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

课题7: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灵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让学生画、量、讲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图转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素质。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处理措施: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和AutoCAD 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例题详细分析和作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处理措施:利用组合体空间立体结构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法: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1(节。

)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2(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适当引导。

学法)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1 )给出组合体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借助立体想象平面三视图。

(2)在交流、评价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3(的四重境界。

五、教学过程(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教师活学生活预期效阶段任新课内容复习组合奠定基【复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形式都有哪些呢?垫;奠定表面连接我们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复习回论基础式和形体相切和相交这四种接形式有平齐不平齐不同的连接式,画法不同析形体分析以问题形式思考回答:【提问】某厂需要铸造如图所示的新课引入引入,进行轴承座组合体,同学们能不能画一假设研究,例实生由产张完整规范的工程图纸?鼓励学生大引出轴承座,胆创新,进兴学习激发一步激发学趣习兴趣。

叠加形组合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叠加形组合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叠加形组合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讲出叠加形组合体的特点。

2、可以运用形体分析法,绘制叠加形组合体3、准确判断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

教材分析选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机械制图》第三章组合体1~3节教材以知识点为编写主线,相邻表面的关系,形体分析法分别在1、3节。

本次课程以问题引导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1、3节的内容融合,在解决组合体的绘制问题中,让学生自主发现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习对象分析学生能够绘制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能够判断三视图的对等关系,位置关系时,但在绘制过程中,容易忽视。

组合体的绘制对于学生来讲,形体分析比较形象,单个几何体的绘制不会是问题,主要问题是各个几何体连接处的关系绘制,及相对位置关系在三视图中的统一。

所以在教学中,从简入手,以问题带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多画多练,在画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形体分析法2、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3、叠加形组合体的绘制过程难点:1、组合体的各个组成基本体之间的三视图位置关系2、相邻表面连接关系的三视图绘制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教师及学生用绘图工具、专业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基本几何体三视图为本次课以ppt形式显示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立体图。

程学习做学习准备环节二提出任务要求,绘制轴承座三视图引出本章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引出学习目标。

节学习的目标。

环节三从简入手,绘制形体一的三视图以形体一的三视图的绘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学习任务讲解形体一的三视图的绘制,完成以下学习内容-轴承座的三视图的绘制方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一---------叠加形法。

2、叠加形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形式,位置关系。

3、叠加形组合体的绘制方法-------形体分析法。

环节四形体分析法的学习以练为主,以问为主提问:以上组合体的由---------------------组成,相邻表面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第课时1、形体分析(展示支座模型)支座模型是由几个部分叠加而成的组合体,我们利用支座模型来学习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板书讲述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空心圆柱肋板底板凸台耳板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 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2) 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3) 在俯、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本例中,比较箭头所示两个投射方向,A 向作为主视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支座的结构特征,且表达清晰,符合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因此选择A 向作为主视图。

3、画图步骤〖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1) 选择比例和图纸幅面。

① 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相交凸台的轴线与圆柱 的轴线垂直相交相切两圆柱的通孔连通叠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

②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视图所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2)确定视图位置,画出中心线和基线。

(3)画主要形体直立空心圆柱体(3)画凸台板书集体回答:圆柱体应先从哪个视图画?板书边讲述,边在黑板上作图。

重点强调相贯线的画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4)画底板(5)画肋板与耳板(6)检查并擦去多余作图线,按要求描深板书边讲述,边在小黑板作图。

强调底板两侧与圆柱体相切处的画法,在俯视图中找出切点,主、左视图相切处不封闭。

注意俯视图中被小圆柱挡住的部分为虚线。

板书请一学生上台画耳板的俯视图,另一学生回答作图是否正确。

叠加式组合体

叠加式组合体
课题
叠加式组合体的投影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104
授课时间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第三节
授课教师
黄洁
授课地点
录播室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掌握叠加式组合体的形成方法和画法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组合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教学重点
1、叠加式组合体
2、切割式组合体
3、综合式组合体
教学难点
综合式组合体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图解法、练习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与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出示自学提纲(6分钟)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15分钟)
精讲点拨
(12分钟)
展示点评、师生互动
(8分钟)
回顾目标、当堂检测
(2分钟)
除了把形体叠加起来,还可以把一个整体切掉一部分,或者一部分切掉然后又加上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叠加式的组合体。
【新课】
一、叠加式组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叠加而形成的
(请三位同学分别绘制这三个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40*40*10)(10*40*20)
1、形体共面时,中间的线消失
有一个25*15*10的长方体,在它的左前上方加上一个10*10*10的正方体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边讲解边进行板书
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教学反思:
【复习旧课】
1、辨识老师拿的是那种基本形体
2、绘制形体投影图应该遵循的投影规律是什么?

小学立体图形叠加画法教案

小学立体图形叠加画法教案

小学立体图形叠加画法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立体图形叠加画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学习立体图形的叠加画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叠加要求进行绘制。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立体图形的样例。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并向学生解释其特点和命名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不同面、边和角,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

Step 2:讲解叠加画法1. 向学生介绍立体图形的叠加画法,即通过叠加不同的基本图形来构建立体图形。

2. 以立方体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叠加正方形来构建立方体的各个面。

3. 结合其他常见的立体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等,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叠加画法。

Step 3:练习与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绘制。

2. 学生根据给定的绘图要求,利用彩色纸和剪刀进行实际操作,按照叠加画法绘制所选立体图形。

3. 学生完成绘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Step 4:总结与评价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立体图形的叠加画法和绘制要点。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绘制其他立体图形,并通过叠加画法进行构建。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立体物体,尝试绘制其立体图形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以及其叠加画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立体图形,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引言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叠加组合,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文将介绍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提供一组实例,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这一教学策略。

一、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的原则1. 整体感知与局部掌握: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要求学生从整体中感知并理解各个局部之间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以系统性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细节并形成整体认知的能力。

2. 跨学科融合: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鼓励跨学科的知识融合。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组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看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 导向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循序渐进与后续发展: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循序渐进地设计和安排学习任务。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扩展。

二、叠加式组合体教学设计的方法1.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实际问题相互关联,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实践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项目制学习:将学习内容组织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与交流,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反思讨论: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设计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材分析】
叠加型组合体是本章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即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又是从投影理论过渡到读图的桥梁。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过基本体三视图画法,掌握情况较好;
2、学生对动手实践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但缺乏细致、严谨的态度,故应注意积极引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形体分析法分解叠加型组合体
2、能正确表达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
二、能力目标
学生会画叠加型组合体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与组员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2、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技术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对较复杂的叠加型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绘制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模型教学
【教学用具】
自制模型、绘图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完整版)组合体视图画法教案

(完整版)组合体视图画法教案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01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组合体的形成、分类、视图画法和尺寸
标注等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技能提升情况
02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体分析能力和绘图技
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习态度与习惯
03
学生普遍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
完成作业和课堂任务。
表面交线的分类
根据两立体表面的相对位置,表 面交线可分为相贯线和截交线。
表面交线在组合体视图中的识别
识别方法
在组合体视图中,表面交线通常表现为视图中的图线或图线的 组合。识别表面交线需要分析视图中图线的形成原因和含义, 判断其是否为两个或多个立体表面的交线。
识别步骤
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结构特点,确定可能产生表面交线的部位; 其次根据投影规律,在相应视图上寻找表面交线的投影;最后 根据表面交线的性质,判断其类型及空间位置。
局部放大图
对于组合体中细小结构或 复杂部分,可以采用局部 放大图进行详细表示,以 便于理解和加工。
简化画法
对于某些不影响整体理解 的局部细节,可以采用简 化画法进行表示,如省略 某些圆角、倒角等。
注意事项
在使用局部放大图和简化 画法时,应注意保持与原 图的投影关系一致,并标 注必要的尺寸和说明。
04
通过大量的空间思维训练题和实例分析,提高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的组合体 视图识读打下基础。
典型组合体结构分析举例
叠加型组合体 以叠加型组合体为例,详细讲解其结构特点、视图表达方 法和识读技巧,通过实例演示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绘制过 程。
切割型组合体 以切割型组合体为例,介绍其结构特点、视图表达方法和 识读要点,通过实例演示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绘制过程。

人物叠加构图手法教案设计

人物叠加构图手法教案设计

人物叠加构图手法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人物叠加构图手法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绘画用纸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些著名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使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作品。

-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提问他们对于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Step 2:介绍人物叠加构图手法(10分钟)- 解释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概念和特点,即将多个人物或形象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幅整体的构图。

-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些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例子,并解释每个例子中的构图技巧和效果。

Step 3:分析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15分钟)- 分析一些著名艺术家在作品中使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方法和技巧。

-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分析其中的构图特点和表达意图。

Step 4:练习人物叠加构图手法(20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两个或更多的人物形象,并运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 提供学生绘画用纸和绘画工具,并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5:展示和评价作品(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要解释他们使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意图和效果。

- 全班同学对于每个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

Step 6:总结和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强调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继续观察和运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

教学扩展:1. 邀请一位专业艺术家或设计师来班级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使用人物叠加构图手法的经验和技巧。

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引言:叠加类组合体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方法,它通过将不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方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中心: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多样性: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包括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

3. 递进性: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能力水平,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

4. 反馈机制: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通过及时的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的步骤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确定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筛选教学资源: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习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演示、实践、讨论、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4. 叠加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叠加类组合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机会。

例如,可以结合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或者结合实践活动和网上学习等。

5. 评估和反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案例分析: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下为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叠加类组合体教学设计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图案叠加法绘画教案

图案叠加法绘画教案

图案叠加法绘画教案教案标题:图案叠加法绘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图案叠加法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颜色、形状和线条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图案叠加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运用图案叠加法绘画出具有层次感和视觉效果的作品。

3. 学习如何运用颜色、形状和线条来创造出有趣的图案。

教学准备:1. 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或蜡笔。

2. 不同颜色的绘画颜料、画笔和调色板。

3. 图案叠加法绘画的示例图片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图案叠加法绘画作品,并讨论它们给人的感觉和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图案叠加法来创造出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主体:1. 解释图案叠加法的基本原理,包括颜色的叠加、形状的叠加和线条的叠加。

2. 演示如何使用图案叠加法来绘画一个简单的图案,例如花朵或动物。

3.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图案叠加法来绘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风景、人物或抽象图案。

4. 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同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总结: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他们分享他们使用图案叠加法的体验和感受。

2. 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的图案叠加法的技巧和原理。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图案叠加法,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画廊或美术馆,以欣赏和学习更多关于图案叠加法的艺术作品。

2. 给学生布置一个绘画任务,要求他们运用图案叠加法来创作一个大型的团体艺术作品。

3. 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或课外时间继续练习和探索图案叠加法绘画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中是否成功运用了图案叠加法的技巧。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 图案叠加法绘画的示例图片或艺术作品。

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引言:在现代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

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是一种将不同的教学元素和策略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学习体验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的定义、原则和实施步骤,同时提供一些教师可以使用的实例和建议。

一、定义叠加组合体教学设计是一种针对特定学习目标,将多种教学元素和策略组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这些教学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通过叠加组合这些不同的教学元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原则1. 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和策略,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2. 目标导向: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元素和策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目标。

3. 多元评估:通过不同的教学元素和策略,为学生提供多种评估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周密安排:根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合理组合教学元素和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

2. 筛选教学元素和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筛选适用的教学元素和策略,如讲解、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元素和策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4. 安排教学顺序:根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确定教学顺序和时间分配。

5. 实施教学:根据设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 评估学习效果:通过多元评估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

四、实例和建议1. 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将讲解、小组合作和实地考察等教学元素和策略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授几何相关知识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相关问题,在实地考察中应用所学知识。

CAD1659~62课时平面立体叠加类组合体三视图绘制讲课教案

CAD1659~62课时平面立体叠加类组合体三视图绘制讲课教案

三、知识讲解
6.评分标注
四、作业
20套模拟题第四题
五、小结
1.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 2. 剖视图的绘制--半剖与全剖
改写剖视图
3.左视图半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2.除改画剖视图外,还需补画视图 知识点:
➢平面叠加类组合图三视图 绘制方法;
➢对象捕捉&对象追逐; ➢45°投影线法; ➢投影规律--“三等关系” ➢剖视图绘制
6-4形成过程
1)6-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全剖效果图
3.左视图半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2.除改画剖视图外,还需补画视图 强化练习3
7-4形成过程
1)7-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全剖效果图
3.左视图半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1.直接改画剖视图
强化练习1
2-4形成过程
前面
后面
1)2-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半剖效果图
3.左视图全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1.直接改画剖视图
强化练习2
14-4形成过程
1)14-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全剖效果图
8-4形成过程
1)8-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全剖效果图
3.左视图半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2.除改画剖视图外,还需补画视图 强化练习4
3-4形成过程
1)3-4的立体图形
2)主视图全剖效果图
3.左视图半剖效果图
三、知识讲解
3.改画剖视图步骤
1)利用形体分析方法分析实体图形 2)确定剖视种类(全剖或者半剖)和剖切平面的位置 3)删除剖切平面前 面的线(相贯线) 4)将剖切平面上 结构的线(虚线)改成轮廓线(粗实线) 5)将表达 剖切平面后 可见结构的线(虚线) 改成轮廓线(粗实线),不可见结构的图线删除 6)02图层线进行填充剖面线 7)调整中心线;删除辅助做题的线三、知识解4.填充剖面线 “H”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学习教案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学习教案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课程重点回顾与总结
掌握组合体的基本形体分
01 析及投影特性
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及
03 投影规律
学法绘制组合体三视

掌握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
04
本要求和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生对组合体形体分 析及投影特性的理解
程度
学生运用形体分析法 和线面分析法绘制三
俯视图的形成
俯视图是将物体从上向下 正投影在H面上得到的视 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 宽度。
左视图的形成
左视图是将物体从左向右 正投影在W面上得到的视 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 宽度。
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三视图投影规律及特点
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度相等且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度相 等且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度相等。
视图特点
三视图具有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等特点。真实性是指物体表面的直线或平面在三视图中仍然保持直线或平面 ;积聚性是指当物体的某个面与投影面平行时,该面的投影会积聚成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类似性是指当物体的某 个面与投影面倾斜时,该面的投影会形成一个与原面形状类似的图形。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步骤与技
04

确定主视图和比例尺
选择最能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的一面作为主视图 01 。
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比例 02 尺。
确保主视图投影方向正确,能够清晰表达组合体 03 的主要结构。
绘制底稿并标注尺寸
使用轻细的线条绘制底稿 ,注意保持线条清晰、流 畅。
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 合理布局视图,确保各视 图间投影关系正确。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doc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 7: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灵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让学生画、量、讲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图转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素质。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处理措施: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和AutoCAD 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例题详细分析和作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处理措施:利用组合体空间立体结构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法: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适当引导。

学法(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给出组合体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借助立体想象平面三视图。

(3)在交流、评价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五、教学过程(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阶段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奠定基础【复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形式都有哪些呢?让复习组合体复习回顾我们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机械制图第2版教案-042 画叠加型组合体

机械制图第2版教案-042  画叠加型组合体

教案首页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

授课内容:
一、教学内容
1.画如下图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形体分析轴承座由三个基本形体组成,即底板、轴套和支承板。

支承板底面与
底板叠合,左右斜面与轴套圆柱面相切,三个基本形体的后端面平齐。

(2)视图选择首先选择主视图。

组合体主视图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两个方面,即形体
的安放位置和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时,应能较全面地反映组合体各部
分的形状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3)布置视图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定比例、选图幅、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各视
图的基线,如组合体的底面、端面、对称中心线等。

(4)画图步骤按形体分析法分解各基本形体以及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逐个画
出各基本形体的视图。












教案纸
第页。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第课时下面以支座为例讲解。

1、形体分析(展示支座模型)支座模型是由几个部分叠加而成的组合体,我们利用支座模型来学习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我们如何如何运用三视图将支座准确地表达出来呢(停顿两秒钟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到“画组合体视图的一般方法”板书部分。

(1)分解组合体,分析各部分相对位置。

展示模型,请一学生回答,该组合体由几个部分组成(2)判断相邻表面的关系板书板书讲述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空心肋底凸耳展示模型,请学生集体回答,该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 要尽可能多地反映出组合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2) 考虑组合体的正常位置,把组合体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放置成平行或垂直位置;(3) 在俯、左视图上尽量减少虚线。

本例中,比较箭头所示两个投射方向,A 向作为主视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支座的结构特征,且表达清晰,符合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因此选择A 向作为主视图。

3、画图步骤〖要求学生在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准备绘图工具与老师同步作图,并对照老师的图样检查作图的正确性〗(1) 选择比例和图纸幅面。

① 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

相凸台的轴线与相两圆叠②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视图所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2)确定视图位置,画出中心线和基线。

(3)画主要形体直立空心圆柱体(3)画凸台(4)画底板板书集体回答:圆柱体应先从哪个视图画板书边讲述,边在黑板上作图。

重点强调相贯线的画法,加深重点强调(5)画肋板与耳板(6)检查并擦去多余作图线,按要求描深(作图完毕后,强调对图形的要求:干净、整洁等)(五)课堂小结向学生展示支座组合体三视图,问:我们在画组合体三视图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的印象。

板书边讲述,边在小黑板作图。

强调底板两侧与圆柱体相切处的画法,在俯视图中找出切点,主、左视图相切处不封闭。

机械制图《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引入:1.作业分析和表扬2.复习提问:结合零件说说标注支架组合体尺寸的步骤?讲授:任务4 识读叠加类组合体的三视图(1)——读图的基本要领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读图能力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画图是将实物或想象(创新设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绘制成平面图形(视图)的过程,即从三维空间形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形状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而读图则是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想象、判断,从而想象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的过程,即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空间形体的理解过程(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1.读图的基本要领1)熟练掌握基本体的视图表达特征。

如图4-21是一些基本体的三视图,请在相应的三视图附近写出这些基本体的名称,并画出他们的轴测图。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体的三视图,将它们的形象信息储存在头脑中,对画图和读图都有很大的帮助。

图4-21 一些基本体的三视图结合以上图形提问:如图所示的基本体的三视图中,画各个基本体的三视图时要先画哪个视图?哪几个图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学生边看图老师边提示:看图时要先看最能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视图——画图时先画的那个视图。

2)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每个视图只能反映组合体一个方向的形状。

因此,有时仅凭一个或者两个视图往往不能唯一地确定物体的形状。

如图4-22所示的三组视图,它们的主视图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如图4-22所示的三组视图,他们的主视图都相同,但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实际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a)(b)(c)图4-22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有时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7:叠加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模具形体,学会判断组合体类型,分析选择主视图,选择基准,画三视图,在画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以灵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让学生画、量、讲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
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图转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素质。

2、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一:运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处理措施:通过归纳后的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要求学生熟记顺口溜,并学会分析方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借助多媒体演示和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通过例题详细分析和作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主视图的选取以及组合体空间形状的想象。

处理措施:利用组合体空间立体结构辅助想象,读画结合,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自主探究─进行归纳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1)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要求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分析讲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和最后讲评中适当引导。

学法
(1)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回顾三视图投影规律。

(2)给出组合体的立体图形,使学生能借助立体想象平面三视图。

(3)在交流、评价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五、教学过程(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
阶段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奠定基础
复习回顾
组合体表面连接形式及形体分析法【复习】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形式都有哪些呢?让
我们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
接形式有平齐、不平齐、相切和相交这四种。

不同的连接形
式,画法不同。

复习组合体
表面连接形
式和形体分
析法
新课内容铺
垫;奠定理
论基础;
新课引入
由生产实例引出轴承座,激发学习兴趣【提问】某厂需要铸造如图所示的
轴承座组合体,同学们能不能画一
张完整规范的工程图纸?
思考回答:
以问题形式
引入,进行
假设研究,
鼓励学生大
胆创新,进
一步激发学
习兴趣。

给出任务本节课的任务:
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
思考、讨论设定任务主
线,明确学
习目标。

任务分解
任务1:形体分析一、轴承座的形体分析:
1、轴承座的组成
【提问】该组合体由那几部分组成?
该轴承座属于哪种组合形式?
思考回答:
轴承座由底
板、圆筒、
支撑板、肋
板和凸台五
个基本体叠
加而成。

思考回答:
底板和支撑
板后表面平
齐叠加;肋
板、圆筒对
提高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
力,突破教
学难点。

【思考】五个基本体的三视图草图?
2、基本体表面连接形式
【提问】五个基本体的表面是怎样连接的?称叠加;支撑板和圆筒外表面相切;凸台和圆筒外表面相交,通孔内表面相交
任务2:主视图选取二、主视图的选择
【知识点】在选择视图时,首先要选好主视图。

确定主视图
一般应符合以下原则:
(1)符合自然安放位置
(2)反映形体特征,也就是在主视图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
该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形状及它们之
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提问】应该选取哪个作为主视图呢?
思考回答:
第三个
掌握主视图
选择原则与
方法
任务3:完成三视图三、画底稿
【提问】先定位置还是先定形状?
1、选择比例,布置视图
(1)画图时,尽量选择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
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

(2)按选择的比例,根据组合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三个
视图所占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
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3)布置视图
【知识点】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
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

通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大端
面作为基准线,如右图所示
2、画三视图
【提问】先画主体还是先画局部?
根据先主体后局部的原则,所以必须先画底板和圆筒,再画
支撑板、肋板和凸台。

思考回答:
先定位
思考回答:
先主体后局

【提问】三个视图一起画还是单独画?
为了避免漏线,应尽可能把同一基本体的三面投影联系起来同时作图,不要孤立的完成组合体的一个投影后,再画它的另一面投影。

(1)底板的三视图
底板的基本体是长方体,开两个对称的通孔,下方开通槽,注意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轮廓线的区分。

(2)圆筒的三视图
先画圆筒的主视图,根据三视图投影规律画俯视图和左视图。

(3)支撑板的三视图
支撑板和圆筒的表面连接关系是相切,且切点位于最左最右素线上方,所以俯视图里的两段素线没有,左视图里只是一根支撑体的轮廓线。

【注意】避免多线,当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而光滑的连接在一起时,相切处不存在任何轮廓,所以在投影图中不应画出
切线的投影。

(4)肋板的三视图
注意圆筒与肋板的相交
(5)凸台的三视图
凸台和圆筒相贯,有两条相贯线,即内表面与内表面相贯,外表面与外表面相贯。

画图时,注意相贯线。

3、检查、加深
各部分的底稿画好后,要进行认真检查,然后按规定线型描深,如图所示。

指导学生作图,检查存在的问题。

五、参考资料及学生阅读资料
(1)钱可强.机械制图(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熊洁羽.化工制图(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六、板书设计或电子演示文档
组合体三视图
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关键后其它,三视图一起画。

七、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