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论文)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信息真实性析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概念,在我国《会计准则》第十条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0年5;月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将决策有用性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指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自两个须予分开的特征,即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
信息的中立性也和这两个特征一起产生作用,其有用性。
”〔1;〕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独立的会计人员采用相同的会计,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
中立性是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也就是制定或执行各种准则时,主要应当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我国的“真实性原则”指的是可靠性这一主要质量特征,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只是把它列为12个原则之一(尽管列在第一位),与其它的原则相比,并没有显示出真实性在信息有用性中的地位。
另外,关于这一原则应称为“可靠性”还是“真实性”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可靠性”适合的主要理由是可靠性比真实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为了便于我国会计工作者理解,还是称为“真实性”更好。
对此,笔者认为还是改称为;“可靠性”较好。
理由如下:〈1〉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比“真实”更确切,有说质量“可靠”的,没有说质量“真实”的。
〈2;〉“可靠性”主要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的,而“真实性”则主要是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来讲的。
〈3〉“可靠性”的内涵更丰富。
会计信息要成为可靠的,必须是真实的;但由于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真实的会计信息却未必都可靠。
〈4;〉由于在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包含了真实性这一具有层次结构的质量特征,却使我国一些学者迷惑了,致使一些会计著作中竟将可靠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列作两个不同的原则。
23国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作者:学校:专业:年级学号:指导老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 ,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应、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 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 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系统。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 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 , 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 ,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工作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 然而 ,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尽人意。
因此 , 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探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4)(一)会计政策的不确定性 (4)(二)集体、个人利益的驱动 (5)(三)会计法制不健全 (5)(四)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素质偏低 (6)二、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策略 (7)(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制制度 (7)(二)建立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责任保证系统 (7)(三)进一步深化改革 , 优化会计工作 (8)(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8)参考文献 (10)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 ,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应、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 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 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系统。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 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 , 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 ,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工作 , 自 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 , 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 新问题 , 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 1999年 10月 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 , 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 明确规定必须依法办理会计事务 , 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 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 并给予法律保护 , 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 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 , 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 , 动员社会力量加以监督 , 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 推动会计规范化的有力保障。
试论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确保其 真实 有效 。本文主要论 述 了当前市 场经济环 境下 影响
往会帮助企业进行违规的会计 活动。
企业会 计信 息真 实性 的几方 面 因素 , 并提 出 了如何 提 高会 计
信 息真 实性 的几 点建 议。
机构之间恶意竞 争 、 行业 垄 断 以及收受 回扣 等 问题 也屡 禁不
管理人员的决策带来很大 的困难 。因此 , 我们必须要保证 会计
止, 这些 因素都 会对 企业 会计 信息的真实性产生较大 的影 响。
二、 提 高会计信 息真 实性的对策 ( 一) 不 断创新会计管理体制
一
信息的真实准确 , 这 样才 能够 更 好 的发 挥 出会计 信 息 自身 的 功能 , 才能 为企业 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对象都无法准确 的对 其展 开计 量工 作 , 因此 我 们必 须借 助假
定 或者估计的手段 , 这样 一来 常 常造成 会计 信 息不 能够 百分
之百的保障准确无误 。加 之企业 往往存 在着一 部分无 法立 即 确定 的经济业 务 , 按 照新 的会计 准则 的相关标 准 , 我们这 时应 该 采取其他方式进 行 解决 , 所 以就 必然 的会 出现差 异性 的 问 题, 这样就很有可能造 成会计 信息的失真 。
的职权 , 委任会计 人 员 的一切 调动 都应 该 由相关 机 构 负责管 理, 这样就可 以让会 计 人员在 从事 会计 活 动 的过 程 中不 会受 到企 业内部人员的干预。除此之外 , 会计 人员委任制度还可 以
常常会运用到假 定和 估计 的方 法 , 但 是会计 核 算 时会有 很 多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会计信息质量论文(精选9篇)会计信息质量论文篇1摘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发展,这就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作为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决策重要依据,企业管理工作成为整合内部信息关键方式,更加真实、更加及时体现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等等,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策,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重要性;对策1.前言企业在会计实践过程中,会计信息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质量。
会计信息能够有效搜集以及整理数据材料,提升数据处理有效性,为企业财务分析实效性以及财务决策科学性提供保障。
会计信息质量包含了记录环节、传送环节与保存环节,这对管理者认知具有非常大影响。
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开发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从目前企业管理来看,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更加合理分析会计信息,寻找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促使投资者更加有效掌握企业会计信息。
从目前来看,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针对资金使用、资金周转两部分。
如果企业需求膨胀,那么管理者需要合理的分析融资情况以及资金流动,这样能够有效控制资金,这样能够通过最小成本实现更高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2.1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调控企业管理工作从企业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则在财务管理中居于核心位置。
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有效性。
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会计信息实际情况来确定资金周转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这样能够合理调控企业资金流动情况以及企业资金融资情况,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10篇-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10篇-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1.企业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中各层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占有主导地位。
会计行业的秩序规范化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性规则。
然而,在当今社会的企业制度中,实行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
这些虽然在某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发展程度,加强了对市场经济的制约,但是却致使企业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对利益的有效调整。
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的接受政府的调控。
第二种情况是把会计行为非规范化和短期化。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是这种信息失真现象与我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企业完成经济发展的长期产生矛盾。
企业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化,造成社会经济发展滞缓,原因就是在于企业内部机制紊乱。
2.会计的准则和政策具有局限性当今社会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会计的政策也不断更新,为企业提供了相对于更加宽裕的信息选择。
在会计政策的规定内,会计信息创造者自然会结合自身利益或者具有目的性的会计政策。
因此,会计信息政策具有功利性和滞后性,这也为会计信息创造者留有空间。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体层出不穷。
因此,原有存在的会计信息准则、会计制度已经与新的经济事项不相适应。
然而新会计信息政策未及时更改和颁布,从而使得某些企业利用会计信息残缺部分谋取利益。
3.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足。
对于我国的会计失真现象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足。
在这方面对法律规定的内容不能够严格实施,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存在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以下几点:第一是在法律约束方面存在漏洞,法律制度具有不完整、不健全等显著特点。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构造尚不完善,缺乏有效性,存在出现问题没有章法可依据,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是惩罚力度不强。
试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比如,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坏帐准备的计提等由政府硬性规
定。 企业无法根据 自身生产经营状况来确定折 I ̄ 度和计提 比例 , Nl j 4. 建立 内部控 制制度 。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 业管理部门利用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关 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叉如对开 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这类 无法为企业带 来未来 经济利益 的虚拟 资产的确认标准过 于宽容 , 系而行成一个完整的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协调 、控制关 系,用 以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各种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制定严密的 导致企业会计报表充斥水份等 。 内部控 ̄JI , Ii 是预防工作差错 ,防范作弊 , f度 J 提高会计 质量的一项 2 4监 督机 制不健全 。 . 随着 企业法 等法规的颁布实施 ,国家将更 多的权 力下放 重要制度 。企业 实行该项 制度的重 点是货 币资金收 付的 内部控 物资购销 、 保管及领用业务的 内部控制 , 盘存业务的内部控制 。 给企业 , 但对如何有效指导 企业用好 各种权利 、 监督企 业经营者 制 ,
1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 《 会计 法》授 予会计 人 员的监督 职 能无 法落到 实处 ,这 些都 使 11 . 违反规定,在无真实经济活动的情况下,造假会计凭 得会 计信 息的 真实性 无法 保证 。 证 、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 ,夸大业务收入,乱挤成本,会计 数据 按需 填报 ,会计 信 息无 真实性 可 言 。 3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 12 .经济活动虽然是真实的 , 不按正确的标 准确认和计量收 但 3 l 强会计法规建设 , ,加 建立 健全社 会监督体 系。 入、 计算成本 如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一 定的经济 增长 目 ,与其 标 政府有关部 门要 大力宣传 会计法 ,提高会计人 员的地位 , 他企业达成协议 , 弄虚作假 , 虚增销售收入 , 或在销 售时就知 道 保障会计人 员利益 。 针对当前财会人 员利益 屡遭侵犯的现象 , 各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范文精选
会计信息失真论文范文精选会计信息失真论文范文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策略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的普遍问题,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只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进行,顺利地完成资源在市场上的配置。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及危害,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制度;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及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反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客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通常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行为者为了达到治理当局或个人的利益目的,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告过程中,故意歪曲篡改、扭曲会计事项,背离企业客观的经济活动,以欺诈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系列不合法、不合理、不真实的会计行为后果。
2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使企业丧失诚信,危及企业本身生存。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会计信用则是这根经济活动链条的基石,若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形成的各类社会与经济关系就不能顺利建立起来,并无法持久维系。
企业丧失诚信,搞欺骗,只能自酿苦果,一败涂地。
2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问题,如会计票据造假,乱摊成本,搞“两套账”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
这些行为使企业甚至个人侵占集体利益,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职工待岗或者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企业秩序混乱。
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导致政策失误,以至于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简析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和特点
令落实 等方面 , 会 计 信 息 真 实 性 得 到 了很 大 的健 全 , 无 以及 限 制 条 件 的 要 求 , 将会 计 工作 的合 法 性 提供 了 不 同 论 是 细节 上 的标 准 , 还 是 大 环 境 的掌 控 , 都 不 再 出 现 较 的标准 , 在差异化 的环境 当中 , 仍 然 可 以较 好 的 保 证 合 多 的漏 洞 , 任何信 息 、 数据 、 操 作 的不 当 , 都 可 以被 相 关 法性 , 将 会 计 信 息 真 实 性 的 内 涵 得 到 最 良好 的 展 现 。
2 . 合法性
随着 会计 体系 的发展 和各项 工作 的进步 , 会 计 信
的问题 。 由此 , 很 多 的企业 、 单位, 都 对 会 计 信 息 真 实
性 出现 了 些 许 的放 松 , 这是非 常不对 的。 今后 , 必 须 在 息 真 实 性 的 内 涵 , 仅仅在 客观性方面努 力 , 是 远 远 不 够 会 计 信 息 真 实 性 方 面 开 展 高 强 度 的努 力 , 将 内涵 与 特 的 , 还 必 须 在 合 法 性 方 面 做 出更 多 的努 力 。 相 对而 言 , 点 更 好 的 展 现 出来 。
数据 、 操作 的真 实性 。 以往 , 部 分 人 员 可 通 过 会 计 方 面 企 业 、 单位 、 政府 、 机关 等 , 均 会 在 工 作 上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的漏 洞 , 为 自己谋 取 一 定 的 利 益 。 介 于 当 时 的 年 代 特 不 同 , 如 果 运 用 单 一 的法 律 手 段 来 维 护 、 管理 , 势必无
部 门查处 。 所 以, 现 如 今 的会 计 信 息 真 性 , 在 客 观 性
点和社会 各项工作 的不足 , 这些 漏洞没有 被及时弥补 。 法得到预期效 果 , 造 成 的 影 响 也 可 能 比较 广 泛 。 因此 , 可是 随着 国家 的不断 深入 , 在规 章制度 、 条 文发 布 、 法 国 家 相 关部 门 在法 律 的执 行 当 中 , 结 合 客 观 情况 的影 响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曲冬梅龙煤七台河分公司铁东煤矿【摘要】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真实性的会计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从使用者如何使用会计信息到对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影响,来论述真实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政府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在人脑中的再现,从而可以对人产生指导。
任何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被人接受和利用。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
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
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
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
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
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为提高经济效益寻求正确的途径、制定相应的办法、采取必要的重大措施。
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帮助投资者进行合理决策。
企业的投资人为了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投资人从资产负债表上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下降,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在下降。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旨在向单位管理当局或主体外 部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产生以来, 自 通过使用会计信 息, 推 动了社会、 经济发展。然而, 由于近几年来著名的美国“ 安 然事件”国内的“ 、 银广夏事件” 等财务丑闻的出现, 使会计 信息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使社会对会计工作的评价经常与 作假相连 , 甚至出现了会计诚信危机的呼吁。面对这种形 势, 我们既要会利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 又要认识到会计 资料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 , 以其在利用会计资料时不被这 些相对性所牵引。 本文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对性进行
f 文献标识码】 A
On Aut ntc t o c un ng I f r a o he i i y fAc o t n o m t n i i
WA NG Xi
Absr c :T ea te t i f c o n i gi fmlt ni l sl ltd t eg v r me t l c o e n mi o t l o t z t n o o il t a t h u h n ct o c u t 0 ai co eyr a e ot o e n n ’ na r  ̄ o o c c n r , p mi i f ca i y a n n o s e h S o i ao s
rsu .s ma a me o nepie , n vsos itrss W i ed v lp n feo o n mpo e n f a i re,h e 0 re . n g : o m f tr r s a di e tr’neet. t t eeo me t c n mya di rv me t pt mak tte e s n hh o oc a l a te t i f co nigifr t n i b cmigmoei otn. h rfr, h o en n h uda clrt ytm nt cino u ni t o cu t omai s e o n r h cy a n n o mp r tT eeoe tegv rme t o l eeaess a s c e c s u t n o r o a cu t grs ain 。n ra elw e fre n, u evso y tm, dma ae n , n rv c u t ga d sca u evs n c o ni eu t s ices a noc me t s p riinsse a n gme ta di o ea o ni o i s p rio n l o n mp c n n l i 0 ed p r n . n teo e a d, ee tr r e h udi rv op rt oen c ,nen ls p riins s m, dma ae ft e at t O t rh n t ne i sso l mpo ec roaegv ra e itra u vso yt h me h h h p s n e e a ng— n me ta dg aa tea te t i f c o n n p riin n, u r e uh n ct o c u t gs evso 。 n n i y a i u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姓名: 0000000班级、学号: 00000000000000系 (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指导教师: 000000000开题时间: 2009-03-01完成时间: 2009-11-012009 年 11 月01 日目录课题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00000中文摘要: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
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重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问题成因,并提出了从完善监督,加强管理,法规约束等方面,来制定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及建议,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现状;问题;完善对策0.引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所包括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每一项会计信息都应当如实反映已经发生的过去事项,预计将会发生的未来事项,其实质是要求会计信息同会计所反映的对象在数量(余额)和时间上保持一致,它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如实表达性、可验证性和客观公正性。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存在,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从2001年我国的“银广夏”到2002年美国的“安然事件”,会计信息失真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相继引爆,会计信息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寻求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对策。
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广泛不高,在2000年度对159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的有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
然而,这巨大的信息失真大都源于弄虚作假,出自会计人员之手。
会计信息论文(5篇)
会计信息论文(5篇)会计信息论文(5篇)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国外最早讨论亏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文章是Hayn.C (1995),之后Beaver、Landsman(1998)也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国外的讨论表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主要出于管理层变更、大清洗、利润平滑三个动机。
Francis.J,Hanna.D,Vincent.L(1996)讨论结论证明了管理层变动会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比例等;Chen.C.J,Chen.S,Su.X(2021)发觉管理层发生变更或者企业面临较大亏损时比较倾向于通过计提减值预备进行盈余管理。
Yoon.R.R,Miller.G.A(2021)、Riedl.E.J(2021)的讨论表明管理层利润平滑和大清洗动机的存在。
国内讨论表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主要出于扭亏动机、大清洗动机、管理层变更和配股动机等。
郭旭芬、熊健(2021)的讨论发觉,严格的会计准则使得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牢靠;洪剑峭等(2021)讨论发觉虽然资产减值的计提、转回渐渐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手段,但总体而言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数据的信息含量在准则变更后更具价值相关性;王跃堂(2000)讨论表明具有扭亏动机或被ST的公司明显存在利用三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于海燕等(2021)、黄婷晖(2021)、赖朝辉(2021)、张俊民(2021)、戴德明等(2021)等;薛爽、田立新、任帅(2021)、赵春光(2021)、王建新(2021)等的讨论表明亏损公司特殊是扣除减值影响后仍亏损的上市公司存在严峻的盈余管理现象。
李享(2021)的讨论开拓了新的途径,讨论发觉存在亏损动机的上市公司假如准备下一年处置长期资产,那么就会在亏损年度加大长期资产减值计提额,以为后续年间处置时大量转回从而达到扭亏为盈的效果做预备。
二、文献评述综上所述,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多种多样,受到企业性质、企业经营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论文-会计专业
xxx xx xxxx x xx xxxx x xx x x x xxx xx xxxx x xx xxxx x xx x x x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会计真实性的思考姓名:xxxxx学号:xxxxxx班级:xxxxxxxxxxx系别: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目录1 会计信息失真概述--------------------------------------------------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4 2·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4 2·2领导成员素质不高,审计不规范-------------------------------------5 2·3注册会计师审核不合格---------------------------------------------5 2·4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产生的外部动力-----------------------------------5 2·5法律环境不完善---------------------------------------------------5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6 3·1使企业决策者和企业投资者决策失误---------------------------------6 3·2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滋生贪污腐败现象-------------------------------6 3·3引发信任危机-----------------------------------------------------6 3·4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74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7 4·1建立健全教育机制--------------------------------------------------7 4·2加强企业内部监督--------------------------------------------------7 4·3完善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8 4·4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85 结论--------------------------------------------------------------8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姜致文(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9)【摘要】:进入21世纪,对于我我国的会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浅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摘要:当前,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涵义理解比较模糊,有些人认为会计信息真实就是信息可靠,有些人认为会计信息真实就是信息合法。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作为一个人为的信息系统,其作用就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还可能影响决策正确与否。
因此,必须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研究,以便于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信息质量;信息失真;决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作为企业中经济信息的一部分越来越显示出了其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非常的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决策的正确,同时还使得国外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涵义理解、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以及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这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有所帮助。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涵义理解要想正确的理解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涵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真实性的着重点。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只有会计信息真实了,才有可能使得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信息真实并不等同于会计信息完整、信息合法,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只是主要信息,能够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即可,同时,信息真实并不是要追求绝对真实,在保证决策正确的情况下,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也是可以的。
因此,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必须要结合决策有用性来研究,脱离了决策有用性的真实信息是无效的,孤立的讨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作者:车昱莹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2期[摘要] 会计信息是为了反映、控制、预测经济活动而提供的,是企业对外披露的主要信息之一,是会计工作的基础部分。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造成的危害是无穷的。
本文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提出保证信息真实性的举措。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剖析;危害分析;保障措施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03[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08- 02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如果不真实,不仅对决策无帮助,而且会造成决策失误。
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实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剖析1.1 内部原因1.1.1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的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不熟悉现代会计的原理及操作规程,不理解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内涵,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同时,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任免升职等均由企业领导说了算,“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一些会计人员碍于这些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不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做假账、挪用公款、暗中报销、白条抵库等等,这些行为都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1.1.2 会计报表信息失真某些企业出于取得银行贷款、逃避税收等目的,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加工,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1.2 外部原因1.2.1 会计信息监管失控目前我国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体制虽相对以往有较大改善,但仍不甚健全,仍存在瑕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而对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少有人作深人的讨论。
但如果不弄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所提出的治理对策亦就失去了针对性。
因此,从理论上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据以提出判断会计信息的标准,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试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以下探讨。
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颁布的《会计法》中并未给出法定的解释,理论界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
有人将其等同于可靠性,也有人将其等同于合法性;有人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又有人认为是一个主观的范畴。
笔者认为,所谓真实,不外乎是“与实际情况相符,不假。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一个会计主体为了满足人们决策的需要而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该会计信息所需表达的经济现象或经济状况的实际相符的一种要求。
要理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明确真实性的落脚点。
会计信息的效用在于对决策有用,人们之所以
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因为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可见,决策有用性是真实性的目的,真实性是实现决策有用性的手段。
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结合决策有用性来讨论真实性。
经济决策中并不需要“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与它的提供成本是正相关的。
经济决策中所需要的是能够勾勒出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
那种离开决策有用性来抽象地谈论真实性,为真实而真实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到再统一的过程。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业主本身就是会计,或者会计直接受雇于业主,业主在选择会计方法时,也具有绝对的自由。
作为理性人,他在自己的认识水平、当时的会计水平、以及信息获取成本的约束之下,总是会选择最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方法。
可以看出,在会计的早期阶段,会计的有用性与真实性是高度统一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企业不仅要与客户打交道,还要与银行、税务等部门打交道,这些主体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有关的会计资料。
股份公司的出现则使所有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了专业经理,会计人员不再直接受雇于业主,而受雇于经理,这便产生了相应的受托责任。
企业所有者和外部人士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通过企业会计报告。
会计报表的目标就在于为报
表使用者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要求报表本身是真实的,目标和手段之间是
统一的。
但由于报表提供者与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常常不同,前者有可能提供虚假的信息而愚弄报表使用者,这样,决策有用性和真实性之间就发生了一定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制定了会计准则,为确保会计准则得到遵守,独立审计就成为必要。
如此,决策有用性和真实性便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的辨证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是一符号系统。
它通过会计模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模拟反映。
会计模型对企业经济活动模拟得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得到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图像,会计信息也就越真实。
概言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会计模型是随着会计环境的演进而不断演进的。
在过去50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人们认识的深人,会计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如下会计模型:复式账广系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合并表、分部报表马物价变动会计、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
会计模型演进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且体现了会计界为了满足人们决策的需要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不懈探求。
同时也说明了在不同的时代,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从历史上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体经
历了非准则化的真实和准则化的真实两个阶段。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采用何种会计方法提供会计信息,完全是业主个人的私事,不需要一个公认的准则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表现为非准则化的真实性。
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
客观上要求一种外在的力量介入企业的会计选择,以约束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会计行为,于是人们制定了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成为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必须遵循的规则。
在会计模型演进中,利润表的出现是一大飞跃。
它便会计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引入了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及会计估计。
经济的发展还使一些牢不可破的基本概念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币值不变、历史成本等发生了动摇。
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开始带上或然的色彩。
这并不是对真实性的否定,相反它正反映了真实性的演进。
随着客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会计的真实性不像早期阶段那样直观,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会计信息的或然性。
再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所反映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就其反映内容来说是客观的。
会计又是一个人为的系统,在对客观经济活动进行反映时,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色彩。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
解:
l、真实性标志着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的客观经济活动是相符的,它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内容,同虚假有原则的区别。
那种因为会计核算中要运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一些假设,就认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一个"因人而异。
的主观范畴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会计核算中用到假设、估计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能因此否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个客观的范畴。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会计界也有类似情况下应采用类似会计的信条。
如果在类似情况下不采用类似的会计,这是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水平的问题。
有人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很难判断采用何种会计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某些会计事项,并以此作为否认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一个客观范畴的论据。
这也是站不住脚的。
2、“绝对真实”是一个“自在之物”,人们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但是可以作为追求目标而无限接近它。
会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会计模型的演进,就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绝对真实”的努力。
它们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会计信息向“绝对真实”迈进了一步,人们是在追求相对真实中来实现绝对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