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性内生殖系统解剖
妇产科2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妇产科2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269ab60a76c66137ee06196b.png)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外阴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尿道外口阴道口及处女膜第二节内生殖器一、阴道1、位置和形态后穹窿最深,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2、组织结构阴道壁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庆幸变化。
二、子宫1、形态重50g,(7~8)X(4~5)X(2~3),容量5mL宫体:宫颈女童1:2 成年妇女2:1 老年期1:1宫腔子宫峡(宫体与宫颈交界处):未孕时1cm,妊娠末期7~10cm宫颈以阴道为界,上2/3,下1/3,未产妇,宫颈外口圆形;经产妇,鱼口形2、组织结构(1)宫体:由内向外:子宫内膜层、肌层、浆膜层1)子宫内膜层: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致密层+海绵层=功能层2)子宫肌层:内环、外纵、中交叉,收缩时可有效控制子宫出血3)子宫浆膜层(2)宫颈宫颈管黏膜分泌粘液栓,受性激素影响。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3、位置宫底——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坐骨棘水平稍上方4、子宫韧带1)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2)阔韧带3)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4)宫骶韧带三、输卵管形态(由内向外):1)间质部:管腔最窄2)峡部3)壶腹部4)伞部:具“拾卵”作用组织结构:1)浆膜层2)平滑肌层:协助拾卵、运送受精卵、一定程度组织经血逆流和宫腔内感染向腹腔内扩散的作用3)黏膜层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变化。
四、卵巢卵巢表面无腹膜第三节血管、淋巴及神经一、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血供: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道内动脉1、卵巢动脉2、子宫动脉3、阴道动脉阴道上段: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阴道中段:阴道动脉阴道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4、阴部内动脉二、静脉盆腔静脉易蔓延,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三、淋巴1、外生殖器淋巴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神淋巴结2、盆腔淋巴髂淋巴组骶前淋巴组腰淋巴组阴道上段淋巴:大部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淋巴结四、神经第四节骨盆一、骨盆组成1、骨盆的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骶岬是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2、关节3、骨盆韧带骶棘韧带即坐骨切迹宽度,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d175ef29b89680203d825a6.png)
阴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子宫
Normal cervix
子宫韧带
子宫韧带
子宫韧带
输卵管
• • • •
间质部interstitial 峡部isthmic 壶腹部ampulla 伞部infundibulum
卵巢
• 生发上皮 germinal epithelium •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 皮质 cortex • 髓质 medulla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血管、淋巴及神经 骨盆 骨盆底 邻近器官
第一节 外生殖器 (external genitalia)
• • • • • 阴阜 mons pubis 大阴唇 labium majus 小阴唇 labium minus 阴蒂 clitoris 阴道前庭 vestibule
静脉 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 且相互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
静脉
淋巴
• 淋巴
• • • • • • • 1.外生殖器淋巴 分深浅两部分。 (1).腹股沟前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2.盆腔淋巴 分3组。 (1).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 (2).骶前淋巴结组位于骶骨前面。 (3).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小阴唇 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 两侧小阴唇在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 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阴蒂 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 它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显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 阴道前庭 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及阴道口。 前庭球位于前庭两侧,又称球海绵体,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从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 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覆球海绵体肌。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覆球海绵体肌,如黄豆大,左右各异。腺管长1~2cm, 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 常见因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 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23a14a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3.png)
(三)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 Moloy分类),分为女型 、 扁平型 、类人猿型和男型 4 种类型 。
骨盆4种基本类型及各部比较
PART 05
骨盆底
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 结节。 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为尿生殖三角,向 后下倾斜,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三角区为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管通过。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女性生殖器淋巴流向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由第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 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走行与阴部内 动脉途径相同。
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 阴蒂背神经及肛门神经3支,分布于 会阴、阴唇及肛门周围。
女性外生殖器神经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1. 骨盆的骨骼
女性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 接,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 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 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 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
2. 骨盆的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正常女性骨盆(前上观)
3.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位于骶、尾骨与 坐骨结节之间;
妇产科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组成
内生殖器
女性 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
卵巢:产生卵子并分泌女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的管道和卵子受精的部位;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阴道:性交、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e9a329a76e58fafab0034d.png)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的骨性标志 间接了解骨盆入口的横径。
髂前上棘和髂嵴
突入出妊骨口程娠盆前度期分后可尺界径直侧的的接子标大影宫志小响长之。骨度一盆的,标也志是。
骶岬
中骨盆平面的标志,是衡量中骨
耻骨联合 坐骨棘 坐骨结节
两侧盆坐大骨小结的节重内要缘径间线的;距分离娩为过骨程盆中出口横径 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骨盆轴
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连线,上段向下后, 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前,胎儿沿此轴下降并娩出。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6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倾斜度
妇女直立时骨盆 入口平面与地面 之间形成的夹角 一般为600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7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底
骨盆底的组成-外层
第2节 内生殖器 9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输卵管
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并将受精卵输送入宫腔 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与卵巢接近游离呈伞状 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全长约8~14cm 间质部 最窄部位
峡部 绝育术的结扎部位 壶腹部 卵子受精的场所 伞部 有“拾卵”作用
第2节 内生殖器 10
第2节 内生殖器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
子宫内膜层 功能层,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无周期性
肌层 环行 外纵 中层交叉
子宫浆膜层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宫颈外口处鳞、柱交界部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第2节 内生殖器 8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韧带
圆韧带 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 阔韧带 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 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详解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6fd4a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1.png)
女性 生殖 系统 解剖
01 外生殖器 02 内生殖器 03 血管、淋巴及神经 04 骨盆 05 骨盆底 0来自 邻近器官一、 外生 殖器
01
一. 二. 三. 四. 五.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02 女 性 外 生 殖 器
一、外生殖器
尿道口 阴道口 前庭球 前庭大腺
阴道前庭
四、骨盆
骨盆的四种基本类型
(1)女型;(2)男型;(3)类人猿型;(4)扁平型。
五、骨盆底
1.外层 (1)会阴浅筋膜。 (2)肌肉: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 。 (3)肛门外括约肌。
骨盆底浅层肌
2.中层 (1)筋膜。 (2)会阴深横肌。 (3)尿道括约肌。
五、骨盆底
骨盆底中层肌肉及筋膜
3.内层 (1)肛提肌。 (2)筋膜。
五、骨盆底
骨盆底内层肌肉
五、骨盆底
会阴: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
会阴
会阴
1.尿道 2.膀胱 3.输尿管 4.直肠 5.阑尾
六、邻近器官
邻近器官
谢谢观看!
二、内生殖器
子宫
二、内生殖器
子宫底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峡部 宫颈解剖学内口(上) 宫颈组织学内口(下)
子宫颈
子宫各部
二、内生殖器
➢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层
致密层 海绵层 基底层
功能层
子宫体
外纵 肌层 内环
中交织 浆膜层
子宫肌层肌束排列
(1)浅层;(2)深层。
二、内生殖器
➢ 子宫韧带 (1)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 位置。 (2)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3)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 (4)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 位。
01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01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77b7d90276c66137ee061954.png)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内、外生殖一、外生殖器外生殖器又称外阴,为生殖器外露部分。
位于两股之间,前方以耻骨联合为界,后方以会阴为界,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及会阴等。
古人称之为阴器、阴户、又名四边。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呈倒三角形,为第二性征之一。
阴毛在古代称为“毛际”。
2、大阴唇即两股内侧的一对皮肤皱襞,前方与阴阜相连,后方在会阴部会合。
其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的终点。
未婚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和尿道口。
大阴唇的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外伤时易发生出血,或形成血肿。
3、小阴唇即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富于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4、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阴蒂头富于神经末梢,故感觉敏锐。
5、阴道前庭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半部有尿道口,后半部有阴道口。
(1)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
黄豆大,左右各一,位于大阴唇后部内方。
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中下1/3交界处的沟内,分泌液起滑润作用,腺管口闭塞时,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或前庭大腺囊肿。
(2)前庭球:又称为球海绵体。
位于前庭两侧,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
(3)尿道口:位于前庭前部,略呈圆形。
其后壁有尿道旁腺。
(4)阴道口与处女膜:位于前庭后部,周缘覆有一层较薄黏膜称处女膜。
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二、内生殖器內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附件。
1、阴道古人称之为子肠、产肠。
(1)功能:性交器官,月经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2)位置与形态:位于真骨盆下方的中央,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约7- 9cm,后壁长约10 -12cm,上端包绕子宫颈,称为阴道穹隆。
后穹隆最深,与子宫直肠陷凹贴接,为腹腔最低部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某些疾病诊断和手术的途径。
(3)组织结构: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
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女性生殖系统—内生殖器(人体解剖学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内生殖器(人体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2154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f.png)
二、输卵管
形态:长10~12cm 弯曲的肌性管道
位置:子宫阔韧带上缘 外侧端:输卵管腹腔口 内侧端:输卵管子宫口
分部: ①子宫部 ②输卵管峡(结扎) ③输卵管壶腹(受精) ④输卵管漏斗
受精 输卵管妊娠
三、子宫
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一)形态 成人未孕:前后略扁
倒置梨形 分部: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颈:2.5-3CM
概况:
内生殖器 生殖腺:卵巢 输送管道: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一、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
1.位置和形态
位置:卵巢窝
形态:扁卵圆形 两面: 内侧面 外侧面 两端: 上端 下端 两缘: 前缘:卵巢门 后缘
固定装置: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悬韧带
2.年龄变化:
卵 巢 悬 卵巢固 韧 有韧带 带
阴道上部 阴道部
子宫峡:剖宫产手术
子宫内腔: 分部: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二)位置 位置:盆腔内
膀胱与直肠间 姿势:(正常成人)
前倾前屈位
姿势: 前倾前屈位
前倾:是指子宫的 长轴和阴道的长轴 之间形成的向前开 放的钝角。
前屈:是子宫体与 子宫颈之间形成的 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三)固定装置 ①子宫阔韧带 ②子宫圆韧带 ③子宫主韧带 ④骶子宫韧带
韧带的位置 构成和作用
②子宫圆韧带:维持前倾
③子宫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防止脱垂
④骶子宫韧带 维持子宫前屈
四、阴道
形态 位置 阴道穹 毗邻关系
五、前庭大腺(Bartholin腺)
位置:阴道口两侧 开口于阴道前庭。
作用:分泌物Leabharlann 润滑阴道口的作用。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内生殖器(助产技术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内生殖器(助产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3d6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4.png)
一、内生殖器:
(一)子宫
1.位置
(1)位于骨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 邻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是输卵管 和卵巢。 (2)呈前倾前屈位。
一、内生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子宫形态
1.倒置梨形。 2.大小:成人非孕时子宫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 子宫腔容量约为5ml,重约50g。 3.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子宫颈。 4.子宫体/子宫颈:婴儿期为1︰2,成年女子为2︰1,老人为1︰1。 5.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约1CM,妊 娠末期可达7-10CM(子宫下段)。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四节:内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 (四)卵巢
1.功能 产生和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四节:内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 (一)阴道
1.性交器官、排出经血、娩出胎儿 2.外阴与子宫颈之间 3.粘膜+肌层+纤维层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四节:内生殖器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四节:内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 (二)子宫
1.子宫韧带 (1)圆韧带(前面):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阔韧带(侧面):维持子宫在骨盆腔中央。
(3)主韧带(横行):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脱垂。
(4)宫骶韧带(后方):将宫颈向后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 前倾位。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四节:内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 (二)子宫组织结构
1.子宫体 三层组织构成。内层为黏膜层即子宫内膜,中间层为肌 层,外层为浆膜层。
(1)功能层(致密层+海绵层):内膜层上皮层下浅表2/3,受卵 巢性激素的影响,能发生周期性变化。
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6e12d1d4b14e852458fb57c4.png)
卵巢
生发上皮 germinal epithelium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皮质 cor为不随意肌,外括约肌为随意肌, 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外括约肌为随意肌,与会阴深 横肌密切联合。尿道短而直,近阴道易致泌尿系感染。 横肌密切联合。尿道短而直,近阴道易致泌尿系感染。 膀胱壁由浆膜、 膀胱壁由浆膜、 肌层、 肌层、粘膜构 成。浆膜为腹 膜的一部分。 膜的一部分。 底部粘膜形成膀胱三角, 底部粘膜形成膀胱三角,尖 向下,为尿道内口, 向下,为尿道内口,底的两 侧为输尿管口,距约2.5cm , 侧为输尿管口,距约 此部与宫颈及阴道前壁相邻。 此部与宫颈及阴道前壁相邻。
尿道
第 三 节 邻 近 器 官
膀胱
空腔器官, 空腔器官, 位于耻骨 联合之后, 联合之后, 子宫之前。 子宫之前。
输尿道 直肠 阑尾
为一对肌性圆索状管, 为一对肌性圆索状管, 起肾盂终膀胱, 起肾盂终膀胱,长约 30cm,粗细不一,最 ,粗细不一, 细部直径仅3~4mm, 细部直径仅3~4mm, 最粗7~ 最粗 ~8mm。 。 从左侧骶髂关节至肛门, 从左侧骶髂关节至肛门, 全长约15~ 全长约 ~20cm。前为子 。 宫及阴道,后为骶骨。 宫及阴道,后为骶骨。 上端连接盲 长约7~ 肠,长约 ~ 9cm,通常位 , 于右髂窝内。 于右髂窝内。
中医对女性解剖的认识
胞宫被称为“奇恒之腑” 其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 胞宫被称为“奇恒之腑”,其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 脏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 脏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藏泻 亦泻亦藏 有时。一方面以其形态中空似腑而功能藏精又似脏;一方 有时。一方面以其形态中空似腑而功能藏精又似脏; 面因其对月经、妊娠有不同的定期藏泻作用, 面因其对月经、妊娠有不同的定期藏泻作用,且无与其他 脏腑相表里,故称“奇恒之腑” 其行经、蓄经、育胎、 脏腑相表里,故称“奇恒之腑”。其行经、蓄经、育胎、 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 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充分表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的阴道下部
子
宫
宫体与宫颈之间最
狭窄的部分称子宫狭部, 非孕期长约1cm,临产后 形成子宫下段.狭部上端
为宫颈解剖学内口,下端
为组织学内口.
宫颈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宫颈管粘膜---高柱状上皮, 受卵巢激素的影响。 有丰富腺体----粘液栓 鳞柱交界-----宫颈癌好发部位
未产妇宫颈 经产妇宫颈
Normal cervix
子宫体的组织结构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 膜层、肌层、内膜层。
内膜层表面2/3为功能层, 余下1/3为基底层。
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
子宫韧带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的韧带有圆韧带、阔韧带、主 韧带、子宫骶骨韧带。
•维持子宫在前倾 位置的韧带是圆 韧带。
子宫韧带
三、输卵管
卵巢
卵巢的大小约4×3×1.5cm,绝经后卵巢 变小变硬。 卵巢的组织结构:表面无腹膜,表面由生发上皮和白膜 覆盖。卵巢组织分皮质和髓质。卵泡在皮质,而髓质主 要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卵巢
生发上皮 germinal epithelium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子宫的功能
1. 2. 3.
孕育胚胎、胎儿, 娩出胎儿, 产生月经
子宫形态
成人子宫外形上宽下窄,前后稍扁。上为宫体, 下为宫颈。宫体与宫颈比例为2:1 成人妇女子宫长约为7~8cm,宽4~5cm,厚 2~3cm,容积5ml, 重量约50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宫底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角
子宫体
子宫颈
宫颈的阴道上部
第2节 内生殖器
内生殖器包括: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附件
一、阴道
功能:性交器官、月经通道、产道 解剖:阴道呈上宽下窄、前后壁相互紧贴
的管道, 内有横形皱壁;
二、子 宫
位置: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坐骨棘水平之上,
呈前倾前屈位,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输卵管和卵 巢。前为尿道,后为直肠。有四个穹窿部;后穹窿与 子宫直肠凹陷相邻。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由内向外分为4部: 间质部(1cm) 峡部 (2~3cm) 壶腹部(5~8cm) 伞部(其须状组织, 有拾卵作用)
输卵管
间质部interstitial 峡部isthmic 壶腹部ampulla 伞部infundibulum
请思考:女性绝育手术如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