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平菇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通风换气
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保证空气新鲜 。
光照控制
红平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出菇期可适当增 加光照。
采收与保鲜
采收时间
当红平菇长至七八成熟时,及 时进行采收。
采收方法
用刀子从菌盖下方轻轻割下,确 保菌盖完整。
保鲜处理
采收后要及时去除杂质,洗净后进 行保鲜处理,可通过冷藏、真空包 装等方式延长保质期。
与专家互动交流环节
01
02
03
专家一
分享红平菇栽培的最新技 术和趋势
专家二
解答现场观众的疑问,提 供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 案
专家三
与观众进行互动,共同探 讨红平菇栽培技术的未来 发展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通风
红平菇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 证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红平菇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
维生素
红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高于一般 蔬菜和水果。
红平菇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 等,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矿物质
脂肪酸
红平菇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 等,对人体骨骼和免疫系统有益。
红平菇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 体心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
03
红平菇的栽培管理
菇房的准备与管理
菇房要求
01
选择地势平坦、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且便于管理的场所作为菇
房。
菇房消毒
02
使用石灰水、漂白粉等对菇房进行消毒,以消灭杂菌和害虫。
温度控制
03
红平菇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应通过加热或通风来调节菇
房温度。
出菇期的管理
水分管理
保持培养料湿度在60%-70%之间,出菇期可通 过喷水来保持湿度。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如下:
1. 环境控制:平菇生长温度适宜范围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90%。

栽培
环境应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条件,可通过通风、加热、遮阳等手段进行调控。

2. 培养基选择:平菇适宜生长于有机质较高的培养基上,如麸皮、稻草、秸秆等。

应选择质量好、无病虫害、干净的培养基。

3. 种菇基质处理: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
和杂草种子,常用方法包括蒸汽消毒、热水浸泡、化学消毒等。

4. 菌种接种:菌种接种是平菇栽培的关键环节,应选择高质量的种菌进行接种,
接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0-15克。

接种时要注意均匀撒置、避免堆积。

5. 养护管理:平菇的生长期一般为15-20天,期间需注意通风、遮阳、补水等养
护管理措施。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过大或过小对菌
丝生长的不利影响。

6. 病虫害防治:平菇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褐腐病、蓟马、蝇类等。

应定期巡视,发
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农药、粘虫板等。

7. 采收管理:平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子实体出现纹路并尚未完全展开时进行。


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菌丝生长的损伤。

8. 清洁消毒:每轮栽培结束后,应对栽培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防止病菌
和病虫害的滋生传播。

以上是平菇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平菇栽培的产量
和质量。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平菇应选用高温型品种。

常用的品种有红平菇、侧耳5号、凤尾菇等。

二、培养料配方
玉米心81%,麸皮8%,复合肥6%,石膏1%,石灰4%。

三、装袋与接种EuE
栽培袋由厚0.02~0.03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制成,宽20~22厘米、长45~50厘米。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装入袋内,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扎口。

平菇可以用培养料直接接种,也可经高温灭菌后接种。

用培养料直接接种时,边装料边接种。

即先将塑料袋一端扎好,放入一层菌种,然后装培养料,当培养料装至袋的1/2时,再放一层菌种,继续装培养料,培养料装至距袋口3~4厘米时,撒一层菌种,扎好袋口。

为防杂菌感染,培养料最好经高温灭菌后接种。

四、培养发菌
夏季温度高,菌袋叠放层数宜少,叠3~4层或单层排放。

室温控制在30℃左右。

若料温超过30℃,应加大通风量,同时疏散菌袋散热。

发菌10~15天翻堆。

20~25天菌丝长满袋。

五、出菇管理
菌袋转入菇房后,喷水使菇房湿度保持在85%~90%。

早、晚通风,7~10天可采收第一茬菇。

采收1~2茬菇后,将菌筒立放于畦内,排满畦后,用肥土填平菌筒间的空隙。

在菌床周围培土及上面覆土,浇透水。

覆土可有效控制杂菌感染,也能保温、保湿。

覆土后可采收2~3茬菇。

平菇栽培技术(一)2024

平菇栽培技术(一)2024

平菇栽培技术(一)引言:平菇是一种常见的菇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本文将介绍平菇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土壤准备1.选择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作为平菇的生长基质。

2.平菇对土壤的pH值偏好在6.5-7之间,因此需要进行土壤调节。

3.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菇种选择与培育1.选择优质的平菇菇种,尽量选择耐病、高产的品种。

2.在培育平菇之前,先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包括玉米秸秆、豆秸等材料的处理和消毒。

3.将培养基装填入菇袋内,然后接种菇种,并密封包装。

三、菇房建设与管理1.选择建在光照良好、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菇房。

2.在菇房内设置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定期对菇房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四、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1.保证菇房内的适宜温湿度,通风要合理,防止发生腐烂等问题。

2.定期给予足够的光照,并进行补充饲料和水分。

3.设置防虫设施,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收获与保存1.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

2.用剪刀将菇头剪下,注意保持整洁。

3.在收获完毕后,及时将菇体处理妥善并存储在适宜的环境中。

总结:通过正确的土壤准备、菇种选择与培育、菇房建设与管理、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保存等措施,农民朋友们可以有效地培育出优质的平菇。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并严格遵守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04
特殊栽培技术
二次发酵法
01
菌袋处理
02
发酵料处理
03
二次发酵
04
播种
05
出菇管理
将菌袋摆放在发酵室中, 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控 制在50-60℃,湿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10-15天 。
发酵料堆成发酵堆,高度 为1-1.5m,宽度为2-3m, 长度不限,发酵堆数量根 据发酵室大小而定。
将发酵料抖松散,铺平在 发酵堆上,用铁铲轻轻压 实,上面覆盖一层薄膜, 再覆盖一层稻草,控制温 度在45-55℃,湿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7-8天。
培养料的处理与装瓶
培养料预湿
将培养料加水拌匀,使其充分 吸水并预湿。
装瓶
将预湿后的培养料装入玻璃瓶 或塑料瓶中,装瓶时要将培养 料压实,并留出空间以便接种

灭菌
装瓶后的培养料需要进行灭菌 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杂菌和害
虫。
灭菌与接种
01
02
03
灭菌方式
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 压蒸汽灭菌,灭菌时间一 般为1-2小时。
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培养,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出菇管理
采收与加工
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可以移入出菇室出菇 。出菇期间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 和空气流通等条件。
当红平菇长到七八成熟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要及时加工,可以烘干或冷冻保存。
02
生物学特性
分类地位与分布
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野生菌类资源的日益减少,红 平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
红平菇栽培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具有 很高的经济效益。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的技术要点平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

下面是平菇栽培的几个技术要点:1. 材料准备:以蘑菇菌丝培养液、过石灰土、麦草或稻草为基础材料。

选择质地细腻、无杂质、无霉变的麦草或稻草,将其晾晒至含水量适中。

过石灰土用于调节基质的酸碱度。

2. 菌床制作:将基础材料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保持适宜含水量。

然后将混合材料填入菌床袋或平菇菇蓬中。

菌床厚度一般约为15-20厘米。

3. 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平菇菌丝培养液均匀地洒在菌床表面上。

接种量约为每平方米200-300克。

4. 环境条件:平菇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在12-24摄氏度,湿度在75-85%。

因此,在菌床接种后,应控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可通过加热、通风、喷雾等方法调节。

5. 菌床管理:平菇菌丝发芽后,要进行一定的菌床管理。

首先是保持菌床的湿润度,通过适时喷水或覆盖湿布等方式增加湿度。

其次是适时通风,保持菌床内气体的流通。

另外,也要注意控制菌床的酸碱度,应保持在pH值6-7之间。

6. 收获和保鲜:平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4周,菌盖表面出现黑色斑点时即可收获。

将全菌体用刀修整成形,注意保持完整。

为了保持其新鲜度,可将平菇放入塑料袋中,并贮存在低温(0-4摄氏度)、高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

以上是平菇栽培的一些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平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蘑菇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材。

它的质地鲜美,味道香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和汤料。

由于其品种多样、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平菇的栽培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菇栽培的相关内容。

一、菌床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平菇的菌床一般采用稻草或麦草与过石灰土混合制成,稻草含水情况最好为70-75%,麦草含水率则应保持在80-85%,稻草含量在菌床中的比例为15-25%,麦草为75-85%。

东北红蘑菇的种植技术

东北红蘑菇的种植技术

东北红蘑菇的种植技术东北红蘑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种植东北红蘑菇需要熟悉其生长环境要求、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种植东北红蘑菇的详细步骤和技术要点。

1. 选择合适的种植基质:东北红蘑菇适合种植在稻秸、玉米秸、豆糠等废弃农作物秸秆上。

这些基质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保持适当的通气性。

2. 种菌:选用活力良好的东北红蘑菇菌种,利用顶菌或横菌法进行接种。

顶菌是将菌种直接播在基质表层上,横菌则是在基质内部钻孔后注入菌种。

接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15g。

3. 培养基质:接种后,覆盖一层透气、透水性好的草包或湿布,保持基质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

常规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75-85%左右。

4. 菇丝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菇丝会开始生长并扩展到整个基质中。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5-25天,要注意保持基质的湿度和通气性,防止菌丝绳结。

5. 菇盖生长:当菇丝覆盖整个基质后,可以移除覆盖物,调整环境条件促进菇盖的生长。

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85-95%左右。

同时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菌盖的形成。

6. 菇盖成熟:菇盖的生长期一般为5-7天。

在菇盖成熟之前,要做好通风,保持湿度适宜。

菇盖成熟后可以停止通风,将菇体保持在良好的湿度下,可以延长采摘时间。

7. 采摘:一般在菇盖完全展开、菌柄伸展的时候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轻柔,避免对菌体造成伤害。

采摘后,及时整理菇床,清除残留物。

8. 后期管理:采摘完毕后,要对菇床进行适应性修复,保持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促进次生菌丝的生长和菌床的再利用。

种植东北红蘑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环境控制:控制合适的温湿度、光照条件,是促进东北红蘑菇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特别是在春、夏季节,要注意降低温度,增加通风,防止过热和积水。

- 防治病虫害:要经常巡视菇床,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安全和规范。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红平菇栽培受气候、环境、培养基质等因素影响较大,病虫 害防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平菇栽培技术得 到了改进和提高,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政府 对农业产业的扶持也为红平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红平菇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生物学特性 • 菌种制备 • 栽培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应用与前景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红平菇(Ple…
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肉质肥 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 。
生长特性
红平菇属于中温型菌类,生长温 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 25℃左右。
接种与培养
将栽培种接种到培养基中 ,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 成熟。
栽培种转接
成熟后将栽培种转接到新 的培养基上,用于出菇管 理。
04
栽培技术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
采用玉米芯、麸皮、豆粕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磷肥、 石灰、石膏等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 至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
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红平菇肉质鲜美,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滋补强壮效果。
药用价值
红平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
红平菇生产的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追求,红平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市场需 求不断增长。
产业开发
红平菇的栽培、加工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为菇农和企业创造了经 济效益。

红平菇怎么种植

红平菇怎么种植

红平菇怎么种植红平菇又叫蟹昧菇,是一种色泽鲜艳的水红色珍稀美味食用菌。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红平菇种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红平菇种植技术一、种培养基的选择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在PDA母种培养基上生长7~8天后菌丝可长满整个斜面。

二、二级种及栽培袋的制作栽培红平菇的培养料配方:木屑78%,米糠20%,石膏1%,廉糖1%,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0%。

也可用液体菌种制种,配方:①玉米粉5%,葡萄糖2%,蛋白陈0.2%,磷酸二氢梆0.15%,硫酸模0.075%,pH值自然;②米糠5%,葡萄糖2%,蛋白陈0.2%,磷酸二氢梆0.15%,硫酸镜0.075%,pH值自然。

三、栽培季节的选择整个栽培季节从4月中旬一级种制作起,经过6月、7月、8月持续到9月上旬。

红平菇简介红平菇,Pleuvotus djamor,又名红侧耳、桃红平菇。

是近年来从印度引进的优良新品种。

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每100千克稻草、棉壳等原料可出75--100千克鲜菇。

菇菌呈粉红色,味道鲜,具蟹味,既可作美味佳肴,又可作盆景观赏。

栽培红平菇后的下脚料还是饲养牛、猪、鸡的好饲料,可一举多得。

红平菇出菇管理(一)桑桩期的管理把已长满菌丝的栽培袋搬入菇房内,并有序地排放在铁架上,留有适当的空隙。

当发现菌袋上有红色的小菌斑时就开袋或在侧面用灭过菌的刀片在形成原基附近划“V";形小口。

此时往地上洒水并向空气中喷水,保证菇房的湿度在85%~95%。

早晨和晚上开窗2次,每次20~30分钟。

菇房内保持菇蕾分化的最适温度在18~25°;C之间。

(二)珊期期的管理桑梧期之后的2~3天,便进入珊珊期,出现小而红的菌盖,珊珊期持续1~2天。

把温度控制在20~30°;C之间,保持湿度达到85%~95%。

除往地上喷水外还要往空气中喷雾状水,在喷水前多开窗。

(三)成菇期的管理成菇期持续2~3天。

要把空气温度提高到90%~95%.早晚各通一次风。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的产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产业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红平菇认知度的提高 ,红平菇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趋势
未来红平菇产业将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 展,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栽培场所与设施
栽培场所选择
场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作为栽培场所,同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卫生条件和交通 便利等因素。
场地消毒
在栽培前对场地进行全面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消毒液或进行火焰消毒等方法。
菇房设计与建造
菇房类型
根据栽培规模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菇房 类型。常见的菇房类型包括大棚式、半地下 室式和室内式等。
候条件,提高菌菇产量和质量。
A
B
C
D
出菇管理
当菌菇长出子实体时,加强环境控制, 以提高子实体的质量和产量。
接种与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控制好培养温 度和湿度,为菌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红平菇品 种,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对菌 菇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料质量
培养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菌菇的产量和品 质,因此要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栽培管理技术
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菌菇 的产量和质量。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
成本分析
对红平菇栽培的成本进行详 细分析,包括原材料、劳动 力、设备等成本。
市场需求
了解市场需求情况,包括消 费者对红平菇的认知程度、 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等。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红平菇菌株H1的培养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摘要: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EA培养基上研究了红平菇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对栽培后获得的红平菇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但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红平菇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白色,绒毛状至絮状,略显粉状,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呈现出明显的环纹;在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的薄壁菌丝、膨大的头状囊状体、很多八面体形和圆柱形的晶体等结构.对红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红平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和非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其中新鲜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90.1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6.3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粗脂肪的含量为2.63%;粗蛋白含量为24.69%;总酸度仅为0.187 3%;总灰分含量为9.43%;还原糖含量为0.507%;氨基酸总量为17.6%,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由于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因此没有检测出色氨酸),还含有其他10种非必需氨基酸;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VB10.032 ng、VB20.469 mg、VC0.20 mg、VE701.16 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大量元素钾1 292 mg、磷1 206 mg、钠338.06 mg、钙151.44 mg、镁262.25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微量元素锌16.1 mg、铁10.89 mg、铜1.53 mg、锰1.46 mg.红平菇的栽培技术C903红平菇是从印度引进的优良菌种,形似平菇、粉红鲜艳、易栽培、投资小、用料简、生长快,每10平方米的面积用种5支,15天可采收红平菇450公斤,市场鲜销价值2000余元。

红平菇的种植方法

红平菇的种植方法

红平菇的种植方法红平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因其菌盖呈红褐色,外形美观,肉质鲜嫩,滋味鲜美而被广泛喜爱。

红平菇种植方法相对简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红平菇的种植步骤。

1. 选购菌种:红平菇菌种在市面上是可以买到的,选择质量好、品种纯正的菌种很重要。

可以选择有经验的菇农推荐的供应商购买,或者选择大型的菌种公司购买。

2. 准备菇菌介质:红平菇生长的介质有很多选择,如木屑、秸秆、麸皮等。

其中,木屑是最常用的一种介质。

选用新鲜的锯末或锯末加一些秸秆混合,用来制作菇菌的基质。

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红平菇生长所需的养分。

3. 泡发处理:将选购来的菌种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待菌种充分吸水膨大后,取出备用。

4. 制作菌菇基质:将泡发后的菌种放入基质中均匀地撒播。

撒播时要稍微压实,以使菌种与基质紧密接触。

然后,将菌菇基质倒入合适大小的菌袋或菌箱中。

注意要在基质中打上一些小孔,以便菌丝生长时排出代谢产物。

5. 发酵处理:将装有菌菇基质的袋子覆盖在一个暗处,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红平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湿度为80-90%。

发酵一般需要7-10天的时间,期间要保持基质的湿润,定期翻动袋子,促使基质中的菌丝均匀地生长。

6. 建立菌丝体:在发酵结束后,菌丝完全覆盖了基质表面。

此时,把菌丝板放在适当的环境中,如温度25-30、湿度90%的条件下,让菌丝得到充足的光照。

过程中,要定期喷水保持湿度,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害。

7. 菌菇生长:经过建立菌丝体过程后,将菌袋或菌箱悬挂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18-22、光照适中的地方。

此时,要控制好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避免湿度过高引起菌丝感染病害。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流动,促进氧气的供应。

8. 长菇管理:红平菇一般在菌丝出现后的7-10天之间会开始长出菌柄和菌盖。

此时,要适时剪去菌袋袋口的一点,以方便菌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桃红平菇栽培技术

桃红平菇栽培技术

桃红平菇栽培技术
桃红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家庭或小规模种植。

以下是桃红平菇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1. 培养基的准备
桃红平菇栽培的培养基可以采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材料。

将这些材料切碎,加入适量的水后用袋子密封,放置于20-30℃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发酵期间需要反复翻动袋子,让材料均匀受氧气。

当材料表面长出白色霉菌时,表示发酵完成。

2. 菌种的接种
将发酵好的材料取出,用手拧出多余的水分。

然后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压实后再覆盖一层原材料。

接种后,将培养箱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光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培养的管理
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

湿度一般在70%左右,可以通过喷水或加湿器来控制。

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菇体的生长。

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

4. 收获和处理
桃红平菇在培养后大约需要20-25天的时间才能成熟。

当菇体成熟后,可以用手轻轻旋转剥离出来。

收获后,需要将菇体清洗干净并晾干,以便于保存和食用。

总之,桃红平菇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只需要注意控制湿度、温度和通风即可。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有兴趣尝试种
植桃红平菇的读者。

平菇栽培_精品文档

平菇栽培_精品文档

平菇栽培平菇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

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平菇的种植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平菇的种植技术一、培养基配制及预湿、发酵①春夏季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5%,稻草15%。

②秋冬季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0%~75%,稻草20%~25%。

在装袋前l天或者当天,用3%的石灰水拌料,夏季含水量60%,秋冬季含水量65%。

可适当发酵3~4天。

二、装袋与灭菌按规格剪裁好塑料袋,机械装袋一般4人配合,1人上料,1人套袋,2人系袋口,1000千克料只需半天时间即可装完。

料袋须呈“井”字形摆放。

高压灭菌保压2.5小时,常压灭菌保温8~10小时,自然玲封18小时左右降温出锅。

三、接种尽可能1天内接种完毕。

接种时,将料袋一端草绳解开,放入蚕豆粒大小的适量菌种,以菌种能盖住料袋端面为佳,将菌种与料面略压实,用套环套住料袋口紧贴料种面,翻转袋口用拉紧纸盖住,然后用皮圈将纸套在套环上,完成后即可接种另一端。

四、发菌、出菇管理(一)友菌料袋在高温季节摆放一层,冬季堆高3~5层。

发菌阶段应遮光、通风。

发菌l周开始翻堆清袋,发菌期间要求翻堆2~3次,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

当料筒菌丝全部长满袋时,应准备码堆出菇。

高温季节,菌筒堆码高度不能超过4层,其他季节最高不应超过7层。

(二)出菇当菌筒进入子实体生长时,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适度开窗或掀开大棚边沿棚膜,注意适度光照。

1周左右菌筒开始现蕾出菇。

当1/4的菌筒现蕾,可将菌筒两端的盖环纸揭掉,提高空气湿度至90%~95%。

当平菇子实体生长九成熟时,即可采收上市。

第一潮菇采收完后,及时清理干净菌筒和出菇场,停水4~5天,准备出第二潮菇。

行情差时,当平菇子实体生长达到姬菇采收标准时,立即采摘分离,进行姬菇鲜销。

也可进行杀青、盐渍,密封储藏,视市场行情作盐水菇出售。

平菇的无公害种植方法1.栽培方法和方式平菇是生命力很强的食用菌,只要在生长适宜的条件下,比其它任何食用菌生长都快。

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培育条件和栽培技术研究

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培育条件和栽培技术研究
,D i c ike a u t ai n a d t b a v to n r f l t n rb gc li to n u e c hia in,a d i lo ft a ma e ilb gc liai n a d b d c hi a v n ta s srw tra a u t t n e u v ’ i v o to Th e e au e fr h ph rwt ho l e c nr le t28 o o 3 C. he s a e h miiy s u d b in. e tmp r t r o y a g o h s u d b o tol d a C t 0 o T p c u d t ho l e c ntol d a b u 5% a d c liae n t e d r n io me t o r le ta 0 t7 n u t td i h a k e v r n n .Th p i ltmp r t r rp i r i v e o tma e e au e f rmo dum i o dt :
江西 农 业大学 学报
2 1 ,3 5 :06—1 1 0 13 ( ) 10 0l
ht :/ ub oja .d .n t / x e a.xu eu e p
E —mal n x 7 7 @ s a c n i: d b 7 5 i . o n
Aca Agiu ua ie s ai Ja g in i t r h reUnv ri t in xe ss c t s
和栽 培 技 术研 究
熊 芳, 朱 坚 , 邓优锦 , 宝贵 谢
( 福建农林大学 菌物研究 中心 , 福建: 从形 态特 征 、 生长与发育 、 艺性 状 、 农 栽培方式 、 栽培基质 、 接种管理和 出菇管理等几方面 阐述红平菇的 品

想要种植好红菇,温度、湿度及垫料的管理不能少

想要种植好红菇,温度、湿度及垫料的管理不能少

想要种植好红菇,温度、湿度及垫料的管理
不能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蘑菇品种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棕色的,您吃过红色的蘑菇吗?红菇又叫正红菇,它是一种真菌。

红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了解,经常吃红菇,对人体有脾肝补血、健胃强肾等功效。

由于红菇风味独特,喜欢红菇的朋友不在少数,且红菇价格不低,所以很多农户开始规模化种植红菇。

下面就和您讲讲红菇的种植方法要点。

1、合理控制温度
温度对于红菇的种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正红菇对温度的要求很高,从种植苗菌到长成型,对温度的把控一定要做好!红菇属于怕冷的作物,但是在生长初期,温度也是不能太高的。

一般我们将红菇种植的温度控制在20到24度之间,太高或太低都会让红菇生长变缓慢。

随着红菇的慢慢生长,等到伞盖出现以后,此时就可以提高温度了,控制在25度到28度之间。

2、合理控制湿度
除了温度,在红菇生长过程中,湿度也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初期,如果湿度达不到要求,菌种很难孵化。

通常,在培育阶段,空气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即可,待伞盖出现以后,要提高湿度,提高到75%的样子,但是也不能高过80%。

3、优质的垫料
红菇生长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垫料,所以想要红菇生长的好,垫料一定要优质。

目前主要的垫料,一般都是将豆秆、秸秆这些东西,先进行水腐化,然后再用来培育红菇。

除了材质,垫料的长度也要有一定的规定,一般在40厘米左右就可以。

红蘑菇室内养殖方法

红蘑菇室内养殖方法

红蘑菇室内养殖方法引言红蘑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用菌,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与其他蘑菇相比,红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因此室内养殖成为了一种较为可行且收益较高的种植方式。

本文将介绍红蘑菇的室内养殖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材料准备在开始室内养殖红蘑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

1. 红蘑菇种子:选择新鲜、健康的红蘑菇种子,可以从专业的蘑菇种植基地购买。

2. 培养基:通常使用的基材为稻草、秸秆、木屑等天然有机物。

3. 培养袋:选用耐高温、透气性好的袋子,可以选择塑料袋或者专用的菇袋。

4. 水源:保证充足的清洁水源,用于浇灌和湿润培养基。

5. 温湿度控制设备:通过设置合适的温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步骤1. 发芽处理将红蘑菇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其放入湿润的培养基中进行发芽处理。

发芽后的种子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能够更快地繁殖并生长成菌。

2. 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室内养殖红蘑菇通常选择温湿度适宜、通风条件好、光照适中的地方。

可以选择专门的种植房间或者空闲的车间作为种植基地。

在地面铺上一层塑料布或者其他隔离材料,防止杂草生长和污染培养环境。

3. 填充培养袋将培养基放入耐高温、透气性好的培养袋中,每袋材料量约为6-8千克左右。

为了保证菇体生长的均匀性,填充过程中需注意松紧度的适宜。

4. 消毒处理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袋放入高温消毒房中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在80-90摄氏度消毒1-2小时。

消毒后,将袋子取出,放置阴凉通风处,待温度降至室温。

5. 接种在培养袋表面进行一层均匀地撒种,一般每袋种子用量为10-15克。

然后将种子用清洁的手套或工具轻轻地拍平,使其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6. 培养管理室内养殖红蘑菇需保持稳定的温湿度环境。

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在75-85%之间。

定期对培养袋进行喷水、湿润培养基,保持适宜的湿度。

7. 避光与通风红蘑菇生长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但也不可缺少光照。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张沿江; 吴金玉; 孙艳辉; 张翠艳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红平菇呈深红色、粉红色,色泽艳丽,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与平菇同属于侧耳属品种,具有相似的适应性。

属木腐菌类,具有很强的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培养料利用率很高。

栽培原料取材广泛,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秸秆类、稻草等均可。

菌丝生活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人工栽培管理粗放,对环境要求不太严格,生长周期短,耐高温,适合春、夏、秋季温室栽培。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张沿江; 吴金玉; 孙艳辉; 张翠艳
【作者单位】乾安县经济局; 乾安县农业局; 乾安鳞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
【相关文献】
1.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J], 张沿江;吴金玉;孙艳辉;张翠艳
2.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J], 张沿江;吴金玉;张翠艳;徐占基;刘晓英
3.辽红二号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J], 季力
4.红平菇和平菇的营养比较与分析 [J], 迟全勃;施鹏飞;王伟青;丁若尔;邓志峰;王辉;
马丽艳;张玉铎
5.日本红高菜高产栽培技术日本红高菜高产栽培技术 [J], 殷海燕;马友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菌株H1的培养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摘要: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EA培养基上研究了红平菇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对栽培后获得的红平菇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但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红平菇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白色,绒毛状至絮状,略显粉状,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呈现出明显的环纹;在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的薄壁菌丝、膨大的头状囊状体、很多八面体形和圆柱形的晶体等结构.对红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红平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和非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其中新鲜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90.1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6.3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粗脂肪的含量为2.63%;粗蛋白含量为24.69%;总酸度仅为0.187 3%;总灰分含量为9.43%;还原糖含量为0.507%;氨基酸总量为17.6%,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由于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因此没有检测出色氨酸),还含有其他10种非必需氨基酸;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VB10.032 ng、VB20.469 mg、VC0.20 mg、VE701.16 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大量元素钾1 292 mg、磷1 206 mg、钠338.06 mg、钙151.44 mg、镁262.25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微量元素锌16.1 mg、铁10.89 mg、铜1.53 mg、锰1.46 mg.
红平菇的栽培技术
C903红平菇是从印度引进的优良菌种,形似平菇、粉红鲜艳、易栽培、投资小、用料简、生长快,每10平方米的面积用种5支,15天可采收红平菇450公斤,市场鲜销价值2000余元。

其特点是:①出菇早,产t高,⑧栽培料来谏广,价格低,如稻草、麦稼、玉米芯、豆杆、麦枯、棉子壳、花生壳等。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原料配比
1.棉籽壳90%,麦麸(玉米面)8%,过磷酸钙1%,石灰1%;
2.杂木眉82%,玉米面15%,过磷酸钙1%,石灰1%;
3.玉米芯85%,玉米面13%,过磷酸钙1%,石灰1%;
4.玉米芯44%,杂木屑40%,玉米面14%,过磷酸钙1%,石灰1%;
5.玉米秸(高梁秸)80%,玉米面17%,复合肥1%,过磷酸钙1%,石灰1%;
二、原料发酵处理
将过磷酸钙、石灰加工成粉末状。

过磷酸钙均匀撒在料中,过磷酸钙加入水中,同时加入50%的多菌灵(或克霉灵),石灰按每吨水4~5千克,多菌灵每吨水加0.5千克。

料水比1∶1.6~1.8,料水份为60%~
65%,要求湿度均匀,建堆发酵。

堆高1~1.5米,宽1米,长不限,再在堆中每隔50厘米用木棒打一排孔,每排4~5孔,打入堆底。

堆顶覆盖草帘、塑料膜等物,以保温保湿。

一般3~4天堆温上升到50~6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以后每隔36小时(环境温度低时可延至48小时)温度达到60~70℃时进行一次翻堆,发酵过程持续7~8天,共翻堆4~5次,每次翻堆要求将料堆外层和底层翻入中间层,中间层放入底层和外层使培养料发酵充分均匀。

发酵好的料质地疏松,棕褐色,无酸臭和霉菌味。

发酵结束后在料堆四周喷洒0.5%敌敌畏杀死潜伏在表层的蝇类、螨类幼虫和成虫。

将料散开降温至30℃以下,适当调节水分和pH 值即可装袋。

三、装袋与接菌
采用袋式栽培,用低压聚乙烯袋,扁径宽23~30厘米、长50~60厘米。

厚0.03毫米。

层播法,3层菌2层料或4层菌3层料,菌层厚度1.5~2厘米,中间薄边缘略厚。

用菌量10~15%。

料要装实,两头用聚乙烯条扎紧。

四、发菌管理
装好的菌袋码成3~4层,环境温度低时可码高些,码紧些。

每行中间留有空隙供人行和通风散热。

上面盖上草帘遮光。

环境温度控制在23~28℃,每天监测料温变化。

一周后将袋两侧刺孔以利通气。

7~15天料温升高最快。

注意加强管理。

发现料温达到30℃及时通风降温,以免烧菌。

菌袋每隔7~10天翻动一次,把上层和底层的菌袋放入中间层,中间层的放在上层和底层,菌丝一般25~35天即可长满袋。

五、出菇管理
菌袋菌丝浓密洁白,有弹性,有黄色水珠出现时,标志已生理成熟,即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采用墙式立体双面出菇。

菌袋码6~7层,行间距70~80厘米,利于管理、采菇。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有的高温品种可控制在20~30℃,昼夜有温差,空气相对湿度80~85%,采用喷雾和结合地面洒水办法调节。

有足够的散射光,要高于平菇管理的光照。

加强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

六、采收
红平菇子实体从现蕾到采收一般5~7天。

发现菌盖平展,边缘略变薄,颜色稍变浅即可采收。

用利刀,沿培养基表面切下,将袋口合上,加强管理,15~20天后可出下潮菇,共可采4~5潮,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