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无砟轨道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无砟轨道工程

1.2.1概述

管段内采用CRTS I轨道板铺装工程范围为D1K182+040~DK257+258.58段。

根据线下工程进度安排,轨道板铺设于2017年2月15日开始,2017年12月31日完成。铺设双块式无砟道床102.515铺轨公里。路基地段无砟道床0.081铺设公里;桥梁地段无砟道床0.192铺轨公里;隧道地段无砟道床101.822铺轨公里。

1.2.2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施工总体方案

双块式无砟轨道床施工包括轨道组装定位、轨枕组装与定位、道床板混凝土铺筑养生等主要内容。

无砟轨道的铺设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无砟轨道的铺设的施工方法,利用先进的测量设备保证轨道道床的精度和施工的进度。

轨枕铺设前,采用专用平车运往工点临时存放或直接堆放在隧道待铺区。堆放时,每层轨枕间设置垫木进行层间分隔和缓冲。

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将按照测量放样、散布纵向钢筋、散布轨枕、吊放工具轨、轨道组装粗定位、侧模与走行轨道安装、铺筋绑扎、轨道精调、道床板铺筑、混凝土养生、侧模与走行轨道拆除等几大工序组织施工,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序流程图”。

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序流程图

为达到设计的施工进度,将每个作业面分成几个作业区段,平行组织现场作业,在每个区段上,各种作业流水进行。为达到业主计划的施工进度,在左右线隧道的进出口和斜井地段的几个作业面同时组织施工,平行组织现场作业,各种作业流水进行。主要专业作业机具和检测仪器,将使螺杆调节器螺杆安装及调道床板钢筋安装及绑扎

双块式轨枕运输及线间存道床板钢筋运输及线间存下部结构顶面清洗 碾平及粘合中间层 钢筋探测及钻销钉孔 人工铺设纵向钢筋 利用散枕装置散布轨枕 自动装卸车运送和安放工

轨枕方正和扣件安装 粘结钢销钉 螺杆调节器运输及支架安

粗调机粗调轨排 扣件安装 长轨铺设设备铺设长钢轨 水泥砂浆填塞螺杆孔洞 自动装卸车拆卸工具轨 螺杆调节器拆卸及倒运 纵向模板拆洗机拆卸清洗模板 混凝土表面处理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机浇筑混凝土 轨排精调 模板纵向及横向连接 纵向模板安装机安装纵向模板 接地焊接

用从德国进口的机具,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将采用抓枕机布枕、调轨机粗调结合螺杆式定位器定位,GRP1000测量系统两次精调,实现高精度高平顺性的工艺要求。并采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道床板钢筋和双块式轨枕连接桁架钢筋进行绝缘,减少无砟轨道钢筋对轨道信号的影响,实现谐振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参数的要求。

无砟轨道施工在各作业面隧道衬砌及水沟、电缆槽施工完成,工后沉降稳定后进行施工。无砟轨道施工按预制规模化、工艺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测量精准化的原则组织施工。每标段3套无砟轨道铺设设备,每套设备日进度140米。

1.2.3工期安排

无砟道床铺设计划2017年2月15日开始,2017年12月31日完成。

1.2.4人员及主要机械配置

人员:1350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340人,作业人员1010人。

主要机械设备:轨检小车及全站仪9套,滑模摊铺机9台,散枕机9台,轨排初调机9台,混凝土输送泵车9台,模板安装机9台,模板拆洗机9台。

1.2.5道床铺设施工方法、工艺

1.2.5.1精密网测量

1.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1)接收控制网,掌握控制点的精度信息;

2)配置测量设备与测量软件,输入相关信息;

3)测量,并通过大量图表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4)通过重复测量和平差对数据进行更新;

5)利用更新后的数据进行轨道调整,将达标后的轨道测量数据验收存档。

2.测量过程中对数据档案的要求

1)整个项目使用同一套坐标系统;

2)承建该项目的所有的施工单位都使用同一套坐标系统;

3)施工过程中对控制点要进行校核;

4)控制点校核后必须立即对数据进行更新;

5)控制测量必须基于同一系统。

3.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利用业主提供的一级控制点PNP测设二级控制点SNP和大地水准点GP。大地水准点GP使用数字水准仪测设,间距控制在1000m以内。测设二级控制点SNP时,利用GPS测量和网内平差得到二级控制点的X、Y坐标,二级控制点的Z坐标利用数字水准仪在大地水准点GP或一级控制点PNP基础上测设。二级控制点间距控制在500m,设置在线路附近。

三级控制点TNP在二级控制点SNP的基础上测设,间距不大于70m,成对设置在线路两侧(一般为60m,设置在两边接触网支柱上)。三级控制点TNP组成粗调和精调施工的控制网。利用自由设站法测设三级控制点,在每个置镜点测量三个测回,以减小观测误差,置镜点间距不大于140m,并利用最小二乘原理进行平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点位误差小,控制网均匀统一,无弱点存在,控制网稳定性较高。

1.2.5.2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铺设(含线下工程评估)

1.线下工程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路基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评估工作根据下列资料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路基地段的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路基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并满足以下要求

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后不少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低于

0.92。沉降预测的可靠性经过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大于8mm。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满足下列条件:

s(t)/s(t=∞)≥75%

式中: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注:沉降和时间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

(3)路基沉降的评估结合路基各观测断面以及相邻桥(涵)隧的沉降预测情况进行,预测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大于15mm。

2)桥涵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评估前收集下列资料:

桥涵沉降及变形观测资料。桥涵地段线路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桥涵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和原材料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按架梁前、后两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多个阶段。

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作多个阶段的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2。首次回归分析时,观测期不少于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少于30天。利用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大于8mm。两次预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少于30天。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砟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t满足以下条件:

s(t)/s(t=∞)≥75%

式中:s(t):预测时的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3)处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当墩台沉降值趋于稳定且沉降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