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和时间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物理学习的学生,对该学科往往望而却步,认为“物理难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和分析,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其次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教师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入手,有意识地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将学生引入物理世界的大门,这就要以对每一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思考!以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节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体过程是引导同学们用极限思想得出v -t 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导出位移公式x =v 0t +21at 2。这种思想方法曾在上一章介绍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时候用到过,在这里又一次采用了这种极限的思想。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这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不苛求学生会计算极限。这一点教师要好好把握。

教材课文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入手,得出位移公式x =vt 。然后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说明v -t 图线下面矩形的面积代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接着利用实验探究中所得到的一条纸带上时间与速度的记录,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求出小车的位移?进一步利用教材思考与讨论栏目提供的每隔0。1 s 测得小车速度的数据,或学生自己在第一节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与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会提出各种想法、问题,教师不要随便肯定或否定,可启发、引导学生具体、深入地分析,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弄清楚错误的原因。教师可明确指出:Δt 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这种想法看起来很烦琐,但能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得到正确的结论。教材详细分析了Δt 越小,位移估算的过程,可让学生阅读、议论。教师明确总结:v -t 图线下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位移。由此导出位移公式x =v 0t +21at 2。

教材在处理得出位移公式的过程方法上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做法是: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它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v ,就等于时间t 内的初速度v 0和末速度v 的平均值,即v =

2

0v v ,把它代入x =v t 中,

得到x =v t =20v v t ,其中v =v 0+at ,代入后得到x =v 0t +2

1at 2。尽管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处理方法,但是物理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不同。老师们要充分挖掘发挥教材改革的这一思想,不要回到原来的老教法、老路子上去。

教材在得出位移公式后,紧接着以一典型的实例来训练这一公式的应用。注意在例题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审题,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用形象化的物理过程示意图来展示自己读题后所获取的信息,使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在头脑中更加清晰、明确。切忌草草读题后乱套公式。例题后还告诉学生一种方法,就是解题过程中一般应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代入公式中,求出未知量。这种做法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

教材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时,直接以实例的形式呈现。讲述子弹在枪筒内加速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再让学生画出子弹的运动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导出v 2=2ax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导出初速度不为零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 2-v 02=2ax 。

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应注意让学生理解规律的适用范围,养成认真审题、理解题意进而求解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这样才能正确地应用公式,并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讨论。并注意引导同学分析已知、未知,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