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及发展第六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想、方法与文化
4
1
2
第六讲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Fra Baidu bibliotek
4
1
2
一、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Goldbach C., 1690.3.18~1764.11.20) 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 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 城)。
4
1
2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 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 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 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 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 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因此,哥德巴赫(C. Goldbach)并不是职业数 学家,而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的富家子弟。哥 德巴赫喜欢到处旅游,结交数学家,然后跟他 们通讯。1742年,他在给好友欧拉的一封信里 陈述了他著名的猜想——哥德巴赫猜想。
4
1
2
二、哥德巴赫猜想
1、问题的提出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 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 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 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 奇质数之和。
4
1
4
1
2
谢谢!2 1
4
4
1
2
•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 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 严格的证明。 • 同时欧拉又提出了此一猜想可 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任何 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 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 给予证明。不难看出,哥德巴 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
4
1
2
2、进展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4
1
2
三、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1、生平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 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 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 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 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 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 “停职回乡养病”。
4
1
2
后来,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 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 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 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 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 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
4
1
2
3、有关故事
家庭出身 中学时代 (接触哥德巴赫猜想 ) 大学时代 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爱情
4
1
2
作业:
1、数学家的小故事(2000字以上,生平、 科学成就、有关故事)。 2、前面的作业任选一题。 要求:每人两篇,4月底之前发至: cjzhao1691@163.com 只收电子
2
• 在信中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 数之和: • 77=53+17+7; •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 461=449+7+5, •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 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9的奇 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 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 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4
1
2
1、数学家的小故事(2000字以上,生平、 科学成就、有关故事)。
外国:阿基米德、欧几里德、毕达哥拉斯、牛顿、 欧拉 、高斯 、伽罗瓦(伽罗华 ) 、黎曼 、庞 伽莱 、希尔伯特 中国:刘徽 、祖冲之 、沈括 、杨辉 、华罗 庚 、苏步青 、陈省身 、陈景润 、吴文俊 、丘 成桐 、王梓坤 、陈希儒
4
1
2
2、科学成就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陈景润是在改革开放 时期被社会广为流传,当时文学作 家徐迟于78年在《人民文学》杂志 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和主人 公陈景润皆已去世,他们曾经感动 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 而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 奋斗,两位先生长垂史册。
4
1
2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 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4
1
2
第六讲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Fra Baidu bibliotek
4
1
2
一、哥德巴赫简介
哥德巴赫(Goldbach C., 1690.3.18~1764.11.20) 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 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 城)。
4
1
2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 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 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 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 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 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因此,哥德巴赫(C. Goldbach)并不是职业数 学家,而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的富家子弟。哥 德巴赫喜欢到处旅游,结交数学家,然后跟他 们通讯。1742年,他在给好友欧拉的一封信里 陈述了他著名的猜想——哥德巴赫猜想。
4
1
2
二、哥德巴赫猜想
1、问题的提出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 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 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 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 奇质数之和。
4
1
4
1
2
谢谢!2 1
4
4
1
2
•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 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 严格的证明。 • 同时欧拉又提出了此一猜想可 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任何 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 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 给予证明。不难看出,哥德巴 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
4
1
2
2、进展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4
1
2
三、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1、生平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 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 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 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 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 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 “停职回乡养病”。
4
1
2
后来,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 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 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 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 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 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
4
1
2
3、有关故事
家庭出身 中学时代 (接触哥德巴赫猜想 ) 大学时代 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爱情
4
1
2
作业:
1、数学家的小故事(2000字以上,生平、 科学成就、有关故事)。 2、前面的作业任选一题。 要求:每人两篇,4月底之前发至: cjzhao1691@163.com 只收电子
2
• 在信中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 数之和: • 77=53+17+7; •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 461=449+7+5, •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 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9的奇 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 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 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4
1
2
1、数学家的小故事(2000字以上,生平、 科学成就、有关故事)。
外国:阿基米德、欧几里德、毕达哥拉斯、牛顿、 欧拉 、高斯 、伽罗瓦(伽罗华 ) 、黎曼 、庞 伽莱 、希尔伯特 中国:刘徽 、祖冲之 、沈括 、杨辉 、华罗 庚 、苏步青 、陈省身 、陈景润 、吴文俊 、丘 成桐 、王梓坤 、陈希儒
4
1
2
2、科学成就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陈景润是在改革开放 时期被社会广为流传,当时文学作 家徐迟于78年在《人民文学》杂志 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和主人 公陈景润皆已去世,他们曾经感动 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 而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 奋斗,两位先生长垂史册。
4
1
2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 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