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2024年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
![2024年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be60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c.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须摄取哪些营养素?了解各营养素放热组成、性质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2、通过对“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测”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等能力。
3、通过学习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能客观的评价他们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各营养素放热组成、性质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2、通过对“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测”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等能力【教学过程】:【引入】:交流与研讨:下列各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找出每种食物中含有的两种主要营养成分。
一、为什么要吃粮食(糖类)同学讨论思考:1.人为什么每天要吃粮食?2.糖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动手空间:模拟生物体中淀粉的酶水解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的酶水解。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克可溶性的淀粉,再加入5ml蒸馏水,搅拌均匀。
2.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搅拌3-4分钟,在40。
C的温的水中放置15分钟:对第二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不做任何处理。
3.向步骤2的两支试管中各加碘水数滴,对此观察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有何不同。
结论:淀粉在唾液酶的催化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思考:咀嚼含淀粉的食物时会感到有甜味为什么?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人类的消耗量有什么不同?人类生命对油脂的需求有哪些?二、不吃油脂行不行1、油脂的存在:主要________于动物脂肪、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天然植物2、油脂的分类:油和脂肪3、油脂的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结构:4、油脂结构中的R1、R2、R3的意义:思考1. 在我们摄取的食物中,油脂过多或过少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影响?2.为什么提倡适当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7848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7.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学会使用食物营养成分表,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3. 营养均衡的原则及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难点:如何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合适的食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食物营养成分。
3.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营养的关系。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如何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合适的食物。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饮食与健康。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并解释其合理性。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做到合理膳食。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学生能理解营养均衡的原则,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合理膳食的选择。
3. 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设计出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七、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在讲解食物营养成分时,及时提问学生,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765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f.png)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使学生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2. 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所学内容。
3. 准备一些实物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食物,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2. 新课:教师利用PPT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展示相关食物图片,让学生了解食物来源。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带来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讲解:教师总结各组汇报的内容,强调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并提出改进措施。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营养物质的认识。
7.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晚餐的食物,分析其营养成分,并尝试合理安排晚餐。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参与,了解家庭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家长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使饮食更加健康合理。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农场、食品加工厂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食物的生长、加工过程,增强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5df5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c.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食物营养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各营养物质的作用3. 健康饮食的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健康饮食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原则。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健康饮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到合理搭配食物。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制定一份健康的饮食计划。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下节课分享。
7. 板书设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学习了健康饮食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知识点拓展方面,由于时间有限,未能深入讲解每一种营养物质的作用,这是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收获颇丰。
六、教学拓展1. 食物中的营养与健康:引导学生了解营养过剩和不足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2. 食物标签解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食物标签,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710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7.png)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1.3 教学难点食物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1.4 教学准备食物图片、食物样本、营养知识PPT。
1.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食物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讲解:介绍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食物营养的了解。
第二章:食物的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组成。
2.2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3 教学难点食物组成与营养素的关系。
食物样本、营养知识PPT。
2.5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讲解:介绍食物的基本组成和营养素的作用。
实验:让学生观察食物样本,了解其组成。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2 教学重点食物的消化系统和工作原理。
3.3 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4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图解、食物样本。
3.5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前两章的内容。
讲解:介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实验:让学生观察食物样本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第四章: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估方法。
营养价值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4.3 教学难点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估。
4.4 教学准备营养知识PPT、食物样本。
4.5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前几章的内容。
讲解:介绍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估方法和指标。
实践:让学生评估食物样本的营养价值。
第五章:健康饮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5.2 教学重点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5.3 教学难点健康饮食的实践方法。
5.4 教学准备营养知识PPT、食物样本。
5.5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前几章的内容。
讲解:介绍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第六章:食物中的蛋白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4d37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6.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 健康饮食的原则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健康饮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健康饮食。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健康饮食的实践作业,如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健康饮食原则的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估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营养师或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营养学说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或农田,增强他们对食物来源和加工过程的认识。
3. 开展“健康食谱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食物与营养》2. 课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健康饮食原则等3. 案例资料: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4. 实物:各种食物样品5. 网络资源:关于营养学说的相关文章和视频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e0cc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7.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促进身体健康。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合理膳食的原则。
3. 实践操作: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三、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及意义。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掌握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查看食品标签,增强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食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学生思考并回答: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合理膳食?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合理膳食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 学生汇报查看结果,分享食品中的营养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食物营养图,展示六大类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来源。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2f4f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1.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食物中营养素的来源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平衡饮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介绍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以及摄入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做到平衡饮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例如,通过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了解淀粉的分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日常饮食中的食物,识别其中的营养物质,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七、学生活动设计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调查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2. 个人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食谱,注意平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b4f4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2.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提高学生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增强其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2.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食物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2. 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物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食物营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合理搭配食物、控制饮食量、避免偏食。
二、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和营养状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食物的营养?如何做到合理饮食?【新课导入】1. 讲解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包括其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2. 分析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给出具体建议。
【案例分析】1. 分析健康饮食实例,如营养均衡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2.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物营养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课后作业:1. 列举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分析其营养价值。
2. 制定一个月的健康饮食计划,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饮食计划,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课堂评价:1. 学生对食物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健康饮食习惯的认同度和实践能力。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饮食行为的反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c02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4.png)
-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讲解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橄榄油中的健康脂肪,米饭、面条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让学生明白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及在日常饮食中的来源。
2.教学难点
-认识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量转换;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均衡饮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食物中的营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知识兴趣浓厚,但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首先,对于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但在具体到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时,有些学生就会出现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掌握食物营养成分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健康饮食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交流表达能力,增进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食物的营养》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的作用及功能;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c655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5.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 学会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能够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关注饮食营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分析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第二课时: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摄入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标准和平衡原则。
3.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食物。
第三课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 学习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第四课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1. 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膳食计划。
3. 分享优秀的膳食计划案例。
第五课时: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2.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学习健康饮食的习惯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物中的营养》2. 课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d0a03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0.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营养物质的作用3. 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食物模型和图片,加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直观认识。
2.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营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饮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演示:展示食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营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饮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合理搭配食物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掌握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3.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食物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活动,让学生参观农场或食品加工厂,加深对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食物营养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df4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4.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一、核心素养
1.培养珍惜粮食、养成饮食节约习惯。
2.养成均衡饮食习惯,提高营养素摄入及补充充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的行为。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引出话题:将讨论重点放在食物中的营养素,讨论不同的食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了解有关营养和营养素的常识,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素,其标准量分别为多少。
3.通过案、例子让学生体会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1.谈论作为有机物,营养素在生物体内的利用,以及营养素的最佳获取渠道。
2.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机物”,以及如何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讲解营养素不同分类及其作用,以及营养过剩与缺乏会带来健康问题。
3.让学生分析饮食习惯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究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带领学生思考,发掘均衡饮食如何造福自己和家人,以及怎样才能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
2.结合分组讨论,让学生们能够在每餐中营养搭配合理,摄取充分的必需营养素,练习今天的饮食技巧,减少不健康的摄入。
3.画重点,导出对本节课的总结,带来饮食结论。
1.重新开展反思活动,思考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学习更加有效性开展准备。
2.共同完成一个小测一测,结合实际分析,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习的心得。
3.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思考,并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理解,进行综合应用练习。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c187fcc22bcd127ff0c33.png)
Without expectations, you will not be disappointed, and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ings beyond yourcontrol.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二、探究过程: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4307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3.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1.了解各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2.掌握如何合理搭配食物,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3.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2.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3.设计一日三餐的健康饮食菜单。
教学重点:1.了解各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2.掌握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合理搭配食物;2.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PPT等多媒体教具;2.相关食物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份食物营养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食物中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有哪些食物可以提供这些营养?Step 2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PPT等多媒体教具,详细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同时结合食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
Step 3 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食物,分析该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并列出能够搭配该食物的其他食物,形成一个健康饮食菜单。
Step 4 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健康饮食菜单,并对其他小组的菜单进行评论和补充。
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从自身身体需求出发,合理选择食物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各类营养成分的存在和作用,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学生对自身身体需求的认识。
通过总结引导,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引入多媒体教具和实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c88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6.png)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食物营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食物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 食物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食物样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展示食物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嗅觉体验食物样品,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 教师简要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4.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食物营养的认识和感受。
练习与思考:1. 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我们需要食物中的营养?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食物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加深对食物营养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总结对食物营养的理解。
第二章:糖类和脂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和脂肪在食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教学重点:1. 糖类和脂肪在食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教学难点:1. 糖类和脂肪在食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含有糖类和脂肪的食物样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展示含有糖类和脂肪的食物样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营养成分。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嗅觉体验食物样品,初步了解糖类和脂肪的存在。
3. 教师详细介绍糖类和脂肪在食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如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等。
4.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糖类和脂肪的认识和感受。
练习与思考:1. 学生思考并回答:糖类和脂肪对身体有什么作用?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食物样品中的糖类和脂肪含量,加深对这两种营养成分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糖类和脂肪的认识。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7e1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1.png)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
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播放录像: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板书糖类)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
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4c43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7.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营养均衡,健康生活。
教学难点:1. 理解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 如何做到营养均衡。
教学准备:1. 食物营养知识PPT。
2. 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食物营养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营养?我们为什么需要营养?2. 学生分享对营养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营养”二字。
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10分钟)1. 教师展示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食物。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3. 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
2. 学生通过食物营养卡片,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3. 学生分享所学,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营养均衡,健康生活(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3.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加深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餐食,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讲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食物中的蛋白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在身体中的作用。
2. 识别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理解蛋白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蛋白质知识PPT。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
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重要性。
《食物中的营养》的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4ae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b.png)
《食物中的营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3. 营养均衡与健康三、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营养均衡与健康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2. 如何做到营养均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均衡导致的疾病。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如何做到营养均衡。
4. 实践活动法:制定个人营养食谱。
第一章: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1.1 介绍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1.2 讲解每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第二章:蛋白质2.1 讲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2 介绍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2.3 分析蛋白质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章:糖类3.1 讲解糖类的生理功能。
3.2 介绍糖类的食物来源。
3.3 分析糖类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四章:脂肪4.1 讲解脂肪的生理功能。
4.2 介绍脂肪的食物来源。
4.3 分析脂肪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五章:维生素、水和无机盐5.1 讲解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5.2 介绍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食物来源。
5.3 分析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六、营养均衡与健康6.1 讲解营养均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6.2 分析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6.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均衡意识。
七、营养不均衡导致的疾病7.1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营养不均衡导致的疾病,如肥胖、贫血、骨质疏松等。
7.2 分析疾病的原因及危害。
7.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如何做到营养均衡8.1 讲解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包括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控制热量摄入等。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f20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e.png)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引入食物的营养概念。
2. 讨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学生们喜欢吃什么食物?为什么?2. 展示不同种类的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分享食物营养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食物图片。
2. 食物营养知识的简短介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食物的成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食物的主要成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食物中的成分。
教学内容:1. 介绍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食物中的成分。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食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食物中的成分。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面包的碳水化合物变化。
3. 讨论食物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食物样品。
2. 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讨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2. 介绍均衡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教学活动:1. 分享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均衡饮食的理解和建议。
3. 展示均衡饮食的示例餐单,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思考。
教学资源:1. 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资料。
2. 均衡饮食的示例餐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食物中的营养素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不同营养素。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周瑾【教案背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
因此,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
本课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教材中关于营养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需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
同样,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全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情分析】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2)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六大营养成分2、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利用网络搜索视频,制作课件。
(2)演示实验材料:蛋白质的辨别实验器材:毛发、酒精灯、火柴、盒装牛奶(3)分组实验材料:脂肪的辨别实验材料: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材料: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面包、米饭等)。
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 揭示探究主题:食物中的营养(板书)二、探究过程: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3)观看视频、幻灯片,汇报交流。
①蛋白质组: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举例:粮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②糖类组: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
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淀粉也是糖类。
我们吃的粮食,如米、麦、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③脂肪组:脂肪俗称油脂。
按来源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
有的脂肪中还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提供的热量较相同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
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
脂肪在人体营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0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植物油、动物油、肥肉……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④维生素组: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代和机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
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则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肌体的新代,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⑤矿物质组: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人体其实是由各种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
其中很多矿物质元素为酶的必需组分,可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渗透压、氧气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系统完整性),也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及维持所必需的。
有些矿物质(如钙、磷、钠、镁、硫、氯化物)含量较大,有些则仅含微量。
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钻、铜、氟、碘、铁、锌、铬、硒、锰、钥。
大多数矿物质(锌除外)都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样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补充。
食盐、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⑥水组: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的水约占体重的6000~7000,少年儿童体的水约占体重的8000。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
例如: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排出体外。
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视频资料。
板书小结:蛋白质、水、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作用。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1)引导:通过探讨交流我们已经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拿出我们上节课调查食物时填写的卡片,将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称的旁边);然后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2)小组活动:先做补充记录,再重新分类并做好统计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3)展示交流(投影仪展示小组统计表)。
(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
(2)实验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①出示:面包、米饭、花生、肥肉、食用油等几种食物②学生讨论汇报:用什么方法来辨别食物中含有淀粉或脂肪呢?③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注意:检验糖类,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检验脂肪实验时,不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
(3)在不方便实验的情况下可以怎样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①投影出示:盒装牛奶②讨论:怎样辨别它的营养成分?③学生小结:看食物包装袋上的说明标签。
注意: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时,应仔细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4)拓展延伸演示辨别蛋白质的方法:用火烧,有烧糊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三、小结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课外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板书设计】食物中的营养蛋白质人体的主要成分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矿物质【教学反思】1、教学容多,但时间只有四十分钟。
本课容非常多,关于食物中的六种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这部分容就足够研究探讨一节课了,但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一天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记录等容也必须完成。
因此,可以进行简单处理,确保重点和难点,做到在四十分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就应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书本只是纯理论的介绍了作用,非常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的教学容易与生活脱节。
如何让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呢?通过“让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习,又让学到的知识指导生活”的方法,通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自主探究。
关于用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和知识基础,往往会造成教师讲要求学生跟着做的局面。
针对这点,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实验来获得知识,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无形中获得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