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与教育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学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其中核心是思维。
个性心理(简称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感觉知觉认识过程(知)记忆想象注意心理过程思维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研究需要心理学心理现象兴趣个性倾向性志向世界观自我认识个性心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能力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5.心理学基本任务:理论任务(p9通过对自己对象的研究,不断揭示心理意识与外部世界及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起到论证和充实的作用),应用任务(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揭示去解决各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连的问题p10)二、心理学与教育关系密切:1.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2.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的发展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三、研究方法p161.原则:客观性,分析与综合,教育性2.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法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具有物质基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
P26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p28心理具有客观源泉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
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象,产生心理。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二章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答:1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答:经验科学:1 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2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心理学乃“直接经验之学”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答:实验内省法:——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内省法: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4. 试评冯特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答:1理论体系显得庞杂和混乱2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同一范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尽管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未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4尽管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5.简述艾宾浩斯关于的记忆研究。
答:1无意义音节:2艾宾浩斯认为在实验中不能采用有意义的文字材料,因为其包含了旧经验的影响及意义联想3无意义音节是两个辅音中间加上一个元音所构成的没有任何语义的音节,如ZOG,NOZ,GHD等4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最大限度保证了实验研究的客观性5节省法:要求被试在第一次完全记忆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学再背,然后对比前后两次学习记忆所花时间的长短,计算出两次记忆过程中所节省的时间和记忆次数6、对冯特来说,什么是心理元素,它们的特性是什么?你的回答中请论述冯特情感三维说。
答:自己找7、界定冯特理论中所使用统觉。
答: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8、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1第一次对记忆作数量分析,揭示了人类记忆保持与遗忘的一般规律2康德曾认为高级心理活动不能用实验研究,艾宾浩斯打破了这一禁区,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新的局面3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4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第四章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一、行为主义的贡献答:(一)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以客观行为代替了主观意识,以实验法代替了内省法,使心理学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由于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二、行为主义的局限答:(一)生物学化倾向严重:否认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刺激、反应又被分析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二)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否认意识、心理、内省及相关的概念,使心理学犯了客观主义的错误,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三)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把人视为一架被动的刺激-反应机器,把环境看作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三;早期行为主义的缺陷答:早期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全盘否定意识,但是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不能因为它难以研究而回避它、排斥它。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
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学习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习心理学复习资料学习心理学的同学们知道心理学需要复习什么内容呢?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学习心理学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概论)1. 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 个体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和情感 (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3. 意识和无意识:意识:能够自我觉知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无意识:自发地或不能觉知的心理和行为现象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分辨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为有意识的行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心理现象。
4. 心理学研究任务: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5. 心理学的领域和分支生理—心理学: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动物心理学:从无意识到意识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现象的机制、发展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现象的机制、发展和运用6. 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法:测验的信度、效度和标准化7. 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①科学心理学诞生造心理学:内省、心理元素机能主义:意识的适应性机能精神分析:临床法、人性恶、无意识现行为主义:实证方法、行为、刺激—反应格式塔学派:现象学方法、1+1>2人本主义:人性善、自我实现②现状:内部派系融合;吸收其他学科新技术新突破;拓展应用领域8. 科学的心理观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高级机能:动物演化的进程;个体发展史;现代医学研究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人的心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心理学复习资料(认知心理)一.注意1.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2. 注意的特征选择性:从诸多对象中选择少量的对象加以注意集中性:将注意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一直维持到活动结束3. 注意的清晰程度:注意的中心;注意的边缘;注意范围之外注意的外部表现:无关动作停止;朝向反应4.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又称不随意注意,不易疲劳)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意识的清晰性相对较差※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对比;活动;新奇性活动者的特征:兴趣和需要;情绪;经验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又称随意注意,易疲劳)可完全由人自主控制;有预定的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活动效率高※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活动的组织特点注意者的特点:对活动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个体的知识经验;个体的人格特征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又称随意后注意,不易疲劳)对活动高度迷恋;活动或动作高度熟练和自动化,活动效率最高※影响有意后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的迷恋程度5.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选择性注意):同一时间注意到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注意稳定在同一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的转移: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从该关注的对象上转移到不该关注的对象上.注意的分配(分配性注意):注意同时能指向多个对象的能力6. 大学生注意的特点:随意注意得到充分发展,注意品质有了新的提高7. 注意力的培养:良好注意习惯;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广泛稳定的学习兴趣;锻炼意志、抵抗干扰;防止疲劳8. 注意规律的应用合理安排集中学习的时间合理设置活动的组织形式科学配置不同的活动健康用脑注意品质的锻炼二.记忆产生和发展1. 记忆的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心理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版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复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大脑结构和功能:大脑结构、大脑功能、左右脑半球功能差异。
神经传递与神经化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
感觉与知觉:感觉器官、感觉传递和感觉整合。
三、学习与记忆经典条件作用:强调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条件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操作条件反应:操作条件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学习过程。
记忆过程: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和遗忘曲线。
四、认知与智力思维与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概念层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语言与思维:语言的认知功能、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
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的定义和分类、智力测试的方法和应用。
五、情绪与动机情绪与情绪表达:情绪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情绪的表达方式和与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
动机与需求: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需求层次理论。
六、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青少年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成人发展:成人的身心变化和发展任务、老年期的身心发展。
七、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经典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如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发展:人格形成的因素和过程、人格变化和发展。
八、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常见的精神疾病。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九、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的特征和因素、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的过程和影响、社会行为的类型和解释。
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权威和从众行为。
以上是心理学复习资料的完整版,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和内容。
心理学重点填充(完整版)
心理学重点第一章:(1)心理学含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维基百科)(2)心理学研究历程(流派及代表人物):①研究意识经验的心理学。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②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③研究个体差异的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④研究可观察行为的心理学。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⑤研究知觉重组的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德国心理学柯勒)。
⑥研究人性潜能的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美国心理学罗杰斯)。
(3)心理学源于哲学和生理学。
(P2)(4)心理学研究方法类型:总体而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相关方法和实验方法两类,其中相关方法又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和个案法。
各种类型的研究程序不同,获取数据的方式不同,能够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P13)(5)冯特提出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心理学的内省技术)(P3)(6)心理学研究领域(定义):①实验心理学考察多种动物共有的基本行为过程。
它一般在实验室进行,主要研究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问题解决、信息交流、情绪、动机等心理过程的基本性质。
②生理心理学或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力图探明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与行为、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
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相对简单的和高度复杂的行为,都应当有③现在,发展心理学早已不在局限于研究儿童的心理了,行为的一切方面及其在个体一生中的变化情况都是发展心理学涉及的范围。
(P10)④人格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个体差异的领域。
这样的差异反映的事实是:在相同的情景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翻译。
人格心理学家试图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同时也努力探索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行为方式倾向于一致。
⑤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中的人类行为,尤其关注他人影响个体的问题。
(P11)⑥教育心理学考察学习过程的一切心理层面的内容,涉及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学生、教师、教学策略、讲授内容。
心理学整理资料
心理学整理资料心理学整理资料(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分析人的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879 冯特,心理实验室,独立学科,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心理学的发展与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研究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了解直接经验靠被试者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心理学原理》意识流杜威)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诞生,“刺激—反应”(S—R)强化理论,源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古典行为主义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有机体倾向于积极后果行为,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他不否认内部心理活动,但坚信人的行为由外部环境决定。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研究内容是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下意识等,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7.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认知心理学》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大声法)经过一定训练,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分析。
与内省法不同。
(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定义: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适用条件:1.多种原因无法控制的情况2.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变3.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评价: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观察者的被动地位,消极等待..预期和偏见测验法研究方面:个体与团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与外界的关系,比较心理差异心理量表,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和科学性实验法(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是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完整版)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第⼀章⼼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1、⼼理学——⼼理学是研究⼈的⼼理现象发⽣、发展规律的科学。
2、⼼理现象——⼼理现象是⼼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理过程和个性⼼理特征的统⼀体。
3、⼼理过程——是指⼈的⼼理活动发⽣、发展的过程,具体⽽⾔,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下,在⼀定的时间内⼤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理特征——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理特点,包括能⼒、⽓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个统⼀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产⽣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①⼈的情感对意志⾏动有⼀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的情感。
7、⼼理学真正成为⼀门独⽴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理学家冯特在莱⽐锡建⽴⼼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理学是⼀门与⾃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的⼼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的⼼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如体温的⾼低或饥渴等等;③⼼理因素,即⼼理对⼼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的⼼理对今天发⽣的⼼理的影响。
10、⼈的⼼理实质:⼈脑是产⽣⼼理的器官,⼼理是⼈脑的机能。
⼈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1、⼼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理学规律。
2、⼼理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主义做⽃争;⼼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定的理论意义;⼼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
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
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第一章概论(多为小题,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1、心理学(名解):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选择):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构造主义心理学:①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或称心理学之父)。
②冯特创造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
4、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主要代表是杜威。
它否定意识的结构,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5、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这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他宣称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行为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提出了“刺激—反应”公式(S—R),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持教育万能论。
华生的名言:“你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6、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为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习惯把看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
8、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强调“自我实现”。
9、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个性、社会关系等方面。
对于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心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掌握。
1.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对于事物特征的认知。
感知过程包括感觉、注意和理解等环节。
2.记忆: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过去经历的信息的存储和回忆。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类型,其中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思维:思维是指人类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等。
思维是人类高级智能的核心。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1.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是研究青少年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的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份认同、自我价值感等心理问题。
3.成年人发展:成年人发展是研究成年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成年人面临着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群体行为以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2.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
群体行为受到个体心理和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影响。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1: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行为。
2: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状态。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4: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规律性(1)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上课,突然有人推门进来,于是大家都转头看他)无意注意的规律性: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强烈的刺激、新异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对比的刺激);主体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期待的事物)。
(2)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有预订目的,必要是还需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规律性:明确的目的任务;组织有关活动;激发间接兴趣;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3)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或继有意注意,有预订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
6:注意的规律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2)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3)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4)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2)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适当;(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4)组织学生实际操作;(5)利用间接兴趣;(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
(有――无――有――无)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有意后注意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使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
7:记忆的概述: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分为三个环节:实际、保持再认(或者重现)8:记忆的规律性一、识记的规律识记就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psychology)是关于个体的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学结论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证据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证明因果关系)、临床个案法、调查(问卷)法。
心理学的目标:对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心理学的诞生标志事件:1879 威廉.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方法:内省法,对自己的体验迚行反思当代心理学观点: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与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产生的(弗洛伊德)行为主义观点:环境决定论(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人本主义的观点:人是被劢发展的?还是主劢发展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劢力学:人的个性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行为主义:行为受环境的控制人本主义:人有自我发展的潜能认知的观点:中心包括人的思维以与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维,记忆,决策,语言进化论观点、文化观点、闲暇时间是旅游的必要条件;旅游是休闲的形式和手段之一,而且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西方的独立性自我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有一种强烈的信念,即不生俱来的独立性。
这种文化的使命就是独立于他人、发现并表达个人的独特个性。
独立性自我:自我就是自治且独立的个体;个体也都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不众丌同;把自己独立于周边的环境和人群,把自己从环境中抽离出来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联结。
依赖性自我:在互相依赖的各种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中找到自我;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我不道同;依赖型自我的休闲认知:休闲活劢的集体性:旅游结队,组团,而不是单独骑行、独自探险等(强调归属感)中国家庭责仸与义务(如照顾小孩,侍奉老人),容易让个体牺牲旅游休闲活劢(强调和谐)。
依赖型自我的休闲情绪:中国人更喜欢选择能带来温和情绪而不是剧烈情绪的休闲活劢和行为。
更希望能从休闲中获得平和、平静和放松的心情。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一、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
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一、1、知觉的特性: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感觉的对比:同时对比、先后对比。
3、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4、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5、意志过程的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6、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7、气质的类型:兴奋型(胆汁型)、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黏液质)、抑制型(抑郁质)8、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操作者:斯金纳9、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操作者:巴甫洛夫10、时间知觉的参照系: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计时工具、生物钟信息11、记忆系统的三个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识记忆12、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间接性13、情操的内容:道德感、理智感、美感14、外部语言的内容: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15、意志品质及相反的品质:坚定的目的性——缺乏目的性独立性——受暗示性坚定性——动摇性果断性——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二、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2、智力: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3、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4、抱负水平: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它影响目标的确定和选择。
5、人格: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式;内在人格,是指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那些内部的因素6、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7、失控:当人遇到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8、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9、学习: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一、判断题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
√1.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一个作用是:解释与说明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
(√)2、心理学研究目的不在于控制行为。
(×)3、研究学生或教师心理应该不仅仅停留在预测行为上。
(√)4、心理学无法通过做实验进行研究。
(×)5、“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是对心理学发展的高度概括。
(√)6、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7、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只适合研究人的行为而非心理过程。
(√)8、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分支学科。
(√)9、心理学研究方法非常单一,主要靠观察。
(×)10、科学心理学在人类远古时代已经出现,只是水平不高。
(×)1、人类个体的学习是对生理需要的直接反应。
×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在动机。
√3、学习目的要最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制订具体目标来实现。
√4、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目标才能起作用。
√5、归因理论认为,不管失败还是成功,能力的归因都能引起更强的情绪体验。
×6、学生对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习得的。
√7、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
×8、奖励一定能够提高人的做事的动机。
×9、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出现认知失调时,人的心理就会出现紧张,极力想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新的平衡。
所以,认知失调必然导致态度的改变。
×10、适当中止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11、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多多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来促进学习。
×12、奖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惩罚则引起消极的情绪。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使用表扬和奖励,不可使用惩罚。
×13、反馈可以促进学习,所以只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有反馈就可以,及不及时不要紧。
×14、研究表明,低成就动机者把失败归于外因将提高以后的作业成绩;高成就动机者把失败归于外因则会阻碍其积极性的发挥。
√15、根据归因理论,将失败归于可控因素时,则会继续努力;将失败归于不可控因素时,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1.感知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3.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能回忆的事物不一定能再认。
×5.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6.感受性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7.保持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8.一个人创造力的大小属于能力问题,与他的个性关系不大。
×9.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
×10.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机越强烈,他就越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1、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绪和情感,它能否引起人的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认知不能调节人的情绪活动。
×3、白日梦不是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表现形式。
×4、自我整饰是挫折后消极的表现形式。
×5、情绪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6、情绪发生时会伴随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7、情绪发生时的机体外部表情变化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
√8、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久的情绪状态。
√9、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者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0、随意动作受人的意志调节和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11、“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是动机斗争中的双趋式斗争。
√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指意志品质的果断性。
×13、意志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执行决定的阶段√14、动摇性和自制性均属于消极的意志品质。
×15、意志总是和行为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1.心理状态的不同水平代表着主体心理活动的积极水平和脑功能的激活状态。
(V)2.人的一切自觉的心理活动,都是以注意为基础的。
(V)3.刺激物的特点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V )4.注意是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
(V)5.随意注意形成与产生的根本条件在于练习与熟练。
(X)6.分心是与注意的分配特征相反的。
(X)7.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V)8.注意不能离开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
(V)9. 注意的稳定性就是注意长时间的保持在同一个对象上,而不能有任何变化。
(X)10. 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讲课,这是学生的注意发生了转移。
(X)1.智力测试得分高的人,其能力水平也一定高。
×2.婴儿一出生就具备较为稳定的个性。
×3.马斯洛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
×4.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关系以及动机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动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6.价值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价值观,他就会时时处处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内心的标准来衡量客观事物的价值。
√7.一定的能力总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论什么能力都离不开具体的活动。
√8.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9.个体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10.智力测试可以精确测试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11.气质与遗传的关系尤为密切,具有很强的天赋性。
√12.儿童的遗传素质越接近,气质的表现也越接近。
√13.气质较多地依赖于先天素质,因此,气质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14.按照气质类型的分类,《红楼梦》之中的林黛玉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
×15.多血质的人往往比较安静、行为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
×1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而产生的行为变化×2 本能或自然成熟不属于学习√3 学习是人和动物都会发生的活动√4 心理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5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与学习的结果对学习进行了不同的分类×6 布卢姆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7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8 消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减少反应概率(×) ×9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内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10 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指原有知识为从属概念,新知识为上位概念。
√1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2 托尔曼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强调整体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的,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13 “让父母高兴”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14 元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5 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二、单项选择题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A、性格B、气质C、能力D、人生观6、(D)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C、人的言语活动D、应激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B)两部分A、大脑和小脑B、脑和脊髓C、大脑和脑干D、脑干和大脑8、反射是通过(C)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A、脑B、大脑C、神经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D)A、能动性B、社会文化制约性C、观念性D、主观性10、神经系统可分为(A)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脑和脊髓C、大脑和神经纤维D、大脑和小脑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A )。
A罗杰斯;B苛勒;C杜威;D詹姆斯2.不主张研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派别是(D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3、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和(A )。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4、1879年(A )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5、精神分析的创始人:(C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罗杰斯6、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不是单一的某个人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C )A客观性;B系统性;C主观性;D道德性8、下面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D)A刺激变量B个体变量C反应变量D发展变量9、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和(D)。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10、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苛勒、韦特海墨和(C )。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1、“好心办坏事”体现了动机和行为的(B )A、密切性;B、复杂性;C、依赖性;D、依存性2、根据动机引发的原因,可把动机分为(C )。
A、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B、高尚动机和低下动机;C、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D、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3、王涛学习很努力,因为他想争取奖学金,他的学习动机属于:B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高尚动机;D、低下动机4、根据归因理论,( B )的人会受到最高评价:A、能力低而不努力;B、能力低而努力;C、能力高而不努力;D、能力高而努力;5、根据归因理论,( D )的人会受到最低评价:A、能力低而不努力;B、能力低而努力;C、能力高而不努力;D、能力高而努力;6、学生通过考前开夜车记住的学习内容,一旦考试结束就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