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开题报告
我国分配公平与效率关系平衡探讨【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行政管理我国分配公平与效率关系平衡探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内研究动态国内主流作者在研究公平与效率关系时大多受到对立统一规律的影响,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一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概念。
这种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的理论几乎是完美的和难以驳倒的。
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到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分析中,就具体化为首先分解公平或效率的含义,然后找出哪种形式的公平促进或阻碍效率的提高。
同样地,效率对公平的作用也适用于这种分析方法。
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的分析框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实践中有若干种组合,当对立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公平或效率处于分配过程中的优先地位;当统一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公平或效率处于同等重要地位,这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实践中会出现诸如“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等强调二者对立性的分配原则,以及“兼顾公平与效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强调二者统一性的分配原则。
当然,这种分析范式也不是万能的:首先,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取得对公平与效率内涵的一致理解。
但对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观点:1)从本体论意义上来把握公平。
认为公平表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和谐状态。
公平体现了永恒的追求自由和超越现实的本性,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服务的。
人类的追求自由的理想只能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归根到底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2)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平。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们关于社会公平的观念是具体的,动态的变化的。
公平本身是有前提的,随着社会本身的不断发展,公平本身也在不断发展。
平的不断实现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前提。
公平与效率具有两者呈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反同向的交促互补关系。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效率要优先;社会主义是公有制,还要兼顾公平。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平通常被定义为资源或权利的合理分配,而效率则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配置。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往往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浅析,探讨二者的平衡和协调。
公平和效率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概念。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公平和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福利最大化。
高效的经济运行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平机会和福利保障。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常常存在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为了实现公平,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政策来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如纳税和福利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些政策可能会对市场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浪费,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过分追求经济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和社会不稳定。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可能会采取不公平的劳动和环保政策,从而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破坏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实现两者的统一,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通常情况下,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进行资源再分配,减小贫富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政府也可以通过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和健康水平,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政府还可以通过市场监管和产权保护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的开题报告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公平和效率一直是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议题。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长期争论话题。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平与效率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注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强调了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因此,探讨公平与效率的理论问题及其在我国的政策选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公平与效率的理论问题,并分析我国当前选择公平和效率的合适性及措施的有效性,最终提出建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意义,分析了两者的辩证关系,以及有效权衡两者的方式。
其次,分析我国目前的政策选择,阐释了公平和效率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状况。
最后,探讨了我国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如何更好地平衡公平和效率二者之间的权衡关系,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主要方法。
此外,对我国现行政策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四、预期成果本文旨在提供对公平与效率的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以及我国政策选择的实证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预期成果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阐述公平和效率的概念和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内在联系和市场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的权衡关系。
2. 分析我国政策选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解释当前问题和相关矛盾、挑战,探讨我国在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实践中实现的成效和不足。
3. 就我国现行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若干建议。
对我国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现实思考的开题报告
对我国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现实思考的开题报告【背景介绍】公平与效率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
公平是指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获取财富并享受社会福利。
效率则强调了经济体制的高效率运行,以确保经济能够稳定地增长。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虽然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但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差距,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论点】在当前我国的国情下,公平与效率问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福利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问题。
2. 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虽然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整体上还缺乏创新能力。
在科研机构、教育学校和企业等环境中,创新文化不浓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不足,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效率的能力。
3. 分配制度不完善:虽然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已经实行了一些市场化的分配方式,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分配结构和不完善的制度。
例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分工和收入差距,导致某些人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
【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中国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必须先考虑公平问题,但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这种情况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现在的国情下,如何平衡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1. 如何在推进增长的同时兼顾公平问题?2. 如何建立更加开放和创新的经济体系,提高效率?3. 如何深化当前的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平?【总结】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需重视的两大方面,经济高效的增长与公正的分配的双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上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更好的平衡。
要实现这种平衡,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调控,在市场机制下,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建设标准化、透明度的市场环境;其次要建立更加完善和开放的制度和体系,以科技创新和财政支持为基础,推动市场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均衡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均衡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平与效率一直是组织和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其互相影响和冲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公平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而效率则关注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追求最大的产出和收益。
两者之间的冲突常常会导致组织或者整个社会面临艰难的抉择。
例如,在公司经营决策中,公司可能需要考虑在效率提升与员工福利之间的选择;在政府资源分配中,政府需要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安排好各项政策与项目的优先级。
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模式,是组织和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公平与效率在决策的不同权衡模式下,如何形成稳定的均衡状态。
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研究公平与效率对决策者的影响,分析不同权衡模式下的决策结果,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提高组织和社会的总体效益。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公平与效率的研究现状,评估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构建均衡模型:基于文献综述和实际案例,利用经济学方法构建公平与效率决策的均衡模型,分析其均衡状态和应用前景。
3.模型实证:利用实际案例验证模型中的假设前提及结果,进一步研究模型的适用范围和误差范围。
4.政策建议:根据模型结果和实证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决策者和场景的公平与效率均衡策略,为组织和社会的决策者提供实际指导。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经济学方法,以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为主,辅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建立均衡模型、利用博弈论等数学方法探讨公平与效率均衡问题。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公平与效率均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组织和社会决策者提供实际指导,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公平与效率的再平衡,为组织和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公平与效率一直是社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经济学许多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评价经济发展和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
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平与效率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可操作的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选取影响公平与效率的关键因素,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包括公平指标和效率指标。
2.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专家访谈法和统计方法,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客观性和操作性等因素,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
3.公平与效率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运用建立好的指标体系进行公平与效率分析,并比较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
4.政策建议:在公平与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意见。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为: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可操作的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与衡量方法,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实现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
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公正的核心问题,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要要求。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深入分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到实现两者平衡的途径。
2.通过对公平和效率的理解,加强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认识,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助力建设和谐社会。
3.对于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决策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聚焦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使其达到平衡。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和关系探究2. 公平与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3. 加强公平保障,提高效率水平的途径和措施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以及数理模型分析等多种方法。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公平与效率的探讨,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有以下几点:1. 理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2. 提出一些对于加强公平保障,提高效率水平的可行途径和措施。
3. 对于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各方面决策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改善社会公正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 研究中所选取的案例、数据等方面受时间、地点和个体差异等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2. 研究方法和模型的选择也可能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审慎。
六、研究进度安排初步的规划如下:1. 前期阶段(10天):进行文献研究、信息搜集以及背景调查等,并初步探讨研究框架。
2. 中期阶段(30天):进行深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实例等,通过分析案例、制定和应用数理模型等方法进行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的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即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保持公平和效率的均衡。
二、研究意义公平与效率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更是如此。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学界对于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和实践意义的探讨非常必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
在理论方面,本文将从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公平与效率的本质和关系,共同推动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
在实践方面,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中的内在逻辑和经验启示。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历史进程,为今后研究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五、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1. 文献研究,搜集相关文献,修订文献综述,用于论文框架的制定。
时间:2周。
2. 论文框架的制定,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目标、研究内容,并制定相应研究计划。
时间:1周。
3. 理论分析,通过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来分析公平与效率的本质和关系。
时间:4周。
4. 历史演变分析,对我国公平与效率观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内在逻辑和经验启示。
时间:4周。
5. 文章总结和修改,包括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论文修改和润色等。
时间:2周。
总时间:13周。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公平是指资源的分配平等,效率是指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公平和效率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矛盾的,其中一个的实现,往往会对另一个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成为了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当追求效率时,可能会对公平造成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率就是追求资源的最大利用,而这往往要求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资源的分配是由价格和需求来决定的。
这意味着,那些财富拥有量较少的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他们可能无法购买到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如医疗保健服务,甚至是食品等。
这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不断升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当追求公平时,可能会对效率造成影响。
当政府在分配资源时强调公平时,会存在过度的分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公平原则会减缓资本的生产效率和创新不足造成资源浪费。
当涉及到成本和效率时,一些有效的经济活动,如技术创新,可能会得到较少的投资。
这将导致经济停滞和劣质产品的出现,进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
然而,公平和效率并不是孤立的概念,它们可以互相促进和支持。
在一定条件下,公平可以促进效率的实现。
公平的实现可以促进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使他们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平等的背景下,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和技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此外,公平还可以增加市场的竞争性,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加生产效率,从而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最后,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需要结合多种经济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只有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增加相关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灵活性,以促进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并同时改进资源使用的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没有公平和效率平衡的经济体制将产生不可预测的社会与经济影响,因此,建立的实现公平和效率平衡的经济体制是每一个时代的需要。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的开题报告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背景介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一些领域中,为了实现高效率,就可能会产生分配不合理,甚至是不公平的现象,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探寻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公平和效率的定义及其联系的分析,探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如何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搜集与公平和效率相关的文献及政策文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访谈法主要通过对政策制定者、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等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平和效率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法主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对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平和效率的定义及联系分析- 公平的定义及其实现方式- 效率的定义及其实现方式-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联系和矛盾2.公平和效率的互动关系探析- 公平如何促进效率- 效率如何促进公平- 公平和效率如何相互制约3.如何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协调发展- 探索新的制度机制,促进公平和效率并行- 加强社会调节和监管,防止公平和效率的失衡- 建立公平和效率的合理衡量指标,实现平衡发展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发展,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也是经济发展中需要平衡的两个目标。
公平强调资源的合理分配,关注社会的公正和平等;而效率强调生产资源的最优利用,关注经济的增长和效益。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经济、政治和伦理的复杂问题。
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为了实现公平,需要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得较富裕的群体为了社会的公正需要承担一定的负担。
这种资源再分配可能会导致效率的降低。
税收的增加会减少个人或企业的剩余收入,减少他们的投资和创造就业的意愿,从而对经济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不平等的加剧。
如果资源完全由市场决定,富人可能会更加富有,穷人可能会更加贫穷,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公平和效率并非完全对立的。
事实上,公平和效率可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公平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公民的参与度。
一个公平的社会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信任,促进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释放,从而增加经济的发展潜力。
效率也可以促进公平的实现。
当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时,社会的整体福利会增加,从而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公平的调整和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
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关键。
为了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纳税和社会福利政策来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政府也应该为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制度保障,以提高经济的效率。
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机会也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社会经济中,公平和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平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中不同个体获得公正机会的情况。
效率则指的是在资源利用上实现最佳化,即在给定资源条件下,通过最小的成本或最大的产出来达到目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体系通常追求效率,在市场中通过供需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效率追求往往容易导致财富与机会的不平等,一些群体可能会在经济增长中被边缘化。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效率往往会忽视公平的要求。
反过来,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效率的牺牲。
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为了提供福利和公共服务,政府需要大量的资源,这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
如果资源分配主要基于政府的裁决,就容易出现腐败和不公正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效率的实现。
公平与效率并不完全对立,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公平有助于实现效率。
通过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创新,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平还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而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效率也可以促进公平。
通过提高经济总体水平,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降低贫困率,进而实现相对公平的分配。
在现实中,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会对公平和效率有不同的侧重点。
发达国家更注重公平和社会保障,而新兴国家更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
在追求公平和效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公平与效率在社会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和互动关系。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效率可能导致不公平的问题,而过度追求公平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率的实现。
公平与效率并非对立,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效率、公平与人的发展的开题报告
效率、公平与人的发展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效率、公平与人的发展一、研究背景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效率、公平以及人的发展是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效率是指实现目标的速度和质量,公平是指机会和资源的公正分配,人的发展是指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效率、公平以及人的发展的关注也不断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效率、公平以及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包括:1. 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探讨;2. 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3. 基于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分析现实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提高社会效率、实现公平分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 增进对于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3. 对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贡献管理知识和经验。
三、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进度安排为:1. 阶段一: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确定研究内容及指导思路。
预计时间:1个月。
2. 阶段二:与社会、政府工作部门、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问卷调查。
预计时间:2个月。
3. 阶段三:基于调查和实证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同时,与研究现实问题相关部门沟通,确定解决方案。
预计时间:3个月。
4. 阶段四:撰写论文和学术报告。
预计时间:2个月。
四、参考文献1. Huang, Q., & Guo, F. (2018). Efficiency, equity, and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Management World, (1), 49-64.2. 王晓霞. 公平正义视角下效率与人的发展的平衡问题[J]. 现代企业,2017(10):35-37.3. 郭谷. 效率、公平与人的发展[D]. 北京师范大学, 2015.5. 杨宇航. 效率、公平与人的发展[J]. 中国经济导刊, 2019(3):23-28.。
浅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 年10 月16 日1 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1。
1 课题的目的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效率与公平,两者是对立的,不能同时兼得,如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说“为了效率就要牺牲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州¨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科尔内也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
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
但是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求两者最佳的结合点。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及其解决并非只是鱼和熊掌、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并暗含着多种组合关系,而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探求二者的动态平衡,也许我们也可以引用何怀宏先生在〈公平的正义)一书中说。
真理就是中道,真理就在中间吡引,但是如何达到这一中道是非常困难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在收人分配方面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平均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
这一政策后来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被概括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十六大在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因此,课题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中的公平和效率关系作了回顾,并在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要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为原则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2 课题的意义1。
2.1 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而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公平是社会公正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真正的平衡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同时,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人民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意味着,现有的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关系需要进行重新评估,以更好地适应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条件下,对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2.1 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出发,探究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其权衡关系研究(2)当前中国社会公平和效率的现状及其变化(3)当前中国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平与效率的统一(4)从制度、政策、文化等角度探究公平与效率的实现路径和手段2.2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真正平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研究部分将以文献综述、概念分析等方式展开,主要用于探讨公平与效率的概念、权衡关系及其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证研究部分将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平与效率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对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其权衡关系做出更为深刻的阐述和理解;(2)系统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及其变化趋势;(3)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公平与效率统一措施和建议,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
如果缺少公平期望,即使经济增长快速,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缺乏驱动力。
因此,深入研究公平与效率间的相互影响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对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并进。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1. 研究背景分析首先,分析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内涵,了解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
2. 理论与实证分析探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影响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包括收入分配、税制、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
3. 国际、国内现状比较与对策建议通过对比国际和国内各国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和实施情况,得出结论,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三、预计研究成果1. 更加深入的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和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公平与效率平衡的限制与瓶颈,为社会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2. 找出影响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并进。
3. 在国际与国内现状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公平与效率现状,为中国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策略。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数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收入分配机制、税收政策、公共服务供给等因素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的政策建议。
五、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一个月):收集相关文献,查阅资料,制定论文框架及思路。
第二阶段(两个月):梳理理论模型、分析分配机制、简述税收政策、解析公共服务供给等因素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分析的开题报告
建国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社会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公平与效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一直备受重视,并且一直在演进和调整。
建国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保持二者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当今我国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分析,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对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通过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历史演进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辅相成的特点,从而寻找到促进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选题内容:1.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其关系在分析公平与效率的演进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并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2. 建国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进本部分将对于建国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发展历程进行分阶段的梳理和总结,从中探究其演进的规律和趋势。
3. 当前我国公平与效率面临的挑战本部分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公平与效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 促进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建议本部分在前面的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政策、法律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
四、选题方法: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公平与效率的演进历程以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2. 比较法:通过对于不同时期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其演进规律和趋势。
3. 经验法:对我国近年来在推进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进一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意义
公平与效率一直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在我国这个经济转型时期,公平与效率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这个背景下,对
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状及其特点;
3.我国公平与效率存在的问题;
4.整合公平与效率的路径选择;
5.政策建议和思路探讨。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数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2.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并测度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调查和访谈实证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
4.借助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的预期结果
通过对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预期能够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1.梳理清晰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状;
2.揭示我国公平与效率存在的问题;
3.提出整合公平与效率的路径选择;
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思路探讨。
五、研究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的可行性较高。
首先,相关文献和数据较为丰富和完善,可以为研究提供足够的基础;其次,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得到了证实和应用,在研究中也具备可行性;最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能够直接深入到现实的情况中,更具有可靠性。
开题报告范文分析政府公共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平衡
开题报告范文分析政府公共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平衡一、引言政府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及其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众利益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活动。
在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既要追求高效率,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公平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因此,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定义与特点1. 效率的定义与特点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产出来实现目标的能力。
在政府公共管理中,高效率可以提高行政效能,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公众需求。
2. 公平的定义与特点公平是指社会资源和福利的合理配置,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公正的待遇和机会。
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减少社会冲突,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平衡问题1. 效率与公平的冲突效率和公平往往在一些情况下存在冲突。
例如,在资源分配中,为了提高效率,政府可能会优先满足高效利用资源的部门或群体,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公平权益。
2. 影响效率与公平平衡的因素(1)资源配置机制: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会对效率与公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市场机制追求效率,而政府干预追求公平。
在资源配置中,需要权衡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比例,确保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2)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可以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可以提高政府行为的效率,并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
(3)信息不对称和腐败问题:信息不对称和腐败现象会严重影响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建立反腐败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实现效率与公平平衡的策略1. 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政府需要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环节和办事程序,推动政务公开,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 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政府应建立公平而高效的资源分配机制,注重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兼顾区域差异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
经济伦理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开题报告
经济伦理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通常是相互对立的。
传统经济学强调的是效率,即追求最大化社会总产出的经济系统。
然而,在实践中,追求纯粹的效率往往会忽视社会公平问题,而导致不平等和社会不稳定。
因此,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
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深入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分析市场经济中各种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其次,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在效率与公平方面的做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构建更加高效的市场经济模式;最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支持,帮助其更好的平衡效率与公平问题,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效率与公平的概念界定,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在平衡效率与公平方面所采用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和实施的成功案例等。
其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对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4.预期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预计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公平问题,市场失灵是造成市场经济效率下降和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在平衡效率与公平方面,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最后,针对当前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以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5.参考文献Arrow, K. J., 1972. Gifts and exchanges.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4),pp.343-362.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en, A. K., 2009. The idea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Stiglitz, J. E., 1998. 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processes. World Development, 26(7), pp. 1213-1234.Waldron, J., 2009.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iberalism.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9(236), pp. 439-4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 年10 月16 日1 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1.1 课题的目的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效率与公平,两者是对立的,不能同时兼得,如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说“为了效率就要牺牲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州¨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科尔内也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
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
但是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求两者最佳的结合点。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及其解决并非只是鱼和熊掌、非此即彼的关系。
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并暗含着多种组合关系,而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探求二者的动态平衡,也许我们也可以引用何怀宏先生在<公平的正义)一书中说。
真理就是中道,真理就在中间吡引,但是如何达到这一中道是非常困难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在收人分配方面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平均主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
这一政策后来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被概括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十六大在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因此,课题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中的公平和效率关系作了回顾,并在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要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为原则建立和谐收入分配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2 课题的意义1.2.1 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
H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同样要求人们从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去研究它。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视角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研究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做重新审视。
1.2.2 课题研究将为我国各级党政部门制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极创新。
本课题研究将重新审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传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有其历史合理性,也有其时代局限性,这种公平效率观应该在政策实践中逐渐淡出,代之以新的公平效率观——公平效率并重的公平效率观。
何为公平和效率并重?在政策操作层面上如何实现公平效率并重?这是课题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点,希望研究结论能为我国各级党政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3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1.3.1 我国关于公平、效率与和谐社会的研究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效率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笔者利用中国期稍全文数据库(CNKI),对1994年至2006年期闻关于“公平’’、“效率"“和谐”方面的文章进行检索和分类统计,剔除部分无关文献后,共检出相关文献65篇。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列缺陷:第一、研究成果数量裎对不足表明,放构建社会主义霸谐社会的视焦研究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从公平效率关系视角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界的注意,但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第二、研究成果不够系统深入,大多数论文都是在泛泛而论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l襁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1.3.2.国外研究成果综述国外学术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
在西方经济学界,特别是规范经济学分析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论著甚多,但不同的论者所特的阶级立场、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各不相同。
在如何处理两者关系问题上也主张各异。
在长期的学术交锋中,基本上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观点:第一,效率优先论。
经济自由主义各流派,都强调市场挽制在资源鬣置中的菱要性,把与市场作用褶联系的效率作为优先的政策目标,反对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保持收入均等化政策,认为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损害;第二,公平优先论。
善家予预学派将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认为公平是一种天赋权利,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收入就不可能公平分配。
因此,应在政府的干预下缩小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推行社会福利事业;第三,公平与效率最优交游论。
以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ArthurM.Okun)为代表。
这种观点认为公平和效率两个政策目标同等重要,没有先后次序,必须兼颥,印如何以最小的不平等获取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损失获取最大的公平。
公平和效率之间虽然有矛盾,但二者相互妥协是有可能的,社会只能在公平和效率、结果公乎与祝会公平之间达成妥协。
2 课题主要工作(设计思想、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2.1 课题设计思想首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讨论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此基勰上,对论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进行说明。
接着在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公平效率思想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理论做出的贡献。
然后分析公平效率失衡的现状、原因和危害,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依据、背景和意义。
在分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出“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公平效率观。
最后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现实政策选择。
即,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公平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发展成果能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广大职工权利;必须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必须完善立法,控制社会员之间贫富差距;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弱势群体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充分落实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2.2 本课题拟采用的方法及手段本论文在对中国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概念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中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相关问题。
3 完成课题的条件、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3.1 完成课题的条件到书店或图书馆查找有关的书籍和期刊资料;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资料;借鉴优秀的博硕论文;向指导老师请教。
3.2 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3.2.1 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课题中待需研究的问题较多,不能对其一一研究。
(2)搜集的资料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对确认研究方法有些困难。
(3)搜集的资料涉及面较多,对中心内容的归纳比较困难。
3.2.2 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认真研读所搜集的资料,并对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阅读相关的优秀硕博论文,掌握其写作方法。
(3)请指导老师指导。
4 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课题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 - 4周):主要工作是加深对题目的认识,明确写作要求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大量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5 - 7周):主要工作是依据题目,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
草拟提纲,并上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对提纲进行修改、完善提纲,最终确定提纲。
上交开题报告供指导教师审阅。
第三阶段(8 -14周):主要工作是依据提纲和撰写要求写论文初稿,上交初稿给指导老师审阅,依据审阅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初稿,并最终定稿。
第四阶段(15-16周):主要工作是依据撰写规范及排版要求对定稿进行排版,并对排版后的论文进行打印、装订,最后上交论文及相关资料。
第五阶段(17-18周):进一步熟悉掌握论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深入理解论文中的主要内容,撰写答辩提纲,做好答辩前准备工作,并进行答辩。
5 主要参考资料[1]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一重大抉择.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任碧云.从贫富差距的扩大看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4] 王绍光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5] 何建华:《分配正义的历史内涵及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考察》,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9期[6] 尹吉成:《论效率公平的和谐》,《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7] 陈德华: 《论新形势下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8] 赵俊兰: 《如何认识和对待当前收入分配的差距》,《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9] 孙辉: 《关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的基点思考》,《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10] 邓海超: 《关于贫富差距的理性思考》,《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11] 白云伟,马小芳: 《关于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12] 宋耀明,戎杰《试论当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难经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3] 叶德磊:《微观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14] 牛先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15]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 李牧耘.马克思主义的效率与公平观.理论视野,2005指导教师评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