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覆土厚度最大 30 m, 最小 6.0 m( 始发段) 。 江中段按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 1 倍盾构直径控制, 局部不足 1 倍洞径, 江中最小覆土厚度 10.2 m。盾 构始发深大基坑施工里程为 LK3+230~LK3+600, 全 长 370 m, 主要包括 172 m 的引道段、77 m 的暗埋 标 准 段 、68.387 m 的 工 作 井 后 续 段 及 其 22 m 盾 构 工作井。
大。文章结合实践, 重点阐述了本工程采用深井管井与轻型井点结合降水方案的设计, 其中包括涌水量的计算、降水
井数量的确定及降水井间距布设等参数研究, 对今后同类工程的修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盾构始发 深大基坑 降水方案 设计与施工
中 图 分 类 号 :U452.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工程概况
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
3.1 降水设计要求 ( 1) 由于基坑土质为饱水的淤泥质粉质粘土, 不
方便土方开挖和运输, 故需疏干淤泥质粉质粘土地 层中的水, 以降低开挖土层中的地下水含水量, 满足 土方开挖和运输要求。
( 2) 对于长江隧道基坑深层地下水, 考虑承压 水头较高, 为防止发生突涌或管涌问题, 保证深基坑 开挖及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 必须对场地承压水 进行减压降水。
n =1.2 Q总 =1.2 47 946.27 =48(根)

1 187
由于本工程深大基坑为目前南京地区最大最深
的基坑, 工程安全等级要求高, 考虑到在基坑开挖过
程难免有部分井发生涌砂或因其他外因被破坏, 因
此, 降水实施时降水井数量确定为 60 根。 ( 4) 承压水水位降深预测 由于稳定流计算涌水量比非稳定流计算小 5%
南京长江隧道设计为双管盾构隧道, 隧道江 北 起 点 进 口 里 程 为 K3+390 m, 梅 子 洲 隧 道 出 口 里 程 为K6+900, 隧道总长度 3 510 m, 其中盾构段自 K3+600 至 K6+532.756, 长 度为 2 932.756 m。 盾 构 机选用两台直径 14.93m 的泥水加压式盾构 机同向 掘 进 , 隧 道 衬 砌 采 用 外 径 14.5 m、宽 2 m、厚 0.6 m 的 C60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 抗渗等级为 S12。
左右, 为简便计算, 故流量增加 5%后用稳定流公式
百度文库
检验最终水位降深, 公式为:


0.366×1.05Q总 Km
[lgR0-
1 n
lg(r1·r2·r3…rn)][1]
式中 S — ——水位降深( m) ;
Q总 — ——工作井基坑总涌水量( m3/d) ;
K — ——承压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 m/d) ;
两侧采用纵向止水, 也可以不考虑侧向补给问题。
( 1) 基坑涌水量计算
设计计算采用“大井法”, 选用公式为无限边界
稳定流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具体公式为:
式中
Q总

4πKmS
2ln R0 r0
+ξ0
=47
946.27(m3/d)[1]
Q总 — ——工作井基坑总涌水量( m3/d) ;
K — ——承压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 m/d) , 本次
ξ0 — ——取决于 l /m 和 m /r0, 查 《水 文 地 质 手
册》表 8- 1- 2,本次取 0.345; l — ——过滤器长度( m) , 本次计算取 13 m。
( 2) 单井干扰出水量
q=65πγsL3!K =1 187 m3/d
式中 L — ——水量影响范围。
( 3) 降水井数量
3.5.1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 在工作井降水成功的基础上, 经计算, 引道段、
暗埋标准段和工作井后续段基坑下部的承压水位将
在其开挖面以下 2.0 m 以上, 因此, 该区域降水可以 不考虑承压水引起突涌问题; 同时, 基坑两侧采用纵
向止水, 也可以不考虑侧向补给问题。
( 1) 轻型井点数量确定
根据经验, 在以淤泥质粘土为主的潜水含水层 中, 真空单井有效抽水面积 a# 在 150~200 m2 之间, 本次降水真空单井有效抽水面积取 160 m2。
MODERN TUN NELLING TECHNOLOGY
性相对较强。 ( 4) 场地地层结构 场地基岩面以上为典型的二元结构, 即浅层潜
水和深层承压水, 潜水含水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 土, 饱水, 但透水性差, 层厚 16.20~26.70 m 左右, 渗 透 系 数 0.05~1.50 m/d; 承 压 水 层 由 粉 砂 、中 砂 和 粉 质粘土混粗砂卵砾石构成含水层组, 含水丰富, 层厚 53~55 m 左右, 渗透系数 3.27~31.0 m/d。
( 1) 基底稳定性分析 基坑地板的稳定条件: 基坑底板至承压水层顶 板间的土压力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 即:
Hγs≥Fsγwh 式中 H—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 m) ;
γs— ——基 坑 底 至 承 压 含 水 层 顶 板 间 的 土 的 平均重度( kN/m3) ;
h—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 离( m) ;
其中又可分为潜水含水岩组和微承压水含水岩组。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长江漫滩区上 部地层, 含水介质为粘性土、淤泥质土及粉土, 其渗 透性差, 含水量贫乏。水位受季节及气候影响明显,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补给, 径流缓慢, 以蒸发、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 2) 地层渗透性 场地属于长江冲积平原, 第四系松散岩层粗细 叠置, 水平层理发育。场地内<2>层回填土、<4>层淤 泥质粉质粘土、<7- 2>层粉土、<9- 1>层粉质粘土, 土 质 不 均 , 其 渗 透 性 一 般 较 差 ; <3>层 粉 砂 、<5>层 粉 砂 、<7 - 1 > 层 粉 细 砂 、<8 > 层 粉 细 砂 、<9 > 层 粉 细 砂 、<10>层砾砂, 其渗透性较强。 ( 3) 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场地地下水潜水及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 砂类土中, 为透水性上弱、下强的多层结构, 由于上 下渗透性能的差异, 约在埋深 29 m 以上的地段作 为下部承压水层的相对隔水层, 两者在区域上互为 连通。纵向上看, 含水层微向江面倾伏, 地下水由岸 带流向江内, 长江河道已部分切割含水层。含水层上 部粘性颗粒含量高, 沉积韵律明显, 下部含水层渗透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层结构 长江大堤处及其以北分布有填土( 素填土) 及表
层“硬壳层”, 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流塑淤泥质 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等 , 中部由第四系 全新统中密—密实粉细砂组成, 下部为上更新统密 实状砾砂、圆砾等。
2.2 水文地质条件 ( 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 场地大面积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含水岩组,
现代隧道技术
MODERN TU NNELLING TECHNOLOGY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文章编号: 1009- 6582( 2008) 03- 0046- 04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靳世鹤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济南 250014)
摘 要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井深大基坑地质条件复杂, 地下水位高, 并与长江水力联系密切, 降水难度
( 2) 轻型井点深度确定
降水井深度根据开挖深度确定, 在开挖深度下
3~5.0 m( 浅区在开挖面下 5 m, 深区在开挖深度下 3 m) , 平均深度在 15 m 左右, 滤管长度不小于 3.0 m。 3.5.2 深井井点降水设计
在 K3+470 附近的承压水降至- 2.30 m 时, 引道
段、暗埋标准段基底不会引起突涌问题; 同时, 基坑
Fsγwh =1.05×10×14.64=153.72( kPa) ( 2)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计算基坑底至承压含水 层顶板间的土压力(Hγs) 坑底开挖标高为- 5.08 m H=- 5.08- ( - 9.64) =4.56 ( m) , γs=17.70 kN/m3 则: Hγs=4.56×17.70=80.71( kPa) Fsγwh- Hγs=153.72- 80.71=73.01( kPa) 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 73.01 kPa, 故 需要采取降压措施。 本工程考虑需将承压水头降低的值如下: h 降=73.01/γw=7.301( m) 计算结果分析得出: K3+470 附近要将承压含水 层 的 水 头 降 至 标 高- 2.301 m 才 能 保 证 基 坑 底 板 的 稳定。 根据本工程的围护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 为保 证施工安全, 降压井布置在基坑外侧。从地质剖面上 看, 需要布置降压井的位置主要在 K3+470 附近, 长 度为 50 m 左右的范围。为此, 计算将承压水位降低 7.301 m 的涌水量。
第 45 卷第 3 期(总第 320 期) 2008 年 6 月出版 47
Vol. 45 , No . 3 , Tota l. No . 320 J un . 2008
现代隧道技术
MODERN TU NNELLING TECHNOLOGY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3.5 降水系统设计
m — ——含水层厚度( m) ;
R0 — ——基坑引用影响半径( m) , ( R0=R+r0, 其中
R 为与含水层性质有关的影响半径) 。
r1·r2·r3…rn — ——基坑引用半径( m) 。 在涌水量达 40 000 m3/d 时, 竖井及竖井后续段
修改稿返回日期: 2007- 10- 15 作者简介: 靳世鹤, 男, 工程师.
46 第 45 卷第 3 期(总第 320 期) 2008 年 6 月出版
Vol. 45 , No . 3 , Tota l. No . 320 J un . 2008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现代隧道技术
3.2 降水方法的选择 从本工程降水的可行、安全、经济等方面综合考
虑,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深基坑引道段和暗 埋标准段降水包括基坑内真空轻型井点降水和基底 承压水深井井点降水两种类型。
3.3 轻型井点降水 为充分发挥降水井效率, 尽量利用有利地质
条件, 降水井深度以进入<4- 1>层( 最深底板标 高- 4.26 m) 为宜, 同时不能揭穿<6- 1>层顶板( - 9.64 m) ( 图 1) 。因此, 真空疏干井深度确定为 13.0 m 左 右, 滤管长度不小于 3.0 m。
n = A = 13 280 =83(根)[1] a# 160
式中 n — ——井数(根); A — —— 基坑降水面积 (m2); a# — —— 单井有效抽水面积 (m2)。
考虑开始段较浅, 可以结合明排的方式施工, 适
当减少疏干井的数量, 拟从开挖深度大于 2.0 m 的 地方开始布置井点, 井点数量共布置 80 根。
计算取 16 m/d;
m — ——含水层厚度( m) , 本次计算取 50 m;
S — ——水位降深(m), 本次计算取 28.00 m;
R0 — ——基坑引用影响半径 ( m) ( R0=R+r0, 其 中 R 与含水层性质有关的影响半
径, 通过降水试验取得的参数, 本次
计算取 500 m) ;
r0 — ——基坑引用半径( m) , 本次计算取 31.6 m;
γw— ——水的重度( kN /m3) ; Fs— ——安全系数, 一般为 1.0~1.2, 取 1.05。
图 1 隧道盾构始发深基坑地质剖面 Fig.1 Geologic profile of the deep tunnel shield launching pit
以最不利地段 K3+470 附近为计算依据, 把<6- 1> 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理解为承压含水层来计算承压 含水层的顶托力( Fsγwh) :
井 管 采 用 高 强 UPVC 管 或 铁 管 , 管 的 内 径 为 !250 mm、外 径 为 !275 mm, 滤 管 采 用 无 砂 混 凝 土 管 , 外 包 两 层 60~80 目 的 尼 龙 网 , 空 隙 率 不 小 于 25%, 底部封死。滤料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顶端以上 1.00 m 范围内, 滤料为直径 0.15~2.50 mm 的砂砾混 合滤料围填, 其上用粘性土回填封闭。 3.4 深井井点降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