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它在近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思想家的重要贡献。
工业革命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注重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控制。
亚当·斯密和约翰·洛克在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奠定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
此外,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引入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率的概念。
进入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注重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角色。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和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亨利·法约尔则强调管理人员的职责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20年代,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性官僚制度的概念,将管理理论从组织和流程扩展到管理原则和结构。
他认为理性官僚制度可以提高效率和控制,并在政府和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强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效率和生产力的影响。
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员工满意度、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等因素。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管理学开始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
道格拉斯·麦奎格提出了Theory X和Theory Y的概念,表明领导者对员工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其绩效和工作态度。
克里斯·阿奇博尔德提出了组织发展的概念,强调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开始崭露头角。
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并强调管理者必须有全面的视野和战略胜任力。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股东至上的理论,强调企业的首要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开始强调更加注重组织文化和员工参与的观念。
彼得·森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强调组织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理查德·布兰杰德提出了全员参与的概念,认为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会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开始有组织管理活动的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管理思想:在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存在着一些管理思想。
例如,古埃及的建造金字塔涉及组织和协调大量劳动力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也提到了一些管理和领导的思想。
2. 科学管理运动: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效率和生产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例如任务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将员工视为可替代的资源等。
3. 行为科学方法: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方法强调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时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并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4. 管理系统论:20世纪中叶,管理系统论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角色是维持系统平衡,并注意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早期着重于工作效率的科学管理,到后来注重员工行为和动机的行为科学方法,再到当前强调组织系统和领导风格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强调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行为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德鲁克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应该关注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卡尔·韦尔斯提出。
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
5. 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五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来确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目标。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6.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六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圣吉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产,应该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的重要性。
二、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具备变革管理的能力。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变革策略和有效的变革实施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理论的演变
1、管理理论的演变(一)古典管理阶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认为: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后因事实表明这样作会引起混乱,未得到推广);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管理原则2、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①企业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
②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③管理的14条原: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平等待人、任用期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3、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韦伯提出的5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分层;规则和程序;非人化的管理;管理挑选、激励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力——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传统的权力——年龄、资历▪神授的权力——个人能力、魅力官僚体系的要素▪实现劳动分工▪按等级组织各种公职▪按技术资格遴选组织成员▪任命制▪薪金制▪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企业所有者▪行政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1、霍桑试验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3、关于人的假设X理论::(1)人的天性是懒惰的;(2)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人一般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受别人指挥;(4)人希望安全,反对变革;(5)一般人容易轻信,易受外界的影响或煽动;(6)大多数人必须用强制的手段才能完成任务。
Y理论::(1)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情的,这取决于工作对他们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2)人满足愿望的需要和组织需要没有矛盾,只要管理得当,就能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的;(4)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超的想象力、发明和创造力;(5)人们对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自我指挥、自我控制;(6)应该用“诱导与信任”代替“强制与管束”。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流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如分工、标准化、效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生产力。
2.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管理科学阶段是以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等。
他们引入了决策理论、系统论和运筹学等方法,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4. 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阶段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代表人物有杰克·韦尔奇和迪伦·特拉克等。
他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和变革管理等概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倡导终身学习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管理的重要任务。
2. 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具备灵便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需要建立灵便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3. 注重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源,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效率,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
泰勒提出了“一人一岗位”的原则,强调科学分析和测量工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2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以提高工作绩效。
该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激励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3.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由卡尔·韦尔斯提出,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该理论强调整体观念,管理者应该关注组织内外的环境因素,并通过协调各个子系统来实现整体目标。
4. 资源依赖理论(20世纪70年代)资源依赖理论由杰弗里·佛尔曼提出,他认为组织的成功与其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有关。
该理论强调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管理者应该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以获取所需资源。
5.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它强调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
知识被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者应该注重知识的获取和管理,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 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需要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管理者应该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决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趋势。
管理者应该考虑组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将成为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他们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工作过程,提高劳动生产力,并强调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合作。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霍桑实验,发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员工工作表现有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系统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利奥纳德·韦斯特奇等人提出了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的概念,为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制定战略,并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组织目标。
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了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对组织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5. 现代管理理论的综合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将以上各个理论进行了整合和综合,形成了包括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多个分支领域。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发展趋势1. 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组织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
因此,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变革管理。
2.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跨文化沟通、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以提高组织的国际竞争力。
3.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组织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数据驱动决策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支持决策过程。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
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
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运动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等人引领。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生产流程,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分工、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2.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强调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为人性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 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管理科学阶段以数学模型和决策科学为基础,通过运筹学、线性规划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解决了管理中的决策问题。
此时,管理被视为一门科学,强调定量分析和理性决策。
4. 系统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系统理论阶段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组织内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路德维希·冯·贝特兰费(Ludwig von Bertalanffy)和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
5. 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阶段强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注重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五力模型,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力和制定战略。
此外,质量管理、变革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概念也逐渐兴起。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仍在不断演进,以下是当前的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与创新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灵活应对变化并实现创新。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变革的规划、实施和评估,以确保变革的成功。
创新管理则关注创新的激励、流程和组织文化等方面。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概述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概述科学管理理论是20世纪管理理论发展的起点,它主要关注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强调通过详细的工作分析和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泰勒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科学管理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生产流程的优化。
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和员工需求的关注增加,人际关系学派迅速兴起。
与科学管理的机械性和效率导向不同,人际关系学派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员工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在组织中的作用。
伊利亚斯·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了人们的需求多样性,认为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激励员工工作更加努力和有效。
埃尔顿·梅约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学者进一步强调了合作和参与的重要性,提倡员工参与决策制定并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开始兴起。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通过合理的协调和整合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化。
彼得·德鲁克是系统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他强调管理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目标实现上,而不仅仅关注各部门和个体的绩效。
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开始多元化发展,多种管理理论并存并相互交叉渗透。
其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理论的兴起,质量管理理论将管理的焦点从效率提升转移到了质量提高。
日本的质量管理理论例如“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等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管理范例。
另外,战略管理理论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应该具备长期战略规划和定位,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和适应,以及识别和利用竞争优势等。
近年来,新兴的管理理论如复杂性管理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复杂性管理理论认识到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管理者应该具备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
创新管理理论则强调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管理者应该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支持。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等。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2. 行为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他通过对工厂工人进行实验,发现了人的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主要关注点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满意度,强调员工参预和激励。
3. 管理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
他们提出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和信息理论等概念,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决策和问题解决。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是综合前三个阶段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亨利·明茨伯格、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和理查德·布拉克斯。
他们提出了管理者的角色、领导风格、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等概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二、发展趋势1. 强调员工参预和自主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参预和自主性,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
管理者应该激发员工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文化。
2. 强调组织学习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学习和创新,鼓励组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管理者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发展。
3. 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组织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
管理者应该积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 强调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面临着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的挑战,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0世纪90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20世纪90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冷战时代的结束,计算机尤其是个人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成为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显著特征。
20 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一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主要有精益思想、核心能力理论、人本管理理论、组织扁平化理论、超越竞争的战略管理理和最新趋势。
一: 精益思想:✧精益思想的产生背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精益思想➢精益生产: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精益思想: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业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成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一)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精益思想的关键出发点是价值,价值只能由最终客户来确定。
即价值只有在由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的特定产品来表达时才有意义(二)识别价值流,重新制定企业活动识别价值流的含义是在价值流中找到哪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动、哪些足叮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动,即浪费。
精益思想要求价值流域中的各个企业重新思考其经营方法,共同发现浪费,消除浪费。
(三)使价值流动起来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如部门的分工、大批量生产等等。
阻断了本应动起来的价值流。
精益将所有的停滞视为企业的浪费,用持续改进、JIT、单件流等方法创造价值的连续流动。
(四)依靠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理解拉动思想的最佳途径,要从一个实际客户表示对一件实际产品的需要开始,然后倒推至,把合意的产品交给客户所需要的各个步骤,而不是把用户常常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他们。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对后来的管理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它强调人的行为对组织效果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通过对工厂工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发现了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兴起使得管理者开始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
3.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理论开始追求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管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模型,如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混沌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浮现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组织环境,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发展趋势1. 系统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系统化管理。
管理者需要将组织看做一个整体系统,关注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
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灵便性,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2.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和挑战。
变革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管理者需要具备变革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实施变革过程,使组织能够适应和引领变革,保持竞争优势。
3. 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管理者需要鼓励和支持组织内部的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创新管理强调组织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注重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4. 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是指在工业化和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背景下,经过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思想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组织工作。
他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和效率的提高,通过分析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式,并通过奖励和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他提出了人的行为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观点。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动机,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提高工作绩效。
3. 管理系统理论(20世纪40年代)管理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他提出了管理是一个系统,包括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环节。
他强调管理者应该关注整个组织的目标和效益,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是对以上理论的综合和发展,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力等方面的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应该具备全面的管理能力,关注组织的内外环境,并灵活应对变化。
二、发展趋势1. 系统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系统化管理,即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通过优化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提高整体效益。
这种管理方式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强调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
2. 灵活性和创新性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管理者需要具备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 可持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即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取得平衡。
管理者需要考虑组织的长远利益,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 数据驱动决策现代管理理论倡导数据驱动决策,即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支持决策过程。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工作优化等。
泰勒的理论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40年代)行政管理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亨利·福尔特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原则,强调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官僚理论,认为官僚制度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
3. 行为科学理论的兴起(20世纪40年代-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的兴起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此时,管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对组织的影响。
埃尔顿·梅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强调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4. 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得到了发展。
这一时期,管理学家开始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线性规划、决策树、排队论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中。
5. 系统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的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应该采取系统思维的观点,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
6.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应该具备长远的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等工具,帮助组织进行战略分析和制定。
二、发展趋势1.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学派:1. 科学管理学派(1880-1920年)科学管理学派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尔德(Henry Ford)领导。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福尔德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学派(1920-1940年)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由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推动。
梅约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而马斯洛则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尊重和成长需求。
3. 管理学综合理论(1950-1980年)在这期间,管理理论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将各种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
赫尔佐克(Chris Argyris)和托姆森(Alfred Chandler)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将管理看作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杜鲁门(Mary Parker Follett)强调了合作和互惠的管理原则,强调员工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管理创新理论(1980年至今)管理创新理论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关注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创新和适应。
针对这一需求,贝里尔曼(Peter Drucker)提出了“创新和营销”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哈默尔(Gary Hamel)则提出了“未来管理”的理念,提倡组织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
总结起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学综合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概述
一、古典治理理论的形成(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至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诞生了具有奠定人职位的治理大家,即“科学治理之父”——泰勒(F·W·Taylor)“治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
1.泰勒的科学治理理论泰勒重点研究了在工场治理中,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代表作是《科学治理原理》(1911)。
科学治理理论的主要看法包罗:(1)科学治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人和店主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反抗为信任,配合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必须配备“最高级的工人”,并且要使他们掌握尺度化的操纵要领、使用尺度化的东西、并且使事情情况尺度化。
(2)对工人的鼓励,接纳“级差计件人为制”。
(3)把筹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离开,变原来的经验事情要领为科学事情要领。
(4)实行职能工长制。
(5)在治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例外”情况和问题是指各职能部分难以自身调治的或原权限中未列入的新情况、新问题。
最高治理者应制止处置惩罚治理事情中的细小问题,而只有例外情况和问题才交由他处置惩罚,这样就包管了最高治理者有时间去考虑企业的目标政策、经营决策和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
)泰勒的追随者们,依其理论进行了行动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泰勒还首先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员工共享,而非加诸于员工,并把这一思想叫做到场式治理。
2.法约尔的一般治理理论(“经营治理”理论与“十四项组织原则”)法约尔的理论孝敬,体现在他的著作《产业治理与一般治理》(1916)当中。
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治理理论:(1)企业职能差别于治理职能,后者包罗在前者之中;(2)治理教诲的须要性与可能性;(3)分工、职权与职责、规律等治理的14项组织原则;(4)治理5要素问题(筹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其中,关于治理组织与治理历程职能分别理论,对厥后的治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旨在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泰勒的理论主要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和工作报酬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工业生产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他们认为,员工的行为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
3.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理论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
其中,系统理论、信息理论、决策理论、控制理论、学习组织理论等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理论强调了组织的整体性、信息的重要性、决策的科学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二、发展趋势1. 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趋势。
组织学习强调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则强调对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2. 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当今社会变化快速,组织需要具备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能力。
变革管理关注组织变革的过程和方法,帮助组织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创新管理则关注组织内部的创新能力,通过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来推动组织的发展。
3.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在全球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议题。
组织需要关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实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成为现代管理的新趋势。
组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则可以为组织提供更多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1.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分工与劳动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其核心思想是将工作划分为简单的任务,并通过细致的分析与实证研究,制定规范与程序来管理工人的行为。
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埃尔顿·梅奥在西盖尔电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行为受到群体压力、社会期望和心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发现引发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兴起,该理论关注组织内个体行为的动机、态度和群体互动等因素。
3.管理科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线性规划、决策树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管理问题的解决变得定量化。
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使得管理决策变得更加科学化和有效性,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等手段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4.系统理论:20世纪60年代,维尔弗雷多·帕雷托提出了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部分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
通过对组织与环境、组织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系统理论强调整体化的管理思想。
5.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安德鲁斯和沃特尔斯基提出了战略管理理论,强调组织需要从长期、全局的角度来决策和管理。
该理论将组织的目标与市场环境、资源配置和竞争优势等因素结合起来,强调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6.变革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和变化。
变革管理理论致力于解决组织变革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学习型组织和变革领导等概念。
发展趋势:1.弹性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组织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
弹性管理强调自主权下放、多样化的工作安排和组织结构的灵活调整,以提高组织的适应性。
2.高绩效管理:传统的绩效管理往往注重绩效评估与激励,而现代管理理论将绩效管理视为一种系统和过程,更加关注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达成。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20世纪初出现的管理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泰勒通过对工作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则和方法,例如分工和工时分析、工作标准化、奖励与激励等。
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厂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2.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玛丽·帕克特。
他们提出了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重要性,强调员工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的影响。
他们认为,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员工的满意度对于提高工作绩效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对他们的关心。
3.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利卡斯尔斯费尔德。
他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他提出了系统理论,强调了组织内外部的交互和协调对于组织绩效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对于组织设计和组织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包括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和亨利·明斯伯格。
他们对个体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激励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
他们认为,组织的绩效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行为和动机的影响,因此需要关注员工的情感和内在动机。
5.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管理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金.艾迪.迪明格。
他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倡通过全员参与和不断改进来提高质量。
他的理论对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立和维护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6.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管理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彼得·森盖。
他认为,组织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原则,强调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至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分不产生了具有奠基人地位的治理大师,即“科学治理之父”——泰勒(F·W·Taylor)“治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
1.泰勒的科学治理理论泰勒重点研究了在工厂治理中,如何提升效率的咨询题,代表作是《科学治理原理》(1911)。
科学治理理论的要紧观点包括:(1)科学治理的中心咨询题,是提升劳动生产率。
工人和雇主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对抗为信任,共同为提升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同时要使他们把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同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
(2)对工人的鼓舞,采取“级差计件工资制”。
(3)把打算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先的体会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4)实行职能工长制。
(5)在治理操纵上实行例外原则。
(“例外”情形和咨询题是指各职能部门难以自身调剂的或原权限中未列入的新情形、新咨询题。
最高治理者应幸免处理治理工作中的细小咨询题,而只有例外情形和咨询题才交由他处理,如此就保证了最高治理者有时刻去考虑企业的方针政策、经营决策和人事任免等重大咨询题。
)泰勒的追随者们,依其理论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咨询题的研究;泰勒还第一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职员共享,而非加诸于职员,并把这一思想叫做参与式治理。
2.法约尔的一样治理理论(“经营治理”理论与“十四项组织原则”)法约尔的理论奉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治理与一样治理》(1916)当中。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治理理论:(1)企业职能不同于治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2)治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等治理的14项组织原则;(4)治理5要素咨询题(打算、组织、指挥、和谐、操纵)。
其中,关于治理组织与治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治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阻碍。
3.马克斯·韦伯的组织治理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操纵的最合理手段,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
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适宜作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之中。
古典治理理论时期的特点与缺点古典治理理论时期的研究,侧重于从治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咨询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专门少,或全然不去考虑,忽视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治理组织中人的重大阻碍。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进展(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使得治理学者们不得不注重在微观层面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阻碍因素,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行为科学理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阻碍作用。
1、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讲)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以梅奥(G·E·Mayo)为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的霍桑实验(1924-1932)。
该实验的结论是: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升职工的“满足度”。
霍桑效应(关于新环境的好奇与爱好能够导致较佳的成绩)引起了治理学者对人的行为的爱好,工人不再被看作机器的附属品,人的因素得到广泛重视。
该理论要紧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理论的进展。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关于人的需求与动机的理论:2、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1943年)该理论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激发人的动机,阻碍人的行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5个层次,并从低级逐步向高级进展;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能考虑高一层次的需求,而该需求也就不再具有鼓舞作用。
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
3、赫次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保健-鼓舞因素理论)《工作的鼓舞因素》(1959年)和《工作与人性》(1966年)该理论把阻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鼓舞因素”。
前者指“得到后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要紧指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治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后者指“得到后感到中意,得不到也没有不满”的因素,要紧指工作内容本身方面的因素,如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在事业上能有新的进展等。
保健因素不能直截了当起到鼓舞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排除,但可不能带来主动后果,只有鼓舞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中意的主动成效。
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中意的因素。
弗隆姆的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形下,才会被鼓舞起来去做某些情况以达到那个目标。
从事某一活动的鼓舞力量M是由他所认为的行动结果的价值乘以那个人预期这种结果将会达到所要求目标的概率决定的,即M=V·E(V代表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大小,E代表获得该价值的概率)。
一个人对某目标认为价值越大,可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被鼓舞的力量就越大。
4、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鼓舞需求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任何一个组织,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主管人员要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来鼓舞,专门应当设法提升人们的成就需要。
5、波特——劳勒模式该理论由波特(L·M·Porter)和劳勒(E·E·Lawler)合作提出。
该模式指出,鼓舞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关系,人们努力的程度取决于酬劳的价值,及自认为所需要的能力及实际得到酬劳的可能性,治理者应当认真评判其酬劳结构,把“努力-成绩-酬劳-满足”这一连锁关系结合到整个治理系统中去。
关于治理中的人性理论:6、麦格雷戈(D·M·MCGrelgor)的X理论-Y理论在《企业的人性方面》(1957年)一书中提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即人的本性是不诚实、懒惰、愚蠢和不负责任的,基于这种假设多引出的治理方式是:组织以经济酬劳来使人们服从和做出功效,同时治理人员对多数人必须给以强制、操纵、命令,或以惩处相威逼,即采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才能促使人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工作。
Y理论是按照“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并归纳了马斯洛及其他类似观点后提出的,是行为科学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基于这种假设应采纳的治理方式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聪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和自己具体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麦格雷戈认为,传统的治理方式以对职工的约束和操纵为要紧手段,确实是基于对X理论的人性假设,差不多过时,只有基于Y理论的治理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随着对人的假设进展至“复杂人”,又有人提出了超Y理论。
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超Y理论》(1970年)该理论建议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进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在同一时刻内的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和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治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刻、任何个人的统一的治理方式。
治理人员应该按照具体的人的不同,灵活采纳不同的治理措施,即因人因时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关于领导方式理论:治理方格理论布莱克、穆顿在1964年提出,研究企业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
认为领导者都有对生产的关怀(横坐标)和对人的关怀(纵坐标)两个方面。
1.1贫乏式治理,9.1重任务型治理,1.9乡村俱乐部型治理,9.9团队型治理(最佳治理方式),5.5中间型治理。
三、治理理论丛林(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从战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各国综合国力空前进展,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进展以外,学者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治理学的见解。
其中较有阻碍的是:以巴纳德(C.Boynard)为创始人的合作社会系统学派;以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学派;以德鲁克(P·F·Drucker)为代表的体会(案例)学派等。
到80年代初进展为11大不同学派。
为此,孔茨(H·Koontz)称其为治理理论丛林。
学派名称代表人物要紧思想1体会或案例学派德鲁克、戴尔通过分析体会(通常是案例)来研究治理,学生和治理者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提升分析咨询题和决策能力,进而有效地进行治理。
(目标治理)2人际关系学派梅奥、马斯洛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鼓舞、行为修正、领导和沟通等是这一学派研究的重点3群体行为学派卢因、谢里夫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群体中的人的行为,并着重研究群体行为方式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把组织当成人、群体相互作用的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是对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学派的一种修改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特里斯特重点研究技术系统(机器、方法、技术)和社会系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6决策学派西蒙、马奇强调治理者的要紧任务是决策和解决咨询题,着重研究如何制定决策的咨询题,以及决策对组织治理的阻碍(人的有限理性和决策的中意准则)7系统学派卡斯特、约翰逊认为任何事物差不多上一系列有关要素的组合,组织是由有关的职能部门或子系统组织的系统,应按照系统方法研究治理8治理科学学派伯法、鲍曼开发解决治理咨询题的数学模型,重视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治理工作中的应用9权变学派(超Y理论)莫尔斯、洛希要紧研究治理工作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治理理论和方法是环境函数10治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通过观看治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和研究治理者的工作内容11经营治理学派孔茨穆尼强调治理职能及与治理职能有关的治理原则的研究,力图把用于治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治理学科模拟真题Ⅰ:简述现代治理理论丛林的特点、产生背景及缘故(1)特点:在多种人性假设下治理理论出现多样性、科学性、渗透性、交互性、权变性、复杂性等特点;(2)背景:“二战”;科技革命,专门是如运算机科学、心理学等显现与进展等;对古典治理理论的反思;(3)深层缘故:生产力导致治理思想进展;宏观经济的调剂作用推动了治理思想的进展;教育程度的提升深化了人们对治理的认识;日益猛烈的市场竞争强化了市场观念,导致了新的治理思想的产生;自然科学思想对治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治理科学思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