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车液压系统(闭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泵车液压系统(闭式)液压元件图

泵车液压系统(闭式)液压元件图

2
单向阀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3
液控单向阀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4
液控单向阀基本应用回路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5
梭阀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6
换向阀分类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7
换向阀分类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8
三位阀的中位机能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液压基础
▪ 控制阀
• 方向控制阀
1. 单向阀 2. 换向阀 • 压力控制阀 1. 溢流阀 2. 减压阀 • 流量控制阀 1. 节流阀 • 其他 1. 压力继电器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
液压基础
▪ 辅助装置
• 油管 • 管街头 • 滤油器 • 蓄能器 • 油箱 • 冷却器 • 密封件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9
电磁换向阀 用于控制液流的开启、停止和方向
(1)阀体 (2)电磁铁 (3)控制阀芯 (4)一个或两个复位弹簧 (5)推杆 (6)应急操作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0
电液换向阀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1
蓄能器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2
常用液压系统图形符号-方向控制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3
管路及连接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4
泵、马达及油缸
培训教材
中联重科研究院泵车室
15
压力控制阀
培训教材

闭式液压系统基础ppt

闭式液压系统基础ppt

闭式系统工作图
10.05.2020
-
15
滑靴的作用
10.05.2020
-
16
系统内泄漏
10.05.2020
-
17
系统内泄漏
10.05.2020
-
18
系统内泄漏图
10.05.2020
-
19
补油系统
10.05.2020
-
20
补油单向阀工作原理
10.05.2020
-
21
补油泵工作原理
10.05.2020
-
22
补油系统压力控制
10.05.2020
-
23
卸荷阀工作原理
10.05.2020
-
24
系统过滤、散热原理
10.05.2020
-
25
补油、过滤、散热系统图
10.05.2020
-
26
系统换油原理
10.05.2020
-
27
冲洗阀工作原理
10.05.2020
-
28
系统换油图
10.05.2020
-
29
斜盘控制
10.05.2020
-
30
斜盘控制机构
10.05.2020
-
31
斜盘控制原理
10.05.2020
-
32
斜盘控制阀
10.05.2020
-
33
斜盘控制阀
10.05.2020
-
34
变量油泵+定量马达
10.05.2020
-
35
变量油泵+变量马达
10.05.2020

完整液压系统ppt课件

完整液压系统ppt课件

元件的检查与保养
总结词
元件的检查与保养是液压系统维护的基础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防止故 障扩大。
详细描述
在日常检查中,应重点关注油泵、油缸、阀件等关键元件的工作状态,检查其是否有异 常声响、泄漏、卡滞等现象。对于出现问题的元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为
了保持元件的性能和寿命,还需要定期对元件进行保养,如清洗、润滑、除锈等。
排除技巧
先易后难、逐一排查、利用系统本身 进行控制等。
实践经验
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油液清洁、合理 设计液压系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主要用于调节和控 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速度控制回路通常由节流阀、调 速阀等组成,通过调节这些阀门 的参数,可以实现对执行元件运
动速度的精确控制。
速度控制回路在液压系统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系统的生
产效率和精度。
方向控制回路
方向控制回路主要用于控制液压 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06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 排除
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故障分类
泄漏故障、噪声故障、振动故障 、性能故障、液压冲击等。
原因分析
密封件损坏、元件磨损、油液污 染、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等。
故障诊断方法与流程
诊断方法
感官诊断、仪表测量、逻辑分析等。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元件检查、系统测试、综 合分析等。
故障排除技巧与实践
负载分析
负载分类
固定负载、变位负载、加 速负载、减速负载
负载特点
随工作条件、工况和工艺 要求而变化
负载计算
根据工作需求,计算各执 行元件所承受的负载,为 后续元件选择提供依据

泵车液压系统讲解PPT课件

泵车液压系统讲解PPT课件

2
1
DT3 DT2
DT4
34MPa
右前支腿伸缩油缸
右前支腿油缸
右前支腿展开油缸
右后支腿油缸
右后支腿展开油缸
DT5
1#臂架油缸
2#臂架油缸
3#臂架油缸
4#臂架油缸
5#臂架油缸
11MPa
DT33 DT7
16MPa
DT32
DT31
搅拌马达 水泵马达
DT34 5MPa
1#臂架油缸
3
3.2 大排量泵车工作过程分解
DT4
DT2
DT3
电磁铁动作表
DT12A
DT1
5MPa
换向阀组
3
2.4 臂架系统液压原理图
右前支腿伸缩油缸 右前支腿展开油缸 右后支腿展开油缸 右前支腿油缸 右后支腿油缸
1#臂架油缸
1#臂架油缸
2#臂架油缸
3#臂架油缸
4#臂架油缸
至泵送系统 DT20
DT13 DT14
DT12B
DT19
DT15 DT16
.
1.2 齿轮泵和马达
齿轮马 达和齿 轮泵的 结构相 似,只 是马达 是把液 压能转 换成机
械能
1.3 单向阀
单向阀 :只允许油液朝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反向流动
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
梭阀
1.3 单向阀
P2
P4
P1
P3
双向液压锁
双向液压锁组成锁紧回路
1.4 换向阀
换向阀:利用阀芯和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 换油流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 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1.7 压差信号阀
1腿油缸
前支腿展开油缸 前支腿展开油缸

泵车液压系统讲解(共37张PPT)精选全文

泵车液压系统讲解(共37张PPT)精选全文

1.8 臂架平衡阀及回转缓冲阀
1.9 支腿多路阀
1.10 臂架多路阀
1.11主油缸
1.12 自动退活塞
在一般情况下,电磁阀不得电,蓄能器压力通过电磁换向阀进入主油缸限位油缸 内,并通过单向阀保持限位油缸油塞位置;在启动退砼活塞功能后,电磁换向阀 得电,主油缸向后运动,促使限位油缸内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泄回油箱,从而 使砼活塞退回至水箱。
P1
P3
双向液压锁
双向液压锁组成锁紧回路
1.4 换向阀
换向阀:利用阀芯和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流 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换 运动方向。
换向阀
电液换向阀组成的回路阀
换向阀的操纵方式
1、手动换向阀 2、机动换向阀
3、电磁换向阀
4、液动换向阀 5、电液动换向阀
1.13 泵送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 小排量泵车液压 系统原理介绍
2
2.1、小排量泵车液压系统原理图
3
2.2 小排量泵车电磁阀动作表
3
2.3 泵送系统液压原理图
3
2.4 臂架系统液压原理图
3
2.4 主阀块
3
2.5 辅阀块
3
第三部分 大排量泵车液压
系统原理介绍
2
3.1 大排量泵车液压系统原理图
3
3.2 大排量泵车工作过程分解
1、泵车怠速状态:
DT9电磁铁 得电20秒,补充蓄能器内压力损失; 失电40秒,减少溢流时间,减少能量损失。
DT16电磁铁 得电,使臂架泵出油经臂架多路阀第一联阀B 口补充到风冷马达进油,以提高马达转速, 提高怠速时的散热效果。
2、高压正泵状态:
DT1、DT2、DT9得电:

《液压系统图解》课件

《液压系统图解》课件

分析液压回路
掌握读图顺序
在识读液压系统图时,应按照先主后 辅、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先读懂主 油路和控制油路,再读懂辅助元件和 连接关系。
根据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 关系,分析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
典型液压系统图的解读
案例一
某型挖掘机液压系统图解 读
案例二
某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图 解读
案例三
某型注塑机液压系统图解 读
《液压系统图解》ppt课件
目录
• 液压系统概述 • 液压元件与工作原理 • 液压系统图解读 • 液压系统设计 • 液压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液压系统概述
Chapter
液压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能 来传递动力的系统。
组成
液压系统通常由液压泵、液压缸 、液压阀、管道和油箱等部件组 成。
液压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特点
液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 量轻、工作平稳、调速范围大等优点 。
优势
液压系统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能 够实现大功率、高精度、高速度的传 动和控制。
液压系统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工业领域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床、压力机、注塑机等 机械设备中。
汽车领域
汽车转向助力系统、刹车 系统等都采用了液压技术 。
04
液压系统设计
Chapter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 基本原则:安全、可靠、高效、环保。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设计步骤 1. 明确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
2. 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如泵、阀、马达等。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液压系统图解》课件

《液压系统图解》课件

液压系统特点
高功率密度
相对于电动机,液压系统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 能够在更小的体积内提供更大的力量。
平稳且连续
液压系统的输出可以平稳、无级调节和连续, 适用于长时间、高精度的运动。
可靠性高
液压系统由较少的工作部件组成,易于制造和 维护,且不容易出现故障。
动态性好
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快,能够在瞬间改变输出方 向、大小和速度。
行车、吊桥、升降机等
飞机制动、起落架、导航系统 等
应用场景 快速移动、加工或冲床等
重物搬运、高温环境等 高速、精确、安全
液压系统的构成
1
液压源
如液压泵、压力调节器和液压油箱等。
2
执行元件
如液压缸、液压马达和液压阀等。
3
控制元件
如控制阀、方向阀和流量阀等。
液压系统的分类
• 按压力等级分为低压和高压; • 按液压系统的用途分为动力液压系统和控制液压系统; • 按能源来源分为手动液压、电动液压等; • 按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分为开环和闭环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图解》PPT课 件
此课件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构成和分类,以及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 用。了解液压系统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工程和机械设计的必要条件。
液压系统原理
流体力学
介绍流体的压力、速度和流量等 基本概念。
压力传递
介绍流体的压力如何随着管道的 长度和形状传递。
流体输出
介绍液压系统是如何利用流体输 出力量和动能。
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 高功率密度 • 动态性好 • 平稳连续
Hale Waihona Puke 缺点• 噪音大 • 易泄漏 • 易受污染
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
液压压力

液压系统课件(完整) PPT

液压系统课件(完整) PPT
出流量的大小;改变电流信号极性,即可改变运动方向。
图形符号含义
位—用方格表示,几位即几个方格
通—↑
不通— ┴ 、┬
箭头首尾和堵截符号与一个方格有几个交点即 为几通.
p.A.B.T有固定方位,p—进油口,T—回油口
A.B—与执行元件连接的工作油口
弹簧—W、M,画在方格两侧。
常态位置:
锥阀 锥阀阀芯半锥角一般为12 °~
20 °,阀口关闭时为线密封,密封性能好
且动作灵敏。
球阀 性能与锥阀相同。
三、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的作用:
流方向
在液压系统中控制液
方向控制阀包括: 单向阀和换向阀
3.1 单向阀
单向阀包括: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1)普通单向阀
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反向则被 截止的方向阀。
齿轮泵的原理图
在一个紧密配合的 壳体内相互啮合旋 转,这个壳体的内 部类似“8”字形, 两个齿轮装在里面, 齿轮的外径及两侧 与壳体紧密配合
齿轮泵的原理图
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 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 时排出
Hale Waihona Puke 齿轮泵的特点 齿轮泵对油液的要求最低,最早的时候因 为压力低,所以一般用在低压系统中,先 随着技术的发展,压力可以做到25MPa左 右,常用在廉价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方面, 当然在一般液压系统中也有用的,但是他 的油液脉动大,不能变量,好处是自吸性 能好。
液动换向阀
液动换向阀特征:
利用液体压力改变滑阀位置以控制流 向
液动换向阀工作原理
图示位置: p 不通 A、B、均 → T
k1通压力油:p→A,B→T k2通压力油:p→B,A→T

液压系统图文详解共78页PPT

液压系统图文详解共78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液压系统图文详解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泵车液压系统讲

泵车液压系统讲

收割机是另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而液压系统也是收割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液压系统,收割机可以实现切割装置的高度调节、输送带的速度调节等功能,提高了收割效率。
灌溉机械也是农业领域中泵车液压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液压系统,灌溉机械可以实现灌溉管道的升降、灌溉水量的调节等功能,提高了灌溉效率。
泵车液压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泵车控制阀
01
02
泵车辅助元件
辅助元件的作用是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辅助元件是泵车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油箱、滤油器、冷却器等。
03
泵车液压系统的特性
压力特性决定了液压系统的输出能力和负载能力。
总结词
泵车液压系统的压力特性是指在不同工况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系统的输出能力和负载能力主要由压力特性决定。在高压工况下,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力或扭矩,以满足重载或高强度作业的需求。而在低压工况下,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压力,以满足精细作业或轻载作业的需求。
泵车液压系统的定义
1. 动力元件
包括液压泵和辅助油箱,负责提供液压油的动力来源,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
总结词
泵车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
2. 执行元件
包括油缸和马达,负责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泵车的各部件运动。
4. 辅助元件
包括油管、滤油器、密封件等,用于连接液压元件、传递液压油以及保证系统的密封性。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保持液压元件的清洁和良好状态是泵车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定期对元件进行检查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检查泵车液压元件的外观和密封件,确保没有泄漏和损坏。对于油箱、滤清器和冷却器等元件,应定期清洗和更换滤芯,以防止堵塞和污染。对于液压泵、马达和阀等关键元件,应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在保养过程中,应使用专业清洁剂和润滑剂,以保持元件的润滑和防锈。

完整液压系统ppt课件

完整液压系统ppt课件

01
确定液压油的种类
根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液压油种类,如矿物油、合成油等。
02
确定液压油的粘度等级
根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液压油粘度等级,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根据液压回路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类型,如定量泵、变量泵、单向阀、换向阀等。
选择合适的元件类型
通过液压油的传递,实现机械能的输出。
类型
单作用、双作用、多作用油缸等。
应用
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动作控制。
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
类型
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实现机械设备的动作控制。
工作原理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
应用
类型
封闭式、开放式等。
04
CHAPTER
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油更换周期
液压油质量检查
定期清洗液压元件,去除附着的杂质和积垢,保证液压元件的流畅运转。
液压元件清洗
对磨损或损坏的液压元件进行更换,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元件更换
液压系统调试
在新设备安装或维修后,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液压系统检修
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检修,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液压油缸的推力取决于液压油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
液压阀主要由阀体、阀芯和弹簧组成。
液压阀的开关状态可以通过电磁铁或手动方式进行控制。
方向控制回路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实现执行元件的往复运动。
速度控制回路可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以控制执行元件的速度。
压力控制回路可以调节液压油的输出压力,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完整液压系统ppt课件

液压系统(完整)PPT课件

液压系统(完整)PPT课件
出流量的大小;改变电流信号极性,即可改变运动方向。
53
图形符号含义
位—用方格表示,几位即几个方格
通—↑
不通— ┴ 、┬
箭头首尾和堵截符号与一个方格有几个交点即 为几通.
p.A.B.T有固定方位,p—进油口,T—回油口
A.B—与执行元件连接的工作油口
弹簧—W、M,画在方格两侧。
常态位置:
67
压力继电器 功用:根据系统压力变化,自动接通
或断开电路,实现程序控制或安全保 护。
68
五、流量控制阀
功用:通过改变阀口过流面积来调节输 出流量,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运 动速度。
分类:节流阀、调速阀、温度补偿调速 阀、分流集流阀
活塞式 柱塞式 伸缩式 摆动式
21
活塞杆液压缸
单活塞杆液压缸只有 一端有活塞杆。是一 种单活塞液压缸。
双作用缸其两端进出 口油口A和B都可通压 力油或回油,以实现 双向运动,故称为双 作用缸。
活塞杆液压缸
单活塞杆液压缸
双作用缸
22
液压缸
23
活塞杆液压缸的组成
24
双作用缸
双作用缸其两 端进出口油口 A和B都可通压 力油或回油, 以实现双向运 动,故称为双 作用缸。
锥阀 锥阀阀芯半锥角一般为12 °~
20 °,阀口关闭时为线密封,密封性能好
且动作灵敏。
球阀 性能与锥阀相同。
37
三、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的作用:
流方向
在液压系统中控制液
方向控制阀包括: 单向阀和换向阀
38
3.1 单向阀
单向阀包括: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1)普通单向阀
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反向则被 截止的方向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2
• 在油泵压力油作用下,一缸前进,另一缸后退,当活 塞运行到行程终点时,从泵送油缸前端逻辑阀拾取液 压信号,控制分配液动阀换向,从而改变油泵进出油 口方向,使泵送缸活塞运动方向改变,实现泵送油缸 活塞交替前进后退。泵送油缸活塞行程终点装有单向 阀,当活塞运行到终点前,泵送油缸单向阀将活塞前 后两腔串通,防止活塞撞击缸底,并对两泵送油缸封 闭腔进行补油。
A4VG125主泵或一个180主泵、两个主油缸 组成。主油泵是由两台同型号、同排量的 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泵组成,同时向泵送油 缸供油,两泵的A、B出口额定工作压力均 调定为28MPa,(最高工作压力实际由恒 功率阀限定,两主油泵安全压力分别由主 泵内的两只高压溢流阀控制)。两只泵送 油缸采用串联联接.
第一路为补油油路:
• 由于主油泵两高压溢流阀的单向阀的作用,使该路 油始终与主泵吸油油路相通,对泵送主油路系统进行 补油,使低压腔增压,同时,多余的油经冲洗阀进入 散热器回到油箱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闭式油路系统的 热交换,冲洗阀调定的压力值为2.5~2.7MPa。
;.
35
第二路为控制油路:
• 自补油泵泵出来的压力油经电磁比例减压阀,电磁换 向阀驱动伺服阀阀芯,实现主泵斜盘角度的改变,同 时经过恒功率阀拾取信号,控制主泵输出功率恒定。
;.
28
A4VG高压泵(液压控制的闭式变量泵)
主泵带HD控制
高压油
低压油
• 主泵带有 HD控制阀, 经HD控制 阀将控制 压力提供 给油泵的 变量活塞, 因而斜盘 和排量无 级可调
;.
29
;.
30
逻辑阀--------- 通过压差拾取换向信号
;.
31
1.1.1主泵送油路工作原理:
• 主泵送系统采用闭式液压回路,由两个
38
第三路称为控制工作油路:
• 当伺服阀阀芯被推动后,伺服缸某一端进油口 打开,伺服缸产生位移,同时伺服缸又带动伺 服阀的位移反馈杆,使伺服阀回到中位,切断 伺服缸进油油路,使斜盘稳定在某一位置上。
;.
39
1.2分配油路 1.2.1 A10VO28 恒压泵
• A10VO28是用于开式回路的静压驱动 轴向柱塞斜盘式变量泵,流量与驱动 转速及泵排量成正比,通过调节斜盘 的位置可无级改变流量。该泵带有恒 压控制,在泵的控制范围内,该恒压 控制将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保持恒定, 泵仅供给执行元件所需的液压油量, 压力可以在控制阀上无级设定。当恒 压泵的压力达到调压阀压力时,恒压调 定值不变而使伺服缸通过联杆推动油 泵斜盘,减小油泵排量,达到节能之 目的。当油路压力降低时,伺服缸通 过联杆,使油泵斜盘改变角度,增大
;.
3
单向阀
;.
4
液控单向阀
;.
5
液控单向阀基本应用回路
;.
6
梭阀
;.
7
换向阀分类
;.
8
换向阀分类
;.
9
三位阀的中位机能
;.
10
电磁换向阀 用于控制液流的开启、停止和方向
(1)阀体 (2)电磁铁 (3)控制阀芯 (4)一个或两个复位弹簧 (5)推杆 (6)应急操作
;.
11
电液换向阀
• 电磁换向阀两端电磁铁交替得电,使液压油从不同端 交替推动伺服阀阀芯,从而改变控制工作油路的方向, 使其交替从不同方向推动伺服缸,伺服缸通过联杆驱 动主泵斜盘向不同方向倾斜,实现主泵进出方向的改 变。
;.
36
恒功率阀
;.
37
比例减压阀 按电磁铁电流大小成比例地减低油口A处的压力
而与P口无关.
;.
;.
33
1.1.2补油及控制油路系统
• 该系统由补油泵(它包括补油泵、补油泵的溢流阀及 控制主泵排量和油流方向的伺服机构)、电磁比例减 压阀、电磁换向阀、恒功率阀、冲洗阀组成(参见 泵 送单元液压原理)。补油泵的额定工作压力由其溢流 阀控制,调定值为3.0MPa。
;.
34
补油泵出口油路直动式溢流阀
;.
13
先导式溢流阀
;.
14
先导式减压阀
;.
15
节流阀
;.
16
蓄能器
;.
17
常用液压系统图形符号-方向控制
;.
18
管路及连接
;.
19
泵、马达及油缸
;.
20
压力控制阀
;.
21
流量控制阀
;.
22
控制方式
;.
23
辅件和其他方式
;.
24
泵车闭式液压系统(液控)

泵车液压系统(闭式)
• 液压基础 • 泵车闭式液压系统
;.
1
液压基础
▪ 控制阀
• 方向控制阀
1. 单向阀 2. 换向阀 • 压力控制阀 1. 溢流阀 2. 减压阀 • 流量控制阀 1. 节流阀 • 其他 1. 压力继电器
;.
2
液压基础
▪ 辅助装置
• 油管 • 管街头 • 滤油器 • 蓄能器 • 油箱 • 冷却器 • 密封件
;.
41
• 当液动阀一边有控制压力时,阀芯移动,一摆 动油缸油路接通,蓄能器内储存的压力油和恒 压泵泵出油进入摆动油缸,推动S管分配阀摆 动。
• 当液动换向阀的另一端控制压力时,另一摆动 油缸油路接通,推动S管向相反方向摆动。
• 截止阀关闭能保证蓄能器充压。当泵送完毕和 停机维修时,必须反时针旋转截止阀手柄,使 蓄能器能压力油卸荷(分配阀压力表显示值应 为零)。
排量。
;.
40
1.2.2分配及润滑泵油路系统工作原理
• 分配油路采用恒压泵,恒压泵调定压力为16MPa、分配 油路溢流阀设定值为18 MPa。
• 当电液换向阀电磁铁不得电时,阀芯处于中位,油路 不通,恒压泵泵出的油进入蓄能器,当蓄能器内压力 达到16MPa(蓄能器充气压力为8~9 MPa),恒压泵内 的压力控制阀起作用,恒压调定值不变而使伺服缸通 过联杆推动油泵斜盘,减小油泵排量,达到节能之目 的。当油路压力降低时,伺服缸通过联杆,使油泵斜 盘改变角度,增大排量。
一、 工作原理

二 、调试规程

三、 故障分析
;.
25
一、工作原理
• 组成: • 1.1 主泵送系统 • 1.2 分配系统 • 1.3 搅拌系统
;.
26
液压原理图
;.
27
1.1主泵送系统
主泵送油路和补油泵出口油路
• 主泵送系统一个A4VG180主油泵、两个泵送 主油缸、电磁换向阀、逻辑阀、液动阀组成。
;.
42
1.2.3搅拌清洗系统
1.2.3.1 搅拌系统
该系统由齿轮泵(组合油泵带)、 溢流阀,手动换向阀和双向马达组成, 搅拌系统的压力由溢流阀控制,压力调 定在14MPa(参见泵送单元液压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