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A. 24.8℃B. 20℃C. 4.8℃D. 29.6℃【答案】 B【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B. 睛转阴,东南风3级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D. 睛转阵雨。

西北风6级【答案】 A【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A. 航行更省时B. 航程更短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答案】(1)D(2)B【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B【解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牢记每一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及气候特征。

2.宜宾某学校学生在地理特长课活动中收集了欧洲西部甲乙丙三地的气象资料,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①-甲② -乙③ -丙B. ①-甲② -丙③ -乙C. ①-乙② -甲③ -丙D. ①-丙② -乙③ -甲(2)左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性质是()A. 西南风,寒冷干燥B. 西南风,温暖湿润C. 东北风,寒冷干燥D. 东北风,温暖湿润(3)欧洲旅游业发达,下列有关左图中三地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有巴黎圣母院B. 乙地有阳光沙滩C. 丙地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场D. 甲乙丙均有峡湾风光【答案】(1)B(2)B(3)B【解析】【分析】(1)左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右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得,左图中箭头所示的风向是西南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读图可得,甲位于德国,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故A错误;乙位于意大利,有阳光沙滩的景观,故B正确;丙不是阿尔卑斯山,故C错误;甲、乙和丙无峡湾风光,峡湾风光位于挪威,故D错误。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

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

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A. 城市热岛效应B. 全球变暖C. 气温的垂直变化D. 降水的差异【答案】 A【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点评】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

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2.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矿产资源贫乏B.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C. 被称为“热带大陆”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A. 北高南低B. 西北高东南低C. 西高东低D. 东南高西北低(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海拔高度D. 人类活动【答案】(1)C(2)D(3)C【解析】【分析】(1)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故A错误;非洲受殖民主义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故B错误;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C正确;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A. B.C. D.(3)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 1—3月为春季B. 9—11月为秋季C. 10—12月为冬季D. 5—7月为夏季【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陆地等温线向是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北半球夏季;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选择答案C。

(2)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为温带季风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D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半球的春季是9、10、11月,夏季是12、1、2月,秋季是3、4、5月,冬季是6、7、8月,滨州位于北半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考查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区别,需要学生进行假设性分析,难度大。

(2)考查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需要学生先分析图,再判断气候类型然后找分布位置,难度大。

(3)考查南北半球的四季划分,学生关键是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个点就比较简单。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B. 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C. 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D. 该市很可能是拉萨【答案】 A【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星期一的气温差异是12摄氏度,是一个星期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出现在午后两点;未来七天以多云和雨天为主,阴天只有一天;该城市气温高,不可能是位于青藏地区的拉萨,因为拉萨终年低温,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在16摄氏度左右。

故答案为:A【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

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A. 水上航运B. 防洪排沙C. 防止凌汛D. 灌溉农田【答案】 D【解析】【分析】解: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故答案为:D。

【点评】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mm。

甘肃省重要的农业区是河西走廊,尽管这里降水较少,但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里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棉花等。

3.因距海遥远,周围又被其他内陆国包围,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见图),但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又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到达过这里,正在筹建的中吉乌铁路使得该国更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C. 益阳距海洋远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答案】 D【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 D【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

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数据地区平均气温-50℃-18℃年平均降水量55mm200mm年平均风速18米/秒10米/秒②地势低是北极气温高于南极的主因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④两极地区风力强导致冰雪容量减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A【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更低,要更寒冷;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比北极地区更干燥;北极地区的风力比南极地区更小,图中不能看出两地的海拔信息。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北两级的气候特征,考查量较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两级特征记忆,不要记混淆即可。

2.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A. 气温比市区低B. 物价比市区便宜C. 交通比市区方便D. 便于野炊(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C. 保护林区植被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答案】(1)A(2)C【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

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

故选A。

(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聚,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大量人为热,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仿佛一个“热岛”漂浮在周边温凉的海洋上。

合肥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合肥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中,错误的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D. 经度因素【答案】D【解析】【分析】世界上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类型复杂多样,经度因素对气候没什么影响。

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A. 农业生产B. 交通C. 人们生活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A. B. C. D.(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A. B. C. D.【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分析】漫画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暴风骤雨C. 四季如春D. 电闪雷鸣【答案】C【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2.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A. 1月19日B. 1月20日C. 1月21日D. 1月22日(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A. B. C. D.【答案】(1)A(2)B【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3.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B. 睛转阴,东南风3级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D. 睛转阵雨。

西北风6级【答案】 A【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上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B.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2)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A. B.C. D.(3)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是()A. 1—3月为春季B. 9—11月为秋季C. 10—12月为冬季D. 5—7月为夏季【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若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陆地等温线向是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季节同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北半球夏季;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选择答案C。

(2)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为温带季风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D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半球的春季是9、10、11月,夏季是12、1、2月,秋季是3、4、5月,冬季是6、7、8月,滨州位于北半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考查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区别,需要学生进行假设性分析,难度大。

(2)考查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需要学生先分析图,再判断气候类型然后找分布位置,难度大。

(3)考查南北半球的四季划分,学生关键是抓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个点就比较简单。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左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和右图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A. 该国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B. 首都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称号C. 该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D. 地形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2)右图气候资料反映了左图中()地的气候特征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D(2)A【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首都是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称号;该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澳大利亚地形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为山地,故D符合题意。

(2)右图气候资料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属于地中海气候,即左图中①地,故选A。

【点评】(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主要位于热带和南温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是山脉,中部以平原为主。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2)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非常干旱。

东南部和西南部有小部分地中海气候,此外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⑤1月份气温最低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A. 畜牧业B. 橡胶种植C. 水稻种植D. 棉花种植【答案】(1)C(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A. 2时B. 10时C. 12时D. 14时【答案】 D【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

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A. 6mmB. 9mmC. 12mmD. 36mm【答案】 D【解析】【分析】解: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③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受洋流因素的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3.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数字与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 ①—热带雨林气候B.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C.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D. ④—温带季风气候【答案】 A【解析】【分析】解:亚洲幅员辽阔,气候深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A【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长春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长春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 A【解析】【分析】解: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形容的是春天的气候特征。

故答案为:A【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A. 河谷农业B. 水田农业C. 旱作农业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A. AB. BC. CD. D(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A. 寒潮问题B. 春旱问题C. 台风问题D. 洪涝问题【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50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 全年高温多雨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 全年炎热干燥【答案】 C【解析】【分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属于季风气候特征,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2.一般而言,赤道穿过的南北纬10°范围内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例外。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右图(非洲局部)中广表热带稀树草原的日出美景照片。

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就远小于热带雨林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是()A. <500米B. 500米-1000米C. 1000米-2000米D. >2000米(2)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高原C. 丘陵D. 盆地(3)照片具体拍摄地点是可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4)根据右图推测,形成左图照片所示植被景现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稠密B. 海拔高C. 人为干扰D. 纬度大于10°【答案】(1)C(2)B(3)C(4)B【解析】【分析】(1)由图示海拔信息和最大湖泊位置可知,图中最大湖泊海拔范围位于1000米-2000米之间,故选C。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由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海拔较高,地面较平坦,是高原地形,故选B。

(3)图所示的是非洲的东非高原,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地形特点是海拔高,地面较平坦,故丙地符合拍摄地点,故选C。

贵阳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贵阳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C. 益阳距海洋远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答案】 D【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A. 1月19日B. 1月20日C. 1月21日D. 1月22日(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A. B. C. D.【答案】(1)A(2)B【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3.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A. 农业生产B. 交通C. 人们生活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A. B. C. D.(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A. 周一B. 周二C. 周三D. 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A. 1月B. 7月C. 5月D. 11月【答案】(1)B(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

(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⑤1月份气温最低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A. 畜牧业B. 橡胶种植C. 水稻种植D. 棉花种植【答案】(1)C(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2020-2021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2021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答案】 D【解析】【分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

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试推断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A.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B. 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C. 气候高寒,年降水量稀少D.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说明()A. 发达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B. 国家间不需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C. 发展中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D. 国家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答案】(1)A(2)D【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位于0°-10°S之间,是热带,全年高温,光照充足,年温差小,降水丰富;故A符合题意。

(2)近年来,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两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澳大利亚、美国,他们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故D符合题意。

【点评】(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如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等),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大同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大同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A. 河谷农业B. 水田农业C. 旱作农业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A. AB. BC. CD. D(3)每年春季和初夏,威胁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普遍问题是()A. 寒潮问题B. 春旱问题C. 台风问题D. 洪涝问题【答案】(1)C(2)C(3)B【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为旱作农业。

故C项正确。

(2)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图可知,C选项夏季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符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故C项正确。

(3)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而此季节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需水量大,导致春旱严重。

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C;(3)B;【点评】(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图,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A. 复杂多样B. 季风气候显著C. 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D.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海陆因素B. 纬度因素C. 地形因素D. 洋流因素【答案】(1)D(2)A【解析】【分析】(1)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没有南北对称分布,故选D。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A。

【点评】(1)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①②⑤(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答案】(1)A(2)D(3)B【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 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

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A.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B. 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C.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答案】 C【解析】【分析】解: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诗句中,一山藏四季,说明了地形对气候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C【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3.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冬冷夏热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答案】(1)B(2)B【解析】【分析】(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1)B;(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4.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夏季凉爽B. 降水年际变化小C. 冬季寒冷D. 雨热同期【答案】 D【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5.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4时左右B. 12时左右C. 14时左右D. 20时左右【答案】 C【解析】【分析】解: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故答案为:C。

【点评】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

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

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刻正是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

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6.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C. 益阳距海洋远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答案】 D【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7.据如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A. A地全年高温B. B地全年降水均匀C. C地冬季高温少雨D. D地夏季高温多雨【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A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降水不均匀,C是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能力,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技巧,这样可以迅速判断D应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8.读“一带一路”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所列两个城市气候特点相似的是()A. 鹿特丹莫斯科B. 威尼斯雅典C. 内罗毕科伦坡D. 吉隆坡福州(2)下列水域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有()①霍尔木兹海峡②苏伊士运河③红海④马六甲海峡⑤巴拿马运河⑥墨西哥湾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⑥D.④⑤⑥(3)关于图中甲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东北沿海盛产石油B.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C. 属于“阿拉伯国家”D.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答案】(1)B(2)B(3)D【解析】【分析】(1)关于以上四组城市气候类型的说法,鹿特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威尼斯和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内罗毕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科伦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吉隆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由图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水域有马六甲海峡、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墨西哥湾.(3)由图可知,图中甲所在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该国东北部的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多是阿拉伯人;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故答案为:(1)B ;(2)B;(3)D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海上丝绸之路是这几年考试的热点,从该考点学习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密切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差异。

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路线为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西欧。

途中进过了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极其沿岸地区。

9.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北半球夏季B. 南半球夏季C. 南半球7月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