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荟萃知识]

合集下载

急诊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荟萃知识]

急诊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荟萃知识]
★ 分 诊 护 士 的 评 估 具 专业精制 有 高 度 的 灵 活 性 。13
(1)初步评估(primary survey)(ABCDE程序)
A、气道情况(airway):分诊护士可采用询问的 方式与病人对话,如病人答话清楚,可以判定气
道畅通。昏迷病人可因舌后坠阻塞气道,急性过
敏的病人易引发喉头水肿阻塞气道,分诊护士应 加以注意。
实施(I):告诉病人到急诊外科就诊,并通
知医生来了一位急性右下腹痛的病人,
一旦治疗室有空,马上安排病人就诊。
评价(E):在病人就诊前,至少每15分钟要
评估病人以此,监测病人疼痛或生命体
征的改变。
专业精制
26
五、护理评估技巧:
在某些专项评估中可借助一些技巧 使评估简单,完整、迅速,充分体 现分诊工作的专业性。
年轻男性,双手捂住肚子,缓慢步行来诊,表情痛
苦。查生命体征:BP120/70mmHg,HR:120次
/份,呼吸:28次/分,T:38°C。病人皮肤苍白、
温暖。
专业精制
25
诊断(A):
初步的医疗诊断是急性阑尾炎。病
人伴有急性腹痛,可能需要急诊外科手
术,分诊到急诊外科。病情分级: II类
计划(P):分诊病人到急诊外科。
疼痛不能忍受按照1~10的数字排列, 让病人说出对应自己疼痛的程度的那 个数字; ① T(time,时间):描述疼痛的起止时间,持续
时间。
专业精制
29
3、AVPU描述法:
A.警觉(alert);
V.对声音的反应(responds vocal stimuli);
P.对疼痛的反映(responds only painful stimuli);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分诊标准首先,急诊分诊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患者分为四个等级,红、橙、黄、绿。

红色等级表示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抢救,如心搏呼吸停止、严重休克等;橙色等级表示病情较重,需要立即处理,如急性中风、严重外伤等;黄色等级表示病情较为稳定,但需要尽快处理,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呼吸困难等;绿色等级表示病情稳定,可以等待处理,如轻微外伤、发热等。

通过对患者进行快速初步评估,可以迅速确定患者的分诊等级,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次,急诊分诊还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

不同的人群在面对同样的疾病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比如,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和抵抗力不同,可能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处理;对于孕妇、妇女和儿童,也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因此,在进行急诊分诊时,医生们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此外,急诊分诊还需要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急诊科,医疗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分诊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对于那些病情较轻或可以等待处理的患者,可以适当安排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而对于那些病情危急的患者,则需要立即安排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得到救治。

总之,急诊分诊标准是急诊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分诊,可以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保障患者的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急诊分诊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医疗情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急诊分诊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急诊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协助医生诊疗
分诊护士需要为医生提供患者 的基本信息和初步评估结果, 以便医生更快地做出诊断和治
疗方案。
分诊中的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分诊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询问技巧
在询问患者时,分诊护士需要使用简 洁明了的语言,并注意避免引导性问 题。
观察技巧
分诊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表情、体态 和生命体征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 者的病情。
分诊的流程和原则
原则 1. 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
2. 根据病情紧急和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急患者。
分诊的流程和原则
3.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确保救治效 果最大化。
4. 与其他科室和部门密切协作,形成 救治团队,共同完成救治任务。
02 急诊分诊标准
紧急程度评估
生命体征不稳定
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指标异常,需立即采取
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分诊护士需要优 先为其安排诊疗,因为这类患者的病 情往往更加复杂和严重。
04 急诊分诊的挑战与对策
患者流量大时的应对策略
建立多渠道分流机制
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方式接受患者预约,减轻现场分诊 压力。
优化流程
简化挂号、缴费等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增加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提高急诊科处理能力。
患者病情复杂时的处理方法
1 2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邀请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加强医患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取得理 解和配合。
3
提供紧急抢救措施
对于危重患者,立即启动抢救流程,确保生命安 全。
提高分诊准确率的措施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分诊标准
立即应诊,安排入抢救室抢救。
2级(危重患者)
病情有进展至生命危险和致残危险者
安排入抢救室,监护生命体征,尽快安排接诊(<10分钟)。
3级(急症患者)
患者有急性症状和急诊问题,但目前明确没有危及生命或致残危险,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患者就诊。
安排优先诊治
(<轻症患者或非急症患者,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发病情况,无或很少不适主诉。
急诊预检分诊及分级标准
所有来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均需进行预检分诊
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使用4级分诊标准按序就诊
预检分诊和候诊过程中,您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谢谢您的合作
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病情严重程度
分级标准
处理
1级(濒危患者)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包括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无脉搏患者,急性意识改变患者,无反应患者,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安排病人按顺序就诊,护士每30分钟评估候诊病人病情。
参考2012年9月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急诊规范化流程》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 (CTAS)


近年来,在CTAS的基础上,还 发 展 制 订 了 适 用 于 儿 童 的 分 诊 标 准及相应的电 脑分诊程序。 目前,CTAS不但在加拿大应用广泛, 在国 际上也得到了认可, 由美国急诊护士协会 和美国医师协会组成的五级分诊联合工作 组, 在2005年发表声明建议美国急诊科应 用ESI或CTAS
红区
黄区
黄区
黄区
黄区
绿区
绿区
分流



1级、2级病人安置进入红区进行支持、抢救和诊 疗。 其中: 1级病人应立即(0时刻)应诊。 2级病人需要迅速急诊处理(10分钟内)。 3级病人安置进入黄区进行诊治,候诊时间应当 不超过30分钟。 4级病人安置进入绿区就诊,候诊时间不超过120 分钟。
我院急诊分诊标准

1、病情评估 2、病情分级 3、分区与分流
病情评估
严重程度 A 濒危病人 定义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 包括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 脉搏病人,急性意识改变病人, 无反应病人,需立即采取换救 生命的干预措施 临床实例 心脏骤停、呼吸停止、严重呼吸窘迫、 SpO2,<90%、创伤病人、病人无反应、药 物过量(呼吸<6bpm)、心动过缓/过速+ 低血糖、创伤需要容量复苏、胸痛(伴苍 白、大汗、血压下降至80mmHg)、心率 30bpm+头昏/乏力、严重过敏反应、无反 应病人+强烈酒味、低血糖病人+意识改变 等。 病人来诊是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 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 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 障碍、多发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病人自 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病人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 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 主诉,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 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 病情分级考虑上调一级。 无或很少不适主诉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分诊标准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分诊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诊顺序和治疗效果。

合理的急诊分诊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急诊科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院急诊科的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急诊分诊标准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急诊患者可以分为三类,急诊、加急和非急诊。

急诊患者是指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救治的患者;加急患者是指病情较重,需要迅速就诊的患者;非急诊患者是指病情相对较轻,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就诊的患者。

根据这三类患者的不同特点,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急诊分诊标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治疗。

其次,急诊分诊标准还应该考虑到医院的资源分配情况。

医院的急诊科通常会有限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生、护士、药品、设备等。

因此,在进行急诊分诊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的资源分配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就诊顺序,合理安排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急诊分诊标准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就诊需求。

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就诊需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治疗,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医疗资源。

因此,在进行急诊分诊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就诊需求,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院急诊科的工作至关重要。

合理的急诊分诊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急诊科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医院急诊科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考虑医院的资源分配情况,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就诊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急诊分诊标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治疗。

急诊预检分诊[荟萃知识]

急诊预检分诊[荟萃知识]
题的能力 6.有领导监督和指挥的能力,并具有与各部门沟
通的技巧 7.熟悉医院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能够解答病人和
家属的询问
专业精制
4
预检分诊目的
❖ 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 救成功率。
❖ 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 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
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 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专业精制
5
优点
❖ 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 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
间。 ❖ 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 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专业精制
6
分诊的种类
根据分诊的地点不同
院前分诊:管理和指挥是关键 灾难分诊:医疗救护队现场系统分诊
转运医院 院内分诊:到达医院急诊室后所做的
2、生命体征:气道、呼吸、循环、体温、有无出 血。
3、清醒程度:AVPU评分,评估双侧瞳孔变化, 包括对光反应、大小,是否相等。
4、皮肤情况:评估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瘀斑等。
专业精制
11
不同病人的评估重点
1、头部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病人需评估有无颅内高压症状, 评估意识及双侧瞳孔。
2、外伤病人应评估头部、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外伤 情况及有无出血。
13
分诊评估运用的手段与技巧
❖ 护理体检注意“三清”; ❖ 听清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 ❖ 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 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
现;
专业精制
14
望闻问切法
1、问:通过询问患者和知情人,以了解疾病的历 史和现状。
2、看:观察患者的精神、面容表情、面色、呼吸、 体位、姿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救治,对非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和分流。

因此,急诊科的分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急诊科分诊标准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急诊分诊?急诊分诊是指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其疾病的紧急程度以及所需的治疗和护理水平,然后安排相应的处理和转运。

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之一,相应的分诊工作也是繁重而紧张的。

急诊分诊不仅是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基础,也是快速高效地处理非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

因此,急诊分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二、急诊分诊基本原则急诊科的工作强调“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急诊分诊要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完成。

急诊科的分诊原则可以为“三早五快”:1.早分级:尽早对患者进行分级,确定疾病紧急程度。

2.早处理:对病情危急的患者要尽早处理,给予紧急治疗。

3.早通报:及时通报医院其他科室和相关部门,争取给予最迅速、最直接、最完善的治疗服务。

4.快分流:通过快速分流,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5.快登记:快速搜集患者基本信息,登记及查询,利于明确诊疗思路。

三、急诊分诊标准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分类和分流时,医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患者进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紧急程度。

急诊科的分诊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生命危急指征:如心跳骤停,呼吸骤停等。

2.病因分类:如创伤、中毒、传染病等。

3.疾病严重程度:如轻型、中型、重型等。

4.疾病所处阶段:如急性期、危重期、复原期等。

5.就诊紧急程度:如担心、着急、急救等。

6.是否有陪同者:如有家属陪同、是否有医生转诊等。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现场表现等因素,综合判断后对患者进行分类和分流。

四、急诊分诊分类急诊科的分诊分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红色分级:生命危急、需要立即施救的患者,包括心跳骤停、重度休克、中毒等情况。

医生和护士应立即进行紧急抢救、治疗和转运。

急诊分诊制度范本

急诊分诊制度范本

急诊分诊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急诊分诊是指对于就诊急诊科室的病人,根据其病情轻重及紧急程度,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初步分诊,以便及时对病人进行处理和救治。

本制度旨在规范急诊分诊工作流程,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

二、分诊标准:1. 病情分级:根据病人的病情紧急程度,将病人分为急诊、半急诊和非急诊三个级别。

2. 急诊级别:- 红色(一级急诊):病情危重,需要立即救治。

- 橙色(二级急诊):病情紧急,需要较快的救治。

- 黄色(三级急诊):病情急需治疗,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

- 蓝色(四级急诊):病情相对较轻,可以稍后处理。

三、分诊流程:1. 病人到达急诊科室后,由值班护士进行初步问诊和测量生命体征。

2. 根据初步问诊和生命体征,护士将病人分为不同的分诊等级。

3. 护士将分诊等级的病人送至相应的分诊区。

4. 分诊医生对分诊区的病人进行复诊和进一步评估,并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5. 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和资源情况,决定病人的治疗优先级。

6. 就诊次序:红色(一级急诊)> 橙色(二级急诊)> 黄色(三级急诊)> 蓝色(四级急诊)。

四、责任分工:1. 急诊科室:负责急诊分诊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提供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 护士:负责初步分诊,测量生命体征,并将病人送至相应的分诊区。

3. 分诊医生:负责复诊和评估,确定病人的治疗方案,并决定就诊次序。

4.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分诊制度培训和技能培训,以确保分诊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相关制度:1. 急诊病历记录制度:对每位病人的分诊、就诊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2. 急诊人员权益保障制度:保护急诊工作人员的权益,确保其能够专注于工作。

3. 急诊质量评估制度:对急诊分诊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落实要求:1. 各级医院要建立健全急诊分诊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2. 医院管理团队要给予急诊分诊工作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3. 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急诊分诊制度执行,提高分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急诊科)急诊分诊

(急诊科)急诊分诊
4.分诊护理
在日常工作中,分诊之后应引导一般急诊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按 患者所需给予适当的处理和帮助。有需要时,再次分诊分类。对病情 复杂难以确定科别者,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危重患者应由分诊护士先 送人抢救室进行抢救,之后再办理就诊手续。任何需要紧急处理的危 重患者,分诊护士都必须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必要时配合抢救护士 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CPR、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
⑥ 遇患有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规定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⑦ 遇身份不明的患者,应先予分诊处理,同时按所在医疗单位规
定进行登记、报告,并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应由两名以 上工作人员清点其随身所带的钱物,签名后上交负责部门保存, 待患者清醒或家属到来后归还。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九分。
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死亡人数可能增加
• 重度: 1次伤病亡20--49人,或死亡10--19人, 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亡还在增加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九分。
群发伤院前分诊
• 由于时间短促,要求快速进行,目的是决定转送先后次 序,所以比医院分诊简单,以颜色分诊法常用,一般分红
、黄、绿、黑四种等级。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九分。
2.测量生命体征
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作为就诊的基本资料,包括血压、脉搏 、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等。如果发现生 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刻将患者送往抢救室。
3.分诊分流
根据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医疗体检,然后进行 分诊分类和分科,按照分诊分类结果,安排患者就诊或候诊。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九分。
5.分诊记录
不同的医疗单位可能有不同的记录要求和格式,如应用计算机 或纸质病历。但分诊记录的基本要求是清晰而简单。基本记录内 容包括:患者到达急诊的日期与时间、分诊时间、患者年龄与性 别、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过敏史、分诊护士签名等。

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Ⅰ级: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干预客观评估指标:心率 >180 次 /min 或 <40 次 /min;收缩压 <70 mmHg/ 急性血压降低,较平时血压低 30~60 mmHg;SpO2 <80%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既往无 COPD 病史);腋温 >41℃;POCT 指标;血糖 <3.33 mmol/L;血钾>7.0 mmol/L 人工评定指标:心博 / 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急性意识障碍 / 无反应或仅有疼痛刺激反应(GCS<9);癫痫持续状态;复合伤(需要快速团队应对);急性药物过量;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正在进行的自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 / 婴儿;小儿惊厥等响应程序:立即进行评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入复苏区标识颜色:红色Ⅱ级: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如短时间内不能进行治疗则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可对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溶栓、解毒等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50~180 次 /min 或 40~50 次/min;收缩压:>200 mmHg 或 70~80 mmHg;SpO2 :80%~90%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发热伴粒细胞减少;POCT 指标;ECG 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人工评定指标:气道风险: 严重呼吸困难 / 气道不能保护;循环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灌注差 / 怀疑脓毒症;昏睡(强烈刺激下有防御反应);急性脑卒中;类似心脏因素的胸痛;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伴大汗(脐以上);胸腹疼痛,已有证据表明或高度怀疑以下疾病: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急性心肌炎 / 心包炎、心包积液、异位妊娠、消化道穿孔、睾丸扭转;所有原因所致严重疼痛(7~10 分);活动性或严重失血;严重的局部创伤 - 大的骨折、截肢;过量接触或摄入药物、毒物、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暴力或攻击),直接威胁自身或他人, 需要被约束响应程序:立即监护生命体征,10min 内得到救治,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区标识颜色:橙色Ⅲ级: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客观评估指标:心率:100~150 次 /min 或 50~55 次/min;收缩压 180~200mmH g 或 80 ~ 90mmHg;SpO2 :90%~94% 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人工评定指标: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嗜睡(可唤醒,无刺激情况下转入睡眠);间断癫痫发作;中等程度的非心源性胸痛;中等程度或年龄 >65 岁无高危因素的腹痛;任何原因出现的中重度疼痛,需要止疼(4~6 分);任何原因导致的中度失血;头外伤;中等程度外伤,肢体感觉运动异常;持续呕吐 / 脱水;精神行为异常:有自残风险 / 急性精神错乱或思维混乱 / 焦虑 / 抑郁 / 潜在的攻击性;稳定的新生儿响应程序:优先诊治,安排患者在优先诊疗区候诊,30min 内接诊;若候诊时间大于 30 min,需再次评估标识颜色:黄色Ⅳ级:存在潜在的严重性,如患者一定时间内没有给予治疗,患者情况可能会恶化或出现不利的结局;以及症状将会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客观评估指标:生命体征平稳人工评定指标:吸入异物,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呕吐或腹泻,无脱水;中等程度疼痛,有一些危险特征;无肋骨疼痛或呼吸困难的胸部损伤;非特异性轻度腹痛;轻微出血;轻微头部损伤,无意识丧失;小的肢体创伤,生命体征正常,轻中度疼痛;关节热胀,轻度肿痛;精神行为异常,但对自身或他人无直接威胁响应程序:顺序就诊,60 min 内得到接诊;若候诊时间大于 60min,需再次评估标识颜色:绿色Ⅳ级患者特征:非急症级别描述:慢性或非常轻微的症状,即便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治疗也不会对结局产生大的影响客观评估指标:生命体征平稳人工评定指标:病情稳定,症状轻微;低危病史且目前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无危险特征的微疼痛;微小伤口 - 不需要缝合的小的擦伤、裂伤;熟悉的有慢性症状患者;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稳定恢复期或无症状患者复诊 / 仅开药;仅开具医疗证明响应程序:顺序就诊,除非病情变化,否则候诊时间较长(2~4 h);若候诊时间大于 4 h,可再次评估标识颜色:绿色。

(急诊科)急诊分诊

(急诊科)急诊分诊
• 3.综合分诊法(comprehensive triage): 由急诊 科护士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需要进行分诊。
(二)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1、三级分类:危急、紧急和非紧急。 2、四级分类: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 3、五级分类: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 急。
自2000年以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采用五级分类系统。
特点: • 突发性强 • 损伤人员多 • 损伤的种类和性质复杂
群发伤分类
• 轻度:1次伤病亡5人,或死亡2人以上,无特殊危 重情况
• 中度: 1次伤病亡6--19人,或死亡3--9人,事故 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死亡人数可能增加
• 重度: 1次伤病亡20--49人,或死亡10--19人, 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亡还在增加
评估工具(如0-10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估; • T (Time):时间,疼痛开始、持续、终止的时间。
• 分诊护士亦可运用眼、耳、鼻、手等感官配合快 速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
如:用眼观察气道通畅和呼吸情况、有无外出血、意
识状态、疼痛表现、皮肤颜色状况、有无慢性疾病、营养 状态、活动状况以及行为举止与衣着是否清洁、得体。
“是什么令你不适?”。
2)OLDCART:亦为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用于评估各种不适症状。
0 ( Onset):是发病时间,即“何时感到不适?”;
L ( Location):部位,即“哪儿感到不适?”; D ( Duration):持续时间,即“不适多长时间了?”; C (Characteristic):不适特点,即“怎样不适?”; A ( Aggravating factor):加重因素,即“是什么引起不适?”; R ( Relieving factor):缓解因素,即“有什么可舒缓不适?”; T ( Treatment prior):来诊前治疗,即“有没有服过药/接受过治疗?”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ppt课件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ppt课件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1995 年在澳洲分诊量表的基础上制订的 2003 年,根据 CTAS 的内容开发了电脑分
诊程序( eTRIAGE ),分诊护士将患者主 诉录入分诊系统中后,系统会自动选择一 个与患者主诉相对应的分诊模块,模块包 含了所有分诊时用到的区别要点,分诊护 士据此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 并将收集的 数据录入电脑分诊程序中, 电脑会自动计 算出患者的分诊级别
轻重缓急和医疗资源需求结合在一起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McHugh等2009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有57%的医院急诊 科在使用ESI作为分诊标准
主要从 ABCD 4 步进行分诊 A :患者是否会死亡:即患者是否需要立即给予抢
救生命的措施,如果是,则患者为1 级 B :患者是否能等:若患者需要立即诊治,则将患
应病人+强烈酒味、低血糖病人+意识改变
等。
B 危重病人
病情有进展至生命危险和致残 危险者,应尽快安排接诊。
病人来诊是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 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 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 障碍、多发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病人自 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2006年, 北京协和医院 制定了北京协和 医院急诊分诊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 心设计了新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
四川华西医院急诊科设立了以流程为中心 的新型导向型预检分诊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2011年4月,卫生部印发的《三级综合医院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绿色通道管理部 分明确规定: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 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 患者
急诊分诊标准急诊科

急诊分诊标准(内容清晰)

急诊分诊标准(内容清晰)

CRAMS评分:总分≤8为重伤。

总分越小伤情越重项目/分值说明正常(2分)轻度异常(1分)严重异常(0分)C(Circulation,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100mmHg毛细血管充盈延迟和收缩压85~99mmHg毛细血管充盈消失和收缩压<85mmHgR(Respiration,呼吸)正常急促、浅或呼吸频率>35次/分无自主呼吸A(Abdomen,腹胸部)无压痛有压痛肌紧张、连枷胸或有穿通伤M(Motor,运动)运动自如对疼痛有反应对疼痛无反应或不能动S(Speech,语音)正常谵妄讲不清完整的词语分类性质相关疾病Ⅰ类:危急症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危及生命。

心脏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呼吸困难、反复抽搐、急性重度中毒、致命性的创伤、大面积烧伤Ⅱ类:急重症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胸痛怀疑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症,突发剧烈头痛,严重创伤、烧伤、严重骨折,高热Ⅲ类:亚紧急一般急诊,病人生命体征尚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Ⅳ类:非紧急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轻、中度发烧,皮疹,皮擦伤急诊病人病情评估分诊标准急诊病人的分诊:急诊科预检护士对来院就诊的急诊病人要进行重点地询问、观察和查体,快速收集病情资料,对急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的同时,在2—5分钟内,运用分诊公式对病情迅速评估,按急诊病人的病情进行如下分类:病人病情评估标准:急诊病人病情分类分类性质相关疾病Ⅰ类:危急症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危及生命。

心脏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呼吸困难、反复抽搐、急性重度中毒、致命性的创伤、大面积烧伤Ⅱ类:急重症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胸痛怀疑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症、突发剧烈头痛、严重创伤、烧伤、严重骨折、高热Ⅲ类:亚紧急一般急诊,病人生命体征尚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Ⅳ类:非紧急可等候诊治轻、中度发烧,皮疹,皮擦伤急诊病人的分流1、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抢救室,按急救绿色通道原则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这些分诊标准均为5级分诊标准,即按 病情危急程度将患者分为5级
•4Biblioteka •专业精制澳洲分诊量表 (ATS)
ATS 由澳大利亚急诊医学院于 1993 年牵头制订,1994年 在澳大利亚各大急诊科推广应用
根据患者可等候的时间将患者分级,即分诊人员考虑患 者可等待多长时间而不会发生危险
1级:需要立即给予复苏 2级:可在来诊后10min内给予救治处理 3级:为紧急患者,可在来诊后30min内给予处理 4级:为次紧急患者,可在来诊后1h内给予处理 5级:为非急诊患者,可在来诊后2h内给予处理
2011年8月,卫生部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 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将急诊 医学科从功能机构上分为“三区”,将病 人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分类
•16
•专业精制
我院急诊分诊标准
1、病情评估 2、病情分级 3、分区与分流
•17
•专业精制
病情评估
严重程度
定义
临床实例
A 濒危病人
急诊分诊标准
龙华急诊科 魏丽琼
•1
•专业精制
学习目标
了解:国内外的急诊分诊标准
掌握:我院急诊分诊标准中的病情评估,病情 分级,分区与分流
•2
•专业精制
定义
急诊分诊是指急诊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病情 的轻重缓急安排患者的诊疗次序, 使患者 在相应区域得到及时诊治
现代急诊分诊已不再是简单的“分科分 诊”,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安排就 诊的“病情分诊”
•9
•专业精制
英国的曼切斯特分诊量表 (MTS)
MTS 由 52 个分诊流程图组成 有6 个鉴别点:
1 病情或症状是否威胁患者生命(无有效 气道、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等)
2 活动性出血 3 疼痛程度 4 发病剧烈程度、 5 意识水平 6 体温
•10
•专业精制
英国的曼切斯特分诊量表 (MTS)
患者就诊时,分诊护士首先评估患者的
主诉,然后根据与患者主诉相对应的流程 图的要求,从以上6个鉴别点评估患者,将 患者分至相应的级别
MTS不但在英国应用广泛,也是荷兰多 数急诊科使用的分诊标准之一
2000年,MTS被引入葡萄牙,之后MTS 亦被引入欧洲其他国家如瑞典等国的医院 急诊科使用
•11
•专业精制
•5
•专业精制
ATS分级标准(2级)
级别描述 “即将威胁生命 需要时效性的治疗 极度疼痛
临床描述
如有气道危险 - 严重喘 息、严重呼吸困难,有循 环系统威胁 - 皮肤发绀、 低灌注、低血压及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等
•6
•专业精制
ATS分级标准(2级)
注意:在分诊时,不能将患者生命体征作
为唯一决定分诊级别的依据,而应将患者 最紧急的临床征象作为分诊依据 ATS 对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分诊标准的制 订产生了很大影响 。
主要从 ABCD 4 步进行分诊 A :患者是否会死亡:即患者是否需要立即给予抢救
生命的措施,如果是,则患者为1 级 B :患者是否能等:若患者需要立即诊治,则将患者
分为 2 级 C :医疗资源评估:若需要 1 种医疗资源将患者分为
4 级,若不需要医疗资源则将患者分为 5 级 D :评估生命体征:若生命体征平稳则将患者分为 3
30bpm+头昏/乏力、严重过敏反应、无反
•8
•专业精制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 (CTAS)
近年来,在CTAS的基础上,还 发 展 制 订 了 适 用 于 儿 童 的 分 诊 标 准及相应的电 脑分诊程序。
目前,CTAS不但在加拿大应用广泛, 在国 际上也得到了认可, 由美国急诊护士协会 和美国医师协会组成的五级分诊联合工作 组, 在2005年发表声明建议美国急诊科应 用ESI或CTAS
急诊分诊标准是人为制订的帮助并指导医 护人员分诊的工具
•3
•专业精制
国外常用急诊分诊标准
现代分诊标准的建立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 国际公认的有:
1. 澳洲分诊量表 (ATS) 2.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 (CTAS) 3. 英国的曼切斯特分诊量表 (MTS) 4. 美国的急诊危重指数 (ESI)
美国的急诊危重指数( ESI )
美国急救医学中心的 Wuerz 博士领导的 ESI 工作小组,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研究
制订 主要特点: 特殊的分诊流程将患者病情的
轻重缓急和医疗资源需求结合在一起
•12
•专业精制
美国的急诊危重指数( ESI )
McHugh等2009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有57%的医院急诊 科在使用ESI作为分诊标准
级, 否则可考虑将患者分为 2 级
•13
•专业精制
美国的急诊危重指数( ESI )
ESI 将医疗资源分为 9 类: 包括心电监护、专科会诊、诊断试验(心
电图、实验室检查、 X 线平片、特殊影像) 及治疗性操作(静脉用药、血液制品使用、 机械通气)
•14
•专业精制
国内常用急诊分诊标准
2006年, 北京协和医院 制定了北京协和医 院急诊分诊标准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 心脏骤停、呼吸停止、严重呼吸窘迫、
包括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 SpO2,<90%、创伤病人、病人无反应、药
脉搏病人,急性意识改变病人, 物过量(呼吸<6bpm)、心动过缓/过速+
无反应病人,需立即采取换救 低血糖、创伤需要容量复苏、胸痛(伴苍
生命的干预措施
白、大汗、血压下降至80mmHg)、心率
•7
•专业精制
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 (CTAS)
1995 年在澳洲分诊量表的基础上制订的
2003 年,根据 CTAS 的内容开发了电脑分诊 程序( eTRIAGE ),分诊护士将患者主诉 录入分诊系统中后,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 与患者主诉相对应的分诊模块,模块包含 了所有分诊时用到的区别要点,分诊护士 据此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 并将收集的数 据录入电脑分诊程序中, 电脑会自动计算 出患者的分诊级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 心设计了新的急诊预检分诊模式
四川华西医院急诊科设立了以流程为中心 的新型导向型预检分诊
•15
•专业精制
国内常用急诊分诊标准
2011年4月,卫生部印发的《三级综合医院 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绿色通道管理部 分明确规定: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 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 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