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鉴赏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edae9d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自由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勇敢追求梦想和挑战传统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教育体制和个人成长的思考。
首先,影片的情节设计非常引人入胜。
故事围绕着一位叫做约翰·基廷的老师,他教授学生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触动,因为它呼吁人们不要被束缚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而是要勇敢地追求内心的激情和梦想。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
约翰·基廷老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激情,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他教会学生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激情和创造力。
这种对学生的启发和鼓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和鼓励。
最后,影片的主题也非常值得思考。
它呼吁人们要勇敢地追求内心的激情和梦想,不要被社会和传统所束缚。
这种对个人成长和自由的呼吁,让我深受共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非常感人和发人深省的电影,它通过对教育体
制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引发了我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鼓舞。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da294d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2.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深刻地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梦想。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充满激情的英文老师约翰·基廷(由罗宾·威廉斯饰演),他在一所传统的寄宿学校里教授诗歌,并鼓励学生们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和热情。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学生们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找到自己声音的过程,以及他们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成长与坚韧。
首先,这部电影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让观众们深受感动。
罗宾·威廉斯出色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他将基廷老师的热情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他对诗歌和教育的热爱。
此外,学生们的演技也非常出色,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内心的挣扎,观众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共鸣点。
其次,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也非常深刻。
它呼吁人们要勇敢追求内心的梦想,不要被社会的压力和传统的观念所束缚。
基廷老师鼓励学生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也给了观众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最后,这部电影的音乐和摄影也非常出色。
音乐渲染了电影的情
感和氛围,让观众们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而精美的摄影也为电影增
添了许多美感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电影,它让人
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不仅
仅是一部关于教育和诗歌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作品,让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70eab1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5.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经典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自由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教育和人生的电影。
影片通过讲述一位古板学校的学生们如何在一位富有激情的老师的带领下找到自己声音的故事,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首先,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非常出色。
罗宾·威廉斯饰演的老师约翰·基廷让我深受启发,他的激情和对诗歌的热爱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包括我在内。
他教导学生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束缚于传统的教育观念。
而学生们也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声音,这种转变让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其次,影片中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情感触动了我。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它可以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勇气。
影片中的诗歌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瞬间,也让我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影片中的音乐和镜头语言也让我印象深刻。
音乐的运用让整部电影更加动人,而精美的镜头语言也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和冲突。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电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和教育,也让我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自由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电影,它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影评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624bcf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2.png)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影评《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它让我深深地感动和思考。
这部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彩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电影的主题是非常深刻和令人共鸣的。
它探索了个人自由、自我发现和对传统的质疑。
通过主人公约翰·基廷(John Keating)先生的激励和鼓舞,学生们开始怀疑传统的教育体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情。
这个主题引发了我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
其次,电影中的演员表现出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扮演的约翰·基廷先生是一位充满激情和魅力的老师,他的演技令人叹为观止。
他通过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威廉姆斯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约翰·基廷先生的热情和对教育的热爱。
此外,电影的剧情紧凑而引人入胜。
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我时刻保持着紧张和兴奋。
我被约翰·基廷先生的教学方法所吸引,他鼓励学生们挑战传统观念,发现自己的声音和激情。
这种教学方法给我带来了一种启发,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最后,电影中的音乐和摄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的运用非常出色,它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和紧张感。
摄影师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镜头运用,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电影中的情感和冲突。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深刻的主题、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紧凑的剧情,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这部电影激发了我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相信它会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影评:死亡诗社
![影评:死亡诗社](https://img.taocdn.com/s3/m/74f31b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a.png)
影评:死亡诗社电影影评:《死亡诗社》《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带给我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出色的表演和令人难忘的情节而闻名。
首先,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寄宿学校里的一群学生与他们的英语老师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对自由思考和个人表达的追求。
这个学生团体被称为“死亡诗社”,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真实的自我。
这个主题让我深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社会和家庭的期望束缚,很难找到自己的声音。
电影鼓励我们勇敢地追求我们真正的梦想和热情,不受外界的限制。
其次,电影中的演员表现出色。
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英语老师约翰·基廷是一位激励人心的角色。
他以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热情。
威廉姆斯的表演令人难以忘怀,他将约翰·基廷的热情和智慧完美地呈现出来。
其他演员们也都表现出色,他们塑造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内心世界。
此外,电影的情节引人入胜。
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吸引到这个学生团体的世界中。
电影通过展示学生们的成长和挣扎,以及他们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冲突,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电影的高潮部分令人震撼,它揭示了学生们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这些情节让我思考了教育体制对个人发展的限制,以及我们如何应对社会的期望。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
它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追求自由思考和个人表达的故事,以及学生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外界的限制。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相信它会给观众带来启发和思考。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74d048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1.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文学和
自由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勇敢和追求梦想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
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脆弱和宝贵,以及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首先,影片中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罗宾·威廉斯饰演的教师
约翰·基廷。
他那令人难忘的表演,让我对教育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位引导学生追求自由和真
理的导师。
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
其次,影片中的剧情也让我深有共鸣。
故事中的学生们在基廷老师
的引导下,开始追求他们内心真正的梦想,而不是被社会和家庭的
压力所束缚。
这种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让我觉得非常勇敢和感动。
影片中的一些台词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抓住今天”,这句话让
我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最后,影片中的音乐和摄影也非常出色。
音乐的选用让人感受到了
文学和音乐的力量,而摄影则将学校和自然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元素让整部电影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让我对人生有了
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勇敢和追求梦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意义的佳作。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死亡诗社鉴赏
![死亡诗社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c3bbd453b3567ec102d8a8f.png)
《死亡诗社》鉴赏姓名:王晓孟学号:154A0748这是发生在美国大学里的事情,这所大学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
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
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
这位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令我们出乎意料的,学生死了,老师走了,诗社散了,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在这部影片里,我比较欣赏基廷老师,他通过诗歌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教条死板的书本“奴隶”!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基廷却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以一个忍气吞声的形象出现,被校长和尼尔父亲训斥得没有半句怨言。
他虽然有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失败的。
但他同时又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他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背着学校成立自己的社团,敢于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要求放女生进学校,敢于冒着被打的危险大胆地追求自己喜爱的女孩。
当原本最为胆小怕事,最为循规蹈矩的托德第一个站到桌子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并带动其他人一起为基廷送行时,他事实上已经成功地教育了这帮学生!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
结尾在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
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
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
影评:死亡诗社
![影评:死亡诗社](https://img.taocdn.com/s3/m/9184cb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5.png)
影评:死亡诗社电影影评:《死亡诗社》《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这部1989年的经典电影由彼得·威尔导演,罗宾·威廉姆斯主演,讲述了一群寄宿学校学生在他们的英语老师的鼓励下,重新发现自己的激情和追求真实自我的故事。
首先,这部电影通过展现学生们的成长和探索人生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触。
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约翰·基廷(罗宾·威廉姆斯饰)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怀。
他鼓励学生们超越传统教育的束缚,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激情和兴趣。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的严格学校体制下是非常激进的,但它却点燃了学生们内心的火焰,让他们开始思考并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约翰·基廷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角色,他用他的独特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教导学生们不仅仅是诗歌和文学,更是教授他们如何独立思考和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挣扎,而这些故事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他们通过参与死亡诗社这个秘密俱乐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和自信。
此外,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摄影师的巧妙运用镜头和光影,将学生们内心的冲突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音乐的运用更是让整个电影更加感人。
每一首诗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旋律,它们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它通过展现学生们的成长和追求真实自我的故事,激励着观众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影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自我实现的作品。
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勇敢地面对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826e24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1.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自由思想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
影片以寄宿学校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学生在一位充满激情和魅力的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勇气,并最终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的故事。
首先,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罗宾·威廉斯塑造的老师形象深入人心,他那种激情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
而主要学生角色们也都表现出色,他们在老师的激励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特的个性,这些表现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文学的电影,更是关于对抗现实束缚,追求内心真正梦想的故事。
影片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追求自由和真实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挑战和困难。
这些主题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深处的共鸣点,让人不禁为影片中的角色们加油鼓劲。
最后,影片的情节设置和镜头运用也非常出色。
导演通过精彩
的剧情设置和细腻的镜头运用,将故事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影片结尾的转折和高潮,让人印象深刻,不禁为角色们的命运而感到悲伤和心痛。
总的来说,电影《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自由思想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
影片通过出色的演员表现,有意义的主题和精彩的情节设置,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内心,让人对自由和梦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15338a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0.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主题和令人难忘的表演给
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学生在一位非传统的英文教师的引导下,重新发现自己的激情和追求自由的故事。
首先,电影通过展现主人公约翰·基廷斯(约翰·基尔)的非凡魅力和激情,
让观众深深被他吸引。
约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他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盲目遵循规则。
这种激励和启发的方式引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其次,电影通过展示学生们的成长和内心的冲突,揭示了现实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学生们在面对家长和学校的压力时,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独立思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对抗传统观念的精神让观众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此外,电影通过描绘约翰的悲剧结局,向观众们传达了对于自由和个人追求的
珍视。
约翰的去世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激发了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真正活在当下,是否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通过深刻的主题和出
色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触和共鸣。
它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束缚于传统的教育和社会观念。
这部电影将激励和启发观众,让我们思考并行动起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个人价值。
影评:死亡诗社
![影评:死亡诗社](https://img.taocdn.com/s3/m/b34c03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6.png)
影评:死亡诗社《死亡诗社》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考的力量。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彩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寄宿学校里的一群学生与他们的英语老师约翰·基廷的故事,展现了青少年们面对传统和社会压力时的挣扎与追求自由的勇气。
约翰·基廷以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鼓励学生发掘内心激情的态度,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和自由表达的热情。
这种鼓励和激励让我深深地感动,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如何成为学生人生中的指引者和启发者。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约翰·基廷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教师,他的演技令人叹为观止。
他以他独特的幽默感和真诚的表演,将约翰·基廷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演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教育和人生的热爱,也让我思考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此外,电影中的剧情发展也非常引人入胜。
约翰·基廷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他们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情。
然而,这种追求自由的行为却遭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反对,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传统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以及社会对个体的限制和束缚。
最后,电影中的音乐和摄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情感催化剂的作用,增强了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而精美的摄影则将故事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思考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一个寄宿学校里的故事,展现了青少年们面对传统和社会压力时的挣扎与追求自由的勇气。
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个体的追求,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和摄影的美妙。
它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值得每个人去欣赏和思考。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fb9fec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它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故事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寄宿学校里,一位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英文老师约翰·基廷(由罗宾·威廉斯饰演)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和自由思想的热爱。
这部电影通过对抗传统教育观念和追求个人内心真实的故事,让我深刻思考了教育的本质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影片中,约翰·基廷老师用他非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他鼓励他们追求自己内心的激情和真实,而不是被束缚在传统的教育框架里。
这种对抗传统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思考了教育应该是如何去引导学生去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激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此外,影片中的学生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内心的挣扎,但在约翰·基廷老师的激励下,他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梦想。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也让我思考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影片的结局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和悲伤。
约翰·基廷老师
在面对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选择了为了学生们的梦想而牺牲自己。
这种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思考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受触动的电影,它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刻思考的心灵之作。
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共鸣。
影评:死亡诗社
![影评:死亡诗社](https://img.taocdn.com/s3/m/32a304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5.png)
影评:死亡诗社《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线,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首先,影片通过教师约翰·基廷的角色,向观众展示了教育的力量。
基廷以他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创造力。
他鼓励学生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传统和规则的束缚。
这种教育方式引发了观众对教育体制的思考,让我们反思学校教育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才能。
其次,电影通过描绘学生们的成长和探索自我,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学生们在基廷的引导下,勇敢地追求他们的激情和兴趣。
他们组成了一个秘密的诗歌社团,通过写诗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这个社团成为了他们互相支持和鼓励的地方,也成为了他们探索自我和挑战传统的舞台。
这种勇敢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让观众感到深深的共鸣。
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追随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这意味着与主流观点不同。
此外,电影中的人际关系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动。
学生们与基廷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不仅成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和导师的关系。
观众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的理解。
这种真挚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奇特关系,让观众感到温暖和感动,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和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塑造,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它不仅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成长,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追求。
这部电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将激励观众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敢于挑战传统和规则。
电影《死亡诗社》5篇影评
![电影《死亡诗社》5篇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d1925d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7.png)
电影《死亡诗社》5篇影评《死亡诗社》是一部值得探究的有哲学意味的电影。
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死亡诗社》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下面是店铺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死亡诗社》观后感一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独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心中的理想,是我看这部电影得出的感悟。
“CREPDIM,抓住这天,正因我们都会死去。
”影片的开头,基廷就对他的学生说这样的话。
我们被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在约束着,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想着怎样抓住这天,只是一向在追求未来,实现别人的期盼。
生命中,我们很多人都在妥协着。
正因梦想太沉重了。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独立思考的含义,基廷站在了讲台了。
正因他要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换个思维,去想问题。
影片中,基廷让内向的安德森到台上朗读他的诗。
安德森由于内心的恐惧,不愿意上台。
基廷便让他在台上表演怎样哭喊,还用接近逼迫的方法,让安德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情景很让人抓狂,却也让人释然。
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团体中持续自己的独立观点和信仰,他让三个学生在院子里行操,以此来揭示:每个人都在妥协中与别人趋同,虽然我们是以自己的步伐在前进。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接纳的需要,但我们务必要持续自己的信仰独立,即使在别人看来是如何的糟糕。
电影中的尼尔,一个生性外向,有自己追求的人,却无法得到家人的认可。
他无法逆父亲为他未来做得计划,于是,他选取了自杀。
对自由的向往值得我们用生命的换取。
他是一个在期望下杯具的缩影。
安德森与尼尔同宿舍,可他俩的性格完全相反,有一点比较像的是,他们都生活在父母的期望下,无法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在基廷的课上,安德森最后突破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自信,否定自己)。
影片末,安德森在全班面前和校长面前,公然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第一个站在桌子上,对基廷说:“哦,船长,我的船长。
”此刻我们的教育和,很大程度上,在扼杀我们的个性,让我们全服于权威和标准。
独立的思考变成是一件艰难和珍重的事情。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品析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品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78a35de45c3b3567ec8b2b.png)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品析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文学老师基廷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Keating)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
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
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
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
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
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
基廷的学生尼尔(Neil)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
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
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
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Cameron)出卖了他们。
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
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并说著"哦,船长,我的船长!",以表达老师传达给他们的信念会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
电影中除了塑造了基廷这个富有挑战敢于引导开创的文学老师外,也塑造了一群各具性格特色的学生,热血青春的尼尔,内向害羞的托德,勇敢追求爱情的诺克斯……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
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的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影片结尾想表达的是一种为了自由而产生的抗争,这才是死亡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044184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让观众们重新审视自
己的生活,梦想和人生观。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令人难忘的
角色而闻名,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文学和自由的电影,更是一部关
于勇敢和追求梦想的电影。
首先,这部电影的情感深沉,让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
烈的共鸣。
影片中的主人公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在死
亡诗社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这种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让观众们不禁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去追求内心
的渴望。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主人公约翰·基廷老师
以其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
理念。
而学生们则各具特色,他们在死亡诗社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观众们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内
心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影片中的文学元素也是一大亮点。
通过对诗歌和文学作
品的引用和解读,观众们不仅仅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美好的文学情怀,
更是对于人生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种对文学的赞美和探索,让观众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场精神上的盛宴。
总的来说,电影《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思想的佳作,
它让观众们在感受美好的同时也得到了对于自己生活的启发和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文学和自由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
和梦想的电影,它让观众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梦想和人生观。
影评:死亡诗社
![影评:死亡诗社](https://img.taocdn.com/s3/m/7301d4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1.png)
影评:死亡诗社
电影影评:《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一群学生在一位非传统教师的引导下,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令人难以忘怀。
主角约翰·基廷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渴望自由的学生,他的出现唤醒了其他学生内心深处沉睡的梦想。
而教师基顿先生则以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关怀,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导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他们在基顿先生的引导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电影中的主题围绕着自由、激情和追求梦想展开。
电影通过描绘学生们在死亡诗社中发现自己热爱的事物,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情,以及挑战传统观念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它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而是要追求内心真正的激情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对自由和个人独立思考的强调,让我深感共鸣。
此外,电影的情节发展紧凑而引人入胜。
故事情节中的高潮迭起,每个角色都经历了成长和挑战,这让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电影结尾的转折,让我深感震撼和思考。
它提醒我们,追求梦想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力量和鼓舞人心的电影。
它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由、激情和追求梦想的故事,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部电影带给我深刻的感受和共鸣,我相信它也会触动更多观众的内心。
死亡诗社 影评
![死亡诗社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7197ee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
影片以寄宿学校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英文老师,他鼓励学生们用诗歌来表达自己,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首先,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罗宾·威廉斯饰演的老师约翰·基廷以他的魅力和激情深深吸引了观众。
他的表演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
而学生们的表演也是出色的,他们每个人都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
其次,影片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对自由、对理想、对人生的追求。
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影片中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更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影片中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也是令人深思的。
基廷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他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束缚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
这种对传统的颠覆和对自由的追求,让人深深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死亡诗社》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感动的电影,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思考了教育的意义,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艺术品。
《死亡诗社》影视鉴赏分析课件
![《死亡诗社》影视鉴赏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c9d5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d.png)
思維方式不同
场景四: 鼓励学生坚守自 己的信仰
基汀把学生带到室外, 让学生们在他面前排队 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 析学生的个性和心态, 指出“顺从是危险的”, 鼓励学生“坚守自己的 信仰”
思维方式不同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找寻自己的声音, 而非一味 地服从与遵照传统。 这是西方价值观中的“崇尚个 性的张扬、打破传统思维”的 精神体现。
反观之,中国人强调“为人师表”,要求老师要严于律己, 安守本分,若老师这么做,恐怕会被指责为其身不正、误 人子弟。
场景六: 尼尔和父亲争吵
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希望 他以后上哈佛医学院。但是尼尔l热爱表演。与父亲争吵之 后他妥协了。最终尼尔却选择了自杀。
结局的开放性
场景七: 基汀老师被辞 退,学生站上桌子声援
这让同学们体验自由的思想、
对待传统、权威的态度
反观中国, 恐怕没有哪个老 师敢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 书本撕掉, 因此在一定程度 上导致学生一味地迷信书 本, 认为课本上的知识、老 师说的就是权威。
思維方式不同
场景三:站到讲台上
一次课上,基汀公然站 到了课桌上。“知道我 为什么站到台子上吗? 我是提醒自己,要用不 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读 诗的时候,不要只想到 作者的见解,还要有自 己的见解,要寻找自己 的声音,要突破! ” 随 后,学生们一个接着一 个站上讲台。
飞逝,必须在这三年里分秒必争,否则就会遗憾终生。在讲授美 国现代文学中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诗歌学派 时,John Keating老师打破陈规,让学生在操场上自由发挥,随 意走动、跑步、静止,感受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活动,进而对意识 流学派有深刻直观印象。这些突破陈规的授课方式当然招惹了传 统守旧势力的反感和非议,他们不断给John Keating老师施加压 力。而与此同时,John Keating老师也赢得了学生的好感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诗社》鉴赏
姓名:王晓孟学号:154A0748
这是发生在美国大学里的事情,这所大学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
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
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
这位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令我们出乎意料的,学生死了,老师走了,诗社散了,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在这部影片里,我比较欣赏基廷老师,他通过诗歌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规,教条死板的书本“奴隶”!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基廷却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以一个忍气吞声的形象出现,被校长和尼尔父亲训斥得没有半句怨言。
他虽然有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失败的。
但他同时又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他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背着学校成立自己的社团,敢于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要求放女生进学校,敢于冒着被打的危险大胆地追求自己喜爱的女孩。
当原本最为胆小怕事,最为循规蹈矩的托德第一个站到桌子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并带动其他人一起为基廷送行时,他事实上已经成功地教育了这帮学生!
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
结尾在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
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
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
从默片时代到声画合一,电影艺术经过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一种成熟、丰富的形象语言。
电影语言是一种视听觉语言,是由声音和影像画面共同构成的
语言符号系统。
其中,声、画如同鸟之双翼,配合得当,能使影片获得更加的效果。
声画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声画对位、声画隶属、声画分立、声画对立。
而在声画的处理上,由澳大利亚导演彼得.威尔拍摄的影片《死亡诗社》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研究样本。
一、声画对位是声画组合中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
声画对位,是声音语言和画面语言同时表现相同的中心,两者同步。
主要有声画合一、声画统一两种形式。
声画合一,指声音和形象在屏幕上恰好相合,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出现。
《死亡诗社》中,导演巧妙地借助音响创造视觉效果,衬托人物的情绪和性格,赋予画面广度与深度。
教师基廷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口哨声,表现主人公的不羁束缚与开放性格。
当尼尔面试成功归来,气喘的声音,流露尼尔的兴奋与狂喜,让人自然联想倒他一路狂奔的喜悦心情。
声画统一,指声音语言与画面语言在基本内容、时代色彩、环境特征、人物情绪等方面基本吻合,它对画面起到描述、解释、渲染作用。
《死亡诗社》中,导演在音乐与画面之间建立了独特的关系,可谓运用自如,声画浑然一体。
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举着旗子入场,礼堂中响起苏格兰风笛凄厉委婉的乐音,传递着民族悠久传统的自豪,让观众不自觉联想到威尔顿学院的百年历史,同时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百年老校传统肃穆、固板的基调。
后来,托德得知尼尔自杀的噩耗后,一个人在漫天大雪中哭喊奔跑,撕心裂肺的哭声与柔和无力的音乐在白雪的上空盘旋,更显托德内心的苍白凄凉与无奈,也让观众产生共鸣,哀伤的同时对威尔顿学院古板的传统教学悲愤。
二、通过声画分立拓展画内空间
声画分立,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声音和声源不在同一个画面上。
影片中,威尔顿学院在山水的环绕下,沉重的钟声响起,更显深沉与静穆,让观众不自觉联想到学院严谨的束缚。
还有托德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一张写满字的白纸,却传来操场上嬉耍的声音和歌声,形成对比,让观众眼前浮现出银幕上没有出现的热闹画面,很容易推敲出托德的性格。
声画分立,能够使声音多侧面、多角度表现,此时声音告诉观众的是处于摄
像机视野之外的内容,无疑丰富和拓展了画面的空间。
三、声画对立,逆其道而行产生新的含义
声画对立,是指编辑有意识地造成画面和声音之间的情绪,气氛格调甚至内容方面的对立和差异。
当尼尔被父亲逼迫退出剧组找基廷哭诉时,导演没有采用悲伤的音乐或是放声大哭的声音,而是采用了高雅的贝多芬钢琴曲旋律,映衬人物内心,含蓄地歌颂为人师表的基廷平和坦荡的心境。
声音与画面内容不一致,反其道而行,不但没有让观众产生怪异、疑惑,反而产生出新的含义,似乎是一种潜台词,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死亡诗社》对声画关系的巧妙处理,不仅体现了导演完美的构思,也使影片产生独特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