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实践并真切地感受着教育科研的真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

一、与教科研同行,专业学习是前提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和学习。特别是面对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地学习。不学习,或消极被动,或主观盲目,会导致走更多弯路,甚至走向极端。为了避免走弯路,必须加强学习,让学习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状态。向书本学习,沉浸到无垠的精神世界中,与教育大师们进行对话,聆听来自教育界最前沿的声音,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努力发现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学校每学年举行一届“教学节”。在教学节上,全校老师人人上阵,个个登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方设法调课,争取听遍每位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李老师的语言组织生动精彩,王老师的教学结构如行云流水……它们都成了我学习借鉴的资源。不知不觉中,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丰富了,知识广博了,教学工作自然就驾轻就熟。

二、与教科研同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师能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除了人格魅力,新颖的教学方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讲的课生动有趣,学生爱听,他就喜欢你这个老师;他越是喜欢你,就越爱上你的课。

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面,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我采取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策略和方法。我让学生一周至少写一篇数学日记。在写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写自己对数学的发现、思考、感受,内容可以是课上的、课下的、生活中的、听来的、看到的、实践的。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课堂上是怎样思考的,是怎样动手操作的;小组讨论交流时,同学是怎样说的,老师是怎样说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自己是怎样做的,同学是怎样做的……慢慢地,学生掌握了写数学日记的方法。

三、与教科研同行,教育博客是新时期改进工作的有效平台

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创新,教育博客也是我在新形势下开展教研和班级工作的一个新切入点与途径。这首先为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和平台。把博客作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博客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研方式,能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博客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在自我反思、交流、开展自我学习、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博客学习共同体中,我和老师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感受着学习与研讨的乐趣,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快乐,开阔了视野,启发了灵感,也强化了课改指导,使我真正走近教育科研。

有了博客,教育的时空不再寂寞;有了博客,教育的路上有了许多理性的思索;有了博客,教学研究充盈着生命的感动。博客走入教研,给校本研修注入新元素、带来新活力。现在,几乎一有空闲,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教学中的那些小事。司空见惯的教学生活在我眼里也变得丰富多彩了。那些在平常让我熟视无睹的事,如今都变得活灵活现,非常有趣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除了记述这些,还在博客上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说课评课稿等。

在创建教研博客的过程中,结合班级管理,我大胆创新,建立了班级博客。它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在班级博客里,记录着学生成长过程的足迹。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瞬间的精彩一掠,哪怕是一个成长的小脚印,都是班级博客记录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通过互相竞争、互相学习,让班风、学风得到良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班级博客改变了过去单调、枯燥的说教方式,为班集体建设、管理和德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利用博客为学生们构建起一个班集体建设平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它让学生和其他同学交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全班的同学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拓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班级博客跨时空的优势给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为家庭教育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四、与教科研同行,自我反思是成长的有效途径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她揭示了教学反思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那条著名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切实成长。

可以这样说,自参加课改以来,反思就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几年来,我几乎天天写教育随笔。一堂课下来,随手记下这节课的得失感悟。一天下来,忙里偷闲,让心灵在纸上放飞,让思维在键音中流淌。审视地上的足迹,就可以避免走弯路。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有思想再记下来,就是随笔。我总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进行教学反思,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教学的得与失,并坚持挤出时间写教学反思。这种想想事、动动笔,思中有学、学中有思的随笔,虽不成“正文”,但也得到了教育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教科研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弥足珍贵的好机遇。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探究、互动、合作”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辛勤耕耘,加强研讨和交流,共享教书育人的快乐,做研究型教师。

与教科研同行,切实研究课题是引领

几年来,我一直在坚持着主持或参与基础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参加中央电教馆专项课题“《数的王国》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实验中,我撰写的论文《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研究》获教育部课题组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参加济宁市“十五”重大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验中,我撰写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获课题组优秀成果一等奖。我主持的《和乐教育》的子课题“利用博客平台构建和谐班级的实践与研究”今年获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开题时撰写的论文《班级BLOG心灵对话的港湾》发表在四川2009年1月8日的《教育导报》上……

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学校生活中的问题就是一个个课题,我们不能为课题而课题,自己要不断地寻找身边的课题——学生听不懂了,不愿意学了,学习效率低了,学业负担重了……总之,我们要为学生成人成才和未来发展而奠基,为学生会学习、有智慧、能发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来设定课题,展开研究。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研究就成功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