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环境修复-河流水环境修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河流形态多样性降低对生物群落多样性 的影响
均一化:改变河流基本形态,使得生境异质性降 低,所以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植被减少、物种 消失 不连续化:筑坝以后,河流从动水系统转变为静水 系统,生境单一,相对封闭,生产力降低,表现为抗 逆性较弱,自我恢复能力也降低。多样性一般也降低, 此外筑坝给洄游性鱼类造成影响巨大。 另一种不连续化与筑堤有关,河流的滩地和洪泛区 的消失,也会带来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
3. 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自净能力只是一种
4. 淡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供食品、调节气 候、观光旅游、净化环境
二、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 关系 1、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联系紧密性
河岸带的多样性 河流水体复氧好,生物也一般都是需氧量大的
2、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
生境异质性使得生物多样性增加
二、河流堤防、护岸带的生态技术应用 CK-P166 1、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以下图为例
在堤线布置中,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 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 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堤防间距宜宽则宽,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满足设计 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 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作用 堤型的选择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 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连通性
4、增强河流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
河流廊道:狭义包括河流及其两岸水陆交错 区植被带,广义还应包括河流连接的湖泊、水库、 池塘、湿地、河叉、蓄滞洪区及河口地区。 河流廊道生态功能:(1)水生和部分陆生生物的 基本生境;(2)鱼类和其它生物及其种子的运动 和传输通道;(3)起过滤和阻隔作用;(4)物 质与能量的源和汇 提高河流景观的空间异质性:(1)流域尺度上 合理规划各种类型缀块数量、几何特征、性质, 充分发挥河流廊道连接作用,并保持河道廊道网 络的畅通;(2)河流廊道尺度上,一是地貌学意 义上的空间异质性增强,二是生态水文学和生态 水力学意义上的水文、水力学因子的改善
二、河流生态 修复的规划
目的:使河流生 态系统恢复到较为 自然的状态,保证 河流生态系统具有 可持续性,提高生 态系统价值和生物 多样性。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水文条件的恢复:适合适宜生物群落生长的水量、 流速、水深等水文要素及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和 恢复 生物栖息地的恢复:采取适度人工干预和保护措 施,恢复河流的生境多样性,进而改善河流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物种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保护濒危、珍稀 和特有物种,恢复乡土物种
4、景观建设
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保留江河湖泊的天然美 学价值,避免过多的亭台楼阁与砌石形成人工环境,要创 造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
为公众参与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建设水 生态公园、河流小型博物馆等等。
景观、运动、野营、休闲 亲水公园等
三、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方法 CK-P186 1、河岸带廊道的修复
3、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河流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至破坏,往往十一个缓 慢的发展过程,又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当人类发 现时候,可能已经难以挽回。 功能的丧失往往最初的现象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丧 失,然后是生态系统的不正常,服务功能逐渐丧失。
第二节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规划
河流修复:将受污染的河流恢复到原来没有受 污染的状态,或者恢复到某种合适的状态。 一般很难将河流修复到原来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 状态。因此一般只是适当修复,即恢复河流的生态 功能,又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
由于河流水位的动态变化,河岸带缀块也不 断变化,导致植被和动物形成多种组成、年龄、 密度和结构的类型 中间和高处的河滩阔叶林湿地维持较多的陆生 物种,而沼泽和低洼的河滩湿地维持较多的水生 物种,且初级生产力往往很高
2、河流蜿蜒性特征的修复
河道蜿蜒化降低河道坡降,减小河道流速及泥沙输送, 通过河道蜿蜒化可以增加栖息地的质量和数量。 复制法:当河流模式(流量、河床材料等)基本没有 发生变化,完全采用干扰前的蜿蜒模式。 (1)按不同的蜿蜒性阐述和其它水文或地貌数据之间的 经验关系式,如Leopold提出弯曲波长一般为河道宽度的 10~14倍,注意不同河道情况不同; (2)采用航拍等手段对特定区域的蜿蜒模式尽兴调查, 在此基础上建立河道蜿蜒参数与流域水文和地貌特征的 关系; (3)参考附近未受干扰的河段的蜿蜒模式
自然恢复法:通过适当设计,允许河流自身进行调整, 并逐渐演变到一个稳定的蜿蜒模式,如拆除拦阻工程, 增加河道宽度,使其自然演变。但这种模式耗时较长, 且存在河岸侵蚀和淤积问题。
如果蜿蜒河道满足不了防洪要求,可以采用开挖分洪 道的辅助工程措施(如下图)。类似与传统的裁弯取直, 但设计和运用方式有区别,原来的蜿蜒段仍有一定水流 通过,保证原来的栖息地功能,而分洪道则在洪水期运 行,其它时段保持封闭状态,如有需要可在分洪道的渠 首设置溢流堰或闸结构,控制洪水进入或起始水位。
以上理念对环境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
1、空间格局的基本概念
缀块:环境中的基础单元,泛指与周围环境 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 空间单元。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 和居民区等。 廊道:环境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路或带 状结构。比如河流、峡谷、农田中的人工渠道、 运河、防护林带、道路、输电线等。河流廊道是 陆地上最重要的廊道,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 基底:环境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 构,如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 地基底等。 在尺度和识别上都是相对的,可以把基底看做 主导缀块,把廊道看做狭长型缀块。
3、提高环境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改善环境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去影响生态过 程,以达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的目的 原则:(1)有足够数量的缀块,既要保证核心 区的稳定,又有较多的“触角”和边缘与基底以 及其它缀块相连接;(2)发挥廊道连接各个缀块 的功能,防止生境“破碎化”;(3)需要改善人 工设施(硬质渠道、公路等)对野生生物运动的 阻隔效应;(4)大缀块和小缀块合理搭配是提高 空间异质性的重要途径。
3、河流断面多样化特征的恢复
自然河流在横向上由主河槽(主要过水通道)、 洪泛区(受洪水影响周期性淹没区)和过渡带(洪 泛区和周围陆地景观之间的过渡区域)组成(如图 3a)。 工程上对经过人工改造的河道,岸复式断面进行 设计,如图3b,在不加以人工构筑物防护下,水流 自然会将其冲刷称为抛物线的稳定形状,如图3a。 典型断面完成后,还可以对典型断面进行调整, 以形成多样化的断面形态,河流深潭、浅滩出的典 型断面示意图如图4。
3、河流纵向的蜿蜒性
蜿蜒性是自然河流的重要特征 形成主流、支流、河湾、沼泽、急流和浅滩等丰 富的生境,也会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4、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
自然河流横断面形状多样,表现为非规则断面 深潭和浅滩交错出现
浅滩多形成湿地,出现周期循环的生物群落变化 模式(水生-湿生)
深潭存在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类似于湖泊
5、河床材料的透水性
悬移质和推移质的长期运动形成了河流动态的河床 除了在高山峡谷段的由冲刷作用形成的河床是透水 性较差的岩石外,大部分河流的河床都是透水的 通常由卵石、砾石、砂土、黏土等构成
适于水生和湿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不同粒径卵 石的自然组合又为鱼类提供了产卵场所
透水河床是连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通道,使淡水系 统形成整体。
河流的保护,指维持水系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的 整体状态,保护意味着维持不受污染或者受污染的 不会继续恶化。
wk.baidu.com
一、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原则
1. 河流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生活用水、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具备社会经济与生态双重功能 统筹协调与相关规划的关系:防洪规划、水环节 保护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等。
第八章 污染水环境修复技术3 河流水环境修复
邓欢欢
目 录
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为改 造的胁迫作用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规划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河流水质污染状况
七大水系:40-50%重点监测断面水质为 Ⅴ类和劣Ⅴ类 城镇河流:恶臭现象普遍、部分河流水质
接近城市污水 污染特征:常规污染、生物污染、有毒污染物
2、河流断面设计
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 因此河道尽量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 面,河床纵横断面要多样性。
3、岸坡防护
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确保生态 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化。 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 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的柔性结构,避免使用硬质 不透水材料(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 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和繁殖服务
地域特征:北方河流污染重于南方河流
生态、景观破坏
天然河流的渠道化
天然河流
生态、景观破坏
被固化的城镇河道
水生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河道陆地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严重破坏
断流、截留与滞流
第一节 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为改造的胁迫作用
一、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
1. 生物群落与生境的统一性:生境决定群落 2. 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食物链、食物网、 “关键种缺失”
第三节
河流生态恢复技术
景观格局和空间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 河流河岸带、提防工程中的生态技术应用 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
一、环境景观格局和空间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
景观是指生态学上的一种尺度,理解为若干生态 系统或土地利用模式组成的镶嵌体。 景观格局:指空间结构特征包括景观组成的多样 性和空间配置。 空间异质性: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 均匀性及其复杂程度。
生物缀块性:植被格局、繁殖格局、生物间相 互作用、扩散过程、疾病和生活史
空间梯度:沿某一方向环境特征变化的空间变 化速率 研究表明环境景观格局影响生物多样性、种群 动态、动物行为和生态系统过程等生态过程 生境多样性和景观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 性,提高生境多样性、改善环境景观格局可以增 加物种多样性。
缀块、廊道和基底构成三维空间的环境景观格局
例如下图中的模式示意图:河流廊道作为物质流、 能量流、信息流的载体,在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
2、环境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是空间缀块性和空间梯度的综合 反映,空间缀块性包括生境缀块性和生物缀块性。 生境缀块性:气象、水文、地貌、地质、土壤
2、提高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
提高景观和空间的异质性,增强物种多样性 改善流域尺度的河流景观格局配置。 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和空间的异质性
3、流域尺度规划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问题着眼点应在河流生态系统结构 及功能的整体改善和恢复,则应在流域尺度上进行 河流生态恢复规划。 先从流域的大尺度的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着手,继 而制定流域饭碗的污染控制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 制定流域尺度的生态总体恢复原则。
4、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 为辅的原则
生态工程的本质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实 施管理。 成功的河流修复经验表明:生态修复规划是一种 辅助性规划,人不是改造或控制自然,而是帮助自 然届恢复到更加自然的状况。
5、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
建立河流生态修复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发改委、 水利、环保、国土资源、林业、建设、农业、交通、 科技、旅游等
三、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1、河流形态均一化和不连续化改变了生境多样性
均一化:自然河流的渠道化或人工河网化 具体表现:(1)直线化;(2)渠道横断面几何 规则化;(3)河床材料硬质化;(4)裁弯取直 不连续化:筑坝修建水库,造成水流的不连续 性,特别是所谓的梯级开发,河流流速、水深、 水温及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