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企业信息化四问

用友企业信息化四问
用友企业信息化四问

用友企业信息化四问

你在什么位置

我们从信息化和全球化两方面来分析中国企业在什么位置。

我们看到全球五百强,不管是

IT业的包括IBM、微软、戴尔、

思科,还有像传统企业从沃尔玛、

UPS到GE都是在全球化和信息

化两方面非常成功的企业。我们再

看中国的企业,我们有一部分企业

比如电子、服装企业已经开始走向

世界了,我们也有一些企业信息

化,已经从局部的应用发展到企业

级应用。但是中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弱势企业的位置,它们对WTO还没有什

么准备,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很差。它们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冲击,这

就是中国企业目前在全球商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不管企业在什么行业,都将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

挑战:

制造业

经过20年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了,比

如现在消费者有丰富的产品可以选择,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我们的产品也

走向世界了。所以已经有人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但是,中国制造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西方国家企业自MRP、MRPⅡ而ERP的应用思想,经过70年代与80

年代的蓬勃发展,在90年代时已经是极为成熟的管理技术了。

在西方企业发展MRPⅡ技术时,由日本发展出来的JIT(及时制造,

Just-In-Time)技术则在80年代前后无情地冲击着西方的制造企业。为了迎

战日本在全球市场的凌厉攻势,西方制造企业在历经TQM(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JIT等技术的努力后,终于在80年代末期汇

集成一个实用而富有成效的管理技术,称为WCM (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兴起,进一步加速了企业对外包模式(OEM)

的应用。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先进企业更进一步将整个制造活动都外包

给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因为后者的生产成本较低,而其本身则转而专注在

客户关系的经营上,强调了客户关系的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OEM这种制造模式会产生两种企业,一种是上游企业,比如戴尔就是

最成功的OEM制造模式。上游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是制造本身,而是客户关

系和供应链。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说,制造企业的竞争已经是供应链的竞争。

OEM模式会产生更多的另外一种企业,即下游企业,向上游提供OEM产

品,台湾就是这样成功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已经走这样的模式了。当先进国

家企业藉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来简化他们的制造

你今天的客户明天

并不一定是你的,如果

你的竞争对手提供了更

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话;

你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准

备,利用好你的资源,

照顾好你的客户,还有

你的雇员、供应商和合

作伙伴,而且要比竞争

对手做得更好。这意味

着你的企业必须信息

化。

未来最成功的商业

故事将来自优势的企

业,而未来的竞争优势

就取决于你向优势企业

位置迁移的速度!

参加WTO之后,

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

中心,中国制造业面临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是,中国制造业要加

入全球化竞争,亟待提

高制造管理水平。对中

国企业来说,已经步入

了只有依靠管理才能提

升企业竞争力的时代。

企业实施ERP,是提升

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

应用的浪潮下,中国将

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这是普遍的共识;而在

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国际

竞争力方面,WCM与

ERP管理技术是必备

活动时,承包制造活动的企业是否更应该专注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制造?下游企业关注的就是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成本的控制和保证按定单交货,这种企业急需部署ERP来提高竞争力。

制造业面临另外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提供大规模定制的能力,戴尔电脑实现了大规模定制,可以按照客户的配置要求在一周之内供货(中国地区)。如何进行大规模定制呢?这样的企业必须依靠非常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很强大的供应链系统。这是制造业的问题。 服务业

比起制造业来说中国的服务业还是很落后的。金融、电信等行业刚刚开始从垄断走向市场;我们的制造业已经走上世界了,我们的服务业还在本土。在过去几年我们服务业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在过去五年里移动电话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价格不断下降,而通话费降了多少呢?银行利息降了,但是所有银行的服务是一样的。如果你投资,你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没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就是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我们很快会看到美国的大都会保险公司、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全面的服务品牌进入中国。因此,三年之内中国服务业的状况情况将发生根本改变。

服务业的挑战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移动电话用户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

一个经常出差的用户有大量漫游通话费,电信服务商在漫游费上的优惠政策对他就会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同样的政策对普通消费者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就是个性化服务的魅力。

在金融业,创新和风险控制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银行、保险、证券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管理行业。谁具有驾驭风险的能力,谁就成功了。 流通业

以零售业为例,根据麦肯锡对中国零售业的分析报告,中国零售业未来三年五年里面竞争格局会发生改变,60%的营业额会被国际化的大零售商垄断,30%被全国性的零售商垄断,10%才是地区零售商在做。现在的情况恰

的,而且应该比CRM 受到更多的重视。 服务业是全球化竞争最激烈的领域,WTO 之后中国服务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金融、电信、医疗保健、传媒、高科技、酒店、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非常迫切。特别是金融领域的银行、证券、基金以及保险等行业,需要集中管理及全面监控解决方案来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未来流通业的竞争

就是信息化的竞争,消费品分销、第三方物流、连锁零售等行业将通过信息化改变传统的经营方法。

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从核心业务着手。不同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同企业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它

的核心业务离不开财务。财务管理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关键的,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即后台会计,而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管理好企业的资金流,管理好企业的生命线。

现阶段中国企业信

息化的关键在于管理信

恰是反过来的,有70、80%的营业额是地域性的零售商在做。所以现在零售商要考虑的是生存和消亡的问题。

政府

政府的机构和职能正在转型,电子政务正在推进。政府也在转型,政府也需要ERP和CRM系统。

公用事业

包括能源、交通、教育在内的公用事业也面临转型、市场化,比如电力公司过去从不考虑卖电的,一个垄断行业市场化以后,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先把产品(电)卖出去,因为电制造出来不卖出去就什么都不是了。

很多公共事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比如能源、电力、石油、交通运输,这些企业如果能管理好、经营好它的资产,就是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它需要资产管理。

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现在处于这样的商业环境,企业必须用信息化来应对严峻的商业挑战。

从何着手

企业信息化从何开始?

制造业的上游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资源和供应链;而下游企业关心的是制造能力,因此需要一套功能完善的ERP,来控制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一个高科技的

咨询公司,它什么最关键?人力资源,它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很重要的业务一个是采购,一个是资产管理。很多人以为EAM(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就是设备维护管理系统。那么,什么是EAM呢?事实上,EAM的解决方案已经超出了维护管理的范围。目前许多企业正在使用ERP系统来管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所有资源。这一系统与订单登录和定单完成的整个商业活动相连接。EAM系统把眼光放向管理一个公司的资产,以达到这些资产使用的最优化,因而也就能够使在这些资产上的投资回报最大化。EAM包括在所谓的"健康分析"中使用有关流程的实时信息,而"健康分析"就是设计来传递即时的影响生产的有关维护信息,这些影响被纳入到了最优化的方程中。换言之,就是EAM用的是一种以企业流程或是资产为中心的管理观点,而不是传统方式下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观点。简而言之,ERP系统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担负计划的功能,EAM使得这种能力成为可能或者是保障了这种能力的实现。这样一来,EAM 就超出了维护管理的范围,从而EAM软件的功能也就超出了维护管理软件的功能。

总之,不同的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一样的,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从核心业务着手。息化,而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就是部署和应用ERP。

选择什么技术和架构?C/S还是B/S?

J2EE还是.NET?NT、UNIX还是LINUX?

今天企业应用都可以采用先进的B/S技术来架构,支持开放的平台,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可供选择,包括Web Services、XML、工作流、无线、集成、门户等等。

如何部署应用

面对形形色色的产品:ERP、SCM、CRM、EAM、HR、BI、EIP、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的部署绝不仅仅是选择和安装这些产品。企业信息化怎么具体部署呢?是企业自己招兵买马来开发建设,还是购买成熟的应用产品,甚至全部外包?看市场上有这么多软件,我怎么部署?到底选择不同的软件、不同的供应商还是选择一个集成化的软件、单一的供应商?要不要引入咨询顾问公司?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实施?应该先实施前台还是后台应

用系统呢?制造企业要上ERP,是从财务开始,还是从制造开始?还有企业现有的应用怎么办?包括你的经验、数据,是放弃还是继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应用的部署。

中国的金融服务业,马上要国际化,你选择国外厂商,他提供的服务就能帮你国际化了吗?没有那么简单,至少还有本地化的问题。你也许应该选择本地化的厂商帮你国际化。

技术策略

技术对企业信息化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也很重要。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环境相对商业环境来说是很幸运的,商业环境充满挑战、危险,技术环境中国企业却有后发优势。

企业信息化需要合适的技术策略支持:

XML XML将深刻的改变我们构造和使用软件的方式。如果说Web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用户和应用程序间的交流方式,那么XML革命性地改变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间的交流方式,更直接地说,改变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方式。

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 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基于XML、SOAP、LDAP、UDDI的Web Services是企业在互联网上构建大型、复杂应用的理想技术。过去,一个大型复杂的应用系统里,各个模块、功能间通常是紧密耦合设计的,接口和数据交换都是内部专用的格式,使维护和扩展非常困难。XML和基于XML的Web Services提供了全新的开发大型系统设计思路,大型系统的模块、功能可以非常独立地设计,各自之间通过接口查询以及自描述的XML格式的数据交换,轻松地将各个模块、功能集成为一个大型的系统,各自内部的改动不会影响其他模块或功能,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更加容易。

Portals企业门户是企业内外部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发布工具,是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平台和单一访问入口,是基于商务协作的企业级应用的运行平台和开发管理工具。

Workflow工作流系统可以应用于广阔的IT及通信领域,小的局域性组织及大的企业集团。尽管应用领域具有多样性,工作流系统仍然能够实现某些通用的特性,提供不同产品的开发整合及交互的能力。

Wireless企业计算"无所不在, 无时不用"。特别在企业的服务与销售领域,移动商务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EAI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应用的逐步深入,企业先后开发、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来自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时期、不同技术平台,

各系统之间很难进行数据交换和将它们集成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企业之间更是如此。EAI不仅支持数据的集成,还支持业务流程的集成;不仅支持企业内部不同应用的集成,还支持企业之间应用的集成。

BI商业智能(BI)是以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如OLAP)、数据展现技术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信息的多维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的系统和手段。

信息化决定企业未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