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问题,医养结合模式逐渐成为了解决之道。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养结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医养结合模式已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老年医疗保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

同时,还有一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

调研还表明,医养结合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生活护理服务。

并且,它能够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养结合需要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但目前医养结合的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在政策和法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医养结合模式是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养结合模式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
作,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

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

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范文(一)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厦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

比如,厦门市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的作法;湖里区禾山社区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12349呼叫中心,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管理软件等,为辖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内信息。

思明区厦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社区、社工、社会联动服务新模式。

阮诗玮指出,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顺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主动作为,做好医养兼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健康养老做出贡献。

一要加强指导。

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防治、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健康服务。

二要合理规划。

要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构筑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体的“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逐步形成涵盖护理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家庭医生等在内的多层次、有梯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三要突出重点。

要开通绿色通道,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老人、低保家庭、贫困家庭、失独家庭、军烈属、五保户等人群,以及高龄老人的看病就医的优先照顾。

要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

关于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范文(一)随着生活程度不断进步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安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效劳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养老和医疗效劳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养老机构能共享医疗资源,进步养老护理程度;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可实现最大化利用。

老年人不仅得到养老效劳,而且还能获得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从而缓解当前“养老难〞和“看病难〞的问题。

为积极探究养老效劳新形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开展,近期,省开展改革委深化合肥、六安等地,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效劳形式进展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新形式刚刚起步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0家。

这些养老机构根本上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效劳,缺乏专业医疗救助才能,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效劳。

而当前现实情况是:全国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其中我省有170万左右,这些老年人很多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随时需要专业化养老和医疗效劳。

当前我省医疗机构床位非常紧张,许多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医院不可能将有限的床位长期给这些老年人使用。

而我省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效劳的养老机构占全省总数缺乏1%,医疗保障问题在养老效劳业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由于不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效劳,给老年人及其家属带来许多困难和精神压力。

为理解决老年人养老效劳和医疗保障问题,一种“医养结合〞新型养老形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立试点省契机,局部养老、医疗机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建立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如合肥市九久夕阳红老年护理院利用三里街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医疗资源,投资500万元,把三里街养老机构改造成为“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拥有床位260张,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

合肥市滨湖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依托雄厚的医疗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2020年3月建立了集医疗、护理、康复、安康教育、临终关心为一体的“医养结合〞老年科,拥有床位236张,床位使用率到达90%以上。

关于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关于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关于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是要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反映了“持续照料”的养老理念,接下来是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任主任。

现任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WHO行为干预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太区慢病顾问。

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美国UCLA、Tulane和USC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和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荣誉教授。

在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明递交了《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的提案。

其实,李立明对于老年问题的关注,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

20世纪90年代,李立明在美国进修时听了一位美国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的报告,说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且是在经济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形成的情况下。

李立明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当即申请到美国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学习了几个月,开始琢磨研究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回国后不久,李立明便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老年保健流行病学》。

2020年出了第二版,其中对疾病的认识和发展做了一些调整。

他觉得,我国老龄化的形势没有改变,而且中国老年人和国际上老年人有其共性———疾病谱和老年健康的特殊性。

老年人第一位的是心理健康“我每周会陪父亲吃两顿饭,听他说说话”“大家总觉得影响老年人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退行性疾病,其实不是,心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李立明说,引发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化的,医学上称之为负性生活事件,包括退休、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友同事去世、自己得了严重疾病,甚至还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婆媳不睦。

据统计,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几十种,都会影响心理健康。

最新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最新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2020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总量急剧扩大,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目前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加快医养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了解医养结合发展状况,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1个市对78家医养结合机构和入住老人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接近老龄社会。

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变化的重点特征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

“十二五”期间,净增老年人口195万人,年均增长率4.6%。

全省11个设区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24.3%,舟山市和湖州市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24.0%和23.2%,差不多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浙江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的16.1%高4.1个百分点。

到2020年末,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依据联合国标准,这一比例达到7% 即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我省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已接近老龄社会。

2.医疗护理需求大的高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疾病增多,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75岁前属于年轻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健康需求侧重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75岁以后,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给予帮助;80岁以后,对医疗、康复、护理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起居需要专人照顾。

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3篇】

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3篇】

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3篇】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报告一根据我院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情况,我院的医养结合服务已经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医养结合服务部门,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

这支团队由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师组成,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

包括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开展健康讲座和培训活动、提供精神慰藉等。

通过这些服务项目,我们想让老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能够得到专业的照料和关爱。

最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服务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我们还与社区、亲属和老年协会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结合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的医养结合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年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得到了提高。

但我们也意识到,医养结合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老年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报告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我院的医养结合服务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明确了服务的目标和内容。

我们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的服务项目。

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提高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健身操、舞蹈、手工等,帮助老人们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我们注重了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我们根据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健康状态,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2020关于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2020关于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2020 关于医养结合推进情况调研报告1】“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 “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基本情况截止2020年底,市城区(苏仙区、北湖区)户籍人口约85.46 万人,其中60 周岁以上老龄人口约12.12 万人,占总人口14.19%,高出国际标准4.19%。

市城区开设老年病病区的医院4 家,有老年病床位236张。

两区已逐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及民办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机构,共有养老床位3070 张。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医养结合工作2020年1月23日,瞿海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8 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养老服务示范机构建设问题。

7月17日,市政府领导专题调研部署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工作,决定安排专项经费,启动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郴政发[2020]4 号)。

2020年6月23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本级公办示范性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决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二期项目以“郴州市康养中心”名义申报立项,为市本级公益性医养结合示范性项目,规划建设养老床位500 张,其服务对象以政府兜底保障的群众为主,并根据社会需求,兼顾社会养老。

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二)落实政策,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市财政给予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和运营补贴达到3000元/ 张和50元/人•月。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养结合的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调研报告通过对几家医养结合机构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医养结合工作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撰写,旨在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1.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医疗和养老服务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目前医养结合工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几家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运营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广泛收集了老年人、家属和医养结合机构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3. 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3.1 机构规模不足目前的医养结合机构大多规模较小,床位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

3.2 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现有的医养结合机构主要以医疗为主,养老服务的内容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全面的健康需求。

3.3 人员配置不合理部分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4. 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4.1 增加机构规模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机构规模,增加服务能力。

4.2 丰富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机构应增加养老服务的内容,例如开展康复训练、兴趣爱好培养等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3 加强人员培训医养结合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以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5.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目前医养结合工作的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

下面是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和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难这一问题渐趋突出,尤其是养老中的医护需求愈来愈旺盛。

面对养老的医护需求,传统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又无法提供养老基本服务,而“医养结合”模式既能给医院减轻病人长期“压床”的压力,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还能解决老人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问题。

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威海市荣成市民政局在对全市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3个机关科局、8家养老机构、4家医疗机构、5个城乡社区,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开展座谈讨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围绕如何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摸清了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查找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截止2017年末,荣成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7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8%,超过了全国16.1%、山东19%、威海25%的比例,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8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达3.37万人,分别占老年人口总量的3%、15%。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针对老年人对生活照料需求和健康服务需求相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实际,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目标,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健康养老需求。

综合起来,主要探索并逐步推行了四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一)养中有医。

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开办医疗机构,按照床位在500张以上、150—500张、150张以下的标准,分类设置护理院、医务室、巡诊室。

比如,荣成市万福苑老年公寓建设老年护理院,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设置床位230张,设立了内科、中医科、慢性病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医疗设施设备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标准,并与荣成市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到2017年8月底已经收住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161名,入住率达70%,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将于2017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荣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园区,配套设立了专业康复机构—荣成中康医院,主要以康复为特色,集康复、治疗、保健、预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荣成市盛泉养老公寓投资4000万元建设养老护理院,设置床位360张,设立康复理疗、中药保健、临终关怀等4个科室,配备医护人员23人。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1】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一)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

2008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

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

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1 / 48提供家庭签约服务。

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

全市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342个,覆盖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

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

201X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随着日子水平别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日子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日子等咨询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供大伙儿参考。

对于医养结合工作调研报告【1】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xxxx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别断加深,所以医养融合进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事情(一)积极探究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大夫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落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大夫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

xx08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

一是建立家庭大夫制度和健康治理团队服务。

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大夫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

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大夫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

全市62视力故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治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治理团队342个,覆盖9xx 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

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

xx1X年,经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日子”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日子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平台“xx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

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3篇)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3篇)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3篇)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篇1随着银发的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老人迈入高龄,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成为社会问题。

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我们从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延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基本情况截止20__年9月底,延安市60岁以上人口27.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2.1%。

全市农村五保老人7457人,入住敬老院1821人,城市三无老人20__人,集中供养456人。

总体来看,延安市人口老龄化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增速快。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60岁以上老年群体持续增长,从20__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年均递增3%,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目前已达3.4万人。

二是“空巢”家庭增多。

多数老年人的子女成家后不与老人同住,尤其是城镇,独居老年人和家庭“空巢化”更为严重。

三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

由于步入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退化,患有心脑血管等各种老年病导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逐渐增多。

四是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退化。

核心家庭的增加以及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子化,使得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

五是老年人的购买能力有限,我国属于“未富先老”,老人退休金普遍不高,加上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用于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有限。

六是城乡老龄化程度区域性失衡,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偏高。

目前,延安市失能失智老人接近3万,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到20__年,我市失能失智老人预计将增长40%。

20__年2月,我们对全市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老人对康复保健的需求,远远高于生活照料。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因为步入老年导致的各项身体机能衰退,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每一个家庭。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第1篇医养结合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医养结合”,这是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

据了解,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连云港市眼科医院,是连云港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

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

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

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

老年护理院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

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预计在年10月投入使用。

护理院共设床位500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

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

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

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第2篇医养结合“医养结合”的发展新趋势参加国家卫计委康复护理工作会议体会为了进一步研究.促进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规范康复和护理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3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3篇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欢迎阅读!1.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根据县⼈⼤常委会年度⼯作要点安排,近⽇,肥西县⼈⼤常委会教科⽂卫⼯委对县医、养、健结合⼯作试点情况进⾏了深⼊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作情况汇报,深⼊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与养⽼服务相结合⽂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件精神,整合养⽼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进⾏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条符合实际的五保⽼⼈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20xx年5⽉设⽴⽼⼈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2600多⼈次,五保⽼⼈⽣病救治不及时和⽆⼈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前,全县⼗五个五保供养中⼼均设⽴医疗专护区。

⼆、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 ⼈⼝⽼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前,此项⼯作正在进⾏试点,但还⾯临⼀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医务⼈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件精神,⽴⾜我县实际和试点⼯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年⼈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年⼈等特殊⼈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效率。

要加⼤财政投⼊,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的积极性。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需求,我国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方式,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我单位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我单位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背景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18%以上。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需求不断上升,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老年人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医疗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发展理念,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

二、工作目标我单位医养结合工作的目标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医疗和养老资源的互补优势,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三、工作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对医养结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养老服务能力。

2.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4.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老年人疾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加强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确保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6.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医养结合项目,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

四、工作成效1.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通过医养结合服务的开展,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20年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年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年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的重点工作,也是我市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抓手。

近期,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深入了解了我市养老机构的运营情况,并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提出了思考。

我市目前已经设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实地了解其它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情况,从而找出适合我市发展的路径。

一、我市医养结合的现状(一)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xx市从xxxx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

xxxx年-xxxx年间,xx市总人口由xxx万人增至xxx万人,xx岁以上老年人由xx万人增至xx万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由xx %增至xx % ,xx岁以上老年人由xx万人增至xx万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由xx%增至xx%(以上数据来源于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xx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xx万人,按照我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实现x%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全市将有x万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二)我市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我市现有养老机构xx家,有xx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了签约的医疗绿色通道,其中内设医院x家,内设卫生室、门诊x家,xx%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开展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打造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xx个,医养结合试点xx个。

目前,我市医养结合有以下x种模式: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医疗支持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分类,动态掌握辖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并对其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跟踪,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方的服务效率。

重点对辖区xx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六位一体+签约"服务(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教、心理咨询、家庭医生签约)。

xx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养老照护试点实施单位,除了持续为老年人开展常规居家养老服务外,在全市率先启用了智慧之家远程养老系统。

xxxx年,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中选择了x户xx位xx岁左右的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开展试运行。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1预计到20xx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约占总人口的16%。

从20xx~20xx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高龄老人将保持年均100万人的增长。

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整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同时,老年人存在发病率高、带病生存时间长、对卫生保健依赖性强、医疗花费高等特点。

当前的养老机构存在整体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缺少专业化、服务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群医疗保健特殊需求等问题。

现就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医院试点建立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现阶段医养结合产业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养老机构规模及标准化程度低,与医院衔接程度不高养老机构主要依靠设施建设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特别是能够针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专业养护服务,重点实现其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

然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二者相互独立,面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客观现象,医疗机构无法配合满足其需求。

现有患病老人不得不奔波于医院与养老机构或家庭之间,不仅耽搁治疗时间,往往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而形成小病变重的情况,增加了治疗费用,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的问题已经提到议事议程。

(二)养老机构独立盈利能力较弱,依靠国家补贴情况严重目前,养老产业在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模糊、盈利困难、营销不畅和持续性差。

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益性质,盈利能力较弱,社会资本关注度低。

目前进入该行业的民营资本普遍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经营稳定性差,属于相对“弱势”资本。

由于目前的养老产业没有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前景,很多养老产业投资成本高居不下,同时又面临着老年人一方面经济承受能力相对有限,不可能承受高昂的养老服务费用,另一方面认知、行动能力下降等客观因素,属于伤病高发“弱势”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下面是调研报告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对县医、养、健结合工作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自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文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整合养老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五保老人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自2020年5月设立老人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老人2600多人次,五保老人生病救治不及时和无人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全县十五个五保供养中心均设立医疗专护区。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支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一)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和试点工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鼓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入的积极性。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支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入良性循环。

(二)强化资源整合。

要认真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老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老机构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良性互动。

乡镇卫生院要逐步把村(居)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和老人健康诊疗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特别是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医、养结合事业留出空间。

(三)推进融合发展。

要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养老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督促全县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合作关系,确保到2020年底,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

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支持部分闲置床位过多的县、乡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鼓励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与居家养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四)突出人才支撑。

要不断强化医养结合发展的人才保障,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养老服务水平。

建议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人才,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和临床骨干医师培训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合作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中开展服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养老机构从事医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评定职称方面,给予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五)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将医、养、健结合工作进一步摆上位置,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有序推开卓有成效的试点,合力推进我县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健康幸福的新肥西作出新的贡献。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二: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

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

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

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

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

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

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

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

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

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

据统计,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

我区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

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

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

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

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

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

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

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

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

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

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

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

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

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