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大纲【打印】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1a81017acaaedd3383c4d325.png)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一、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_______,_________。
水中:_______,漂浮、倒退。
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
爬行: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______的身体推向前进。
(例如:____,马陆,蛇等)行走:用四肢将身体____起来,并通过四肢交替前伸和后蹬将身体向前运动。
例如:___,狗,牛羊等)奔跑:在某一瞬间四肢都离开地面,出现身体_____现象。
(例如:鸵鸟)跳跃:靠____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
(如:_____,蛙,鼠等)二、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有重要意义。
三、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起着____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四、骨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三部分;五、红骨髓终生具有______功能,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_____,与骨的____和_______有关;骨骺端_____的细胞与骨的_____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_____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____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五、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六、关节1.关节的结构:______关节面其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_______。
______关节囊:由_____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______,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______.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______,关节腔内的____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_____,还有_____加固。
4.每块骨骼肌包括____和_____两部分。
骨肌腱:由______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骼肌肌腹:属于______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1b982ef111f18583d05abe.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
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长骨的结构 骨质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
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骨的成分和特性★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26ab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5.png)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I.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 细胞的类型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 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2. 细胞质3. 细胞核C. 细胞的功能1. 新陈代谢2. 能量转换3. 生物遗传II. 遗传的基本规律A. 染色体和基因1. 染色体的组成2. 基因的概念和特点B. 遗传的基本单位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C. 遗传的基本过程1. 有世代相传的遗传2. 个体内的遗传变异III. 遗传的应用A. 杂交育种1. 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2. 杂交育种的意义和方法B. 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方法2.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IV.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A.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生物群落2. 生物种群3. 生物个体B. 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 生态位和生态平衡C. 生态系统的变化因素1. 自然因素2. 人为因素V. 生物多样性保护A.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 物种多样性2. 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威胁1. 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2.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C.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 国际保护行动2. 国内保护措施VI. 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 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B. 空气污染1. 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2. 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C. 水污染1. 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2.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e4601c763231126edb113b.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1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14、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15、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271c2da300a6c30c229f85.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水母靠伞部漂浮和倒退,乌贼靠漏斗喷水和腕部的摆动,从而进行倒退运动。
草履虫是依靠纤毛的摆动;虾和海龟靠附肢;青蛙和鸭、鹅靠后肢的摆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鱼的胸鳍和腹鳍类似于船上的桨,尾鳍类似于船上的橹。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蜈蚣和马陆靠步足运动。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行走和奔跑的区别:奔跑时,身体的在某一个瞬间腾空。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画长骨结构图)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e721e2e009581b6bd9ebac.png)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1、人的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 是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最主要生殖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囊腺-分泌粘液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前列腺-分泌粘液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精和排尿★2、受精及胚胎发育卵巢排出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胎→胚胎→胎儿→新生儿精液(内含精子)〔注: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
2、怀孕时间为280天左右。
〕3、营养获得:植入子宫内膜前——靠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内膜后——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
胎盘——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脐带——输送物质。
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
★4、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了遗精和月经6、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可通过节育和避孕来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这叫做蜕皮。
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a805f15ef7ba0d4a733b5f.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 骨质★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1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14、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15、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骨、肋骨和胸椎共同构成胸廓,保护心脏、肺等器官。
髋骨、骶骨和尾骨共同构成骨盆,保护着膀胱和肠等器官,女性的骨盆还可以保护卵巢等器官。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26c609a8956bec0875e32e.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1、在关节的结构中与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关节头和关节窝成镶嵌式排列,关节囊和其内的韧带把相邻两骨牢固的结合起来; 与灵活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关节软骨很光滑,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空间大,内有滑液。
2、一组肌肉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的骨上,要跨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骨骼肌有的特性,骨骼肌所受的刺激主要来自传来的兴奋。
3、运动不仅依靠来完成,他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的配合。
4、人体的关节主要分布在上,进行体育运动时,容易受伤的关节有,应该怎样保护?5、骨、关节、骨、关节肌肉在结构上的关系:关节由的骨上,在运动中的关系:肌肉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版(二)1、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使植物顺利的繁殖后代传粉:丸花蜂,蜜粉;传播种子:苍耳果实的钩刺可以倒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蜂鸟吸取红冠猿猴花的花蜜同时帮植物传粉;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
里还有地面下,埋在地下的种子条件适宜时会萌发-----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2、虫灾某些动物数量过多,对植物造成伤害---蝗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虫灾。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优点:不会污染环境;治虫效率高;并能达到持续控制;成本较低。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版(三)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
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昏暗,叫做灰质,灰质上含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中枢。
众多的轴突和髓鞘集合形成的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3、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4959020114791711cc791767.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基本方式)与滑翔(省力的方式)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 骨的成分和特性&骨质中有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它是骨具有坚硬的特性,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4828424028915f804dc2f6.png)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 和 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运动的方式有:(1)水中: 为主(2)陆地: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3)空中: 为主, 是省力的运动方式, 飞行是基本方式。
3.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作用:支持、保护和运动4.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5.骨的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6.骨膜有 、 等功能;7.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内。
8.骨的生长:长长( )和长粗(骺端 )。
9.骨质由水、 和 三部分组成。
10.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 ,使骨 ;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 ,使骨有 。
11. 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3.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⑥③ :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分泌滑液。
②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14.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 ,关节腔内的 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5.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 ,还有 加固。
16.人体有 块骨(器官),通过 构成骨骼。
17.人体有 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都是一个 ,包括 和 两部分。
18.躯体运动是以 为杠杆、 支点、 为动力形成的。
19.屈肘时 收缩,伸肘 收缩。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1.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可分为 和 。
⑥ 其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①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 、 、 、 、 、 、 等。
3.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区别是:行为双方是否 。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
5.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为主)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法)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法,“现代 学之父”)6.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 。
联系:实验法是以 为基础,离不开 。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1.动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核心)、 多样性(提供栖息环境)2.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 、 和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b46d5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骨骼肌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识图要点】 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构成。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 上。每块骨骼肌内还有血管和神经,因此在结构层次上,一块完整的骨 骼肌属于器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知识点 3: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是以骨为①杠杠杆杆、关节为②支点、骨骼肌收缩为③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 自肌细胞内④有有机机物物的氧化分解。
动物运动的形成 【知识归纳】 1.躯体运动的形成 (1)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支配; (2)三个要素:杠杆(骨)、支点(关节)和动力(骨骼肌); (3)多个协作:以运动系统为主,在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运动。 2.运动完成的过程 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受刺激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上一页
目录
骨 质 窝状,里面有红骨髓 与骨的支持
质 ⑤骨 骨 干 外 周 部 , 致 密 坚 和承重功能有关
密密质质 硬,围成骨髓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骨髓
幼年时,骨髓为⑥红骨髓,具有造血功
位 于 骨 髓 腔 和 骨 松 质 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骨髓被脂肪取
的腔隙内
代,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在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2.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 (1)长骨的结构
长骨的解剖结构模式图
上一页
目录
特点
功能
骨膜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精炼简洁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精炼简洁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f293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9.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精炼简洁版)方式对骨骼的磨损。
此外,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也起到支持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动物的运动方式分为水中运动和陆地运动。
水中动物主要依靠游泳,如草履虫、水母、乌贼和青蛙等。
鱼类则主要依靠尾鳍和尾部的摆动前进。
陆地动物则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方式。
空中运动则基本上是飞行,而鸟类的飞行方式主要是鼓翼飞行和滑翔交替进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在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地以及完成求偶和交配等。
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和种族的繁衍。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其功能为支持、保护和运动。
骨的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中的无机盐以钙盐为主,与骨的坚硬性有关。
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骨连结分为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和可活动的骨连结(即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而关节的附属结构则包括韧带。
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和减少运动方式对骨骼的磨损。
此外,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也起到支持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骨的成分和特性也不同。
儿童少年期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成年期的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
臂的其他动作需要多个肌肉的协调。
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骨头、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成。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而关节囊则由结缔组织和韧带加固,使关节头和关节窝保持稳定。
脱臼和骨折是常见的关节问题,特别需要注意骨膜的保护。
人体有206块骨和600多块骨骼肌,其中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肌腱是结缔组织,附着于相邻的骨头上,而肌肉组织则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2769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变异与进化
1. 变异的概念和种类
2.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3. 进化的驱动力和方式
第二章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的根本原理
2. 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3. 基因突变和变异的产生
4. 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的应用
第三章种群与群落
1. 种群的组成和特点
2. 种群的增长和调控
3. 群落的组成和特点
4. 生态位和物种的分布
第四章能量的转化与物质的循环
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3. 物质的循环和生态平衡
第五章植物生长与繁殖
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3. 植物的生态适应和保护
第六章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1.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3. 动物的行为和适应
第七章植物体内的物质传输
1. 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
2.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调节
3. 植物适应水分环境的特点
第八章动物体内的物质交换
1. 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2. 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和构造
3. 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保护
第九章生物进化与环境的适应
1. 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2. 生物的适应和生存竞争
3. 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期中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期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a2ac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e.png)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点
1.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3.生物学的基本特点:科学性、实验性、发展性
二、生物的基本单位与生命现象
1.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2.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3.生命现象:营养、运动、感知、增殖、遗传与适应
三、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1.生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层次
2.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特征
3.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生态多样性
四、生物遗传与变异
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DNA
2. 遗传的基本规律:Mendel遗传定律、基因突变
3.基因工程与基因技术的应用
五、免疫与生物技术
1.免疫的基本概念与机制
2.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3.生物技术在免疫中的应用
六、生物的发育与调节
1.发育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影响因素
3.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内分泌调节
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要素:生物群落、生物圈、食物链等
2.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与能量流动
3.环境污染与保护措施
八、生物与健康
1.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方法
3.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及合理饮食。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fb40c48bd63186bcebbc45.png)
生物题纲——虾饺帮(专属.)19.21.2.变态:很多动物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变化。
3.两栖动物进行体外受精,所以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4.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5.鸟蛋/卵的结构本课例题: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它的生殖方式是( )A 、卵生,体内受精B 、卵生,体外受精C 、胎生,体内受精D 、胎生,体外受精19.31.人和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2.也有许多生物能进行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包括:营养生殖(有利于植物保持母体优良性状)、分裂生殖(例子:变形虫、细菌)、出芽生殖(例子: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例子:部分霉菌)。
4.营养生殖包括:①扦插(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②嫁接:被借的芽或枝称为接穗,植物体叫砧木。
③压条 本课例题:Ⅰ.下列现象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B 、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C 、桃树种子的胚发育成新植株D 、竹地下茎节上长成新的竹子Ⅱ.厦门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的理想方法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种子繁殖 D 、组织培养各部分作用: 气室:贮存氧 系带:固定卵黄 卵黄:主要能量来源卵白:也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胚盘:有生命存在20.1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之为相对性状。
3.相对性状不仅仅只有两个不同类型,也可能有多个不同类型。
本课例题:Ⅰ.下列关于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鼻子》中的长鼻子是可以遗传的B.《新鼻子》中的长鼻子在遗传中有变异C.父亲的断腿是可以遗传的D.父亲的断腿是不可以遗传的Ⅱ.下列特征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猫的短毛B、狗的黑毛和猫的黑毛C、狗的直毛和卷毛D、狗的黄毛和狗的短毛20.21.关系:2.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第15章动物的运动1. 1、动物的运动意义: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运动系统的作用:起着支持、连接、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结合课本图);(1)骨膜中含血管、成骨细胞等,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有再生、修复功能;(2)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特点:位于骨干外周部分,致密坚硬,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特点: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呈蜂窝状(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3)骨髓特点: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成年阶段,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如失血过多)可恢复造血功能。
(4)长骨具有既坚硬又轻便的特点:坚硬性(与骨密质有关);轻便性(与骨松质、骨髓腔有关)4.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成骨细胞的作用: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细胞的作用:与骨的长长有关。
5.骨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的特性是:使骨具有韧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它的特性是:使骨具有坚硬性。
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老年期少于1/3多于2/3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成年约为1/3约为2/3既坚固又有弹性6.关节是指能活动的骨连结,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结合课本图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两个特点。
灵活性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腔内的滑液,关节面上有一层关节软骨。
牢固性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头、关节窝外有关节囊,在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固。
7.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起固定作用,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9.躯体运动的形成: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运动,这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
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10.屈肘与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直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结合课本图)第16章动物的行为1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12.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
13.社群的判断:是否有分工合作、等级划分等。
常见的有:狮子、蜜蜂、蚂蚁、狒狒等。
★注意: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为同种动物。
同种动物这间的攻击行为的明显特点:虽然斗争激烈,但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14.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法。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2、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写法:草→蝗虫→青蛙→蛇→鹰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4、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
5、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动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王朗—金丝猴、洋县—朱鹮、斑头雁、棕头鸥—青海湖)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22.微生物概念: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按作用分为:生产者(自养型)、消费者(寄生性)、分解者(腐生性)。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为主(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注意:蚯蚓和粪金龟子等腐食性动物也是分解者)23.微生物的分类无细胞结构:如病毒(全部寄生)。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分裂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等。
多细胞微生物:如霉菌、蘑菇(孢子生死)等。
24.微生物的生活场所:主要场所是土壤,重要场所是动植物的体表或体内。
25.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有:腐生、寄生、自养等。
(1)腐生:如细菌(枯草杆菌、乳酸菌)、真菌(蘑菇)、霉菌等,属于分解者(2)寄生:如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3)自养: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26.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如根瘤菌、黏球菌。
27.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制酸奶(无氧条件下),制泡菜(无氧条件下);甲烷细菌:产生沼气;食品的腐败: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抗生素:由霉菌和放丝菌产生;醋酸杆酸:制醋。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9.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30.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见课本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是睾丸,功能为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
3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见课本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是卵巢,功能为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
32.发育的过程:(开始在输卵管中,后来在子宫中)(1)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在进入子宫的过程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2)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端。
(3)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一般为280天(40周)左右的过程。
33.胚胎发育过程所需的营养提供:初期为卵黄;发育后期通过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胎儿、脐带、胎盘结构图见见课本)。
34.35.青春期发育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最突出特征)。
注: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生殖系统)的差异;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
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38.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39.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见课本相关图)(1)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
(2)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蜜蜂、蝴蝶、金龟子、蚊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
40.青蛙(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水中)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
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见课本相关图)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
41.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鸟;卵黄提供主要营养;卵白提供营养和水分;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及卵壳膜保护卵。
(结合结构图见p83)42.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
4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44.植物的无性生殖:(注意课本相关图)(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注意:区分接穗和砧木)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
(2)组织培养原理:细胞全能性。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45.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
46.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遗传:亲代与子代性状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
47.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
起遗传作用的是DNA 分子。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48.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49.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 性染色体;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性染色体。
精子染色体组成:22条+X 或22条+Y ;卵细胞染色体组成:22条+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 精子结合则生女(性染色体组成为XX ),卵细胞与Y 精子结合则生男(性染色体组成为XY )。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生殖细胞也叫配子,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
50.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51.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常用字母组合表示,如AA 、Aa 和aa 。
(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人体成对的基因,与成对的染色体一样,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常用文字描述表示,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53.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①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②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54.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常见遗传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血友病、先天性痴呆等。
55.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