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实际操作,初步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能力和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运算。
3.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与小数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1. 小数概念的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明确小数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对小数大小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 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5.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和解答,让学生认识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小数概念的引入:- 通过展示一段时间的不断变化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规律,进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小数的表示方法,如一个苹果被切成若干份。
-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整数的关系和区别。
3.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示范读几个小数的读法,向学生解释小数读法的规则。
-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跟读和书写一些小数,加深记忆。
4. 小数的大小比较:- 制作小数卡片,让学生两两搭配,通过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大小来判断大小关系。
- 进行小组竞赛或团体活动,加强学生对小数大小比较的理解和技能。
5. 小数的加减运算:- 通过实例演示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的运算规则。
- 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比赛成绩等,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 分组讨论并展示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小数的初级认知》 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级认知》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级认知观课报告
观察者:[观察者姓名]
观课日期:[观课日期]
观课时间:[观课时间]
观察目的:
本观课报告旨在记录对小数的初级认知课堂的观察和总结,以提供对学生研究小数的认知情况的了解和分析。
教学内容:
本堂课主要围绕小数的定义、读写和比较展开教学。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通过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随后,教师逐步教授了小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展示板、练题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学生反应:
观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有一定的理解,能够
正确运用小数的知识进行基本计算。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得到了学生的主动回答和反馈。
然而,少数学生
对小数的比较仍存在困惑,需要进一步强化练和巩固。
教师反思:
观察中,教师能够清晰讲解和示范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通
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然而,在小数的比较教
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小数比
较的练和巩固,提供更多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总结: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在本节小数的初级认知课中表现良好,
基本掌握了小数的定义、读写和计算方法。
然而,对于小数的比较
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和巩固。
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更
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
的知识。
《小数的初级认知》 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级认知》观课报告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级认知介绍本次观课报告将重点讨论小数的初级认知。
小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一堂小学数学课,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初级认知阶段对小数的认知情况,从而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建议。
观察内容本次观察的课堂是一堂三年级数学课,主要内容是小数的初级认知。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小数的含义、表示和计算方法。
学生表现在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了对小数的初级认知。
他们能够理解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可以用数轴表示,并且具有表示位置和大小的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小数的位值和精度的概念。
教师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建立对小数的初级认知。
其中包括:- 利用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展示小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使用数轴进行示范和练,让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位置来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比较和排序,培养他们对小数大小的敏感度;- 运用游戏和活动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小数的初级认知。
教学建议根据观察和分析,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 强调小数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2.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可视化工具,如数轴、分数条等,帮助他们加深对小数的理解;3. 意识到学生在小数的位值和精度概念上存在困惑的时候,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练来帮助他们进行巩固和强化研究;4. 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对本次观察的课堂和学生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小数的初级认知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有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完整版)《小数的基本认知》观课报告
(完整版)《小数的基本认知》观课报告1. 观课背景和目的观看《小数的基本认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孩子对小数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对小数的基本认知和运算能力。
本次观课旨在了解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对小数的研究反应。
2. 观课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和引导研究,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练。
教师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通过多次反复练和巩固,学生逐渐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学生研究情况观课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解决小数运算问题,并主动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研究进步。
4. 教学策略评价教师在本次观课中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实践和巩固小数的基本认知。
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5. 研究收获和建议通过观看《小数的基本认知》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学会了小数的表示和运算方法。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继续巩固和扩展这些知识,提高自己在小数运算方面的能力。
对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可以进一步增加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用途和意义。
另外,可以通过更多的课堂活动和互动来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6. 总结通过观看《小数的基本认知》课程,我对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研究反应都让我受益良多。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研究,提高自己在小数研究中的能力和水平。
《小数认识》观课报告
小数认识观课报告一、观课背景本次观课是由一个初中数学老师组织的关于小数认识的培训。
目的是帮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小数,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小数。
二、观课过程1. 小数基础概念在课程开始前,老师通过让学生画出一条数轴,介绍了小数的基础概念。
学生画好数轴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标出0、0.5、1这几个点,引出小数的概念。
随后,老师解释了小数点的含义,以及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接下来,老师通过展示数字的写法和读法,详细讲解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她强调了小数的读法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小数位数的表示方法。
同时,老师还介绍了不同国家小数读法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到小数的多样性。
3. 小数的比较与排序在学生掌握小数的基础概念后,老师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比较和排序小数。
她提醒学生注意小数位数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加零、减零的方法比较和排序小数。
4. 小数的运算最后,老师介绍了小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用一道题目进行了演示。
她还强调了小数运算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留有效数字。
然后她教学生如何通过掌握小数位数的方法,保留小数的有效数字。
三、观课体会本次观课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小数,并掌握了一些教学小技巧。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小学时学过的小数基础知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和掌握,尤其是小数的读法和运算。
同时,观课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给了我启示,让我意识到在教学小数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的能力,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一些公式和规则。
四、结语通过观课,我掌握了更深入的小数知识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将有很大帮助。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掌握》观课报告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掌握》观课报告完整版《小数的初步掌握》观课报告引言在该观课报告中,我将重点讨论观察到的《小数的初步掌握》课堂的情况和学生的研究表现。
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写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堂概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口头解释、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和练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在本堂课上表现积极,他们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并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练中。
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读出给定小数,并能够用正确的方式书写小数。
他们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并给出准确的结果。
不过,少数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
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练和指导,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评价教师在本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其中口头解释和示范演示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
小组讨论和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并提供实际运用小数的机会。
同时,个别学生在理解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还采用了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有机会跟上教学进度。
这种个别化的教学支持有助于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观课,我认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小数的初步掌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个别化的辅导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然而,还有一些学生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建议教师继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特别是加强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和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适时进行课堂复习和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知识。
《小数的初步了解》 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步了解》观课报告小数的初步了解观课报告简介本次观课报告主要对小数的初步了解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对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进行归纳和分析。
观察内容1. 教师讲解: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练与训练: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小数计算练和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3.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小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小数应用例子。
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表现1. 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较为清晰,能够正确区分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
2. 学生在小数计算中基本掌握了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学生通过应用拓展活动,能够将小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购物计算、图表解读等。
总结与建议通过观察这堂小数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讨论,增强了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然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相关题的训练和实际应用的练,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应用能力。
同时,学生在研究小数知识时,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多与同学交流,共同提高。
这次观课报告对小数的初步了解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能对今后的小数教学有所帮助。
(字数:200)。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了解》观课报告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了解》观课报告
1. 观察主题和背景
本次观察的主题是《小数的初步了解》,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运算。
教学依据是教材《数学6年级上册》,以及相关教学大纲要求。
2. 观课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启发学生对小数的了解。
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师清晰地解释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了小数的表示方式和大小比较方法。
随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小数运算问题,提高他们对小数运算的掌握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表示方式和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减法运算。
4.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运算。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小数运算方面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和指导。
5. 教学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建议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演示和练,同时关注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掌握》观课报告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掌握》观课报告
介绍
本文档是对观看了《小数的初步掌握》课程的观课报告。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运算规则。
观课内容
- 课程首先介绍了小数的定义,即小数是整数与分数的连接形式,用于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字。
- 接着,课程深入讲解了小数的表示方法,通过示例演示了小数如何以小数点形式表示出来,并解释了小数点的位置对数字大小的影响。
- 课程还介绍了小数的读法,重点强调了小数点的读法规则,以及小数位数的命名方法。
- 另外,课程还讲解了小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通过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大小,学生能够判断小数的大小关系,并进行排序。
- 最后,课程还简要介绍了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小数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的方法。
观课感悟
观看《小数的初步掌握》课程后,我对小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课程通过生动的示例和易懂的解释,让我更容易掌握了小数的表示方法和读法规则。
我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和排序小数,并在四则运算中运用小数的运算规则。
通过这堂课,我对小数的初步掌握有了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小数的初步掌握》课程是一堂内容丰富、易于理解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初步掌握小数相关概念和技巧的机会。
通过观看这堂课程,我对小数的认识得到了扩充和深化。
(完整版)《小数的基本认知》观课报告
(完整版)《小数的基本认知》观课报告1. 观课背景本次观课课程为《小数的基本认知》,是一堂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和掌握小数的基本理念和运算。
2. 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会小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2.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法运算- 小数的减法运算2.3 教学方法本次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包括:- 板书演示:通过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符号和运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 实物比较:使用水果和蔬菜等实物,让学生比较大小,帮助他们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加强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
3. 教学过程3.1 知识导入老师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他们已经学过的整数概念和运算。
随后,老师引入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3.2 实物比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老师将不同大小的水果和蔬菜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例如0.5比0.1大。
3.3 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中,老师设计了许多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题。
学生们分成小组,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分享各自的答案和思考方法。
这样的小组合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4 总结和作业布置老师通过课堂讨论和回顾,总结了今天所学的小数的基本认知内容。
随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和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方法,以及完成相关练题。
4.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他们在实物比较和小组练中表现积极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观课《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对本节课进行分析,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说明《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4—36页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的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密切联系;在合作探究中经历认识小数的过程,提高探究归纳、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总体评价: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重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大小上匕较和加减法。
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
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三、具体阐述1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积极利用声像资源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2、课堂气氛营造引出深思,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的动权让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活动,动手,动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角来进行巩固好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3、师生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观察分析报告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观察分析报告《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观察分析报告一、教学过程回顾沈老师给三上的小朋友上了一节三下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沈老师是先让学生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通过让学生播报商品的价格,总结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由于学生已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说一不出所料,学生都不用老师教,就能顺利完成这一环节。
但是在这个环节中生成的资源是非常值得利用的,但沈老师可能有自己的设计思路,所以并没有好好挖掘。
然后沈老师重点分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过程如下:1、认识一位小数师:老师有一张1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生1:1分米生2:米(用米做单位,学生也不理解,教师进行了讲解)1/10师: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好多学生说出了1.0米、1.1米等错误答案,在教师一再结合图分析与提示下,学生才说出了0.1米的答案。
)同法得出0.3米与0.7米。
2、认识两位小数同法学习0.01米、0.03米与0.58米。
3、比较1分米=米=0.1米 1厘米=米=0.01米1/10 1/1003分米=3/107分米=米=0.3米3厘米=3/100 米=0.7米58厘米=米=0.58米米=0.03米7/10 58/100师:0.1米和0.01米中两个“1”代表的意义一样吗?生:不一样,0.1米中的1表示1分米,0.01米中的1表示1厘米。
小结:也就是说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分米,第二位表示几厘米。
师指两组小数: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得出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一位小数表示,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两位小数表示?(学生说不清楚,关注点还停留在整数与小数的联系上,看分数时也没有找准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
在教师“看看分母有什么特点” 的提示下,学生才勉强说出“十分之几的分数能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能用两位小数表示”。
数学教学 公开课《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公开课《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课标中的相关陈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认、读、写一位小数。
(2)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并能正确的读、写小数,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学习难点:小数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同学们请看,这是昨天老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的一些商品,请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课件出示)(这里面的价格有一些是小数,一些是整数)(设想学生会把它分成两类)师:为什么这么分?(突出小圆点)师:是的,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师:有人说,小数很特别,一眼就能认出来,是这样吗?(让学生说一说,再次指出这里面的小圆点)师:小数里面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再让学生观察这些小数有没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小结: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的,就叫做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就叫做两位小数。
二、探索交流,理解小数1、知道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师:你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一试?(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读法是否正确,在这里强调小数的读法,并挑学生再读)小结:小数点前面的读法和我们之前的整数读法是一样的,小数点后面只读数字,不读数位。
2、感知小数的含义(1)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师:刚才我们已能准确读出这些小数,那谁能把这些小数具体表示多少钱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屏幕出示结果。
)师:你怎么知道的?到底哪里表示元,哪里表示角呢?(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再次观察。
)小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前面表示的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几分。
《认识小数》观课报告
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初步了解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是充满生活的气息,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
“小数”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本来就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接触小数的机会。
其次,刘老师也借助长度单位来初步认识小数,在课件上出示米尺,给学生一些长度,比如说10分米相当于是1米,用分数表示为米,小数表示为0.1米,从而把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
2、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基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陈式”的理念。
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由运用熟悉的米尺直观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再到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创设了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真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又促使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积极交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
3、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用商场里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悟小数。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学生通过收集,会发现很多,因此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小数》听课报告
《认识小数》听课报告《认识小数》听课报告扩展阅读《认识小数》听课报告(扩展1)——《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复习》听课报告(2)份《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复习》听课报告1 开学后我们一直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本班情况的数学复习课模型。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复习》同课异构,让我对复习课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基于学情,探索模型一直以来由于自己所知甚少、经验不足,以为复习课只是先整理复习数学知识点再进行巩固练习,复习课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通过最近的数学教研活动,原来复习课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苏老师整体复习知识点,然后在练习中不断突破重难点;苏老师在精心设计的一道题中贯穿所有的知识点,再通过练习题提升学生能力;韩冰冰老师先让学生课前自主整理相关知识点,课上师生共同回忆知识点,并针对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专个知识点的练习。
虽然每位老师利用的数学复习课的模型不同,但却同样的精彩。
我也会不断探索,在基于学情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出适合我们班的数学复习课模型,让复习课也能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潜移默化中掌握重难点。
二、巧设问题串,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苏老师在本节课中多次以追问的形式呈现问题串,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教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第一个不能表示0.6,你们知道原因吗?(追问)生:因为0.6是十分之六,这个只有八份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稍稍改变一下这个图形就可以表示0.6啦?(追问)生:增加两个长方形师:是这样想的。
吗?(老师演示)生:是师:除了像这样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六份涂色表示0.6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0.6?(追问)生:还可以用正方形均分成10份,表示出其中的`6份师:还有吗?(追问)生:可以用三角形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也放了一些图形,请同学们将这些图形上涂色表示0.6生:学生合作实践探究师:除了以上方法,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0.6吗?(追问)苏老师在一个问题情景中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形成问题串,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潜移默化的将小数的意义这个重难点完全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完整版)《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在这次研修观看评课活动中,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受益匪浅。
李杰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印象较为深刻,就这节课我谈谈我的感受。
:(一)总体评价:环节切合教学目标,学生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很好;活动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二)主要优点: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上课伊始,李老师通过一个提问包装盒上的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区别,开始让学生“认识小数”,从数字之间的小圆点,到这几个小数的读法,并把一个小数各各数位所对应的实际单位写了出来。
2、挖掘教材深意:细细比较人民币和长度这两个领域,对本课教学所具备的特点:对于人民币的小数,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较多,理解起来的简单,作为导入确实合适。
对于长度单位的小数,学生的经验很不足,理解相对较难。
但是本课要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对于在米尺上找分数,那么长度显得比人民币直观多了。
因此教材会选择直观的米尺展开小数的教学,尽量凸显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3、时间分配合理,凸显训练重点。
通过观察、计时,可以看出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
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学得较充分,理解较透彻,比较好地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4、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生本高效。
从本节课四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来看这一课的教学,老师并没有平均用力,本节课中用时最多的的两个环节分别是“探究新知”和“合作探究”。
“探究新知”共用时20分;“合作探究”共用时10分,由这三组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学生探究和合作时间充分。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把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融会贯通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如涓涓细流,清澈、绵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在这次研修观看评课活动中,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受益匪浅。
小数的初步认识印象较为深刻,就这节课我谈谈我的感受。
:(一)总体评价:
环节切合教学目标,学生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很好;活动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二)主要优点: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上课伊始,老师通过一个提问包装盒上的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区别,开始让学生“认识小数”,从数字之间的小圆点,到这几个小数的读法,并把一个小数各各数位所对应的实际单位写了出来。
2、挖掘教材深意:细细比较人民币和长度这两个领域,对本课教学所具备的特点:对于人民币的小数,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较多,理解起来的简单,作为导入确实合适。
对于长度单位的小数,学生的经验很不足,理解相对较难。
但是本课要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对于在米尺上找分数,那么长度显得比人民币直观多了。
因此教材会选择直观的米尺展开小数的教学,尽量凸显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3、时间分配合理,凸显训练重点。
通过观察、计时,可以看出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
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学得较充分,理解较透彻,比较好地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4、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生本高效。
从本节课四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来看这一课的教学,老师并没有平均用力,本节课中用时最多的的两个环节分别是“探究新知”和“合作探究”。
“探究新知”共用时20分;“合作探究”共用时10分,由这三组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学生探究和合作时间充分。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把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融会贯通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如涓涓细流,清澈、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