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的护理535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管的护理
T管引流的目的:
1引流残余结石
2引流胆汁,避免胆汁性腹膜炎
3支撑胆道
T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T管。

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避免将导管固定在床上,防治病人
翻身或活动时拉出或误拔,躁动病人应专人看护,加以适当约束,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

一旦脱出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做好重置引流管的准备。

2、观察并记录引流出胆汁的性状,颜色及量。

记录24h总量。

正常情况下,每天分泌
的胆汁量在800-1000ml,色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粘性;术后24h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进食后,每日可有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 左右;术后一到两天胆汁的颜色可呈淡黄色混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落,应及时查找出原因和处理;若胆汁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T管受压,扭曲及折叠,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升高
而致胆汁渗漏和腹腔感染,定期从T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以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袋抬高高于管口,以免引起但到逆行感染。

4、每周更换引流袋(视引流袋型号决定更换时间),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引流口有无胆汁
渗出,如有大量渗出,应立即更换敷料,必要时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5、T管放置两周者,如体温正常、食欲增加,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退,说明但到炎
症消退,下端通畅,可以考虑拔管。

拔管的护理
拔管指征: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逐渐减少,颜色呈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夹管无不良反应,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下端通畅。

①夹管:拔管前应试行夹管,术后7天左右,病人全身情况好,无腹痛,发热,黄疸可
试行夹管。

先饭前饭后夹管1h,如无不良反应,可改为白天夹管,夜间开放,再行持续夹管72h,如无不良反应,即可考虑造影后拔管。

②胆道逆行造影:继夹管72h无不适,可向T管内注入76%泛影葡胺20-40ml后照片,
以了解胆道通畅情况。

造影后,开放T管1-2天后即可,并观察。

注:拔管后一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与腹痛发作,有异常者应及时报告医生作处理。

拔管注意事项
①必须行T管造影,如造影无异常,再持续开放T管24h充分引流造影剂后再次夹管2-3
天,病人仍无不是即可拔管;
②T管应尽量采用胶质管;
③拔管后残留窦道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天可自行闭合;
④若胆道造影发现有结石残留,则需要保留T管6周以上,再作取石或其他处理;
⑤长期使用激素者,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老年人等T管周围窦道形成时间长者,均
应延迟拔管。

⑥拔管时忌暴力,防止撕裂胆管及窦道。

出院健康教育
病人带T管出院时,应告知其留置T管引流的目的,知道其进行自强哦维护。

(1)妥善安置引流管,放置引流袋,防扭曲或受压。

(2)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防管道脱出或胆汁反流。

(3)沐浴时应取淋浴方式,并用保鲜膜覆盖引流伤口处。

(4)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被渗湿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感染,伤口周围以氧化锌软膏保护。

(5)每周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

若引流管脱出,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6)拔管后需观察病人食欲,大便颜色,黄疸消退情况,有无腹痛发热情况。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