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4种常见病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大豆病害
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a34e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3.png)
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大豆产量和质量带来一定的损失。
本文将主要介绍大豆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大豆常见的病害1. 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叶片和茎部。
病叶上会出现灰白色的霉菌孢子,严重时叶片会出现黄化、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病苗清除、药剂喷洒等。
2. 大豆叶枯病大豆叶枯病是由叶枯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叶片、茎部和豆荚上。
病叶上会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出现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病苗清除、清理田间杂草、合理施肥等。
3. 大豆炭疽病大豆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叶片、茎部和豆荚上。
病斑呈黑褐色,表面凹陷,严重时会导致豆荚变形、减产。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病苗清除、病残清理、药剂喷洒等。
二、大豆常见的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生长点和叶片。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黄化、畸形、卷曲,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黄板诱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2. 大豆豆蛾大豆豆蛾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豆荚。
豆蛾的幼虫会在豆荚内取食种子,导致豆荚变小、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黄板诱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3. 大豆刺蛾大豆刺蛾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茎部。
刺蛾的幼虫会在叶片上取食,导致叶片被蛀,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黄板诱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三、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是防治大豆病虫害的首要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3. 清除病苗和病残及时清除病苗和病残是防治大豆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源,阻断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3c880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1.png)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大豆易于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综合防治大豆病虫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任务。
下面介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一、大豆常见病害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在湿润环境下出现。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大豆过度浇水,减少土壤湿度,避免土壤积水。
(2)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以降低病害根的数量。
(3)选择能够抵御根腐病的品种种植。
(4)浸种抗病药剂来保护种子,防止病害的传播。
(1)选择抗菌素耐受性良好的品种种植。
(2)选择土壤通风良好、排水性强的土地进行种植。
(3)及时清除病害植物遗体,并在下一季种植前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
(1)选择耐黑斑病的品种,以减少被侵害的可能性。
(2)定期进行病害的检测,并及时露天消毒和覆盖处理。
大豆霜霉病是由灰霉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于高湿环境中低温的冬季。
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进行灭菌处理,并保持种子的清洁。
(2)向土壤中添加充足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
(3)加强通风和排水,以降低土壤湿度。
大豆芽茧蚕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能够造成大量的芽茧害和减产。
其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进行防治,避免害虫的大规模繁殖。
(2)采用生物农药或小剂量药物进行喷洒,以避免对农作物的损害。
(3)在害虫出现的早期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害虫数量的急剧增加。
2. 银鳞虫(1)灭虫剂喷洒:选择有效的化学灭虫剂进行喷洒。
(3)垂直耕作:在大豆种植的前一年,将土壤引到树干下方,以便于控制虫害。
(4)土壤消毒:清除受感染的土壤。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c328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a.png)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且生长期多发病虫害,给大豆种植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防治大豆病虫害势在必行。
下面将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对大豆种植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大豆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 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大豆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害主要在大豆的幼苗期发生,会导致大豆苗期枯死。
防治霜霉病的关键是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加强通风和阳光照射,适当控制田间密度,避免大棚效应。
可以喷施优质高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在大豆生长期间出现。
防治根腐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排水,保持土壤透气性,控制土壤湿度,合理施肥,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能力。
大豆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叶片上。
预防大豆褐斑病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及时清除病害叶片,消毒田间工具,定期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5.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喜欢在大豆的幼苗期出现,造成叶片受损,影响大豆的生长。
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包括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加强大豆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害虫,保持大豆植株的健康生长。
1. 合理施肥大豆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大豆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土壤的情况和大豆生长的需要,科学配比化肥,避免施肥过量或者施肥不足。
2. 选择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大豆的危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 清除病害部位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应该及时清除病害的叶片、茎秆或者根部,避免病害的扩散。
4. 加强田间管理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要及时除草、松土、畦整和通风,保持大豆植株的健康生长环境。
5. 合理轮作在大豆种植的轮作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大豆生长的前茬作物,避免病虫害的继承和传播。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c6c52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a.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由于大豆生长周期较长,且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导致产量波动较大。
了解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是大豆在生长期内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
主要通过空气、种子和土壤传播。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渐渐变成褐色大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变为焦黄色并掉落。
严重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减少。
2.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该病病原菌会侵入大豆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导致大豆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1.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天敌虫,主要通过叶片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大豆蚜虫主要在大豆的生长期内出现,植株上的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脱水等现象。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并掉落,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2.豆莨铃虫豆莨铃虫主要危害大豆的花朵和幼小的豆荚。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片部变黄并干枯,严重时还会导致豆荚畸形和减产。
三、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抗虫品种为了降低病虫害对大豆的影响,种植者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抗虫能力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
通过育种工作,提高大豆的抗病抗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能力。
通过施用有机肥、磷肥等,提供养分和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病抗虫的能力。
3.合理浇水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过湿或者干旱的土壤环境都会导致大豆的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害。
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4.管理留茬在大豆种植的轮作中,合理安排大豆的留茬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留茬管理,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存活,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5.化学控制对于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89952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e.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其栽培规模大、种植地区广以及栽培技术相对简单,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较为常见。
下面将介绍大豆主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1.灰斑病:灰斑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灰色小点,随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灰斑。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施肥、控制植株密度,及时清理病叶、病株,药浆喷洒。
2.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病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大豆的根部和地下茎。
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发黄、根系腐烂是其明显的症状。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加强土壤消毒,提高土壤养分和通气性。
3.霉菌病:霉菌病主要通过叶片上大豆病斑的扩大传播,导致大豆的叶片呈现黄色、白色或棕色,并逐渐变薄、凋谢。
防治方法:适时进行田间管理,采取合适的种植密度,及时清理病叶,药物防治。
4.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导致大豆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毛状物质,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逐渐干枯、凋落。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掌握适宜的施肥水肥管理,适量喷洒药物。
二、虫害1.大豆蚜虫:大豆蚜虫主要为大豆的害虫之一,通过吸食大豆植株的汁液,导致病株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干瘪、甚至早期凋落。
防治方法:定期监测虫情,发现虫情严重时及时施药,控制虫危害。
2.棉铃虫:棉铃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以大豆的嫩叶和茎为食,造成植株叶片被钻孔、杂乱、叶片增大等。
防治方法:采用拦截器和黏虫板进行监测,发现虫情时适时施药。
3.菜豆螟:菜豆螟以大豆的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啃食、卷曲等。
防治方法:埋设黏虫板和拦截器,及时对虫害严重的地方采取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
4.绿披虫:绿披虫以大豆叶片为食,导致叶片被蛀,形成蛀食斑。
防治方法: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和休耕,最大限度地减少绿披虫的繁殖。
也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如引入寄生蜂等天敌。
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包括灰斑病、根腐病、霉菌病、白粉病以及大豆蚜虫、棉铃虫、菜豆螟、绿披虫等。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509e7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5.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人们饮食中常见的主食和蛋白质来源。
然而,在大豆的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科学防治大豆病虫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1.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俗称大豆白粉病,主要发生于花期和结果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直接影响豆荚的发育和成熟。
主要症状为花、叶、荚上出现灰白色蜘蛛网状的白粉,受害部位会出现变形、变黄、干枯。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和阳光照射,消除病源。
可用药剂:乙酰丙嗪、喹酮酸铜、多菌灵等。
大豆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幼苗期,会使大豆的地上部分逐渐干枯,影响种子的萌发和成长。
主要症状为病斑先呈小水渍形,随着病情加重,呈现出黑色圆形菌斑,斑上有明显的黄白色菌丝边。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采用药剂:苯硫甲钠、真菌灵等。
3.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豆类农作物生产中危害极大的虫害之一,点两黄蚜和大豆蚜虫是其主要类型。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变黄、失绿、枯萎。
另外,它们在吸食植物汁液时也会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采用火烧、震荡、喷洒等方式进行。
选用药剂:嘧菌酯、氯氰菊酯等高效防治药。
二、主要防治技术1. 农业措施大豆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农业措施做起,合理的渠道管理、施肥等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
在大豆的生长期内,还可以通过疏芽、梢剪、错期种植和轮作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控制与传统的化学防治不同,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然界中的有益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在大豆的生长中,可以利用微生物等天然有益生物进行控制,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3. 化学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是一种常规、直接有效的方法。
合理选用用药品种、浓度、施药时期和施用方法是关键。
同时,化学防治应尽量错时使用,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综合措施来进行。
在生产中,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才能实现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增产的目标。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adce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0.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大豆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豆生长,提高产量,我们需要了解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大豆主要病害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病叶显示出黄化焦枯等症状,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磷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和间茬,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2. 大豆疫霉病大豆疫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湿热的环境中。
可通过播种前处理种子、合理密植、保持通风、及时疏菌等方式进行防治。
3. 大豆褐斑病大豆褐斑病是一种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理的密植和距离栽培、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4. 大豆软腐病大豆软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大豆根颈处软腐。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无菌土壤、合理施肥、保持通风等。
二、大豆主要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的常见害虫,会导致大豆叶片弯曲,并分泌蜜露,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防治大豆蚜虫主要方法包括喷洒农药、利用天敌控制蚜虫数量、合理施肥等。
2. 大豆螟大豆螟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期为害,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大豆螟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断播种、灭蛹、喷洒杀虫剂等。
3. 大豆甲大豆甲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会造成大豆幼苗被啃食,导致生长不良。
防治大豆甲的方法包括喷洒农药、采用甲虫专用的诱虫剂等。
三、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选择抗病品种大豆的品种繁多,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和间茬合理的轮作和间茬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大豆四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大豆四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fdeaee52d380eb63946d91.png)
大豆四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6年第5期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
2.药剂防治。
播种前,可用种子质量0.3%~0.4%的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拌种防病。
对已发病田块,可在病初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灌根,7~10天灌1次,连防2~3次。
二、大豆菌核病1.症状。
大豆菌核病主要危害茎秆,从7月下旬开始发病,病初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最后变成黑色颗粒(即菌核)。
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2.药剂防治。
防治此病时,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核菌净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三、大豆灰斑病1.症状。
该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始发,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7—8月份高温多雨时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都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
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种子质量0.3%的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大豆花荚期,可用50%多菌灵或施可得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每667平方米用5%己唑醇悬浮剂或18%咪鲜胺·松脂酸铜乳油2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
四、大豆霜霉病1.症状。
该病可危害大豆幼苗、叶片和子粒。
病苗在第1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染病后叶片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期变为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
染病子粒表面黏附灰白色菌丝层,内含大量病菌卵孢子。
该病在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8月份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2.药剂防治。
播种前,可用种子质量0.5%的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7df7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2.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
大豆种植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种类及其特征:1. 大豆霜霉病:是大豆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特征是叶片上出现灰白色霉斑,逐渐扩大,使叶片变黄褪绿,最终落叶。
该病主要在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发生。
2. 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其特征是在叶片和茎腐烂处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最终导致叶片、茎枯死。
3. 大豆叶蝇: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特征是幼虫在叶片中蛀食形成白色蛀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萎、凋谢。
二、防治技术:1. 农艺措施:(1)合理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适应能力好的大豆品种。
(2)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大豆,合理轮作其他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土壤改良。
选用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合理施肥,提高大豆的抵抗力。
2. 化学防治:(1)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发现病虫害初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阻止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2)注意药剂配方和浓度的选择。
根据不同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选择药剂,按照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3. 生物防治:(1)利用益生菌进行防治。
选择对大豆病虫害有效的益生菌,通过种植益生菌植物或使用益生菌制剂进行防治。
(2)引入天敌进行防治。
有些病虫害的天敌对害虫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通过引入天敌进行防治。
4. 防治技术结合运用: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大豆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农艺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同时还需合理管理土壤和合理施肥,提高大豆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03b25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9.png)
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然而,在大豆的生长期间,由于病虫害的危害,其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想保证大豆生产的高产稳产,就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大豆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大豆疫霉病
疫霉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浅灰色斑点,边缘为红色,叶片逐渐干枯并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控制病原菌,适时进行药浴、药灌、药剂喷雾等农药防治。
2、大豆菌核病
菌核病是大豆的一种寄生性病害,较难防治。
其主要症状为植株生长缓慢,出现黄化和萎蔫。
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药浴、药灌、药剂喷雾等防治方法。
大豆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橙黄色小斑点,扩散后会使整个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防锈优良种子,加强田间管理等。
蚜虫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虫害,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卷曲、变形、变黄。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喷施农药、放置粘虫板等。
象甲是一种地下害虫,其幼虫常以大豆根为食,会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虫害强的大豆品种、施用合适的化学药剂等。
3、大豆刺蛾
大豆刺蛾是大豆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
其主要危害是危害大豆的地下部分,导致根系受到破坏。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光陷阱、喷施农药等。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3c77d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9.png)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
会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死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豆常见的
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病害问题
1.菜豆锈病:菜豆锈病是大豆的一种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随
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变为棕色,叶片出现枯死并掉落。
这种病害主要由气溶性孢子传播,高温潮湿的环境是其繁殖的适宜条件。
3.大豆根瘤菌病:大豆根瘤菌病是由一种叫做根瘤菌的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大豆
根部出现肿胀,植株整体生长减缓。
该细菌能够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在这个过
程中释放出氮素来促进大豆的生长。
1.大豆卷叶蛾:大豆卷叶蛾是一种小型昆虫,会危害大豆的叶片和花序。
卷叶蛾的幼
虫会在叶片中间裹成管状,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并从中吸取养分。
防治措施
1.菜豆锈病的防治:在育种中选用高抗性品种,及时清除枯萎的植株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加强土壤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2.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及时清除枯萎的植株和叶片,防止病菌的传播;在种植前进行
土壤消毒等措施,减少病菌的繁殖。
4.大豆卷叶蛾和潜叶蝇的防治:选用具有抗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及时清除叶部寄生虫,利用黄板等捕捉器将危害的虫害进行防治,保障作物的稳定产量。
总之,大豆生长过程中会有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我们需要加强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
防范病虫害的危害,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7971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0.png)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1. 大豆病害:(1) 大豆霜霉病:又称北斗病,病原菌为霜霉菌。
病害主要在大豆结荚后期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结荚减产或脱粒。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择抗性品种、适时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等。
(2) 大豆白粉病:病原菌为白粉菌,主要发生在大豆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变形、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浇水、合理更新种子、加强病害监测等。
(3) 大豆炭疽病:病原菌为炭疽菌,可导致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施肥、及时除草等。
2. 大豆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为常见的大豆害虫,主要危害大豆苗期和开花前期的幼苗。
严重时会导致大豆叶片黄化、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种植、提前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
(2) 大豆豆蠹:又称豆蠹虫,虫害发生在大豆结荚期,会导致大豆粒重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病害监测、采用虫克隆等生态防治方法。
(3) 大豆飞虱:大豆飞虱对大豆的害害较大,主要危害大豆幼苗期和苗期。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种植、土壤消毒、定期清理杂草等。
针对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综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 合理轮作: 通过规划农作物的种植序列,合理安排大豆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选择抗性品种: 通过选用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
(3) 加强病虫害监测: 定期检查大豆田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大豆生长的需要,适时施肥,提高大豆的营养水平,增强大豆植物的抵抗力。
(5) 合理使用农药: 在必要时可以适量使用农药对大豆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施药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豆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需要全方位的多种措施综合使用,通过提高大豆植物的抵抗力和减少病虫害的机会来降低发生可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24b9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5.png)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介绍一些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1. 大豆霜霉病:霜霉病是大豆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残茬和空气传播。
其症状包括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枯黄和脱落等。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清除病残茬、采用轮作制度以及适时喷洒防治药剂。
3. 大豆根腐病:根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特别是在湿冷和土壤排水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大豆根腐病的症状包括植株发黄、根部腐烂和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保持良好的排水、适时施用有机肥料等。
4. 大豆田间蚜虫: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吸取植株的汁液为食。
其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和变形,严重时可能引起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采用轮作制度、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喷洒杀虫剂等。
5. 大豆豆蠹:豆蠹是豆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豆荚内的种子为食。
受豆蠹侵袭的大豆豆荚表现为变形、凹陷和有洞,种子变小和减产等。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残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和适时喷洒杀虫剂等。
除了上述病虫害,大豆还常常受到其他虫害如斑点叶蝇、飞虱、刺吸式口器害虫等的侵袭。
为了防止大豆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这可以通过向农业技术人员咨询或参考相关资料来进行选择。
其次是保持良好的管理措施,包括清除病残茬、适时除草、合理施肥和及时排水等。
定期巡视田间,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防治药剂或释放天敌等。
最后也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大豆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大豆四种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
![大豆四种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36dba23ee06eff9aef807ba.png)
主要应用5 8 %瑞毒霉锰锌或 7 2 %克露可 湿 病时几 乎所有 叶片 长满病斑 ,造成 叶片 性粉剂 ,用量均 为种 子量 0 . 3 %~0 . 拌 过早 脱 落 ,受害 减产 2 0 %~3 O %,品质
种 。对 已发生大 豆根腐病 的 田块 ,可 以 降低 。药 剂 防治 :除在播 种 时用7 0 %敌 克 松 可 湿 性 粉 剂 或 5 0 %福 美 双 可 湿 性 粉 在发病 初期用2 5 %甲霜 灵可湿性粉剂 8 0 0 倍 液 ,或5 8 %锰锌 ・甲霜灵 可湿 性粉 剂 剂按种 子量的0 . 3 %拌种外 ,在大 豆花荚 6 0 0 倍液 ,或6 4 %恶霜 ・ 锰锌 可湿性粉 剂 期 ,每6 6 7 平方米 ( 1 亩 )用5 0 %多菌 灵
病严 重 。药 剂 防治 :用4 0 %乙膦 铝可 湿
性粉 剂 ,或2 5 %甲霜 灵可 湿性 粉剂 ,按 种子重量 的0 . 5 %拌种 。 田问发病 时可用 乙膦铝 3 0 0 溶液 或 甲霜灵8 0 0 倍 液喷洒 , 每6 6 7 平方米用药液4 0 千克左右。
( 陈茂 春 湖北省 丹 江 口市十堰 农
色棉 絮状菌 丝体及 白色颗粒 ,后 变成 黑 子粒 。当第一 片真 叶展 开后 ,沿 叶脉 两 色颗 粒( 菌核 ) 。纵剖 病株 茎秆 ,可见 黑 侧 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 叶 片表 面呈 圆形
色 圆柱 形老 鼠屎样 的菌 核 ,病株 枯死 后 或 不规 则 形 ,边 缘 不 清 晰 的 黄 绿 色 星
呈 灰 白色 。 药 剂 防 治 : 用 5 0 %速 克 灵 可 点 ,后 变褐 色,叶背 生灰 白色霉层 。病
湿性粉 剂 1 0 0 0 倍液 或4 0 %核菌 净 1 0 0 0 倍 粒表面 黏附灰 白色的 菌丝层 ,内含大 量 的病 菌 卵孢 子 。每 年6 月 中下旬 开始 发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2519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c.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导致产量减少、质量下降。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大豆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豆主要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大豆主要病虫害1. 大豆病害(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
霜霉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片,叶片枯黄并失去光泽。
严重时会导致整株大豆叶片枯黄脱落,减少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2)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一种由根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地区。
植株的根部会出现褐色或黑色的软腐病斑,导致根系功能受损,影响大豆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植株死亡。
(1)大豆飞虱:大豆飞虱是大豆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飞虱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黄斑、弯曲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凋零。
(2)大豆蚜虫:大豆蚜虫主要以吸食大豆的嫩叶汁液为生,严重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导致大豆生长受阻,产量减少。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通过引入天敌或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对于大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对大豆病害有特异性寄主选择性杀灭病原物的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绿僵菌等。
对于大豆害虫,可以利用天敌虫类进行调查,发现并控制大豆害虫。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大豆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期的农药喷洒,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病虫害的发生。
3. 农业措施合理的农业措施可以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如科学施肥、密植、中耕、轮作等,能够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性、抗虫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2c0f9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1.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大豆受到的病虫害影响也很大。
以下将介绍大
豆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病害
1. 灰斑病:是大豆生长期间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最容易感染的时间为生育期和成
熟期。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灰霉素、红霉素、卡斯滕霉素等药物,也可以喷洒15%的
氧化亚铜赤霉素或甲基硫代硫酸钠等药物。
2. 豆锈病:是大豆生长期间的另一个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在花期和结荚期出现。
治疗时可以使用药剂喷洒,例如50%的百菌清、 5%的多菌灵等药剂。
3. 疫苗病:是由疫苗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大豆荚变薄、畸形、变色,也
会使种子生长缓慢。
预防方法主要包括选用疫苗病抗性地种子,同时进行田间防治,喷洒
药剂等。
4. 豆苗萎蔫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一种叶部和根系受损的病害。
用好泥炭土、草木灰和蔗糖来培土种子块,喷洒50%的五氮唑或霜霉灵。
二、虫害
1. 豆潜蛾:在大豆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造成的危害也很严重。
捕获到有害昆
虫后,可以先利用化学方法喷洒药物,如超排蜜等。
另外,使用绿色防虫原则也是非常重
要的,可以使用鱼糜、竹炭等天然产品进行防治。
2. 豆叶野螟:主要在大豆的生长期和发育期出现,在高温、干燥季节中危害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冬凌天、路南优、毛篇子等提取物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使用如百乐、乐泰等化学药物进行预防。
3. 豆荚象:在大豆的成熟期容易出现,大豆荚受到破坏后,国内人们一般使用百虫
露等药物喷洒,防止后期成熟的大豆受到影响。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7ddec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b.png)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易受病虫害侵袭的作物。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病害,对大豆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病害的症状为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病斑,病斑上面有细菌丝,严重的还会引起花、荚的脱落。
防治方法为:选择良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秸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在防治中,还可以使用生物安全制剂和外源激素等化学控制手段。
2.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花、叶和荚上。
病害的症状为花被覆盖或沾满了白色绒质的菌丝,叶片上也会形成小黑斑,叶子形态也会发生畸形,荚子会产生空壳。
防治方法为:8月中旬前定植,每666.7㎡喷洒烟硫蒸剂,进行轮作和间作,并使用菌根菌剂。
3.大豆炭疽病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芽叶、幼苗及茎上发生。
炭疽病的症状为在受感染的植物器官上出现黑褐色,坚硬,且中央部分凹陷的病斑,防治方法包括灭菌消毒,间作和清除病株及植物下部的杂草,重要的是要防止滞水。
二、虫害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新叶和花。
病害的症状是在叶表面形成许多小的黄点和病斑,而且这些病斑会逐渐扩大,造成大豆的生长不可能。
防治方法为:避免大量用化学农药,防止火害,增加光照和通风率,合理化施肥。
大豆螟虫是大豆的一个常见害虫,主要在大豆的叶子和荚上发生。
其症状为在荚内和叶子上形成小的褐色斑点,蚕儿还会在荚内啃烂大豆的种皮。
防治方法包括机械和田间农药防治、选择抗虫优质品种、增强田间生态环境、适当改变大豆的种植方式等。
大豆蝗虫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害虫,破坏范围十分广泛。
其危害大豆的程度主要因为其数量和对大豆的食欲之间的关系。
其症状为在大豆上形成裂痕并导致叶子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大豆的营养含量、加强大豆的生态环境、控制螺旋管虫的损害和适当暴露到阳光下等。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d9b9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b.png)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
因此,实施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障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
下文将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防治技术1.炭疽病炭疽病是大豆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可导致大豆干燥,脱落,还可影响籽粒和芽的发育。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1)选择良种,尽量选用对炭疽病抗性强的品种。
2)清理田间枯萎植株和宿根草,消除病源。
3)选择化学农药喷雾,可以用滚桶喷施呋喃丹等化学药剂,起到杀菌作用。
2.灰霉病灰霉病是大豆上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可造成分枝、花、豆荚等部位的腐烂。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1)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枯萎对农业害虫不利的作物部分。
2)松土,通风,适量浇水,减少盐井水分和增加土壤通气性。
3)及时发现,早期用药,选择鏖菌隆的药剂进行喷雾。
3.豆腐病豆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大豆叶片变白,枯黄脱落,豆荚变褐。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2)粉质菌较喜欢潮湿环境,因此要保持通风透气,减少空气湿度,增加土壤中水分含量。
3)及时发现,及时喷洒有效的药品,如3%多菌灵悬浮液等。
1.蚜虫蚜虫是大豆叶片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吸食大豆中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和死亡。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1)黏板:种植区域内放置一定数量的黏板,在夜间放置黑灯,以诱惑蚜虫。
2)蚜虫控制剂:喷洒蚜虫控制剂是常见的治疗蚜虫的方法,如吡干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2.蛴螬蛴螬是大豆上的一种小型害虫,对幼苗和大豆发芽后的鞘部造成破坏。
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1)使用蛴螬虫喜欢的陷阱,例如带有珍珠黑色杀虫剂的陷阱。
2)使用蛴螬控制剂,如吉吉虫氨氯啶片,甲胄农药等,也可以使用20—30目的硫粉。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c395d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6.png)
简析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病虫害的危害,使得其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大豆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大豆的常
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析。
1.大豆白粉病:采用抗病品种控制和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如77%的百菌清可喷洒于
大豆叶面,同时注意通风通气,避免水浸复湿。
2.大豆纹枯病:在播种前要对病源进行灭菌处理,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农田种植,采用生物有机肥进行追肥和浇水时避免使土壤过湿。
此外,可喷施药剂如45%的福星WP等。
3.大豆根腐病:保持良好的田间管理,如排水良好、松土并使用有机肥料。
预防病害
的发生,可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37.5%的多菌灵等。
1.大豆蚜虫:及时 pruning 和清除有害草,保持土壤湿润度、噪声等环境控制就能
起到效果。
2.大豆象甲:可选用环保的雄性诱捕器对成虫进行诱捕,而对幼虫和卵期,则采用喷
洒农药的方式控制,如25%的敌敌畏等。
3.大豆刺吸式口部口器媒介病毒病害虫:采用抗病品种,培养生物防治、科学疫苗等
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最终增加农民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4种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大豆病害夏季高温多雨,正是大豆病害高发期,大豆病害尤其要注意,那么,夏季大豆最容易发生的4种病虫害有哪些?如何有效防治大豆病害呢?
大豆4种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
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
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
2.药剂防治。
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亩用药液40公斤左右。
大豆灰霉病
大豆灰霉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
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开始呈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5毫米,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发斑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斑点,相互合并使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1.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2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3.亩用80%多菌灵超微
粉50-60克;4.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100克。
5.亩用40%灭病威胶悬剂100ml。
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时,下午3-7时,喷后遇雨要重喷。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
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
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
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
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
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
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防治方法:1.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3公斤;2.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于发病初期或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喷药,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
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80-100公斤喷雾。
视病情发展,间隔7-10天,共喷2-3次。
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水渍状,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近白色,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
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上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占其空间。
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
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1.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即有明显效果。
2.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大豆封垄前及时中耕培土,注意排淤治涝。
3.清除种子中混杂的菌核。
4.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但在发病后喷洒植株表面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