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解读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2.女主人公如何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丈夫正 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与 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 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 着一“恨”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是一首:
闺怨词
3.赏析“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 一个“ 字的设问,让庭院的“ ”“旷 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 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 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 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赏析“堆”字。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 孤独凄苦之情 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1、前后两个“笑”的安排; 前后两个“ 的安排; 疑怪”的理解: 2、“疑怪”的理解:
优点: 优点:
1、与前之晚唐五代主流之华艳风格 相比,本词清新俊俏,放在宋初, 相比,本词清新俊俏,放在宋初,于 风格上有展拓之功; 风格上有展拓之功; 2、此词下片引入闺阁少女斗草的风 俗片段, 俗片段,与前之晚唐五代词之青楼妓 女相比,于描写人物上有开辟之力。 女相比,于描写人物上有开辟之力。 从具体手法而言,本词不事华藻, 3、从具体手法而言,本词不事华藻, 纯用白描,与人物个性、 纯用白描,与人物个性、作品风格吻 合。
(1007~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 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 ,《集古录 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 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 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 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 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 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 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 景佑元年(1034) 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 (1034), 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 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 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 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 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 县令。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昌)县令。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高二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
他出身贵家公子,十几岁就受到宋仁宗赵祯的赏识。
早年,他过的是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
后来,他的境遇一落千丈,生活坎坷,政治失意,只做过一任颍昌许田镇的小监官。
晚年穷愁潦倒,衣食难以自给。
由于生活上经历过兴衰巨变,再加上性格的天真耿介,所以他的词大都是描写由富变衰以后的抑郁或失恋诀别之后的悲哀。
对往事的回忆与穷愁潦倒的深愁成为贯穿他词作中的基本旋律。
晏几道正是以这样一些特点而成为北宋前期比较突出的纯情词人的。
他与李煜的性格遭遇有某种相似之处,故词风也颇相近,但委婉过之而沉痛不及李煜。
他兼有欧阳修的深细,但却没有欧词之疏朗;他兼有乃父之境丽,却不及大晏之温润圆融;但其伤感色彩却超过了晏、欧。
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欣赏》一文中说晏几道词缺少大晏词的哲思,其意境“实在远较乃父为狭隘而浅薄”。
在《小山词》二百六十首作品中,只有寥寥几首是长调。
小令的创作艺术在晏几道手中无疑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在北宋慢词大量发展的过程中,晏几道只倾心于小令的创作而置慢词这一新体形式于不顾,这不能不说是他创作上的保守思想在作怪。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的这首《临江仙》词,是其所存二百多首词之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林林总总感旧怀人、抚今忆昔、伤离恨别词中的典范和代表,可以说极尽清婉柔美之境地。
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句堪称情韵出尘、文具入画。
尤其是“落花、微雨”二句,更具厚、深、雅、韵,成“千古不能有二”(谭献《谭评词辩》)之绝唱,被人广泛吟诵。
词的上片先从抚今开始着笔。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首韵以两个互文的六字句对起,先写梦觉酒醒后的凄寂景象,虽未直接言情,而情自在其中,大有人去楼空、往事陈迹、欢情早去之悲感。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解读
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 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 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 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 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 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问题讨论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上片写景,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 “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写“景深”的 吗? 主要是居室之深邃:由远而近,逐 步推移逐步深入。 一是“杨柳堆烟”。 二是“帘幕无重数”。 三是“楼高不见章台路”。
学习新词
蝶恋花
欧阳修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 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 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 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 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 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 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 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 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 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
3、这首词采用了两面兼写,对照映 射的写法,起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本词上片写游子途中的感受,下片 写想象中的思妇对他的思念。由陌上游 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 下片层层递进,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 回肠 、意味深长 。这种兼写两面的手 法,丰富了词的内容,使感情更加细腻, 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名家评析 清人毛先舒评曰:“此可谓层深而 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 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 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 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 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 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问题讨论 下片写“情深”,结句“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 抒情,包含多层意蕴。 想一想,你能说出几层 意蕴? 下片在景物渲染之外,末两句将人物的思想 感情层层深入、步步开掘。结句“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采用层进手法写深婉缅 邈的情思,自然浑成,为千古名句。 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 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 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 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 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北宋词的文学特点,理解北宋词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创作心态。
1.2 教学内容:1.2.1 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1.2.2 北宋词的文学特点解析1.2.3 北宋词人的创作心态探讨第二章:北宋词的文学地位与影响2.1 教学目标:认识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北宋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2.2.1 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阐述2.2.2 北宋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北宋词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1 教学目标:熟悉北宋词的代表人物,掌握其代表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2 教学内容:3.2.1 北宋词代表人物介绍3.2.2 代表作品的解析与欣赏第四章:北宋词的创作技巧与艺术风格4.1 教学目标:掌握北宋词的创作技巧,分析其艺术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北宋词的创作技巧讲解4.2.2 艺术风格的分析与讨论第五章:北宋词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5.1 教学目标:理解北宋词的审美价值,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2 教学内容:5.2.1 北宋词的审美价值阐述5.2.2 现实意义的探讨与思考第六章:李清照与她的词作6.1 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深入分析她的词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感受其词作中的情感世界。
6.2 教学内容:6.2.1 李清照生平与创作背景介绍6.2.2 李清照词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分析6.2.3 李清照词作中的情感世界探讨第七章:苏轼的词作艺术7.1 教学目标:学习苏轼的词作风格,理解其词作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感悟,欣赏其词作的艺术魅力。
7.2 教学内容:7.2.1 苏轼词作风格解析7.2.2 苏轼词作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感悟探讨7.2.3 苏轼词作的艺术魅力欣赏第八章:柳永的词作特色8.1 教学目标:掌握柳永的词作特色,分析其对北宋词坛的影响,领略其词作中的市井风情。
高中语文同步教学(唐诗宋词选读)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唐诗宋词选读
悠悠,独怆然 着对时代的感
而涕 慨,或雄才不得 志,或感时伤 下!”(陈子
昂《登幽州台 乱,忧国忧民, 心中郁结,愤慨 歌》) 不平
赏析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 背景,勾勒出一位 胸怀大志却因报国 无门而孤独悲伤的 诗人形象,苍凉悲 壮,慷慨激昂
特 说明
商隐《夜雨寄 内心的情感
北》)
赏析 诗人本意在于 表达对妻子的 怀念,但是并没 有直接写出,而 是借“何当共 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委婉寄托相思
特 说明
色
示例
赏析
比喻新颖, “两个黄鹂鸣翠 这首诗写了四种
用语通俗。 柳,一行白鹭上青 景色,有动景,有
山水田园 清新
诗人所作
天。窗含西岭千秋 静景,有近景,有 雪,门泊东吴万里 远景,有实景,有
色
示例
赏析
雄奇
气势雄伟,立意 奇特。此风格的 诗多用具有气势 和节奏奔放的语 言来塑造博大新 奇的形象,营造 恢宏阔远的意境
“遥望齐
州九点烟, 这两句诗是说九州
一泓海水 小得像九个烟点,大
杯中
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泻。”(李 想象丰富,构思奇妙
贺《梦天》)
特 说明
色
示例
赏析
直率而有气势。
词句将滚滚长江与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本专题所选的六首词都是北宋后期的词作。晏幾道的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在怀人 的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愉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写词人与一位相熟的女子的久别重逢,情 深意浓;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惜春之作, 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 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抒发了词人流徙僻远之地的凄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北宋词的文学特点理解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2 教学内容北宋时期的的历史背景介绍北宋词的文学特点分析北宋词的重要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词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意义和影响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特点和意义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理解和感受第二章: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掌握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理解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分析北宋词人的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探讨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第三章: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3.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常见题材掌握北宋词的形式特点理解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的常见题材,如爱情、自然、怀古等探讨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常见题材和形式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题材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理解和感受第四章:北宋词的艺术价值与影响4.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艺术价值掌握北宋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理解北宋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分析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如情感表达、意象描绘等探讨北宋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如词的发展、诗歌的演变等讲述北宋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历史地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文化传承作用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第五章:北宋词的鉴赏与研究5.1 教学目标掌握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学会研究北宋词的技巧培养对北宋词的欣赏和研究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如了解背景、分析意象等讲解研究北宋词的技巧,如资料搜集、文本解读等探讨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鉴赏方法和研究方向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欣赏和研究北宋词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的北宋词鉴赏和研究心得第六章:晏殊与北宋词的开端6.1 教学目标了解晏殊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晏殊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晏殊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6.2 教学内容晏殊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晏殊词作的特点分析,如温润如玉、含蓄深沉晏殊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晏殊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晏殊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晏殊词作的艺术风格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晏殊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七章:欧阳修与北宋词的成熟7.1 教学目标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欧阳修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7.2 教学内容欧阳修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分析,如豪放洒脱、细腻入微欧阳修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阳修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欧阳修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欧阳修词作的艺术风格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欧阳修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八章:柳永与北宋词的新变8.1 教学目标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柳永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柳永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8.2 教学内容柳永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柳永词作的特点分析,如俚俗直白、情调感伤柳永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柳永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柳永词作的艺术风格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柳永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九章:苏轼与北宋词的豪放9.1 教学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苏轼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苏轼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9.2 教学内容苏轼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苏轼词作的特点分析,如豪放不羁、意境超然苏轼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苏轼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苏轼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苏轼词作的艺术风格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苏轼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章:周邦彦与北宋词的总结10.1 教学目标了解周邦彦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周邦彦词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10.2 教学内容周邦彦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分析,如工稳典丽、音律谐美周邦彦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周邦彦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周邦彦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周邦彦词作的艺术风格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周邦彦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一章:李清照与北宋词的的女性视角11.1 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掌握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11.2 教学内容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及其词作背景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分析,如柔情似水、凄婉动人李清照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文本分析法:深入解析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风格1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及影响第十二章: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2.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掌握北宋词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北宋词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12.2 教学内容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介绍北宋词中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北宋词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探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1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与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第十三章: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13.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传承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因素13.2 教学内容北宋词的传承过程介绍北宋词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北宋词传承与影响因素探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传承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因素1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传承与影响第十四章: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14.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北宋词的批评标准和理论分析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14.2 教学内容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介绍北宋词的批评标准和理论分析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探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标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关系1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他们对北宋词的创作与批评的理解和感受第十五章: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15.1 教学目标了解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掌握北宋词研究的最新动态分析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15.2 教学内容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介绍北宋词研究的最新动态分析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探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北宋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研究动态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方向1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北宋词的现代意义与研究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围绕“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展开,涵盖了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词人的文学成就、题材与形式、艺术价值与影响、鉴赏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1819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
△
专 项
培
累 /春山/外。
训
△
返 首 页
探
课
究
时
︱
分
课
层
堂
培 训
部尚书,后升任兵部尚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
返
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首 页
探
课
究
时
︱
分
课
层
堂 互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求“西昆体”,以
作 业
动
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淡雅,含蓄
诗
拓 展
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绪为主旨的艺
术风貌。
2.了解北宋词人对词的发展和突破,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3.鉴赏本单元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4.培养阅读宋词的兴趣,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返 首 页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2:25:4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32021/9/132021/9/13Sep-2113-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3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精讲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4.女主人公如何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 呢? 5.“雨横(hè ng)风狂三月暮,门掩 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 的愁思?
1、赏析“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
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 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暗示了女主人公孤 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自由朗读词的上片,词中写女子住处 的是哪几句,有哪些意象?
意象
堆 庭院 深 、杨柳 烟、帘幕
意境
重
婉曲幽深、孤寂凄冷
赏析下片
意象 意境 动作 横 雨 狂 风 门掩 黄昏 孤寂凄冷 无计留 泪问 不语 飞 乱花
本词运用 烘托 的手法,塑造了一个 孤独寂寞、幽闭深闺的思妇形象
自主学习
1.赏析“深”字。 2.赏析“堆”字。
“思乡和羁旅”之愁,诗人是想如 何排遣的?
一是寄希望于“好梦”; 二是登高望远,但“休独倚”; 三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化作相思泪。
作者的思乡之愁有没有借助这些方法被排 遣掉?为什么?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梦中好景与现实虚 空形成强烈对比,带给作者更大的心理落差, 惆怅之情倍增。 「明月楼高休独倚」句写月下登楼,原可倚 楼怀想。此夜难眠,颇欲登楼远眺,以遣愁 怀;一轮明月,反引愁怀。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 反增相思。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 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至此,作者思乡之情达到极致。)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深秋景色 思乡之情 羁旅之思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4
范仲淹文、赋、诗、词均粲然可观。作词能开拓词的意境,风格兼有 婉约、豪放。词传世五首。
二、诗词故事
仲淹苦学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 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五年不曾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觉,看书看得 头昏了,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读书的条件也很艰苦,稠粥也舍不得 吃,要到太阳偏西才吃。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给罢 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也。”
•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答案
(3)“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相比较,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 答案 第一句写得更好。“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写了 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用一个“愁”字, 毫不掩饰地展现了出来。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 泪。比起“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来,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 堪,情更凄切。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破阵子·春景》《蝶恋花》设计理念1.诗词贵在品读,因为诗词大多为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常常凝结诗人一时一地的独特感悟,我们赏诗,就是要通过品味、揣摩、吟咏,感受诗人的情感,打通因时间、环境、阅历造成的隔阂,零距离接触诗词所蕴涵的流光异彩。
2.《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分别是晏殊和欧阳修代表性的词作,“理深旨远”,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体味诗词所表达的闲情、离愁的主旨,参悟“格高韵远”的意蕴。
并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品味两首宋词的内容。
根据对诗词教学的分析和理解,对“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词,了解两位词人的有关生平和创作。
通过诵读,掌握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把握词的风格特点。
2.学习《破阵子·春景》借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质朴写法;学习《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景、抒情的方法及运用叠字之美。
3领会晏殊所抒发的闲情逸致;领会欧阳修通过“闺情”题材,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两首词的内在情感教学难点能够展开联想,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宋词极致,宋词两大流派影响深远,“豪放”大放高歌,气势如虹,有一种撩人心绪的进取美;“婉约”和婉细切、疏隽细腻,亦不失绵绵宛转的阴柔美。
东坡、易安居士名传千古。
其实宋词流派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词人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北宋初晏殊和欧阳修即为这样的人,他们的婉约词以抒闲情、离愁为主旨,和婉细切、理深旨远,开有宋一代词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他们的代表词作——《破阵子·春景》《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二、诵读诗词,整体感知1.自读两首词,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及词语出处,整体把握两首词的意思内涵。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第一章:北宋词的概述1.1 北宋词的背景介绍北宋时期的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强调北宋词的出现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
1.2 北宋词的特点分析北宋词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的精炼、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远等。
通过具体的词作品来说明北宋词的特点。
1.3 北宋词的意义探讨北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北宋词对后世词坛的影响和传承。
第二章:北宋词的代表人物2.1 苏轼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苏轼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苏轼的代表作品,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2.2 辛弃疾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人身份。
分析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风格。
举例讲解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如《青玉案·元夕》等。
第三章:北宋词的主题与情感3.1 爱情词介绍北宋词中爱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爱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爱情词作品,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3.2 友情词介绍北宋词中友情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分析友情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友情词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第四章:北宋词的艺术手法4.1 意象运用分析北宋词中意象的运用和作用。
举例讲解典型的意象运用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4.2 修辞手法介绍北宋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举例讲解典型的修辞手法作品,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
第五章:北宋词的鉴赏与研究5.1 北宋词的鉴赏方法介绍如何欣赏和理解北宋词的作品。
强调欣赏北宋词需要关注的意象、情感、修辞等方面。
举例讲解如何鉴赏典型的北宋词作品。
5.2 北宋词的研究现状概述当前学术界对北宋词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介绍一些重要的北宋词研究著作和论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北宋词的研究和探讨。
第六章:晏殊与北宋早期的词风6.1 晏殊的生平和词作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和对词坛的影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解读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 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 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 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 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 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 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 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 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读下片,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从哪里看出来的?作者如何写的?
从词中“望故乡”“归思”“想 佳人”等词句可看出表达了“思乡、 思亲”的情怀。作者通过写自己望乡, 怀人、思归,再想像佳人切盼自己回 去,使这种情怀得到了充分表现。
品读与探讨
圈出《八声甘州》中的领字,说说 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 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 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 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 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 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问题讨论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上片写景,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 “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写“景深”的 吗?
学习新词
蝶恋花
欧阳修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 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 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 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 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 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 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 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 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 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东明一中语文组邢新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2.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二、学习过程设计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
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导语: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请打开课本。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
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看似实写,实为虚写。
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
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
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
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
“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
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
上下两阕扣题展开。
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
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
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小结:阅读鉴赏应依据文本苏幕遮怀旧范仲淹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思考一下问题:1.云为什么是碧的?秋天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片碧蓝,只有几许薄薄的云彩飘荡在蓝天上,在碧蓝天幕的背景中,云彩也成了碧色的了。
2.赏析“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
碧云浮空,黄叶匝地,俯仰生姿,“碧”“黄”搭配,色彩浓烈(斑斓),意境开阔。
《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有“碧云天,黄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
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景角度的变化。
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
4.“秋色”一词结合上文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秋色连波”?“碧云天”“黄叶地”。
因在高楼上极目远望,远处碧云天、黄叶地与秋水相接,所以说“秋色连波”。
5.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层层深入的手法(层深)。
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
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
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6.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实虚结合的手法。
“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景,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想象之景,实虚结合,将读者的情思引向更加渺远的故乡,使思乡之情得以深化。
这两句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总结: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
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
”7.理解“黯乡魂,追旅思”互文的手法。
思乡羁旅之情缠绕不止,使人黯然销魂。
8.赏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抒情婉曲的特点。
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
9.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
“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
“倚”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
10.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
其作用是怎样的。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天仙子张先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思考一下问题:1.结合词序内容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由词序可知,一是位卑(时为嘉禾小吏),二是老病(病眠)。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位卑老病的感叹。
2.这首词所写内容时间跨度。
从中午到夜晚。
3.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送春春去几时回”,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
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
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
“空记省”,想也无益。
4.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又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5.“沙上并禽池上暝”为什么要写“并禽”。
“沙上并禽”,用以对照自己的块然独处。
6.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大家赏析“弄”字的妙处。
与上句动静结合,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7.“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达的情感。
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还可以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天所见到的,惟有“落红满径”,表达伤春之情第二课时检查背诵阅读鉴赏欧阳修《踏莎行》齐读:欧阳修《踏莎行》。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
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
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有什么表达作用?“摇征辔”的“摇”好在何处?“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
“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
“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
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
“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叠词的效果起强调作用,强调是指全部的、所有的、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
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
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
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视角的探讨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
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
关键在下阕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这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劝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其原因的解释。
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
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ā,长,路长)。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chá,竹排)。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
阅读鉴赏欧阳修《蝶恋花》齐读:欧阳修《蝶恋花》。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游冶处”就是“章台路”。
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春”字如何理解?“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情景交融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触景生情就是无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