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三次试题(卷)

地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2.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B.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C.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速度快

“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

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据此完成3~5题。

3.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A.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

B.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

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

D.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A.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

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

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

5.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B.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

C.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D.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

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完成6~7题。

6.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7.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9.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的影响有( )

①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②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④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15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由图可知,滇池流域( )

A.轻度水蚀荒漠化面积比重始终最大B.中度水蚀荒漠化分布逐渐连片发展

C.重度水蚀荒漠化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水蚀荒漠化的总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11.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D.草地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12.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

C.推广使用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两条河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读图,完成13~14题。

13.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当时“浊泾清渭”的原因是( ) A.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

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

C.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

14.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B.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

C.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D.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