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部分试题(粮食水分、灰分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两次烘干法测定粮食、油料水分,当双实 验的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超过0.2%时,需要 重新取样测定,如果四次测定结果均超过允 许差,则取四次测定结果的( )值作为测定 结果,但每个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绝对 差值不得超过(0.5)%。 24、隧道式烘箱法测定粮食水分是,每份式样 的质量为( )g。
11、105℃恒质法测定水分,双实验结果的允许差不超 过( )。A: 0.2 % B: 0.5 % C: 0.1% D: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 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12、采用其他方法测定水分时,其结果与105℃恒质法 比较不超过( )。 A: 0.2% B: 0.5% C: 1.0% D:1.5% 13、测定水分时,宜采用( ),以免造成质轻的试样 飞散。 A: 普通电烘箱 B: 鼓风电烘箱 C: 恒温培养箱 D: 高温炉 14、烘箱内一次烘干的铝盒不宜过多,一次测定的铝 盒最多( )个。A: 8---12 B: 3---5 C: 4---6 D: 15---20
4、国内外测定粮油及其制品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标准 方法是( )。 (A)折射率法 (B)紫外吸收法 (C)凯氏定氮 法 (D)旋光法 5、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样品与硫酸、硫 酸钾、催化剂硫酸铜仪器加热消化,样品中的蛋白 质被分解为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硫酸铵与 氢氧化钠溶液作用释放出氨,用硼酸溶液吸收氨,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含氮量再乘以蛋白质换 算系数。 6、蛋白质换算系数即1g氮相当于蛋白质的克数,一 般取( ) 。
20、隧道式烘箱法测定谷类水分的温度是 (160±2)℃,时间是10min。( 错) 21、当粮食水分在(15.0 )%以上,油料水分 在(13.0 )%以上,均认为是高水分粮油样 品,一般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水分。 22、所谓两次烘干法,就是对一份高水分粮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试样通过(整粒烘干)和(粉碎试样烘 干 )两个过程来测定其水分含量的方法。
第二十章 粮食理化检验
第一节 面筋含量的测定
1、小麦粉加水至含水量高于( )时,能活成面 团。 2、小麦粉湿面筋中含水为( )。 (A)35%~40% (B)45%~50% (C) 55%~60% (D)65%~70% 3、干面筋中75%~80%为面筋蛋白质,5~ 15%为淀粉,5~10%为脂类及无机盐。 4、面筋蛋白质使面团具有黏着性、湿润性、 弹性、韧性、延伸性等流变学特性。
第13章 粮食水分、灰分检验
第一节
水分的测定
1、一般禾谷类粮食的临界水分为( )。 2、一般,油料的临界水分为( )。 3、粮食、油料成分中,( )是最容易变化 的组分,会因散湿而减少或因吸湿而增重。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灰分 4 、目前测定粮食、油料水分含量的方法 有:( ) 、电测法、( ) 以及近红外分光光度 法
第二节 灰分的测定
1、各种粮食、油料所含灰分受品种、生长条 件等影响,含量一般在( )。 A: 0.5%~1.0% B: 1.5%~3.0% C: > 5.0% D: >6.0% 2、就构成灰分的元素而言,主要有(钾、钙、 钠、镁、硫、磷、硅 )等元素。 3、灰分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灰 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 酸不溶性 灰分。 4、灰分通常指( )。A: 总灰分 B: 水溶性 灰分 C: 酸溶性灰分 D: 水不溶性灰分
5、仪器法测定湿面筋,称取试样( )g,加入 ( )ml氯化钠溶液。 5-1、面筋仪法测小麦粉湿面筋时,称取10g小 麦粉样品于洗涤皿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 左右。 A、3ml B、5ml C、8ml D、10ml 6、手工洗面筋法,称取试样10.00±0.01g(换 算为14%水分含量),加入4.6~5.2ml氯化 钠溶液,面团制备时间不能长于3min。。
6、天然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 7、淀粉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或酶水解,生 成还原糖,测定还原糖的量折算淀粉含量。 8、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先用 (α—淀粉酶)水解为(双糖),再用(盐 酸)水解成(单糖)。 8-1、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先用淀粉酶 将淀粉水解为( ),再用盐酸将其水解为 单糖。 A、还原糖 B、非还原糖 C、葡萄糖 D、 双糖
8、测定粒状原粮和成品粮水分时,样品制备方 法:分取样品( 30-50 ) g,除去(大样杂质 矿物质)后,粉碎细度至通过直径(1.5) mm圆孔筛的不少于(90 )%,装入(磨口瓶) 内备用。 9. 测定大豆水分时,样品制备方法:分取样品 (30-50 )g,除去(大样杂质矿物质 ) 后,粉碎细度至通过直径(2.0 )mm圆孔筛的 不少于(90 )%,装入(磨口瓶 )内备用。 10、 测定花生果水分时,样品制备方法:分取 净样约( 100 )g,剥壳,壳、仁分 别称重,计算(出仁总量),将壳(粉碎), 仁切成( 0.5 )mm以下的薄片。
18、易发泡的粉、淀粉、蛋白质等样品,在炭 化之前可在样品上酌加数滴纯植物油。( ) 19、炭化时不允许有燃烧现象发生。 ( ) 20、为防止坩埚破裂,灰化完毕后,应使高温 炉温度降到200℃以下,才打开炉门。( ) 21、坩埚钳在钳热坩埚时,要在电炉上预热。 () 22、含磷量较高的样品灼烧前加入了(乙酸 镁 ),可分散和湿润样品,在高温下变为 氧化镁,提高了灰分的熔点度,避免出现熔 融现象,从而缩短了灰化的时间。
第三节 淀粉含量的测定
1、禾谷类粮食淀粉含量为55~80%。 2、干燥的豆类淀粉含量为16~47%。 3、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约为15%。 4、直链淀粉分子与碘形成的复合体呈( )。 A、红色 B、蓝色 C、蓝紫色 D、红 紫色 5、支链淀粉分子与碘形成的复合体呈( )。 A、红色 B、蓝色 C、蓝紫色 D、红 紫色
11、对于淀粉类样品,坩埚预处理时,先用沸腾的 ( )洗涤,再用大量自来水洗涤,最后用蒸馏 水冲洗,将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在( ) ℃灼烧 ( ) min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12 、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以及大米淀粉至少 称( )g,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称( )g. 13、含磷量较高的豆类及其制品试样,加( )溶 液使其完全湿润,炭化至无烟后,在( ) ℃灼 烧( ) h 14、淀粉类样品炭化至无烟后,在( ) ℃的高 温炉内灼烧至剩余的碳全部消失,一般( ) h可 以灰化完毕.
5、( )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物的总 称。A: 总灰分 B: 水溶性灰分 C: 酸溶性 灰分 D: 酸不溶性灰分 6、将样品经高温处理分解而变为无机态物质 的过程叫( )。A: 灰化 B: 炭化 C: 原 子化 D: 灼烧 7、灰化方法有(干法灰化)、(湿法灰化) 和(低温灰化)。 8、按照灰分的定义,灰分是( )法测定的 结果。A: 干法灰化 B: 湿法灰化 C: 低温 灰化
9、小麦粉灰分含量(干基,%)规定为: 特制一等粉≤0.70 特制二等粉≤0.85 标准粉≤1.10 普通粉≤1.40 10、对于含磷量较高的样品,坩埚预处理时,将 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在( ) ℃灼烧( ) min , 冷却( ) ℃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 min ,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 差不超过( )mg为质量恒定。
15、灰分结果计算时,试样中灰分含量≥10g/100g 时,保留( )位有效数字;灰分含量< 10g/100g时, 保留( )位有效数字. 16、灰分结果计算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 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 均值的( ) % 17、为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 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溅和防止糖、蛋白质、淀 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 溢出坩埚,在灰化前对试样应先进行( )。 A: 炭化 B: 灰化 C: 干法灰化 D: 低温灰化
7、谷物和豆类蛋白质测定,试样制备方法:试 样至少200g,粉碎使其完全通过0.8mm孔径的 筛子,充分混匀。 8、凯氏定氮终点颜色: A混合指示剂 B混合指示剂 9、结果计算,蛋白质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蛋白质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10、粗蛋白质含量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 为1%,粗蛋白质含量10~25%时,允许相 对偏差为2%,粗蛋白质含量10%以下时, 允许相对偏差为3% 。 1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消化过程中,若硫酸损失过多时,可酌量 不加硫酸,勿使瓶内干涸。 B、蒸馏时加入的碱液必须过量。 C、空白测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 得超过0.2mL。 D、消化完全后应立即加水稀释,保存备用。
16、采用定温定时法测定水分,如果用直径 4.5cm铝盒, 需定量试样质量为( )。A: 1g B: 2g C: 3g D: 4g 17、采用定温定时法测定水分,如果用直径 5.5cm铝盒, 需定量试样质量为( )A: 1g B: 2g C: 3g D: 4g 18、定温定时法测定水分,温度为 ( )℃ , 时间为 ( ) min。 19、采用定温定时法测定带壳油料水分,铝盒 规格4.5cm,若壳、仁分别称样,应称取壳 ( 2 )g,仁( 2 )g ;若按壳、仁比例称样(已 知出仁总量为65.0%),则应称取壳 ( 0.700 )g,仁( 1.300 )g 。
5、粮食、油料水分测定方法有105℃恒质法、 ( )、隧道式烘箱法、两次烘干法。 A: 定温定时法 B: 105℃法 C: 130℃法 6、105℃恒质法测定水分原理:将试样置于( ) ℃的温度下干燥至质量不变,试样烘干前后的 质量差即为水分质量。 A: 105±2 B: 103±2 C: 101~105 D: 95~ 105 7、105℃恒质法测定水分,其中恒重指的是前 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g。 A: ±0.005g B: ±0.002g C: ±0.0002g D: ±0.001g
第二节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1、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 用其(物理特性)进行的,如红外线法、折 射率法、旋光法、紫外吸收法。 2、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 用其(化学性质)进行的,如定氮法、双缩脲 法、颜料结合法、酚试剂法。 3、定氮法、双缩脲法、物理方法不具有特异 性,可作为蛋白质总量测定。
8-2、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先用淀粉酶 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再用( )水解双糖为 单糖。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钾 C、盐酸 D、醋酸 9、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 10、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主要成分是酒石酸钾钠 和氢氧化钠。
11、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将测定 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热,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 ( )。 A、便于酶进行水解 B、便于糖的析出 C、使酶的活性增加 D、使淀粉分子运动加剧 12、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水解时 温度控制在55~60℃。 13、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先用(乙醚)洗 去样品中(脂肪),再用(85%乙醇)溶液 除去(可溶性糖类),然后用盐酸水解生成 单糖。
7、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的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 小数) 8、采用机洗法时,同一分析者在同一实验室用同一仪 器和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分析,所得的两次测定结 果的绝对差值,大于下列给定数值的情况不应超过 5%: 小麦籽粒 小麦粉 硬粒小麦 硬粒小麦粗粉粒 9、烘箱干燥法测定干面筋,于130℃烘干2h后取出, 划3~4个平行切口后再放回烘箱继续烘干4h,总计 6h。 10、快速干燥法测定干面筋,加热时间为300±5s。
15、变色硅胶干燥剂置于干燥器底部,占底部容 积的(1/3---1/2 )。 15-1、测定粮食水分时,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 持有效的颜色为( )。A:红色 B:绿色 C: 黄色 D:蓝色 15-2、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硅胶吸收水分后,变 为( )色 A: 粉红 B: 深绿 C: 浅黄 D: 天蓝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