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高鸿宾第四版 课后答案 (20)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2CH C(CH 3)3CH 3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CH 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CH 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CCH 2CH C(CH 3)3CH 3CHCH 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CH 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_高鸿宾主编

第一章习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s p2杂化:由1 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轨道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轨道或p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12)Lewis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 C H 3N H 2 (2) C H 3O C H 3 (3) 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CH 2O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 CH HH H H。
有机化学(第四版)习题解答

高鸿宾(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习题解答化学科学学院罗尧晶编写高鸿宾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作业与练习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练习(P60—62):(一的1,3,5,7,9,11小题)、(五)、(六)、(十三)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作业:(P112—117):(二)、(四)、(七)、(十一)、(十五的2,3小题)、(十六的2~5小题)、(二十一)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练习:(P147—149):(三)、(十)、(十一)、(十三)第五章芳烃芳香性作业:(P198—202):(二)、(三)、(九)、(十)、(十六)、(十七)、(十八的2、5~10小题)、(二十四)第六章立体化学练习:(P229—230):(五)、(六)、(七)、(十二)第七章卤代烃作业:(P263);(P290-295):(P263):(习题7.17)、(习题7.18)、(习题7.19)。
(P290-295):(六)、(七)、(八)、(十的1、2、5小题)、(十三的1、2小题)、(十四的1、2小题)第九章醇和酚作业:(P360—362):(二)、(三的2、4小题)、(五)、(九的1、3小题)第十一章醛、酮和醌作业:(P419—421):(一)、(三)、(七题的1—9小题)、(十三)、(十四)第十二章羧酸练习:(P443—444):(一)、(三)、(五)、(七)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练习:(P461—464):(一)、(四)、(六)、(七)(八题的1、3小题)、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作业:(P478—480):(一)、(五)、(七)第十五章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业:(P526—530):(三)、(四)、(八)、(十一)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习题解答(一)题答案:(1) 3-甲基-3-乙基庚烷 (2)2,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2,5-二甲基-3,4 -二乙基己烷 (4)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 (5)乙基环丙烷 (6)2-环丙基丁烷 (7)1,5-二甲基-8-异丙基二环[4.4.0]癸烷(8)2-甲基螺[3.5]壬烷 (9)5-异丁基螺[2.4]庚烷 (10)新戊基 (11)2′-甲基环丙基 (12)1′-甲基正戊基(四)题答案:(1)的透视式: (2)的透视式: (3)的透视式:Cl HCH 3H 3C ClHCH 3CH 3ClHHCH 3Cl ClCH 3H H(4)的投影式: (5)的投影式:BrBr CH 3HH H 3CBrBr CH 3CH 3HH(五)题解答:都是CH 3-CFCl 2的三种不同构象式; 对应的投影式依次分别如下:ClClClClClClFFFHH H H H H H H ( )( )( )123验证如下:把投影式(1)的甲基固定原有构象位置不变,将C-C 键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前面第一碳0°、60°、120°、180°、240°得相应投影式如下:ClCl ClClClClClCl ClFF FF F H HH H H HHH H H H H HH H ( )( )( )( )( )ab c de各投影式对应的能量曲线位置如下:由于(a )、(c )、(e )则为(1)、(2)、(3)的构象,而从能量曲线上,其对应能量位置是一样的,所以前面三个透视式只是CH 3-CFCl 2的三种不同构象式。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课后答案1~10章)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癸烷2-甲基螺[]壬烷(9)1234567(10) (CH 3)3CCH 25-异丁基螺[]庚烷新戊基(11)H 3C(12)CH 3CH 2CH 2CH 2CHCH 32-甲基环丙基2-己基 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2CH 32CH 2CHCH 2C CH 3CH 33CH 32H 5CH 3CCH 2CH C(CH 3)3CH 3CHCH 3CH 32,3,3-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4-乙基庚烷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 1-环丙基丁烷 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完整版)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高鸿宾(全)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 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CH 3)3CCH 25-异丁基螺[2.4]庚烷 新戊基(11)H 3C(12)CH 3CH 2CH 2CH 2CHCH 32-甲基环丙基 2-己基 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2CH C(CH 3)3CH 3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1-环丙基丁1-甲基-3-丁基烷 烷 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有机化学_高鸿宾_第四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 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 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 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 sp 2杂化:由1 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 C H 3N H 2 (2) C H 3O C H 3 (3)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 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 C HHH H H 。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第二十章-氨基酸教案资料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第二十章-氨基酸第二十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 (1) H 2NCH 2COONH 4(2)(CH 3)3CHCH 2CHCOOHNH 2甘氨酸铵亮氨酸(3)H 2N(CH 2)4CHCOOHNH 2(4) HOOC(CH 2)2CHCOOH NH 2赖氨酸谷氨酸(5)CH 2CH 2CH 2C ON H(6) HSCH 2CHCOOH 2γ-丁内酰胺半胱氨酸(二) 写出下列氨基酸的投影式,并用R,S-标记法表示它们的构型。
(1) L-天门冬氨酸 (2) L-半胱氨酸 (3) L-异亮氨酸解:(1) COOHCH 2COOHH H 2N(2) COOH2SH H H 2N(3)COOHH H 2NH CH 3C 2H 5S-天门冬氨酸 S-半胱氨酸 (2S,3S )-(三) 用化学方法区别 CH 3CHCOO -3+ 和 CH 3CHCOOH NHCOCH 3。
解:CH 3CHCOOH3CH 3CHCOO -NH 3+水合茚三酮蓝紫色x(四) 指出下列氨基酸与过量HCl 或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
(1) Pro (2) Tyr (3) Ser (4) Asp 解:(1)Na +Cl -N H过量HCl过量NaOHN -HN H Pro, 色氨酸(2)Cl -HOCH 2CHCOOHNH 2过量NaOH过量HClHOCH 2CHCOOHNH 3+Tyr, 酪氨酸Na +Na +O -CH 2CHCOO -2(3)Cl -Na +HOCH 2CHCOOH 2过量HCl 过量NaOH HOCH 2CHCOO -2HOCH 2CHCOOH NH 3+Ser, 丝氨酸 (4)Cl -HOOCCH 2CHCOOH 3+过量HCl 过量NaOH HOOCCH 2CHCOOH 2Asp, 天门冬氨酸+Na +-OOCCH 2CHCOO -NH 2(五) 说明为什么Lys 的等电点为9.74,而Trp 的等电点是5.88。
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

第一章(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sp2杂化:由1 个s轨道和2个p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轨道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轨道或p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12)Lewis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结构式。
(1) C H3N H2(2) C H3O C H3(3) CH3C OHO(4) C H3C H=C H2(5) C H3C C H(6) CH2O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结构式如下:(1)HH H H。
N 。
(2)H H 。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高鸿宾第四版)解析

第一章 习 题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i) (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 sp 2杂化:由1 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 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 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 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ii)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 C H 3N H 2 (2) C H 3O C H 3 (3)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 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 C HHH H H。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知识点笔记课后答案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单键、双键、三键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且异构现象普遍。
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可燃烧;(2)熔点低;(3)大多难溶于水;(4)反应速率一般较小。
三、分子结构和结构式1.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分子组成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2.结构式结构式是表示分子结构的化学式,一般有短线式、缩简式和键线式三种。
如表1-1 所示。
表1-1 几种常用的结构式四、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1)共价键的定义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电子对共用形成稳定电子构型的键。
(2)共价键的分类①单键:共用一对电子;②双键:共用两对电子;③三键:共用三对电子。
乙烯乙炔(3)共价键的形成理论①价键理论x y zx y z当成键原子具有自旋反平行的未成对电子时,它的原子轨道相互交盖形成共价键。
氢原子 轨道交盖 氢分子图1-1 氢原子的s 轨道交盖形成氢分子②轨道杂化理论以碳原子为例,价电子层电子构型为2s 22p 1 2p 1 2p 0 的碳原子在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后2s 轨道的一个电予跃迁到空的2p z 轨道,形成2s 12p 1 2p 1 2p 1 (激发态), 外层能量相近的2s 轨道和2p 轨道进行杂化组成能量相等的几个新轨道。
a. 碳原子轨道的sp 3杂化在轨道杂化过程中,2s 轨道和三个2p 轨道进行杂化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如图1-2所示。
原始的原子轨道(基态) 激发态 sp 3杂化轨道图1-2 碳原子的sp3杂化b. 碳原子轨道的sp 2杂化在轨道杂化过程中,2s 轨道和两个2p 轨道进行杂化形成三个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如图1-3所示,双键碳原子一般是sp 2杂化。
图1-3 碳原子的sp2杂化c. 碳原子轨道的sp 杂化在轨道杂化过程中,2s 轨道和一个2p 轨道进行杂化形成两个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如图1-4所示,三键碳原子一般是sp 杂化。
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高鸿宾

1.例如矢量A×矢量B=矢量C设想矢量A沿小于180度的角度转向矢量B将右手的四指指向矢量A的方向,右手的四指弯曲代表上述旋转方向,则伸直的拇指指向它们的矢积C2.判断吸电基团和给电子基团方法:对于一个基团-RX,如果R的电负性大于X,那么它就是给电子的,反之就是吸电子。
比如烷基-CH3,羟基-OH,烷氧基-OCH3,由于C的电负性大于H,O的电负性大于H,O的电负性大于C,所以都是给电子的;而像硝基-NO2,羧基-COOH,醛基-CHO这些就正好相反,都是吸电子的。
有机反应中遇到的元素就那么几个,记住就好了,电负性:F>O>Cl>N>S>C>H,记住这几个就可以了。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 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 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 3C(12)CH 3CH 2CH 2CH 2CHCH 32-甲基环丙基 2-己基 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CH 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CCH 2CH C(CH 3)3CH 3CHCH 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课后习题-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圣才出品)

第20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1.命名下列化合物:解:(1)甘氨酸铵(2-氨基乙酸铵)(2)亮氨酸(2-氨基丙酸)(3)丝氨酸(2-氨基-3-羟基丙酸)(4)N-乙酰基丙氨酸(5)γ-丁内酰胺(6)半胱氨酸(2-氨基-3-巯基丙酸)2.写出下列氨基酸的投影式,并用R,S-标记法表示它们的构型。
(1)L-天门冬氨酸(2)L-半胱氨酸(3)L-异亮氨酸解:3.用化学方法区别和。
解:4.指出下列氨基酸与过量HCl或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
(1)Pro(2)Tyr(3)Ser(4)Asp解:5.说明为什么Lys的等电点为9.74,而Trp的等电点是5.88。
(提示:考虑为什么杂环N在Trp中不是碱性的。
)解:Lys的结构为:,其分子中有两个氨基,在水溶液均可电离,必须加入碱才能抑制氨基的电离,使Lys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而碱的加入必然会使溶液的pH升高,所以,Lys的等电点为9.74,高于中性氨基酸。
Trp的结构为:,其分子中虽然有两个氮原子,但吡咯氮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参与了环状离域体系,碱性非常弱,在水溶液中并不电离,所以Trp的等电点是5.88,接近中性氨基酸。
6.按要求分别合成下列化合物(原料自选)。
(1)应用丙二酸酯合成法合成苯丙氨酸(2)应用Gabriel合成法和丙二酸酯合成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蛋氨酸(3)应用Strecker合成法合成蛋氨酸。
解: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7.写出下列反应式中(A)~(I)的构造式。
解:8.一个氨基酸的衍生物与NaOH水溶液共热放出氨,并生成的钠盐,若把(A)进行Hofmann降解反应,则生成α,γ-二氨基丁酸,推测(A)的构造式,并写出反应式。
解:A的结构为(不稳定);相关的反应式如下:9.DNA和RNA在结构上有什么主要差别?解:DNA和RNA在结构上有两点不同。
(1)戊糖不同。
DNA中的戊糖为脱氧核糖核酸,而RNA中的戊糖为核糖核酸;(2)碱基不同。
有机化学_高鸿宾_第四版_答案(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全)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一) 写出丙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
(1) NaBH 4,NaOH 水溶液 (2) C 2H 5MgBr ,然后加H 2O (3) LiAlH 4 , 然后加H 2O (4) NaHSO 3 (5) NaHSO 3 , 然后加NaCN (6) OH - , H 2O(7) OH - , H 2O , 然后加热 (8) HOCH 2CH 2OH , H + (9) Ag(NH 3)2OH(10) NH 2OH解:(1)、CH 3CH 2CH 2OH (2)、CH 3CH 2C 2H 5OH(3)、CH 3CH 2CH 2OH(4)、CH 3CH 2CHSO 3NaOH(5)、CH 3CH 2CHCN OH(6)、CH 3CH 2CHCHCHO 3OH(7)、CH 3CH 2CH=CCHOCH 3(8)、OCH 3CH 2C OH(9)、CH 3CH 2COO - + Ag(10)、CH 3CH 2CH=NOH(二) 写出苯甲醛与上题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若不反应请注明。
(1)、C 6H 5CH 2OH (2)、C 6H 5C 2H 5OH(3)、C 6H 5CH 2OH(4)、C 6H 53Na OH (5)、C 6H 5OH(6)、不反应 (7)、不反应(8)、OC OC 6H 5H(9)、C 6H 5COO - (10)、C 6H 5C=NOH(三)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其羰基的活性排列成序。
(1)CH 3CH O,CH 3CCHO O, CH 3CCH 2CH 3O,(CH 3)3CCC(CH 3)3O(2)CH 33OC 2H 53O ,解:(1)CH 3CHOCH 3O CH 32CH 3O(CH 3)33)3O(2)CH33O C 2H 53O(四) 怎样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环己烯,环己酮,环己烯 (2) 2-己醇,3-己醇,环己酮(3)CHO3CH 2CHO COCH 3OH3CH 2OH,,,,解:(1)OOH析出白色结晶褪色不褪色xx(2)CH 32)3CH 3OHCH 3CH 22)2CH 3OHO2,4-二硝基苯腙(黄色结晶)xxxCHI 3 (黄色结晶)(3) p-CH 3C 6H 4CHO C 6H 5CH 2CHOC 6H 5COCH3C 6H 5CH 2OHp-CH 3C 6H 4OH323Ag 镜Ag 镜x xxCu 2O (砖红)xx 显色xCHI 3(黄)(五) 化合物(A)的分子式C 5H 120,有旋光性,当它有碱性KMnO 4剧烈氧化时变成没有旋光性的C 5H 10O(B)。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版答案.doc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2CH 3CH 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CCH 2CH C(CH 3)3CH 3CHCH 3CH 32,3,3-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 1-环丙基丁烷 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CH 2CH 2CHCH 2C CH 3CH 3CH 3CH 3C 2H 5CH 3CCH 2CH C(CH 3)3CH 3CHCH 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CH 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有机化学》第四版[1]._高鸿宾版_课后练习答案(新)
![《有机化学》第四版[1]._高鸿宾版_课后练习答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8ea8806590c69ec3d5bb7570.png)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 (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2,3,3-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4-乙基庚烷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5) 丁基环丙烷 (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2,3-二甲基戊烷 1-环丙基丁烷 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1)3Cl CH 3H H 3C ClH(2)CHHClCH 3CH 3H Cl(3)ClCHCl Cl H 3CHH 3C(4)BrBrCH 3HHCH 3Br(5)Br HCH3H Br3Br3(五)解:它们是CH3-CFCl2的同一种构象——交叉式构象!从下列Newman投影式可以看出:将(I)整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º可得到(II),旋转120º可得到(III)。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芳烃 芳香性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立体化学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卤代烃 相转移催化反应 邻基效应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醇和酚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醛、酮和醌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羧酸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羧酸衍生物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β-二羰基化合物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杂环化合物17.2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类脂类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碳水化合物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饱和烃习题(P60)(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234567(2)123453-甲基-3-乙基庚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3)123456(4) 10123456789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5) (6)1234乙基环丙烷2-环丙基丁烷(7)12345678910(8)123456789CH3 1,7-二甲基-4-异丙基双环[4.4.0]癸烷2-甲基螺[3.5]壬烷(9)1234567(10) (CH3)3CCH25-异丁基螺[2.4]庚烷新戊基(11)H3C (12)CH3CH2CH2CH2CHCH32-甲基环丙基2-己基or (1-甲基)戊基(二) 写出相当于下列名称的各化合物的构造式,如其名称与系统命名原则不符,予以改正。
(1)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2) 1,5,5-三甲基-3-乙基己烷(3) 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CH 3CCHCH 3CH 3CH 3CH 2CH 32CH 2CHCH 2C CH 3CH 33CH 32H 5CH 32CH C(CH 3)333CH 3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2,2,3,5,6-五甲基庚烷(4)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5) 丁基环丙烷(6) 1-丁基-3-甲基环己烷CH CH 3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32,3-二甲基戊烷1-环丙基丁烷1-甲基-3-丁基环己烷(三) 以C 2与C 3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2,3-二甲基丁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I )( II )( III )CH 33CH 3CH 33CH 33CH (最稳定构象)( IV )(最不稳定构象)( III )( II )CH 33H 3CH 3H3CH 3CH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两种:3H 333H 33CH 333(最稳定构象)( I )( II )(四) 将下列的投影式改为透视式,透视式改为投影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 H H H
CHO H OH OH OH CH2OH
H H H H
CHO OH OH OH OH CH2OH
(A) D-半乳糖
(B) D-阿卓糖
(C) D-阿洛糖
(十) 光学活性化合物 C5H10O4(A),有三个物性碳原子,构型均匀为 R。(A)与 NH2OH 生成肟。 (A)用 NaBH4 处理得到光学活性化合物 C5H12O4(B), (B)与乙酐 反应得到四乙酸酯;在酸存在下,(A)与甲醇作用生成 C6H12O4(C),(C)与 HIO4 反应得到 C6H10O4(D),(D)经酸性水解得到乙二醛(OHC-CHO),D-α-羟基丙醛 和甲醇。试写出(A)~(D) CH CH CH
CH CHOH O
OH OCH3 OH (C)
(A)
解:
溴水 或Fehling试剂
不裉色 裉色 裉色
过量PhNHNH2
(B) (C)
不成脎 成脎
(2) 葡萄和蔗糖
葡萄糖
解:
溴水
裉色
葡萄糖
或
过量苯肼
黄色结晶(脎)
蔗糖
(3) 麦芽糖和蔗糖
x
溴水
蔗糖
x
(二)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立体异构体的投影式(开链式):
CH2OH HO O OH OH OH
C H2OH
(2)
(1)
HO OH
O OH OH
(3)
C H2OH HO NH2
O OH OH
CHO H
解:(1)
CHO H
(2)
CHO H
(3)
OH H H OH CH2OH
OH OH OH OH CH2OH
CHO H OH H OH 解: H OH CH3 (A) CH2OH H OH H OH H OH CH3 (B) H3 C O CH OCH3 H OH OH (C) CH3 OHC O H (D) OCH3 CH CHO
解:(A)可能的结构式有:
CHO HOCH2 OH H OH CH2OH
CHO HO CH2OH HO H CH2OH
CHO CHO OH HO CH2OH HOCH2 HO H H OH CH2OH CH2OH
CHO H OH HOCH2 OH CH2OH
CHO HO H HO CH2OH CH2OH
HOCH2 HO 答: (A) HO
OH O OH
HO
(B) HO
C H2OH
O OH
-D-吡喃甘露糖
OH D-吡喃半乳糖
(五)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HOCH2 CH CH CH CH CHOCH3
(1)
OH OH OH HOCH2 (A) CH CH CH CH OH OH OCH3
OH NH2 OH OH CH2OH
HO HO H
H H H
H H H
(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
HO
Ag(NH3)2NO3
COOH H H H OH OH OH CH2OH
(1)
O CH2OH
(2)
HO HO
CH2OH O OH
CHO OH OH CH2OH CHO
OH dry HCl
CH3OH
HO HO
CH2OH O OH
OCH3
(3)
H H
HNO3
内消旋酒石酸
(4)
HO H
H OH CH2OH
CH2OH O OH
NaBH4
旋光性丁四醇
(5)
HO HO
OCH3
HIO4
C H2OH O H C O H C O
OCH3 + HCOOH
Ph O
(6)
O HO
O HO
PhCH2Cl KOH
Ph
O O PhCH2O
(D) H H
(E)
H H
OH OH CH2OH
(F)
H H
OH OH COOH
(九) 有三种 D 型己醛糖(A)、(B)和(C),其中(A)和(B)经催化加氢生成光学活性 的相应醇;用苯肼处理,(A)和(B)生成不同的脎,而(B)和(C)生成相同的脎;但 (B)和(C)经催化加氢生成的相应醇不同。试写出(A)、(B)和(C)的结构式并命名。
黄色结晶(脎)
麦芽糖
解:
裉色
麦芽糖
或
过量苯肼
蔗糖
x
I2
蔗糖
x
(4) 蔗糖和淀粉
蔗糖
解:
x
蓝色
淀粉
(六) 有两个具有旋光性的丁醛糖(A)和(B),与苯肼作用生成相同的脎。用硝酸氧 (A)和(B)都生成含有四个碳原子的二元酸, 化, 但前者有旋光性, 后者无旋光性。 试推测(A)和(B)的结构式。
CHO
CHO HO H HOCH2 OH CH2OH
CHO H OH HO CH2OH CH2OH
(八) 一种核酸用酸或碱水解后,生成 D-戊醛糖(A)、磷酸以及若干嘌呤和嘧啶。 用硝酸氧化(A),生成内消旋二元酸(B)。(A)用羟氨处理生成肟(C),后者用乙酐 处理转变成氰醇的乙酸酯(D),(D)用稀硫酸水解给出丁醛糖(E),(E)用硝酸氧化 得到内消旋二元酸(F)。写出(A)至(F)的结构式。
CHO OH H OH OH CH2OH HO HO HO H CHO H H H OH CH2OH H HO HO H CHO OH H H OH CH2OH
H HO 解: H H
(A) D-葡萄糖
(B) D-塔罗糖
(C) D-半乳糖
HO HO H 或者: H
CHO H H OH OH CH2OH
(B)
CH2 OH
CH CH CH2 CH CHO OH OH OH
答:产物不同。(A)与苯肼作用只能生成腙;(B)与过量苯肼作用可生成脎。 (3) 糖苷既不与 Fehling 试剂作用,也不与 Tollens 试剂作用,且无变旋光现象,试解释之。 答:糖苷是稳定的缩醛结构,不能形成氧环式和开链式的动态平衡,因而不能通过开链式发 生差向异构化和逆羟醛缩合反应。所以,糖苷既不与 Fehling 试剂作用,也不与 Tollens 试剂作用。 糖苷无变旋光现象的原因同样归结为它不能形成氧环式和开链式的动态平衡。 (4) 什么叫差向异构体?它与异头物有无区别? 答:两个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中,构造相同,只有一个手性碳的构型不同,而其它 手性碳的构型均相同时,这两个旋光异构体互为差向异构体; 两个末端手性碳的构型不同的差向异构体互为异头物。 (5) 酮糖和醛糖一样能与 Tollens 试剂或 Fehling 试剂反应,但酮不与溴水反应,为什么? 答: 因为酮糖可以在碱性介质中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及逆羟醛缩合反应, 使原来的酮糖转化 为醛糖,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原来的酮糖被氧化。而溴水不是碱性介质,不能使酮糖 发生差向异构及逆羟醛缩合反应,所以溴水不能氧化酮糖。 (6) 写出 D-吡喃甘露糖(A)和 D-吡喃半乳糖(B)最稳定的构象式(α-或 β-吡喃糖) 。
[ 提示:
CHO H OH OH OH CH2OH
C=N OH
(CH3CO)2O -H2O
H
H
C N ]
C=NOH H OH OH OH CH2OH
COOH
COOH OH OH OH CH2OH
CHO
解:(A) H H
(B)
H H
(C) H H
C N H OCOCH3 OCOCH3 OCOCH3 CH2OCOCH3
O OCCH3 OOCCH3 CH2OOCCH3
CH2OOCCH3 蔗糖八乙酸酯
(四) 回答下列问题:
(1) 单糖是否均是固体?都溶于水?都不溶于有机溶剂?都有甜味?都有变旋光现象? 答:一般一般情况下,是。 (2) 下列两个异构体分别与苯肼作用,产物是否相同?
(A)
OHC CH2
CH CH CH CH2 OH OH OH OH
O PhCH2O OCH3
OCH3
(7)
CHO H H HIO4 H OH H OH CH2OH
CHO H H + HCOOH + HCHO CHO
(8)
HOCH2 HO HO CH3COOCH2 HO HO O CH2OH OH CH2OH 吡啶
(CH3CO)2O
CH3COO CH3COO CH3C O O O
第十九章 碳水化合物
(一) 写出 D-(+)-葡萄糖的对映体。α和β的δ-氧环式 D-(+)-葡萄糖是否是对映 体?为什么?
CHO HO
解: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
H OH H H CH2OH
(L- (-)-葡萄糖)。
H HO HO
α和β的δ-氧环式 D-(+)-葡萄糖不是对映体,因为α和β的δ-氧环式 D-(+)-葡萄糖之 间不具有实物与镜像的关系。 α和β的δ-氧环式 D-(+)-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五个手性碳原子,其中有四个手性碳的 构型相同,只有苷原子的构型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差向异构体或异头物。
解:(A)的结构式为:
CHO
或
HO H
H OH CH2OH CHO
H HO
OH H CH2OH CHO
(B)的结构式为:
H H
OH OH CH2OH
或
HO HO
H H CH2OH
(七) 化合物 C5H10O5(A),与乙酐作用给出四乙酸酯,(A)用溴水氧化得到一个酸 C5H10O6,(A)用碘化氢还原给出异戊烷。写出(A)可能的结构式。(提示:碘化氢 能还原羟基或羰基成为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