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南京,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座城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南京的历史文化,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

它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六朝古都之一。

南京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字面意思是“南方的首都”,确实,在历史上,南京多次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南京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当时,这里是一个繁荣的古代文明中心,并成为越国的都城。

后来,它被列为古代中国七大都城之一,被誉为“十朝都会”。

这段历史为南京奠定了重要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南京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是明朝的建都。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而南京则成为了其首都。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造了宏伟壮丽的明故宫,并将其视为皇宫。

南京在明朝时期达到了极其繁荣的阶段。

在南京,还保存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南京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比如,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朝皇帝朱棣等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它集中了明朝时期的建筑、雕刻和园林艺术。

这座陵墓不仅展示了明朝壮丽的皇家建筑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另一个重要的遗址是中山陵,它是中国近代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是中国在20世纪初的第一个现代陵区,它的设计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风格,成为了中国近代陵墓建筑的典范。

这座陵墓不仅反映了孙中山的伟大事迹,也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南京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遗迹,如中华门、城墙等,这些都是南京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如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等,它们为人们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除了历史和文化,南京还以其独特的美食和传统工艺而闻名。

南京菜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比如,南京盐水鸭、夫子庙汤团等都是南京人喜爱的美食。

南京历史变迁

南京历史变迁

南京的历史如下:史前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表明,距今约60~100万年前,在南京地区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

南京地区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村落,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所处的年代约为前4千年至前3千年,北阴阳营文化属于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

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

古代明孝陵神道南京古为吴地,位于“九州”之扬州地域。

传说吴王夫差于前495年在此筑冶城。

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筑越城,是南京城垣史的发端。

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金陵邑改为秣陵县。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

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又改为“建康”。

西晋经永嘉之乱而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建康成为华夏正朔所在。

420年东晋灭亡,此后,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直至589年被隋灭亡。

这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又与此前的吴、东晋合称为“六朝”。

南朝时的建康城人文荟萃,相当繁盛,是南京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梁武帝时城中人口已超过100万。

然而侯景之乱等战乱给建康城带来了严重破坏,隋军攻入建康灭亡陈朝后,更将建康城邑宫苑完全平毁,仅在石头城置蒋州,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就此彻底结束。

唐代,建康故地又逐渐发展起来。

唐初在此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

唐朝灭亡后,十国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并修建了城邑。

此后南京城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

宋朝时,此地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应天府为京师。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六朝古都
制作人:历史1004 041005065 惠雪海
一、地理环境


南京,省会城市 ,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 地区 ,属宁镇扬丘陵地区 。 南京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 雨水充沛。
二、历史沿革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 公元前472年,越国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 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城筑金陵 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秦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 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称作建业,为南京建 都之始。 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建康(今南京) 为国都。 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 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位于水西门大街418号 ,系为纪念在侵华日 军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中国同胞、揭露 日寇法西斯暴行而建。 1985年8月15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5、夫子庙

位于“十里秦淮”文德桥北岸。
十里秦淮
位于夫子庙东面的金陵路1号
6、瞻园

位于夫子庙西侧的瞻园路128号、太平天国 历史博物馆内,号称“金陵第一园”。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 明朝。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 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 辖市。 1952年11月,南京改为省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 为省会。 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与伟人风采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与伟人风采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与伟人风采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众多伟人的风采使其倍受瞩目。

从六朝时期开始,南京就承载了无数历史的记忆,留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建筑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介绍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及伟人风采,并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一、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1.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背景六朝指的是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后周六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而南京作为六朝时期的都城,不仅见证了战乱与兴衰,更塑造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面貌。

2. 城市布局与建筑南京作为六朝时期的都城,城市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紫金山的建筑群,包括景明楼、晓烟楼等,以及玄武湖畔的建筑物,如鼓楼、钟楼等。

这些建筑物既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又彰显了当地文化特色。

3. 文化底蕴与传统艺术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还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艺术上。

南京文人墨客辈出,有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如书法家王羲之、文学家谢灵运等。

此外,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也独具特色,如南京剪纸、南京邳剧等,这些艺术形式为南京的历史人文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二、南京伟人的风采1. 孙中山的南京革命活动南京作为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伟人孙中山的风采在南京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曾多次来到南京,组织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开创了民主共和的先河。

2.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执政期间将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并在南京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与军事改革。

蒋介石的南京时期,见证了国共内战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3. 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和受难者虽然伟人的风采多是褒扬的,但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也包含了不幸与苦难。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无数南京市民成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受害者。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和伟人风采使其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地方。

在六朝古都的背景下,南京拥有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它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以下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一、历史特色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古代,南京曾是六朝古都、明清帝王之都,先后有多个朝代在此设都,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遗迹。

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整、最大的砖石城墙,其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用比较优质的花岗石进行衍化修建,南京城墙上的城楼、碑亭、马道等就是当时的代表。

南京城墙曾是明朝的重要防御工程,是士兵们的居住和作战场所,是南京市民的生活和商业活动场所,还有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场景。

南京城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人们了解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景观是明孝陵。

位于南京市中山陵南侧,明孝陵建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陵,其墓葬极具规模,营建规划合理,自古以来一直被群众推崇为“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迹”。

在建筑设计方面,明孝陵采用了众多科技手段,如横跨拱状营门和大通廊的占地小、结构巧妙的巨石器械“龙须对”和由巨石砌成的“三拱”式阶梯,以及像著名的“下马石”和“防控石”等奇妙景致,使之成为明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代表。

二、文化特色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南京的历史文化中融合了华夏文明、江南文化、汉族传统文化、南京特有的地方文化等多种文化成分。

这些文化成分形成了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和文化景观。

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当属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景色优美,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山陵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而且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雄伟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南京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文常中关于南京的知识点

文常中关于南京的知识点

文常中关于南京的知识点南京是中国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以下是关于南京的一些知识点:1. 历史背景,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六朝古都之一,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包括东吴、刘宋、南朝梁、南朝陈、南唐和明朝。

尤其是明朝期间,南京是中国的首都。

2. 地理位置,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天下江南之都”。

它东临扬州,西接安庆,北界淮安,南濒长江,地理环境十分优美。

3. 历史遗迹,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明孝陵、明城墙、中山陵、夫子庙和秦淮河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4. 文化底蕴,南京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南京的文化特色包括南京话、南京曲艺、南京剧和南京美食等。

南京还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5. 教育中心,南京是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这些大学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

6. 南京大屠杀,南京也因为二战期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而伤痛地被世界所知。

这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起大规模暴行,给南京和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7. 经济发展,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和商业区。

南京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名列前茅,尤其在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具有竞争力。

8. 旅游景点,南京作为旅游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

除了历史遗迹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夫子庙、鸡鸣寺、玄武湖、中山陵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南京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总的来说,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繁荣的经济发展。

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值得人们去探索和了解。

南京的历史与文化

南京的历史与文化

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从古代到现代,这座城市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一、南京的历史南京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9年的秦朝,那时的南京是一个小镇,名叫雨花台。

后来,南京逐渐成为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成为了多个朝代的都城。

在南京的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南京长江大桥,这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长江大桥建成后,使得南京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之一。

二、南京的文化南京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南京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是经历了多次变迁后形成的独特文化。

南京的文化中心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南京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孔子世家在南京也建立了府学。

南京也是诗歌、书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中心,南京的文化艺术一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近年来,南京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南京市政府多次出台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南京的旅游南京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南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文化景点、美食和住宿等。

南京的名胜古迹包括钟山风景区、雨花台景区、明孝陵景区等。

钟山风景区是南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鸟类资源丰富,是观鸟的好去处。

雨花台景区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保存了一些中国革命的实物和模型。

明孝陵景区则是明朝朱元璋的陵墓,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之一。

南京的美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南京的美食以鸭子为主要特色,如京师烤鸭和盐水鸭等。

同时,南京的小吃也非常有名,如鸭血粉丝汤、夫子庙小吃等,这些小吃为南京的地方文化增添了浓郁的韵味。

南京历史

南京历史

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

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

城市风景秀美。

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

历史人物众多。

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

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在南京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

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

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

南京历史人文

南京历史人文

南京历史人文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从南京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名人故居以及传统艺术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南京的历史人文。

1.历史沿革南京作为我国古代六朝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南京便是吴国的都城。

随后的南京历经东吴、刘宋、南朝梁、陈、隋、南唐等朝代,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特别是明朝时期,南京被设为首都,它代表着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南京历史悠久,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这也成为南京得以保留完整的历史人文的重要原因。

2.文化古迹南京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古迹而闻名于世。

明代的中山陵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的陵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中山陵庄严肃穆,建筑壮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象征。

夫子庙则是南京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以孔庙、康熙楼、贡院等为主要景点,展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传统。

此外,南京城墙、秦淮河、朝天宫、明孝陵等历史建筑也是南京历史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名人故居南京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乡,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

这些名人的故居多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著名的例子包括明代画家唐寅的故居,这座建筑保存了唐寅的生活痕迹和他的作品;清代文人刘墉的故居则是体现了清代文人生活风貌的独特地方。

这些名人故居不仅体现了南京历史人文的传承,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珍贵机会。

4.传统艺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南京独特的历史人文也表现在其传统艺术上。

南京京剧是中国四大名剧之一,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戏剧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南京的传统工艺中,金陵彩瓷烧制技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绚丽多彩的色彩而著称。

南京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这些都体现了南京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民俗风情。

南京的历史文化

南京的历史文化

南京的历史文化
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一些详细介绍:
1.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万年前,当时的人类在今东郊汤山一
带活动。

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昝缪等地,表明约7000年前已有人类在此居住。

商代到西周时期,南京地区出现了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如秦淮河流域的湖熟文化。

2.南京的建城史始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当时楚国在今六合
区设立棠邑,置棠邑大夫,标志着南京有政区设置的开始。

随后,吴国在今高淳区固城湖畔建立了濑渚邑,并在周元王三年(前474年)筑城于秦淮河口,称为越城,这是南京主城区建城的开端。

3.南京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特别是
在六朝时期,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人口达到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南京文化以南京官话与吴语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体现
了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特点。

南京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这些历史文化统属于“都城文化”。

南京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天下文枢”,其文化特色包
括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和亢朗冲融。

南京简介及历史概况介绍

南京简介及历史概况介绍

南京简介及历史概况介绍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美誉。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35万~60多万年前起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

吴都城以今太平路一带为中轴线,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20里19步(折合今8.5公里左右)。

孙权在这里建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

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县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六朝建康都城文化璀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昭明太子的《文选》、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等都在中国文学及史学宝库中光彩夺目。

都城金迷纸醉,畸形发展,居民28万户左右,城中僧尼多时达10余万,佛寺穷极宏丽。

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

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州属县,但仍不失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隋唐之后五代时的中国,诸雄相争,战乱不断。

而南唐国建都金陵府,偏安江南,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秦淮河两岸集市兴隆,商贾云集。

介绍南京历史及风景

介绍南京历史及风景
总之,南京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 化气息的城市,也是一个现代化 发展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旅 游资源和美食文化,是一个值得 一游的城市
-
THANK YOU
2
墓,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中山陵内有许多文物 和历史展览,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
博物馆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是中国古
3 代帝王陵寝建筑的代表之一。明孝陵内有许多古代建筑和
文物,是一个了解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好去处
夫子庙是南京的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夫子
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南京的现代化发展也很快,有着 繁华的商业街和现代化的建筑。 同时,南京的交通十分便利,有 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可 以方便地到达各个景点和商业区
总结
南京的饮食文化也十分著名,有 许多美食值得品尝。南京盐水鸭、 鸡汁汤包、小笼包等都是南京特 色美食,不容错过。此外,南京 的茶文化也十分丰富,有着独特 的茶道和茶艺
介绍南京历史 及风景
xxxxxx
-
南京的历史 南京的风景
总结
介绍南京历史及风景
南京的历史
南京的历史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2年,当时越王勾践灭吴后,令其部将范 蠡于南京一带筑城。自此以后,南京便成为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 心之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曾经历过多次战乱和变迁。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攻占南京, 置江宁县。公元280年,西晋攻占南京,改为建康。南北朝时期,南京成为南朝的政治、 文化中心。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改名应天府。清朝时期,南京成为江南省的省会
南京的历史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明朝时期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日 本侵略者在南京实施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导致数十万无辜平民死亡。这段历 史成为了南京永远的痛,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

南京历史文化特色南京历史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1、历史文化悠久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谋士范蠡在秦淮河畔的古长干里构筑越城,迄今已有2700多的建城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清凉山筑金陵邑。

此后,秦朝称之为秣陵,东吴称之为建业,东晋称之为建康,唐朝称之为白下、上元,元朝称之为集庆,明朝称之为南京,清朝称之为江宁府治,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1927年,设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称南京市。

期间,六朝时期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还有南唐、明初、清末的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有54位帝王、元首在位,建都历时447年。

南京还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结,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南京更能清晰地展现中国近代历史沧桑。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南京文化光辉灿烂,从汤山古猿人类到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乃至当代文化,古都与文化的交融,彰显出南京文化的最大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

1982年,南京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2、文化遗存丰富南京共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27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4处43个点,省级文保单位110处117个点,市级文保单位129处。

2003年,明孝陵“申遗”成功,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拥有70多座各级各类博物馆、档案馆、陈列馆和纪念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标本。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及保护手段之有力,位居同类城市之前列。

近年来,南京有几十项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三处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处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等南京特色文化具有人无我有、异彩纷呈的鲜明个性,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品牌。

3、文化传统优良南京经过数千年的风雨,通过各种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孕育了无形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优良的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

现 存 明 南 京 城 楼
现存明南京城墙
福州——老苍山洋房
中华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是 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 最大的城堡式城门,当今世界上保 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 城堡 。因正对城门外的聚宝山,故 又称“聚宝门”。
中华门主楼即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高21.45米。上层原 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镝楼毁于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









南京孙权墓

(3)东晋偏安都建康,乌衣巷口斜夕阳
•东晋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城定都南京,改名建康。
东晋都建康图
乌衣巷王导谢安纪念馆
(4)南朝四代轮番坐,无愁天子井中躲
•南朝宋、齐、梁、陈皆都南京。 •东晋至南朝时,农业、手工业有了重要进步,主要表现在开垦良田、炼 钢术、造纸术和制瓷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繁荣。都城内外 的大小商市有100多个,商品的范围相当广泛。与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来 往,也比东吴时更为频繁。













史文Βιβλιοθήκη 纪念馆4.勿忘南京大屠杀
电 影

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
南 京
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

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

数月的大规模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南 京 大 屠 杀 遇 难 者 纪 念 碑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
(3)吴头楚尾范蠡城
吴王冶城雌雄剑,岂知霸业不在戈。 范蠡筑城堪称始,城存蠡去却为何?

南京历史上的六朝古都

南京历史上的六朝古都

南京历史上的六朝古都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曾经是六个不同朝代的古都,这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朝时期是南京古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南京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对南京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背景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始于222年,当时东晋皇帝刘备迁都建立了建业(即今日南京)。

之后,南京相继成为宋、齐、梁、陈、南朝宋五个朝代的都城,这段历史长达229年,至589年才结束。

六朝时期的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富有和繁华的城市之一。

二、南京六朝古都的建筑风格六朝时期,南京的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既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建筑风格,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貌。

这种建筑风格以宫殿、寺庙和陵墓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六朝时期特色。

其中,南京市区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富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陵墓和宫殿则更多地采用了砖石结构,兼具了北方建筑的风格。

三、南京六朝古都对南京历史文化的影响南京六朝古都对于南京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首先,在文化方面,南京六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和学者,比如陆机、谢灵运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其次,在艺术方面,南京六朝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工艺技术达到了独特的高度,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南京六朝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对后来的南京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是南京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四、南京六朝古都的现状和保护虽然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已经悠久,但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了许多变迁。

如今,南京已经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很多六朝时期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南京市政府对于保护六朝古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非常重视,积极推动相关的保护工作。

例如,南京市目前已经将六朝时期的建筑遗址进行了系统整理和保护,并且相应的历史文化景点已对游客开放,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南京六朝的历史魅力。

总结:南京六朝古都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简介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简介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简介南京,老百姓们口中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市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它可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得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京的那些风风雨雨,看看它是怎么从古到今,一路走过来的。

1. 南京的历史悠久南京的历史长得就像条长河,绵延不断。

1.1 古代的辉煌首先,南京在古代可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都”。

早在公元前472年,南京就被当时的吴国设立为都城。

到了三国时期,南京又成为了孙吴政权的都城。

然后,经过几轮朝代更迭,南京还曾经是东晋、南朝刘宋、南朝陈的都城,那个时候,南京简直就是“风华绝代”的代表。

之后,明朝朱元璋将都城迁至南京,开启了明朝的辉煌篇章。

说到明朝,你一定会想到那座著名的明孝陵,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真是“威风凛凛”。

1.2 近现代的沧桑走到近现代,南京的故事就开始有些跌宕起伏了。

1937年,南京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让人心痛不已。

那时候,南京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不过,南京人坚韧不拔,经历了战争的摧残之后,城市依然从废墟中爬了起来,重生了。

2. 南京的文化魅力南京不仅仅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文化也非常丰富。

2.1 美食的诱惑首先,咱们得聊聊南京的美食。

南京的盐水鸭、鸭血粉丝汤、金陵小吃,那简直是让人口水直流的美味。

盐水鸭香喷喷的,外皮脆嫩,肉质鲜美;鸭血粉丝汤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汤头鲜美,鸭血滑嫩。

总的来说,南京的美食真是“色香味俱全”。

2.2 传统文化的传承再来就是南京的传统文化了。

南京人对自己的文化传承那可是相当认真。

从古代的书法、国画,到现代的民俗风情,南京一直在努力守护这些文化瑰宝。

尤其是每年一度的秦淮灯会,那真是“光彩夺目”,把古老的南京夜晚装扮得如梦如幻。

3. 南京的名胜古迹提到南京,怎么能不提那些令人赞叹的古迹呢?3.1 中山陵中山陵是南京的一张名片。

这个地方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紫金山上。

这里的建筑气势恢宏,绿树成荫,环境宜人。

南京市的人文特征介绍

南京市的人文特征介绍

南京市的人文特征介绍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底蕴。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文化传承,使得南京市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南京市的人文特征,并深入了解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底蕴南京市作为中国历史遗存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历史底蕴非常丰厚。

作为多个朝代的首都,南京孕育了宏伟壮丽的建筑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比如,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最长、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外,南京还拥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建筑,如明代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和夫子庙等,这些建筑体现了南京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二、文化瑰宝南京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元素闻名于世。

南京曾是六朝古都,是中国文人墨客的重要聚集地。

从古以来,南京就是文化艺术的核心地区之一。

南京古典文化瑰宝众多,如金陵文化、石头城文化等。

金陵文化是南京市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富有南京特色的建筑、美食等吸引了无数游客。

石头城文化则是指南京城内众多的石头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代表了南京人勤劳执着的精神。

三、名人风采南京市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出生地或活动地。

南京市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

比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所,是南京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简明岳阳楼记》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此外,罗振玉、茅以升和徐霞客等历史名人也在南京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为南京的人文特征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四、宗教文化南京是一个宗教文化多元的城市。

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各种主要宗教在南京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南京六大名刹之一的栖霞寺是中国著名的古寺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且庄严,每年吸引着大批信众和游客。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如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灵谷寺。

这些宗教文化建筑和活动为南京的人文特征带来了丰富的内涵。

五、文化活动南京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以展示其丰富多样的人文特征。

南京风土人情介绍

南京风土人情介绍

南京风土人情介绍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南京的风土人情独特而丰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南京的风土人情。

一、地理环境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

南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宜人。

南京地势平坦,以紫金山为中心,城市布局呈现出“一山、二江、三城、四区”的特点。

二、历史文化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南京曾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如东吴、南宋和明朝,留下了许多历史名胜和文化遗迹。

著名的景点有明孝陵、中山陵、夫子庙和总统府等。

三、人文景观南京是一座充满人文景观的城市。

夫子庙是南京最有名的文化街区之一,这里集中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小吃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

夫子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南京的文化象征之一。

四、美食文化南京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著名的南京菜以酱香味为主,口味独特,其中最有名的菜品是南京烤鸭,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感吸引了无数食客。

另外,南京还有许多小吃,如鸭血粉丝汤、盐水鸭和扬州炒饭等,都是南京人饮食文化的代表。

五、民俗风情南京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南京会举办盛大的灯会活动,各种精美的灯笼和花灯装点着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

六、文化艺术南京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南京大剧院是南京最重要的演艺场所之一,每年都会有许多大型的音乐会、舞蹈演出和戏剧表演在这里举行。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如南京博物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展示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藏品。

七、民间艺术南京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南京京剧、秦淮河扬琴和南京云锦等。

南京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秦淮河扬琴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南京是其发源地,扬琴曲婉转悠扬,具有浓厚的南京风格。

南京简介及历史

南京简介及历史

南京简介及历史南京为中国古都,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

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维系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

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

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朱偰先生(现代历史学家):尝以为中国古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物制度,照耀千古者,长安、洛阳而外,厥推金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历史特征南京是今天江苏省会,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古都,也是中国至今最具活力的古都之一。

南京主城地处江南秦淮河流域和长江结合部,大地域背景为宁镇丘陵地区,东面是长江三角洲,西南是皖江地区,北面是江淮平原,古代的长江入海口就在南京东面不远的扬州和镇江之间。

从孙吴开凿连通秦淮河和江南运河的“破岗渎”到今天联结沪宁的城际快车,从明代联系南北两京的驿站到今天的京沪高铁,南京一直处在中国南北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阳”汇聚中州阀阅,“建康”占尽六朝繁华,“金陵”满怀南唐风雅,“应天”开创大明典章。

这里既是古代的帝王之州,也是近代的共和圣地,中山先生缔造民国并长眠于此,梅园新村携手国共开拓未来,两位总理不分南北,皆秉持“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中华崛起而鞠躬尽瘁。

这座“虎踞龙盘”的都会经过了太多风雨苍黄,这座雉堞巍峨的古城更换了无数的旗纛名号,至今仍可堪称是遍地沧桑的胜国之地,处处题咏的名胜之区。

面对南京,抚今追昔,迎面而来的不仅有厚重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还有这座中华古都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

在中国版图上,南京位于东南地区长江下游,在传统中国以“中原”为天下之中的观念中,南京是偏于一隅的。

所以,三国东吴之前,南京不仅几乎没有区域中心的地位,甚至还不是一座成熟的城市。

但她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

东汉晚期,随着黄河流域经济与文化的衰落、政治的动乱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扩张和南进,南京的地缘优势开始展现,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政治势力的依托中心和文化的集聚地(东吴),接着又成为从黄河流域南移的中原传统政治势力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中心(东晋),其城市政治辐射力迅速通达大半个中国,文化辐射力披及东亚各国, 这一历史态势持续时间超过两个半世纪,写下了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古都和东亚地区历史文化中心城市的伟大开篇。

尽管南北朝之后中国政治中心忽在黄河文化区带,忽在北方草原文化区带,但南京作为长江文化乃至南方文化区带的代表性都城的地位由此而确立,一旦中国需要,南京就会承担起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重心的责任。

宋代以前的中国各统一王朝的“两都制”以西面的长安和东面的洛阳为主,汉唐五代都是这样,宋代虽然建都开封,但是洛阳仍然是核心型城市。

南宋以后,随着黄河流域的衰落,必须依托强大的经济、文化及军事背景才可以立足的中国政治中心就改由代表长江及南方文化区带的南京和代表北方草原高原文化区带及黄河文化区带的北京“轮流”担任。

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推翻定都于“北京”(元大都)的元朝,建立一统大明江山;半个世纪后原在北京做燕王的朱棣于“南京”登基后最终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但南京作为明朝“南都”即陪都,地位仅次于北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明末;明末南明小朝廷在“南京”苟延残喘,与已占有“北京”的清政权相对抗;太平天国以“南京”为“天京”,高扬反抗“北京”清政权的大旗;直到孙中山先生1911年在“南京”宣布推翻从秦始皇开始已延续1690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新兴的中华民国。

尽管中山先生执政时间不长,又让“北京”袁世凯夺取了辛亥革命果实,但南京作为新生民国的开国首都,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而且辛亥革命发起于武汉,中华民国却建都于南京,这本身就说明南京历史地位的崇高和区域地位的重要。

1927年开始,中华民国首都又从北京迁回到南京,直到1949年新中国在北京诞生。

历史证明,元末以后到1949年的581年时间里,“南京”与“北京”这两个古都的互动主导着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命运,充分体现了南京城市的独特地位和非凡的区位优势,也是南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南京历史上曾经有数次重建,但是都城的位置没有太大的改变。

北方的都城位置改变较大,唐代的长安是重新设计,和汉代长安没有关系。

元代的大都也是重新设计,不是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发展的。

洛阳城的位移比西安、北京还要大,夏都、商都一度在洛阳以东的偃师境内,东周、东汉、曹魏及后来的北魏才移都到现代洛阳城市空间的位置,今天的洛阳城其实是在隋唐洛阳城的西面。

有些学者过分强调南京城在历史上的破坏,实际上中国的所有古都皆曾有过大规模的破坏和重建,南京与其他古都比较,位置上的改变反而极小,体现出特殊的空间上的高度稳定性。

南京城市从秦汉的秣陵到孙吴的建业,从六朝的建康到明代应天府、清代江宁府,再到民国的首都,不断向秦淮河和长江两岸发展,从而形成“沿江大开发”的现代态势。

南京为中国著名的“十朝”古都。

“十朝”指东吴(61年)、东晋(104年)、刘宋(60年)、萧齐(24年)、萧梁(65年)、陈(33年)、南唐(39年)、明(52年,另为陪都220年,南明小朝廷都1年)、太平天国(13年)、民国(24年)。

南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江苏上古文化圈与南京的“边缘化”。

江苏乃至长江下游在上古时代有两个文化圈:淮河以北的徐文化圈(以徐州到宿迁一带为中心);淮河以南及江南的吴文化圈(以苏州到无锡一带为中心)。

另在南京以西有楚文化圈(立都于湖北荆州,后来向长江下游披及)。

南京在上古时代处于吴、徐这两大文化圈的“边缘地带”或吴、徐、楚三大文化圈的结合部。

2.汉末到隋初约300多年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整个中国发展格局的改变。

从公元211年到公元589年,其间除去西晋27年(280-307)外,南京皆为中国半璧江山的中心城市,号称“六朝都城”,其文化辐射力达整个东亚地区,由此奠定了南京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和城市根基。

3.隋唐低潮期。

与“秦代”一样,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区刻意贬抑以南京为中心的东南区,唐代南京甚至被长期作为润州(今镇江)的属县。

4.五代十国时期城市复兴。

先后成为杨吴的“西都”、南唐国的国都,其间约66年。

南唐国不仅是十国中最强一国,而且是五代十国中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

5.北宋时为州治,也是江南东路路治所在,领一府、七州、二军、四十三县。

南宋时仍为江南东路路治所在,又是地位仅次于首都临安(今杭州)的留都;元代为江南诸路行御使台所在。

在宋元约370年时间里,南京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全国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地位最称重的城市(除南宋都城临安)。

6.明代终于发展成为一代统一帝都,开启了中国近古时代。

明初迁徙四方豪族定居于南京,所以明清时期的南京是江南文化、江淮文化、北方文化交融创新之地。

明清时期的南京文化对全国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余怀《板桥杂记》评说:“南曲衣裳妆束,四方取以为式。

”迄今保存下来的南京明代都城格局遗址、明京师城墙、明孝陵等都是称冠全国、饮誉世界的文明奇珍。

7.清代,南京仍是中国除首都北京之外综合地位最为重要的城市。

清代,南京两江总督的地位仅次于首都北京所在的直隶总督,经济上更是占据首要地位。

在全国八个总督中,两江总督辖地最广、位高权重。

清晚期,还以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实际是参与掌管全国外交事务。

1842年8月,英国侵略军迫使在1839-1844年间先后任两江总督的伊里布、牛鉴、耆英三人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变革的时代。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的开始,它起于“虎门销烟”,而主持“虎门销烟”的正是当时身兼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两职的林则徐。

也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史大门是从南京打开的。

由此,中国走上了艰难的近代化乃至现代化之路。

8.民国,南京又一次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绵了2000多年的专制式的封建主义政体被彻底埋葬,这是中国历上又一个伟大的创举。

从1927年4月起,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又定都于南京,改江宁县城区为南京市。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地位表现在: 一,“中华民国”在此诞生,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也开启了南京城市现代化的篇章。

二,1939年-1945年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入侵,当时作为中国国家首都的南京被卷入了世界历史的潮流之中,以致在此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事件,激发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血性和斗志;1945年9月9日,标志日本侵略者彻底战败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也在南京举行。

南京见证了战争的罪行和正义的惩罚,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城和“博爱之都”。

三,作为当时国家的政治中心城市,南京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都会之一,到1948年6月1日止,在南京建立的外国大使馆共有36个。

纵观中国历史,南京自东汉末期崛起后,迅速成为中国南方的区域中心,而且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只要不是人为的控制,它都能保持这种地域空间优势,而引领、整合和推动广大空间区域的发展。

南京在空间上的涵盖力主要是以华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作为全国性的治域中心,则显得空间优势不足。

不过,由于南京、北京分别处在中国东部最大的平原黄淮海平原的南部和北端,所以自古以来交通便捷,加之现代化的各种优势,南京过去和将来都会以其“地介南北”、“控江近海”的特殊区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都会之一。

以孙中山先生所言:“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而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当夫长江流域东区富源得有正当开发之时,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学号:012110134姓名:陆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