这次我先输入一个模型均分割10段,然后我又建立了一个模型比原来大了10陪同样分割10段,输入相同的索网力进行找形,结果平衡状态是一样的,最后进行了内力分析发现索内力比原来的小模型的索内力也大了10倍,我开始疑惑了,如果我刚开输入的索网力或者是力密度如果是真实的索力,为何最后索内力差别这么大呢?
最终我在3d3s上不停的修改膜材预张力和力密度。并查看找形后索内力的影响,发现索内力和二者都有关系,我刚开始输入的力密度(或者索网力)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在索上施加那么大小的力,但那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什么来断定我们要取这么大的力呢?各种不解各种疑问。
最后不得已硬着头皮看了力密度法找形初始态的矩阵方程和基本原理方程,虽然不是全部都能看明白但大概的思路还是摸清楚了,平衡方程为(Xij-Xkj)Qik=Fij 这里就不说明方程的具体含义了Q就是我们需要输入的已知量力密度,求节点位移这里笼统的理解为求X那么会缺少一个已知量F在输入参数中并没有要输入F这个选项。这更加让我相信了我们在软件上输入的力密度并不是我们方程中Q的含义。

某索膜结构的找型分析

某索膜结构的找型分析

Building Structure3D3S 软件园地某索膜结构的找形分析 3D3S 软件研发部(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有一个索膜结构的模型,结构由索桁架、支撑索桁架的钢立柱、钢立柱后背拉索和膜结构组成,索桁架的下弦也是膜结构的脊索,结构模型的透视图和立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结构模型透视图图2 结构模型立面图某用户在用3D3S 软件对这个结构做找形设计时将钢柱下侧后背索和上侧后背索设成主动索,膜预张力3kN/m 2,膜和索桁架下弦索设置在膜层,其余设置在支撑层;在用<找形>→<精确找形>→<索膜+支撑体系(不考虑位移协调有限元)>找形时程序出现如下错误提示:We learn we go 图3 用户找形错误提示为了分析出错的原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D3S初始形态分析的过程。

3D3S 软件里索的定义分为主动索和被动索。

所谓主动索,计算分析时保证其预张力为用户定义值,索完全松弛后的几何原长实际是变化的,旨在模拟施工过程中索张拉滑动的过程。

所谓被动索,计算分析时不控制其索力,根据所建模型中索的长度L ,以及施加的预张力P ,采用下式确定索完全松弛的几何原长,分析过程中该原长不变化。

EA NL L L −=0 式中:L 0为构件原长,L 为构件模型长度,N 为定义的索力,EA 为构件属性。

3D3S 软件提供5种初始形态确定的方法。

(1)索膜体系—有限元法; (2)索膜体系—力密度法; (3)索膜+支承体系—有限元法; (4)索膜+支承体系—力密度法; (5)索膜+支承体系—有限元索杆梁膜法; 方法1、方法2是索膜结构的初始形态确定。

方法3、方法4是两阶段的形状确定方法,第一阶段将支承体系全约束,按方法1或方法2进行索膜结构初始形态确定;第二阶段约束索膜结构,将索膜结构体系支座的反力反向施加到支承体系上,对支承结构进行索梁体系线性找形。

分析完成后,支承结构的位置不变,整个平衡状态建立在原建模位置上。

膜结构

膜结构
工期短:膜材裁剪。拼合成型及骨架的钢结构、钢索均在工厂加工制作,现场只需组装,施工简便,故施工周期比传统建筑短。
设计编辑
膜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体形设计、初始平衡形状分析、荷载分析、裁剪分析等四大问题。通过体形设计确定建筑平面形状尺寸、三维造型、净空体量,确定各控制点的坐标、结构形式,选用膜材和施工方案。初始平衡形状分析就是所谓的找形分析。由于膜材料本身没有抗压和抗弯刚度,抗剪强主芤很差,因此其刚度和稳定性需要靠膜曲面的曲率变化和其中预应力来提高,对膜结构而言,任何时候不存在无应力状态,因此膜曲面形状最终必须满足在一定边界条件、一定预应力条件下的力学平衡,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膜结构找形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动力松弛法、力密度法以及有限单元法等。膜结构考虑的荷载一般是风载和雪载。在荷载作用下膜材料的变形较大,且随着形状的改变,荷载分布也在改变,因此要精确计算结构的变形和应力要用几何非线性的方法进行。荷载分析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确定索、膜中初始预张力。在外荷载作用下膜中一个方向应力增加而另一个方向应力减少,这就要求施加初始张应力的程度要满足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应力不致减少到零,即不出现皱褶。因为膜材料比较轻柔,自振频率很低,在风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风振,导致膜材料破坏,如果初始预应力施加过高,膜材涂变加大,易老化且强度储备少,对受力构件强度要求也高,增加施工安装难度。因此初始预应力的确定要通过荷载计算来确定。经过找形分析而形成的摸结构通常为三维不可展空间曲面,如何通过二维材料的裁剪,张拉形成所需要的三维空间曲面,是整个膜结构工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正是裁剪分析的主要内容。
以钢构或是集成材构成的屋顶骨架,在其上方张拉膜材的构造形式,下部支撑结构安定性高,因屋顶造型比较单纯,开口部不易受限制,且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膜结构找形研究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膜结构找形研究

基 于 非 线 性 有 限 元法 的膜 结 构 找 形 研 究
A u fFOr — n n e h s f em b an r c u e St dy o m Fi di g M t od orM r e Stu t r
by Nonl arFi i em en i ne n t El e t
s ne e td. Th u rc l e u t h w a en w eh d c n en me i a s l s o t t h e m t o o . r s h t
ve ge cem or ap dl w ih m or c a ep e ii r n er i y t eac ur t r c son, S i n O ca t be u e a tc ly. s d pr c i a l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4期
20 0 2年 1 0月
燕 山 大 学 学 报
J 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o n h n Un v r i o r a f Ya s a i e st y
Vb1 2 N o 4 . 6 .
0c . t
20 0 2
a e c t o , a ei to u e n x m i e . By t k n t l n eme h d r nr d c d a d e a n d igi o a n
a o cc untt dva a hea ntgesoft w o m e hodsa he c r c e — het t nd t ha a t r
ee n to , on—i ce vn to . l met h d jit r tdmo igme d me de h

充气膜结构的找形分析和裁剪分析

充气膜结构的找形分析和裁剪分析

之后,充气膜结构建筑相继出现在大中型体育场馆以及展览场馆中,得到世人的瞩目以及束自社会更多的关注.其中典型的有: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弧州圣兜拉勒人学活动中心(图1.3)、1975年美国密歇投州庞蒂亚克“银色穹项”、】988年建造的东京后乐园棒球馆(图1.4)等等。

圈1.1富十馆
H1.2J、岛巨浪馆
图1.3圣克拉勒大学活动中心
图1.4东京后乐园棒球馆
然而,充气膜结构作为大跨度体育场馆屋顶,由于在恶劣天气时维护不当,曾出现过多次事故。

轻者屋面下瘪,重者膜材被撕裂,砸坏了下面的设旌,这些事故虽然只造成了一些财产损失,并没有人员伤亡,但在公共建筑中屋面问题,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同时,充气膜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能源供应,致使运行维护费用高;空压机与新风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融雪热气系统隐禽事故率高:室内过大的超压环境下人体的排汗、耗氧与舒适性等问题没能很好解决,这些甚至导致了人们对充气膜结构提出了疑问。

因此,在上个世纪80。

使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张力膜结构找形分析

使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张力膜结构找形分析
承受压力直杆单元 处理 , 考虑 索单元 的高柔性 , 应变 的几何 非 体坐标和局部坐标 的变换 , 将 以及计 算时各 项相 对坐标 系 的选 取。
线性关系代入单元 的有 限元方程 。索单元 上的均布荷载 ( 包括 白 按照参考构形 的不同 , 非线性有 限元法可 以分 为 T.L法 和 U. L 重) 对结构的非线性 计算产 生较 大 的影 响 , 般对 索单元 的材料 为参考 构形 , 而 弹性 模量 “ 进行修 正”修正后 的等效 弹性模量与索 的拉力和作 用 U.L法 是 以每 次计 算 后变 形构 形 为参 考 构形 , , 两者 都是 使 用 在索 上的均布荷载有关 。采用这种索单元 的力学 模型只有在索 内 L RA GE方程来描述 的。用非线性有限元 法进行索膜结构 初 G N 预张力远远大于由自重引起 的张力时, 才能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 始形态分 析时 , 遵循极 小曲面原则 。所 谓极 小曲面 , 指在 给定 是 2 荷载沿投影 均布 的曲索单元 。荷 载沿 投影 均布 的曲索单 边界条件的情况下 , ) 表面积最小 的曲面。极小 曲面和等应力状态 元是考虑 了由自重引起 的拉索垂 度 的影 响 而建立 的索单元 几何 是等价 的。为了使得找形后膜 面应 力分 布均匀 , 大限度地发挥 最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1 8期
20 07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D E  ̄,
V0 . 3No 1 I3 . 8
Jn 2 0 u. 07
・7 ・ l
文章编号:0 962 (0 7 1。0 10 10 —8 52 0 )807 —2
达 国家 获得 极大发 展 , 1 8 建成 的沙 特阿拉 伯利雅德 体育 如 9 5年

膜结构识图教学

膜结构识图教学

膜结构识图教学1、膜结构找形的重要性膜结构找形是膜结构设计的起始步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平面、立面要求和建筑功能,以及下部支承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符合边界条件和力学平衡要求的曲面形状。

实际上膜结构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先建筑,后结构”的设计方式,要求建筑师和结构师在方案建议阶段便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确定建筑物的外形。

2、膜结构找形注意事项(1)曲面的弯曲应在两个方向上互反,即应为负高斯曲面。

张力膜结构受风压力和风吸力作用,利用方向互反的曲面,可以使膜面在两个方向上相互制约,有效传递外荷载。

(2)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扁平区域。

曲面上出现大面积的扁平区域,意味着曲面的自然刚度低,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弱,容易积水或积雪。

为了增加扁平区域曲面的刚度,需要给曲面施加非常大的预应力,这就会导致作用于边界构件上的力很大,甚至无法实施。

(3)曲面上的高低起伏宜平缓,避免出现“尖角”。

曲率变化过于剧烈会导致应力集中。

(4)合理确定支承点的位置,以保证膜面具有较大的曲率。

沿膜主曲率方向的拱高与弦长之比宜大于1:20。

(5)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宜优先选择柔性边缘构件(索)和活动式连接方法(如桅杆顶部采用浮动式帽圈、节点用铰接连接构造),以适应变形、保证膜内应力尽可能均匀,避免在荷载作用下膜材出现应力集中或褶皱。

(6)对于比较重要的膜结构,应在膜材之外布置适当数量的附加拉索对主要支承构件进行固定,以保证结构不会因膜材的破损而倒塌。

(7)支承结构的布置还要考虑具体的施工过程、二次张拉和膜材更换等问题。

(8)单片膜的跨度不宜超过15米,覆盖面积不宜超过400米。

如果超过此限值,应适当增设加强索。

(9)预张力的大小需要预期的形状和设计荷载来确定。

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应保证结构内部具有维持曲面形状的拉应力值。

预张力过小会导致结构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出现较大的振动。

预张力过大又会给支承结构(包括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张拉带来困难。

通常对于PVC膜材,预张力水平为1-3kN/m,对于PTFE膜材,预张力水平为3-6kN/m。

膜结构整体分析与分离分析的比较

膜结构整体分析与分离分析的比较
/ N
确 定 结 构初 始 几 何 形态
BF /
对累 单 元 与膜 单元 分 别 施 加初 始厘 力
对 上 部 膜 结 构 进 行 找 形 分 析
建结模 立构型 上的 邵几 膜何

无 详 细 的说 明 。 以 , 所 对
、 轧 瞄 址 枷

哒 腮 俐一 ]又承_ 绢
膜结构设计有两种分析方式: 整体式与分离式。整
3 有 限 元 基 本 原 理
膜结 构是 一种 柔性 结构 在 荷 载作 用下 结 构 的 变 形 具 有小 应 变 大位 移 的 特点 , 于几 何 非 线性 问 属

体分析是 复杂 的 , 因为包 括 了梁 、 、 、 杆 索 膜甚 至更 多种
体 分 析 , 否 采 用 整 体 是 八忆 钍 批 , b挂 瞄钍 构 与 支 承 结 构 ) 产 生 会
怎 样 的影 响 《 程 规 暂
I / 二 ,、 日 ] 口肽 ; H
西 0 膜 的经 向 , 2 纬向张拉 刚度 均为 2 5 N m, 切刚度 5k / 剪 尺) B
1 膜 结 构 设 计 的 分 析 方 式
膜结构作为一种 比较新颖 的结构形式 .在国外 已经 得到广泛 的应用 。1 9 96年首次引入 国内。但是 由于水泥
种计算方式进行荷载分析 比较 两 种模 型 对 膜结 构 特别 是

下部结构 的影响 ,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 明在膜 说 结构设计中进行整体计算 的必要性
r I 嗣 阳 且 作 用 lJ 近 口题
b 士


\ \c \ /




E \

膜结构的节点和相关结构设计

膜结构的节点和相关结构设计

膜结构的节点和相关结构设计
1电膜结构的节点
电膜结构的节点是指,大面积内电膜延伸而成的结构节点,其外表面由经过喷涂的清漆、稀释的胶料等可以形成的涂层组成,电膜夹层有可能包含多层,每一层有一个或多个电膜节点,夹层可以是金属带、纤维带,使用厚度介于0.175-0.8毫米之间。

电膜型节点可以起到聚合、连接之極点,是结构管控效果的核心,其大小和形状是保证夹层拉压承受强度的关键。

2相关结构设计
电膜结构的节点在结构穿膜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节点强度要求,电膜产品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应用拉压强度需求,对电膜热处理性能要求,以及钢带分内外层重点考虑基底作用因素,使用方便性等可综合考虑节点大小。

针对节点设计尺寸和形状,有考虑节点强度要求、电膜连接要求,以及生产ま方便性等多个要素来确定;此外,不少于三方面的基准尺寸校核,节点必须满足最低强度和最大变形比要素,使得节点重心离心矩尽可能小,以减小节点的最小变形比和最大拉伸应力值。

另外,还应考虑节点连接强度等要素,确保夹层拉压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并确保夹层钢带连接不受损以及节点正确连接,电膜表面不受破损。

总之,电膜结构的节点及其相关结构设计,既包括节点外表设计,也包括电膜夹层的设计要求、基底传力考虑等,以方便电膜制品及其相关产品的使用并达到最佳性能效果。

膜结构连接节点

膜结构连接节点

膜结构连接节点
膜结构连接节点是指用于连接膜结构的关键部位,它们的设计和施工对于确保膜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膜结构连接节点类型:
1. 锚固节点:用于将膜结构固定在地基或其他支撑结构上的节点。

这些节点通常由钢制或混凝土构成,通过锚栓、膨胀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膜结构牢固地连接到基础上。

2. 节点环:位于膜结构的交叉点或汇聚点,用于连接不同的膜片或膜材料。

节点环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通过螺栓或夹紧等方式将膜片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3. 玻璃纤维节点:常用于玻璃纤维增强薄膜结构,节点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通过树脂粘合剂或复合材料粘接剂将膜片连接在一起。

4. 膜脚节点:用于支撑膜结构的节点,通常位于膜结构的边缘或底部。

膜脚节点可以由钢制或铝制材料制成,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膜片连接到支撑结构上。

5. 张拉系统节点:用于控制膜结构张力的节点。

这些节点通常由金属构成,通过钢索或钢缆等张拉元素将膜片张紧,并通过调节装置进行张力调整。

在设计和选择膜结构连接节点时,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要求、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节点的可调性以及施工的可行性等因素。

此外,确保连接节点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准确性也是保证膜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膜结构类型和使用条件,咨询专业膜结构工程师或设计师以获取更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结构找形及节点分析摘要:文章概要对比分析了各种膜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力学性能,膜结构形状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着重分析了应用广泛的张拉式结构型式,简要概括了膜结构常用的找形方法和节点连接方式,最后通过上海世博挪威馆实例分析了膜结构的连接和主要的节点构造,结果表明了木结构和膜结构结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膜材膜结构形状找形分析节点连接0引言膜结构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形体多样、重量轻,可获得较大跨度的建筑空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膜结构的加工和制作均在工厂内完成,仅在现场安装即可,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大大缩短了了施工工期。

膜结构具有易拆,易建,易搬迁和易更新的特点,膜结构具有较低的能耗、较高的反射性和较低的吸光率,已被广泛用于大型的体育场馆和公共建筑。

如美国丹佛国际机场,英国的格林威治的“千年穹顶”张拉膜结构。

近年来我国的膜结构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馆成为我国第一个永久性的膜结构工程,2008年奥运场馆“鸟巢”及2010年上海世博轴的建成表明了膜结构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主要从膜材,膜结构类型的选择及找形方法和节点连接方面分析了膜结构的特点,并结合上海世博挪威馆分析了膜结构的应用。

1膜材料物理及力学性能分析膜材料主要有PVC膜材,PTFE膜材及ETFE膜材,其物理力学性能对比分析见表1。

表1:膜材材料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比较2膜结构形状及特点分析2.1 骨架式&#61588; &#61582;骨架式膜结构以钢构或集成材料构成屋顶骨架在其上张拉膜材的构造形式。

&#61580;其下部支撑安定性高,因屋顶造型比较单一,开口不易受限制,具有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任何大小规模的空间。

2.2 充气式充气式膜结构的基本形式有气承式、双层或多层气垫式、气肋式等。

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屋顶结构周边并利用送风系统到室内使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以后室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以抵抗外力,利用气压差来支撑整个结构及外荷载,钢索仅作为辅助构件,无需任何的梁柱可以达到更大的空间,同时施工快捷,经济效益高,但其维护费用昂贵,控制气压的难度较大,空间密闭和“袋装效应”等不足限制了其应用。

2.3 张拉式张拉膜结构以钢索、钢结构构件等为边界,通过张拉边界或顶升飞柱等手段给膜面施加张力,以保持设计的形状并承受荷载. 张拉膜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张拉膜材、加强膜面的脊索或骨索、索膜体系的支撑,支撑主要为钢结构,也可采用混凝土结构及木结构。

其建筑造型丰富多彩,能充分体现建筑艺术的形式,近年来大型跨度空间也多利用以钢索与压缩材料构成钢索网来支撑上部膜材。

由于这种结构形式具有施工要求精度高,结构性能强以及丰富的表现力特点,所以造价略高于骨架式膜结构。

2.3.1 张拉式膜结构的造型张拉膜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马鞍形、伞形(圆锥形)、拱支承形、脊谷形等。

鞍形曲面是典型的互反曲面形式,它由 4 个不共面的角点和连接角点的边缘构件围合而成在这4个角点中,通常有两个对角点为高点,另两个为低点。

鞍形膜结构的边缘构件可以是混凝土梁或空间钢桁架,即形成所谓的刚性边界;也可以采用边索,通过对其施加较大的预张力形成柔性边界。

由于柔性边界可以较好地适应膜面的变形,避免膜面在安装和受荷过程中出现褶皱,因而较为常用。

伞形膜结构也是常见的张拉膜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在于,膜单元的周边相对位置较低,大都固定在刚性边梁或柔性边索上;在膜单元的中部设有一个(或多个) 高点,多通过独立柱、飞柱或悬挂环的支承来实现;整个膜面呈锥形。

此外,为了避免在高点附近的膜材内部应力过大,当膜单元跨度较大时通常会在高点和边界支承点之间设置脊索,以改变结构内部的传力路径,避免膜材出现应力集中。

伞形曲面还可以倒置后应用于工程中。

拱支式膜结构以拱为膜材提供连续的支承点,结构平面大都为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当跨度较大时,常在中间拱与下部边缘构件之间布置正交索网。

拱支式膜结构大都用于封闭式建筑中。

如加拿大加尔格里的林赛公园体育中心就是典型的拱支式膜结构。

脊谷形膜结构是在两高点之间布置相互平行的脊索、在两低点之间布置谷索,高低相间,曲面呈波浪形,脊索和谷索之间的膜面形成负高斯曲率曲面。

当结构跨度较大或荷载较大时,还可在脊索和谷索之间适当布置一些横向的加强索。

脊谷式膜结构的结构平面大都呈矩形。

2.3.2张拉膜结构的支承体系张拉膜结构工程按支承结构及边界约束可分为三种类型:柔性支承体系、刚性支承体系、混合支承体系(刚性支承、柔性边界)。

柔性边界膜结构和刚性支承、柔性边界膜结构,以柔性的钢索为边界,且连接膜节点板与支承结构、已有建筑或锚固基础的连接段常做成长度可调节、在其他方向上可以转动,以较好地适应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二次张拉。

这种边界形式特别适用于采用PVC 覆盖膜材的工程,对设计及制作、安装的精度要求也相对较低。

国内目前的膜结构工程绝大多数都采用柔性边界。

刚性边界的膜结构,膜面的所有边界都为刚性构件。

相对于柔性边界而言,刚性边界的膜结构造型更为简捷、受工程场地约束少,但其造型受边界的影响更为明显,且精度要求更高。

2.4 膜结构的找形方法对于膜结构,形状确认是膜结构设计的关键所在,目前膜结构的找形方法主要有:力密度法[1],动力松弛法[2]及非线性有限元法[3],同济大学张其林等[4]提出的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求解理论,浙江大学的孙炳南教授等[5]提出了综合力密度法和动力松弛法的找形策略。

著名的膜结构设计软件EASY就是用力密度法找形的。

2.5 节点分析节点是膜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关键环节,不仅关系到构件加工制作的难易,施工的效果还关系到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节点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强度,适应较大变形的能力,节点和防腐和防水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张拉的要求。

节点的连接主要有膜与膜的连接、膜与索的连接、索与索的连接、膜与支撑构件的连接、索与支撑构件的连接。

膜与膜的连接形式主要有缝合连接、机械连接、粘结连接、热熔连接和束带连接。

膜与索的连接主要有单边连接与双边连接。

索与索的连接主要有节点板连接和夹板夹具连接。

膜与支撑构件的连接主要有夹板连接、绳轨连接和束带连接。

索与支撑构件的连接主要有耳板连接与套箍连接。

3上海世博挪威馆实例分析海世博挪威馆主体结构为木结构,顶面为膜结构。

上海世博挪威馆的主体结构由15颗树组成,树与基础通过预埋螺栓连接,树与膜结构用预埋钢板和连接件连接,四周以采光较好的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

通过各种膜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价格的对比分析,挪威馆采用了PTFE膜材,考虑到与木结构的结合及排水和避雷设计,该馆采用EASY软件进行了找形分析,采用了张拉式膜结构中的马鞍型式。

该马鞍型结构在高点设置避雷,在低点设置集水盒用于排除雨水。

3.1 挪威馆的顶面膜结构挪威馆的顶面膜结构由四角点风帆膜、眼角膜和盖膜三部分组成见图2。

风帆膜的四角分别与树枝的四个角点相连通过连接件和预埋钢板焊接相连,风帆膜之间用束带相连接,眼角膜与风帆膜用热熔方式连接,其叠合宽度为10cm下图所示,膜结构与木结构通过钢板预先与木结构上的预埋铁件焊接,然后通过螺栓与钢板连接。

四角风帆膜眼角膜盖膜图2:挪威馆顶面膜结构3.2 节点连接木结构树干与树枝的用钢销钉连接,各个树枝的通过高强度螺栓与预埋于树枝的钢板连接,膜结构与树枝部分通过连接件与预埋于木结构的钢板进行焊接。

连接件为了避免产生应力集中采用弧形过渡。

膜材与连接件通过加强PTFE束带连接。

束带通过对称设置保证了传力的均匀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风帆膜完成后,在其上用热熔法覆上盖膜,达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其中间高点,低点和边界点的节点构造见图3、图4、图5。

图3:膜结构与木结构中间节点的低点连接图4:膜结构与木结构的中间高点的节点连接(图5:膜结构与木结构的边界连接节点3.3节点的防水处理膜结构节点的防水处理是节点处理的关键,挪威馆的防水处理采用了图6的处理方式:首先将雨水集水盒放置在四个树枝预埋铁件交接处的最低点,与沿树枝的雨水管通过一段热镀锌的钢管相连,钢管与集水盒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集水盒用相同的膜材料通过打胶进行包边处理保证了整个集水盒的密封性。

图6:中间节点的雨水集水系统处理4结论(1)本文分析了各种膜材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造价等因素选择了PTFE作为挪威馆的膜材。

(2)本文总结了膜结构的三种基本的型式和找形采用的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张拉式膜结构4种常见的造型,结合挪威馆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马鞍式的结构造型,并用EASY软件进行了找形分析。

(3)挪威馆采用木结构作为支撑体系,支撑顶面的膜结构,膜结构与木结构通过预埋钢板与连接件连接,传递路径明确,受力均匀合理,通过采用马鞍型形式,高点避雷,地点防水,防水构造简洁可靠,收到了良好效果,证明了木结构与膜结构结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1] Haber R B,Abel JF Initial Equilibrium Solution Method for Cable Reinforced MembranesPart 1-Formulation [J]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82,30:263-284.[2] Michael Barnes .Form and Stress Engineering of Tension Structures [J] Structual EngineeringReview 19946(3-4): 175-202.[3] J.H.Argyris T Angelopoulos and Bbichat 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Shape Finding ofLightweight Tension Structure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3(1974),135--149.[4] 张其林,张莉。

膜结构确定的三类问题及求解[J] 建筑结构学报。

2000,21(5)。

[5] 孙炳南、倪志军、徐雷、毛国栋。

膜结构找形分析的综合策略[J] 空间结构。

2004,10 (4)。

一级建造师、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