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花教学设计”。

第1篇:对花教学设计学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分花腔类作品的演唱方法和润腔特色2、了解黄梅戏的地方方言。

3、学唱黄梅戏《对花》教学过程:1、复习旧学问(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状况)那么我们谁能列举出几个黄梅戏的代表作?让学生回答生: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夫妻观灯》等师:这几出作品同属黄梅戏但也有它的不同。

如:《天仙配》、《女驸马》两出戏都是大段的用于抒情、叙事,唱腔委婉、悠扬、抒情。

而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它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呼、嘿、呦之类较多,唱腔圆润且又有肯定的限制。

2、这样就分出了黄梅戏的两大类:花腔、平词。

3、让学生展示上节课学习的《女驸马》中的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4、学习花腔类作品《对花》1)播放黄梅戏《对花》1)提示学生留意戏词中的方言咬字状况。

2)让学生找出哪些字是用方言咬字的?3)倾听、感受、体验黄梅戏《对花》唱腔特点。

4)讲解作品内容黄梅戏《对花》是《打猪草》中的一个选段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当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张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望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愿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最终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款待小毛,小戏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四、仿照学唱(唱黄梅)1、师:播放《对花》前一段戏词(采纳“听唱”法教学;个别乐句采纳“口传心授”法教唱)师生活动:①、老师范唱一段唱词。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对花》。

课文描绘了两个孩子在生活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过程,通过孩子对花草的喜爱,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栽、浇、搬、数、严、紧、跟、瓣、管、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两个孩子对花草的喜爱。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花草图片、植物生长过程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展示花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草的名字,谈论自己对花草的喜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尝试读准字音,理解字词含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7. 课堂练习:学生朗读课文,进行语音、词汇、理解等方面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对花”板书内容:1. 生字词:栽、浇、搬、数、严、紧、跟、瓣、管、数2. 植物生长特点:阳光、水分、土壤、温度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花草,并描述其生长特点。

3.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花草图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实践环节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对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细节,部分学生仍有疑惑。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花》,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知识和节奏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详细内容为歌曲《对花》的歌词学习、旋律练习、节奏掌握和音乐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对花》的学唱和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引入歌曲《对花》。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歌曲《对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音准和节奏。

4. 节奏练习: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5. 实践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所学歌曲。

6. 例题讲解:讲解音乐知识,如音名、节奏等,并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4. 音乐知识:音名、节奏等5. 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歌曲《对花》的歌词,并学唱歌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学唱和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歌曲,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2. 教学过程:节奏练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音乐知识的呈现和随堂练习题的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方法调整和音乐实践活动推荐。

《对花》教案四

《对花》教案四

《对花》教案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对花”一节。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代表性花卉的赏鉴,让学生了解花卉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欣赏《对花》这首经典民族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卉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习并熟练演唱《对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了解《对花》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卉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歌曲《对花》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重点:掌握《对花》的演唱技巧,理解花卉在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单、音乐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花卉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花卉与哪些音乐作品有关联吗?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介绍《对花》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分组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花卉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对花》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

示范演唱《对花》,指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对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花卉在民族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七、板书设计1. 板书《对花》2. 板书内容:花卉与音乐的关系《对花》创作背景《对花》歌词及旋律特点八、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花卉象征意义分析歌曲情感表达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花卉与音乐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对花》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花卉音乐,如《茉莉花》、《玫瑰花》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对花》音乐教案

《对花》音乐教案

《对花》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对花》这首歌曲。

《对花》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唱、旋律分析、歌词理解以及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

具体章节为《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单元“民族音乐欣赏”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花》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对花》,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对花》的旋律、节奏、歌词,能熟练演唱。

难点:理解歌曲的民间音乐风格,体验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民间对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对花》,学生跟随学唱。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讲解歌曲的民间音乐特点。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对歌的双方,进行对歌实践活动,体验民间音乐的韵味。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道关于《对花》的旋律分析题,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旋律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内容:(1)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2)民间音乐风格特点(3)实践活动:对歌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1)旋律特点:五声性旋律、级进、环绕等。

(2)民间音乐风格:朴实、欢快、对歌形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对花》的旋律、节奏、歌词,并了解了民间音乐的特点。

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可以更加合理,增加学生互动环节。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间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小放牛》等,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

对花优质课教案

对花优质课教案

对花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对花》。

本课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适合学生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 能够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花花绿绿的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花卉,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花卉。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5. 体会诗歌意境: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6. 背诵课文:学生跟读课文,尝试背诵。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课文《对花》,并在旁边画出各种花卉的图案。

在课文内容旁边标注生字词,方便学生查阅。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的课文背诵情况。

3. 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画一幅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中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较好。

但在学习生字词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生字词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版《对花》教案

2024版《对花》教案

2024版《对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音乐教科书第五单元《民谣与乡情》中的第二课时《对花》。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对花》,了解其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音等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对花》这首歌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

2. 通过学习歌曲《对花》,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音等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切分音的掌握;合唱部分的处理。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科书、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好,进而引出歌曲《对花》。

2. 歌曲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b. 教师弹奏歌曲,学生小声跟唱,熟悉旋律。

c.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讲解装饰音、切分音等音乐知识。

d. 学生分组练习,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与统一。

3. 歌曲演唱:a.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合唱歌曲,注意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个别指导。

b. 学生分组演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内容:a. 歌曲背景及音乐特点b. 歌曲旋律、节奏和结构分析c. 装饰音、切分音等音乐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对花》,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a. 歌曲演唱:注意装饰音、切分音的准确演唱,情感表达要到位。

b. 音乐特点分析:歌曲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旋律优美、流畅;节奏丰富,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装饰音、切分音的掌握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教案: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对花》,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册的第9课。

课文《对花》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开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小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录音机、课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对花》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后的生字词,解释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了解春天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5. 背诵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背诵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情感的把握。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6. 实践环节(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美景,可以运用学到的生字词。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对花板书内容:春花开花香飘人欢笑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

3. 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都比较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生字词,对春天的美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民族音乐》的第三节《民间歌曲》,详细内容为对花这一部分。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对花歌曲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花歌曲的基本特点,能够分辨不同地区的对花风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花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以及各地区对花风格的区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花歌曲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钢琴学具:教材、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对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对花歌曲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阐述各地区对花风格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对花歌曲,亲身体验对花歌曲的魅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花歌曲,分析其节奏、旋律等特点,指导学生如何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对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花歌曲的定义、起源、发展2. 各地区对花风格特点3. 对花歌曲的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对花歌曲,阐述其风格特点。

答案示例:歌曲《茉莉花》具有江南水乡的韵味,旋律优美,节奏悠扬,展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地区的对花歌曲,了解其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民间音乐活动,如对花比赛、音乐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花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以及各地区对花风格的区分。

对花教案初中

对花教案初中

对花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对花》。

2. 理解《对花》的内容,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1. 朗读和背诵《对花》。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 课文《对花》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相关知识,如春天的季节特征、春天的花等。

2.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诗人杨万里,包括他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2. 展示《对花》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

三、课文讲解(20分钟)1. 讲解诗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桃花扇底江南水”、“杏花疏影里”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赞美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春天的感受。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花》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多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的背景、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理解《对花》的内容。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进行了朗读和背诵练习,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了对春天的感受。

整体来看,学生对《对花》的理解和感悟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花》音乐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1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着熟悉的旋律江苏民歌《茉莉花》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揭示“花”的主题。

(由熟悉的本地区民歌引出花的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江苏)它的歌名谁知道?(茉莉花)这首歌曾在2002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唱响,她代表中国向各国健儿发出邀请。

如今她已是家喻户晓,这清新优美的曲调,委婉含蓄的歌词表达了少女喜爱茉莉的细腻情感。

来!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2、师生交流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谁来说说她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在大自然中花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你还知道哪些花呢?3、猜谜问答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它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下面我来考考你,猜猜这是什么花?什么开花白又香?(茉莉、栀子)什么开花节节高?(芝麻)什么开花红似火?(山茶花、杜鹃花)4、节奏问答:把刚才的猜谜内容用有节奏的语言问答5、总结什么叫“对唱”(三)、新歌教学1、听赏歌曲《对花》A、民歌中有很多这样的对唱歌曲,我们来听一首。

说说歌里唱了什么?B、学生回答,老师同时多媒体展示花卉图片(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玫瑰)2、揭示歌名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对唱歌曲北京民歌《对花》3、再听歌曲,说说哪句比较难唱,老师适时用对比法解决附点四分音符的唱法。

4、教唱歌曲A、师生接龙唱B、齐唱歌曲C、利用打花巴掌游戏引出2/4拍的强弱规律,指导唱出强拍D、介绍衬词E、对唱巩固(四)、创编歌词1、分组创编歌词,注意压韵2、交流本组创编内容3、每组采用不同形式表现自己创编的歌曲。

(五)、老师总结,组织下课《对花》音乐优秀教案2教学内容: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听——黄梅戏《对花》创编活动——对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5《对花》音乐教案)

5《对花》音乐教案)

5《对花》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对花》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对花》音乐,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2.学生能够掌握该曲的基本节奏与旋律;3.学生能够通过合奏的方式,培养音乐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对花》音乐欣赏;2.《对花》的旋律与节奏;3.小组合奏。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播放《对花》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

过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这首音乐的感受与想象。

欣赏《对花》:教师再次放映《对花》音乐,学生请边听边观看音乐视频。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细节,了解音乐中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探究节奏: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感受《对花》的节奏。

将节奏分解,教学生使用敲击乐器或桌面模拟节奏,分别模仿琵琶、笛子的节奏,培养对不同乐器的认识。

学习旋律:教师将《对花》的简谱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读简谱,同时口唱节奏。

教师用钢琴示范旋律,学生跟随唱。

合奏: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乐器,例如钢琴、铃铛、木琴等。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对花》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小组合奏。

合奏前,每个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排练结束后,每个小组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巩固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彼此对于音乐的感受与体会。

同时,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学生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延伸与拓展:1.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对花》的变奏曲;2.学生可以尝试用各种家庭乐器合奏《对花》;3.学生可以自己编写《对花》的歌词,进行唱歌表演。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与理解程度;2.学生在合奏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学生对于节奏与旋律的掌握程度;4.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音乐播放设备;2.桌上敲击乐器;3.简谱;4.钢琴。

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增减教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特长。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教案:《对花》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增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能够准确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对花》的一份课文。

2. 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花的美丽之处。

2. 导入话题:教师用诗歌《对花》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Step 2:诗歌赏析1. 展示诗歌:教师呈现诗歌《对花》的的诗歌内容,同时播放音频,让学生朗读诗歌。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花朵?花朵有怎样的特征?花朵给人的感受是什么?3. 集体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分享给全班。

Step 3:观察实践1. 花朵观察:学生在课后观察、采集各种花朵,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芬芳等特征。

2. 学生汇报: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展示所采集的花朵。

Step 4:综合讨论1. 花朵的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朵美的讨论,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花的感悟和赞美。

2. 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花的感悟,编写小品或诗歌,进行表演或朗读。

Step 5:课堂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强调对花的观察与赏识的重要性。

2. 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 学生的作品和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小品表演等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而且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综合讨论,培养了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提高了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

《对花》音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对花》章节。

《对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歌曲,歌曲以对唱形式展现了鲜花的美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歌曲学唱、对唱技巧、音乐欣赏、节奏练习及创作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花》的旋律、节奏及对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唱技巧的掌握,音乐节奏的准确表现。

教学重点:《对花》歌曲的学唱,民间音乐特色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乐教材、PPT、节奏卡片。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种类的鲜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鲜花的认识,进而引出《对花》歌曲。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对花》,学生跟随学唱。

b. 分组练习,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进行对唱练习。

c.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情况进行指导,纠正音准、节奏等问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分析《对花》的节奏特点,进行节奏练习。

b. 选取歌曲中的典型乐句进行讲解,分析旋律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熟悉旋律和节奏。

b.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5. 创作实践(10分钟)a.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对花对话。

b. 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学习。

b.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首关于鲜花的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对花》2. 歌曲特点:民间歌曲,对唱形式,节奏明快3. 重点节奏:X X X | X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鲜花为主题,创作一首歌曲或一段对话。

2. 答案示例:学生创作的歌曲或对话,要求符合音乐节奏,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唱《对花》,使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对花》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对花》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掌握重要词汇和诗句的理解;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赏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二、教学准备1. 复印本诗歌《对花》给每位学生;2. 准备一些与自然景物相关的图片,如花朵、绿叶等;3. 准备一些花卉制成的装饰品,如花环、花束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花卉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有何区别?(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教师将诗歌《对花》分段朗读,让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行阅读诗歌,并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3.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三)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解释诗中较难的词汇,如“踟躇”、“凝神”等,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其在诗歌中的意义。

2. 学生通过词汇教学,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

(四)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欣赏的花卉或自然景物的文章。

2. 学生可以运用刚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展示与赏析(10分钟)1. 学生相互交流,展示各自所写的文章。

2. 学生互相欣赏,给予对方表达中的优点和改进意见。

(六)延伸活动(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花卉装饰品制作,如花环或花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美感。

2. 学生赋予作品个性化的名称,并通过口头表达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总结通过对《对花》这首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同时,通过展示和赏析,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本文共计877字)。

第6课《对花》教案

第6课《对花》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和诗歌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花朵主题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对花》这首诗的奥秘。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整个教学流程紧凑而富有启发性。课后,我对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
第6课《对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6课《对花》教案,本节课将围绕语文教材中关于花朵的描绘和诗歌创作展开。内容包括:
1.回顾课文《花之歌》中的花朵形象,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花的美丽和生命力。
2.学习诗歌《对花》的结构和韵律,理解诗人在赞美花朵的同时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3.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绘不同种类的花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诗歌结构分析:讲解《对花》的诗歌结构,如起承转合的布局,让学生学会如何构建一首完整的诗歌。
-创作技巧的运用:教授如何借鉴《对花》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节奏韵律等,应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观察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花朵,抓住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绘。
2.教学难点
-意象的深度理解:学生对意象的抽象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际例子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意象的内涵。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仍需关注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消化吸收情况,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
-在理解意象时,可以分析诗句“花开花落春又归”,探讨“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花开花落”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中国戏曲——黄梅戏,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有感情地演唱《对花》,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对花》,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弘扬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对花》。

2. 难点:创编动作表演《对花》,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脸谱。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黄梅戏经典唱腔,营造戏曲氛围。

2. 学习《对花》
(1)介绍歌曲背景,讲解歌词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3)学生练习演唱,教师指导。

3. 创编动作表演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

(2)进行表演,互相评价。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中国戏曲文化。

《对花》教案四

《对花》教案四

《对花》教案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对花》。

课文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春天的描写、对花的描述、花朵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花朵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花朵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了解花朵的外貌和性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春天美丽生机花朵特点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写法和词义。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春天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通过课堂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能够了解花朵的特点。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待提高。

2024年《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2024年《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2024年《对花》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育教材《音乐之旅》第五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对花》。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民间对歌文化,通过学习《对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歌的韵律、歌词创作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花》的歌词、旋律及对歌的特点;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展现歌曲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歌的韵律掌握,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对花》歌词、旋律的学习,合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家乡的民间对歌习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c.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掌握歌曲旋律。

3. 歌曲分析(10分钟)a. 分析歌曲的韵律特点;b. 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c. 举例讲解合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对歌练习;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c. 选取两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5. 合唱练习(10分钟)a.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b. 学生按照合唱谱进行练习;c.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b.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家乡的民间对歌,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对花》2. 歌曲韵律:对歌特点、合唱技巧3. 歌曲情感:美好、欢快、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对花》,并尝试创作一首对歌。

2. 答案要求:歌词具有对歌特点,旋律优美,情感表达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在合唱环节,部分学生存在音准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间对歌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分花腔类作品的演唱方法和润腔特色
2、了解黄梅戏的地方方言。

3、学唱黄梅戏《对花》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情况)那么我们谁能列举出几个黄梅戏的代表作?让学生回答
生: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夫妻观灯》等
师:这几出作品同属黄梅戏但也有它的不同。

如:《天仙配》、《女驸马》两出戏都是大段的用于抒情、叙事,唱腔委婉、悠扬、抒情。

而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它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呼、嘿、呦之类较多,唱腔圆润且又有一定的限制。

2、这样就分出了黄梅戏的两大类:花腔、平词。

3、让学生展示上节课学习的《女驸马》中的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4、学习花腔类作品《对花》
1)播放黄梅戏《对花》
1)提醒学生注意戏词中的方言咬字情况。

2)让学生找出哪些字是用方言咬字的?
3)聆听、感受、体验黄梅戏《对花》唱腔特点。

4)讲解作品内容
黄梅戏《对花》是《打猪草》中的一个选段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四、模仿学唱(唱黄梅)
1、师:播放《对花》前一段戏词(采用“听唱”法教学;个别乐句采用“口传心授”法教唱)
师生活动:
①、教师范唱一段唱词。

②、跟教师伴奏轻声整体学唱戏词。

③、分角色学唱戏词。

④、找出难唱乐句,师生共同解决。

2、戏曲是门综合艺术,刚才我们看到演员们除了唱和念还用了什么形式来表现这段戏词的?
五、活动展示(演黄梅)
1、播放黄梅戏《对花》伴奏音乐。

师生合作共演黄梅。

2、聆听辨别
生:聆听比较,选择花腔唱段。

六、拓展延伸
师:播放黄梅歌《对花》,展示黄梅戏在其他艺术领域的魅力!
师生交流,归纳总结。

在黄梅戏《打猪草》的音乐声中结束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