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答案

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答案

1、木架建筑的优势与缺憾答:优势:⑴. 取材方便;⑵.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⑶. 抗震性能好;⑷. 施工速度快;⑸. 便于维修、搬迁;⑹. 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⑺.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缺憾:⑴.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⑵.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⑶.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⑴.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答:儒家和道家——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

历史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手法主要有:⑴. 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⑵. 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⑶. 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⑷. 心理补偿——采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唐长安的规划对其后都城规划的影响很大。

唐长安城特点是什么?需画示意图。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简述罗马建筑对古希腊柱式的发展。

举例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与成就。

4、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答:1.早在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一书中就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2.五代,喻皓的《木经》3.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4.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5.明代,《鲁班经》、计成的《园冶》6.清代,工部《工程做法》5.木构架建筑特点答:1.).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①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②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④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2).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②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d=6寸,面阔s=16.6d=一丈,③柱高h=12.5d.优点: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易普及.缺点: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3).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4).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170多个.5).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与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6).耐久性差.怕火,怕水.6.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以木构为主?答:可从文化取向、建筑目的、建筑理念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形成木结的主流其一是建筑目的方面。

中外建筑史问答27道题答案

中外建筑史问答27道题答案

1.古埃及金字塔的形制从何演变而来?经历了怎么的发展变化?2.描述古埃及建筑艺术的总体特征①硕大无比②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③秩序感强烈④几何学在艺术上的应用⑤持续性和固定性3.简述埃及石造建筑在工程技术上的伟大成绩以及对世界建筑的主要贡献4.亚述与巴比伦的建筑装饰各有什么特点?5.古波斯的建筑与装饰综合了哪些地区的传统因素?具有怎么样的象征意义。

6.什么是柱式?请说明三种希腊古典柱式的结构与装饰特征,以及基本的象征意义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中由圆柱与柱上楣组成的完整结构。

圆柱分为柱头、柱身、柱础;柱上楣分为上楣、中楣、下楣。

多立克柱式:浑厚而庄重,圆柱没有柱础,直接立于主机平台上;柱身开有20道垂直凹槽,凹槽之间的交接处十分锐利;柱头十分简单,由四分之一圆凸线脚和其上的方形柱顶板组成;在圆凸线脚下有三圈束带线脚,构成了柱颈。

爱奥尼亚柱式:通常坚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

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弯卷的涡卷饰,富有曲线美,外形比较纤细秀美。

科林斯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的变体,比例比爱奥尼亚柱更为纤细,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

豪华富贵,装饰性很强。

含义:柱式具有拟人化的含义,雄伟敦重的多立克柱式是男性的象征,优雅美丽的爱奥尼亚柱式代表了女性美,科林斯柱式则代表了苗条的少女形象。

7.结合希腊古典神庙的实例,简述希腊建筑关于比例与和谐的观念希腊神庙的建造建立在一套数学比例的基础之上,关键是“模数”也就是圆柱底部的直径或半径。

柱高、柱距乃至整座建筑的尺寸均取决于这一模数,从而确保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正确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希腊哲学思想中所表达的和谐的观念。

比如:神庙的基座和柱上楣长长的水平线,如果是笔直的话,就会使人产生中部下陷的错觉,所以在实际建造中要将中部稍稍向上隆起;除中央的以外,都稍稍向内倾斜,角落上的圆柱双倍地向内倾斜,这样可避免整个神庙产生向四边散开的错觉。

中外建筑鉴赏考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鉴赏考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鉴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故宫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什么原则设计的?A. 坐北朝南B. 坐南朝北C. 坐东朝西D. 坐西朝东答案:A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由哪位工程师设计的?A. 古斯塔夫·埃菲尔B. 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C. 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D. 古斯塔夫·亚历山大·埃菲尔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A. 木结构B. 砖石结构C. 斗拱D. 圆顶答案:D4.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哪个时期的建筑?A. 罗马共和国时期B. 罗马帝国时期C. 拜占庭帝国时期D. 罗马教廷时期答案:B5.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位于意大利?A. 比萨斜塔B. 圣彼得大教堂C. 圣家堂D. 米兰大教堂答案:C6.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哥特式建筑风格?A. 巴黎圣母院B. 科隆大教堂C. 圣保罗大教堂D. 圣彼得大教堂答案:D7.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四合院”通常由哪四个部分组成?A. 东西南北四座建筑B. 前后左右四座建筑C. 上下左右四座建筑D. 东南西北四座建筑答案:A8.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位于英国?A. 大本钟B. 伦敦塔桥C. 埃菲尔铁塔D. 威斯敏斯特宫答案:C9.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位于美国?A. 自由女神像B. 金门大桥C. 悉尼歌剧院D. 帝国大厦答案:C10.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位于日本?A. 东京塔B. 京都金阁寺C. 奈良东大寺D. 长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建筑是巴洛克风格的?A. 圣彼得大教堂B. 巴黎圣母院C. 圣保罗大教堂D. 凡尔赛宫答案:A, D12. 以下哪些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 佛罗伦萨大教堂B. 圣彼得大教堂C. 巴黎圣母院D. 圣保罗大教堂答案:A, B13. 以下哪些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A. 纽约帝国大厦B. 悉尼歌剧院C. 巴黎蓬皮杜中心D. 伦敦塔桥答案:B, C14. 以下哪些建筑是位于中国的?A. 长城B. 埃菲尔铁塔C. 故宫D. 圣彼得大教堂答案:A, C15. 以下哪些建筑是位于法国的?A. 埃菲尔铁塔B. 巴黎圣母院C. 圣彼得大教堂D. 凡尔赛宫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外建筑史简答题(一)

中外建筑史简答题(一)

中外建筑史简答题(一)1.简述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①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土木构筑很少②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③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④开山凿石,工程量大,费时长⑤雕刻、绘画艺术中保存了许多早期建筑形象2.结合汉、唐、明三代宫室实例,简述其发展趋势。

大明宫: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北京故宫中轴线主体建筑序列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也就是故宫的“三大殿”。

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

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生活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北京故宫的特点:1)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

2)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

3)建筑处理上,采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

清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建造和使用的宫殿,现存古建筑100多座。

清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3.简述南京城的规划特点。

1)充分利用自然,顺应地然地形进行城市规划2)依照风水学说进行规划,选择了风水学中的“穴”3)结合周礼,对古典布局做了一些改变,但是依然崇尚王权4)体现规划中的区划思想4.简述哥特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1)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围护部分就减薄到25~30cm左右,拱顶大为减轻。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答案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答案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古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______。

2. 古罗马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______。

3. 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包括尖拱、飞扶壁和______。

4. 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中,______是模拟自然山水的基本方法。

5.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包括动感、光影对比和______。

答案:1. 木结构2. 罗马斗兽场3. 彩色玻璃窗4. 借景5. 装饰性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A. 木结构为主B. 重视装饰C. 强调对称D. 采用圆顶设计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A. 尖拱和飞扶壁B. 圆顶和柱式C. 彩色玻璃窗D. 强调装饰性答案:B3. 以下哪项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A. 米开朗基罗B. 贝聿铭C. 勒·柯布西耶D.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答案:C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有哪些?答案: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

2. 描述一下古希腊建筑的三个柱式特点。

答案:古希腊建筑的三个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简洁粗壮,没有柱基,柱头简单;爱奥尼克柱式柱头有涡卷装饰,柱身有凹槽;科林斯柱式柱头装饰更为华丽,形似盛开的忍冬叶。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在设计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答案: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追求意境和诗情画意,注重山水的自然布局和空间的流动性。

而西方园林则更注重对称和几何形式,追求开阔的视野和宏伟的规模,强调人工的秩序和控制。

2. 分析巴洛克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区别。

答案:巴洛克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巴洛克建筑强调动感和光影对比,追求装饰性和戏剧性效果,而文艺复兴建筑则更注重比例和对称,追求古典的和谐与秩序。

巴洛克建筑常用曲线和复杂的装饰,而文艺复兴建筑则倾向于使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形状。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哪个?A. 埃及金字塔B. 罗马斗兽场C. 中国的阿房宫D. 希腊帕台农神庙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贝尼尼D. 路易斯·康答案:D3.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现代主义建筑?A. 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B. 巴黎的卢浮宫金字塔C. 伦敦的水晶宫D. 德国的包豪斯学校答案:B4.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装饰B. 承重C. 防水D. 通风答案:B5. 以下哪个是伊斯兰建筑的特点?A. 十字形平面B. 圆顶C. 尖塔D. 拱门和阿拉伯式纹样答案:D6.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是?A. 悉尼歌剧院B. 迪拜塔C. 中国国家大剧院D.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A. 圆顶B. 尖拱C. 飞扶壁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巴洛克建筑的特点?A. 简洁对称B. 装饰性C. 色彩单一D. 线条平直答案:B9. 中国古代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东西对称C. 南北朝向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A. 功能主义B. 形式追随功能C. 历史主义D. 装饰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1)木结构,多采用榫卯结构,体现了结构与装饰的统一;(2)平面布局讲究对称,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3)屋顶形式多样,如歇山顶、悬山顶等,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1)重视古典建筑的比例和秩序;(2)采用古典柱式,如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等;(3)重视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对称性;(4)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A. 巴黎圣母院B. 罗马斗兽场C. 泰姬陵D. 长城答案:A2.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千年古刹”的是?A. 法喜寺B. 灵隐寺C. 少林寺D. 寒山寺答案:C3. 以下哪位建筑师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军人物?A. 贝聿铭B. 莱特C. 米开朗基罗D. 高迪答案:B4.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以女性雕像作为柱子的柱式是?A. 多立克柱式B. 爱奥尼亚柱式C. 科林斯柱式D. 复合柱式答案:C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三进院落”布局,通常用于哪种建筑?A. 皇家宫殿B. 贵族府邸C. 宗教寺庙D. 普通民居答案:B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

答案: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2.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歇山顶”是指________。

答案:前后两坡屋顶中间高,两侧低3. 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________世纪的意大利。

答案:174. 中国的________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答案:南禅寺大殿5. 现代建筑中,以玻璃幕墙为特色的建筑风格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国际风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古埃及建筑的特点。

答案:古埃及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象形文字装饰而著名,常见的建筑类型包括金字塔、神庙和陵墓。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厚重的石块建造,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此外,古埃及建筑还注重对称和比例,以及对神性和皇权的象征表达。

2. 请描述文艺复兴建筑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建筑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追求比例、几何形式和对古典柱式的运用。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如布鲁内莱斯基、阿尔贝蒂等,他们的设计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力求达到和谐、平衡与完美的视觉效果。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有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3. 请解释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理念和风格特征。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主张“形式随功能”,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技术美。

中外建筑史 习题答案汇总 鲁艳蕊 教学单元1--18

中外建筑史 习题答案汇总 鲁艳蕊 教学单元1--18

教学单元1配套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木构架2.屋顶3.重檐歇山4.屋基、屋身、屋顶5.间二.简答题1斗拱的主要分件是什么?答: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根据其所在位置不同又分为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间斗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

这里所谓的铺作(或科),是指一组斗拱(宋称一朵,清称一攒)而言。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多寡,清代以踩计(宋以铺作计)。

出踩或铺作的次序规定:出一跳为三踩(宋称四铺作),出两跳为五踩(宋称五铺作),出三跳为七踩(宋称六铺作),依次类推。

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超过四跳九踩(七铺作)。

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形式有哪些?答:古建筑的基本屋顶样式按等级高低依次是尻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攒尖、卷棚以及蠡顶、盔顶等(如图1-6),每种样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并可组合成多种形式。

3.中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有哪几种?答: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4.中国木建筑组群布局特征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

5.清代彩画的种类有哪些?管:中国古代竺筑的彩绘按照等级制度,根据纹饰和用金量的多少,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

教学单元2配套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A二、简答题1举例前明原始社会居住形式。

答,原始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巢居和穴居两种。

这两种原始构筑方式,反映出不同地段的高低、干湿和不同季节的气温、气候对原始建筑方式的制约。

穴居可能是地势高且干燥的地区采用的居住方式,巢居可能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

1.穴居穴居,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

2.巢居巢居,一般发生在南方潮湿的地带。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考题及答案一: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包括佛寺、佛塔两方面),传入中国后有何种发展变化;佛寺: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已佛殿为辅,置于塔后。

北魏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

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于是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架建筑使用佛寺,而且使原来的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这些佛寺也往往是市民游览的活动场所。

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寺饶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质。

传到中国后,把它缩小变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木塔,除了木塔以外,还发展了石塔和砖塔,北魏时,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仅作礼拜对象不供登临游眺。

二:佛寺—佛光寺大殿(能默画出外观及平面布局,掌握其建筑特点以及建筑成就及影响);佛塔,按类型分类,以及各类型的代表实例1.佛光寺大殿:建筑特点:①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应用了金厢斗底槽,柱等高的措施。

②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③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鸱尾式样及叠瓦脊尊旧制,无仙人走兽。

④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面阔七开间(等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方约1/4.77。

○5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部用朱红涂刷,未施彩绘。

建筑成就: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结构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影响:填补了唐代建筑的空白,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成为了仿唐建筑的范例,同时对辽代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佛塔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

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中外建筑史试题简答

中外建筑史试题简答

(一)古代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答:(1 )金字塔:第一座石头金字塔--- 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 胡夫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金字塔融合于自然。

高山,大漠,长河是神圣的,从而承托的金字塔也无比神圣,它们伫立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大漠中,显得十分协调,一眼望去,仿佛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

(3 )太阳神庙:在大门前有一两对皇帝的圆雕坐像,像前有一两对方尖碑,后背是大面积的彩色浮雕石墙,使构图主次清楚,层次分明,完整统一。

大殿里总是立满了高大粗壮的柱子,形成神秘严肃的气氛。

(二)试叙述古波斯建筑装饰的特点。

答:波斯人建筑成就体现在宫殿建筑。

帕赛玻里斯宫殿,百柱殿的建筑装饰母题象征着帝国的扩张;爱奥尼亚式涡卷来自希腊,植物叶装饰来自埃及,公牛和狮子来自美索不达米亚。

墙体虽然是土坯的,但是墙面贴黑、白色大理石或者琉璃,内部柱子很精致,柱础是高高的覆钟形,刻花瓣。

(三)试叙述古希腊柱式的演变及各种柱式的建筑风格。

答:P236 (1 )在小亚细亚等共和制城邦中,流行爱奥尼柱式。

这种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

(2 )在西西里一带流行着多立克柱式。

柱式造型粗壮,浑厚有力,但早期的多给人一种沉重粗苯之感(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

在柱式的演变中,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学观点,对柱式的发展有着深深的影响。

这种美学观点在于人体是最美的东西。

在希腊建筑中,我们也确实看到有以男子雕像代替多立克柱式,以女子雕像替代爱奥尼柱式的,这种审美观自始至终贯彻在柱式的演变过程中。

并把人体比例关系采用与建筑物及柱式上,在柱式各部分间建立相当严密的度量关系。

(3 )在古典时期,古希腊还创造了科林斯柱式。

它的柱头由忍冬草组成,其余部分用爱奥尼式,还没有自己的特色,直到晚期,才形成自己纤巧、华丽的独特风格(列雪格拉德纪念亭)。

(四)试叙述雅典卫城的布局及主要建筑的特点。

答:P239 ( 1 )布局:卫城由一系列神庙构成。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五个建筑风格哪一个属于中国古代建筑?A. 文艺复兴风格B. 拜占庭风格C. 拉丁十字式教堂D. 园林式建筑答案:D. 园林式建筑2. 希腊文化影响深远,其建筑风格中的“柱头”主要有以下哪两种类型?A. 多立克柱头和爱奥尼亚柱头B. 伊奥尼亚柱头和德卡柱头C. 多立克柱头和德卡柱头D. 多立克柱头和科林斯柱头答案:D. 多立克柱头和科林斯柱头3.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运动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D. 荷兰答案:C. 意大利4. 以下哪座古代建筑不属于印度古代建筑风格?A. 泰姬陵B. 兰姆西斯二世神殿C. 凡尔赛宫D. 苏门答腊柱子答案:C. 凡尔赛宫5. 哪种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以简约、现代、功能为主?A. 后现代主义风格B. 巴洛克风格C. 北欧风格D. 后工业风格答案:A. 后现代主义风格二、判断题1. 古希腊神殿通常建造于平坦的地面上,不考虑地形变化。

2. 拜占庭建筑主要在欧洲传播,没有影响到亚洲和非洲地区。

答案:错误3. 文艺复兴建筑追求的是简洁和对称,完全摈弃了古代罗马的建筑风格。

答案:错误4. 日本建筑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刻影响,日本的寺庙主要采用中国式的硬山水造景。

答案:正确5. 巴洛克建筑风格强调装饰豪华、色彩鲜艳,具有丰富的曲线和曲面形式。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古希腊建筑特点。

答:古希腊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主要以神殿为代表。

古希腊神殿采用了多立克柱头和科林斯柱头,建筑结构简单大方,通常建造在山丘或高地上,以突出建筑的威严性。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哪些特点?答: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对称、比例和几何原理的运用,追求简洁、纯粹的建筑形式。

文艺复兴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精华,恢复了古典建筑的元素,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3. 亚洲古代建筑中的哪个代表作最为著名?请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泰姬陵是亚洲古代建筑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是:- A. 圆顶- B. 尖顶- C. 歇山顶- D. 平顶答案:C2. 以下哪项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 A. 重装饰- B. 重比例- C. 重色彩- D. 重对称答案:B3. 古埃及建筑中最著名的建筑类型是:- A. 神庙- B. 金字塔- C. 宫殿- D. 城墙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三进院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前院、中院、后院2.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是______,它在建筑中起到承重和装饰的作用。

- 答案:拱券3. 法国巴黎的______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 答案:巴黎圣母院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及其作用。

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拱”是一种传统的木结构构件,通常位于柱头和梁之间,由斗、拱、昂等部分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屋顶的重量通过斗拱传递到柱子上,同时起到装饰作用,增强建筑的美观性。

斗拱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 描述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点。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其主要特点包括:强烈的动态感和戏剧性,追求形式的丰富和变化;强调光影效果,使用明暗对比增强空间感;装饰华丽,常用雕塑、壁画和镀金装饰;建筑布局灵活,不拘泥于传统的对称和比例。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著称。

其特点包括:追求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强调“借景”和“造景”;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通过曲折的路径和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重视文化内涵,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都富含象征意义。

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借鉴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这些理念,如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追求空间的流动性和层次感,以及强调建筑的文化表达。

五、判断题1. 哥特式建筑的尖拱和飞扶壁是其结构上的重要创新。

自考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A. 木结构为主B. 斗拱结构C. 圆顶设计D. 庭院布局答案:C2.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A. 北京故宫B. 法国凡尔赛宫C. 英国白金汉宫D. 美国白宫答案:A3. 古罗马建筑中使用的拱顶技术,其主要优点是:A. 美观B. 经济C. 结构稳固D. 防火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A. 尖拱C. 圆顶D. 彩色玻璃窗答案:C5. 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神社”通常采用哪种建筑风格?A. 哥特式B. 巴洛克式C. 和式D. 现代主义答案:C6. 以下哪个是伊斯兰建筑的典型特征?A. 十字形平面B. 圆形穹顶C. 尖塔D. 马蹄形拱答案:D7.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建筑师是:A. 贝聿铭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C. 勒·柯布西耶D. 扎哈·哈迪德答案:A8.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由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B. 米拉之家E. 古埃尔公园C. 泰姬陵答案:C9. 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铁塔是:A. 埃菲尔铁塔B. 东京塔C. 多伦多CN塔D. 东方明珠塔答案:A10. 以下哪个建筑采用了国际风格?A. 纽约帝国大厦B.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C. 纽约联合国总部D. 伦敦塔桥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有:________、歇山顶、悬山顶等。

答案:庑殿顶12.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作为________而建造的。

答案:陵墓13. 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分别是:多立克、爱奥尼克和________。

答案:科林斯14.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的________建筑。

答案:娱乐1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________设计了坦比埃多礼拜堂。

答案:布拉曼特16.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一座________风格的建筑。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位于中国的哪一座?A. 故宫B. 应县木塔C. 长城D. 大雁塔答案:B2. 古罗马建筑的代表是以下哪一项?A. 帕台农神庙B. 科洛塞姆竞技场C. 圣彼得大教堂D. 埃菲尔铁塔答案:B3. 以下哪一项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A. 哥特式尖顶B. 圆拱和穹顶C. 巴洛克式装饰D. 现代主义简洁答案:B4. 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建筑的特点?A. 功能主义B. 形式主义C. 技术革新D. 材料革新答案:B5. 中国古代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周环绕B. 轴线对称C. 独立建筑D. 无规则布局答案:B二、填空题6. 世界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_________。

答案:埃菲尔铁塔7. 古埃及的建筑代表作是_________。

答案:金字塔8.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有_________、歇山顶、硬山顶等。

答案:庑殿顶9.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特点是_________、动感强烈和装饰丰富。

答案:形式复杂10. 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_,他提出了“国际风格”。

答案:勒·柯布西耶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1)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2)建筑布局遵循轴线对称原则,强调中轴线的中心地位;(3)屋顶形式多样,如庑殿顶、歇山顶等;(4)木结构为主,使用榫卯结构连接构件;(5)装饰艺术丰富,如雕刻、彩绘等。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1)重视古典文化的复兴,借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2)采用圆拱和穹顶等古典建筑元素;(3)强调建筑的比例和对称性;(4)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5)装饰艺术以古典主题为主。

四、论述题13. 论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主要区别。

答案: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理念上,现代建筑强调功能主义,追求简洁、实用,而传统建筑更注重形式和装饰;(2)材料使用上,现代建筑广泛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而传统建筑多使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3)结构形式上,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悬索结构等新型结构形式,而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砖石结构;(4)技术应用上,现代建筑利用现代科技,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而传统建筑则依赖手工技艺;(5)文化表达上,现代建筑倾向于国际化、全球化,而传统建筑则更强调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中外建设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设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设史考研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是以下哪一项?A. 长城B. 故宫C. 布达拉宫D. 秦始皇陵2. 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中,多立克柱式起源于哪个文明?A. 希腊B. 罗马C. 埃及D. 波斯3.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建筑的四大特点?A. 功能主义B. 形式主义C. 材料与结构的诚实表达D. 反对装饰过度4. 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建筑是?A. 埃菲尔铁塔B. 布鲁克林大桥C. 克里姆林宫D. 纽约帝国大厦5.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由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设计的?A. 圣家堂B. 米拉之家C. 公园GüellD. 泰姬陵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_________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

7.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_________风格的建筑。

8.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_________提出了“城市美化运动”。

9.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博物馆是_________。

10. 国际风格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_,他设计了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3. 论述工业革命对19世纪城市建筑的影响。

14. 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A5. D二、填空题6. 庑殿顶7. 哥特式8. 丹尼尔·伯纳姆9. 中国国家博物馆10. 密斯·凡德罗三、简答题11.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包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层次感,以及运用曲折、借景等手法创造出“小中见大”的效果。

12.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古典形式的复兴和借鉴,如使用柱式、圆顶等;强调对称和比例,追求建筑的几何美感;以及在装饰上使用浮雕、壁画等艺术形式。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练习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练习

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简答题练习简答题(二)(一)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特点是什么?答:P268 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成就的建筑作品。

( 1 )穹顶结构出色,穹顶是球面的,造型饱满,整体性很强,肋是石砌,其余部分是砖砌。

( 2 )造型雄伟、壮观。

是罗马城的最高点,对称的构图,高大的穹顶与整体建筑比例关系合适。

( 3 )创造了美丽的建筑群及良好的环境。

(二)试述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艺术特色。

答: P267平面为拉丁十字式。

东部歌坛是八边形的,呈现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式平面。

而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但却一反古罗马与拜占庭半隐半露的穹顶外形,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完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107M 。

既有古典建筑的精神,也可以看到哥特式的余韵。

而且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三)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是什么?答:P270 15 世纪后,佛罗伦萨府邸:是四合院的片面,多为三层,正立面凹凸变化较小,但出檐很深,外墙有一些中世纪的痕迹。

15 世纪下半叶,在威尼斯:府邸大多为商人所建,建筑彼此争胜斗富,不吝豪华,整个里面多开大窗,并用小柱子分为两部分,上端用券和小圆窗组成图案。

用壁柱做竖向划分,长阳台做水平划分,框架感觉强。

(四)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答:P262 ( 1 )减轻拱顶的重量及侧推力( 2 )使用独立的飞券作为传递屋顶侧推力的结构构件( 3 )将圆券十字拱等全部改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五)什么是巴洛克与洛可可的建筑风格?答:P273 (1 )巴洛克:不惜使用贵重的材料来炫耀财富,建筑形象及风格追求新颖、奇特、极尽装饰为美丽,巴洛克式建筑,意为虚伪、矫揉造作的风格。

P277 (2 )洛可可:是卖弄风情、妖媚柔靡的贵族趣味。

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这是一种更柔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琐碎纤巧的`风格。

中外建筑史答案

中外建筑史答案

填空题1.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起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P12.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

P53.中国古代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都城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和礼制性建筑等五大类。

P84.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其主要形式有北方四合院民居、北方窑洞式民居、江南水乡民居、徽派民居、巴蜀民居、岭南地区的民居、湘黔滇民居。

P22——275.窑洞式民居是以窑洞形式组成的住宅,其主要形式有靠窑式和地坑窑两种。

P236.比萨建筑群由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部分组成。

P627.哥特式教堂最典型代表有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法国夏特尔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P658.目前,在古埃及金字塔群中,最早的金字塔是第三王朝国王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P78名词解释(附录)1、《建筑十书》2、《营造法式》3、抬梁式4、穿斗式问答1、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装饰的特点。

P75(第二章第五节)2、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P60(第二章第二节)3、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布局特征。

P12(第一章第二节)分析理解题1.请阅读第一章第六节,园林建筑。

问题:①园林建筑的主要特点;②从园林的4个构成元素入手谈苏州园林的美感(如亭、台、廊、窗等)①(参考教材)答案点:所抒发的情趣不同(1分);构图的原则不同(1分);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1分);相应的阐述(2分)②(参考教材)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休息、避雨、观望的需要,也有引导游览点明主题的妙用,在造型上独立而完整,一般小而集中、向上,装饰上,屋面一般铺小青瓦,亭子的顶,以攒尖顶为多,也有用歇山顶、硬山顶、盝顶、卷棚顶的以及后来用钢筋混凝土作平顶式亭。

台,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主要是供游人远望或游观,其结构特征为高二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架建筑的优势与缺憾答:优势:⑴. 取材方便;⑵.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⑶. 抗震性能好;⑷. 施工速度快;⑸. 便于维修、搬迁;⑹. 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⑺.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缺憾:⑴.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⑵.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⑶.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⑴.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答:儒家和道家——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

历史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手法主要有:⑴. 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⑵. 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⑶. 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⑷. 心理补偿——采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唐长安的规划对其后都城规划的影响很大。

唐长安城特点是什么?需画示意图。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简述罗马建筑对古希腊柱式的发展。

举例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与成就。

4、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答:1.早在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一书中就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2.五代,喻皓的《木经》3.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4.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5.明代,《鲁班经》、计成的《园冶》6.清代,工部《工程做法》5.木构架建筑特点答:1.).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①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②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③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④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可轻巧也可雄厚.2).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①有斗拱的以材分制(宋),斗口制(清)为模数.②没有斗拱的建筑用檐柱的柱径作为模数单位.柱径d=6寸,面阔s=16.6d=一丈,③柱高h=12.5d.优点:易设计,易备料雇工,水平有保证,易建造,易普及.缺点:卡得太死,由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中国建筑发展迟缓.3).达到了高度成熟水平(体系的衰老症).优点: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审美)的三结合的理性精神,二者高度统一.缺点:当发展成熟的时候,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木构建筑中的好多构件都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如斗拱,雀替).由成熟期继续发展到烂熟期,其间除了延续建筑文脉以外,已没有结构意义了――当从结构意义转化为文脉语义时,中国建筑开始走向衰落.4).费工费料.如铺作中的转角斗拱构件有170多个.5).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和榀与榀之间缺乏联系,梁架和基础结合的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6).耐久性差.怕火,怕水.6.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以木构为主?答:可从文化取向、建筑目的、建筑理念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形成木结的主流其一是建筑目的方面。

其二是文化取向方面。

其三是建筑理念方面。

1)和平时间长,疆域大。

也就是说中国核心地区,城市防备战争的需求不迫切,有一道石制的城墙可以满足一般需要。

2)城市规划和防火技术。

唐以前大城市似乎只是政治、军事中心,城内按里坊制度划分区域。

而木结构建筑本身,也通过使用砖瓦、山墙、在木制表面涂抹放火材料(泥巴?)3)处于统一状态的时间长。

木结构防火,应该是大城市才需要的技术。

中国很早便有大城市(汉朝时洛阳地区据说人口百万),相关技术自然积累的更多;而有这些技术在,后人建房子自然不会用找取材难、加工不容易的石头之类。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总是要焚毁一些宫殿,重新建筑自己的宫殿。

不仅要建造自己的皇宫,还得建好陵园和其它行宫之类的建筑。

这么繁重的工作只有木质结构在短暂的执政时期才能完成,况且,除了皇帝,还有多少人在迫切地需要这样的政绩。

7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答;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

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

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

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

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

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9.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答:主要是指中国汉族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

⒈建筑造形: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⒉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

还可增加“又次间”“又梢间”,而成为九间、十一间殿宇。

⒊用材:木为主,土、竹、砖、石为补充⒋结构:抬梁式、穿逗式、井干式、砖石拱⒌屋顶形式:抚殿、歇山、悬山、重檐、赞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等。

⒍布局: ⑴.建筑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10.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答:⑴.取材方便,加工容易;⑵.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⑶.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⑷.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⑸.抗震性能好;⑹.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1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一原始社会:建筑的低级阶段,建筑体系萌芽.1 两种代表建筑类型: (1) 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2) 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2 著名建筑遗址: (1) 浙江余姚河母渡建筑遗址(2) 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二奴隶社会 1 夏商时期(1) 建筑体系逐渐成长:出现夯土台宫殿,城市.陵墓均有发展,夯土技术成熟.(2) 著名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和二号宫殿遗址2 西周(1) 出现等级制度(2) 建筑技术发展:瓦的发明(3) 著名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3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

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

三封建社会 1 战国时期:战国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

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

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1米,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与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

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

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

而由于国家统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

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

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3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

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

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另外,在秦汉时期兴起的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很大发展。

同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带来了不同生活习惯,使建筑室内高度得以提高。

4 隋:隋朝(581~618)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两座城均被唐朝所继承,进一步充实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

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在造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