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测试比表面积的方法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大学物理的许多实验之一是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其目的是确定一种固体材料中单位体积内分子在液体相中可以比其在固态中更多地暴露出表面积。
Bet容量法按照贝特(Bet)公式来确定介观结构的毛细参数,然后根据毛细参数来测定比表面积。
贝特公式的原理是当一种物质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它的孔隙越大,其物质的比表面积就会越大。
一般来说,用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实验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样品在气相色谱(GC)中测定它的型号;其次,将样品移植到实验室中,利用毛细仪移植,或者在实验室中用手工单元滤空测定样品的孔径大小;然后,以固体温度为30°C,以温度补偿形式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将温度补偿的值与刚才测出的型号值比较,若相等则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完成。
贝特公式除了用于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外,还可用于测定液体和气体比表面积。
在液态和气态中,物质的分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扩散,使空隙得以增大,从而增加了比表面积。
因此,贝特公式用于测定液体和气体比表面积,实验步骤与测定固体比表面积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液态时,样品的毛细参数不会受温度的影响,而在气态时,它们会受温度影响。
贝特公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克服传统技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比表面积的困难。
它的计算公式简洁,可以精确地获得比表面积的数值,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对固体材料的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有更好的理解。
贝特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在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活性中间体制备及其分离纯化、金属表面复合物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理解固体材料的构造及其相关反应。
总之,Bet容量法对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固体材料的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
除了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外,贝特容量法还可用于测定液体和气体比表面积,同时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
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知识】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序言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它描述了固体材料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接触面积。
为了量化固体材料的表面积,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测量方法。
而在这些方法中,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深入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意义。
一、bet比表面积的原理和测量1.1 bet比表面积的定义bet比表面积是根据贝特等温吸附方程(BET equation)来计算的,该方程基于气体在材料表面吸附的模型。
表面积越大,则吸附分子与材料表面的接触面积越大,从而导致更多的分子被吸附。
1.2 bet比表面积的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bet比表面积的方法有气相吸附法和液相吸附法。
其中,气相吸附法使用的是氮气吸附脱附技术,而液相吸附法则常用吸附剂为甲苯等有机物。
二、氮气吸附脱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1 氮气吸附脱附技术的原理氮气吸附脱附技术是测量bet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基于氮气在材料表面吸附和脱附的过程来获得材料的比表面积。
其中,氮气吸附的等温线通常遵循亚单分子层吸附模型,而脱附曲线则用于计算bet 比表面积。
2.2 氮气吸附脱附技术的应用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表征催化剂、吸附剂、孔隙材料等材料的表面性质。
通过测量bet比表面积,可以评估材料的孔隙结构、孔隙分布以及吸附性能,从而优化材料的设计和合成。
三、bet比表面积和氮气吸附脱附在材料科学中的意义3.1 表征材料的孔隙结构bet比表面积的测量结果可以提供材料的孔隙结构信息,如孔径分布、孔隙体积等。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和控制材料的吸附、传质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2 优化材料的设计和性能通过评估材料的bet比表面积,科学家们可以优化材料的设计和性能。
在催化剂领域,高bet比表面积的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BET)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表面积的测试方法。
它是分子吸附理论的基础,由古斯塔夫·勒奥摩和巴尔米拉·费曼于1938年首次提出。
费曼展示了气体分子如何在表面/固体界面上结合,推导出BET方程,并可以用来计算这些结合的表面积和比表面积。
根据费曼的理论,当一种气体定积在中性表面上时,气体分子会与表
面的具有不同活性的气体分子结合。
在此结合中,气体的分子状态可
以通过应力/压强调整改变,因为通常情况下,费曼理论可以被认为是
测试物质表面积时的理想状态。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BET)通常用于测量粉状体、纤维状体和胶体等物
质的表面积。
BET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具有复杂表面结构的样品的表面积,而不受体积或其他影响。
例如,BET测试方法可以精确测量细胞
膜表面积,而不受其厚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表面积测试一般以室温和固定的压强为基础,常见的是低压吸附和
高压吸附,其中低压吸附很常见,它以低于0.2兆帕的低压开始,并
以慢慢升高的压力范围,准确地测量表面积。
BET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许多次重复,其结果非常准确和可靠,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
专业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微量浓度
的物质,并把这些结果绘制成曲线,以显示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分子
吸附曲线。
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简便的、精确的测量表面积的标准
评估方法,可用于一系列表面活性物质,如类脂、矿物粉末、催化剂
和材料等。
费曼和勒奥夫曼提出的计算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吸收、载体设计、生物医学研究和其他各种应用研究中。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实用指南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实用指南一、引言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吸附、反应、传输等过程。
因此,准确测量材料的表面积是非常关键的。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bet比表面积测试,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二、仪器和试剂准备进行bet比表面积测试需要准备以下仪器和试剂:1. bet比表面积仪:一种常见的仪器是气体吸附仪,如比特吸附仪;2. 氮气:用于进行吸附实验的气体;3. 样品:需要测试的材料样品。
三、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进行研磨、筛分等处理,以获得均匀的颗粒大小和形状;2. 仪器预热:根据仪器的说明书,将仪器进行预热,确保仪器的稳定性;3. 样品装填: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均匀地装填到仪器的测试吸附管中;4. 吸附实验:使用氮气进行吸附实验,根据仪器的设置,控制吸附实验的温度和压力;5. 数据采集:根据仪器的要求,记录吸附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吸附量、脱附量等;6. 脱附实验:使用脱附气体进行脱附实验,记录相应的数据;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的bet比表面积。
四、数据分析和解读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解读:1. 吸附等温线:通过绘制吸附等温线,可以了解材料的吸附性质,如吸附量随压力的变化趋势;2. 脱附等温线:通过绘制脱附等温线,可以了解材料的脱附性质,如脱附量随压力的变化趋势;3. bet比表面积计算:根据吸附和脱附实验的数据,可以使用bet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样品的表面积;4. 结果对比与分析:将不同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样品的表面积差异,寻找其原因。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bet比表面积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的预处理要充分,确保样品的颗粒均匀、形状规整;2. 仪器的预热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要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操作;3.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吸附和脱附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4. 数据处理时要仔细核对计算公式和数据的单位,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关键 词 :比表 面 积 ; E 容量 法 ;等 温线 BT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Q4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4 1 7 ( 0 2 0 —1 70 1 7 — 3 4 2 1 ) 20 9 —3
So p c fc s rac e e s r men l s e ii u f e ar a m a u e i d t
第3 3卷 第 2期
21 0 2年 O 4月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e to J u n l f a g h n Un v r iy o c n l g Na u a 1Sc ince Edii n) o r a o Ch n c u ie st fTe h o o ( t r y
wi t BET c p c t e h d h a a i m to y
LI Ao, BA a — i U Xio we , LI Yi g, ZH AO e — o U n Zh n b
( c o l f h mi r S h o e s y& L f S i c ,C a g h n Unv r i f c n lg , h n e u 3 0 2 C i a oC t i c n e h n c u iest o h oo y C a g h n 1 0 1 , h n ) e e y Te
o he a ft s mpl s r me s r d e a e a u e wih t FI NESORB一 02 Sura e r a nd 3 0 f c A e a Por sm e r An l e . The o i ty a yz r e f c s o q a iy, p e t e t e , c r ir ga fo f e t f u ntt r —r a m nt a re s l w r t a d q ii i m tm e on t s f c a e a e n e u lbru i he ur a e r a me s e e r t i d i t i. a ur m nta e s ud e n de a l
bet方程的应用,多孔物质比表面积的测定原理,方法。
bet方程的应用,多孔物质比表面积的测定原理,方法。
BET方程是由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位科学家共同提出的,用于描述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测定原理和方法。
BET方程是基于物理吸附现象的理论模型,通过测量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与解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来确定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
BET方程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表面积测定:BET方程可用于测定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如颗粒、纤维、膜等。
通过测量气体在材料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结合一些特定的实验条件和计算方法,可以根据BET方程计算得到材料的比表面积。
2. 孔径分布:BET方程还可以用于分析多孔材料孔径分布的情况。
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可以得到材料中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吸附量和孔径分布。
3. 材料性能研究:比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材料性能参数,对于多孔材料的吸附、催化、分离等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BET方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吸附性能、催化活性等,并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为了应用BET方程进行比表面积测定,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材料预处理:首先需要对多孔材料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干燥等,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吸附等温线测量:使用气体吸附仪进行吸附等温线测量,记录不同相对压力下吸附剂(如氮气)的吸附量。
3. 数据处理:将吸附等温线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拟合,得到BET方程的相关参数,如单层吸附量(monolayer adsorption capacity)和BET等温线斜率(slope)。
4. 比表面积计算:根据BET方程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到材料的比表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BET方程适用于吸附等温线为单调增加的情况,且在较低的相对压力范围内成立。
对于非均匀孔径分布或吸附多层的情况,BET方程可能不适用,需要使用其他更复杂的模型进行分析。
此外,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准确性,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碳纳米管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碳纳米管比表面积测试方法碳纳米管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碳纳米管所具有的表面积。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纳米级别的尺寸特征和独特的结构特性,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常常被用作高效催化剂的载体、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以及吸附剂等。
测定碳纳米管比表面积的方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能够定量测定碳纳米管的质量或体积;2.确定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3.确定电子显带结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测定碳纳米管比表面积的方法。
1.比氮吸附法(BET法)比氮吸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碳纳米管比表面积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氮分子在物质表面上吸附的特性,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压力下吸附氮气的量,得到受测物质的孔隙分布和比表面积等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活性炭、氧化物以及商业化的碳纳米管等材料。
2.壁厚法壁厚法是一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碳纳米管的壁厚来估算比表面积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TEM观察到的碳纳米管的外径和内径,计算出碳纳米管的壁厚,然后通过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来估算比表面积。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较高的仪器分辨率。
3.热重分析(TGA)法热重分析是一种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来得到比表面积的方法。
通过样品质量的变化曲线,可以推测出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氧化、表面改性等处理后的碳纳米管。
4.红外光谱法碳纳米管的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测量ν(OH)峰值的强度来确定碳纳米管的含氧官能团含量,进而估算比表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碳纳米管表面上具有较多氧官能团的样品。
5.氮气吸附分析仪法氮气吸附分析仪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吸附氮气的量来得到比表面积的方法。
其他比表面积测试仪器均不能在低温度下测量相变洁净粉末的吸附量。
综上所述,根据所需的精确度和样品的性质,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定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
决定比表面积的方法不仅要考虑精度和重复性,还要考虑样品的制备和测试的难易程度。
BET容量法测定吸附剂比表面积
BET容量法测定吸附剂比表面积周韬摘要:实验根据BET公式,利用自动吸附仪测定微球硅胶对液氮的吸附,即通过测定一定的相对压力下的吸附量,定量地对硅胶颗粒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
实验中,液氮的吸附量用液氦进行标定。
关键词:BET公式;吸附量;1 前言在测定微孔或者介孔等材料的比表面积实验中,最常用的BET法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1]。
动态法中的容量法测定过程机械化程度高,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所以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彭人勇等人在“BET氮气吸附法测粉体比表面积误差探讨[2]”一文中提到了BET公式的适用范围。
公式是按多层物理吸附模型推导出的。
在液氮低温下,N2 在绝大多数固体表面上的吸附是物理吸附。
当相对压力很小的时候, 氮分子数离多层吸附的要求太远, 此时试验的点将偏离BET 图的直线。
另外, 当相对压力变得较大时,除了吸附外,还会发生毛细管凝聚现象, 丧失了内表面, 妨碍了多层物理吸附的层数进一步增加。
此时,BET 图偏离直线往上翘。
对大多数样品说来, BET 公式的志向方位是相对压力在0.05 ~ 0.35 之间。
低温氮吸附容量法测催化剂比表面积的理论依据是Langmuir方程和BET方程[3]。
Langmuir吸附模型假定条件为:⑴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即一个吸附位置只吸附一个分子;⑵被吸附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⑶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
BET方程模型条件为:(1)吸附剂表面可扩展到多分子层吸附;(2)被吸附组分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而吸附层之间的分子力为范德华力;(3)吸附剂表面均匀;(4)第一层吸附热为物理吸附热, 第二层为液化热;(5)总吸附量为各层吸附量的总和, 每一层都符合Langmuir 公式。
所以,根据前人的经验,在本次实验中,用液氮维持样品的低温使被吸附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
并且在相对压力为0.05-0.30之间进行取点实验。
2 实验部分 2.1原理2.1.1 测定比表面积需要测定的数据微孔硅胶一类物质的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如下:A =V m N A σ式中:A 为该物质的比表面积,m 2.g -1;V m 为吸附剂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层时的吸附量,即饱和吸附量,mol.g -1;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σ为一个分子的截面积,m 2。
BET法测比表面积操作步骤
BET法测比表面积操作步骤一、取样1、取干燥的样品管和编号的橡胶塞(样品管不可编号,即橡胶塞编号即为样品管编号。
橡胶塞和样品管必须一一对应。
)2、用泡沫垫固定样品管,橡胶塞塞住样品管,置于分析天平上称量空样品管,橡胶塞和泡沫垫质量m1。
3、用称量纸称量待测样品(样品质量在30~100mg),用纸槽将样品送入样品管底。
(样品送入不可沾到管壁)。
4、再次用分析天平称量带样品的样品管,橡胶塞和泡沫垫质量m2。
二、抽真空1、取出抽真空仪器上的抽气管,扭开管上的铁圈,取出里面的塑料圈和黑色小橡胶圈,将样品管从管口先套上铁圈,在套上塑料圈,在于管口上套上黑色小橡胶圈,然后将样品管垂直插入抽气口,最后扭紧铁圈。
2、将样品管插入加热区,将对应抽气管上的开关打到“Vac”,将抽气管上的小旋钮往上旋3mm左右。
然后按上下按钮设置目标温度,再按sec确定。
抽真空12小时左右。
抽真空完后,将目标温度设置为0,再将样品管拿到降温区冷却。
3、冷却置室温后,将抽气管上铁圈旋出,将开关打到“Gas”,回填气体,使样品管自动弹出,立刻去下铁圈,塑料圈和小黑圈,用相应编号的橡皮塞塞住管口,再次称重m3。
称重同时将抽气管组装好,放回原处,将开关打到“Off”。
三、测定比表面积1、打开Micromeritics仪器上的橱窗,将液氮瓶取出,装入液氮(液氮要装在里瓶口5cm处,液氮为—200度,注意自身安全,每做完一个样品都要加一次液氮)。
将样品管装在仪器上(装样品管方法与抽真空时装管方式一样,要确保垂直插入,样品管要与旁边空管高度一至),在套上泡沫盖。
将装好液氮的液氮瓶放到仪器的升降梯上,关闭橱窗。
2、打开电脑桌面上的GeminiⅦ,等进入软件主界面依次点击File/Open/Sampleinformation,命名文件名后打开,点击Replace All,替换c盘中GeminiⅦ/data/REF,打开Mesopore这个文件。
打开后更改Sample上的文件名。
bet比表面积计算
bet比表面积计算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bet比。
bet比是指吸附等温线上相对压力介于0.05和0.3之间的比值,即bet比=Vp/Vm,其中Vp表示吸附剂的孔体积,Vm表示吸附剂的外表面积。
通常,bet比越高,材料的孔隙结构越发达,表面积越大。
计算bet比的常用方法是通过佩氏方程(Peapod equation)进行拟合。
佩氏方程是一种用于描述多层吸附的等温线模型,可以用来计算吸附剂的表面积。
佩氏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V/Vm = C*(P/P0)/(1-(P/P0))其中,V表示吸附剂的吸附体积,Vm表示吸附剂的外表面积,C 表示常数,P表示吸附剂的相对压力,P0表示饱和蒸气压力。
根据佩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得到吸附等温线上的吸附体积V和相对压力P的数值。
然后,通过拟合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常数C的值。
最后,通过测量吸附剂的孔体积Vp,就可以计算出吸附剂的外表面积Vm,从而得到bet比。
除了佩氏方程,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计算表面积的方法,如BJH法(Barrett-Joyner-Halenda method)、DR法(Dollimore-Heal method)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计算的,但具体的计算公式略有不同。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材料特性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bet比时需要准确测量吸附剂的孔体积和吸附等温线上的吸附体积和相对压力。
孔体积可以通过比较吸附前后吸附剂的质量差来测量,而吸附等温线的测量则需要使用吸附仪器进行。
在进行实验时,还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bet比是一种描述多孔材料孔隙结构的重要参数,能够反映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
通过合适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吸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吸附剂的表面积,并进一步计算出bet比。
这对于研究和应用多孔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多孔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bet法测比表面积
BET比表面积测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介绍以下是目前比表面积分析测试中最常用的典型国家标准。
1、(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置于吸附质气体气氛中的样品,其物质表面(颗粒外部和内部通孔的表面)在低温下将发生物理吸附。
当吸附气体达到平衡时,测量平衡吸附压力和吸附的气体量,根据BET方程式,可求出被测样品的单分子层吸附量,从而计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
该标准根据气体吸附的BET原理,规定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
它适用于粉末及多孔材料(包括纳米粉末及纳米级多孔材料)比表面积的测定,其测定范围是O.00l~1000㎡/g。
测量方法计有容量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重量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和气相色谱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
一般采用氮气作为吸附气体,但对于比表面积极小的样品可选用氪气。
在测量之前,需试样进行脱气处理,这一点对于纳米材料尤为重要。
通过脱气可除去试样表面原来吸附的物质,但要避免表面之不可逆的变化。
该标准为非等效采用IS09277:1995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 La of solids by gas adsorpti On using the BET method.2、(GB/T 10722-2003)-炭黑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D 6556:2000a《炭黑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 10722-1999《炭黑比表面积测定氮吸附方法》,因为原标准在技术上已落后。
本标准规定了用Brunauer,Emmett,Telter(B.E .TNSA)的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多点法测定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原理、意义、用途、试剂、材料、仪器、采样、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橡胶用炭黑、色素炭黑和乙炔炭黑;本标准也适用于白炭黑氮吸附表面积(NSA) nitrogens urfacea rea(NSA)按B. E. T理论,由氮吸附数据计算得到的炭黑总比表面积。
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固体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其活性往往与其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于了解其催化性能以及优化催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一、BET法BET(Brunauer-Emmett-Teller)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氮气吸附-脱附原理,通过测量在不同相对压力下固体催化剂与氮气的吸附量,来确定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BET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测固体催化剂样品粉末经过预处理,如除去杂质、干燥等。
2. 将预处理后的催化剂样品放置在比表面积测定仪器中,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
3. 向催化剂样品中注入氮气,使其与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作用。
4. 在不同的相对压力下,测量催化剂样品吸附氮气的量。
5. 根据吸附量与相对压力的关系,利用BET等式计算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
BET法的优点是测量简便、精度高、广泛适用于各种固体催化剂。
但是该方法对于孔径分布不均匀的催化剂样品可能存在误差。
二、Langmuir法Langmuir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气体吸附在固体表面形成单层分子吸附层的原理,通过测量吸附气体的压力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Langmuir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测固体催化剂样品粉末经过预处理,如除去杂质、干燥等。
2. 将预处理后的催化剂样品放置在比表面积测定仪器中,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
3. 向催化剂样品中注入吸附气体,使其与催化剂表面发生吸附作用。
4. 在不同的吸附气体压力下,测量催化剂样品的吸附量。
5. 根据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利用Langmuir等式计算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
Langmuir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具有均匀表面的催化剂样品,但对于孔径分布不均匀的催化剂样品可能存在误差。
三、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固体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方法。
BET吸附法测定粉体比表面积-实验原理
固体与气体接触时,气体分子碰撞固体并可在固体表面停留一定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过程按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时吸附剂(固体)与吸附质(气体)之间发生电子转移,而物理吸附时不发生这种电子转移。
BET(Brunauer – Emmett - Teller)吸附法的理论基础是多分子层的吸附理论。
其基本假设是:在物理吸附中,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而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范德华力。
所以,当气相中的吸附质分子被吸附在多孔固体表面之后,它们还可能从气相中吸附其它同类分子,所以吸附是多层的;吸附平衡是动平衡;第二层及以后各层分子的吸附热等于气体的液化热。
根据此假设推导的BET方程式如下:(4-8)式中:P 0——吸附平衡时吸附质气体的压力;Po ——吸附平衡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V ——平衡时固体样品的吸附量(标准状态下);V m——以单分子层覆盖固体表面所需的气体量(标准状态下);C ——与温度、吸附热和催化热有关的常数。
通过实验可测得一系列的P和V,根据BET方程求得Vm,则吸附剂的比表面积S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nλ——以单分子层覆盖1克(g)固体表面所需吸附质的分子数;δ—— 1个吸附质分子的截面积(A2);NA ——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2×1023 );W ——固体吸附剂的质量( g )。
若以N2作吸附质,在液氮温度时,1个分子在吸附剂表面所占有的面积为16.2 A2,则固体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4-9)这样,只要测出固体吸附剂质量W,就可计算粉体试样的比表面积S (m2 / kg)。
2.吸附方法概述以BET等温吸附理论为基础来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吸附法,一种是动态吸附法。
静态吸附法是将吸附质与吸附剂放在一起达到平衡后测定吸附量。
根据吸附量测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容量法与质量法两种。
容量法是根据吸附质在吸附前后的压力、体积和温度,计算在不同压力下的气体吸附量。
BET容量法测定吸附剂比表面积
上文提到,当 P/P0(比压)取在 0.05-0.35 范围内时,BET 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
0.35)时,由于毛细凝聚变得显著起来,分子的吸附、脱附受到其他分子存在的影响,于 是破坏了多层物理吸附平衡,不符合 BET 方程的基本假定,故会产生偏离实际的现象出 现。
附,甚至可能连单分子层吸附也未形成,表面的不均匀性就显得突出;在比压太大(大于
其后有不少研究人员对于理想bet方程作出了改进如kim两人在1968年提出的kimoh改进式霍布森hobson于1969年提出的hobson半经验式以及1976年jaroniec和sokolowski的能量分布式在吸附实验的基础上现代科技很好地推动了比表面积测定的发展
BET 容量法测定吸附剂比表面积
[4] Jaroniec M, Sokolowski S, Waksmundzki A. MULTILAYER 1:32-33
[6] 韩超.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复合水泥浆体化学结合水与孔结构的分析研究[D]. 合肥:
附录 I 实验数据处理
前被公认为测量固体比表面的标准方法。
吸附,第二层上又可能产生第三层吸附,吸附平衡时,各层达到各层的吸附平衡时,测量 平衡吸附压力和吸附气体量。所以吸附法测得的表面积实质上是吸附质分子所能达到的材 料的外表面和内部通孔总表面之和。 提出两项基本假设: ①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自由表面对所有分子的吸附机会相等,分子的吸附、脱附不受 其他分子存在的影响; ②固体表面与气体分子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引力,因此在第一吸附层之上还可以进行第 二层、第三层等多层吸附。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每一层的形成速度与破坏速度相等。
1.2 前期工作
定,对于我们了解多孔物质的性质、利用好多孔物质的强大吸附能力都有好处。 BET 是三位科学家名字的简称,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布鲁诺(Brunauer) 、埃麦特
BET法测比表面积
BET比表面积测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介绍以下是目前比表面积分析测试中最常用的典型国家标准。
1、(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置于吸附质气体气氛中的样品,其物质表面(颗粒外部和内部通孔的表面)在低温下将发生物理吸附。
当吸附气体达到平衡时,测量平衡吸附压力和吸附的气体量,根据BET方程式,可求出被测样品的单分子层吸附量,从而计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
该标准根据气体吸附的BET原理,规定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
它适用于粉末及多孔材料(包括纳米粉末及纳米级多孔材料)比表面积的测定,其测定范围是O.00l~1000㎡/g。
测量方法计有容量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重量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和气相色谱法比表面积分析测试。
一般采用氮气作为吸附气体,但对于比表面积极小的样品可选用氪气。
在测量之前,需试样进行脱气处理,这一点对于纳米材料尤为重要。
通过脱气可除去试样表面原来吸附的物质,但要避免表面之不可逆的变化。
该标准为非等效采用IS09277:1995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 La of solids by gas adsorpti On using the BET method.2、(GB/T 10722-2003)-炭黑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D 6556:2000a《炭黑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 10722-1999《炭黑比表面积测定氮吸附方法》,因为原标准在技术上已落后。
本标准规定了用Brunauer,Emmett,Telter(B.E .T NSA)的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多点法测定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原理、意义、用途、试剂、材料、仪器、采样、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橡胶用炭黑、色素炭黑和乙炔炭黑;本标准也适用于白炭黑氮吸附表面积(NSA) nitrogens urfacea rea(NSA)按B. E. T理论,由氮吸附数据计算得到的炭黑总比表面积。
BET 法计算比表面积
GB/T××××—××××11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BET 法计算比表面积A.1 概述用摩尔/克表示的被吸附气体的量n a ,标绘在对应横坐标为相对压力p/p 0的等温吸附线的纵坐标上。
单分子层吸附量n m ,可用BET 公式(1)计算:0011)/1(/p p C n C C n p p n p p m m a -+=- …………………………(1) A.2 多点法测定在BET 图中,(p/p 0)/[n a (1-p/p 0)]标绘为纵坐标,p/p 0为横坐标(见图2)。
在相对压力p/p 0为0.05~0.30范围内,y = a +bx 通常是线性的,截距a 要求为正。
由线性回归法求出斜率b =Δy /Δx =(C -1)/n m C )和截距α=1/(n m C) 。
单分子层吸附量可通过公式(2)和公式(3)计算:ba n m +=1 …………………………(2) 1+=ab C (3)说明:y= (p/p 0)/[n a (1-p/p 0)] ——BET 方程的纵坐标; p/p 0 ——相对压力;a ——纵坐标的截距;GB/T××××—××××Δx ——横坐标的变化(斜率计算);Δy ——纵坐标的变化(斜率计算);1 ——多点BET 拟合;2 ——单点BET 线;3 ——试验数据点;4 ——选作单点BET 计算的数据点。
图A.1 BET 图A.3 质量比表面积质量比表面积s α可通过评估整个单层中每个分子占据的平均面积所得到的单层吸附量按公式(4)计算:L n m m s αα= (4)A.4 含有微孔的石墨烯材料的BET 图选点范围说明:n a (1 - p /p 0) —— BET 方程中分母为左边的纵坐标; p /p 0 —— 相对压力;1 —— BET 使用范围上限。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测试方法层出不穷。
在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测试方法就是“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这种方法使用简单,测试精度高,既能够保证建筑质量,又能够确保建筑安全。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测试之前,要先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有:bet比表面积测试仪、滴管、荧光剂和无纺布等。
同时,还需要安排好测试时间和地点,并确保待测试的墙面外表面干燥、平整、无裂缝。
第二步:测试涂料准备涂料的测试是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的重点之一。
在测试之前,需要将涂料的密度与端面吸水率进行测试,同时对涂料进行混合、搅拌,保证涂料的均匀性。
如果涂料使用时间过久,还需要进行搅拌液体,保证涂料能够充分溶解。
第三步:制备标样为了保证测试的可靠性,需要制备出至少6块大小相同的无纺布,将其浸泡于荧光剂中。
之后将无纺布置于涂料表面,使其充分浸润。
待涂料干燥之后,将无纺布剪下,形成完整的标样。
第四步:测试步骤在测试之前,需要将涂料表面除去灰尘和脏物,并确保表面干燥。
接下来,将bet比表面积测试仪固定在试验板上,测量试验板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并将试验板平放于手掌上,向下倾斜15度左右。
将荧光剂浸润的无纺布置于试验板上,并用滴管将涂料滴在无纺布表面中央处,直至涂料润湿整个标样。
待涂料干燥之后,用挖形刀将试验板反转,将试验板内涂料切下,并进行称重。
第五步:数据处理将称重记录下来,并计算得到涂料比表面积值。
根据涂料比表面积值和基准涂料比表面积值之间的差异,就能够判断出涂料表面的质量和光滑度情况。
综上所述,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充分的保障。
在使用该测试方法时,需要注意测试涂料的准备,在测试步骤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同时,测试结果需要仔细记录和处理,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的方法,它是由德国化学家Friedrich Brunauer、Paul Emmett
和Edward Teller在1938年发明的。
它主要是通过测定一定量
的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在一定量的固体表面上的吸附量来测定固体的比表面积。
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样品:将样品放入被测仪器中,如果样品是粉末状的,
则需要用筛子将其筛细,以保证样品的粒度一致;
2.放置样品:将样品放入被测仪器中,并将其固定在恒温箱中;
3.加入溶剂:将溶剂加入被测仪器中,以便溶解样品;
4.加入气体:将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加入被测仪器中,以
便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
5.测量: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量气体在样品表面上
的吸附量;
6.计算: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BET法?
BET测试理论是根据希朗诺尔、埃米特和泰勒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单层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间的关系方程,即著名的BET方程。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更准确。
通过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多层吸附量,以P/P0为X轴,
P/V(P0-P)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
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35-0.0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在此范围内。
BET方程如下:
(4)
式中: P: 氮气分压
P0: 液氮温度下,氮气的饱和蒸汽压
V: 样品表面氮气的实际吸附量
V m: 氮气单层饱和吸附量
C : 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BET实验操作程序与直接对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标定样品实际吸附氮气量的体积大小,理论计算方法也不同。
BET法测定比表面积适用范围广,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高,特别适合科研单位使用。
当被测样品吸附
氮气能力较强时,可采用单点BET方法,测试速度与直接对比法相同,测试结果与多点BET法相比误差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