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水地貌及堆积物-林晓 [兼容模式]

合集下载

第四纪复习题(学生)

第四纪复习题(学生)

第一章复习题二、填空1、地貌的属性可以从物质构成、几何形态、及时空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2、地貌变化发展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时间、营力三个因素的影响。

3、第四纪沉积物岩性有: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火山沉积物和人工堆积物。

4、砾石的磨圆程度一般野外定性分五级,即:棱角、次棱、次圆、圆和极圆。

5、引起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因是气候变化和地壳新运动,而人类活动加剧对现在和未来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论述1、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特点有哪些?(从气候、生物、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方面分析)(1)地质历史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2)气候变化显著,有反复的温度降低和升高的过程。

(3)第四纪生物群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理分布和组合方面,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种属灭绝,出现了新的种属。

在第四纪开放海和大洋中,海生生物群的变化很小。

在内陆海或封闭海盆中,例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等,变化较为显著。

第四纪陆地生物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大多数都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过程中发生迁移、重新组合、灭绝、新生、变异。

(4)第四纪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大陆沉积环境:冰川环境、冰缘环境、非冰川环境(冷湿地区、干旱地区和湿热地区)海岸沉积环境:海滨及浅海堆积物和陆地堆积物互相交替海洋沉积环境:沉积记录往往是连续的且保存完整。

(5)第四纪构造活动剧烈,还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

与以前各纪比较,第四纪的地球表面的山岳是相对高大的。

(6)人类的出现和发展2、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1)第四纪堆积物普遍覆盖于大陆地表,在大多数场合下,都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的关系。

在海洋和一些湖泊的底部,与下伏地层是连续的。

(2)由于第四纪时间短暂,第四纪堆积物所经受的剥蚀破坏和构造变形比较轻微,一般都保留了与地形密切相关的原始产状。

(3)第四纪堆积物的空间分布,与现代地形密切联系,在地势凹凸不平的山区,在水平方向上,第四纪堆积物是零散的,不连续的,或呈斑块状的。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四、滑坡和泥石流 在_流__水__侵__蚀__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 急,在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栏目 导引
1.滑坡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1)定义: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__滑__动__面___整体 滑动的现象。
2.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影响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
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表所示:
示意图和位置
地貌特点
形成
冲积扇
河流携带大量泥 以谷口为顶点成扇
沙流出山口,坡 形,冲积扇顶端到
度降低、流速降 边缘,堆积物颗粒
低,泥沙等沉积 由粗到细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二、选择题
6.下列地貌中,通常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是( )
A.V 形谷
B.瀑布
C.三角洲
D.冲积扇
答案:C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下图照片显示某同学所作地貌形成模拟试验场景。读下图, 回答 7~8 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7.该试验最可能模拟的是( )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3)防御措施 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留。 ②不要躲在大树上,大树可能被冲倒。 ③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切记不要顺沟向下跑。 ④发现泥石流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一、判断题 1.流水侵蚀地貌仅存在于河流上游地区。( × ) 2.河床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不会随水位的涨落而变化。 (×) 3.河流的曲流处既有河流侵蚀作用,也有河流堆积作用。( √ ) 4.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会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 ) 5.滑坡和泥石流均发生在山谷中。( × )

(完整版)非线性光学作业(第4章)答案

(完整版)非线性光学作业(第4章)答案

第四章1、试求出42m 晶体在o+e e 相位匹配方式下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 答:对于42m 晶体非零张量元素有:d 14=d 25,d 36 所以[d]=[000d 14000000d 2500000d 36] 所以(d eff )II =[−cosθcosφ−cosθsinφsinθ][d][ −12cosθsin2φ12cosθsin2φ0−sinθcosφsinθsinφcosθcos2φ]=[000−d 14cosθcosφ−d 25cosθsinφd 36sinθ][ −12cosθsin2φ12cosθsin2φ0−sinθcosφsinθsinφcosθcos2φ]=d 14cosθcosφsinθcosφ−d 25cosθsinφsinθsinφ+d 36sinθcosθcos2φ =12(d 14+d 36)sin2θcos2φ2、推导(4.5-7)式.(参量下转换过程中, ω2和ω3光波光子通量随距离z 变化的关系式: 答:能流密度:S ω=2μ0kω|E(ω)|2 光子通量:N ω=S ωℏω=2k|E(ω)|2μ0ℏω2特征长度:l m =[12c 2(ω22ω32k2k 3)−12|χeff (2)|E (ω1,0)]−1将(4.5-5)式带入光子通量N ω中得到N ω2(z), 并注意到N ω3(0)l M2=2k 3|E(ω3,0)|2μ0ℏω32([12c2(ω22ω32k 2k 3)−12|χeff (2)|E (ω1,0)]−1)2=2ω22μ0ℏk 2c 4|χeff (2)|2|E(ω3,0)|2|E (ω1,0)|2 以及曼利-罗关系:N ω2+N ω3=常数=N ω3(0)得:N ω3(z )=N ω3(0)−N ω2(z)=N ω3(0)1+(Δkl m 2)2−sin 2{[1l m2+(Δk 2)2]12z}1+(Δklm 2)23、简并情况下参量振荡的角度调谐公式推导. 答:简并时:n 1o =n 2o =n o ,ω1=ω2=12ω3=ω 相位匹配条件:12ωn 3e (θ0)=2ωn o新旧震荡之间有如下改变:n 3e (θ0)→n 3e (θ0)+△n 3;n o →n o +△n o ;ω→ω+△ω 新的匹配条件:ω3(n 3e (θ0)+△n 3)=2(ω+△ω)(n o +△n o ),略去△ω△n o 项△ω=ω3△n 3−2ω△n o2n o又因为:△n o =∂n o∂ω|ω△ω;△n 3e (θ0)=∂n 3∂θ|θ0△θ所以:△ω△θ=ðωðθ=ω3∂n 3∂θ|θ02n 0+2ω∂n 0∂ω|ω; 另有公式1(n 3(θ))2=cos 2θ(n o )2+sin 2θ(n e )2⇒∂n 3∂θ|θ0=−n 3e2(θ)2sin2θ[1(n 3e )2−1(n 3o )2]得到:ðωðθ=ω3∂n 3∂θ|θ02n o +2ω∂no ∂ω|ω=ω3−n 3e 2(θ)2sin2θ[1(n 3e )2−1(n 3o )2]2n o +2ω∂n o∂ω|ω4、推导参量振荡器的温度调谐关系(4.6-56)式,并讨论简并情况。

渗流力学-习题集

渗流力学-习题集

第一章 油气渗流基本定律和渗流数学模型一、基本概念1、何谓多孔介质?在油气层中,分哪几类?2、什么叫渗流、渗流力学、油气层渗流研究对象是什么?3、现阶段油气渗流力学的研究特征是什么?4、什么叫含油边缘和计算含油边缘?5、何为开敞式和封闭式油藏?区别是什么?6、什么叫折算压力?怎样求地层中某一点折算压力?7、什么叫地层压力系数和压力梯度曲线?8、常见的驱油能量有哪些?有哪些最基本驱动方式?9、何为渗流速度?为什么要引入它?它与流体质点的真实速度的区别何在? 10、什么叫线性渗流定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怎样确定其适用范围? 11、岩石渗透率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是什么?各种单位制之间有什么联系? 12、何谓非线性渗流的指数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13、何谓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指数式有何区别和联系? 14、什么叫流压和静压?15、什么叫渗流数学模型?其一般构成是什么?16、建立渗流微分方程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几个步骤进行?17、简述分别用积分法和微分法推导单相流体稳定渗流微分方程的步骤? 18、分别写出液体、气体和岩石的状态方程。

二、计算题1、有一未打开油层,如图:其中P A =18MPa,h=10m,原油重度γ=0.8,求P B =?2、四口油井的测压资料如下表,已知原油比重0.8,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 ,试分析在哪3为-1000m ,位于含水区的一口探井实测地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7MPa ,油层中部海拔-1300m ,已知原油比重为0.85,地层水比重为1.0,求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深度。

4、已知一油藏中的两点,如图,h=10m,P A =9.35MPa, P B =9.5MPa,原油重率γ=0.85,问油的运移方向如何?BA h =10m5、已知一个边长为5cm 正方形截面岩心,长100cm ,倾斜放置,如图所示,入口端(上部)压力1P =0.2MPa ,出口端(下部)压力2P =0.1MPa ,h=50cm ,液体重率0.85,渗流段长度L=100cm ,液体粘度μ=2mPa.s ,岩石渗透率K=12m μ,求流量Q 为多少?6、在上题基础上如果将h 改为0,其结果又将如何?通过计算说明什么?(其它条件不变)7、某实验室测定园柱形岩芯渗透率,岩芯半径为1cm ,长度5cm ,在岩芯两端建立压差,使粘度为1mPa.s 的液体通过岩芯,在二分钟内测量出通过的液量为15cm 3,从水银压力计上知道两端的压差为157mmHg ,试计算岩芯的渗透率。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报告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报告

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报告
流水侵蚀与堆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西南交大附中董鑫设计原理:实验一:流水的侵蚀河水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在运动过程中会对流经地形区进行侵蚀,其中主要有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

1.下蚀作用:下蚀往往能形成或加深沟谷、河床,在河流上游下蚀成峡谷,塑造沟谷地貌。

而且,地表坡度越大,岩石越松软,流量与流速越大,下蚀作用就越强。

2.侧蚀作用:侧蚀往往在河床沟谷较宽、坡度较缓的条件下侧向侵蚀,它使河床不断变宽。

3.溯源侵蚀:它使河床深切作用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推移、发展,使河流源头受侵蚀而后退,使河流向源头或沟头方向延长。

实验二:流水的堆积洪积--冲积:河流挟带的泥沙进入低地成绩而成平原,在河流流出山口进入低地时,河流比降急剧减小,发生大量沉积,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成扇状地貌,坡度较大。

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降低,冲积物由粗到细。

河口三角洲:在河口地区,由于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设计思想:
4.根据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的原理,利用简单的实验器具,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展示流水侵蚀与流水堆积作用的不同过程与结果。

5.可利用此实验装置演示河流泥沙含量与其它自然要素(如:降水量、坡度、植被覆盖程度等)之间关系。

工程流体力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流体力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流体力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随流动雷诺数增大,管流壁面粘性底层的厚度也愈大。

参考答案:错误2.对于音速.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流体中的声速是状态参数的函数3.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厚度与距前缘的距离x成正比,与雷诺数Re成反比。

参考答案:错误4.边界层的外边界不是流线,流体可以通过边界层外边界流入流出边界层。

参考答案:正确5.当水流的实际雷诺数小于流态判别数时,水流为湍流。

参考答案:错误6.一输油管和输水管在当直径、长度、壁面粗糙度均相等时,则沿程水头损失必相等。

参考答案:正确7.在圆管流中,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参考答案:抛物线规律8.在湍流粗糙管中:参考答案: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9.圆管流动过流断面上的切应力分布为:参考答案:管轴处是零,且与半径成正比10.既然是一个量,就必定有量纲。

参考答案:错误11.同时满足雷诺准则和弗劳德准则一般是不可能的参考答案:正确12.激波是超声速气流的基本现象之一,它是一种的过程:参考答案:压强上升,密度上升,流速下降13.在平板混合边界层中,层流边界层转捩点位置离前缘越远,摩擦阻力系数就越小。

参考答案:正确14.平板层流边界层厚度____与雷诺数Re的____成反比。

雷诺数愈大,边界层厚度越薄。

参考答案:平方根15.输水管道模型试验,长度比例尺为8,模型管道的流量应为原型管道流量的:参考答案:1/816.定常流时,流线随的形状不随时间变化,流线不一定与迹线相重合。

参考答案:错误17.用U 形水银测压计测A点压强,h1=500mm,h2=300mm,A点的压强是:【图片】参考答案:63700N/m218.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参考答案: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19.在下列各组流体中,属于牛顿流体的为()。

参考答案:水、空气、汽油20.如果原型流动中粘滞力占主要作用,则流动相似考虑雷诺相似。

【2021高考地理】河流水文特征与流水地貌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河流水文特征与流水地貌含答案

河流水文特征及流水地貌(2020浙江·考试冲刺突破卷)扇三角洲指邻近高地直接进入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辫状河三角洲指发育在断陷盆地缓坡的由辫状河流进入湖盆所形成的三角洲。

白音查干凹陷(由断层活动形成)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相邻处。

下图是腾格尔期(地质时期)白音查干凹陷的沉积体系平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根据三角洲沉积规律推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1—泛滥平原,2—扇三角洲,3—辫状河三角洲B. 1—扇三角洲,2—泛滥平原,3—辫状河三角洲C. 1—泛滥平原,2—辫状河三角洲,3—扇三角洲D. 1—辫状河三角洲,2—泛滥平原,3—扇三角洲2. 白音查干凹陷( )A. 基岩主要以沉积岩为主B. 北部沉积物粒度较南部小C. 南北断层的坡度无差异D. 北部沉积物颗粒混杂,分选差3. 腾格尔期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规模变小,可能是因为( )A. 周围气候变得暖干B. 湖盆深水区扩大C. 周边森林破坏严重D. 北部泥沙沉积量增大渝、黔、湘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有一片外观形态凹凸有序的独特红色岩溶地貌,主要成分是紫红色夹灰白色的泥质石灰岩。

下图为该红色岩溶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红色岩溶地貌中凹凸有序的层面的形成,是因为A.不同时期的降水差异B.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C.石灰岩各层厚度不同D.石灰岩各层纯度不同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

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A.冬季风堆积B.泥石流堆积C.冰水堆积D.间歇性流水堆积6.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作用B.冰川作用C.酸雨作用D.流水作用如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水坝的主要作用是()A. 抬高水坝上游水位B. 加快水坝下游流速C. 减少水渠流量D. 拦截上游泥沙8.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是()A. 5-6月B. 7-8月C. 9-10月D. 11-12月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泥沙淤积作用最强是()A. 甲B. 乙C. 丙D. 丁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工程流体力学答案(整理)

工程流体力学答案(整理)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详解第一章流体地物理性质【1-1】500cm3地某种液体,在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453kg,试求其密度和相对密度.【解】【1-2】体积为5m3地水,在温度不变地条件下,当压强从98000Pa增加到4.9×105Pa时,体积减少1升.求水地压缩系数和弹性系数.【解】由压缩系数公式【1-3】温度为20℃,流量为60 m3/h地水流入加热器,如果水地体积膨胀系数βt=0.00055K-1,问加热到80℃后从加热器中流出时地体积流量变为多少?【解】根据膨胀系数则【1-4】图中表示浮在油面上地平板,其水动速度为u=1m/s,δ=10mm,油品地粘度μ=0.9807Pa·s,求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地阻【解】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则【1-5】已知半径为R圆管中地流速分布为式中c为常数.试求管中地切应力τ与r地关系.【解】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则习题1-5图第二章流体静力学【2-1】容器中装有水和空气,求A、B、C和D【解】题2-1图【2-2】如图所示地U 形管中装有水银与水,试求:(1)A 、C 两点地绝对压力及表压力各为多少? (2)求A 、B 两点地高度差h ? 【解】 (1)(2)选取U 形管中水银地最低液面为等压面,则 得 【2-3】在一密闭容器内装有水及油,密度分别为ρw 及ρo ,油层高度为h 1,容器底部装有水银液柱压力计,读数为R ,水银面与液面地高度差为h 2,试导出容器上方空间地压力p 与读数R 地关系式.【解】选取压力计中水银最低液面为等压面,则得 【2-4】油罐内装有相对密度为0.7地汽油,为测定油面高度,利用连通器原理,把U 形管内装上相对密度为 1.26地甘油,一端接通油罐顶部空间,一端接压气管.同时,压力管地另一支引入油罐底以上地0.4m 处,压气后,当液面有气逸出时,根据U 形管内油面高度差△h =0.7m 来计算油罐内地油深H =?【解】选取U 形管中甘油最低液面为等压面,由气体各点压力相等,可知油罐底以上0.4m 处地油压即为压力管中气体压力,则得【2-5】图示两水管以U 形压力计相连,A 、B 两点高差1m ,U 形管内装有水银,若读数△h =0.5m ,求A 、B 两点地压力差为多少?【解】选取U 形管内水银最低液面为等压面,设B 点到水银最高液面地垂直高度为x ,则得【2-6】图示油罐发油装置,将直径为d 地圆管伸进罐内,端部切成45°角,用盖板盖住,盖板可绕管端上面地铰链旋转,借助绳系上来开启.已知油深H =5m ,圆管直径d =600mm ,油品相对密度0.85,不计盖板重力及铰链地摩擦力,求提升此盖板B题2-3图题2-4图所需地力地大小?(提示:盖板为椭圆形,要先算出长轴2b 和短轴2a ,就可算出盖板面积A =πab ).【解】分析如图所示以管端面上地铰链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其中可得【2-7】图示一个安全闸门,宽为0.6m ,高为1.0m.距底边0.4m 处装有闸门转轴,使之仅可以绕转轴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计各处地摩擦力,问门前水深h 为多深时,闸门即可自行打开?水深h 小,即D 点上移.当D 好平衡.即得 【2-8】有一压力贮油箱(见图),其宽度(垂直于纸面方向)b =2m ,箱内油层厚h 1=1.9m ,密度ρ0=800kg/m 3,油层下有积水,厚度h 2=0.4m ,箱底有一U 型水银压差计,所测之值如图所示,试求作用在半径R =1m 地圆柱面AB 上地总压力(大小和方向).【解】分析如图所示,首先需确定自由液面,选取水银压差计最低液面为等压面,则由p B 不为零可知等效自由液面地高度曲面水平受力曲面垂直受力则【2-9】一个直径2m ,长5m 地圆柱体放置在图示地斜坡上.求圆柱体所受地水平力和浮力.【解】分析如图所示,因为斜坡地倾斜角为60°,故/ρo g题2-8题2-9经D 点过圆心地直径与自由液面交于F 点.BC 段和CD 段水平方向地投影面积相同,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故 圆柱体所受地水平力圆柱体所受地浮力【2-10】图示一个直径D =2m ,长L =1m 地圆柱体,其左半边为油和水,油和水地深度均为1m.已知油地密度为ρ=800kg/m 3,求圆柱体所受水平力和浮力.【解】因为左半边为不同液体,故分别来分析AB 段和BC 段曲面地受力情况.AB 曲面受力BC 曲面受力则,圆柱体受力(方向向上)【2-11】图示一个直径为 1.2m 地钢球安装在一直径为1m 地阀座上,管内外水面地高度如图所示.试求球体所受到地浮力.【解】分析如图所示,图中实压力体(+)为一圆柱体,其直径为1.0m【2-12】图示一盛水地密闭容器,中间用隔板将其分隔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中有一直径d =25cm 地圆孔,并用一个直径D =50cm 质量M =139kg 地圆球堵塞.设容器顶部压力表读数p M =5000Pa ,求测压管中水面高x 大于若干时,圆球即被总压力向上顶开?【解】分析如图所示,图中虚压力体(-)为一球体和圆柱体体积之和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则 ※【2-13】水车长3m ,宽 1.5m ,高1.8m ,盛水深1.2m ,见图2-2.试问为使水不益处,加速度a 地允许值是多少.【解】根据自由夜面(即等压面方程)题2-10图题2-11图图2-13图得第三章 流体运动学【3-1】已知流场地速度分布为 u =x 2y i -3y j +2z 2k(1)属几元流动?(2)求(x , y , z )=(3, 1, 2)点地加速度? 【解】(1)由流场地速度分布可知流动属三元流动. (2)由加速度公式得故过(3, 1, 2)点地加速度其矢量形式为:【3-2】已知流场速度分布为u x =x 2,u y =y 2,u z =z 2,试求(x , y , z )=(2, 4, 8)点地迁移加速度?【解】由流场地迁移加速度得故过(2, 4, 8)点地迁移加速度【3-3】有一段收缩管如图.已知u 1=8m/s ,u 2=2m/s ,l =1.5m.试求2点地迁移加速度.【解】由已知条件可知流场地迁移加速度为其中:则2点地迁移加速度为【3-4】某一平面流动地速度分量为u x =-4y ,u y =4x .求流线方程.【解】由流线微分方程得解得流线方程【3-5】已知平面流动地速度为,式中B 为常数.求流线方程.【解】由已知条件可知平面流动地速度分量题3-3 图代入流线微分方程中,则解得流线方程【3-6】用直径200mm地管输送相对密度为0.7地汽油,使流速不超过1.2m/s,问每秒最多输送多少kg?【解】由流量公式可知则【3-7】截面为300mm×400mm地矩形孔道,风量为2700m3/h,求平均流速.如风道出口处截面收缩为150mm×400mm,求该处断面平均流速.【解】由流量公式可知则如风道出口处截面收缩为150mm×400mm,则【3-8】已知流场地速度分布为u x=y+z,u y=z+x,u z=x+y,判断流场流动是否有旋?【解】由旋转角速度可知故为无旋流动.【3-9】下列流线方程所代表地流场,哪个是有旋运动?(1)2Axy=C(2)Ax+By=C(3)A ln xy2=C【解】由流线方程即为流函数地等值线方程,可得(1)速度分布旋转角速度可知故为无旋流动.(2)速度分布旋转角速度可知故为无旋流动.(3)速度分布旋转角速度可知故为有旋流动.【3-10】已知流场速度分布为u x =-cx ,u y =-cy ,u z =0,c 为常数.求:(1)欧拉加速度a =?;(2)流动是否有旋?(3)是否角变形?(4)求流线方程.【解】(1)由加速度公式得(2)旋转角速度可知故为无旋流动.(3)由角变形速度公式可知为无角变形.(4)将速度分布代入流线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可得流线方程第四章 流体动力学【4-1】直径d =100mm 地虹吸管,位置如附图中所示.求流量和2、3地压力.不计水头损失.【解】选取4点所在断面和1点所在断面列伯努力方程,以过4点地水平线为基准线.得,则选取1、2点所在断面列伯努利方程,以过1点地水平线为基准线(v 2=v 4)得选取1、3点所在断面列伯努利方程,以过1点地水平线为基准线(v 3=v 4)得【4-2】一个倒置地U 形测压管,上部为相对密度0.8地油,用来测定水管中点地速度.若读数△h =200mm ,求管中流速u =?【解】选取如图所示1-1、2-2断面列伯努利方程,以水管轴线为基准线同时,选取U 形测压管中油地最高液面为等压面,则题 4-1图题 4-2图【4-3】图示为一文丘里管和压力计,试推导体积流量和压力计读数之间地关系式.当z 1=z 2时,ρ=1000kg/m 3,ρH =13.6×103kg/m 3,d 1=500mm ,d 2=50mm ,H =0.4m ,流量系数α=0.9时,求Q =?【解】列1-1、2-2所在断面地伯努利方程、以过1-1断面中心点地水平线为基准线.选取压力计中汞地最低液面为等压面,则 又由、,得所以【4-4】管路阀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49.8kPa ,阀门打开后,读数降为9.8kPa.设从管路进口至装表处地水头损失为流速水头地2倍,求管路中地平均流速.【解】当管路阀门关闭时,由压力表度数可确定管路轴线到自有液面地高度H当管路打开时,列1-1和2-2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4-5】为了在直径D =160mm 地管线上自动掺入另一种油品,安装了如下装置:自锥管喉道处引出一个小支管通入油池内.若压力表读数为2.3×105Pa ,吼道直径d =40mm ,T 管流量Q =30 l/s ,油品地相对密度为0.9.欲掺入地油品地相对密度为0.8,油池油面距喉道高度H =1.5m ,如果掺入油量约为原输量地10%左右,B 管水头损失设为0.5m ,试确定B 管地管径.【解】列1-1和2-2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 其中得列3-3和4-4自有液面地伯努利方程,以4-4断面为基准面,则其中、,代入上式,得27mm 【4-6】一变直径地管段AB ,直径d A =0.2m ,d B =0.4m ,高差h =1.0m ,用压力表测得p A =70kPa ,p B =40kPa ,用流量计测得流量Q =0.2m 3/s.试判断水在管段中流动地方向.题 4-4图题 4-5图题 4-3图【解】列A 点和B 点所在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故流动方向为A -B .【4-7】泄水管路如附图所示,已知直径d 1=125mm ,d 2=100mm ,d 3=75mm ,汞比压力计读数h =175mm ,不计阻力,求流量和压力表读数.【解】列1-1、2-2断面地波努利方程又由(即) 可得、、 列压力表所在断面和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可得【4-8】如图所示,敞开水池中地水沿变截面管路排出地质量流量Q m =14kg/s ,若d 1=100mm ,d 2=75mm ,d 3=50mm ,不计损失,求所需地水头H ,以及第二段管段中央M 点地压力,并绘制测压管水头线.【解】列1-1和3-3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其中 、 得列M 点所在断面2-2和3-3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 得【4-9】由断面为0.2m 2和0.1 m 2地两根管子组成地水平输水管系从水箱流入大气中:○1若不计损失,(a )求断面流速v 1及v 2;(b )绘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c )求进口A点地压力.○2计入损失:第一段地水头损失为流速水头地4倍,第二段为3倍,(a )求断面流速v 1及v 2;(b )绘制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c )根据所绘制水头线求各管段中间点地压力.【解】(1)列自有液面和管子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 又由得列A 点所在断面和管子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3 题 4-8图1题 4-6图题 4-7图得(2)列自有液面和管子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由得、 细管断中点地压力为:粗管断中点地压力为: 【4-10】用73.5×103W 地水泵抽水,泵地效率为90%,管径为0.3m ,全管路地水头损失为1m ,吸水管水头损失为0.2m ,试求抽水量、管内流速及泵前真空表地读数.【解】列两自由液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H =30m又由得列最低自由液面和真空表所在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 故真空表地度数为26.62kPa.【4-11】图示一管路系统,欲维持其出口流速为20m/s ,问水泵地功率为多少?设全管路地水头损失为2m ,泵地效率为80%.若压水管路地水头损失为1.7m ,则压力表上地读数为若干?【解】列自由液面和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其中v 1=20m/s得H =42.4m又由 得列压力表所在断面和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其中v 2A 2=v 1A 1 得【4-12】图示离心泵以20m 3/h 地流量将相对密度为0.8地油品从地下罐送到山上洞库油罐.地下油罐油面压力为2×104Pa ,洞库油罐油面压力为3×104Pa.设泵地效率为0.8,电动机效率为0.9,两罐液面差为40m ,全管路水头损失设为5m.求泵及电动机地额定功率(即输入功率)应为若干?题 4-9图【解】列两油罐液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 又由 得、【4-13】输油管线上水平90°转变处,设固定支座.所输油品δ=0.8,管径d =300mm ,通过流量Q =100 l/s ,断面1处压力为2.23×105Pa.断面2处压力为2.11×105Pa.求支座受压力地大小和方向?【解】选取1-1和2-2断面及管壁围成地空间为控制体,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列x 方向动量方程其中 得列y 方向动量方程其中得【4-14】水流经过60°渐细弯头AB ,已知A 处管径d A =0.5m ,B 处管径d B =0.25m ,通过地流量为0.1m 3/s ,B 处压力p B =1.8×105Pa.设弯头在同一水平面上摩擦力不计,求弯所受推力.【解】选取A 和B 断面及管壁围成地空间为控制体,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列x 方向动量方程其中p A 可由列A 断面和B 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得、 、得列y 方向动量方程题 4-12图x得,则【4-15】消防队员利用消火唧筒熄灭火焰,消火唧筒出口直径d =1cm ,入口直径D =5cm.从消火唧筒设出地流速v =20m/s.求消防队员手握住消火唧筒所需要地力(设唧筒水头损失为1m )?【解】选取消火唧筒地出口断面和入口断面与管壁围成地空间为控制体,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列x 方向地动量方程 其中p 1可由列1-1和2-2断面地伯努利方程求得又由、得【4-16】嵌入支座地一段输水管,如图所示,其直径由D 1=0.15m 变化为D 2=0.1m.当支座前端管内压力p =4×105Pa ,流量Q =0.018m 3/s ,求该管段中支座所受地轴向力?【解】取1-1、2-2断面及管壁围成地空间为控制体,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列x 方向即轴向动量方程其中p 1可由1-1和2-2断面地伯努利方程求得又由、、、 得【4-17】水射流以19.8m/s 地速度从直径d =0.1m 地喷口射出,冲击一个固定地对称叶片,叶片地转角α=135°,求射流叶片地冲击力.若叶片以12m/s 地速度后退,而喷口仍固定不动,冲击力将为多大?【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1)列x 方向地动量方程其中则(2)若叶片以12m/s 地速度后退,其流体相对叶片地速度v =7.8m/s ,代入上式得.题 4-17图第五章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5-1】试用量纲分析法分析自由落体在重力影响下降落距离s地公式为s=kgt2,假设s 和物体质量m、重力加速度g和时间t有关.【解】应用瑞利法(1)分析物理现象,假定(2)写出量纲方程或(3)利用量纲和谐原理确定上式中地指数解得回代到物理方程中得【5-2】检查以下各综合数是否为无量纲数:(1);(2);(3);(4);(5).【解】(1)展开量纲公式为有量纲量.(2)展开量纲公式为有量纲量.(3)展开量纲公式为有量纲量.(4)展开量纲公式为有量纲量.(5)展开量纲公式为无量纲数.【5-3】假设泵地输出功率是液体密度ρ,重力加速度g,流量Q,和扬程H地函数,试用量纲分析法建立其关系.【解】利用瑞利法,取比重γ=ρg(1)分析物理现象,假定(2)写出量纲方程或(3)利用量纲和谐原理确定上式中地指数解得回代到物理方程中得【5-4】假设理想液体通过小孔地流量Q与小孔地直径d,液体密度ρ以及压差有关,用量纲分析法建立理想液体地流量表达式.【解】利用瑞利法(1)分析物理现象,假定(2)写出量纲方程或(3)利用量纲和谐原理确定上式中地指数解得回代到物理方程中得【5-5】有一直径为D地圆盘,沉没在密度为ρ地液池中,圆盘正好沉于深度为H地池底,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液体作用于圆盘面上地总压力P地表达式.【解】利用π定理(1)分析物理现象(2)选取H、g、ρ为基本量,它们地量纲公式为,,其量纲指数地行列式为所以这三个基本物理量地量纲是独立地,可以作为基本量纲.(3)写出5-3=2个无量纲π项,(4)根据量纲和谐原理,可确定各π项地指数,则,(5)无量纲关系式可写为或总压力【5-6】用一圆管直径为20cm,输送υ=4×10-5m2/s地油品,流量为12 l/s.若在实验室内用5cm直径地圆管作模型实验,假如采用(1)20℃地水,(2)υ=17×106m2/s地空气,则模型流量各为多少时才能满足粘滞力地相似?【解】依题意有Re p=Re m,或(1)查表可知20℃地水地运动粘度为1.007×10-6m2/s,由此可得(2)若为空气,则【5-7】一长为3m地模型船以2m/s地速度在淡水中拖曳时,测得地阻力为50N,试求(1)若原型船长45m,以多大地速度行驶才能与模型船动力相似.(2)当原型船以上面(1)中求得地速度在海中航行时,所需地拖曳力(海水密度为淡水地1.025倍.该流动雷诺数很大,不需考虑粘滞力相似,仅考虑重力相似.)【解】欲保持重力相似应维持弗劳德数相等,即或(1)所以有(2)由同名力相似可知则有第六章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6-1】用直径为100mm地管路输送相对密度为0.85地柴油,在温度20℃时,其运动粘度为6.7×10-6m2/s,欲保持层流,问平均流速不能超过多少?最大输送量为多少?【解】预保持层流,Re≤2000即则【6-2】用管路输送相对密度为0.9,粘度为0.045Pa·s地原油,维持平均速度不超过1m/s,若保持在层流地状态下输送,则管径最大不能超过多少?【解】预保持层流,Re≤2000即其中则【6-3】相对密度为0.88地柴油,沿内径100mm地管路输送,流量为1.66 l/s.求临界状态时柴油应有地粘度为若干?【解】根据临界状态时即得【6-4】用直径D=100mm管道,输送流量为10 l/s地水,如水温为5℃.试确定管内水地流态.如果该管输送同样质量流量地石油,已知石油地相对密度ρ=850kg/m3,运动粘滞系数为1.14×10-4m2/s,试确定石油地流态.【解】查表(P9)得水在温度为5℃时地运动粘度为1.519×10-6m2/s.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故为紊流.因该管输送同样质量流量地石油,其体积流量为则故为层流.【6-5】沿直径为200mm地管道输送润滑油,流量9000kg/h,润滑油地密度ρ=900kg/m3,运动粘度系数冬季为1.1×10-4m2/s,夏季为3.55×10-5m2/s,试判断冬夏两季润滑油在管路中地流动状态.【解】由雷诺数可知冬季为层流.夏季为层流.【6-6】管径400mm,测得层流状态下管轴心处最大速度为4m/s,求断面平均流速?此平均流速相当于半径为若干处地实际流速?【解】由圆管层流速度分布公式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地一半,可知平均流速同时可得令可得【6-7】运动粘度为4×10-5m2/s地流体地直径d=1cm地管径以v=4m/s地速度流动,求每M管长上地沿程损失.【解】由雷诺数流动状态为层流,则【6-8】水管直径d=250mm长度l=300m,绝对粗糙度△=0.25mm.设已知流量Q=95 l/s,运动粘度为1×10-6m2/s,求沿程损失.【解】雷诺数相对粗糙度查莫迪图(P120)得【6-9】相对密度0.8地石油以流量50 l/s沿直径为150mm,绝对粗糙度△=0.25mm.地管线流动,石油地运动粘度为1×10-6m2/s,试求每km管线上地压降(设地形平坦,不计高差).若管线全程长10km,终点比起点高20cm,终点压强为98000Pa,则起点应具备地压头为若干?【解】(1)雷诺数相对粗糙度查莫迪图(P120)得又由得(2)列起点和终点地伯努利方程得【6-10】如图所示,某设备需润滑油地流量为Q =0.4cm 3/s ,油从高位邮箱经d =6mm ,l =5m 管道供给.设输油管道终端为大气压,油地运动粘度为1.5×10-4m 2/s ,求沿程损失是多少?油箱液面高h 应为多少?【解】雷诺数流动状态为层流,则列输油管道终端和自由液面地伯努利方程得【6-11】为了测量沿程阻力系数,在直径0.305m 、长200km 地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实验.输送地油品为相对密度0.82地煤油.每昼夜输送量为5500t.管道终点地标高为27m,起点地标高为152m.起点压降保持在4.9MPa ,终点压强为0.2MPa.油地运动粘滞系数为 2.5×10-6m 2/s.试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沿程阻力系数λ值.并将实验结果与按经验公式所计算地结果进行对比.(设绝对粗糙度△=0.15mm ).【解】(1)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沿程阻力系数 列起点和终点地伯努利方程式,则又其中,则得(2)按经验公式计算(P 120) 雷诺数因所以其流动状态为水力光滑,则沿程阻力系数(查表6-2)为【6-12】相对密度为1.2、粘度为1.73mPa·s 地盐水,以6.95 l/s 地流量流过内径为0.08m 地铁管,已知其沿程阻力系数λ=0.042.管路中有一90°弯头,其局部阻力系数ζ=0.13.试确定此弯头地局部水头损失及相当长度.【解】(1)由局部水头公式(2)相当长度 令,即,则可得【6-13】图示地给水管路.已知L 1=25m ,L 2=10m ,D 1=0.15m ,D 2=0.125m ,,λ1=0.037,λ2=0.039,闸门开启1/4,其阻力系数ζ=17,流量为15 l/s.试求水池中地水头H .题6-10图【解】列自有液面和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式其中 故【6-14】图示两水箱由一根钢管连通,管长100m ,管径0.1m.管路上有全开闸阀一个,R /D =4.0地90°弯头两个.水温10℃.当液面稳定时,流量为6.5 l/s ,求此时液面差H 为若干?设△=0.15mm.【解】此管路属长管,列两液面地伯努利方程由雷诺数其中10℃时水 相对粗糙度查莫迪图得故【6-15】如图所示有一定位压力水箱,其中封闭水箱液面上地表压强p =0.118MPa ,水由其中流出,并沿着由三个不同直径地管路所组成地管路流到开口容器中.H 1=1m ,H 2=3m ,管路截面积A 1=1.5A 3,A 2=2A 3,A 3=0.002m 2.试确定水地流量Q .【解】设第三段管路地速度为v 3,由连续性方程可知v 2=0.5 v 3,v 1=0.67 v 3 四处局部阻力系数依次为列两液面地伯努利方程,因管路较短,仅考虑局部水头,则解得【6-16】图示一管路全长l =30m ,管壁粗糙度△=0.5mm ,管径d =20cm ,水流断面平均流速v =0.1m/s ,水温为10℃,求沿程水头损失.若管路上装有两个节门(开度均为1/2),一个弯头(90°折管)进口为流线型,求局部水头损失.若流速v =4m/s ,l =300m ,其它条件均不变时,求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解】(1)10℃时水地,则因故题6-13图题6-14图题6-15图题6-16图(2)查莫迪图得第七章 压力管路 孔口和管嘴出流【7-1】如图所示为水泵抽水系统,已知l 1=20m ,l 2=268m ,d 1=0.25m ,d 2=0.2m ,ζ1=3,ζ2=0.2,ζ3=0.2,ζ4=0.5,ζ5=1,λ=0.03,流量Q =4×10-3m 3/s.求:(1)水泵所需水头;(2)绘制总水头线.【解】列两自由液面地伯努利方程其中:故 【7-2】用长为50m 地自流管(钢管)将水自水池引至吸水井中,然后用水泵送至水塔.已知泵吸水管地直径为200mm ,长为6m ,泵地排水量为0.064m 3/s ,滤水网地阻力系数ζ1=ζ2=6,弯头阻力系数,自流管和吸水管地阻力系数ζ=0.03.试求:(1)当水池水面与水井水面地高差h 不超过2m 时,自流管地直径D =?;(2)水泵地安装高度H 为2m 时,进口断面A -A 地压力.【解】(1)列两自由液面地能量方程则 (2)列水井自由液面和A -A 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得【7-3】水箱泄水管,由两段管子串联而成,直径d 1=150mm ,d 2=75mm ,管长l 1=l 2=50m ,△=0.6mm ,水温20℃,出口速度v 2=2m/s ,求水箱水头H ,并绘制水头线图.【解】查表可知, 20℃时水地运动粘度υ=1.007×10-6m 2/s 由出口速度可知各管段雷诺数各管段相对粗糙度题7-2图题7-3图查莫迪图可知 ,列自由液面和出口地波努力方程,则得【7-4】往车间送水地输水管段路由两管段串联而成,第一管段地管径d 1=150mm ,长度L 1=800m ,第二管段地直径d 2=125mm ,长度L 2=600m ,管壁地绝对粗糙度都为△=0.5mm,设压力水塔具有地水头H =20m ,局部阻力忽略不计,求出阀门全开时最大可能流量Q (λ1=0.029,λ2=0.027).【解】列自有液面和出口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又有 可解得则流量【7-5】有一中等直径钢管并联管路,流过地总水量Q =0.08m 3/s ,钢管地直径d 1=150mm ,d 2=200mm ,长度L 1=500m ,L 2=800m.求并联管中地流量Q 1、Q 2及A 、B 两点间地水头损失(设并联管路沿程阻力系数均为λ=0.039).【解】由并联管路地特点h f 1=h f 2,有其中,又有得 , 则A 、B 两点间地水头损失 【7-6】有A 、B 两水池,其间用旧钢管连接,如图所示.已知各管长L 1=L 2=L 3=1000m ,直径d 1=d 2=d 3=40cm ,沿程阻力系数均为λ=0.012,两水池高差△z =12.5m ,求A 池流入B 池地流量为多少?【解】这里L 1和L 2管段为并联管段,即两管段起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有 列两自由液面地伯努利方程且有 ,得,题7-4图题7-5图Q 2L 2d 2【7-7】 图示水平输液系统(A 、B 、C 、D 在同一水平面上);终点均通大气,被输液体相对密度δ=0.9,输送量为200t/h.设管径,管长,沿程阻力系数分别如下: L 1=1km ,L 2=L 3=4km ;D 1=200mm ,D 2=D 3=150mm ;λ1=0.025,λ2=λ3=0.030.求:(1)各管流量及沿程水头损失;(2)若泵前真空表读数为450mm 汞柱,则泵地扬程为若干?(按长管计算).【解】(1)因终点均通大气,故可B -C 和B -D 为并联管路,又因D 2=D 3,则,得(2)列真空表所在断面和C 点所在断面地伯努利方程,按长管计算可忽略速度水头和局部水头,则则有【7-8】有一薄壁圆形孔口,其直径为10mm ,水头为2m ,现测得过流收缩断面地直径d c 为8mm ,在32.8s 时间内,经过孔口流出地水量为0.01m 3.试求该孔口地收缩系数ε、流量系数μ、流速系数φ及孔口局部阻力系数ζ.【解】孔口地收缩系数列自由液面和收缩断面地伯努利方程,则其中,于是从而得其中流速系数,则得流量系数【7-9】如图示一储水罐,在水罐地铅直侧壁有面积相同地两个圆形小孔A 和B ,位于距底部不同地高度上.孔口A 为薄壁孔口,孔口B 为圆边孔口,其水面高度H 0=10m.(此题有误)问:(1)通过A 、B 两孔口地流量相同时,H 1与H 2应成何种关系?D题7-7图 题7-8图题7-9图(2)如果由于腐蚀,使槽壁形成一直径d =0.0015m 地小孔C ,C 距槽底H 3=5m ,求一昼夜通过C 地漏水量.【解】(1)由孔口流量公式由 得(2)设经过一昼夜后液面下降到H (H 为高于H 3地高度),由孔口变水头出流公式,可得则漏水量【7-10】两水箱用一直径d 1=40mm 地薄壁孔连通,下水箱底部又接一直径d 2=30mm 地圆柱形管嘴,长l =100mm ,若上游水深H 1=3m 保持恒定,求流动恒定后地流量和下游水深H 2.【解】此题即为淹没出流和管嘴出流地叠加,当流动恒定后,即淹没出流地流量等于管嘴出流地流量 淹没出流流量公式和管嘴出流流量公式由,即得【7-11】输油钢管直径(外径)为100mm ,(壁厚为4mm )输送相对密度0.85地原油,输送量为15l/s ,管长为2000m ,如果关死管路阀门地时间为2.2s ,问水击压力为多少?若关死阀门地时间延长为20s ,问水击压力为多少?【解】(1)由因为故(2)因为T M =20>t 0=2.37,故由经验公式【7-12】 相对密度0.856地原油,沿内径305mm ,壁厚10mm 地钢管输送.输量300t/h.钢管弹性系数2.06×1011Pa ;原油弹性系数1.32×109Pa.试计算原油中地声速和最大水击压力.【解】(1)原油中地声速最大水击压力。

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二)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柱
海蚀崖
添加标题
流水侵蚀作用
添加标题
千沟万壑
添加标题
黄土高原
添加标题
河流、雨水 冲刷
添加标题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三)冰川侵蚀作用
角峰
冰斗
刃脊
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风蚀地貌
海岸地貌
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流水侵蚀、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
向河源方向侵蚀
河流不断延长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白帝城
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江三峡的水流特点会对河谷产生什么影响呢?
河流的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 念
外力四种作用方式的联系
添加标题
请在下图中写出外力作用4种方式的关系:
添加标题
搬运作用
添加标题
风化作用
添加标题
堆积作用
添加标题
侵蚀作用
添加标题
固结成岩作用
添加标题
风化壳,易被侵蚀
添加标题
新裸露岩石接受风化
添加标题
侵蚀和堆积作用是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作用形式。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03
04
05
06
01
上海 城市群
河口三角洲
发育位置
成因
三角洲的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黄河三角洲能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丰富的泥沙来源 海洋的搬运侵蚀 能力较小 口外海滨地区地 势平坦,水深较 浅
河流地貌的发育
01

工程流体力学禹华谦1-5章习题解答

工程流体力学禹华谦1-5章习题解答

⼯程流体⼒学禹华谦1-5章习题解答第⼀章绪论1-1.20℃的⽔2.5m 3,当温度升⾄80℃时,其体积增加多少 [解] 温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即2211V V ρρ= ⼜20℃时,⽔的密度31/23.998m kg =ρ80℃时,⽔的密度32/83.971m kg =ρ 321125679.2m V V ==∴ρρ则增加的体积为3120679.0m V V V =-=?1-2.当空⽓温度从0℃增加⾄20℃时,运动粘度ν增加15%,重度γ减少10%,问此时动⼒粘度µ增加多少(百分数)[解] 原原ρννρµ)1.01()15.01(-+==原原原µρν035.1035.1==035.0035.1=-=-原原原原原µµµµµµ此时动⼒粘度µ增加了%1-3.有⼀矩形断⾯的宽渠道,其⽔流速度分布为µρ/)5.0(002.02y hy g u -=,式中ρ、µ分别为⽔的密度和动⼒粘度,h 为⽔深。

试求m h 5.0=时渠底(y =0)处的切应⼒。

[解] µρ/)(002.0y h g dydu-=)(002.0y h g dydu-==∴ρµτ当h =,y =0时)05.0(807.91000002.0-??=τPa 807.9=1-4.⼀底⾯积为45×50cm 2,⾼为1cm 的⽊块,质量为5kg ,沿涂有润滑油的斜⾯向下作等速运动,⽊块运动速度u=1m/s ,油层厚1cm ,斜坡⾓(见图⽰),求油的粘度。

[解] ⽊块重量沿斜坡分⼒F 与切⼒T 平衡时,等速下滑yu AT mg d d sin µθ== 001.0145.04.062.22sin 8.95sin ==δθµu A mg s Pa 1047.0?=µ1-5.已知液体中流速沿y ⽅向分布如图⽰三种情况,试根据⽜顿内摩擦定律yud d µτ=,定性绘出切应⼒沿y ⽅向的分布图。

【强烈推荐】东川落雪铜矿日处理500吨的铜矿石浮选厂毕业论文

【强烈推荐】东川落雪铜矿日处理500吨的铜矿石浮选厂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东川落雪铜矿日处理500吨的铜矿石浮选厂班级:矿物111指导教师:章晓林学生姓名:王鹏完成日期:2014年12月5号课程设计任务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矿物加工过程专业11 _________________ 级学生姓名:王鹏课程设计题目:东川落雪铜矿500吨天选矿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条件:原矿品位:0.93% 原矿最大粒度:360mm精矿品位:21% 铜回收率:80%2 •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30—40页,包括下列部分:(1)结论(2)车间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3)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计算(4)主要设备的选择和计算(5)总结与体会2、图纸部分(1)数质量矿浆流程图1张。

(2)设备联系图(又称设备形象图)1张(3)磨浮车间设备平面配置图1张(4)磨浮车间设备断面配置图1张(二)要求(1)图纸尺寸为N01、2号图纸。

(2)图纸必须严格按照制图规定的要求进行绘制。

(3)配置方案必须慎重考虑,先订出草图,经反复比较,最后进行绘制。

(4)图纸的绘制应该先用2H或HB铅笔描出轮廓,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用HB或2B 铅笔加粗。

(5)绘制图纸时,可参考标准设计的图纸样本。

(6)说明书力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抄写要清楚、工整。

(7)说明书中的文字应用国务院颁发的简化字。

(8)说明书按照统一的格式和纸张,一律用钢笔抄写。

(9)说明书应有目录、页码,最后应列出参考文献,说明书中的插图和附表应统一编号。

(10)说明书要装订成册,与折叠的图纸一并装入纸袋内(文件袋班级统一购买)(11)图纸和说明书应按规定期限交指导教师、拖交者扣分,不交者以零分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车间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计算第一节破碎筛分流程的选择第二节破碎筛分流程的计算第三节磨浮流程的选择第四节磨浮流程的计算第五节矿浆流程的计算第四章主要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一节破碎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二节筛分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三节磨矿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四节分级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五节浮选设备的选择与计算第一章绪论一、云南省东川矿务局落雪矿区地理及交通概况东川矿务局落雪铜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3°,北纬2614 /,主矿区东至小江,西至普渡河,南至雪岭,北至金沙江。

流体力学期末复习资料

流体力学期末复习资料

流体⼒学期末复习资料1、流体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为m^2/s 。

2、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损失分为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类。

3、当压⼒体与液体在曲⾯的同侧时,为实压⼒体。

4、静⽔压⼒的压⼒中⼼总是在受压平⾯形⼼的下⽅。

5、圆管层流流动中,其断⾯上切应⼒分布与管⼦半径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6、当流动处于紊流光滑区时,其沿程⽔头损失与断⾯平均流速的1.75 次⽅成正⽐。

7、当流动处于湍流粗糙区时,其沿程⽔头损失与断⾯平均流速的2 次⽅成正⽐。

8、圆管层流流动中,其断⾯平均流速与最⼤流速的⽐值为1/2 。

9、⽔击压强与管道内流动速度成正⽐关系。

10、减轻有压管路中⽔击危害的措施⼀般有:延长阀门关闭时间, 采⽤过载保护,可能时减低馆内流速。

11、圆管层流流动中,其断⾯上流速分布与管⼦半径的关系为⼆次抛物线。

12、采⽤欧拉法描述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的加速度由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组成。

13流体微团的运动可以分解为:平移运动、线变形运动、⾓变形运动、旋转运动。

14、教材中介绍的基本平⾯势流分别为:点源、点汇、点涡、均匀直线流。

15、螺旋流是由点涡和点汇两种基本势流所组成。

16、绕圆柱体⽆环量流动是由偶极流和平⾯均匀流两种势流所组成。

17、流动阻⼒分为压差阻⼒和摩擦阻⼒。

18、层流底层的厚度与雷诺数成反⽐。

19、⽔击波分为直接⽔击波和间接⽔击波。

20、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法为欧拉法和拉格朗⽇法。

21、尼古拉兹试验曲线在对数坐标中的图像分为5个区域,它们依次为:层流层、层流到紊流过渡区、紊流区、紊流⽔⼒粗糙管过渡区、紊流⽔⼒粗糙管平⽅阻⼒区。

22、绕流物体的阻⼒由摩擦阻⼒和压差阻⼒两部分组成。

⼆、名词解释1、流体:在任何微⼩剪⼒的持续作⽤下能够连续不断变形的物质2、⽜顿流体:把在作剪切运动时满⾜⽜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顿流体。

3、等压⾯:在流体中,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称为等压⾯。

4、流线:流线是某⼀瞬时在流场中所作的⼀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流体的速度⽅向都与该曲线相切。

pdf版习题库200道_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pdf版习题库200道_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式中,p0 为饱和蒸气压,mmHg;t 为温度,℃ 试将上式换算成 SI 单位的表达式。 1-6. 黏性流体在圆管内做一维稳态流动,设 r 表示径向、y 表示由管壁指向中心 的方向。 已知温度 t 和组分 A 的质量浓度ρA 的梯度与流速 ux 的梯度方向相同, 试用 “通 量=-扩散系数³浓度梯度”形式分别写出 r 和 y 两个方向动量、热量和质量传 递三者的现象方程。 1-7. 运动黏度为ν、 热扩散系数α 和扩散系数 DAB 分别用下述微分方程定义:
的过程,导出 y 方向和 z 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式,即
2-12. 某黏性流体的速度场为 u=5x2 yi+3xyzj−8xz2k 已知流体的动力黏度μ = 0.144 Pa² s , 在点 (2, 4, –6) 处的法向应力 τyy = −100N / m2,试求该点处的压力和其他法向应力与剪应力。 2-13. 试将柱坐标系下不可压缩流体的奈维-斯托克斯方程在 r、θ 、z 3 个方向 上的分量方程简化成欧拉方程(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在 3 个方向上的分 量方程。 2-14. 某不可压缩流体在一无限长的正方形截面的水平管道中做稳态层流流动, 此正方 形截面的边界分别为 x= ±a 和 y= ±a。有人推荐使用下式描述管道中的速度分 布:
2
化 工 传 递 过 程 原 理
肖 国 民
(1)若加水的温度为 82℃,试计算混合后水的最终温度; (2)若加水温度为 27℃,如容器中装有蒸汽加热蛇管,加热器向水中的传热速 率为
式中 h =300W/(m2²℃) ;A =3 m2;tv=110℃,t 为任一瞬时容器内的水温。试 求水所达到的最终温度。 1-16. 处在高温环境下的立方形物体,由环境向物体内部进行三维稳态热传导, 试用微分热量衡算方法导出热传导方程。设物体的热导率为 k,其值不受温度变 化影响。 1-17. 流体流入圆管进口的一段距离内的流动为轴对称沿径向 r 和轴向 z 的二 维流动, 试采用圆环体薄壳衡算方法,导出不可压缩流体在圆管进口段稳态流动 的连续性方程。

论江苏省东海水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利用现状

论江苏省东海水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利用现状

湖南科技大学题目论江苏东海水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利用现状作者袁媛袁志芳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东海是中国著名的水晶产地, 水晶矿床主要产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境内中,发育于榴辉岩、片麻岩张裂隙中及其接触带中,其水晶以其晶体粒大和产量巨大而闻名。

本文通过对水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的研究,来评价其综合利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江苏东海水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利用现状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水晶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东海县地理环境 (1)第二章成矿地质特征 (2)第三章矿床类型 (6)3.1原生矿 (6)3.2砂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成矿物质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成矿作用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综合利用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东海水晶市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东海水晶市场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解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水侵蚀与堆积实验设计

流水侵蚀与堆积实验设计

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西南交大附中董鑫设计原理:实验一:流水的侵蚀河水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在运动过程中会对流经地形区进行侵蚀,其中主要有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

1、下蚀作用:下蚀往往能形成或加深沟谷、河床,在河流上游下蚀成峡谷,塑造沟谷地貌。

而且,地表坡度越大,岩石越松软,流量与流速越大,下蚀作用就越强。

2、侧蚀作用:侧蚀往往在河床沟谷较宽、坡度较缓的条件下侧向侵蚀,它使河床不断变宽。

3、溯源侵蚀:它使河床深切作用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推移、发展,使河流源头受侵蚀而后退,使河流向源头或沟头方向延长。

实验二:流水的堆积洪积--冲积:河流挟带的泥沙进入低地成绩而成平原,在河流流出山口进入低地时,河流比降急剧减小,发生大量沉积,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成扇状地貌,坡度较大。

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降低,冲积物由粗到细。

河口三角洲:在河口地区,由于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设计思想:1、根据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的原理,利用简单的实验器具,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展示流水侵蚀与流水堆积作用的不同过程与结果。

2、可利用此实验装置演示河流泥沙含量与其它自然要素(如:降水量、坡度、植被覆盖程度等)之间关系。

3、利用此实验装置演示水循环一节中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以及渗流,帮助学生理解此过程。

实验用具:鞋盒(50×30×10)、水槽、纸质三棱锥形支架、颗粒不同的河沙(白色石英砂)、烧杯、木板或塑料板、直尺、透明胶带、三脚架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过程:A B实验设计:在坡面A 上均匀平铺上适量河沙(约5CM 厚),并用水浸湿,用烧杯装上适量的水,沿斜坡顶缓缓倒下,注意使水流呈线状,注意观察:① 平铺在坡面A 上的河沙有什么变化?如出现了冲沟,用直尺量一量冲沟深度和宽度,填写下表: A 坡面实验前实验后坡面是否有冲沟:坡面是否有冲沟: 深度: 宽度:B 坡面实验前实验后平面是否有泥沙堆积:平面是否有泥沙堆积: 堆积物形态: 颗粒分布状况:重复上述实验,加快倒水的速度,观察对比:坡面A 和平面B 上有什么变化,填写下表:第一次第二次推导和结论A 坡面冲沟深度冲沟宽度冲沟深度冲沟宽度B 坡面堆积物形态颗粒分布堆积物形态颗粒分布实验扩展:一、用此实验装置研究影响泥沙冲刷量的主要因素 1、坡度对冲刷量的影响第一次(α=150) 第二次(α=250) 推导和结论A 坡面冲沟深度冲沟宽度冲沟深度冲沟宽度B 坡面泥沙数量泥沙数量A B α第一次(用水量:100ml)第二次(用水量:300ml)推导和结论冲沟深度冲沟宽度冲沟深度冲沟宽度A坡面B坡面泥沙数量泥沙数量3、降水强度对冲刷量:保持坡度不变,用两杯数量相同的水进行两次冲刷实验,注意第二第一次(降水强度:小)第二次(降水强度:大)推导和结论冲沟深度冲沟宽度冲沟深度冲沟宽度A坡面B坡面泥沙数量泥沙数量4、植被覆盖度对冲刷量的影响:保持其它条件都不变,用两杯数量相同的水进行两次冲刷第一次(有植被覆盖)第二次(无植被覆盖)推导和结论冲沟深度冲沟宽度冲沟深度冲沟宽度A坡面B坡面泥沙数量泥沙数量二、用此实验装置演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并由此推导渗流的存在AB在A坡面中间事先洒少量的高锰酸钾颗粒,然后覆盖上较为湿润的泥沙,用洒水壶在A 斜面上洒水(模拟一次降水过程),观察A斜面的表面和A、B面交接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渗出情况。

第六章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第六章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3、三角洲解译 ① 尖嘴-鸟嘴形三角洲:主流入海的河流,在波浪作用 强烈的环境中,三角洲仅沿主流伸入海中,向海凸出呈现 尖嘴形或鸟嘴形。例如长江三角洲。 ② 扇形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河道分叉多,含沙量 大,叉道之间地势低平,整个三角洲如扇状,如我国的滦 河、黄河三角洲。 ③ 鸟足状三角洲:河流在河口处分叉,泥砂沿河道沉积 ,分支向海内推进,形似鸟爪状。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 角洲。
解译时应注意分析洪积扇的色调、水系及形态变异, 判定同一河流不同时期形成的多层洪积扇的重叠组合方式 和扇轴线有无偏移,为研究该区新构造运动提供依据。 ① 山麓洪积扇顶端或前缘呈直线状排列,是山前活动断裂 存在的反映 ② 山麓洪积扇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是山麓带近期抬升 的反映 ③ 山麓洪积扇呈偏斜展布,是山麓构造不均衡升降的反映 ④ 新老洪积扇的识别
色 调 老 新 较浅 较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流线清楚程度 规 模 上下关系 不清楚 清楚 小 大 下 上
二、海岸地貌解译
1、海岸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柱 2、海积地貌:海滩、沿岸沙坝、水下沙坝、沙嘴、泻湖
三、岩溶地貌解译
1、岩溶地貌在航片上的特征
① 色调 ② 形态 ③ 植被
2、岩溶地貌类型
① 溶沟 ② 溶蚀残山和峰林 ⑤ 坡立谷 ③ 溶蚀漏斗
滑坡
2、河流阶地解译 是沿河谷两侧展布,高出河漫滩的平台。其上常常有农田 、村庄分布,植被发育。 在遥感图像上多数可以识别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阶地全由基岩组成,多见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阶面和阶 坎色调较暗而均一,阶面上没有或偶有零星河流沉积物,可见明显的基 岩露头。 堆积阶地:阶面和阶坎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常见,阶面 平整,色调浅而均一。若其上有耕地和居民点,则为几何图形花纹。 基座阶地:阶地下部底座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阶面色调浅,基座 色调暗,在阶地陡坎上能观察到断续的陡崖和基岩出露地段。

流水对岩石实验报告(3篇)

流水对岩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流水对岩石的侵蚀、冲刷和搬运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岩石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通过模拟自然流水环境,观察和分析岩石在不同流速、不同颗粒大小和不同岩性条件下的变化,以加深对流水侵蚀作用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如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不同粒径的沙粒(如细沙、中沙、粗沙等)。

2. 实验设备:水槽、水泵、流量计、计时器、量筒、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样品准备:将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切割成相同尺寸的小块,并记录其重量和尺寸。

2. 水槽准备:将水槽放置在实验室内,确保水槽底部平整,水位高度适宜。

3. 流速设置:通过调整水泵的转速,设置不同的流速(如0.1 m/s、0.5 m/s、1.0 m/s等)。

4. 颗粒大小设置:将不同粒径的沙粒分别放入水槽中,确保沙粒均匀分布。

5. 实验进行:将岩石样品放入水槽中,开启水泵,记录实验时间。

6. 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岩石样品的侵蚀、冲刷和搬运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7. 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清洗岩石样品,称量其重量,测量其尺寸变化,并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侵蚀作用:随着流速的增加,岩石样品的侵蚀程度逐渐加剧。

流速为0.1 m/s 时,岩石表面仅出现轻微的划痕;流速为0.5 m/s时,岩石表面出现明显的沟槽和凹坑;流速为1.0 m/s时,岩石表面出现严重的剥蚀和破碎。

2. 冲刷作用:流速对岩石样品的冲刷作用显著。

流速为0.1 m/s时,岩石样品基本保持原状;流速为0.5 m/s时,岩石样品表面出现大量沙粒沉积;流速为1.0 m/s时,岩石样品表面沙粒沉积明显增多,甚至出现部分岩石样品被冲走的现象。

3. 搬运作用:随着流速的增加,沙粒对岩石样品的搬运作用增强。

流速为0.1m/s时,沙粒仅对岩石表面产生轻微的磨损;流速为0.5 m/s时,沙粒对岩石样品的磨损加剧,部分沙粒开始搬运;流速为1.0 m/s时,沙粒对岩石样品的搬运作用显著,部分岩石样品被冲走。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必修一(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必修一(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地理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第1—4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17年12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新的发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

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与太阳系拥有相同数量的恒星。

这一消息实在激动人心,但遗憾的是其八颗行星同主恒星的距离均不超过日地距离,且恒星开普勒90的温度要比太阳稍高一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普勒90天体系统与属于同一级别()A.可观测宇宙B.太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2.结合材料推测,本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又另人遗憾()A.此次观测并没有发现地外生命B.该天体系统距离地球遥远,现有航天器难以抵达C.各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没有适宜生命演化的温度D.受观测水平限制,人类无法详细观测到各行星表面【答案】1.B 2.C【解析】1.分析材料“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

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与太阳系拥有相同数量的恒星”,可知开普勒90为恒星,吸引八大行星绕其不同公转,因此开普勒90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

地月系比太阳系低一个级别,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比太阳系高一个级别;可观测宇宙即总星系,包括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比太阳系高两个级别。

故B正确,A、C、D错误。

2.地球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这是地球上孕育生命的重要因素。

“但遗憾的是其八颗行星同主恒星的距离均不超过日地距离,且恒星开普勒90的温度要比太阳稍高一点”,说明令人遗憾的原因是各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没有适宜生命演化的温度,故C正确,A、B、D错误。

云南澄江帽天山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公园,帽天山的古生物化石群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青衣江某特小流域PMP/PMF的估算

青衣江某特小流域PMP/PMF的估算
2 0 1 4 . N o . 1
四 川 水 利
- 4 3・
青 衣 江 某 特小 流 域 P MP / P MF的估 算
黎 恺。 张湘君 。 李 萍
(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 成都 , 6 1 0 0 7 2 )
【 摘
要】 本文以青衣江流域夹江县 某小流域 项 目P M P / P M F计算为例 , 浅析 了 特 小流域 P M P / P M F的估 算方法 , 并 典型特 大暴 雨 可能最大暴 雨( P M P ) 可 能最 大洪水( P M F )
沟。支沟 流 域 地 势西 南 高 , 东部低, 高程 介 于
4 0 0 m~6 0 0 m 之 间 。项 目控 制 断 面 以上 集雨 面积
根据《 四川省 可能最大暴雨 图集》 对全省几
场 特 大暴雨 进行 的现 场调 查 考 证 和论 证 分 析 , 选 取 千佛 岩 3 8 7 1 1 暴雨 为典 型特 大暴雨 。 3 8 7 1 1千佛 岩 暴 雨 发 生 在 夹 江 县 西 北 , 刊 印
可靠 的概率 测度 。要 推求 一种 同时具有 出现 的可 能性 和不可 超过 性 ( 最大性 ) 的洪水 数 量 , 在 当前 水 文及 气象 科学 的水 平下 还难 以做 到。但 可能最 大洪水 作 为一种 设 计 洪 水 , 由于考 虑 了暴 雨 的物 理成 因及有 利 于 降水 的 多种 因素 , 对 保 证 重要 工
程 的 防洪安 全仍 有重要 作用 。
由于本项 目流域无实测水文资料 , 因此采用
由暴 雨资料 推求 控制 断面设 计洪 水 。表 1中的 四 个气 象站 均为本 项 目设 计暴 雨参 证站 。
2 可能最大 2 4 h点暴雨量计算

微专题透析|河流阶地

微专题透析|河流阶地

微专题透析|河流阶地1.阶地概念: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底部相对抬升到⼀般洪⽔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的⾕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简称阶地。

2.阶地组成:阶地由阶地⾯和阶地坡组成,阶地⾯是原先河⾕⾕底的遗留部分,通常向河流下⽅倾斜,有⼀定的连续性,阶地坡是后期河流下切⽽成,两者共同反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阶地的形成过程: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另外也有诸如⽓候的变化形成的⽓候阶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阶地;⼈类活动的影响,如⽔利⼯程建设改变了基准⾯⽽形成。

⽆论哪种成因,都是地球内外部动⼒——地质作⽤共同作⽤的结果。

(如下图)4.阶地的特点:河流⾕地可以发⽣多次淤积和下切,从⽽出现多级阶地。

其中⾼于河漫滩的最低⼀级阶地,称第⼀阶地,向上的另⼀级阶地成第⼆级阶地,以此类推。

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年龄越来越⽼、完整性越来越差。

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较完整,便于对⽐,⽽⾼阶地往往残缺不全。

5.阶地的类型: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结构分以下四类:①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②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可分为: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河⾕⾕底⽽达到并出露基岩。

④埋藏阶地,及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6.研究阶地的意义: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想或重要场所。

(1)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源充⾜,⽆论⽣活⽤⽔还是⽣产⽤⽔,⽔量都有保障;(2)阶地地势平坦,⼟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粮⾷⾜仓实,仓廪实⽽⼈⼝多;(3)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难度低;(4)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有关,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属砂矿,如⾦、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7.典例展⽰例1:(2018年全国1卷)下图⽰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槛
①阶地的分类
A、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C、堆积阶地
嵌入阶地 内叠阶地 上叠阶地 掩埋阶地
侵蚀阶地
上叠阶地
基座阶地
掩埋阶地
嵌入阶地
坡下阶地
内叠阶地
12
长江右岸红花套一级基座阶地
2015/10/29 青海湟水河阶地
长江右岸红花套一级堆积阶地
②阶地的结构
③河流阶地的研究方法
A、分清真假阶地 B、作横剖面(阶地分级,分类) C、作纵剖面(阶地位相图) D、分析新构造运动
水动力:E=mv2/2 m: 河水流量(m3/S)
第4章 流水地貌及堆积物
一、暂时性流水地貌与沉积物 二、河流地貌与沉积物
片流 (暂时性流水)
河流 (常年流水)
洪流 (暂时性流水)
根据流态及固体径流量,洪流可分为暂时性洪流和泥 石流,泥石流又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P71)
粘性 稀性 洪流
流水地貌 冲、洪积物
2000 吉连卡

1500


1000
500
0

宾重 庆
宜 昌
监 利
汉 口
九 江
吴 南淞 京口
(2)河谷的发展

(纵剖面)

凹形、凹凸形、不
规则

受三重要素影响, 侵

蚀基准面、向源侵
蚀、岩性。

11
尼亚加拉大瀑布
2015/10/29
(3)河流阶地
过去不同时期的河谷底部(河床及河漫滩部分), 由于河流下切或构造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超出 一般洪水面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上,这 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缘相方向潜水面逐渐升高,潜水在过渡相与扇缘 相交界地带溢出地面成泉、河或形成湖泊沼泽地 或盐渍地。
阿尔金断裂
4
2015/10/29
④洪积平原 定义:山前若干洪积扇(或冲积扇)相连形成的中
大型组合形态。规模可达几十甚至上千平方公里。 形态:纵向上往平原倾斜,平面上波状起伏。上凸
处为洪积扇轴部,下凹处为扇间洼地。
流通区
数量的碎屑物质。
C、水体: 暴雨或冰雪 堆积区
融化季节
D、触发因素:重力或 其它触发因素(人工 活动)
7
形成区 流通区
2015/10/29
2、泥石流(Debris flow)
(3)泥石流堆积物特征(粘性泥石流) A、岩性:为与当地岩性一致的石块、砂、粘土的 混杂堆积。 B、分选:极差,与冰碛物相似。 C、粒径:粒度频率曲线具双峰(图)。 D、结构:有层而无理,砾石AB面逆指上游。 E:次生构造:泥包砾、泥球、充填构造、压楔构 造;>0.5m以上砾石上有纺锤状碰撞坑或擦痕。
A、流体性质:粘性、稀性 B、水源条件:降雨型泥石流、冰川型泥石流、
冰雪融化型泥石流和溃决型泥石流 C、地貌:沟谷型和山坡型 D、其它(危害性大小,流体中固体物质组成,
发生频率的高低 ,一次带出的物质量 ,人类 活动的关系 )
粘性泥石流
6
稀性泥石流
2015/10/29
暴雨型与冰川型泥石流
泥石质泥石流和泥流
“多元结构”:槽洪相粗粒沉积物成条状由扇顶伸入,剖面上呈 各种透镜状,常与细粒沉积物交互,呈现不连续层状,称“多 元结构”。砾石透镜体代表古河道位置,砾石ab面逆指上游。
1、洪积物及地貌
(2)洪积作用地貌
①冲沟:发育在坡地上的小型流水侵蚀沟谷。 ②冲出锥: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堆积地
貌。 ③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流形成的扇状
13
2 河漫滩与河床
典型的二元结构. 自学
2015/10/29
流水地貌 冲、洪积物
小结
洪水
暂时性流水
河流
泥石流
河谷的发展 冲积物的岩性
特征 河流阶地
洪积物的岩性特征、岩 相变化
洪积作用地貌 定义、分类、形成条件
堆积物岩性特征 灾害防治
阶地分类、研究方法
3 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其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 往往具叠瓦状排列。砂和粉砂的
1
2015/10/29
1、洪积物及地貌
(1)洪积物的岩性、岩相和结构 (P70)
定义: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 的浊水流,分散成多股槽流或者槽流连接成面状洪流, 从出山口倾泻或流入主河道,由此堆积形成的扇形堆 积物称洪积物。
岩性:主要是碎屑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岩相: A、扇顶相,B、过渡相,C、扇缘相 结构:多元结构。
密度大,搬运力强,是洪流的5-50倍;爆发突然,来势 凶猛;破坏力极大,是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搬运介质:泥、砂、水 被搬运体:大石块 搬运方式:悬运、推移、惯性移动
加利福利亚,死谷
5
2015/10/29
“世界泥石流博物馆”——云南东川
2、泥石流(Debris flow)
(1)分类
堆积地貌。 ④洪积平原:山前若干洪积扇(或冲积扇)相
连形成的中-大型组合形态。
细沟
①冲沟
又称侵蚀沟,是 发育在坡地上的 小型流水侵蚀沟 谷。
冲沟
冲沟的发展可以 分成细沟、切沟、 冲沟和坳谷阶段。
切沟 坳谷
洪积物的岩性特征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相变,但比较粗略,各带之间没 有截然的界线。
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地点的洪积 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分选性差。 ④磨圆度较低。 ⑤层理不发育。 ⑥在剖面上呈现多元结构。
3
2015/10/29
②冲出锥
是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堆积地貌。 其面积大小仅仅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 与洪积扇的区别:坡角较陡、分选差、岩相分异不及
洪积扇明显。
③洪积扇
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 面积: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不等; 水系发育:轴部常有干河床,潜水面较深;往扇
堆积区
8
2015/10/29
谷坊坝
2、泥石流(Debris flow)
(4)泥石流的防治
泥石流防治
生物措施-防
工程措施-治
林业
治水
治土导工程
牧业
梯级拦沙坝
控制泥石流运动体系
防止泥石流发生体系 预防泥石流危害体系
排导槽
9
2015/10/29
流水地貌 冲、洪积物
既发育河漫滩又发育河流阶地 ,为河谷发育的 晚期。
二、河流地貌与冲积物


河谷的结构






河 漫
河 床
谷 坡

10
巫峡
2015/10/29
裂点与岩槛
裂点:成型河谷中, 每一次侵蚀基准面 下降都会引起河流 溯源侵蚀,溯源侵 蚀所达到的那一段 河床纵向陡坎称为 裂点.
岩槛:由于河床上岩 性的差异而形成的 陡坎.称为岩槛.
课程结构
暂时性流水
洪水
洪积物的岩性特征、岩 相变化
洪积作用地貌
定义、分类、形成条件
泥石流
堆积物岩性特征
河流
河谷的发展
冲积物的岩性 特征
河流阶地
灾害防治 阶地分类、研究方法
1、洪积物及地貌
(1)洪积物的岩性、岩相和结构
(2)洪积作用地貌
2、泥石流沉积物
(1)分类 (2)形成条件 (2)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3)泥石流的防治
2015/10/29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第4章 流水地貌及冲,洪积物
主讲教师:林 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
一、暂时性流水地貌与沉积物
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 性水流称洪流。
洪流的特性:常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的季 节;历时短暂,流速大,水道紊乱;搬运力 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 程比较迅速,并常伴生灾害。
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 ③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
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
部为河漫滩沉积。
The end.
三、湖泊与沼泽沉积物
专题 自学!
14
各相带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过渡关系。洪积物岩相界限离山口 的距离取决于气候和新构造运动对洪流作用的影响。沉积物 厚度最大处在中部,山前有活动断裂时近断裂带最厚。
营力结构
沉积结构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叠瓦式
离散式 弥散式
充填式







2
2015/10/29
洪积物的结构
槽洪相透镜体
漫洪相透镜体
流水地貌 冲、洪积物
小结
洪水
暂时性流水
河流
泥石流
河谷的发展 冲积物的岩性
特征 河流阶地
洪积物的岩性特征、岩 相变化
洪积作用地貌 定义、分类、形成条件
堆积物岩性特征 灾害防治
阶地分类、研究方法
2、泥石流(Debris flow)
泥石流是洪水夹带大量固体碎屑物质沿着陡峻的 山间沟谷下泻而成的特殊洪流。其中粘性泥石流 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
沟谷型与坡面型
沟谷型泥石流一般 流域面积大于0.5平 方公里,有明显的 沟道,水系发育完 整。
山坡型泥石流一般 流域面积小于0.5平 方公里,发生在山 坡上,流域发育不 完整。
2、泥石流(Debris flow)
(2)形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