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学
西南林业大学,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详细解析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一、林学的基础知识1、森林的概念与特征:1.1森林的概念、特点概念: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特点:a.寿命长,生长周期长;b.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c.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d.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e.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能;f.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影响力1.2森林的植物成分:根据其所处地位分为林木、下木、幼苗(1年内)幼树(超过1年,但高度未达乔木林冠层一半)、活地被物和层外植物(层间植物)林木(立木):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
优势树种:建群树种,在森林中,株数材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对群落的形态、外貌、结构及对环境影响最大,决定着群落的特点以及其他植物的种类、数量、动物区系、更新演替的方向。
主要树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伴生树种:陪伴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一般比主要树种耐荫,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制其荫条和侧枝的发育。
下木: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度的1/2。
层外植物(层间植物):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
林分:将大片森林按其本身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
林分调查因子:能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
林分起源:森林发生形成特点,一般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种子起源称为实生林,根上萌生或抽根蘖萌芽形成的林分称为萌生林。
树种组成系数:为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的组成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量(胸高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
2%~5%用+,<2%用-。
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我国划分林层的标准:(由上到下I、Ⅱ、Ⅲ)a.次林层平均高度与主林层平均高度相差20%以上(主林层为100%)b.各林层林分蓄积量不少于30m2/hm2c.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d.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3,次林层疏密度不小于0.2。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森林植物群落概念(一)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概念能让所有生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生活在同一生境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高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行自然分类;高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演替被类比为个体发育。
森林环境重点
第一单元森林植物概述名词解释林层(林相):是指乔木树冠的垂直配置所构成的层次。
郁闭度:是指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一片森林中林冠彼此衔接的程度或是林冠遮盖地面的程度。
立地质量(立地条件):是对影响森林生产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生活因子:生态因子中有一些是森林植物所必需的,没有这些因子植物便不能生活,这些因子称为生活因子。
填空1.根据树种组成,可将森林划分为单纯林和混交林2.森林的层次通常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3个基本层次3.按照林层或林相一般可将森林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4.森林中生长着一些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如藤本植物、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等,称其为层间或层外植物5.按照森林的起源,可将森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类6.森林按年龄结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7.通常将生物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五大类判断题1.大量树木聚合在一起就是森林。
(×)2.森林是受环境强烈影响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森林。
(√)3.人工林有较规则的株行距,林木分布比较均匀整齐,树种较单纯,多为单纯林。
(√)4.北方寒冷的地区易于形成复层林,温暖湿润的南方易形成单层林。
(×)5.天然林不含人工林采伐后萌生形成的森林。
(√)6.林分密度大,其郁闭度也大,但郁闭度大的林分,其密度有时并不大。
(√)7.不同树种,龄级期限的长短是不同的,主要是根据树木生长的快慢确定年龄范围。
(√)8.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说明立地条件对该树种越适合,林地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地生产力越高。
(√)9.一般按林分平均高(H)和林分年龄(A)来确定森林的地位级。
(√)10.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有规律的联系和统一。
(√)11.有垂柳生长的地方,常常指示其生长环境的土壤水湿,表示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单项选择题1.( A )的树干,一般高大、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良好,枝下高长,树冠较小,且多集中于树干上部。
861森林生态学必考点梳理
861森林生态学重要考点梳理1.森林:森林(Forest)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具有一定的密度,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的复合体。
2.海克尔首先对生态学做了界定,第一次把生态学的概念应用于植物学的是尤舍·瓦尔明,因此,瓦尔明被公认为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
1935 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
3.森林的三大效益:(1)经济效益:木材收获,果实、花等林副产品,猎物捕获,采收生活必需品(2)生态效益: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防噪减尘、净化空气、固 C(3)社会效益:旅游观光、修身养性、教学科研4.环境: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5.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产物所集中的部位,包括整个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上层(风化层)及大气圈下层(对流层)。
6.植被: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称为植被。
7.生境(habitat):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各种植物的生境质量有高有低,如云杉、冷杉在阴坡生长较好,而在阳坡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
各种植物的生境,可以重叠、连续或交叉或分离。
例如不同山体的阴坡或阳坡,都可为不相连接的,但都是相同的阴坡生境或阳坡生境。
8.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定义: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如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9.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10.限制因子:植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长、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林学概论-第2章
本篇主要内容
第一一章 森林林概说
林林
第二二章 森林林植物
学
第三章 森林林结构与生生态系统
概 论
第四章 森林林与环境作用用
第五章 森林林计测与效益评价
第二二章 森林林植物
林林
学
概
论
本章主要内容
! 植物的结构、形态与功能 ! 植物的生生命活动与生生⻓长发育 ! 植物的分类与命名 ! 中国主要造林林绿化树种的分类特征
一一、植物的微观结构与功能
1、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础,也是植物体进行行行生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构成植物体各种类型的细胞, 既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一致,体现植物的整 体性,又又能相互独立立,各有其特点。
第二二章
森林林植物
第一一节
林林 学 概 论
一一、植物的微观结构与功能
第二二章
森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物
第一一节
林林 学 概 论
二二、高高等植物的器器官形态与功能
3、茎
(5)木木材的构造
树皮皮(韧皮皮部) 形成层 木木质部 髓心心
第二二章
森林林植物
第一一节
林林 学 概 论
二二、高高等植物的器器官形态与功能
4、叶
(1)叶的功能
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用、蒸腾作用用和气气体交换。
第二二章
1、植物的细胞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超微结构
第二二章
森林林植物
第一一节
林林 学 概 论
一一、植物的微观结构与功能
1、植物的细胞
(3)植物细胞的繁殖方方式 细胞细胞的繁殖是以分裂方方式进行行行的。
森林培育学自己整理.
森林培育学一、名词解释1、种源:是指某一批种子的产地及其立地条件。
2、种子的休眠: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
3、花芽分化: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以后,成花诱导激素和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成花的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4、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措施。
5、假植: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
6、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7、适地适树:就是指将树木栽植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
即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林学特性与该立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
8、种子的成熟:就是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成具有种胚和胚乳的过程(胚根、胚芽、胚茎和子叶)。
9、人工林:是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10、森林潜在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生产力,也可称为气候生产力。
11、种子园:由人工选择的优良无性系(从一共同的细胞或植株繁殖得到的一群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细胞或植株)或子代家系(经过子代测定后所选择出的优良子代)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林木种子的场地。
12、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13、半活期:指种子群体中50%种子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14、现实生产力:是指现存的森林植被所具备的实际生产力,它往往低于潜在生产力。
15、安全含水量:在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最低限度)的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量。
16、千粒重:在气干状态下,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
17、催芽: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林业类林学类草学类
林业类林学类草学类1.林学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主干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岗位工作。
具体岗位:景观设计师、林业技术员、GIS销售经理、技术支持、景观工程师、苗圃技术员、销售经理、林业工程师、苗木采购员、农业仪器销售助理、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2.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主干课程: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园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产等的教学研究工作。
具体岗位:园林工程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园林施工员、景观设计师、绿化施工员、绿化工程师、植物设计师等。
风景园林专业与园林专业有什么区别?所属门类不同丨风景园林专业是工学专业,属于建筑类下设专业;园林专业是农学专业,属于林学类下设专业。
培养方向不同丨风景园林专业主要做设计规划,要求美术功底;园林专业也学习部分设计,但更侧重于学习植物栽培、苗木种植等。
课程学习不同丨风景园林专业少学习植物学,多学习建筑方面的工程制图、测绘等;园林专业多学习植物栽培,学习少部分设计。
就业方向不同丨风景园林专业就业主要选择园林设计师方向,注重宏观设计;园林专业就业多以种植物花草为主,懂部分设计即可。
林学专业详细简介
林学专业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1学科简介学科培养目标:学科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1]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各级林业部门;基层林场、园艺场、森林公园;园林部门;学校等2北京林大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
森林植物学笔记
森林植物学笔记一、植物细胞。
1. 细胞结构。
-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组成。
- 细胞膜:又叫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它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等组成。
-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
其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
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等组成。
2. 细胞的分裂。
-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最常见的分裂方式。
包括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 减数分裂:发生在植物产生生殖细胞(花粉和卵细胞)时。
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有性生殖和遗传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组织。
1. 分生组织。
- 定义: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 类型:-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使根、茎不断伸长生长。
- 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使植物茎不断增粗;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产生周皮,起保护作用。
-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某些植物节间基部,如水稻、小麦的拔节生长就与居间分生组织有关。
2. 成熟组织。
- 保护组织:- 表皮:是植物幼嫩器官的最外层组织,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外壁角质化形成角质层,具有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抵御病菌入侵等作用。
0954林业专业课
0954林业专业课林业专业课程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包括林木学、林业植物育种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课程进行简要介绍。
一、林木学林木学是研究森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林木的分类、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内容。
通过学习林木学,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森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殖方式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林业植物育种学林业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如何通过人工选择和育种改良森林植物的遗传特性,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生态适应性的学科。
通过学习林业植物育种学,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遗传规律、育种方法和技术,并掌握如何利用育种手段改良森林植物的性状,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是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学科。
通过学习森林病虫害防治学,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侵害机制和防治技术。
掌握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保障森林健康生长。
四、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学是研究如何合理经营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学科。
通过学习森林培育学,我们可以了解森林培育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如何进行造林、更新、抚育、间伐等森林管理活动。
合理的森林培育可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五、森林经理学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学科。
通过学习森林经理学,我们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学习如何进行森林资源的评估、规划、经营和监测。
合理的森林经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
林业专业课程是培养林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我们可以掌握森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了解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希望广大林学专业的学生能够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我国的森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森林植物课程教案
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森林植物的基本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森林植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适用专业: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课时安排: 2课时(理论课1课时,实践课1课时)教学重点:1. 森林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 森林植物的生态学意义。
教学难点:1. 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森林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一、理论课(1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森林吗?森林有哪些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 森林植物的基本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森林植物的形态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 森林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
- 森林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药品、建筑材料等。
3. 课堂讨论- 提问:森林植物有哪些生态学意义?- 引导学生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总结- 强调森林植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实践课(1课时)1. 实践地点- 选择校园内的森林或植物园作为实践地点。
2. 实践内容- 观察森林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植物名称、形态结构等特征。
- 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 分析森林植物的生态位,探讨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实践步骤-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一片区域。
- 指导学生正确采集植物标本,注意安全。
- 回到教室,进行植物标本整理和分类鉴定。
4.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实践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 教师点评,总结课程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采集、整理植物标本的准确性。
3. 生态保护意识:观察学生对待自然环境的尊重程度。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森林植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林学是一门研究森林及其资源管理的学科,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林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林业资源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以下是林学概论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林业资源概述1.1 林业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2 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情况1.3 中国的森林资源概况1.4 林业资源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作用第二章:森林生态学基础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2 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种群、群落、生态位、生态平衡等2.3 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稳定性第三章:森林植物学基础3.1 森林植被的构成和类型3.2 主要的森林树种及其生长特性3.3 森林植物的繁殖和更新3.4 森林树种的分类和适应性第四章:森林资源的计量和调查4.1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测量方法4.2 森林资源的利用潜力分析4.3 森林资源的统计和信息管理第五章:森林经济学基础5.1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5.2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5.3 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和成本核算5.4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利益协调第六章:森林保护与管理6.1 森林病虫害防治6.2 森林火灾的防治和管理6.3 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6.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第七章:林业社会学基础7.1 森林资源的社会属性7.2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7.3 森林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参与第八章:森林政策与法规8.1 国家森林资源政策8.2 森林资源的保护法规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政策第九章:乡村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9.1 乡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9.2 乡村生态环境修复的原理和方法9.3 乡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结语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况及重要作用,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学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森林植物1.叶由芽的叶原基分化而形成,通常绿色。
2.花及花序花:是适合于繁殖的变态枝一朵完整的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3.果实植物开花后,胚珠受精发育形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加上里面的种子(1)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由其子房形成的单个果实。
分为干果和肉质果。
(2)聚合果:一朵花中有多数单雌蕊,每个单雌蕊形成一个单果,集生在花托上,将这样集生在一朵花内的单果合称聚合果。
(3)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
4.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整体。
5.森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2)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可天然更新,可再生的生物资源(5)巨大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6.森林的植物成分:根据植物所处地位,可分为林木、下木、幼苗幼树、活地被物、层间植物。
(1)林木(立木):指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
由于乔木树体高大,一般是构成上层和中层林冠。
据经济价值、作用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优势树种:建群种,森林中材积最大和次大的乔木树种主要树种:目的树种,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经济价值高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不符合经营要求,经济价值以木材价值为准伴生树种:辅佐树种,与主要树种伴生,耐荫先锋树种:优先适应环境生长的树种,喜光(2)下木:指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的总称,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
(3)幼苗幼树:林内1年生幼龄树木(慢生树种2~3年)总称为幼苗,超此年龄以上但其高度尚未达到乔木林冠层一半则称幼树。
(4)活地被物: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藓、地衣、真菌等组成的植物层次。
(5)层外植物(层间植物):在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
藤本植物、附生、寄生植物。
7.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林业专业书籍
林业专业书籍
以下是一些林业专业书籍的推荐:
《森林与人类文明》(李莉著):这本书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森林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以及人类对森林的利用和保护,展示了森林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和协调。
适合作为林业史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对森林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森林植物学》(王国祥著):这本书介绍了森林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森林植物的分类、形态、解剖、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森林植物的分布、演化、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
适合作为森林植物学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对森林植物感兴趣的读者学习。
此外,还有《园林树木学(园林专业用)》、《中国盆景艺术》、《中国寒兰名品赏培》、《大花蕙兰》等书籍也是林业专业领域的经典之作,具体可以查阅林业专业书籍推荐榜单以获取更多信息。
森林植物(一)练习题含答案
《森林植物(一)》练习题项目一:绪论,植物的形态学基础子项目一:植物的营养器官一、名词解释:1、植物:没有运动器官,固着生活,没有感觉器官,能进行自养的生物。
2、森林植物:是指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总称。
3、森林植物学:是以组成森林的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涵盖了植物形态,植物生理和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伸长产生的根称为主根。
5、侧根: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一定部位产生许多侧向支根称为侧根。
6、定根:主根和侧根都来源于胚根,其位置相对固定,称为定根。
7、不定根:从茎,叶,老根产生的根,由于其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8、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根的体称为根系。
9、直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
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属于此类。
10、须根系:主根不发育,由茎的基部产生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这种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11、根瘤:一些豆类植物的根上,常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这是土壤中根瘤细菌与根共生产生的共生体,称根瘤。
12、菌根:根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13、外生菌根:与根共生的真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根的外表,形成菌丝鞘。
14、内生菌根:真菌菌丝分布于皮层细胞间隙或侵入细胞形成不同形状的吸器,如树枝状菌丝体。
15、内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不仅包围根尖,也侵入皮层细胞及其间隙中。
16、气生根: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
17、枝条:是指有叶和芽和茎。
18、节:指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19、节间:相邻两节间的部分。
20、长枝:节与节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枝条。
叶常对生或互生。
21、短枝:节与节之间的相距很近的枝条。
叶常簇生。
22、叶痕:叶片在枝条上脱落的痕迹,称为叶痕。
23、维管束痕:叶痕中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24、皮孔:枝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25、芽鳞痕:芽开放时,芽鳞片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26、叶芽:发育成叶片的芽。
又称枝芽。
27、花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林学类专业介绍
林学类专业介绍专业名称:林学门类:林学类学科:农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就业前景和方向:林业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毕业生主要到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专业点评: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植物学习改进措施
森林植物学习改进措施目前,面对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不断的破坏,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对于森林资源而言,在生态环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森林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所以,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理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森林资源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些许不足,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做出森林资源管理改革,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一、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一)树木的种类选择问题就我国当前的森林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时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所以,不同地区对森林资源管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树木的品种就选择就很重要。
我国当前的树木种类丰富,并且不同种类的树木都拥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对周围的植物生长也具有一定的影戏,如果不能正确的选择树木种类,很容易适得其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破坏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因此,在森林资源管理中,树木的种类选择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二)树木的数量稀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现在的树木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进而引发许多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树木稀少的问题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三)森林资源管理结构单一在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中,由于其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中,森林资源管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在树木的混交和分布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森们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有效的森林管理工作。
(四)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目前,在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已经积极的引入了现代化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格局,推动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发展。
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相关技术不够成熟,在许多森林资源管理单位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严重限制了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植物学(2742)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森林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利用效益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不强、基本技能不多;涉及植物种类较多,只能按分类等级才能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和分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植物个体,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少到多,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森林植物学是林学专业的起步基础课,必须在掌握该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
其任务是研究大量的、形态各异的共同规律与特点。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植物的一般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及经济用途。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掌握植物分类如叶、花、果的结构等基本知识;利用掌握的植物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植物分类的系统进化原理和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掌握树木标本的采集,制作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树木分类、检索、鉴定的方法和技能。
掌握常见的森林树种和绿化树种约50科150-200种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和利用效益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树种鉴定、编制树种系统名录和检索表,为今后独立进行树种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很多,但都以植物学为基础;虽然在理论知识上不强,但能对其他基础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故本课程是本专业抬头课;本专业的专业课与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关系密切,在学科关系上,它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木育种学、林木栽培学、森林环境保护学、经济林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木材学、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或教学工作,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植物拉丁学名基本知识;植物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变种拉丁学名的组成和书写方式;2、各科的主要特征;3、树木的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习性、地理分布。
- 1 -重点是:1、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2、植物分类知识。
难点是:不同植物间的异同点;检索表的编制。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绪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1)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2)检索表;(3)植物分类的知识。
2、一般了解:(1)自然分类系统;(2)分类法的依据。
3、一般掌握:(1)树木分布区;(2)生态学特性4、熟练掌握:(1)植物的命名原则;(2)检索表的编制(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只作一般了解。
第二节树木分类学概要:主要学习自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分类法的依据;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检索表。
植物分类的知识。
第三节树木分布区:只需了解分布区的类型、分布区的研究、树木的特性。
第四节树木的特性:只需了解生态学特性。
(三)考核知识点1、树木分类学概要2、植物分类的知识3、树木分布区4、生态学特性(四)考核要求1、树木分类学概要(1)识记:自然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方法。
(2)领会:分类法的依据。
(3)简单应用:检索表的编制。
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的观点。
(4)综合应用:了解植物分类现状及发展动态。
2、植物分类的知识(1)识记:叶的组成;复叶的概念;花的组成;不同花序的概念;雄蕊和雌蕊的结构;不同果实类型的概念。
(2)领会:种子与果实的形成;不同类型花序间的区别。
3、树木分布区(1)识记:天然分布与栽培分布、连续分布与间断分布、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概- 2 -念;特有分布、残遗分布、替代分布的区别;特有树种、孑遗植物的概念。
(2)领会:每个类型相应的树种;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3)简单应用:了解原产我国和引种的树种;了解我国的特有树种、孑遗植物。
3、生态学特性(1)领会:树木的生态学特性。
(2)简单应用: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
第二篇各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1)松科、杉科、柏科;(2)蔷薇科;(3)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4)重点珍稀濒危树种;(5)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
2、一般了解:树木的习性、地理分布。
3、一般掌握: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
4、熟练掌握: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
(二)本章课程内容1、苏铁科:主要学习苏铁的形态特征。
2、银杏科:主要学习银杏的形态特征。
3、松科:主要学习铁坚油杉、日本落叶松、金钱松、雪松、红松、华山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的形态特征。
4、杉科:主要学习主要杉木、柳杉、水松、池杉、水杉的形态特征。
5、柏科:主要学习侧柏、柏木、日本扁柏、红桧、园柏、刺柏的形态特征。
6、罗汉松科:主要学习罗汉松的形态特征。
7、三尖杉科:主要学习三尖杉、粗榧的形态特征。
8、红豆杉科:主要学习红豆杉、巴山榧树的形态特征。
9、木兰科:主要学习厚朴、荷花玉兰、玉兰、紫玉兰、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的形态特征。
10、连香树科:主要学习连香树的形态特征11、樟科:主要学习樟树、闽楠、檫木、山苍子、山胡椒的形态特征12、蔷薇科:主要学习中华绣线菊、山楂、石楠、枇杷、沙梨、豆梨、湖北海棠、苹果、月季、桃、梅、李、日本晚樱的形态特征。
13、蜡梅科:主要学习蜡梅的形态特征14、苏木科:主要学习皂荚、紫荆的形态特征。
15、含羞草科:主要学习合欢、山合欢的形态特征。
16、蝶形花科:主要学习刺槐、槐树、黄檀、红豆树、紫藤的形态特征。
- 3 -17、山茱萸科:主要学习毛梾、灯台树、四照花的形态特征。
18、蓝果树科:主要学习喜树、蓝果树、珙桐的形态特征。
19、五加科:主要学习刺楸、五加的形态特征。
20、忍冬科:主要学习珊瑚树、忍冬、金银木的形态特征。
21、金缕梅科:主要学习枫香、继木、蚊母树的形态特征。
22、悬铃木科:主要学习二球悬铃木的形态特征。
23、杨柳科:主要学习毛白杨、响叶杨、加杨、旱柳、垂柳的形态特征。
24、桦木科:主要学习桤木、江南木、光皮桦、红桦、白桦的形态特征。
25、壳斗科:主要学习板栗、茅栗、锥栗、苦槠、石栎、青冈栎、麻栎、栓皮栎、槲栎、刺叶栎的形态特征。
26、榛科:主要学习华榛、雷公鹅耳枥、华千金榆的形态特征。
27、胡桃科:主要学习山核桃、化香树、核桃、枫杨的形态特征。
28、榆科:主要学习白榆、榔榆、榉树、青檀、糙叶树、朴树的形态特征。
29、桑科:主要学习柘树、桑树、构树、无花果、黄葛树的形态特征。
30、杜仲科:主要学习杜仲的形态特征。
31、椴树科:主要学习粉椴、糯米椴的形态特征。
32、杜英科:主要学习山杜英、猴欢喜的形态特征。
33、梧桐科:主要学习梧桐的形态特征34、锦葵科:主要学习木槿、木芙蓉的形态特征35、大戟科:主要学习油桐、木油桐、乌桕、重阳木的形态特征。
36、山茶科:主要学习油茶、茶、山茶、木荷的形态特征。
37、桃金娘科:主要学习赤桉、大叶桉的形态特征。
38、冬青科:主要学习枸骨、冬青的形态特征。
39、卫矛科:主要学习丝棉木、冬青卫矛的形态特征40、鼠李科:主要学习枣、马甲子、枳具科的形态特征41、葡萄科:主要学习葡萄、爬山虎的形态特征。
42、柿树科:主要学习柿、野柿的形态特征。
43、芸香科:主要学习竹叶椒、金桔、桔、柚、甜橙的形态特征。
44、苦木科:主要学习臭椿的形态特征。
45、楝科:主要学习楝树、香椿的形态特征。
46、无患子科:主要学习栾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龙眼、荔枝的形态特征。
47、漆树科:主要学习黄连木、南酸枣、盐肤木、漆树的形态特征。
48、槭树科:主要学习青榨槭、鸡爪槭、三角槭、飞蛾槭的形态特征。
49、木犀科:主要学习桂花、油橄榄、女贞、白蜡树、苦枥木的形态特征。
- 4 -50、茜草科:主要学习香果树、栀子花、咖啡的形态特征。
51、紫葳科:主要学习梓树、楸树、凌霄花的形态特征。
52、马鞭草科:主要学习柚木、海通、牡荆的形态特征。
53、千屈菜科:主要学习紫薇的形态特征。
54、玄参科:主要学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华东泡桐的形态特征。
55、棕榈科:主要学习棕榈、椰子的形态特征。
56、禾本科:主要学习孝顺竹、慈竹、毛竹、刚竹、箭竹的形态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1、(1)松科、杉科、柏科的形态特征;(2)蔷薇科的形态特征;(3)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的形态特征。
2、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1)常绿或落叶;(2)乔木、灌木或藤本;(3)叶,单叶或复叶,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对生或互生或轮生,三出脉或羽状脉,叶形;(4)花,花色、花序,两性花、单性花,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或杂性同株,子房上位、子房下位;(5)果实,果实颜色、果实类型,聚合果或聚花果。
3、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及地理分布;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经济用途及地理分布。
(四)考核要求1、识记:松科、杉科、柏科的形态特征;蔷薇科的形态特征;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的形态特征。
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
(1)苏铁科:苏铁的叶、花。
(2)银杏科:银杏的枝、叶、种子、雌雄异株。
(3)松科:铁坚油杉、日本落叶松、金钱松、雪松、红松、华山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的叶形、叶序、每种鳞种子数、种鳞宿存情况、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4)杉科:杉木、柳杉、水松、池杉、水杉的叶序、叶形。
(5)柏科:侧柏、柏木、日本扁柏、圆柏、刺柏的叶形、叶序、球果形状。
(6)罗汉松科:罗汉松的叶序、叶形、种子形状。
(7)三尖杉科:三尖杉、粗榧的小枝、叶形、种子。
(8)红豆杉科:红豆杉、巴山榧树的叶形、叶序、种子。
(9)木兰科:厚朴、荷花玉兰、玉兰、紫玉兰、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的托叶痕、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10)连香树科:连香树的叶序、果实类型。
(11)樟树:樟树、闽楠、檫木、山苍子、山胡椒的叶脉、叶序、花、果实类型、- 5 -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12)蔷薇科:中华绣线菊、山楂、石楠、枇杷、沙梨、豆梨、湖北海棠、苹果、月季、桃、梅、李、日本晚樱的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13)蜡梅科:蜡梅的的叶序、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14)苏木科:皂荚、紫荆的叶、花。
(15)含羞草科:合欢、山合欢的偶数羽状复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
(16)蝶形花科:刺槐、槐树、黄檀、红豆树、紫藤的复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刺槐的托叶刺。
(17)山茱萸科:毛梾、灯台树、四照花的叶序、花、果实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