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在美国
海尔,闯入美国本土的“入侵者”
![海尔,闯入美国本土的“入侵者”](https://img.taocdn.com/s3/m/ea3f9b345727a5e9856a617a.png)
海 尔 在 美 国 经 销 也 是 一 波 三 折 。19 年 打 入 沃 尔 玛 99
时 , 家 根 本 不 认 , 么 也 挤 不 进 去 , 尔 就 采 取 。 回 人 怎 海 迂 战 术 , 沃 尔 玛 周 围 设 点 专 卖 , 些 好 奇 的 美 国 人 买 在 一 回 家 去 觉 得 挺 好 用 , 到 沃 尔 玛 问 , 没 有 海 尔 ? 一 回 就 有 两 回 , 尔 玛 的 经 理 很 纳 闷 , 主 动 同海 尔 商 量 合 作 代 沃 就
维普资讯
去 年 以 来 , 岛 海 尔总 部 不 断 接 到 大 洋 彼 岸 —— 美 青
国 海 尔 生 产 中 心 传 来 的 好 消 息 : 世 界 上 最 著 名 的 连 锁
店 —— 沃 尔玛 又 新 进 两 种 小 型 电冰箱 和 两 种 小 型 冷 柜 ,
销 售 ), 后 才 开 始 打 自 己 的 品 牌 。 而 在 美 国 设 立 “ 然 海
尔 美 国 贸 易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和 投 资 建 立 “ 尔 美 国 生 产 海
中 心 , 是 在 近 5 之 后 , 时 海 尔 已 积 累 了 较 多 的 有 则 年 这 关 美 国 市 场 的 经 验 。 张 瑞 敏 不 止 一 次 强 调 , 际 化 的 海 国
尔 是 有 原 则 的 , 就 是 “ 有 市 场 后 有 工 厂 。 在 海 外 那 先 设 厂 , 先 要 开 发 当 地 市 场 , 品 牌 出 口 达 到 在 当 地 设 首 使 厂 的 盈 亏 平 衡 点 ,即 “ 场 的 竞 争 力 是 海 外 建 厂 的 前 市
提 。海 尔 进 入 美 国 时 就 认 真 调 查 测 算 过 , 美 国建 一 在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e307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9.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市场概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度发达的家电销售渠道。
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进军美国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市场机会和挑战等方面。
二、市场环境分析1. 经济环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家电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 政策环境:美国政府对进口家电产品实施一定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这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但同时,美国也鼓励外国企业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以推动本土就业和经济发展。
3. 文化环境:美国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品质、功能和设计,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
海尔需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创新。
三、竞争对手分析1. 美国本土企业:美国拥有众多家电企业,如惠普、戴尔等。
这些企业在本土市场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优势,是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2. 其他国际企业:除了美国本土企业,海尔还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国际家电企业的竞争,如三星、LG等。
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四、市场机会分析1. 消费升级需求: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海尔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高性能和高智能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绿色环保意识:美国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较高,海尔可以通过推出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来抓住这一市场机会。
3. 互联网智能化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电市场在美国逐渐兴起。
海尔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智能化的家电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
五、市场挑战分析1. 品牌认知度: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贸易壁垒:美国政府对进口家电产品实施一定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这对海尔的进口销售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
![“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470520c80c22590102029d14.png)
●
-
t — t j
正
韩
际化 的 “ 海尔” 是有原则 的 , 那就 是 “ 先有市 场后 有工 厂” 即 “ , 市 场 的竞 争 力 是 海 外 建 厂 的前
提” “ 尔”在地理 位置上 的拓 海
公 场所的 “ 海尔”小 型电冰箱在 美 国 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 最 受 欢 迎 的产 品 , 2 0 年其市场 占有率可望由原 01
成立莎保 罗有 限公司 ; 97年 6 19 月 海 尔集 团在菲 律 宾 成立 海 尔 L K电器有限公 司 . G 同年 8月 又在马来西亚组 建海尔工业 ( 亚
细亚 ) 有限公司 。按张瑞敏 的说
据 了 13的市场 ; 尔 窗式空 /
调机在美国也具有广 阔的市场空
间, 0 年其销售量可望翻番。 2 1 0
来 的 2 %上升 到 4 % ;“ 尔 ” 5 0 海 冷柜 已在美国同类 型号产 品中 占
海 - 0 了 I 尔 o 、 c = 0 _ 『 ' ,
0
_. _.
一
展也是传统 的先近后远 。95年 19 7月海尔集 团在香港成立 贸易公
司 ;9 6年 6月海尔集 团在印尼 19
_'
不少人谈到 “ 海尔”国际化 之路 时, 都津津乐道于 “ 尔” 海 的 “ 先难后易 ” 战略 , 海尔” 即 闯荡
世界 , 先是把 产品 出口到发达 国
国 【 _ 。 = . :
家 到要求 最 严 格 的市 场 刨 牌 子, 然后再 以高屋建瓴之势 打开 发展 中国家市 场。 但是从 “ 尔” 海 进人美 国市场 的发展 路线来看 , “ 海尔” 却是采用 了务实 的 “ 易 先 后难” 战略 , 通过循序渐进 , 打 稳 稳扎 , 逐步拓展 了美 国市场 。
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
![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6066ce16a216147917112859.png)
4、渠道策略:海尔在 美国的销售渠道主要是 直接进入商场,直接面向消费者,例如进入沃 尔玛连锁销售,专门为格雷格连锁店生产冰箱 系列等措施,这种销售方式能更直接面向终端 消费者,减少中间经销商的环节,节约了费用, 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由消费者反馈回来的对产 品的意见和评价,海尔正是通过科学合理及全 面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才最终在强手如云的美 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成功。
问题二:通过此案例如何 理解“市场营销” 这个概念?
分析:
市场营销是以实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等 各方面的利益为目的,对顾客价值进行 识别、创造、传递、传播和监督,并将 客户关系的维系和管理融入各项工作之 中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海尔以顾客为中心,创造高质量小型冰 箱,定价低,大力宣传(广世界上 最难进入的市场。亚洲许多公司都在这个市 场上栽了跟斗。目前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 品,打出中国品牌的企业,海尔是第一家。 美国南卡州新一届的商务部部长费思在 参观海尔集团时指出,“海尔是一个成功的 案例,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经营最成 功的范例。”2003年10月的美国《福布斯》 杂志评价海尔为“海尔是中国在海外最有影 响力的品牌”。 至2003年,海尔的全球销售收入已由 1998年刚刚开始明确国际化战略时的191亿人 民币上升到72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总结:
海尔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在 美国投资建厂经营最成功的范例。 分析 美国市场环境,研究顾客行为,灵活运 用4P理论,最终海尔的国际化经营取得 了辉煌的业绩!
二:4P理论
1、海尔的产品策略: 采用当地化战略 , 强调针对当地市场的特殊需求设计和营销产 品。提供的产品特别考虑了不同地方的需求 差异。中国的产品策略由于没有品牌,利润 的大头被拥有品牌的外国公司赚走,因此中 国的企业要走出去首先应将自己的品牌带出 去并尽快在国外打响这一点正是海尔模式的 一个主要背景。海尔认为如果不在海外树立 海尔自己的品牌,还而最终只能替国外品牌 打工只能为之生存,张瑞敏认为海尔走出去 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世界名牌。
海尔案例
![海尔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1e8b39a32d7375a417804b.png)
问题一:海尔为什么能在强手 如云的美国取得成功?
一:海尔对美国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行调研
• 需求潜力:1998、1999年,海尔小型冰箱 在美国占到超过30%的市场份额,由于产 品结构的更加合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 提高。 • 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海尔发现美国的家庭 人口正在变少,小型冰箱将会越来越受欢 迎。而且海尔战略的另一部分是对消费群 体的定位,它针对的是对家电还没有形成 任何习惯性购买行为的年轻人。
2、价格策略:主要靠降低成本取得竞争 优势,在海外市场的目的一是要使产 品本土化,二是要进一步降低产品的 成本。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使价格更具竞争力,而不是作为外国 公司的廉价供货商而拼个你死我活。
• 3、促销:广告。为加强其品牌战略, 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 汽车站和电视。开通免费热线电话, 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开 通的免费热线电话服务已覆盖全美。
•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
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 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 •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
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 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 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 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 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 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 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 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 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cbee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b.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引言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
近年来,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进军美国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背景、目标、竞争环境、市场机会以及市场推广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二、背景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海尔集团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因此海尔决定进军美国市场。
三、目标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在短期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具体目标包括:1.在美国市场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2.实现销售额的稳步增长,并逐步提高市场份额;3.与当地的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销售渠道;4.提供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
四、竞争环境进入美国市场,海尔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美国家电市场已经存在着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如惠而浦、西门子、LG等。
这些品牌已经在美国市场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还存在一些本土品牌和小型企业的竞争。
因此,海尔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来与这些竞争对手竞争。
五、市场机会尽管竞争激烈,但海尔进军美国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市场机会:1.美国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和环保的家电产品有较高的需求,这与海尔的产品定位相符;2.美国市场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不断增长,海尔作为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可以借助自身技术优势抓住这一机会;3.海尔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经验,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来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
六、市场推广策略为了成功进军美国市场,海尔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1.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活动,提高海尔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产品定位:根据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确定海尔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并通过产品创新和研发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在美国亏了吗?
![海尔在美国亏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4541d5da84254b35eefd345f.png)
对 品 牌 的 提 升 作 用 。 简 而 言 之 海 尔在 美 国 和 欧 洲 市 场 投 资建 厂 , 想 赚 “ 声 ” 多 于 “ 润 ” 名 利 。
市场运营费用较低
至 于 运 营 和 营 销 费 用 .由 于 海 尔 在 选 择 市 场 切 入 产 品 和 切 入 战 略 时 充 分 考 虑 了竞 争 对 手 的 反 应 和 目标 客 户 的选 取 从 而 在 避 免 了价 格 战 的 同 时 也 避 免 了高 额 的 广告 投 入 。
为 了保 持 自 己 ” 主 ”地 位 .在 竞争 策 略 上 必 须 进 行 调 整 。 霸
惠和 政 策 支持 。 中主 要 包 括 为期 五 年 的雇 工 工 资税 抵 减 优 其
惠 .海 尔每 创 造 一 个 就 业 机 会 可 以抵 减 2 0 5 0美 元 .预 计 总 额可 高 达 5 9万 美 元:房 地 产 税 减 免 优 惠 .以海 尔 2 0 0 4 0万 美元 的投 资额 度 可 以享 受 3 0万 美 元 的 税 收 减 免 .以及 8 3 4 万美 元 的销 售 税 减免 和 南卡 罗 莱  ̄ 'l 府 专为 创造 就 业机 会 -. 政 IH a' 的外 国企 业 投 资 提 供 的优 惠政 策 。 些 税 收 减 免 和鼓 励 投 资 这
系最 稳 定 的 州之 一 :工 会 数 目全 美最 少 ,因劳 资 纠纷 引 起 的 停 工 率 在 美 国也 处 于最 低 水 平 .1 9 7年 只有 0 1 的工 作 时 9 .% 间 因 为工人 罢工 而 受 到损 失 。这 样 的 劳 工关 系 使得 海 尔 经 常 需要 加 班 时也 没 有工 会 加 以阻挠 。 在 其 它地 方 是 不可 能 的 。 这
中国人的骄傲海尔全球布局概况
![中国人的骄傲海尔全球布局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b329cf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1.png)
中国人的骄傲海尔全球布局概况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
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代表着海尔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即海尔要在美国扎根下去。
海尔美誉飘香美国市场,海尔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为美国消费者留下了美誉取得了赞誉。
设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线从单一的小冰箱、小冷柜,发展成同主流品牌竞争的庞大产品群,2003年荣获全美产品设计"金锤"奖。
2004年7月1日,美国Target连锁店与海尔联合在纽约创下了7小时内销售7000台空调的惊人纪录。
这种罕见的热销现象,引起了美国著名家电零售周刊《HFN》的关注,并于7月5日用整版大篇幅深入报道了这次空调造势活动。
目前,海尔产品已顺利入驻美国排名前10大的连锁集团,并获得"最佳供货商"、"免检供货商资格"等荣誉。
海尔在美国的社会贡献得到当地认可和称赞。
为表彰海尔对南卡投资和对当地发展所做的贡献,开姆顿市所在的Kershaw县政府将2001年的"社区贡献奖"颁发给了海尔;2002年,南卡州政府更授予海尔美国工厂"创造就业奖",而且为了支持南卡工厂更好更快的发展,南卡州政府还给予海尔美国工厂优惠的工资税返还待遇,该项目被政府认为是贸易带动投资的典范;市政府无偿将市里的一条大路命名为"海尔大道",这是美国国内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
海尔空调意大利米兰展(图)2月28日-3月3日,在意大利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国际供暖制冷空调卫生洁具及浴室设备展览会。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8328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1.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引言海尔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近年来,海尔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其中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海尔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背景、目标、策略以及市场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二、背景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进军美国市场是海尔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家电需求,海尔希望通过进军美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目标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主要目标是成为该市场的领先品牌之一。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高海尔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
2.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提供高品质、创新的产品,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 建立良好的渠道合作关系:与美国当地的零售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能够广泛地进入市场。
4.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后支持,增强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信任。
四、策略为了实现进军美国市场的目标,海尔制定了以下策略:1. 产品创新:海尔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
例如,推出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冰箱和洗衣机,以满足美国消费者对科技化家电的需求。
2. 市场定位:海尔将通过市场细分的方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系列的产品。
例如,针对高端消费者推出豪华系列产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推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3. 品牌营销:海尔将加大在美国市场的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展示海尔产品的优势和特点。
同时,海尔还将选择适合的体育赛事进行赞助,提升品牌知名度。
4. 渠道合作:海尔将与美国当地的大型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此外,海尔还将积极开拓在线销售渠道,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8708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a.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开始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其中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暗地里的原因和策略。
一、市场需求的挖掘1.1 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海尔通过深入研究美国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1.2 家电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电在美国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
海尔积极研发智能家电产品,满足美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的需求。
1.3 环保意识的兴起:美国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海尔积极推出环保型家电产品,满足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2.1 品牌定位和形象塑造:海尔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形象塑造,将自身定位为高品质、可靠的家电品牌。
同时,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2 渠道拓展和销售网络建设:海尔积极寻觅合作火伴,与美国当地的零售商和电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渠道。
同时,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2.3 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海尔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积极进行市场推广。
同时,与美国当地的媒体合作,提高品牌暴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三、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3.1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海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符合美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例如,推出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洗衣机、冰箱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科技家电的需求。
3.2 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海尔注重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3 适应市场需求的定制化产品:海尔根据美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
例如,推出适应美国家庭需求的大容量洗衣机、多功能厨房电器等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品牌口碑和用户口碑的建立4.1 用户评价和反馈的重视:海尔重视用户评价和反馈,通过积极回应用户的问题和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cd23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7.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海尔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计划进军美国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背景、目标、策略以及市场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二、背景1. 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为主的跨国企业。
多年来,海尔凭借创新的产品设计、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市场营销能力,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声誉。
2. 美国市场潜力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消费能力。
进入美国市场将为海尔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利润空间。
三、目标1. 市场份额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首要目标是争取在家电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与当地品牌展开竞争。
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海尔力争在美国市场占据至少5%的份额。
2. 品牌知名度海尔希望通过进军美国市场,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与美国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树立海尔作为可靠、创新和高品质品牌的形象。
四、策略1. 产品定位海尔将在进军美国市场时,注重创新和高品质的产品定位。
通过研发和推出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满足他们对家电产品的高要求。
2. 渠道拓展海尔将通过与当地零售商和电商合作,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海尔也将加强自身在美国的销售团队建设,提升销售能力和效率。
3. 市场营销海尔将采取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公关活动等。
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推动销售增长。
五、市场分析1. 竞争对手分析美国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个本土和国际品牌。
竞争对手包括惠普、戴尔、西门子等。
这些品牌在美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海尔需要针对其产品特点和市场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2. 消费者需求分析美国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海尔为什么在美国失败
![海尔为什么在美国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42b148b6aeaad1f346933fbf.png)
海尔为什么在美国失败作者:薛涌来源:《中国商人》2008年第05期海尔集团敢为天下先,投资在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州建厂,制造售价达两千美元的高档电冰箱,占领美国市场,改变中国品牌的廉价形象。
可惜出师不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的销售商在产品上市后的头几个月,在中西部四十个店里,仅售出五十台这种海尔的高档冰箱。
当然,海尔的运气实在不好。
买卖刚开张,美国经济就出现了问题,失掉前几个月的战机,如今消费者钱包收紧,实在是抢占市场的最坏时机。
另外,中国没有一个产品进入世界前百位名牌,高档商品中无所谓中国品牌。
况且,海尔打美国市场时,正赶上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玩具等出现问题被召回,打击了中国产品的信誉。
这些都构成了海尔在美国首战失败的外在原因。
但是,《华尔街日报》注意到,海尔内在的原因也并非没有。
比如,海尔施行的是国内那一套权威式管理,美国工人则是在平等社会中长大,和中国老板的作风格格不入。
比如,海尔的质量管理在国内是有名的。
职工犯了错误,要当众高声检讨。
美国的工人哪里受得了这一套!于是,中国的管理人员迅速调整。
把让不称职者公开检讨,改成让表现好的职工站出来公开接受表扬。
后面这一招灵不灵,《华尔街日报》没有说。
大概还有待观察吧。
不过,以我在美国的生活经验,不禁为海尔捏一把冷汗。
我几年前撰文呼吁在中国建立“美国学”,理由是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际特别是美国市场,对自己的消费者必须了如指掌。
另外,中国的企业早晚要像日本、韩国企业那样,到美国建厂。
不懂美国的文化和制度,会惹出许多麻烦,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失败。
如今海尔如我几年前预料得那样走出来了,也确实碰到了不懂美国而引起的文化冲突。
要知道,海尔的管理人员,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中长大。
我们从小上学受教育的方式,就是服从老师,服从组织。
表现好的老师当众表扬,表现差的当众批评。
美国的孩子则不是这么长大的。
孩子在学校有问题,老师尽可能私下沟通,避免当众羞辱。
同时,老师对自己喜欢的孩子,也不那么溢于言表。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c381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4.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1. 简介海尔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青岛的全球率先的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创造商。
该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创造商之一。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度。
近年来,海尔开始积极进军美国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
2. 美国市场概况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强大的购买力。
根据行业数据,美国家电市场在过去几年向来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和智能化的家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节能环保和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竞争对手分析在美国市场,海尔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家电创造商的竞争。
其中,美国本土的家电巨头如惠而浦、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在市场上占领重要地位。
此外,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如三星、LG等也在美国市场上有一定份额。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品质、品牌知名度、渠道网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市场机会尽管面临激烈竞争,海尔进军美国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机会。
首先,海尔作为全球率先的家电创造商,拥有丰富的研发和创造经验,可以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
其次,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度,这为其在美国市场上建立渠道和推广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尔可以通过提供智能化的家电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需求。
5. 市场挑战进军美国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美国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品质和性能要求较高,要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需要海尔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其次,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
此外,美国市场的法规和标准也可能对海尔产品的进入构成一定的限制,需要海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6. 市场策略为了成功进军美国市场,海尔可以采取以下市场策略:- 产品定位:根据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海尔可以选择在高品质、高性能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产品定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案例1(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
![案例1(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cae4e9ee102de2bd960588d1.png)
案例1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1999年4月30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中部的一个人口为8000人的小镇坎姆登(Camden),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的海尔生产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
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从漂亮的生产线流下来,海尔从此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
海尔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公司。
从海尔最初向美国出口冰箱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海尔冰箱已成功地在美国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2003,美国的零售巨人沃尔玛连锁店开始销售海尔的两种小型电冰箱和两种小型冷柜,并同海尔签订了再购买100000台冰箱的协定。
海尔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学生宿舍和办公场所使用的小型电冰箱。
目前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该型号冰箱的25%,在赢得新的连锁店客户之后可望增至40%。
海尔在卧式冷柜方面也取得成功。
该产品在美国同类型号中的市场占有率占三分之一。
海尔的窗式空调机也具有广阔的市场,该产品已占美国市场的3%,今年的销售量有望翻番。
美国市场是非常成熟的市场,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
亚洲许多公司都在这个市场上栽了跟斗。
台湾的Acer,过去10多年花了10多亿美元在美国推销其品牌,但终于因亏损严重而退出了美国市场。
由于进入美国市场的艰难,国内公司目前主要通过接单生产或OEM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
比如科龙,其在香港和东南亚的销售打的是它自己的品牌,但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都是OEM的方式,即它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以美国公司的品牌销售。
比如目前在沃尔玛连锁店销售的Magic Chef牌冰箱就是科龙设计和制造的。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品,打出中国品牌的企业,海尔是第一家。
一、下棋找高手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眼中,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而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高手下棋,张瑞敏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
海尔决定用自己的品牌进军欧美市场,他们的榜样是日本的索尼。
上个世纪60年代,索尼在国际市场上还默默无闻,他们每一个新产品上市时,都首先投放到欧美地区,打出影响后再到日本和其他国家销售,索尼由此成为一个世界性名牌。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bc9f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0.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引言海尔作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和品牌,一直以来致力于国际化发展战略。
近年来,海尔加大了对美国市场的关注,并计划进军美国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背景、目标、市场分析以及策略建议进行详细分析。
二、背景1. 海尔公司简介海尔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和品牌。
海尔产品线涵盖了家电、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等多个领域,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海尔、卡萨帝、统帅、美菱等。
2. 海尔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尔一直以来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目前,海尔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产品覆盖面广泛。
3. 进军美国市场的意义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
进军美国市场对于海尔来说,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够获取更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三、目标1. 市场份额目标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首要目标是在短期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美国家电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争取在美国市场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2. 品牌知名度目标海尔希望通过进军美国市场,提升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与美国本土品牌的竞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家电品牌。
四、市场分析1. 美国家电市场概况美国家电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对品质和创新的要求较高。
市场上主要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产品,竞争激烈。
美国消费者对环保、智能化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有较高的接受度。
2. 竞争对手分析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将面临来自多个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如惠而浦、西门子、三星等。
这些品牌在美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3. 消费者需求分析美国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要求较高。
此外,消费者对环保、节能和智能化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835a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市场背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对于国际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向来致力于国际化发展,进军美国市场是其战略的重要一环。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的数据,美国家电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其中白色家电、厨房电器和智能家居产品是最具市场潜力的细分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高品质、高性能和智能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竞争分析1. 美国本土企业美国本土企业在家电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惠而浦、美的等。
它们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渠道优势和市场份额。
2. 国际竞争对手除了本土企业,海尔还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国际家电企业的竞争,如西门子、松下、LG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和品牌认知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市场进入策略1. 品牌建设海尔需要在美国市场进行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 产品定位针对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竞争情况,海尔需要进行产品定位。
可以选择一些细分领域进行重点发展,如智能家居产品、环保节能产品等,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和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海尔可以与美国本土的零售商、家电连锁店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渠道网络进行产品销售。
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美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如品牌专卖店、线上电商平台等。
五、市场推广策略1. 广告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暴光率。
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
2. 促销活动可以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如打折、赠品等方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量。
3. 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口碑的重要因素。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82e0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e.png)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分析一、引言海尔是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企业,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创新和环保的产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尔决定进军美国市场,以进一步拓展其国际业务。
本文将对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背景、市场分析和策略建议进行详细分析。
二、背景1. 海尔公司简介海尔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并以其创新设计和高品质而享有盛誉。
2. 美国市场概况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之一,消费者对高品质、节能环保的产品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美国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和其他国际品牌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三、市场分析1. 美国家电市场趋势- 消费者对环保和能源效率的关注:美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家电产品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
- 互联网智能家居的兴起: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能够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远程控制的智能家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 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增加,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家电产品。
2. 市场竞争分析- 本土企业的优势:美国本土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更了解本地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
- 国际品牌的竞争:像西门子、三星、LG等国际品牌在美国市场上也有一定份额,它们以其品质和创新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海尔进军美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机会:海尔作为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商,具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技术实力。
其在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为其进军美国市场提供了机会。
- 挑战:海尔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需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市场营销,同时还需要与本土企业和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四、策略建议1. 产品定制化根据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海尔应该定制化其产品,提供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家电产品。
例如,开发符合美国能源效率标准的节能产品,并加强智能家居技术的研发。
2. 市场营销策略- 品牌宣传:海尔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
海尔家电美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家电美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401b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9.png)
海尔家电美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海尔家电美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中国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海尔家电作为中国家电业的骄傲和代表,在美国市场也实施了一系列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对海尔家电在美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一、品牌定位与知名度提升品牌定位是一个企业进军市场的首要问题。
在美国市场,海尔家电成功地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为高品质、可靠性和智能化。
通过与美国知名品牌的合作,如乔治·福尔曼家电和富士康,海尔家电在美国建立了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的知名度。
二、消费者需求洞察与产品创新海尔家电在市场营销中高度重视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产品创新。
根据美国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海尔家电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美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如多门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等。
通过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海尔家电在美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全渠道营销与服务体系建设在美国市场,海尔家电实施了全渠道营销的策略。
除了通过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如大型家电连锁店和超市,海尔家电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优势,将产品直接推送给消费者。
同时,在销售过程中,海尔家电也注重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本土化的售后服务中心和24小时在线售后服务平台,海尔家电提供了全天候、快速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增加了消费者对海尔产品的满意度。
四、市场推广与品牌传播海尔家电在美国市场积极开展各种市场推广活动和品牌传播。
通过在美国主要城市的广告牌、地铁站和公交车上投放广告,海尔家电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
此外,海尔家电还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作为营销平台,赢得了广大美国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五、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在美国市场,海尔家电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各类公益活动。
通过与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海尔家电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教育和扶贫等领域的公益事业,赢得了美国消费者的认可和好感。
总结起来,海尔家电在美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可谓得心应手。
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
![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be4f78eff9aef8951e0602.png)
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海尔是中论文联盟国著名的国产品牌,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海尔的发展的动向和各种措施都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2010年4月8日,海尔美国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在上海签署赞助协议,正式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官方赞助商。
海尔,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亮点。
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而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内外的批评。
因为,目前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背景下,海尔在美国南卡州设厂,雇佣工资10倍于中国的美国工人生产冰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
事实证明,海尔的决策时正确的。
一、本土化的定义本土化(Localization),或者当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某国市场后,努力融入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的发展战略。
本土化的过程表现为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要素融入和根植于地文化的过程。
本土化战略包括生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资本运作本土化和企业文化本土化等,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框架下,针对东道国市场的独特性而做出的调整和再造。
它不是对东道国一时的环境障碍所作的局部调整,而是出于长期发展所做出的系统化战略安排。
ipt>型冰箱市场。
正确的市场定位,为海尔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海尔特别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海尔在美国设立设计中心、、贸易公司,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变化和对百货商店实施库存监测,从而能更好地保障及时供货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4、做美国社会的好公民跨国公司想要在当地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做一个当地的“好公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东道国政府和民众的信任。
海尔在美国的成功经营奥秘
![海尔在美国的成功经营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4c25620ecc175527072208e0.png)
香 港 成 立 贸 易 公 司 ; 19 9 6年 6月 海
一
体 化 ” 即 设 计 、 产 、 销 ) 本 土 ( 生 营 的
“ I. 常 最 奇 崛 ,成 如 容 易 却 尔 在 印 尼 成 立 莎 保 罗 有 限 公 司 ; 9 7 化 经 营 模 式 。 看 t平 J 19 艰 辛 ” 海 尔 在 美 国 的 成 功 并 非 一 蹴 年 6月 海 尔 在 菲 律 宾 成 立 海 尔 - L G
( 细 亚 ) 有 限 公 说 :“ 们 韩 国 的家 电 企 业 都 很 佩 服 亚 我
“ 易 后 难 ” 略 : 志 着海 先 战 标 尔 人 执 著 务 实 的 作 风
司 。 按 张 瑞 敏 的说 法 , 上 的 投 资 都 你 , 们 也 想 去 美 国但 从 来 没 人 敢 在 以 我
海 尔 在 地 理 位 置 的 发 展 也 是 传 杉 矶 设 立 的 设 计 中 心 和 在 纽 约 设 立
市 场 的 3 ,今 年 的 销 售 量 可 孥 翻 统 的 先 近 后 远 。 1 9 % 9 5年 7 月 海 尔 在 的 贸 易 公 司 , 国 海 尔 形 成 了 “ 位 美 三
今 年 市 场 占 有 率 可 望 由原 来 的 2 % 5 好 , 已在 美 国 同 类 型 号 中 占据 l三 分 『 有 厂一 的 市 场 窑 间 , 产 品 已 占美 国 阔 该
番 。
一
回 两 回 ,沃 尔 玛 的 经 理 很 纳 闷 ,就 的 海 尔 冰 箱 从 漂 亮 的 生 产 线 流 下 来 , 下 子 打 开 了 。 如 今 , 尔 已 闻 进 美 历 史 。 尔 成 为 中 国 第 一 家 在 美 国 制 海 海
维普资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在美国:攻占5个“山头”是巨大挑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尔在美国建厂8年多来,取得的成绩可谓丰硕,但也遭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和挑战,就像一个个“山头”,有的已经被海尔美国公司攻克,有的至今仍横亘在海尔人面前。
第一个“山头”是海尔总部和海尔美国公司对办事效率的理解不同。
派克斯告诉记者,海尔青岛总部的办事效率相当高,海尔高层也都以身作则,自加压力,在他看来,到美国考察的海尔高层管理人员几乎个个都是“工作狂”。
加之海尔在中国影响力很大,很多事情可以很快搞定,所以海尔也希望它的美国分公司能像总部那样富有效率。
“我们的中国同事老是催促我们说,你们能不能动作快点!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
美国这边比较讲究规则,很多事情必须按部就班地来,着急也没有用!更何况美国不像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劳工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招募到令人满意的工人!”
美国海尔公司技术总监艾德·威斯特霍夫也有同感。
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电冰箱行业,从设计到投入生产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
在投入市场之前还要经过3个月的用户测试,如果用户反馈不满意,还要进行修改。
为了加快进度,海尔总部“对我们的要求是,从设计到生产必须在一年内完成,而且要求我们绕过用户测试,直接投入市场!”
工人戴维斯也对记者说,经常有中国工程师从青岛过来,到海尔美国工厂给美国工人“传经送宝”。
“这些中国工程师都非常聪明负责,但唯
一让我们感到不适应的是,他们老是嫌我们动作太慢,老是催促我们快点,由于讲授的东西太多,我们常常感到难以消化!”
第二个“山头”是中国员工的赴美签证问题。
派克斯说,目前所有来自海尔的中国员工只能得到为期3个月的赴美签证,3个月期限一到就必须离开美国。
按照美国签证法的有关规定,如果要延长某位中国员工的美国签证,就必须提交证明材料,证明这位员工拥有美国员工无法替代的特殊技能。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提供这样的证明。
所以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我才会向美国政府申请延长中国工程师的签证。
”派克斯有些无奈地说。
第三个“山头”是冰箱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中美两国国情有关的所有复杂因素。
威斯特霍夫告诉记者,“对冰箱装配线进行重新设计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战”。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装配线时对自动化程度要求不高,很多工序可以通过手工完成。
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要高得多,所以装配线要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尽量少用工人。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冰箱模具变成一个整体。
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琢磨这个问题!”
工厂技术总监说,海尔在中国有很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
一旦用户的冰箱出现问题,海尔可以立即派人前往维修。
而美国用户普遍希望自己购买的冰箱“完美无缺”,一旦发现自己的冰箱出了问题,他们一般
会毫不犹豫地扔掉旧的买新的。
“所以,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售后服务不那么重要,而质量却至关重要”。
他还说,中美消费者的不同特点要求对冰箱的功能进行不同的处理。
跟中国人不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绝对离不开冰,所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冰箱都必须具备强大而快速的制冰能力;跟中国消费者不同,美国消费者对食品和蔬菜的新鲜与否关注少一些,美国人都喜欢一次性采购大量的食品蔬菜放到冰箱,所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冰箱体积都偏大。
海尔美国工厂过去生产的都是小冰箱,现在生产的冰箱体积都越来越大。
我们刚刚推出全球第一款能变温的对开三门、四门冰箱,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主流市场的需求”。
第四个“山头”是中美文化差异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美国海尔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格拉德·里夫斯告诉记者,中美企业管理有相通之处,但由于文化差异,一些在中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美国却可能失效。
“在海尔工厂建立之初,我们引进了海尔总部的劳模概念,经常定期评选最佳员工,并把他们的照片贴到车间显眼处。
我们发现美国工人并不是特别关注,这才知道,中国人很看重精神奖励,而美国人多注重物质刺激。
后来,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做了一些调整,除了在车间张贴劳模肖像外,还发给获奖工人购物券,让他们到商场免费购买很多东西。
这一招果然灵验。
”
和在海尔青岛总部一样,在海尔美国工厂,表现出色的员工在胸前都挂着一个笑脸徽章,不过青岛工厂里的哭脸在这里就看不见了。
对此,
里夫斯解释说,美国公司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自己的员工,因为这么做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能引来法律纠纷。
第五个“山头”是海尔的品牌美誉度在美国仍需提高。
虽然海尔在南卡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但从全美范围来看,海尔距离知名品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为了提高知名度,海尔已经推出了不少宣传攻势,包括在纽约购买地标性建筑作为美国总部。
海尔在美国彰显品牌竞争力
“海尔在纽约大受欢迎,纽约市民利
用海尔产品度夏。
”这是纽约发行量最大
的出版物之一《am New York》报纸近日
对海尔的报道。
《am New York》是美国
纽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天有大量的读
者阅读此报,在纽约消费者中有很大的影
响力。
同时,美国《The Retail Observer》
(《零售观察家》)杂志也在6月号封面文章报道海尔。
该杂志指出,海尔凭借着其高端创新产品,在大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仍保持坚挺,是成功摆脱市场颓势的企业之一。
海尔正在加速其畅销产品的制造,如新的法式对开门冰箱。
除了海尔空调和高端法式对开门冰箱外,海尔Ibiza音乐播放器也受
到了媒体记者的推崇。
近日,美国《个人电脑》杂志报道称:海尔Ibiza是一款无线保真个人媒体播放器;具有超薄型外观,响应迅速等优异的性能。
《个人电脑》杂志记者Tim Gideon,也对海尔Ibiza 音乐播放器的闪存功能称赞有佳:“在下载相册的同时,我能够浏览闪存图片,没有任何杂音,这让我非常兴奋!”
美国市场仅仅是海尔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海尔在欧洲、在泰国、在巴基斯坦、在日本,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海尔已经大踏步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其品牌影响已经深深扎根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
在泰国,海尔冰箱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进入了所有家电连锁渠道,并且份额不断上升。
6月中旬,海尔冰箱在亚洲最大、泰国最高档的购物中心--SIAM PARAGON(暹罗帕拉根)拉开帷幕,展出了对开门系列冰箱,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
在富庶的沙特,海尔拥有10%的市场份额,并有较很好的品牌形象,到处可以看到海尔的服务车、物流车,任何渠道都可以看到海尔产品。
在西班牙,海尔在西班牙最大的百货商店E渠道销售高端洗衣机,8公斤大容量洗衣机深受当地用户欢迎。
在阿尔及利亚,海尔成为当地第二大城市奥兰的新城市中心项目的供应商,将为项目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品和持续的技术服务。
全球化势不可挡,企业纷纷走向全球化市场,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海尔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表明,成为全球化品牌才是真正的全球化;海尔的每一步都只有一个目标:全球化品牌。
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
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代表着海尔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即海尔要在美国扎根下去。
海尔美誉飘香美国市场,海尔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为美国消费者留下了美誉取得了赞誉。
设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线从单一的小冰箱、小冷柜,发展成同主流品牌竞争的庞大产品群,2003年荣获全美产品设计“金锤”奖。
2004年7月1日,美国Target
连锁店与海尔联合在纽约创下了7小时内销售7000台空调的惊人纪录。
这种罕见的热销现象,引起了美国著名家电零售周刊《HFN》的关注,并于7月5日用整版大篇幅深入报道了这次空调造势活动。
目前,海尔产品已顺利入驻美国排名前10大的连锁集团,并获得“最佳供货商”、“免检供货商资格”等荣誉。
海尔在美国的社会贡献得到当地认可和称赞。
为表彰海尔对南卡投资和对当地发展所做的贡献,开姆顿市所在的Kershaw 县政府将2001 年的“ 社区贡献奖” 颁发给了海尔;2002 年,南卡州政府更授予海尔美国工厂“ 创造就业奖” ,而且为了支持南卡工厂更好更快的发展,南卡州政府还给予海尔美国工厂优惠的工资税返还待遇,该项目被政府认为是贸易带动投资的典范;市政府无偿将市里的一条大路命名为“ 海尔大道” ,这是美国国内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
海尔美国电冰箱有限公司
海尔美国电冰箱工厂于1999年4月在美国南卡来罗纳州开姆顿市破土动工。
2000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拥有当地员工约180人。
海尔美国建厂前,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由于该建厂项目的带动,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内提高到2.5亿美元,增长了8倍。
冰箱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占美国市场份额11%,列第五位,冷柜份额9%,列第三位,空调份额12%,列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