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同志理论家
• 巴特勒─企图开放出生理性别、社 会性别、性别认同、性认同、性对 象、性实践各种面相的交杂互动。
歌曲分享
• • • • 伤心酒店 苦海女神龙 抚摸 彩虹梦
伤心酒店
一杯搁再来 你若有了解 甭问阮对叨位来 不愿讲出来 郁卒放心内 感情失落的无奈 苦苦在等待 还是等无爱 虚情的对待 多情的世界 找无真情爱 引阮心悲哀 有爱也罢 无爱嘛快活 今夜伴阮是孤单
苦海女神龙
讨厌交男子 欢迎女朋友 讨厌文雅幼秀欢喜学风流 没人像我这款 心头乱乱想 饮凶酒 为何饮凶酒 越饮越忧愁 为谁人酒醉 为谁人迷茫 沦落在异乡的苦海女神龙 .................................
抚摸
无边的夜是铅 黑沉沉如你的眼 猫儿 踟蹰在床间 踏着我心田 无秧的田是旷野 渴望 温柔的挖掘 且停下你脚步 在我怀安歇 吻我 吻我 用你的唇 抚摸 抚摸 如铅 的你 喃喃诉说 吻你 吻你 用尽深情 抚平旷野的心
●彩虹城市
同志大游行
以彩虹作为「同志」的意象,始自美国旧金山一九七八年同志大游行 旗帜的设计人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所设计的八色彩虹旗: 粉红、红、澄、黄、绿、祖母绿、锭、紫,八色;八色分别象征性、 生命、愈疗、太阳、自然、艺术、和谐与灵魂。自此,视觉的缤纷与 意义的多元,便是象征同志的彩虹代称。 始自二零零零年的首届同玩节举办起,在我们每日生活的城市街头便 开始绽放彩虹色泽,到了二零零三年亮丽的台北都会更有了娉婷妖娆、 各色队伍骄傲现身的同志大游行,却紧接着在今年的此时,我们听见 了「一种」都市保守的声音告诉我们:多元是错的。──娉婷台北城, 不接纳多色公民的缤纷异彩。 然而作为都市异公民,我们仍将用自己的双脚走进城市的亮处,且张 扬旗帜──用我们的颜色对我们的城市说话。 我们以彩绘的身体热闹上路,城市的彩虹属于我们,而彩虹落处所迸 放的花火,则将无私地献给这座城市。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 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穆勒(John Stuart Mill)。 • 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她的代 表作是《为女权辩护》。在这部名著中,她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 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 其次,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的理性教育;再次,她认为,男女两性的 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最后,她 明确提出,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她认为,理 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理性包含着克服或控制爱情与热情的能力。虽 然她承认女性的性存在,但却坚决认为,同爱情一样,女性的性欲也 必须服从于理性,因此,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 上。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期
• 第一次浪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西方女性主义 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 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 受教育和立法上应当平等,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她们主 要是从经济方面诉求妇女的解放,对以后的女性主义运动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运动有很大影响 ,这一代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有易仆生的《娜拉》、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一时期,女性主义还没有 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是一些实践活动。第一次浪潮运动 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益 。
• 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它引发了女性主义 的理论研究热潮,更多的女性为争取女性在文化 、历史、习俗上的更多自由而投身到这场斗争中 。第二次浪潮基于男女差异与女性主义观点上, 探讨性别歧视在思想、文化与社会的根源与运作 。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她将生理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家庭角色的不同看作 是超越种族和阶级的社会存在。
她还认为“性别就是阶级”。(女性的殖民化,即 普遍屈从于男权制的压迫,是超越阶级、种族和文 化的。在所有已知社会中,性别都是以权力为基础 的,因而是一种政治关系)。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20世纪70年代,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从归结为女 性的生理特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从而走 向另一极端。攻击异性恋。“所有的已婚女性都是妓 女”。主张消除家庭,抛弃为母之道,不与男性性交。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弗里丹Betty Frieden: 1963 《女性的奥秘》
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不’!她号召女性冲出家 庭这个”舒适的集中营”,到社会上去接受高等 教育,从事高层次职业,实现自由价值。
多年之后,《非常女人》:在事业和婚姻上二者 可以得兼。第二阶段:在男女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重塑我们的制度,以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对生活和 爱的新的肯定之中,能够选择要孩子。
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 蜜且愉悦。 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 是”ALL MEN” 。
第一节: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
2、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英文中用Man作为笼统的人的专有名词 比如: Men可以替代People, 而Women却不能替代
《复制娇妻》: 揭露男权社 会真相
《末路狂花》: 突围-叛逆 男权
《女魔头》:杀 死男权
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
治机制,代之以赋权
机制(systems of
empowerment) 关注:1 男性针对女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女性主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其主要是为了争取女性平等的权利。

业内人士认为,女性主义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加强对妇女权利的保护和反对妇女权利的侵犯。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的目标是什么。

一、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对性别不平等、歧视和对于女性的压迫的抵制和反击运动。

它的核心理念是反对性别歧视,强调男女平等,旨在让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像男性一样受到平等对待。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女性自由主义的争取,它也关注男性自由。

二、女性主义的目标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社会实现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反对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抗议暴力、涵盖文化、心理和物质层面,使得不同种类的权利得到公平对待。

2.反对性别暴力的发生女性主义力图消除对于妇女的性别暴力,包括性骚扰、性剥削、家庭暴力、强奸等。

女性主义者通过法律、社会运动、文化影响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为女性争取基本尊严和人权。

3.倡导性别自由女性主义要求妇女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像男性一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压迫。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支持女性在职场的发展女性主义者呼吁通过培训机遇、公平薪酬、平等机会和工作环境等措施支持妇女参加职场,进一步增加妇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机会。

5.树立女性的地位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为女性树立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地位。

女性主义通过倡导灵活的职业机制以及公平的资产与财产构成,以增加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中取得的权益。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和尊重妇女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但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女性。

最终,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令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平等和人性化。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北青网)女性主义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早,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地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

人们认为,最早也是起源于美国。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

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

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

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

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

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女性主义为何总和性相连女性的歧视是全方位的。

尽管如此性是比较突出的,带有性意味的歧视是占有中心地位的。

也就是说,压迫越深反抗越强。

女性对自身的反思恰恰从最激烈的地方表现是非常自然的。

(自《另类的尖叫》)。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以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理论体系。

女性主义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和美国,当时,妇女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包括投票权和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现代女权主义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自由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流派主张个人自由,强调女性的权利和选择,并反对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自由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如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育方式。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和贝蒂·弗里登。

文化女权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女性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角色。

该流派认为,性别是一种文化构建,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反对女性在文化中的被压迫和边缘化地位。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女性参与文化生产,强调女性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女性观点。

代表人物包括贝拉·胡克斯和朱莉娅·克里斯特娜。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该流派主张以阶级斗争为基础,认为性别不平等是一种阶级问题。

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控制生产资料,并在家庭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导致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抵消这种不平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强调社会所有制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织。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安格拉·戴维斯和西尔维娅·弗雷德里克。

结论女性主义理论既包括对权利和自由的渴求,也强调文化和社会构建中的性别问题。

不同的流派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所有流派都认为,改善女性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它也继续面临挑战和反对,如反对女性堕胎权利的反堕胎运动。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沿革
两性平权
两性平等
两性同格
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 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 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美国和欧洲女性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1950年代美国婚后女性就业率仅为11%,甚至少 于1920年代。经历了在1960年代、1970年代伴随着带有浓烈地左翼色彩的民权运动而出现的的女性运动高潮后, 1978年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上升到50%。1997年达到61%,在21世纪初头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时,认同“返回家庭相 夫教子”的“选择女性主义”回潮,已婚女性就业率曾经回落到54%,在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为生 活压力增大所迫,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重新上扬,在2010年上升到69%左右,与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婚后女性就 业率下降到77%的中国大陆已相差不远。
大部分的女性主义者在政治上采取整体观的行动路线,他们相信马丁·路德·金所说的:“任何一个地方发 生的不公义都是对所有地方公义的威胁。(A threat to 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因此,有些女性主义者通常都会去支持其他社会运动,比如公民权利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 以及最近的父亲权利运动。同时,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如贝儿·胡克斯(bell hooks),批评女性主义运动为白 人女性所把持。女性主义者所宣称的女性不利之处,通常都是西方社会中女性的处境,而和黑人女性生活较没有 关系。这个观念正是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关键点。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会比较喜欢使用女人主义(womanism)这个 名词来表示她们的观点。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杂文集首次点出这个名词,亦点出了女人同女性主义微妙 关系的本质。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女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运动,旨在争取和保护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它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性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益,并努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一种与父权制挑战和抗争的思想与行动的集合。

它涉及了广泛的议题,如性别平等、性别歧视、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议题,如家庭关系、婚姻制度、劳动分工、堕胎权利和性暴力等。

女性主义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基本目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消除性别不平等。

女性主义通过关注女性经历和观点的独特性,挑战了父权制下的男性主导。

它强调个人选择和控制权,主张取消对女性的剥夺和压迫,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的自由发展。

接下来解释一下“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要求之一。

它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男性和女性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性别平等追求的目标是打破性别障碍,消除性别歧视,并为男女平等地参与到各个领域中创造条件。

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歧视”,这是对女性主义者来说非常重要的议题之一。

性别歧视是指根据性别对个体进行不公正对待或剥夺其权益的现象。

女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社会制度和阶级结构都包含对女性的歧视,如工作场所的薪资差距、职业选择受限、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问题。

女性主义运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争取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的真正平等。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性别身份”。

性别身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的认同和理解。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二元论观念,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不是生理性别的自然产物。

女性主义者强调,性别不应该限制个体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以自己所认同的性别身份生活。

此外,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角色的问题。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应如何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其固化了性别二元论,并对个体进行了限制。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 2 旨在质疑权威和原初性神话的女性主义理 论视角将使翻译研究更加富有成效。(原初性
神话赋予写作男性的特质,使翻译不得不屈尊其下)
• 3 钱伯伦还认为:女性主义理论得益于解构主义 思想,质疑了将写作与翻译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 。
体与性的思想;多元 论、相对论的思想与 个人主义政治。
克里斯蒂瓦 (JuliaKristeva),塞 克瑟斯(Helene Cixous),伊丽加莱 (Luce Irigaray))等
后现代女权主 义
结果
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 权、财产继承权、受 高等教育权和经商权 等基本权利
已经认识到父权制在 所有的社会中运行, 它通过教育、文学和 宗教这些手段的强 化,使人们将其对妇 女的压迫和歧视内化 在心灵深处。
• 17世纪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有句名言说: 翻译就是女人,漂亮而不忠实,更是一语 道破了女性以及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传统译论中,原作与原作者在创作方面是 独立的、主动的、自由的。译作和译者依 赖于原作和原作者,在翻译中不能发挥, 因而是依赖的,被动的。女性主义与翻译 相结合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同命相连。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introduction
• 女性主义(feminism),亦称女权主义。
我国也曾用“女权主义”一词,但是现在 都改为“更合适宜”的“女性主义”,这 是因为:综观当代西方妇女运动已经从争 取男女平等的阶段转向了强调尊重和顺应 女性的差异性、强调女性主体意识的新阶 段(蒋骁华,2004) 。 • feminism是后结构主义思潮和后现代理论 的一部分,是解构一切中心、为边缘者争 取权力的思想运动,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 概念。
•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看来,“忠实既不 是针对作者也不是针对读者的,而是针对 写作方案(Writing Project)而言的 ——作 者和译者都参与了这一方案。”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白 流 苏
狭义定义:女性观点来诠释有关女性的议题的电影。 广义定义:女性导演拍摄的,不一定是女性议题的 电影,或是男性导演拍摄,但是探讨女性活动、女 性题材的电影。 女性电影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一些女性在父权 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 写的女性角色并不是为了对旧时代的贤妻良母歌功 颂德,藉以更加巩固父权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 写的是一些桀骜不驯,甚至不容于当时的“坏女 人”,她们特立独行的行径除了勇气可嘉之外,对 于性别刻板的颠覆、以及性别压迫的解放更是引人 深思。
代表人物和作品
1、米利特:《性的政治》 (Sexual Politics) 2、费尔斯通:《性的辩证 法》(Dialecticof Sex ) 3、玛丽琳· 弗伦奇:《超越 权力》 4、玛丽· 戴利:《超越父神 :迈向妇女解放的哲学 》
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 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 •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论。 • 其基本论点是:物质生活塑造人的意识。经济制度 决定上层建筑。它强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阶级 压迫,看重物质和经济力量。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经 济原因和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 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真正的性别平等才有可能 。
波伏娃
• 西蒙娜· 德· 波伏娃是法国 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 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 罗· 萨特的终身伴侣。 •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 的《第二性别》,这部作 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 圣经”。 除了天生的生理 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 ”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 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 的最重要的观点。
她出生于索马里沙漠的游牧民族。三岁那年接受了当地习 俗要求的女性割礼。女性割礼为了保证女子在婚前的纯洁 。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 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叟,结婚 前夜决定逃走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外祖母让她去给当 时索马里驻英国大使夫人的姨妈作女佣。索马里战乱原政 府被推翻后不愿意回索马里而留在英国,在英国成为时装 模特,最终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思潮,其主张的核心是平等、尊重和自由。

女性主义强调,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那么,女性主义的理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呢?一、女性主义的理念1. 反抗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包括收入不平等、职业歧视、性骚扰等。

女性应该有权利和能力反抗这些不公平待遇。

2. 倡导女性平等。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对待。

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包括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

3. 强调女性的自我决定权。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拥有自主决定权。

女性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伴侣、生育和家庭生活方式,而不受到外界的强制和社会压力的限制。

4. 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固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比如“男子汉大丈夫”、“女孩子要温柔”。

这些刻板印象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女性主义主张打破这些陈规,让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5. 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包括性健康、生育健康、心理健康等。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健康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女性应该有权利接受信息和知识,自主做出有关健康的决定。

二、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1.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促进性别平等,强调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只有实现了性别平等,才能真正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繁荣。

2. 让女性发挥潜力。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长期受到限制。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消除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它会给受到歧视的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女性主义是一种旨在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者主张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她们认为习惯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已经造成了女性在许多领域面临的不平等待遇。

那么,到底女性主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梳理一下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性别平等原则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达成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认为所有人,无论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和身体能力,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尊重。

二、宣扬女权意识女性主义接受“女权主义”的概念,即女性应该保持独立、强势,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更加关注女性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

女性主义者不仅关注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而且关注女性在个人生活方面的权利。

她们呼吁女性摆脱传统的性别限制和束缚,建立自信,追求自己的实现,做自己的主宰。

三、拥护集体行动女性主义拥护女性团结的力量。

她们认为女性可以在集体行动中更好地护卫自己的权益。

女性主义者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捍卫女性权利,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平等。

女性主义运动唤起了更多女性投身社会圈子的热情,并将她们的力量聚集起来,成为女性权益争取的有力力量。

四、发声反对女性歧视女性主义者会发声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女性群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女性主义者倡导性别教育,认为应加强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

女性主义将女性视为社会中自己的一份子,女权主义不仅仅是为女性争取平等和权力,更是呼吁人们对女性给予尊重。

女性主义的核心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宣扬女权意识、支持女性团结、发声反对女性歧视。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提倡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期望社会更加注重女性权益,对女性所创造的社会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八大女性主义思潮

八大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全球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基本观点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第六讲 女性主义伦理学

第六讲 女性主义伦理学

古老的神话传说:“厌女症”的发端
“厌女症”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在形容“父权制”时,
常用的一个概念,意指对女性的蔑视和贬低。
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以及赫西 奥德的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中,都反映 出一点共识,即对女性的蔑视和贬低。
可以作出如下结论
1.伦理学史上的“厌女症”,即男权意识和“父权制”的等 级结构从荷马时代便已开始; 2.这种“厌女症”是由人的生物本性决定的,女人生来劣于 男人; 3.在古老的神话和传说中,男人一开始就把妇女一分为二, 一方面把她奉若 “女神”,另一方面又把她沦为世俗的奴 隶,而且不论是“女神”还是“女人”,都是男人们按照自 己的需要和理想塑造的。
第一,女人的爱是自私的和狭隘的。
第二,女人是受激情控制的。
第三,女人的性情是不可救药的。
第四,智慧是女人的祸根。
另一位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在《阿伽门农》
中写了阿伽门农的妻子在杀死丈夫时的快感:“他 喷出一股汹涌的血,一阵血雨的黑点便落在我身上,
我的畅快不亚于麦苗承受天降的甘雨,正当出穗的 时节。” (《古希腊悲剧经典》)
倘若一个男人的勇毅仅仅及到一个妇女的勇毅,人 们就会说这个男人是个懦夫,就勇毅来说,男人敢 于领导的勇毅就不同于女人乐于顺从的勇毅。
卢梭:回归自然的女性
在近代伦理学中,卢梭集中论述了“父权制妇女观”。 认为男女两性道德上的差异是由自然本性决定的,是大自然 把生儿育女的任务交给了女性。 他提出两性在道德上互补,主张男性的品德是节制、公正和
根据男女之间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亚里 士多德也论述了男女在道德上的关系
他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统治者和被统
治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品德差异的问题。
两者的善德的确可以因为两者所处的地位的相异而 有种类的差异,这与人们灵魂的性质是相通的。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全人类男女平等。

主张女性主义的学者普遍认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家庭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人为建构起来的。

女性受到压迫,并非由于她们属于某个阶级或处于某种地位而构成的,而还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遭遇的。

男性主义是造成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所以女性主义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和男性主义相对的。

女性主义反对认为一个社会应由男性统治,以男性男性中心。

提倡女性在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领域中都理应有资格占据权威的位置,并被认可自己的价值。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宏观理论包括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分析女性独立的社会贡献,及女性在各个领域重要角色。

而微观理论也是门类繁多,如网络理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识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所以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巨大差异。

角色理论:当女性的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角色发生冲突,女性往往要服从家庭角色,因此丧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迁的机会,因此变得价值较低,报酬也较低。

地位期望理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动力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就降低了女性在群体互动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权力。

如果某位女性想反潮流而动,群体内的两性都会反对她,敌视她。

这种情况下,性别期望模式得到了巩固。

符号互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心灵、自我和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和话语制造出来的。

女性往往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对男尊女卑的符号定义,于是遇事常常会自责,取悦和讨好男性以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两性之间的巨大差别。

虽然女性主义理论千差万别,但是在一点上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男权制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是人为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

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中,被列为女性主义奠基作品的共有七部:较为突出的第一部是Christine de Pizan的The Book of the City of Ladies女性之城,1405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minism 女权主义批评
曾林玉 SX121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主要内容:
1.男权制简介
2.女性主义概况及女性主义文学 3.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4.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发展三阶段 5.理论主张的几个阶段 6.英美女权主义批评 7.法国女权主义批评 8.总结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2. 20世纪70年代,“妇女中心批评”, 又叫“女作家批评” (women-centered criticism),关于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研究, 挑战父权制传统下的经典文学书目标准 和文学史写作,父权文化权威对经典文 学书目和文学史价值尺度的垄断。重新 挖掘了大批被传统文学批评标准遗弃的 女作家及其作品。旨在创建“她们自己 的文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和文 学史的权力并付诸实践。
2.她提出了一种对男权中心具有颠覆性的符号学。 她吸收、改造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的象征理论,认 为象征秩序与父权制的社会文化秩序相联系,而 符号学则产生与前俄狄浦斯阶段,与母亲、女性 密切相关;符号学不是取代象征秩序,而是隐匿 于象征语言内部,组成了语言的内质、分裂的层 面,颠覆并超越象征秩序,这也正如同女性既处 在男性社会内部又遭到其排斥,被逐至它的边缘, 从而模糊了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界限而产生颠 覆父权制社会的作用。
她重视母性的意义,认为女人生育子女并不 意味着她不能从事专业工作,相反,生育始 终与文化活动相一致,以为在孕育生命过程 中女人能更深刻理解生命的内涵。她从解构 主义消解二元对立的立场出发,“将母性看 作是对男性中心主义的一种挑战;怀孕和生 育打破了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内部与 外部的对立”。
Julia Christeva
1.首先着重分析语言上、文化上妇女被压抑、 被排斥的地位。她并不一般地主张男女平等, 而显得更为激进,她甚至认为不应也不可能界 定“女人”。她认为要界定女人实际上是把女 人当物来看待,就是贬低了女性的价值与地位。 而且,她还认为,女性的这种不可界定的边际 地位,模糊了男女的明确界限,也就具有了消 解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特殊意义。
1.Male domination:in all walks of society(such as politics,economy,laws,religion,education,military and family),all powerful position is handed to male. 2.Male self-identity:the core cultural values are always connected with male and masculity. 3.Treating female as object: limit and hinder the creativity of female, not let femal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any fields in soci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 4. Thinking pattern of male supremacy: including binary thinking.
理论主张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73-85年,批判男权文化。这一时期致 力于描述男性如何构建了父权社会并用单一的男性 视角诠释世界。著作包括《错乱的语言》《他者女 性的内视镜》和《非“一”之性》等;
第二阶段,85-90年,定义女性主体。这一时期着 重讨论女性主体存在的可能性,这一主体将有别于 男性主体并独立于男性主体而存在。著作包括《性 别与谱系》《语言学意义上的性别》《思考差异: 为了一场和平的革命》等;
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
发展三阶段: 1.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Kate Millett 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Kaplan、 Morse、Gilbert等 3.80年代中期以后
Kate Millett
《性政治》——标志着女权主义批评正式诞生 该书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露男性中心 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传统的“阳物批 评”,进而批评男性的父权制社会。 全书分三部分:性政治、历史背景、文学上的 反映 Millett主要是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性别 权力关系中所处的受支配、受奴役的地位入手, 来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支配女性的政治 策略,其重要性在于首次引入了一种女性阅读 的视角,“我们第一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 文学作品,而从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 博士们,都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学作品。”
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更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本,更 多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 她们的批评吸收了Derrida的解构主 义和Lacan解构化的精神分析理论 的某些思想,面向未来,重点放在 “女性写作”上,希望建立一种标 举差异的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Christeva、Cixous 和Irigaray等。
另一方面又分析了从Jane Austin到Amily Dickson等19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探讨了她们采 取的在父权制文学标准的方式下向父权制发起 挑战的复杂而微妙的写作策略。 该书不但批判了男权文化下被歪曲和压抑的 女性形象,而且以一种新的女权视角重新阅读 并阐释了19世纪一些著名女性作家的作品,对 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1949年, Bdauvoir 出版了《第二性》, 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 的“圣经”。她认为 西方社会是由男性控 制的家族式社会,女 性是社会中的第二性, 处于附属地位。同时, 她还系统清算了男作 家作品中所虚构的 “女人神话”,批评 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 曲和误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文学和批评活动中,妇女作家和读者被认为一直 是受压抑的。 Aristotle说,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 Thomas Aquinas称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 英国17世纪诗人Donne则将Aquinas的说法解释为: 男人以天神般的理智赋予杂乱无章的女性内容以明 晰的形式。 女性主义批评源于妇女解放运动,重视对运动有所 助益的文学。这使女性主义批评成为一种社会学色 彩甚浓的文化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基本上是一种“怀疑的”研究方法, 她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首要任务是检验既往的美 学判断的有效性。
Elasne Showalter
1977年出版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从 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 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描述从勃朗特时 代起到当今的英国小说中的女性传统,以 填平Austin、Bronte、Woolf等大作家之 间的断裂和鸿沟。
该书的贡献: 1.发掘了过去许多长期被湮没的英国女性创作 资料,有力地展示了女性文学的持续不断的 传统,被称为女权主义“划时代的著作”。 2.把女性文学传统看成一种“文学的亚文化 群”,并根据亚文化的共性,将女性作家的 创作分为女人气(1840-1880,模仿主流传 统)、女权主义(1880-1920,反抗主流传统 的价值、标准,争取自己独立价值与权利) 和女性(1920年以来,摆脱依赖对立面而转 向内心、自我发现)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90-00年,构建两性和谐。这一时 期转向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之上的主体交互性, 以寻求男女之间理想的异性关系模式。著作 有《民主始于二者间》《我对你的爱》《女 性的呼吸》等; 第四阶段,00年至今,尊重文化差异。近几 年把尊重性别差异的主张扩大到尊重文化差 异、传统差异、语言差异等更广泛的领域, 提倡在全球范围和跨文化视野更普遍意义的 尊重。
1.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 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 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2.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 的理论创造。 英国的意识流作家Virginia Woolf和法国的 Simone de Bdauvoir
1919年,Woolf发表了女权 主义批评的奠基之作 A Room of One's Own 在书中,她一方面指责男性 将女性视为次等公民,并牢 牢掌握着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学大权,另一方面,强 调女作家应有“一间自己的 屋子”,应争取独立的经济 和社会地位。
女性主义概况
Feminism 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 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 会权利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 流行起来。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 定名为女权主义,其研究着眼于男 女社会权利的平等。 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女性主义” 代替女权主义,含有侧重争取男女 之间文化与精神平等的意思。
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现实背景:
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分不开。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9世纪后半 叶到20世纪初期,以1920年至1928年英美妇女 获得完全的选举权为达到高潮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 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思想来源: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 很快盛行于欧美并蔓延于全球的一种批评思潮。 具有实用性、开放性、自反性。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人文社科杂志上,仅有 12篇关于社会性别的文章。 80年代达到210篇;90年代,剧增至2607篇。 2012年5月在GOOGLE上搜索“feminism”, 有六百万项相关链接,键入中文“女性主义”,也 有五百万多项链接信息。
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前期称为女权 主义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 识关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 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1. 20世纪60年代以前,“女性形象批评” (women’s image criticism) 考察女性作家的创作,女性角色在历史进 程里产生微妙变化,女性生活经验的转 化呈现,女性的审美特质运作等等。剖 析传统男性作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失真 刻画(天使或恶魔),以及男评论家对 女性作品的批评方式。
3. 20世纪80年代“身份批评” (identity criticism) 对“女性中心批评”的反思。非白种女性批评, 新增社会性别、阶级、宗教、政治、经济,以 及个人心理生理因素等批评视角,产生了黑人 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 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多元化视角,鼓励每一 个女性个体发掘自身的独特性,边缘女性人群 受到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