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word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P15-16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P16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P174.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2008.10)P175.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何意义P206.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P18-197.什么是变量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P19-208.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
P209.什么是流量、存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110.从计量的层次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分类及内容。
(2009.01)P181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2009.10)P21二、单项选择题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科学命名的是()。
P5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P9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P16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4.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5.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某班5个学生试问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5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指标值D.标志值7.产品合格率、废品量、工人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利税额等5个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全)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总体:就是统计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即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参数:是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又称总体指标。
样本:是指从统计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由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变量:指给所要研究的事物起的名字,包括可变的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
总体参数: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又称总体指标。
样本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样本指标,用来描述样本的数量特征。
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部分单位(样本)的调查数据,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参数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表:指显示统计整理结果的表格,就是把通过整理的调查数据,使其成为得以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分组数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而形成的表格。
时期数据:反映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总结果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反应现象整体在某一的点(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时间序列:将反映某种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指标数值,都称为发展水平,它反映了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均匀发展水平: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均匀而得到的均匀数。
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发展变化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对比求得的。
环比发展速度:是时间序列中敷陈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发展水平(最初发展水平)之比,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变动方向与程度。
05087统计学概论 名词解释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根据科学的方法从事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提供各种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的活动总称。
2、统计资料:即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各种有关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科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
4、大数定律:即大数法则,它是说明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质的法则5、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以及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安排。
6、统计调查: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7、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标志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反映各个单位个别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8、统计总体:根据统计的目的与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9、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事物,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10、标志: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11、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12、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13、变量:存在着差异的数量标志,或者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14、离散变量:在一定区间内取值是有限的,其数值可一一列举的变量15、连续变量:在一定区间内可任意取值的变量16、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和统计数值,是统计分析中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特有反映手段。
17、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水平大小、总量多少的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绝对数。
18、相对指标:表明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值之比,是反映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为相对数。
19、平均指标:同质总体内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相除的结果,表明了总体各单位标志的一般水平。
20、数量指标: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广度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国民统计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
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
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第三章综合指标一、名词解释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
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2、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根本统计方法第一章 概论1.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确实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局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 参数〔Parameter 〕: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 〕: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 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 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2.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 =P 75-P 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 〕3. 正态分布特征:①X 轴上方关于X =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 =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2X u S α±;百分位数法:P 2.5-P 97.5。
第三章 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抽样误差不可防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 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X σσ=3. 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 ;②通过设计减少S 。
4. t 分布特征: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ν,ν越小,t 值越分散,t 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③当ν逼近∞,X S 逼近X σ, t 分布逼近u 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 分布的特例。
(完整版)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
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
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
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
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1)求全距(2)定组距和组数(3)列出分组组距(4)登记次数(5)计算次数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
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统计学概论主要术语
第1章统计学研究什么?主要术语1. 统计学(statistics):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3. 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4. 变量(variable):每次观察都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
5.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又称无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
6. 顺序变量(rank variable):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
7. 数值变量(metric variable):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
8. 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9. 顺序数据(rank data):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0. 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按数字尺度测量的数据。
11. 总体(population):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2.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3. 样本量(sample size):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
14.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一个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15.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也称分类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16.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也称等距抽样,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统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统计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3、次数密度是指【】。
4、【】通常是指召开座谈会或访问被调查者,通过面谈来实现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
5、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基本抽样组织形式【】。
6、【】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7、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8、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r ≤≤r <1≤r ≤≤r ≤09、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
10、下列不存在对应负债的金融资产是【】。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2、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
3、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分类,可分为【】。
4、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
A.变量数列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D.组距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5、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包括【】。
三、填空题1、是按所拟调查事项,有计划地通过访谈、询问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来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也是调查的一种基本形式。
2、留置调查具有、被调查者的回答不受调查人员的影响、被调查者有详细思考时间、避免因误解而产生误差等优点。
3、市场调查包括、定性调查、媒体和、商户和工业品调查、特殊社会群体调查、民意测验和文案研究。
4、平均速度指标包括和,它们是反映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期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和逐期平均增长变化的程度的指标。
用以观察现象在整个时期内的动态发展变化情况和趋势。
5、是人们认识事物、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和体验生活等认知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6、又称分层抽样或分类抽样。
它是先将总体中所有的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类或组,然后再各类中直接随机抽取样本单位,可见它是统计分组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结合体。
统计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统计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旨在从数据中获取有关现象和问题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判断。
2. 统计学的主要分类是什么?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个方向。
-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通过统计指标,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 推断统计学:推断统计学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并给出相应的概率和置信区间,以及对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3. 相关性和因果性有什么区别?相关性和因果性是统计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
- 相关性:相关性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联程度,即变量的变化是否会同时发生或者同时变化。
相关性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 因果性:因果性指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直接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因果性需要通过严格的试验设计和因果推断方法来确定。
4. 什么是样本和总体?- 样本: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代表性数据集合,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到关于总体的信息。
样本是通过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取的,应该具备代表性和随机性。
- 总体: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是包含所有个体和信息的整体。
总体可能很大,对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可能会非常困难,因此常常选取样本进行分析。
5. 什么是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过程。
通过样本的描述统计学指标,如均值、标准差等,以及推断统计学方法,如置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可以对总体的特征和参数进行推断。
6. 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推断方法,用来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验证。
假设检验的过程包括假设设定、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以及做出决策。
7. 什么是置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估计是一种统计推断方法,用来对总体参数给出一个区间估计,以描述对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归纳推断法:分为归纳和推断。
归纳: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推断:是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必须具有同质性,这是形成总体的基础。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
文字描述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
数字表示。
标志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都是数值表示,指标值。
统计数据:是对所考察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对于不同现象,能够计量的程度是不同的。
截面数据: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
时间序列数据:指在不同时间上所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动态数列(时间序列):由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排列而得出的一组数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数据集。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变量值离散变量取整数,连续变量有小数点。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流量: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纲。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示现象在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量纲。
第二章统计调查:作为统计工作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根据研究的目的或任务,采用适当的、科学的调查方法,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各项资料的过程。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2.统计标志简称为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为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3.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其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来描述。
数量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4.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质量指标是表明总体质量的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5.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能从多个不同的方面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反映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依存关系和平衡关系等。
6.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统计数据,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7.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
顺序数据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计量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8.流量是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纲。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示现象在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量纲。
第二章1.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单位和主管机关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和报送程序,定期向上级机关和国家报告自身基本情况、计划执行情况和重要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状况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3.重点单位是指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的那些单位。
4.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现实数据,并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推断数据背后的规律。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的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商业、医学、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方法。
一、统计学的历史和基本概念统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统计学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
在18世纪和19世纪,统计学开始引入概率论和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工业、金融和社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统计学在发现和解释数据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变量、统计量和假设检验。
总体是指一个大的数据集,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选取的较小的数据子集。
变量是指统计分析中的一个特征或指标,如年龄、收入等。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和概括数据集的指标,如平均值和标准差。
假设检验是一种基于样本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通过比较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值来判断样本是否来自某个总体的假设。
二、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与方法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金融、经济学、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领域,统计学的方法被广泛用于疫苗试验、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在金融领域,统计方法被应用于股票价格预测、风险管理等领域;在经济学中,统计学的方法用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在环境科学中,统计学的应用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
统计学的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主要用于对数据集的概括和描述,包括频率分布、中心趋势、分散程度等指标。
而推断统计学则用于基于样本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三、统计学在大数据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大数据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数据的处理需要结合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提高数据的价值和运用效率。
统计学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一、统计学概论1.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它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的科学,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数理逻辑、数学统计原理和方法等,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科学。
1.2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古典统计学、现代统计学和统计学在应用中的发展。
1.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有: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对数据的基本描述;3.推断和判断数据的特征;4.推断和判断数据的规律性;5.推断和判断数据的相关性。
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1 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学的第一步。
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2.2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数据的整理是统计学的第二步。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描述、变换、排序、排列和分组。
2.3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是通过图表、频数分布、总体分布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推断统计学是通过推断和判断对数据进行推断和判断。
2.4 数据的可视化数据的可视化是统计学的重要方法。
数据的可视化主要包括散点图、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雷达图等。
2.5 统计学的模型统计学的模型是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统计学的模型主要包括概率模型、数理模型、统计模型、贝叶斯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
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频数、频率、比率、中心趋势、稳定性、方差等。
3.2 统计学的基本指标统计学的基本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协方差等。
3.3 统计学的推断方法统计学的推断方法主要包括置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4 统计学的应用方法统计学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图像识别等。
统计学原理简答 前四章
第一章概论一、统计学研究的对象1、广义的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关系。
2、狭义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
二、统计研究的一般认识方法我们要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统计研究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性。
1、统计研究要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中,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统计研究须注意到现象发展由个别到一般、由偶然到必然、由普遍联系到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三、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研究,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四、流量与存量的区别与联系1、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或劳务)而取得的收入或支出的总量。
2、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以往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等的结存数量。
3、流量与存量的关系①有相当多的经济现象,其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流量必然出现存量。
②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流量来自存量,存量越多,流量就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存量的大小。
③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期初存量加流量之和等于期末存量。
④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
⑤流量与存量是对总量指标而言。
五、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理论。
统计工作就是统计的实践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的关系,统计理论或称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统计理论与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第二章统计调查和整理一、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确定统计调查目的确定统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表规定调查时间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统计调查登记资料的方法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搜集调查答案的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调查和业务记录等。
统计学概论名词简答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1、简单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
简单分组的特点是:只能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而不能反映现象在其他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说明的问题比较简单。
2、时点指标:则反映了某一时刻(时点)瞬间的总量,例如,人口总数、国土面积、公路里程、固定资产等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商品库存、企业资产负债、设备数量、职工人数等等微观指标。
3、因素分析法:就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5、定基发展速度:是指以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它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固定时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时也叫做“总速度”。
6、指数(或统计指数):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指数是指用来测定一个变量对于一个特定的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是指因不同度量而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事物在不同时间对比的综合相对数。
7、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y=+ x+ 。
在一元线型回归模型中,y是x线性函数(a+ x)加上随机误差项()。
+ 反映了由于x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随机误差项反正了除x 之外其他影响y的随机因素。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9、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它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普查是一次性调查,其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
第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其主要用来全面、系统地掌握重要的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资料。
10、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版)期末复习资料
第七章 分类变量的推断。 名词解释 1. χ2 拟合优度检验:利用 χ2 停机梁来判断某个分类变量个类别的观察频数与某一理论频数或期望 频数是否一直的检验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列联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变量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 3. χ2 独立性检验:利用 χ2 统计量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的检验方法。
3/7
期望概率,而独立性检验中,原假设则假设两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最后,计算期望频数时,在拟合优 度检验中利用原假设中的期望概率,用观察频数乘以期望概率,直接得到期望频数,如果独立性检验, 则假设两个变量的分类是独立的,因而两个水平的联合概率是两个单独的概率的乘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库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小库1什么是流量,存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流量是指某一时间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量,具有时间纲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现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纲量。
流量与存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的关系,它们是并存的,是相互影响的,经济中许多流量都有与起直接对应的存量。
一般来说,存量是流量的前提和基础,流量是在期初存量基础上发生的,然后流量改变了存量,使之从期初存量变化为期末存量。
2(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其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表现。
数量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和数字来表示的。
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是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3.什么是原始资料,什么是次级资料,两者关系如何。
所谓原始资料也称初级资料。
是直接向总体单位搜集,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所谓次级资料,也称间接资料,是指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资料,一切次级资料都是有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来的。
4.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相关分析只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无需区分谁是自变量或应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必须首先确定哪个是自变量,那个是因变量,而且在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或预测时,只能给出自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可能值,而不能从因变量去推断自变量。
2在相关分析中两变量都是随机的变量,各自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而回归分析是研究两变量具有因果关系的数学形式。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一个给定值,即给定自变量来观察对应因变量数值的变化情况,所以自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3相关分析是通过相关系数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由于两变量的对等关系,同一资料下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只有一个唯一数值而回归分析对于因果关系不甚明确或互为因果关系的情况,可以通过两个回归方程来加以反映。
《统计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或称变动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
所谓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 数量性、具体性4. 数量、概率论、大量观察法5. 总体、方法论6. 信息、监督、信息7. 质量8.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9.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10. 同质、相对11.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2.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13. 数量、外延、质量、内涵14. 物质、模糊性15.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三、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统计研究事物的量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必须以事物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2. 统计是研究现象总体的,个别事物对总体不一定有代表性,因此不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当组内标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
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
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2.统计标志简称为标志,它是用来说明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为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3.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
8.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
第三章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组的统计整理方法。
2.简单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
3.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4.组中值指本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其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来描述。
数量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4.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数量
质量指标是表明总体质量的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5.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能从多个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不同的方面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反映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依存关系和平衡关系等。
6.名称)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
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统计数据,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7.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
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顺序数据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计量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8.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流量是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
纲。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示现象在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量纲。
第二章
1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和报送.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单位和主管机关按程序,定期向上级机关和国家报告自身基本情况、计划执行情况和重要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状况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2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多,.重点单位是指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的那些单位。
4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行的非全面调查。
5不断地进行调查登记,.经常调查是随着调查对象的变化,连续以了解事物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的调查方式。
6即调查总体。
它.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7期。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
值。
它代表组内所有单位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5.次数分布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6列,简称变量数列。
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就形成变量分配数
7结果的汇总表。
.统计表就是用来表现统计资料汇总整理
8量值的次数总和。
.累计次数是指数列中高于或低于某一变第四章
1量上进行总括性描述,.总量指标又称为绝对指标,对总体从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2内发展累计的总数量的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了在某一段时间
(时期)3间的总量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了某一时刻(时点)瞬
4联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相对指标也称为相对数,就是将两个有
5一定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是存在用来反映事物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标。
6差异抽象化,.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某一变量的具体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
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78.值差别程度的大小,.标志变异指标是表示总体中各单位标志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或者分布的均匀性的指标。
第五章
1同时间上的数值,.时间序列是指将某一系列统计指标在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数列,也称为动态数列。
2的每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
时期数列是由时期指标形成的,数列中象在一屡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3每一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间.时点数列是由时点指标形成的,数列中点上所达到的状态或水平。
4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在统.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的计上又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5平之差,.逐期增长量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它表明本期比上一期增长的绝对数量。
6.定基发展速度是指以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计算的发展速度。
7年同期发展水平之比。
.年距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上
8.长期趋势是指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