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神经网络用于多输入输出动态系统建模

合集下载

基于时域方法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基于时域方法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基于时域方法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它涉及利用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信号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

针对这个任务名称,本文将基于时域方法介绍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1. 介绍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过程中,存在多个输入信号和多个输出信号,并且这些信号之间存在相关性。

MIMO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参数来实现对多个输入输出通道之间的交叉耦合的解耦和优化。

2. 时域方法在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时域方法是MIMO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时域方法主要通过对系统的实际响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在时间域内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和参数的优化。

常用的时域方法包括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扰动响应模型等。

a. 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

通过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传递函数形式,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性能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

在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中,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多变量传递函数矩阵,其中每个传递函数都描述了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之间的关系。

b. 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

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将系统的状态表示为一组状态变量,并利用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在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中,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多变量状态空间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描述了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之间的关系。

c. 扰动响应模型扰动响应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和优化系统鲁棒性的方法。

扰动响应模型通过引入扰动信号,探索系统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时的动态行为。

在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中,通过考虑不同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对多个输出信号的影响,可以设计鲁棒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问题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包括控制器参数的选择、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通道的解耦等。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1. 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分别画出网络图,简述其特点。

1)前向网络:神经网元分层排列,组成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每一层的神经元只能接收前一层神经元的输入.输入模式经过各层的顺次变换后,得到输出层数输出。

个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反馈.感知器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中使用的网络都属于这种模型.1).2)2)反馈网络:这种网路结构指的是只有输出层到输入层存在反馈,即每一个输入节点都有可能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和来自输出神经元的反馈。

这种模式可用来存储某种模式序列,也可以动态时间序列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3)相互结合型网络:属于网状结构,这种神经网络模型在任意两个神经元之间都可能存在连接.信号要在神经元之间反复往返传递,网络处在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之中。

从某个初态开始,经过若干次变化,才能达到某种平衡状态,根据网络结构和神经元的特性,还有可能进入周期震荡或混沌状态。

4)混合型网络:是层次型网络和网状结构网络的一种结合。

通过层内神经元的相互结合,可以实现同一层内的神经元的横向抑制或兴奋机制,这样可以限制每层内能同时动作的神经元数,或者把每层内的神经元分成若干组,让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动作. 2.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有几种,分别画出网络图,简述其特点。

1)有导师学习:所谓有导师学习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期望的网络输出。

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的距离作为误差度量并用于调整权值.1。

2)无导师学习:网络不存在一个期望的输出值,因而没有直接的误差信息,因此,为实现对网络训练,需建立一个间接的评价函数,一对网络的某种行为趋向作出评价. 3、简述神经网络泛化能力。

答:人工神经网络容许某些变化,如当输入矢量带有噪声时,即与样本输出矢量存在差异时,其神经网络的输出同样能够准确地呈现出应有的输出。

这种能力就成为泛化能力.4、单层BP 网络与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区别。

1)单层神经网络的Delta 学习算法是通过对目标函数∑==Npp E E1的极小来实现的,其中E 的极小是通过有序地对每一个样本数据的输出误差Ep 的极小化来得到。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

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神经网络可以模拟大脑下的感知、认知、控制和决策等系统的行为,将传统的模型变得更加逼真,同时也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

本文将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中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动力学建模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建模与仿真,从而实现预测、控制和优化等目的。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找到环境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

在智能交通领域,神经网络可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保交通安全。

在机器人领域,神经网络可以对机器人行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较高的自主性和智能化。

二、神经网络在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在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动力学控制是指通过学习和预测未来状态,确定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来达成预期的目标。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稳定运行等目的。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神经网络可用于智能样机的控制和优化设计,以达到增加生产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在金融领域中,神经网络可以用于交易策略的预测和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可用于电力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神经网络建模与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神经网络参数选择问题神经网络需要选择最优的参数来进行训练和优化。

算法的抉择和参数的选择都对神经网络的精度和泛化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和算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一、神经网络在闭环控制中的应用概述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其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控制算法根据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控制输入,以达到控制目标。

神经网络因其出色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在处理复杂系统和不确定性环境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1.1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计算单元(称为神经元)组成的网络,这些神经元通过加权连接相互连接。

每个神经元接收输入信号,进行加权求和,并通过激活函数处理后输出。

通过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

1.2 神经网络在闭环控制中的作用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建模、预测、控制和优化等多个方面。

它可以学习系统的动态行为,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或者直接作为控制器来调整控制输入。

此外,神经网络还可以用于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二、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是一类利用神经网络来实现闭环控制的算法。

这些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学习控制策略,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闭环控制学习算法:2.1 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学习算法之一。

它通过计算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并将误差反向传播至网络的输入层,以此调整网络权重。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反向传播算法可以用来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使其能够根据系统误差来调整控制输入。

2.2 强化学习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强化学习是一种无模型的学习算法,它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强化学习算法可以使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试错来学习如何控制系统,以达到最优性能。

基于HJI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基于HJI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基于HJI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为了使移动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中能够实现高效且安全的自主行为,控制算法的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HJI(哈密顿-雅可比-伊凡斯)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以提高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一、HJI理论简介HJI理论是一种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

它基于动态规划和最优控制的思想,通过解决哈密顿-雅可比-伊凡斯偏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最优控制输入。

应用HJI理论可以使得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最优的决策,从而实现精确而高效的控制。

二、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建模。

在移动机器人控制中,结合神经网络和HJI理论,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使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控制策略。

具体而言,移动机器人的控制器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和适应环境中的变化。

神经网络的输入可以是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传感器信息,如视觉、声音等,输出则为机器人的控制指令,如速度、方向等。

通过不断地更新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使其能够根据环境反馈的信息调整控制策略,并在动态环境中实时响应。

三、基于HJI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1. 确定系统动态模型:首先需要根据移动机器人的物理特性和运动学方程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

这个模型将用于计算HJI偏微分方程的解,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

2. 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在确定系统动态模型之后,可以构建适当的神经网络结构来建模控制器。

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和激活函数,并根据需要确定网络的层数和神经元个数。

3. 学习与适应:将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利用系统动态模型计算出的最优控制指令作为输出,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学习。

五.反馈(Hopfield)神经网络

五.反馈(Hopfield)神经网络

五.反馈(Hopfield)神经⽹络 前馈⽹络⼀般指前馈神经⽹络或前馈型神经⽹络。

它是⼀种最简单的神经⽹络,各神经元分层排列。

每个神经元只与前⼀层的神经元相连。

接收前⼀层的输出,并输出给下⼀层,数据正想流动,输出仅由当前的输⼊和⽹络权值决定,各层间没有反馈。

包括:单层感知器,线性神经⽹络,BP神经⽹络、RBF神经⽹络等。

递归神经⽹络(RNN)是两种⼈⼯神经⽹络的总称。

⼀种是时间递归神经⽹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名循环神经⽹络,包括RNN、LSTM、GRU等;另⼀种是结构递归神经⽹络(recursive neural network)。

反馈⽹络(Recurrent Network),⼜称⾃联想记忆⽹络,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和⽹络权值有关,还和⽹络之前输⼊有关。

其⽬的是为了设计⼀个⽹络,储存⼀组平衡点,使得当给⽹络⼀组初始值时,⽹络通过⾃⾏运⾏⽽最终收敛到这个设计的平衡点上。

包括Hopfield,Elman,CG,BSB,CHNN、DHNN等。

反馈⽹络具有很强的联想记忆和优化计算能⼒,最重要研究是反馈⽹络的稳定性(即其吸引⼦)离散Hopfield神经⽹络Hopfield神经⽹络是⼀种单层反馈,循环的从输⼊到输出有反馈的联想记忆⽹络。

离散型为DHNN(Discrete Hopfield Neural Network)和连续型CHNN(Continues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Hopfield最早提出的⽹络是⼆值神经⽹络,各神经元的激励函数为阶跃函数或双极值函数,神经元的输⼊、输出只取{0,1}或者{ -1,1},所以也称为离散型Hopfield神经⽹络DHNN(Discrete Hopfiled Neural Network)。

在DHNN中,所采⽤的神经元是⼆值神经元;因此,所输出的离散值1和0或者1和-1分别表⽰神经元处于激活状态和抑制状态。

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网络建模与优化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网络建模与优化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网络建模与优化控制概述: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需要有效的建模和控制方法。

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的建模与优化控制方法,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一、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大脑神经元运作方式的计算模型,通过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够实现复杂的信息处理。

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 预测与监测: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预测电力负荷、电价和电量等相关参数。

同时,神经网络还可以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如故障和短路等,提前进行预警。

2. 优化调度: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状态和各种约束条件,进行电力资源的优化调度。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智能控制: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如频率和电压控制。

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变化,神经网络可以实时调整控制策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二、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建模方法1. 前馈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是最常见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其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均为前向连接。

在电力系统中,前馈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电力负荷预测和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2. 循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具有循环连接,可以对于序列数据进行建模。

在电力系统中,循环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和动态控制。

3. 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但在电力系统中也有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电力系统状态的判别和识别。

三、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优化控制中的挑战尽管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在优化控制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1. 数据不确定性: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给神经网络的建模和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课件第6章 反馈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课件第6章 反馈神经网络
不大于0,于是有⊿E(t)≦0 ,也就是说E(t)最终将收敛到
一个常数值,对应的稳定状态是网络的一个吸引子。
韩力群 施彦 制作
6.1.2.2 吸引子与能量函数
以上分析表明,在网络从初态向稳态 演变的过程中,网络的能量始终向减小的 方向演变,当能量最终稳定于一个常数时, 该常数对应于网络能量的极小状态,称该 极小状态为网络的能量井,能量井对应于 网络的吸引子。
反馈网络的输入就是网络的状态初始值,表示为 X(0)=[x1(0),x2(0),…,xn(0)]T
反馈网络在外界输入激发下,从初始状态进入动态演变过程,变 化规律为
x j f ( net j )
j=1,2,…,n
韩力群 施彦 制作
DHNN网的转移函数常采用符号函数
xj
sgn(net j)
1 1
韩力群 施彦 制作
6.1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
6.1.1 网络的结构与工作方式
x1
x2 … xi
… xn
T1
T2 … Ti … Tn
离散型反馈网络的拓扑结构
韩力群 施彦 制作
(1)网络的状态
DHNN网中的每个神经元都有相同的功能,其输出称为状态,用
xj 表示。
所有神经元状态的集合就构成反馈网络的状态 X=[x1,x2,…,xn]T
2/3 1/3
0.0 x3
101
1/3 111 2/3
1/3
DHNN网络状态演变示意图
011 3/3
(b)
韩力群 施彦 制作
6.1.3 网络的权值设计
为了使所设计的权值满足要求,权值矩阵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为保证异步方式工作时网络收敛,W 应为对称阵; ⑵为保证同步方式工作时网络收敛,W 应为非负定对称阵; ⑶保证给定样本是网络的吸引子,并且要有一定的吸引域。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模拟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模拟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模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研究和探索复杂系统,如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气候系统等。

这些系统具有多变的因素和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建模和模拟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其变化趋势。

本文将讨论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模拟,并介绍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和模拟技术。

一、复杂系统的建模复杂系统的建模是指将一个系统抽象为一组数学方程或计算模型,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

根据系统的不同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和计算技术进行建模。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1. 系统动力学建模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工具,用于描述和分析各种复杂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它基于一些基本概念,如流量、库存、反馈环路等,并且使用一些图形和符号来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系统动力学建模可以揭示系统内在的动态机制和复杂性,因此在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代理基模型建模代理基模型是基于一些简单的代理(通常是个体)的建模方法,这些代理具有单独的行为规则和反应机制。

这种模型通常用于模拟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如群体动力学、交通流和自然灾害等。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理解,然而,对于复杂的代理行为,建模的难度会增加,同时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

3. 神经网络建模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计算工具。

这种模型以节点和连接作为基本单元,节点之间的连接加强或减弱以识别模式和学习规则。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被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分类、预测和控制,如金融市场、医疗数据分析和智能交通管理等。

二、复杂系统的模拟复杂系统的模拟是指将建模结果输入计算机,通过模拟系统行为模型来生成人类预期的行为结果。

根据角度不同,可以将模拟方法分为不同的几类:1.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是一种建立在事件间隙的数学模型上的仿真技术。

该方法通过仿真一定的时间上的离散事件流来模拟系统行为。

离散事件仿真可以应用于一些非连续的系统,如机器制造、物流链等,因为在这些系统中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相对独立的。

MIMO

MIMO

1 k = [ Ik 1 , 1k 2 , , ( ) Y( ) Y ( ) …

( 一”) ‘ ( 一1 , q , 一, ) y(
( 一 ) ;“ (
2 ,‘ , ) 一
1 ,“ ( 一2 ,… , ) 1 )
HIk—m ) … , k一1 ,“ ( 2 , ( , H( ) ,k )
类 非线性 系统 的扩展线 性 化 系统 为

2 建模算 法的收敛 性
设非 线性 离散 动态 系统为
J 2
7= A ( )- B( “, J+ 2 z)
式中, z A( )和 B( )是状态 变量 J 的非线 ・ 2 - 性函
收藕 日期 : 0 10-3 20 —72 .
作者简介 : 李玉云( 95 )女 , 1 5 一, 副教授 ; 武汉 , 汉科技 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30 0 武 407 )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9 7 17 ;湖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9J1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9 4 0 ) 9J05 ; 访 问学者 基金 资助项 目
.0 N 3 o 1
Jn a 2o 02
MI MO 准 线 性 神 经 网络 的 研 究 与 建 模
李 云 玉
/ 武汉科技 大 学 \ \ 市建设 学 院 / 城
王 骥 刘 烨 吴 庆 永
/ 华 中科技 大 学 1 \ 控制 科 学与工程 系/
摘要 :给出了多输入一 多输 h( MO)  ̄ MI 的准线 性神经 网络( NN)采用递 推预报误 差的二 阶算 法作 为训练 方 P , 法, 了 P 讨论 NN的收敛性 通过对多变量 、 强耦台 的非线性 加热炉 的动 态建模 , 明这 种神经 网络建模 方法 表

动态系统的建模和控制

动态系统的建模和控制

动态系统的建模和控制动态系统是指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物理系统或者化学系统。

动态系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等领域中均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动态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是动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动态系统建模的基本过程动态系统建模是指将实际的动态系统转化成数学模型,以方便预测和控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趋势,其中包括系统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化简、模型验证等多个步骤。

系统分析是动态系统建模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系统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系统的基本元件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元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处理是建模的重要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现场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对系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系统内部的关系和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系统化简是把复杂的动态系统转换为简洁的模型的过程。

这需要依靠统计分析、数学方法等专业手段,将原来复杂的系统转化为可操作的数学模型,从而便于分析和控制。

模型验证是将建立的模型同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和校验的过程。

根据比较后的结果,调整模型参数并进行验证,以确保模型与实际系统的预测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保持一致。

二、动态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是指对动态系统进行调节、监测以及优化管理的过程。

在动态系统的控制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系统内部的要素和控制系统,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发展。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动态控制的基础。

基于系统的特点和对系统目标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控制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传统的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简单实用的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实时反馈,即将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偏差进行比较,并采取循序渐进调整控制器的操作来调整控制系统的输出。

模型预测控制(MPC)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未来状态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实现系统控制。

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模型以及计算能力较强的控制器,适用于复杂的动态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控制方法不断涌现。

神经网络对于非线性建模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对于非线性建模的应用研究

神经网络对于非线性建模的应用研究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它将模仿人类的神经元网络,通过对大量训练数据的学习和分类,实现诸如分类、回归、聚类等任务。

与传统的线性模型相比,神经网络可以针对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并在这些问题上展现了明显的优势。

一、神经网络基础和类型神经网络是由多个节点(neuron)和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神经元,每个连接代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每个神经元接受输入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传递到其它神经元,从而形成整个神经网络的计算过程。

根据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计算规则的不同,可以将神经网络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下所述:1. 前馈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是一种最为常见和基础的神经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的每个神经元只连接到下一层的神经元,不会出现反馈或循环连接。

在这种神经网络结构中,输出仅仅依赖于该节点输入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

2. 反馈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之间可以存在反馈或循环连接,其中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不仅依赖于该层的输入,还可能受到自身的先前输出的影响。

由于神经元之间存在反馈连接,因此反馈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自适应控制或动态系统建模等领域。

3. 循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反馈神经网络,其中存在“循环”的神经元序列,可以通过不同的循环序列来处理不同的时序信号和序列数据。

二、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建模中的应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它在非线性建模问题中非常有效,这种模型可以学习非线性关系、处理多项式和周期性函数,具有对输入噪声和数据变化的鲁棒性,能够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和预测等任务。

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中,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分类、回归、聚类等任务。

在模式识别中,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从输入数据中区分出不同的类别或进行目标识别。

在预测模型中,神经网络因其不同的拓扑结构和学习算法被用于预测股票市场、气象预测、地震预测、物流预测等多个领域。

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与模型建立

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与模型建立

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与模型建立一、引言机械系统是指由各种机械元件组成的物体,它们相互连接并通过相对运动来完成各种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和识别,以便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机械设备。

本文将探讨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以及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技术。

二、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识别是指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获取机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数据,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识别。

动态特性通常包括频率响应、阻尼比、共振等指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态特性识别方法。

1. 频率响应识别频率响应是指机械系统在不同激励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对于线性系统,可以通过施加不同频率的激励信号,测量系统的响应来获取频率响应曲线。

一般可以采用频率扫描法或频率跟踪法来得到频率响应曲线。

2. 阻尼比识别阻尼比是指机械系统响应的衰减程度,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振能力。

阻尼比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模态分析法和自适应方法。

模态分析法通过测量系统的自由振动模态参数来计算阻尼比;自适应方法则通过对实时响应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响应的衰减情况来估计阻尼比。

3. 共振识别共振是指机械系统在某一频率下振幅增大的现象。

共振一般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损坏或工作异常。

共振的识别方法可以通过扫频实验或模态分析来进行。

扫频实验是通过改变激励频率来观察系统的响应情况,当振幅明显增大时即为共振点;模态分析则通过计算系统的模态参数,如共振频率和模态阻尼来判断是否存在共振现象。

三、机械系统模型的建立机械系统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已有的动态特性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常用的机械系统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系统模型建立方法。

1. 传递函数建模传递函数建模是一种常见的线性模型建立方法。

它通过将机械系统分解为串联和并联的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传递函数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函数,可以通过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来识别和确定。

(完整版)智能控制考试题库

(完整版)智能控制考试题库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控制论的三要素是:信息、反馈和控制。

传统控制是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理论的统称。

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去控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四部分构成。

按网络结构分,人工神经元细胞可分为层状结构和网状结构按照学习方式分可分为:有教师学习和无教师学习。

前馈型网络可分为可见层和隐含层,节点有输入节点、输出节点、计算单元。

神经网络工作过程主要由工作期和学习期两个阶段组成。

1、智能控制是一门控制理论课程,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构造控制系统和设计控制器;与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原理一起构成了自动控制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2、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分级递阶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遗传算法控制系统和混合控制系统等等。

3、模糊集合的表示法有扎德表示法、序偶表示法和隶属函数描述法。

4、遗传算法是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自然选择学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5、神经网络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有神经网络辨识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6、在一个神经网络中,常常根据处理单元的不同处理功能,将处理单元分成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层单元三类。

7、分级递阶控制系统:主要有三个控制级组成,按智能控制的高低分为组织级、协调级、执行级,并且这三级遵循“伴随智能递降精度递增”原则。

传统控制方法包括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是基于被控对象精确模型的控制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适于解决线性、时不变性等相对简单的控制。

智能控制的研究对象具备以下的一些特点:不确定性的模型、高度的非线性、复杂的任务要求。

IC(智能控制)=AC(自动控制)∩AI(人工智能) ∩OR(运筹学)AC:描述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是一种动态反馈。

AI :是一个用来模拟人思维的知识处理系统,具有记忆、学习、信息处理、形式语言、启发推理等功能。

OR:是一种定量优化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规划、调度、管理、优化决策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等。

Matlab中的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Matlab中的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Matlab中的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Matlab是一种流行的科学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仿真。

在动力系统领域,Matlab也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方便用户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本文将介绍Matlab中常用的动力系统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

一、动力系统建模方法1.1 状态空间表示法在动力系统建模时,常使用状态空间表示法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状态空间表示法将系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输出变量联系起来,通过矩阵形式表示系统的数学模型。

Matlab提供了函数来求解状态空间模型的时间响应、频率响应等重要特性。

1.2 传递函数表示法传递函数表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动力系统建模方法。

它将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表示为一个分子多项式除以分母多项式的形式。

Matlab中的Control System Toolbox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箱来处理传递函数模型,如函数tf、bode、step 等。

1.3 符号计算方法符号计算是一种基于代数运算的方法,可以在符号层面上进行系统的数学推导和分析。

Matlab中的Symbolic Math Toolbox提供了强大的符号计算功能,包括求解方程组、求导、积分、线性化等。

通过符号计算,可以得到系统的解析解或近似解,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特性。

1.4 神经网络建模方法除了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外,神经网络也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和仿真。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来建立模型,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拟合能力。

二、动力系统仿真技术2.1 数值解法动力系统的仿真一般采用数值解法来求解微分方程。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数值求解函数,如ode45、ode23、ode15s等,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值求解方法。

数值解法通过离散化时间和空间,将连续的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以逼近真实系统的连续演化过程。

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是机器学习中两种重要的神经网络结构。

它们在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和预测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网络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首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是一种由多个神经网络层级堆叠而成的模型。

每一层都包含多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与上一层的输出相连。

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通过多层神经元的组合和学习能够提取并表示数据中的高层次特征。

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深度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数据自动学习到参数权重的最优值,从而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卷积神经网络(CN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深度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生成等任务中。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递归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循环神经网络结构常被用于处理序列数据,例如语言模型、机器翻译和情感分析等。

此外,深度神经网络在推荐系统、语音识别、医疗诊断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存在一些限制。

这就引入了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的概念。

与深度神经网络不同,RNN 允许信息在网络中进行反馈传递,即每一个神经元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输入,还取决于过去的输出。

这使得 RNN 在处理序列数据时能够更好地捕捉到时间关联性和上下文依赖。

然而,标准的 RNN 在长期依赖问题上存在困难,导致在处理长序列时出现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等变种模型,通过引入门机制来减轻梯度问题,并提高了长期依赖的学习能力。

这些模型是目前处理序列数据任务中最常用和有效的模型之一。

深度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在一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是端到端模型,可以通过数据自动学习特征表示和决策边界。

反馈型神经网络

反馈型神经网络

lim X(t )
t
二、网络的工作方式
(1) 串行(异步)工作方式 任一时刻 t ,只有某一个节点 i ( 随机地或确定性地 选择) 变化,而其余n-1个节点的状态保持不变,即:
X i (t 1) sgn(neti (t )) X j (t 1) X j (t )
~i j i
X Rn ; W Rnn ; I Rn
1 T 1 T E X (t 1)WX (t ) T [ X (t 1) X (t )] 2 2 1 1 X T (t )WX (t 1) T T [ X (t ) X (t 1)] 2 2 1 1 [ X T (t )W ][ X (t 1) X (t 1)] T T [ X (t 1) X (t 1)] 2 2 1 [ X T (t )W T T ][ X (t 1) X (t 1)] 2 1 [ NET (t )]T [ X (t 1) X (t 1)] 2
X (t0 t t ) X (t0 t )
初态收敛到一个稳态。
t 0
则称网络是稳定的,这时所有的节点输出不再变化,
网络稳定在某一状态。如果网络是稳定的,它可以从任一
(a)
(b)
有限环:若网络是不稳定的,由于DHNN网每个
节点的状态只有1和-1两种情况,网络不可能出 现无限发散的情况,而只可能出现限幅的自持 振荡,这种网络称为有限环网络。 混沌:如果网络状态的轨迹在某个确定的范围 内变迁,但既不重复也不停止,状态变化为无 穷多个,轨迹也不发散到无穷远,这种现象称 为混沌。
X j (t 1) sgn(net j (t ))
E(t ) x j (t )net j (t )

神经网络控制:探讨神经网络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

神经网络控制:探讨神经网络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

神经网络控制:探讨神经网络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控制系统的时代,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提高效率并提供便利。

然而,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应对复杂、非线性的系统,这就引出了神经网络控制的概念。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解决控制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应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神经网络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其优点和挑战。

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行为和学习机制。

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根据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输出传递给下一层神经元。

通过在训练阶段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输入信号产生适当的控制信号。

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是神经网络控制在实际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自动控制车辆的加速、制动和转向,以实现自主驾驶。

神经网络可以学习不同驾驶情境下的最佳控制策略,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工业控制工业控制是另一个广泛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的领域。

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无法应对非线性、时变的工业过程时,神经网络控制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复杂的工业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机器人控制机器人控制是神经网络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路径规划和任务执行进行精确控制。

神经网络可以学习适应不同任务和环境的控制策略,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调整,提高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和效率。

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非线性建模能力神经网络控制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建模能力。

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精确的建模和控制,而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学习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提供更准确的控制策略。

系统建模 建模的各种方法

系统建模 建模的各种方法

1 绪论1.1 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指建立系统(被控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简称建模。

建模的全过程可分为一次建模和二次建模。

一次建模是指由实际物理系统到数学模型,二次建模是指由数学模型到计算机再现,即所谓仿真。

系统建模技术是研究获取系统(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1.2 系统建模的目的(1)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及调节器参数的最佳整定。

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节器参数的最佳整定都是以被控对象的特性为依据的。

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更需要充分了解对象的动态特性。

因为设计最优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和预定的性能指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控制作用,使被控对象的运行情况对预定的性能指标来说是最优的,所以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实现最优控制的前提。

(2)指导生产设备的设计。

通过对生产设备数学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可以确定个别因素对整个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如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管径大小、介质参数的选择等对整个锅炉出口汽温、汽压等动态特性的影响),从而对生产设备的结构设计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在设计阶段就有意识地考虑和选择有关因素,以求生产设备除了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效率等方面的特性之外,还能使之具有良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3)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对一些复杂的生产操作过程,如飞行器的驾驶、大型舰艇和潜艇的操作以及大型电站机组的运行,都应该事先对操作人员、驾驶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

已经不需要建造小的物理模型,而是首先建立这些复杂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使之成为活的模型。

在这样的模型上,教练员可以方便、全面、安全地对运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检查在真实系统中不能实现的现象。

例如一台单元机组及其控制系统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冲击电负荷,当冲击电负荷过大时会造成什么后果。

这种具有一定破坏性的试验,往往不允许轻易地在实际生产设备上进行,而是首先需要建立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再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试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法建立的反馈神经网络与实际系统处于并行工作条件下 ,
用系统输出 Yd和神经网络的输出 Y的差 e对反馈神经网络进 行训练 。
图 5 反馈神经网络辨识结构
系统具有耦合性 ,所以样本采集过程中 ,采集的数据要具 有代表性 ,让样本包含系统温度的整个变化过程和各个状态 系统输出的耦合的特征 。每组训练的数据格式为 : u1 和 u2 是 输入层的输入 ,输出层输出为每隔 30 s周期采集一次的温度 。
权值变化值 Δw1jr、Δw2jl 和 Δw3ij,将三个权值变化量代入权值 修正公式 W ( k) = W ( k - 1) +ΔW 进行权值修正 ,得到的新权
值进行前向网络计算 。再进行训练 , 直到相对误差 E ( k) =
( Y ( k) - Yd ( k) ) / Yd ( k) 小于 0. 5% ,停止运算 ,记录权值 。
摘 要 :使用前馈神经网络对多输入输出动态系统建模有很多不足之处 。反馈神经网络具有动态特性 ,拥有记 忆环节 ,对多输入输出的动态模型进行建模 ,克服了前馈神经网络只能反应静态映射的缺点 ,反馈神经网络能够反应 出多输入输出的动态过程 ,并且有非常高的稳定性 ,能够过滤外界干扰信号 ,精度高 。利用反馈神经网络对电炉进行 辨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第 29卷 2009年 6月
计算机应用 Journal of Computer App lications
Vol. 29
June 2009
文章编号 : 1001 - 9081 (2009) S1 - 0335 - 02
反馈神经网络用于多输入输出动态系统建模
潘长波 1 ,李红星 2
(1.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029; 2. 北京联合大学 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01) (zdhthongxing@ buu. com. cn)
关键词 :反馈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 ;建模 ;仿真 中图分类号 : TP182 文献标志码 : A
Feed back neura l network applica tion in m ulti input2output dynam ic system s m odeling
PAN Chang2bo1 , L I Hong2xing2
3 数据预处理和网络学习
神经网络建模学习样本之间有较强的相似性 ,这样通过
对训练样本的学习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输出结果 。如果
数据的波动性很大 ,输出和实际监测到的结果相差就比较大 ,
会产生连续效果不佳或者是过拟合的情况 。要使精度提高 ,
就必须使数据能基本满足神经网络建模的要求 ,也就是要弱
化数据的波动性 。
)
i =1
5xj ( k) 5w2jl
(5)
Δw 3ij
=
ηδ0 3i
xj
(
k)
(6)
其中的
η 1
,η2
,η3

w
1、w
2、w
3的学习效率
。从以上方程可知
,
由于隐含层存在反馈连接 , 在任意给定时刻网络的输出受到
网络过去输入和输出的影响 , 其影响程度由节点间的连接矩
阵决定 。
2 辨识过程介绍
2. 1 辨识对象描述 电炉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温度对象 。电炉由上下两组各
采样时间的延时反馈给关联层节点 。 Elman网络的输入 、输 出 、反馈层激励函数均使用线性函数 ,只有隐含层使用 Tansig 激励函数 。
图 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的神经元关系方程 :
X ( k + 1) = f (w 2X ( k) + w 1U ( k + 1) )
(1)
Y ( k + 1) = g (w 3X ( k + 1) )
(2)
Y ( k + 1) = g (w 3X ( k + 1) ) =
g (w 3f (w 2X ( k) + w 1U ( k) ) … =
ψ( X ( 0) , U ( 0) , U ( 1) , …U ( k + 1)
(3)
由推导出的式 ( 3) 可见 , 反馈神经网络的输出与 X ( 0) 、
设网络的输入节点个数为 r, 隐含层节点个数为 n, 输出层节
点个数为 m ,网络输入 u为 r维向量 ,隐含层输出 x及结构单
元输出 xC 为 n维向量 ,网络输出 y为 m 维向量 ,连接权 w1记 为 n ×r维矩阵 , w2为 n ×m 维矩阵 , w3为 n ×n维矩阵 。
设第 k步 , 系统的实际输出为 yd ( k) , 定义误差函数为
1 反馈神经网络及学习算法
1. 1 反馈神经网络介绍 Elman神经网络是 Elman于 1990 年首先针对语音处理
问题而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反馈神经网络 , Elman 神经网络由于处理时序输入输出数据的优越性在系统建模等 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电炉热工过程模型辨识使用 的 Elman神经网络结构如图 1。
E ( k) = ( yd ( k) - y ( k) ) T ( yd ( k) - y ( k) ) /2,将 E对连接 权 w1, w2, w3分别求偏导 ,由梯度下降法可得 Elman网络的
学习算法 :
Δw 1jr
=
ηδh 1j
ur
(
k
-
1)
(4)
∑ Δw 2jl
m
=
η 2
(δ0i w
1 ijr
E lm an神经网络可以看作一个具有局部记忆单元和局部 反馈连接的前向 BP神经网络的改进形式 。但其与前向 BP 网络不同 , Elman神经网络加入关联层作为动态记忆环节 ,输 入层节点到隐含层节点 、隐含层节点到输出层节点 、关联层节 点到隐含层节点之间都具有可以调整的权值 (w1、w2、w3) , 隐含层的输入矢量与每个隐含层节点进行全连接 ,隐含层节 点的输出一方面作为输出层节点的输入 ,另一方面经过一个
5xj ( k + 1)
5w
1 jl
= f′j (·) xl ( k - 1)

5xj ( 5w
k
1 jl
)
(9)
δ0 = ( yd, i ( k) - yi ) ) g′i (·)
( 10 )
m
∑ δh =
(δ0 w
3 ij
)
f′j (·)
( 11 )
i =1
将式 (9~11)的结果代入式 (4~6)进行计算 ,得出各层的
750 W 的电热丝绕在瓷套管上加热 ,瓷套管中间空悬着钢试 样及其钢夹具 ,在钢试样表面相距 25 mm 的两点安装两只 K ( EU 22)分度号的露头铠装热电偶 。热量要先加热瓷套管 , 再管壁辐射热量到钢试样和热电偶上 。
该电炉具有以下特点 :该电炉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需要 解耦控制的对象 ,而且下加热偶的耦合要大于上加热的耦合 , 解耦有不对称性 ;由于电热丝的热量要经过瓷套管和管内热 空气等不良传热媒体 ,对象的热惰性很大 ,传统辨识方法对复 杂对象建模方法繁琐 ,并且很难达到精度要求 。图 2 为电炉 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
但是 ,前馈神经网络从结构上说属于一种静态网络 ,其输 入 、输出向量之间是简单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 。实际应用 中系统过程大多是动态的 ,前馈神经网络辨识就暴露出明显 的不足 ,用前馈神经网络只是非线性对应网络 ,无反馈记忆环 节 。为了克服前馈神经网络的缺点 ,使神经网络更加接近系 统的实际过程 ,利用反馈神经网络的动态特性 ,拥有记忆环 节 ,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的对象进行辨识 ,测试了建模 效果并与实验效果进行了对比 。
选取 10组数据用作网络学习 ,其余 5组用作网络检验 。
用系统输出和神经网络的输出的差 e对反馈神经网络进行梯
度下降学习算法的训练 , E ( k) = Y ( k) - Yd ( k) ,模型输出为 y1 和 y2 ,实际输出为 yd1 和 yd2 ,根据公式代入各个变量值算出 两个参数 δ0、δh 的值 :
误差 ,再对误差求权值的偏导 ,根据偏导的负值修正权值 ,这 样可以使权值在每次学习之后 ,朝着误差下降的方向收敛 ,最 终使神经网络达到学习要求 。
收稿日期 : 2008 - 09 - 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0773157)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项目 ( km200611417007) 。 作者简介 :潘长波 (1983 - ) ,男 ,河北唐山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现场总线集成技术 ; 李红星 ( 1956 - ) ,男 ,山西忻州人 ,教授 ,主 要研究方向 :控制网络技术 、智能控制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
U ( 0) 、U ( 1) 、…、U ( k + 1) 具有记忆的功能 ,能够建立动态对
象的模型 ,可以对复杂的动态系统进行“黑箱 ”建模 , 只需知
道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
1. 2 反馈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反馈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普遍采用梯度对每次循环的训练结果求
4 模型辨识仿真结果
图 3 双输入输出的反馈神经网络结构
根据动态系统内部特性 ,系统的反馈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可用图 4表示 , x 为状态矢量 , u ( 4 ~20 mA )作为系统的输 入 。系统输出为温度值 。反馈神经网络的输入取系统的输
对辨识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 果进行比较 ,如图 6 所示 ,实线是电炉的上加热温度输出曲 线 ,虚线为反馈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结果 ,模型的输出在时间上 稍有些滞后 ,但模型精度满足要求 。
图 2 电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2. 2 辨识过程原理 根据辨识 对 象 的 结 构 , 设 计 网 络 的 两 个 输 入 : 上 加 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