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水膨胀的原理
水膨胀的原理:一般情况下,物体遵守热胀冷缩,也就是对于同一物体“固体的密度应比液体大”可是水却相反,这原因涉及到化学。
在一般情况下,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热胀冷缩”现象。
然而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ρ-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减小;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水在0℃至4℃的范围内,呈现出“冷胀热缩”的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可以用氢键、缔合水分子理论予以解释。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
对于水来说,由于水中存在大量单个水分子,也存在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缔合后形成的缔合水分子的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所以水的密度由水中缔合水分子的数量、缔合的单个水分子个数决定。
具体地说,水的密度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
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缔合作用加强。
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便可得知水的密度变化规律。
在水中,常温下有大约50%的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其中双分子缔合水分子最稳定。
多个水分子组合时,除了呈六角形外(如雪花、窗花),还可能形成立体形点阵结构(属六方晶系)。
每一个水分子都通过氢键,与周围四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
边缘的四个水分子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再与其他的水分子组合,形成一个多分子的缔合水分子。
由图可知,缔合水分子中,每一个氧原子周围都有——4个氢原子,其中两个氢原子较近一些,与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组成水分子;另外两个氢原子属于其他水分子,靠氢键与这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
可以看出,这种多个分子组合成的缔合水分子中的水分于排列得比较松散,分子的间距比较大。
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后,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10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
10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在常温下,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但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
我们来了解一下密度的定义。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水的情况下,密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单位体积内所含水分子的数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导致水的密度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其更容易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但是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会出现一个反常的现象。
在这个温度下,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约为0.958克/立方厘米。
这是因为100摄氏度是水的沸点温度,水分子已经达到了最大的热运动能量。
在这个温度下,虽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但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排列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水的密度增加。
我们知道,水在常温下是最密集的,也就是密度最大的。
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仍然很高,但比常温下稍微低一些。
这是因为在100摄氏度下,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已经达到了最大,导致了水分子之间的排列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水的密度增加。
在100摄氏度以上,水的密度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继续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水的密度降低。
这个现象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在热力学和热传导等领域,我们需要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同时,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验中,我们也需要考虑温度对物质密度的影响,以确保实验和生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水的密度在100摄氏度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水的性质和行为,还对于其他物质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非常广泛,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水的密度和温度是水的两个重要性质,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程度,通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
水的密度和温度是水的两个基本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来表示。
二、水的密度和温度的测量方法水的密度和温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测量水的密度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或密度计法。
比重瓶法是将一定量的水放入比重瓶中,称重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空气,再称重,根据比重瓶的重量和水和空气的重量计算出水的密度。
密度计法是利用密度计测量水的密度,密度计是一种浮力式仪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的原理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测量水的温度通常采用温度计法,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来测量温度。
三、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影响因素水的密度和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压力、溶质、溶解度、离子强度、气体溶解度等。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逐渐降低。
当水的温度达到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为1克/立方厘米,这是因为水的分子在4℃时排列最为紧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大,因此密度最大。
当水的温度继续升高时,水的密度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水的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因此密度减小。
四、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应用水的密度和温度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水的密度和温度来制作冰块、热水袋、温度计等物品。
在工业中,水的密度和温度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石油开采中,需要测量地下水的密度和温度来确定油藏的位置和大小;在制药工业中,需要测量药品的密度和温度来控制药品的质量和效果;在食品工业中,需要测量食品的密度和温度来控制食品的口感和质量。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
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密度。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情况。
温度对水密度的影响水的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的水所包含的质量。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g/cm³)。
然而,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
在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 g/cm³)。
这与水分子的结构有关。
在4℃以下,水分子会通过氢键形成六边形的结构,使得水分子之间距离变小,密度增大。
而在4℃以上,水分子会随着热运动而更加自由地运动,氢键被打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密度降低。
在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在知道了温度对水密度的影响后,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来验证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
实验一:冰水实验将一定量的冰块和一定量的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再加上适量的食盐,使得冰块开始融化。
在融化前后分别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实验二:温水实验将一定量的水加热至40℃、60℃和80℃,在每个温度下分别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其中,80℃时水的密度最小。
实验三:热水浴实验将一个装有水的封闭玻璃容器放入一个热水浴中,分别调节水浴的温度为20℃、40℃、60℃和80℃,每个温度下测量容器内水的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与实验二的结果相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情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水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符合物质常规的传热定律,需要在具体情况下进行实验验证。
可以应用的领域密度是物质性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许多领域都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物质的变化情况,需要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密度变化情况。
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公式
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公式水,咱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朋友。
没错,就是那一杯清凉的水,或是那一盆刚刚洗干净的菜,水的身影随处可见。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水的密度和温度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嘿,不用担心,这可不是个枯燥的科学课,咱们来聊聊这其中的奥妙,轻松愉快,听着就像是喝着一杯凉水,爽爽的。
你知道吗,水的密度可不是固定不变的哦,随着温度的变化,它就像小孩子一样,时而活泼,时而安静。
简单来说,温度升高的时候,水的分子活动得特别厉害,像是在开party,大家都挤在一起,空间变得宽松了,所以水的密度就会降低。
你想想,热水澡的时候,水是不是显得特别轻盈?这就是道理!反之,温度降低,水分子们慢慢变得懒洋洋的,挤得更紧凑,密度自然就增加了。
这就好比冬天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包裹得严严实实,显得更沉了。
再说到冰水,嘿,这可是个有趣的家伙。
众所周知,冰是水的固态,但奇怪的是,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能漂浮在水面上。
想想看,夏天去海边,漂在水面上的小冰块,简直像个小明星!这就跟人一样,时常需要浮出水面呼吸一下,不然就会被淹没。
冰的这种“漂浮性”让它在冬天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层冰层,保护了水下的小鱼小虾,真是大自然的智慧。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问,那密度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哈哈,影响可大了去了!在水库里,水的温度层次不同,底下的水密度大,上面的水密度小,形成了“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让水库里的生物得以生存,就像一个个小家伙都有自己的小窝,真是和谐呀!再比如,气候变化、温度升高,海水的密度变化也会影响洋流,进而影响气候,连我们的天气也跟着走起了弯路,真是一个小小的水分子,改变了大大的世界。
水的密度变化还影响着航海。
你知道的,船要是在淡水里开,浮力就不如在海水里那么给力。
淡水密度小,船就容易下沉,海水密度大,船浮得更高。
所以,海上的船老大总得留个心眼,别让它在淡水区“翻船”,要不然可就得干瞪眼了。
或许你会觉得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有点复杂,其实仔细一想,生活中处处都有这种变化。
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密度和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和应用。
什么是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密度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1.在0℃以下,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当水的温度降到0℃时,水会凝固成冰,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要小,这是由于水分子在结冰过程中形成了规则的晶格结构。
2.在0℃到4℃之间,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个温度范围内,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导致水的密度下降。
3.在4℃以上,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水的密度增加。
实验验证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为了验证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和步骤材料: - 100毫升烧杯 - 温度计 - 电子天平 - 冰块 - 热水步骤: 1.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100毫升的水,并记录质量。
2. 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例如40℃,并记录温度。
3. 将水冷却至一定温度,例如20℃,并记录温度。
4. 分别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质量,并计算出密度。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在相同体积下,热水的质量较大,密度较小,冷水的质量较小,密度较大。
- 在相同温度下,水的质量和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应用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海洋学和气象学海洋学和气象学研究中,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变化对于理解海洋和大气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水密度变化的探究
水密度变化的探究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我们每天都与水接触,但你是否曾想过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呢?本文将探究水密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物质的密度降低,但水在0℃到4℃之间的密度却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变化。
当温度低于4℃时,水的密度逐渐增加,达到4℃时密度最大,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又开始下降。
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结构特性所导致的。
在低于4℃时,水分子开始形成类似冰的结构,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导致密度增加。
而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结构开始破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密度下降。
二、水的密度与压力的关系除了温度,压力也会对水的密度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增加压力会导致物质的密度增加,而减小压力则会导致密度降低。
对于水来说,这个规律同样适用。
当水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导致密度增加;而当压力减小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密度则会降低。
这一现象在深海中尤为明显,深海中的水由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密度较大,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也会逐渐增加。
三、水密度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水密度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水的密度变化与水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这对于研究水的特性以及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水的密度变化也与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密切相关。
例如,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水的密度增加,导致冰浮在水面上,起到保护湖水的作用;而在夏季,水的密度减小,冰开始融化,使得湖水能够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
此外,水密度的变化还与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对于探究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水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在0℃到4℃之间的水却呈现出一个特殊的变化规律。
水密度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推动科学的发展,并为解决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完整版)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水有如下特性
高于4度时,热胀冷缩
低于4度时,冷张热缩
二、水性质的原理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很强的分子,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
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最典型的两种是(H2O)2和(H2O)3,前者称为双分子缔合水分子。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
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氢键断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减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
),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三、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粘度、介电常数和离子积常数Kw值
Densities, Viscosities, Dielectric Constants and Ionic Product Constants of Water at。
为什么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变化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它。
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水的密度会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变化呢?这个问题涉及到水的分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水的密度定义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水的密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0 kg/m³。
二、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角度为104.5°的三角形分子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从而使水分子具有极性。
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们之间会发生氢键的形成。
这种相互作用力量很强,使得水分子可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从而形成液态的水。
这种网状结构也是水的密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三、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是物质分子运动的表征之一。
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也会增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减弱,从而使水的密度减小。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水的密度增加。
具体来说,当温度低于4℃时,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低温下开始形成规则的晶格结构,分子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水的密度增加。
当温度低于0℃时,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结构更加稳定,形成了冰的结构。
由于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所以冰能够浮在水的表面。
而当温度高于4℃时,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热能远大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水分子开始破坏原有的氢键结构,导致水的密度减小。
四、水的密度变化的实际应用水的密度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1. 浮力原理:船只能够漂浮在水上,正是因为水的密度大于船只的总重量。
当船只进入水中时,船只的体积把水挤开,挤开的水产生的向上的浮力正好等于船只的重量,使得船只能够浮在水中。
0~4摄氏度之间水的密度变化
0~4摄氏度之间水的密度变化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但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的0摄氏度以下时,水的密度却并不按照常规的思维变化。
本文将介绍0~4摄氏度之间水的密度变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 0摄氏度以下的水当水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水的密度开始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逐渐凝固成冰,而冰的密度要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所以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 4摄氏度以下的水然而,当水温继续降至4摄氏度以下时,水的密度却开始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4摄氏度以下,水分子开始形成特殊的结构,使得水的密度下降。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三、水密度变化的原理1. 分子运动水的密度变化与水分子的运动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温度较高时,水分子具有较大的热运动能,导致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从而使得水的密度相对较小。
而当温度较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减小,分子之间的间隔缩小,使得水的密度相对较大。
2. 分子结构在4摄氏度以下,水分子开始形成特殊的氢键结构,使得水的密度开始减小。
这种结构使得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从而降低了水的密度。
四、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压力压力也会对水的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高压条件下,水的密度会相对增大,而在低压条件下,水的密度则会相对减小。
3. 杂质水中的杂质也会对水的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适量的杂质存在下,水的密度会有所增大或减小。
五、实际应用1. 水体的循环了解水的密度变化对于理解水体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水的密度变化会影响水体的上升、下沉等过程,从而影响海洋循环、湖泊循环等。
2. 冰的浮沉了解水的密度变化也有助于理解冰的浮沉现象。
当水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水的密度增大,使得冰能够浮在水面上。
3. 工业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了解水的密度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标准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标准引言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球科学意义。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变化会对水的密度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标准和实验方法。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水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或1000千克/立方米。
然而,水的密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降低了水的密度。
反之,温度降低会减慢水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增加水的密度。
水的温度-密度关系表下表是根据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数据:温度(摄氏度)密度(克/立方厘米)0 0.9998710 0.9997020 0.9982130 0.9956540 0.9922050 0.9880360 0.9832070 0.9778080 0.9718790 0.96553100 0.95882密度的测量方法测量水的密度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完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漂浮法漂浮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它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浮力与物体所受重力相等的原理来确定液体的密度。
漂浮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置一个浮子,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2.测量浮子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在浮子上方加入待测液体,使其完全覆盖浮子。
4.重新测量浮子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5.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浮力与物体所受重力相等的原理,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法密度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它利用密度计的原理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密度计,确保其已经校准并调整到合适的刻度。
2.将待测液体倒入密度计中,直至液面接触到密度计的刻度线。
密度的计算专题
试卷第1页,总7页 绝密★启用前 2012-2013学年度密度计算专题 一、填空题(题型注释) 1.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2.小亮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向_________端移动。
(2)小亮将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_________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
然后将杯中盐水____________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 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这时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小亮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再次__________,读出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试卷第2页,总7页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请根据此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 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时 。
4.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马铃薯,俗名土豆.因其生长适应性强、产量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马铃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师傅一起去采购一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明测出一只马铃薯质量为0.22kg ,体积为200cm 3,(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系的图像.(2)从图像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密度越 .(3)小明测量的这只马铃薯密度为 ,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是/否).(4)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是: (填品种号).5.小东的爸爸从铁匠铺买回外形同样大的铝桶、铁桶各一个,价钱分别是18元、15元,好奇的小东称得铝桶质量为500g 、铁桶质量为1500g ,妈妈责怪小东的爸爸说:“铁桶便宜,你应该买2个铁桶,”小东的爸爸却说:“其实铝桶不贵,而且铝桶还有不会生试卷第3页,总7页 (1)请结合上表分析下列问题. ①小东的爸爸说“铝桶不贵”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打制两种小水桶花费的时间相同,你认为店铺打制______桶划算一些。
水的反常膨胀及其微观解释
水的反常膨胀及其微观解释在一般情况下,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热胀冷缩”现象。
然而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如图2-3所示的ρ-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见,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减小;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水在0℃至4℃的范围内,呈现出“冷胀热缩”的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可以用氢键、缔合水分子理论予以解释。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
对于水来说,由于水中存在大量单个水分子,也存在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缔合后形成的缔合水分子的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所以水的密度由水中缔合水分子的数量、缔合的单个水分子个数决定。
具体地说,水的密度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
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缔合作用加强。
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的影响,便可得知水的密度变化规律。
在水中,常温下有大约50%的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其中双分子缔合水分子最稳定。
图2-4为双分子、三分子、多分子缔合水分子的示意图。
多个水分子组合时,除了呈六角形外(如雪花、窗花),还可能形成如图2-5所示的立体形点阵结构(属六方晶系)。
每一个水分子都通过氢键,与周围四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
图中只画出了中央一个水分子同周围水分子的组合情况。
边缘的四个水分子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再与其他的水分子组合,形成一个多分子的缔合水分子。
由图可知,缔合水分子中,每一个氧原子周围都有──4个氢原子,其中两个氢原子较近一些,与氧原子之间是共价键,组成水分子;另外两个氢原子属于其他水分子,靠氢键与这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
可以看出,这种多个分子组合成的缔合水分子中的水分于排列得比较松散,分子的间距比较大。
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在单个水分子组合为缔合水分子后,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
水是常温下最常见的物质,其密度是由温度而变化的。
水的密度是通过它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衡量的,一升水的重量大约是一公斤。
要确定水的密度,需要计算温度的影响,因为温度会影响水的质量。
水在常温情况下的密度为1.00 g / cm3。
这意味着一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大约是一公斤。
但是,当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密度也随之改变。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逐渐降低。
在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低,为0.958g / cm3,也就是说1立方厘米水的质量较常温时要低0.42克。
此外,当温度超过4°C时,水的密度将会逐渐升高,直到温度达到100°C时为止。
在100°C,水的密度最高,为1.09 g/cm3,较常温高出了0.09克。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通常称为水的密度-温度关系曲线,也称
为水的密度曲线。
这个曲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曲线,因为它表明了水
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变化。
在水的密度-温度关系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在0℃时的密度最大,为1克/立方厘米。
当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逐渐减小,到100℃时,水的密度下降到了0.9584克/立方厘米。
这是因为水在温度升高时,水分
子的热运动会使它们之间的空隙增大,从而导致水的密度减小。
此外,水的密度-温度关系曲线也表明了水在4℃左右的密度最接近1
克/立方厘米,这导致了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有一个很特殊的物理性质,
即水在冷却到这个温度时会逐渐变得密集,但当水冷却到这个温度以下时,它却变得更加稀疏,这个现象被称为水的密度反常。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这可真是个特别又有趣的事儿呢!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吧。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水的密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先来说说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吧。
当水温下降,水会开始收缩,密度就会逐渐变大。
就好像天气冷了,我们会缩成一团一样,水也会“缩起来”,变得更紧凑,密度也就增加了。
想象一下,冬天里的水是不是感觉比夏天的水更“厚实”一些呢?然后呢,当温度降到4摄氏度的时候,这可是个关键的点哦!水的密度达到了最大值。
这就好像是水在这个温度下找到了一个最舒服的状态,密度最大,最稳定。
但是,当温度继续下降,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不再继续收缩,反而开始膨胀了!这可和我们平常的想法不太一样呢。
这时候水的密度反而会变小。
是不是很奇特呀?再说说温度升高的时候。
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会逐渐膨胀,密度也就慢慢变小了。
就好像夏天来了,我们会穿得比较轻薄一样,水也变得“松散”了,密度减小了。
这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是有着不少影响呢!比如,在冬天,湖面的水会因为密度的变化而出现分层现象,底层的水温度相对较高,密度较小,会浮在上面。
这对于水里的生物来说可是很重要的哦,给它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又比如,在一些工业生产中,要考虑水的密度变化来进行精确的操作和控制。
总之,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真的很神奇,也很重要。
它就像是水的一个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理解。
所以啊,别小看了这普普通通的水,它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水的密度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这是多么奇妙的自然现象啊!我们一定要好好去探索和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