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概论试卷(综合)
教育学概论模拟试卷6
模拟试卷(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的教育家是【B】A.泰罗B.博比特C.查特斯D.坦纳2.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C】A.实际发展区B.潜在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D.远景发展区3.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C】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D】A.连续性B.顺序性C.阶段性D.整合性5.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A.STS课程B.轮形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环境教育课程6.支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是【A】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7.以下“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的是【B】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8.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C】A.理性教育学B.思辨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活动教育学9.“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D】A.布卢姆B.麦克尼尔C.马斯洛D.奥苏伯尔10.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B】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C】A.学习准备B.学科结构C.中间语言D.发现学习12.教师向学生做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13.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C】A.泰罗主义B.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C.泰勒原理D.惠勒原理14.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A】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15.经验课程发展的最新理论形态是【B】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C.自然经验主义经验课程论D.活动课程论1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B】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1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C】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8.泰勒认为,“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A】A.学习经验B.学习环境C.学习条件D.学习目的19.“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D】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2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概念是【C】A.STS课程B.隐性课程C.附带学习D.副学习2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D】A.主体B.资源C.脚手架D.意义建构2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D】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轮形课程23.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称为【C】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A.古德莱德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2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26.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C】A.上课B.训练C.主动作业D.被动作业27.“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B】A.决策B.审议C.建构D,协商28.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类型是【D】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质的评价D.效果评价29.由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旨在“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的课程实施原则是【B】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量力性原则D.思想性原则30.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福禄倍尔D.哈尔尼希.31.筒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教育学概论(简答题)
教育学概论(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它探究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影响。
教育学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和理论构建,旨在了解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问题2:教育学的目标是什么?教育学的目标是通过对教育过程、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的研究,提供有关如何最好地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知识和方法。
教育学的目标是改善教育的质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发展和做出积极贡献。
问题3: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来探索教育现象的意义和特征。
定量研究则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目的是寻找教育现象之间的关联和趋势。
问题4: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教育学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关系。
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
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研究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学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哲学探讨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经济学分析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效益等。
通过与这些学科的结合,教育学能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问题5:教育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教育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教育评估和教育心理学等。
教育管理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校和教育机构。
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教育评估评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决策提供依据。
教育心理学研究研究和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问题,以提供教育实践的指导。
以上是对教育学概论的简答题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概论练习题
《教育概论》模拟练习Ⅰ导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
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
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现代科学技术 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 A ) A.伽莫夫 B.弗里德曼 C.哈勃 D.威尔逊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 D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3、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的《几何原本》作者是(B) A、阿喀琉斯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中国医圣( A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陀 D. 孙思邈5、《人体的构造》一书的作者( A ) A.维萨里 B.哈维 C.塞尔维特 D.达芬奇6、使地心说成为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托勒密 C.哥白尼 D.泰勒斯7、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B )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8、英国医生( B )首先发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核。
A.施莱登 B. 布朗 C. 艾弗里 D.施旺9、生物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 A.林耐 B.拉马克 C.施莱登 D.达尔文10、最先把机体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还是能够保持恒定的学者是( B ) A.马让迪B.贝尔纳C.桑克托留斯D.格列森11、《海陆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 A )A.魏格纳B.达尔文C.丹纳D.博蒙12、发现了遗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的科学家是( B )A.艾弗里B.摩尔根C.孟德尔D.德佛里斯13、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B )A.用进废退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过度繁殖学说D.生存斗争学说14、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时间是( B )A.1950 B.1953 C.1956 D.194815、生物技术的核心是(D ) 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1、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包括( ABCDE ) A.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 B.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C.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E.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2、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中介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解释性 E.探索性3、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道:“只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
为了评估孩子们在科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参考。
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A. 学科B. 职业C. 知识D. 方法答案:D2. 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电视机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观察事物的方法?A. 闻B. 吃C. 闻D. 摸答案:B4. 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A. 岩石B. 矿石C. 沙土D. 矿物答案:A5. 寒冷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室内,会发生什么现象?A. 溶化B. 凝固C. 融化D. 蒸发答案:A二、判断题1. 科学只包括化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
答案:错2. 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实验来解决。
答案:错3. 铁是一种金属。
答案:对4.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的。
答案:错5. 科学就是记住一大堆公式和定义。
答案:错三、解答题1. 什么是生物?答案:生物是指能够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的一类物种。
2. 请简单描述下以下实验步骤: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包住一小块土壤,浸泡在水中。
答案:首先,取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并将一小块土壤放在中间。
然后,将麻布包裹住土壤,使其完全被包裹住。
接下来,将包裹好的土壤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浸透。
观察水中的变化以及布上是否有水渗出。
3. 找出以下物质中的液体:纸、铅笔、香蕉、橡胶。
答案:纸、铅笔和橡胶都是固体,香蕉是液体。
四、应用题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观察结果。
第一天:植物被种在土壤中。
第三天:植物发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五天:植物的叶子变绿了。
第七天:植物长出了第一朵花。
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生长,长出了叶子和花朵,叶子也变得绿色。
这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育学概论》综合复习题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是非题:(T代表正确,F代表错误)t1.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
T2.早在20世纪之前,我国已大量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错3.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对4.英国牛津大学是欧洲最早建立的中世纪大学。
Culo5.《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Y6.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N 7.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已经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
N8.教育的先进与否和水平高低最终由社会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实际水平决定。
Y9.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Y10.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Y11.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中所讲的“个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个体”。
N 12.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
N13.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根本的错误在于将教育的社会目的与国家目的等同起来。
Y 1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N15.在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统治的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重视,但社会(或社群)的价值与尊严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Y16.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相互关系中的一对次要矛盾。
Y17.人民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或纽带作用。
Y1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起着客体作用,教师则起着主体作用。
N19.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N20.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又要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
Y21.课程即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
Y22.课程即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教材知识内容。
Y23.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构成了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科技概论试题汇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型转变为型。
2、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作为。
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方面作了改进。
3、激光器主要由、和谐振腔构成,它主要是解决问题。
4、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对的敏感依赖性,外界微小的扰动都将导致解的巨大变化,有时甚至会面目全非,即洛伦兹提出所谓效应。
5、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和两大理论。
6、按是否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日益减少来划分,能源可分为和。
7、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
8、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9、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图。
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星。
10、在距地面约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等间隔放置颗卫星就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11、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这种系统称之为。
12、基因是分子上具有效应的特殊片段。
1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还原论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决定论思维方式到非决定论思维;从精确思维到思维。
二、关联题1物质波 a 普朗克 5阿基米德 a《天体运行伦》2能量子假说 b伽莫夫 6赖尔 b《地质学原理》3宇宙大爆炸 c哈勃 7 林耐 c《自然系统》4星系红移定律 d 德布罗意 8哥白尼 d《论杠杆》9 维纳 a 系统论 13 STM a全球定位系统10 贝塔朗菲 b 原子论 14 GPS b 扫描隧道显微镜11道尔顿 c 控制论 15 ES c胚胎干细胞12申农 d信息论 16 HGP d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单项选择题1、分形与混沌是()的。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1.科学内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或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
一般包含五个方面:知识体系(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包括概念、原则(定律)和理论。
)、创造活动(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事实的汇集,科学更是一个求知活动。
包括探究、解释和检验三个过程)、社会结构(科学的社会结构,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
)、社会生产力(科学与物质生产密切联系,担负着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任务,它既是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又是一种社会生产力。
)和文化形态(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文化密切联系,并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2.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将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科学家,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科学素养,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
小学科学教育围绕着的核心是培养科学素养,素养即平日说的修养,即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正确对待事物的能力。
(培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3.建构主义理论:一个人只能知道或了解他/她自己建构的知识结构,换言之,每个人总是试图从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混乱信号中寻求模式或顺序,从而建构他/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个人经历、背景及其他生理结构的差异,各自建构的知识或对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
其本质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与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批判、选择并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4.动手动脑教学思想:学习科学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必须在“做”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学考试各章综合练习3(完整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各章综合复习题第一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作用一、名词解释1、基础科学(P1)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各种基本运动形态及规律的学科。
担负着探索新领域,发现新现象、新物质、新原理、新规律的任务。
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
表现为由概念、定理、定律或规律构成的理论体系。
2、技术科学(P2)是在基础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某类技术的特殊规律,并解决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科学。
技术科学的任务是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能力。
技术科学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中介性,技术科学是基础科学的应用,以基础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它又是工程科学的基础。
是将基础科学知识转向实际应用的中间环节,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二是应用性,技术科学着重研究应用的基础理论。
其研究成果对于工程科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3、工程科学(P2)研究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原则和方法。
●三者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起着指导作用,其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技术可续起着中间环节、承上启下的作用,工程科学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同时又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工程科学的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4、实验技术(P2)是科学实验中采用的技术。
或是说为了科学认识而探索自然客体而采用的技术。
包括力学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技术等。
5、基本技术(P2)与基本运动形态(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相应的技术。
主要有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
也可以说是在技术科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最基本的技术。
6、产业技术(P3)是由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不同技术所组成的更为复杂的系统,一定产业一般与某一类的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相关或以其中的某一类的技术为主。
人文科学概论综合练习
(答案在后面)人文科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概念属于教育教学科目分类:CA、人文科学B、人文精神C、人文学科D、人文主义2、从哲学高度对人文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是:DA、人文学科B、人文精神C、人文主义D、人文科学3、社会科学不包括:A、教育学B、经济学C、社会学D、法学4、人文科学不包括:A、文学B、史学C、艺术学D、政治学5、西周“六艺”不含:A、书B、易C、乐D、礼6、“六经”不含:A、书B、御C、礼D、诗7、近代哲学开端的标志是:A、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方法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笛卡尔的主体性命题D、基督教的经院哲学8、现代性开端的标志是:A、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方法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笛卡尔的主体性命题D、基督教的经院哲学9、中世纪以后,不属于人文类学科的有:A、逻辑B、修辞C、几何D、文法10、中世纪以后,属于认知类学科的有:A、逻辑B、修辞C、天文D、文法11、大学诞生时不包括以下系科:A、神学B、数学C、法学D、医学12、古典人文教育的“科目”是:A、“学科”B、“艺术”C、“科学”D、“课程”13、古典教育阶段不存在:A、精英教育B、伦理中心C、科目的多重性质D、科技教育目标14、古典教育解体后,出现了:A、精英教育B、伦理教育C、专科教育D、高雅艺术15、近现代学科分化并不依赖:A、基督教信仰活动B、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C、航海地理大发现D、专业化分工的强化和世界性市场交易的兴盛16、古典人文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A、知识性B、全才性C、技术性D、专科性17、人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基督教思想给予了一定的体现,比如:A、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B、人受制于上帝C、人取代上帝成为“造物主”D、人置换上帝的至上地位18、最初把社会学叫作“社会的物理学”的是:A、歌德B、洪德C、孔德D、萨义德19、人类理性最高的功能形态是:A、科学B、科学精神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0、教人“如何做”的是:A、唯科学B、科学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1、令人追问“做什么”以及“为什么”的是:A、唯科学B、科学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2、以“单向度的人”为题来分析现代工业化社会人性状况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3、把现代社会机构成为“科层制”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4、拉美特利说:A、心脏是发条B、人是机器C、神经是游丝D、关节是齿轮25、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一对术语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6、现代人最重要的精神能力和代表性气质就是:A、情感充沛B、想象丰富C、理性算计D、人性分裂27、社会伦理危机不包括:A、世界大战B、种族屠杀C、怀念故土D、欺善怕恶28、“现代”的文明基础是:A、现代性B、现代主义C、现代化D、科学技术29、提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观点的是:A、萨特B、泰罗C、马斯洛D、马尔库塞30、王夫之认为,“人文”的原型是:A、“人”B、“文”C、“礼”D、“道”31、古代中国“人文”的本义是:A、天道信仰B、礼仪教化C、封建伦常D、祖先信仰32、《大学》“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止于至善”33、《大学》“三纲”不含:A、“明明德”B、“止于至善”C、“君为臣纲”D “亲民”34、《大学》“三纲八目”说的核心是:A、亲民B、齐家C、治国D、修身35、古代中国礼仪教化的重心是:A、“文明”B、“天文”C、“人”D、“文”36、古典学最初指:A、关于古典作家作品的学问B、关于经典作家作品的学问C、关于古希腊罗马作品的学问D、关于文史哲作品的学问37、艺术发展人的:A、确定性B、功利性C、单一性D、直觉性38、工具理性赋予人:A、细腻的感知B、丰富的想象C、功利的目标D、与情感相统一的直觉能力39、为人文科学争取科学地位而提出“历史科学”领域无法为自然科学所涵盖的学者是:A、李凯尔特B、文德尔班C、康德D、狄尔泰40、从价值论角度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者是:A、李凯尔特B、文德尔班C、康德D、狄尔泰41、笛卡尔主体观的基点是:A、劳动B、“我在”C、“精神”D、“我思”42、黑格尔主体观的基点是:A、劳动B、“我在”C、“精神”D、“我思”43、把主体从自我个体扩展为社会群体的是:A、黑格尔B、笛卡尔C、马克思D、胡塞尔44、“本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无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5、“自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无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6、“超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7、“白板说”的提出者是:A、康德B、洛克C、休谟D、马斯洛48、“人是守护万物的牧者”,说这话的是:A、马克思B、黑格尔C、歌德D、海德格尔49、人文意义的“家”是:A、实体对象B、家庭生活C、团体单位D、家园观念50、人文科学方法观的特性不含:A、自我相关性B、知情意的分离性C、评价性D、与世界生活的关联性51、人文评价主体在现代社会中不具有:A、整体性B、个体性C、对话性D、分散性52、理解的极致就是:A、超越自我B、同情移情C、宽待他者D、专注聆听53、直觉法区别于:A、直观法B、分析法C、演绎法D、归纳法54、智慧往往不是:A、对人情世态的洞悉B、简单的类推比较C、过程性的经验和实践探索D、艺术55、社会涵义的“家”是:A、家园B、家乡C、家庭D、故乡56、现象学的口号是:A、“回到现象本身”B、“忠实于直观”C、“回到事实本身”D、“艺术地描述直观境界”57、前现代社会形态的代表是:A、血缘B、地缘C、人种D、共同体58、社会的策动者是:A、团契B、集体C、个人D、精神团契59、前现代社会的共同体的基本特性是:A、政教合一B、生活团契C、教化团契D、生产团契60、现代人文精神团契不含:A生态保护团契B、教会C、素食主义者协会D、北大荒兵团知青联谊会61、认知和实用工具型素质包括:A、自制力B、注意力C、想象力D、毅力62、直接的技术能力包括:A、毅力B、激情C、自制力D、判断力63、支持和调整技术的能力有:A、直觉B、反思C、信仰D、激情64、具有意义性的素质有:A、毅力B、记忆力C、信仰D、想象力65、现代社会观念区别于古代传统社会观念的首要标志是;A、理性化B、量化C、确定化D、制度化66、现代家庭特有的困境是:A、离异代沟B、家长监护C、家长养育D、血亲依赖67、义务制教育的本质是:A、专业教育B、素质教育C、职业教育D、国民教育68、广义的通识教育是:A、高校公共课教育B、高等专业教育C、高等职业教育D、人文素质教育69、非课程形式的通识教育不含:A、体育竞赛B、专题讲座C、文艺会演D、迎送晚会70、现代教育的主体是:A、知识教育B、技术教育C、通识教育D、专业教育71、以下具有整合专业知识能力的是:A、知识教育B、技术教育C、通识教育D、专业教育72、纽曼认为,大学是:A、政府机构B、研究机构C、服务机构D、教育机构7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2020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0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之体谅模式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十章教师与学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19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A.博士B.大成C.翰林D.大儒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之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六学一馆.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私塾与蒙学教材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之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之维新派的教育实践.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21.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A.教育立法独立B.教育教学权独立C.教育内容独立D.教育督导独立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之蔡元培的教育死刑与实践.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A.乡村教育B.普通教育C.师范教育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戊辰学制.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A.学友制B.小先生制C.学徒制D.实习制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24.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所建立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仿照于中国的()A.汉代教育制度B.唐代教育制度C.宋代教育制度D.元代教育制度参考答案:B25.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军事教育B.重视女子教育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D.加强国家对教育参考答案:B26.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A.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B.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C.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D.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27.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A.统觉,教学和训育B.兴趣,教学和训育C.联想,教学和训育D.管理,教学和训育参考答案:A28.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A.人才培养功能B.科学研究功能C.社会服务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参考答案:D29.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英国教育的发展:《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30.“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3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巴班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苏联教育的发展,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32.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动建立().A.统一学校B.国立中学C.中间学校D.综合中学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英国《1944年教育法》3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结构主义教育D.永恒主义教育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之要素主义教育.3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四章学习动机:需要层次理论35.学习单词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A.顺应性迁移B.低路迁移C.水平迁移D.特殊迁移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五章知识的建构:知识的应用与迁移.36.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老马识途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学习的定义:学习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7.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认知方式的差异与教育,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38.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A.行为塑造法B.系统脱敏法C.松弛训练法D.认知疗法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39.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论,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4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44.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测量调查的类型之定名测量.45.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中的归纳分析法.二、辨析题:第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在阐明理由.46.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参考答案: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答题要点:错误.(1)孔子主要是以西周的六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吸收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教授的学科都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2)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3)《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在创办私学教学过程中,对西周的文化典籍整理之后形成的六种教材.48.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答题要点:错误.(1)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2)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就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反而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三、简答题:第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49.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50.简述“尊重学生”的基本内涵.51.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答题要点:(1)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认为“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2)他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应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有所分析选择,并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的“新民”52.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答题要点:(1)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第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的兴致兴趣会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53.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答题要点: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库共5套试卷及参考答案教育概论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着作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社会;3、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4、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5、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___________提出的;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和;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为主;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以上都不是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6、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教育目的观;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7、不属于教师的专业权利的是 ;A.教学权B.获取报酬待遇权C.管理学生权D.参政权8、“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多因素论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知识给学生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D.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2、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3、在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就是贯彻了启发性原则;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5、“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打地洞”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6、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7、实习属于课程的范围;8、教学就是指教什么的问题;9、智育与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可以以教学代替智育;10、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2、班级教学制的优缺点是什么3、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五、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胳膊扭不过大腿,学校的正面教育抵不过社会的负面影响;”2、“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3、“教,是为了不教;”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韩老师就沈××同学丢钱的事来到了班上;韩老师说,“为这事,我整个上午都很难受,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之所以做出不好的行为,肯定是一时糊涂;现在你们才十三四岁,正在用自己的手书写自己的历史,拿人家的钱,等于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一个污点,到了二十、三十岁,肯定会后悔的……”;教室里鸦雀无声;韩老师接着说,“现在还来得及,没有花掉这些钱,可以还给沈××同学,花掉了一部分,可以将余下的还去,我们不一定要知道是谁,放进沈××同学的书桌里就可以了;改了就好;我们常说,爱集体,拿了钱,等于离开了集体,还了就表明他她回归到集体中来了,同学们,我们欢不欢迎他她归来”“欢迎”——“大家欢迎,老师更欢迎,那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同学归来吧”第二天,丢失的钱又回到了沈××同学那儿;下午,韩老师在班会上作了表扬,说这位同学战胜了错误……这时,只见后排一位女同学低下了头;20天后,这位女同学呜呜地哭着找到韩老师,韩老师亲切地劝说她,并表扬了她的行为……试以“德育原则”的有关理论对韩老师的上述做法进行分析;教育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学记;2奴隶;3班级教学授课制;4培养人;5布鲁纳;6备课,上课;7说服教育;8准备阶段,运用阶段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ACBBA, ADBDC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2 5 6 7 10× :1 3 4 8 9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2、班级教学制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缺点:(1)妨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2)缺乏灵活性(3)不利于因材施教(4)学生间缺乏真正交流3、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学生主体有多种特性,一般具有整体性、能动性、独特性、发展性等;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他们主动建构、转化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毫无批判地接受;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研究和了解学生需要,针对性地教学;才能做到教学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辩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有人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学校的正面教育抵不过社会的负面影响;”请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对错;1社会道德主流是好的,其负面影响相对于正面影响而言乃是“胳膊”,对青少年影响是有限的2学校教育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弘扬主旋律,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影响,能为学生抗御社会不良影响打造一道“防火墙”;着重分析学校德育的正功效2、“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说法正确;符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除传授知识外,价值观、态度、人格塑造等方面也应该重视;教学要体现教书与育人并重;3、“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说法正确;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除传授知识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学会学习是适应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的需要;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一说法是中国传统师道尊严的核心观念;它建立在人情常伦的基础之上;缺乏法律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挥有所妨碍;应该建立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六、案例分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循序渐进原则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概论试卷二一、名词解释12分1、社会教育2、班级授课制3、德育4、教育科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分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______;3.教育是一种_____的社会活动;4.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全面发展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性特点,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是贯彻了______原则;5.西方教育家_____被称为“教育学之父”;6.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7._______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9.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0.通过利用或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德育方法,叫做______法; 11._______是德育的基本途径;12.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________开始的;13.教学是以______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三、判断改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20分1.根据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规律,我们要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2.义务教育的根本特征是其具有强迫性;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情感陶冶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5.培养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一个国家教育的性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7.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良好品德形成的标志;8.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9.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10.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四、单项选择10分1、教育与劳动完全分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天才出于勤奋”,强调了的重要性;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人努力3、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水平入手;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A.传授知识给学生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5、人的发展是指人的A.身体的发展B.心理的发展C.智力的发展D.身心的发展6、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所表现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的具体表现;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体性与集体性7、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原则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C.循序渐进与反馈调控相结合D.巩固与创新相结合8、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9、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不知B.知识与能力C.思想品德与知识D.理解与巩固10解放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学着作是:A.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五、填表;将下表格左边内容的序号填入右边相应的栏目5分六、简答题:8分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七、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每题6分;共18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3、“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八、实例分析:12分师:为什么说鸡、鸭、猪都是动物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它也是动物啊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师:鱼可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动;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动物;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该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联系上述教学片断情况进行分析;教育概论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1、社会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2、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和统一的教学计划对全班同学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3、德育;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运用多种手段,用一定社会多方面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通过其自身心理矛盾运动,使其内化为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二、填空15分1、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说服教育法;3、培养人;4、因材施教;5、夸美纽斯;6、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7、教育目的;8、激发动机,检查学习效果;;9、上课;10、情感陶冶;11、教学;12、了解和研究学生;13、课程内容三、判断改错20分√:2、5、6、8×:1、3、4、7、9、10改:1、…不平衡性,…可以从不同环节开始3、…反映了社会环境4、说服教育法的…7、观念改为“行为”9、改“阶段性”为“差异性”,或改“因材施教”为“循序渐进”10…以间接经验四、选择10分1-10:BDADDBDBAC五、填表;将下表格左边内容的序号填入右边相应的栏目5分A、广义教育:1、2、4、6、7、10;B狭义教育:5、8;C非教育形式:3、9六、简答题:8分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七、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每题6分;共18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解释这一句话――2分;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入手分析,并对其重要性作强调――4分;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它是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表现2;从影响人的4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分析3 3、“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课堂质量评价还应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好等5分八、实例分析12分“动物”概念教学片段中教师运用教学原则的情况分析符合: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对照例子分析;其中,答对原则名称每条记2分;教育概论试卷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______;2.教育是一种_____的社会活动;3.西方教育家_____被称为“教育学之父”;4.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______5.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6.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7._______是德育的基本途径;8.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________开始的;9.教学是以______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二、判断改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20分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2.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3.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5.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8.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培养其道德行为入手;9.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指导意义10.课程就是我们所学的学科三、单项选择15分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 个人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3.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原则;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C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A.智育等于教学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8. 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不知B.知识与能力C.思想品德与知识D.理解与巩固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10.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11. 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A.有特殊才能的学生B.所有学生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1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1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1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5.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四.简答题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2.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五.辨析题用教育学原理分析下列观点或主张每题5分,15分1.“人是可教的动物”;2.“润物细无声”;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六.实例分析每题7分,共14分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指出上面实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七.论述题10分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有如下几种观点:A、研究“教育存在”,它包括“教育活动存在”、“教育观念存在”及“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B、研究“教育现象”;C、研究“教育问题”;D、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E、研究“人”;请你以所学的教育理论评述上述5种观点的对错;教育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说服教育法;2培养人;3夸美纽斯;4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5激发动机,检查学习效果;6上课;7建立良好的班集体;8课程内容二、判断改错20分1错;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2对;3对;4错;以“间接经验……”;5错;教育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不存在教育和受教育,也谈不上智力发展,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6错;“人的主观能动性”改为“社会环境”;7错;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并非能教育好一切学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8错;“道德行为”改为“道德意志”;9对;10错;课程是广泛概念,所学科目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它属于主要的部分;三、单项选择15分CBDBA,CDACB,BDDAC四.简答题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从其他角度列举,如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也适当给分2.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1确定班级奋斗目标;2建立班集体自我管理机构;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4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 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五.辨析及实例分析题每题5分,20分1.“人是可教的动物”;人是可教育的动物、能教育的动物、需要教育的动物;1分所谓“可教育性”指接受教育的能力或适应性品质,使教育开展和完成成为可能;1分;人的可教育性体现在人具有思维和理性,具有理解力;是社会动物,能以语言为媒介与他人交往;2分只有通过教育,人才与动物构成区别1分2.“润物细无声”;对1分;体现了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较高境界1分;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人对人的影响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2分;对于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教育和教学来说,这种说法具有积极意义1分“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课堂质量评价还应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好等3分;评价一堂课,应该全面、客观、公正1分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对1分;对于道德品质的心理因素而言,道德认识是知识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保证,道德行为是目标和结果;2分这四个因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1分;“16字方针”体现了德育过程品德形成的四个因素的关系,是正确的1分。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判断题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教育学概论模拟试卷(不含答案)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16.《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2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1)
素质教育概论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激活每位学生()发展,使之明确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要比教给他们任何具体知识本身更重要。
A 学习潜能B发展潜能C 素质潜能D个性潜能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
A持续性B自发性C开创性D创造性3、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是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主动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A科学内化B个体内化C知识内化D教育内化4、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B开出多少实验C培养哪些技能D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5、()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素质教育B目标教育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6、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A精神价值B内在价值C外在价值D实际价值7、()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A科学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基础教育8、()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B科学文化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9、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
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B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10、1997年,国家教委在烟台市(),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全国范围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A 举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B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C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1、()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方法和技术C. 教育政策和管理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D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什么?A. 知识B. 技能C. 人才D. 道德答案:C4. 教育学中,“隐性课程”指的是什么?A. 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B. 学生在课堂外学到的知识C. 教师的教学方法D. 学校的规章制度答案:B5.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环境D. 学生的性别答案:D6.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A. 知识、理解、应用B. 知识、分析、评价C. 知识、理解、创造D. 知识、分析、综合答案:B7. 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C. 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D. 作为学生升学的依据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强制性原则答案:D9. 教育公平主要指的是什么?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质量均等C. 教育投入均等D. 教育结果均等答案:A10.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A. 保罗·弗莱雷B. 埃德加·莫兰C. 保尔·朗格朗D. 约翰·杜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活动。
答案:培养人12.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1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教育问题。
答案:教育现象14. 教育的“隐性课程”通常指的是学校环境中的________、文化等因素。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判断题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易中庸》、《春秋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文理学院 2007 学年第二学期科学教育专业 05 级《科学教育概论》期末试卷(AB卷综合)一、填空题(20分)1、与三次产业革命相适应的科学教育理论按次序的代表性人物:斯宾塞、杜威、布鲁纳。
2、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3、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方法有:比较实验、模拟实验、析因实验、思想实验等。
4、实施STS教育的主要模式:渗透型、独立型、活动型。
5、新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并列成为现代高科技中的三大支柱。
是其他高新科技赖以发展的基础。
6、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基本过程:确定目标、选择生成、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价。
7、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点兴趣性和个性化、指导性和自觉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8、教学过程的本质:教与学的统一、教育与教学的统一。
9、科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为主、个体研究活动为主、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动手活动为主。
10、对专题讨论、情景模拟法的教学结果的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两方面。
11、评价学生科学态度的主要目标有: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探索与学习的动机、科学探索与学习的行为倾向。
12、获得直接经验的基本教学过程:参与、体验、内化、表现。
13、三次产业革命的按次序标志:蒸汽机、电动机、电子计算机。
14、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以高素质的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科学知识自身不断发展完善,推动社会进步。
15、初中科学教育的特征:理性思考的内容比较多、需适当借助具体的事物或经验、注重学生独立探究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16、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教学大纲与计划规定的课程、选修与活动课、校外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大众传媒与社会氛围。
17、高中科学教育的特征:注重与实际的研究、应用相结合、以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为主,为升学就业打基础、科学教育与分科教学、选修课的开设相适应。
18、OM活动具有的特点:强调团队努力、鼓励创造性、强调趣味性、反对成人协助。
19、科学教育课程的特征:课程标准的综合性、以任务组织、内容与过程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主线。
20、学生学习过程的五个阶段:学习动机的激发、摄取知识、领会知识、巩固知识、知识运用。
21、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的目标主要有:客观精神、探索精神、质疑精神、公平竞争和合作精神。
二、名词解释(24分,8个)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2、心智技能:是指经过训练,接近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它是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技能。
如运算、阅读、写作等。
3、探究训练法:它的基本教学过程为:遇到问题—搜索资料和建立假说—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
4、师生互动原则: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调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5、科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它是一种科学概念,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概念。
作为理想化形态,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但他又是以客观存在为原型的,对客观事物的理想化反映,是一种体现其主要矛盾与特征的科学结构。
6、引导发现法: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发现阶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主动研究问题,总结规律,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目的。
其基本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
7、开放性原则:是课堂教学在一种开放民主的系统中进行,无固定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灵活多变、多样性以及伸缩性。
倡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结论。
8、目标参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客观目标为参照系,把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与之比较,从而判定评价对象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的一种评价,又称达标度评价或绝对评价。
9、STS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也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社会观的课程。
它要求科学技术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以揭示和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结合为基本点,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10、科技进步贡献率: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对于测算主要采用生产函数法。
11、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坚持全面、发展和联系的立场,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科学意识、知识、方法和技能,形成综合的科学观,从而整体性地提高科学素养。
12、独立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科学教育的学习活动中能坚持独立性,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依赖别人。
在行为上表现出能独立的进行思考,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的承担并完成科学调查、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
13、引导性原则: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14、科学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科学研究效率的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条件,它是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
三、简答题(30分,6个)1、当代科学的特点?答:①科学实践的范围在时间、空间、层次上都已超越生产实践和生活范围而走在前面。
②当代科学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
③近代科学发展趋势在长时间内是向分门别类方向发展,各学科越分越细,但是到了现在,科学又逐步由分化走向综合。
新科学很多有具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性质。
④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⑤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现代大学科已发展到国际学术交流、协作探索、分类研究、综合突破的阶段,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⑥科技人才争夺提取激烈。
2、什么是科学美?它的美学标准有哪些?答:科学美是科学所具有的美的形式及这种形式与其所反映的内容或揭示的客观自然规律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美学标准主要有:①简洁,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高度的简洁性。
②和谐,它指整体内部的成分或因素配合的相当和匀称。
③普适,他是指科学理论在被用来解释本系统内的各种关系或解决本系统内的各种问题时要有广泛的普适性。
④新奇,一个科学理论的诞生,不论结构、表达、思想、内容等都有新的创见,超经验的内涵,不与别人雷同,给人以一种奇异美之感。
3、综合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答:①理科课程在经过从20世纪初期的合科课程分化为分科课程,再发展到现代综合理科之后,更趋于灵活与多样化。
跨学科或综合理科课程越来越多,多种内容、各种组合形式的综合理科教材层出不穷。
②综合理科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注意面向人性的教育,面向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健全的思维品质和科学道德的人。
③综合性的高新技术课程的教育正日益引起重视,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综合解决社会问题,已成为一种共识。
④在课程改革的同时,继续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尤其是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4、高品质科学教育课程的标准有哪些?答:高品质科学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征:①与当地社区生活与可研究的事件或主体紧密相关。
②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性。
③能包括人与社会的各种重大议题。
④科学决策的训练。
⑤职业与择业知识。
⑥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⑦多层面的科学知识,不仅是自然科学,还应包括政治、经济、心理、社会、哲学等方面。
⑧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5、简述“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定位?答:“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由于比较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体验,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因此完全放任学生自流,让学生自由探索,放弃主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也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②做好教学组织安排。
③控制教学过程。
④加强教学结果评价。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首先是从教学形式上得到了保证,还需要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从模仿到主动,逐步学会“研究性学习”。
这里学生是否有主动参与精神,能否大胆投身实践是能否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6、科学教育教师需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答:科学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除了教育、教学的一般能力要求外,科学教育教师特殊的能力要求:①对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或理论的理解能力。
②在教育、教学过程或活动中运用科学新事实、新发现、新成果的能力。
③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教育、教学过程,以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④对科学的特点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相互作用总体理解与认识能力。
⑤科学实验设计构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构成了科学教育教师评价的特殊能力要求。
7、发现教学法及其优点?答: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景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的技巧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⑤发现学习的结构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8、科学社会化的主要特征?答: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规模日益定向社会并成为一项巨大的全社会整体投入的社会运动态势。
是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相得益彰。
主要特征为:(1)科学研究的规模迅速扩大。
它经历了由科学家个体研究,研究单位的集体研究,发展到国家组织协调研究乃至全球规模的研究。
(2)科学研究系统的形成,它包括各级各类的专业研究机构,实验机构,管理领域机构,职能机构,技术、后勤服务机构及各种学术团体等。
(3)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4)科学与艺术加紧界各,全社会的科学研究系统已发展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的知识结构的科学的社会结构密切结合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复杂系统。
科学知识的产生是通过科学研究实践来实现的,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反映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水平,体现了一般物质生产与科学发展本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