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1. 引言人口转型是指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比例等方面的变化。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步入人口转型阶段,经历了由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过渡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2. 我国人口转型的特点2.1 人口数量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数量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3亿,这对资源分配和社会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2.2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过去相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老龄化趋势明显,年轻人口比例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加。

这种变化对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2.3 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衡现象。

这对婚姻匹配、生育率稳定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3. 应对之策3.1 调整生育政策针对我国人口转型带来的人口问题,在调整生育政策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例如,可以进一步放宽生育政策,鼓励更多年轻夫妇生育。

同时,要加强对生育政策执行的监管,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3.2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将变得更加重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灵活就业和创业,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

3.3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

3.4 加强男女平等教育为了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应加强男女平等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鼓励男女平等就业和教育机会,并加强对性别歧视的打击。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

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

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2)加速转变模式。

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3)延迟转变模式。

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4)改变的延迟模式。

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3)诺特斯坦的三阶段、三类型模型。 在汤普森的文章发表16年之后, 即1945年, 诺特斯坦又对他的文章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 关注, 发表了《人口--长远观点》,并将汤 普森所划分的A、B、C三类增长模式分别命名。 诺特斯坦称A 模式为早期下降,B 模式为转 变增长,C模式为高增长潜力。 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 这一术语也随之诞生。诺特斯坦将空间上三 种模式拼接为时间上依次发生的转变阶段, 那么正是一个国家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即从潜在的高增长 走向早期下降)的时期是人口快速增长(即转 变增长)时期。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其 评价
人口转变论大发展的主要动向是继续分析人口转变的 内在动因,继续探讨其区域适应性,并预测世界人口转变 趋势。
1、关于人口转变内在动因的争论 在1980年,西方人口转变论的主流仍然把经济发展看 作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动因。 然而,人口转变论的社会文化论者不同意经济论观点。 列思泰赫在《论人类再生产的社会控制》和《西欧一个世 纪的人口与文化变迁》中一再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伊斯 特林等人的《生育率革命》也显示出把分析生育率下降的 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合并的企图,特别是他们把生育率控 制成本分成货币、时间和精神制约,并强调现代化发展的 影响。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出生 率水平大大高于死亡率水平的话, 人口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增长就会 被削弱。显然,他们认为低收入经 济地区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他们的 理论模型基本上继承了人口转变轮 的优点和缺点。
(4)金德博格的四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波 动极大。 第二阶段,死亡率开 始下降,但出生率保持在 原有水平,二者差距扩大,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增高。 第三阶段,死亡率继 续下降,但速度放缓,出 生率同样下降,人口自然 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很高的 水平。 第四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达到均衡,进一步 降低死亡率越来越难,出 生率也很低,人口自然增 长率又一次接近零。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和意义人口转变理论是人口学中关于人口结构变动的理论,描述了不同阶段人口结构的演变过程。

它通常分为五个阶段: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

人口转变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了人口随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对于了解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非常重要。

在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阶段,由于生育高峰和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死亡率开始下降,但出生率仍然较高,这是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

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结构开始呈现出下降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的特征。

最后,当社会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后,人口结构进入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增长率趋向平稳。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对人口政策的制定及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变化需要针对性的人口政策。

例如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生育保险、医疗保健等措施鼓励人们生育。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政府需要优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此外,人口转变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人口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阶段的人口结构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高出生率和下降死亡率阶段,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人力资源相对较丰富,这对于工业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而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人口结构老龄化,就业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紧张,这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因此,了解人口转变理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支持。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转变,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等。

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阶段,社会需要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健康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人口转变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变化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转变理论可以通过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年龄结构的变动、人口迁移、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等方面来揭示人口变化的规律性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口转变理论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人口转变理论强调人口数量的变化。

传统的人口理论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人口数量的变动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

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看,人口转变理论可以研究人口数量的增长、减少、波动等变化过程,揭示人口数量的变动规律和趋势。

其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进行的分类,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年龄结构的变动、性别比例的改变、教育程度的提高等。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揭示人口结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人口转变理论关注人口迁移的变化。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向另一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

人口转变理论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的规律和趋势,可以揭示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为制定人口迁移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人口转变理论关注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生育率和死亡率是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育率会下降,死亡率会减少,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人口转变理论分析

(2)柯尔、胡佛的四阶段模型 《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阶段,属于农业低收入经济,以高出生 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第二阶段,经济进步且变得相互依存、专业 化和受市场的支配,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出生 率也于晚些时候下降,自然增长率逐渐上升。 第三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生率起初下 降的速度慢于死亡率,但其后紧跟死亡率以达到 或多或少的平衡下降。 第四阶段,实现高收入经济的转移。死亡率 难以进一步降低,相对稳定,出生率在波动中重 新和死亡率实现平衡,但已是低水平的平衡。
《人口转变理论再思》 ---安斯利.J.科尔提交给1973年国际人口科学研究会全会的论文。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考察人口转变思想在现在是否像其最初流行时那样有效和恰当。
一、人口转变前不同人口中婚内生育率的差异 在发生人口转变以前的人口当中,一般来说,最高婚内生育率至少比 最低婚内生育率高出一半。 婚内生育随年龄序列的急剧下降则粗略地显示出生育控制的存在。更 确切的说,一位在25岁以前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的时间要比一位在 30岁以后结婚的妇女的末胎婴儿出生时间要早得多。婚内生育的年龄结构 表明,在近代持续性的生育下降以前,若干国家的人口中已经存在生育控 制。
2.人口转变的四阶段模型
(1)诺特斯坦的四阶段模型 《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
第一阶段是工业化以前的阶段。出生率保 持稳定的高水平,死亡率也处于高水平,但略 有起伏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出生率基 本上维持不变,死亡率开始下降并且逐渐加快, 二者的差距逐渐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上 升。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经一步发展的阶段。死 亡率继续下降,但起初出生率下降速度滞后于 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二者差距加大,人口自然 增长率在这个阶段最高。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文章一: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与应对之策】引言人口转型是指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转型经历了四个阶段,而我国的人口转型具有独特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探讨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一、我国人口转型的现状与特点1.现状我国人口转型始于建国后,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口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呈现出以下特点:-总人口数量开始负增长,劳动力供给减少。

-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少子化现象严重,出生率持续走低。

-生育意愿下降,婚姻观念变化,不婚不育现象增多。

2.特点-转型时间短:我国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的时间相对较短,只用了几十年时间,而一些发达国家则用了上百年。

-老龄化速度快: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

-少子化现象严重:出生率持续下降,年轻人生育意愿低,导致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

二、人口转型的影响与挑战1.经济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下降,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相对较低,青年人口消费需求较高,人口负增长将导致消费市场失去活力。

-资本积累受阻,劳动力供给减少导致资本边际产出减少,投资回报率下降。

2.社会影响-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

-青年人口减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

-家庭结构变化,不婚不育现象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3.政策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性别比例失调、家庭风险上升等。

-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难度加大。

三、应对之策1.调整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生育限制,鼓励适龄夫妇生育。

-完善生育支持服务体系,包括生育补贴、育儿假、托幼服务等。

2.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流动性。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她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

1949年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然增殖到自觉控制生育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口死亡率开始明显下降,很快降至10‰以下,实现了第一阶段的人口转变。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35‰之上,人口迅速增长。

导致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由于中国距离高死亡率的时代太近了,有着对高死亡率、特别是婴儿高死亡率的记忆。

二是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使男性劳动力依然是家庭的重要资源。

三是政府的人口政策鼓励多育。

因为人口再生产惯性和再生产高低峰的周期重复性,所以尽管我国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高出生率仍然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采取自觉控制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很快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向第三阶段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出现了明显的生育率转变,它带动了中国人口转变。

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即在人均国民收入300美元左右,而西方学者界定的人口加速转变的临界值为人均国名收入800美元,二者相差较大。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2、关于人口转变论的区域适应性的争论
起初集中在是否适用与研究发展中国家,后来扩展到是否适用 与社会主义国家以至全世界的问题。1987年芬德利夫妇在《第三世界 的人口与发展》,以整张篇幅评论人口转变论的局限性。他们针对诺 登斯坦的有关理论,列举了人口转变论难以适用于第三世界的理由:
第一,“无论是经济或者社会发展,第三世界的情况永远不会和 19世纪的欧洲的情况相同”。
诺登斯坦的理论对人口自然变 动的分析和类型的划分,比汤普森 的模型更接近人口转变的实际情况, 但是也还缺乏理论深度。他后来的 著作对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更充分的分析,对理论模型也做了 修正。
(4)莱宾斯坦的三阶段模型及其修正
《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
第一阶段属于“传统习俗社会”。人口的 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生活资料稀少,死亡率很 高,人口寿命很短。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其 评价
人口转变论大发展的主要动向是继续分析人口转变的 内在动因,继续探讨其区域适应性,并预测世界人口转变 趋势。
1、关于人口转变内在动因的争论 在1980年,西方人口转变论的主流仍然把经济发展看 作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动因。 然而,人口转变论的社会文化论者不同意经济论观点。 列思泰赫在《论人类再生产的社会控制》和《西欧一个世 纪的人口与文化变迁》中一再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伊斯 特林等人的《生育率革命》也显示出把分析生育率下降的 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合并的企图,特别是他们把生育率控 制成本分成货币、时间和精神制约,并强调现代化发展的 影响。
5.人口转变论的五阶段模型
(1)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型 《人口增长的阶段》
HS:高位静止阶段 EE:早期扩展阶段 LE:后期扩展阶段 LS:低位静止阶段 D:减退阶段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预测人口变化模式的形式化框架。

它是
一种近代人口学中发展起来的有趣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人口统计、分析、预测计划等工作中。

人口转变理论主要涉及五个基本阶段的变化:繁殖生育成熟期、凝聚期、生育
衰退期、增加期和减少期。

这五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发展。

繁殖与生育成熟期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基础期,其特点就是性状平衡,即
女性出生率男性出生率基本相当。

凝聚阶段只是暂时的,这个期间人口总量下降而出生率却有所上升,这通常是由于难民流动或危机所致。

生育衰退期出生率在持续下降,人口数量随之下降。

在增加期,大多数国家出生率处于稳定水平,但人口数量仍在增长,因为处于较年轻的年龄段人口增加得比处于较大阶段的人口更多。

减少期是实际人口减少的结果,其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衡,这是由于人口的衰老和移民导致的。

人口转变理论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基本原理在于,根据一
个地区的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其人口增长的趋势,并指导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社会安排和发展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变化的预期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人口结构,也有助于优化政策结构,应对实际人群属性变化,从而使社会和环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11讲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

第11讲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
17
如果维持目前的计生政策,总和生育率继续 保持低位整理态势,中国的人口增长始终长 期低于生育更替水平,那么到21世纪30年 代,中国总人口绝对数量将会开始负增长。 目前,在上海等特大城市,老龄化进程异常 迅猛,社会保障压力巨大,户籍人口负增长 的态势已经持续近十年,这和上海户籍人口 的总和生育率太低是有直接关系的。
13



三、印度的失控型人口转变模式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但其缺乏有效的人口 控制手段,人口高速增长,2045年将超过中国。
前瞻性。早在现代化刚刚起步之时,印度政府就认识到 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1952年就开始推行家庭 计划,成为最早提出人口控制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第 三世界国家之一。 滞后性。政府的远见卓识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伴 随20世纪70年代政府有关强迫国民节育政策的出台,印 度的人口转变进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该项政策引 起了国民的强烈反对,致使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独 立以来始终徘徊在20‰左右,减缓了其人口转变进程。 失控性。其主要表现在新生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和避孕 措施不力,结果不但确保生育率下降政策不能得到落实, 人口反而急剧增长。
第11章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 发展
1
人口转变和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人口 的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的不同状况为标志的, 人口从低级到高级阶段转变的过程。
2
人口转变理论也称人口过渡论或人口演变论,是产 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种人 口理论。人口转变论通过对西欧多数国家的人口出 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历史资料的分析,以人口发展 过程及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统 计资料所提供的事实,对人口发展必然经历的不同 阶段作出描述性的分析和说明,以此来论证当前不 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人 口转变论第一次说明了自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时代以 来经济学家一直探讨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式一种因 果关系或者是互利关系,为当代世界人口学界普遍 认同的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当代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特点。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通过产业转型、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导致了人口转变的加速。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减少了生育欲望,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服务业人口。

社会的分工更加细化和多样化,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政策调整对人口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出生率产生了明显影响。

由于人们对生育率的限制,中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形成了人口出生率极低的情况。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政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此外,政府还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加速了人口转变。

最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人口转变的重要表现。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老龄化和人口流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老年人口增加,老年支出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负担。

与此同时,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结构的变化。

城乡人口的转移、人口的密集区域变动等,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差异。

这也为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进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调整是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因,人口的结构变化则是其重要表现。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第六章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理论

第六章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理论

• 4.老龄化状况区域间差异较大。由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水平的差异,中国各省区之间的老龄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 异。东部地区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明显高于西部,其中, 上海、重庆、四川、江苏、北京、浙江、湖南、安徽的比 率均超过了10%,而上海甚至达到11.96%;而西部5省65 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则在7%左右,宁夏最小,仅有6.02%。
• 5.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更加严重。以往人们认为农村的 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所以通过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可 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延缓城市老 龄化速度。但实际上,由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年龄 较轻,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 异已经逆转。据2000年常住人口普查,乡村年龄在65岁 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 城市(6.7%)的老龄化比率。
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及 人口素质 ——中国人口警钟长鸣……
一、人口总数过多、增长过快
请你计算:
1968年至1980年12年间,我国每年、每天、 每小时、每分、每秒新增的人口数?
16666666.7、 45662.1、1902.6、31.7、0.53
人口国情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
和谐社会
二、中国人口的老龄化
100
150
200
250
50
0
图4 中国儿童死亡率(每千人)变化趋势(1950-2050)
19 50 19 195 55 5 19 196 60 0 19 196 65 5 19 197 70 0 19 197 75 5 19 198 80 0 19 198 85 5 19 199 90 0 19 199 95 5 20 200 00 0 20 200 05 5 20 201 10 0 20 201 15 5 20 202 20 0 20 202 25 5 20 203 30 0 20 203 35 5 20 204 40 0 20 204 45 5 -2 05 0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中国的人口问题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我们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人口暴增时期、生育政策实施时期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时期。

在这三个时期,中国通过不断地调整人口政策,有效地调节了人口总量和结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人口暴增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口总量就呈现出剧增的趋势。

政府调查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1979年,中国的人口总量从5.19亿增长到了9.28亿,年均增长率为2.5%,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普遍存在,这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97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开始调整人口政策,主要是限制生育次数。

1980年起,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与生俱来的习惯所致,以及政策的积弊,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出现,例如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问题。

二、生育政策实施时期1979年,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也由简单的减少人口总量,逐步转向控制人口结构和性质。

政府为了生育政策的顺利执行,从政策宣传到体制机制改革,从组织铺设、人员配备到形成法制,成立了协调各方面合作,开展计划生育的“领导小组”和“计生委”。

此举大大提高了计划生育的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生育政策实施时期,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了,大家都开始重视延迟生育和少生育。

但是生育政策一直以来也受到一些争议,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执行和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导致了女性的权益受损和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时期2015年底,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开始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二个孩子。

此举将使不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消失,有助于发挥人口红利优势,调节人口结构和性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智力资本,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专业: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

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

二、分析方法: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

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

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

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

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

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

4.其它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流行疾病模式因素、人口质量因素等。

三、具体分析: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

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

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伴随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完成了人口的“两个转变”。

中国人口发展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然增殖到自觉控制生育的过程。

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第一阶段的人口转变: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下降发挥着重要作用。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多地投资于健康服务,才能促进医学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才能得以提高,社会才会更加安定。

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食宿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本质上仍然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医学进步固然重要,但任何减少死亡的医学进步和突破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

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

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

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二)第二阶段的人口转变: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35‰之上,人口迅速增长。

导致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由于中国距离高死亡率的时代太近了,有着对高死亡率、特别是婴儿高死亡率的记忆。

二是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使男性劳动力依然是家庭的重要资源。

三是政府的人口政策鼓励多育。

因为人口再生产惯性和再生产高低峰的周期重复性,所以尽管我国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高出生率仍然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1、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

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2、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

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

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

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三)第三阶段人口转变: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采取自觉控制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很快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向第三阶段转变。

这里政府干预对死亡率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没有政府的决策、支持和参与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运动,也不会使医学上的重大发明与进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政府干预包括改革开放中稳定的国内政局,实现健康计划,如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规定工时和最低生活标准等社会保障政策。

生育率方面,由于子女经济价值的降低和养育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养育子女的动机,人们乐于接受控制生育的思想。

养育子女动机的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此外,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待提高。

教育发展,尤其是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人们生育意愿的变化、卫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晚婚的实施等有着紧密联系。

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女童教育仍然存在着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育数量的选择。

当然,生育率的下降又是一个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中国同一地区不同人们之间会有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中国的某个地区发生的生育率下也将会很快波及到相邻地区。

1、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

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

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

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

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2、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

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

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

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3、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

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九五”时期我国人口成功地完成了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并已进入以低生育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时期。

同时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仍然不断地作用于人口转型。

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看,未来的中国几十年间会完成人口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将持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型,加剧人口转型的力度。

中国人口转变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国人口转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由加速到减速、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化到老龄化,这种过程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其次,我国人口转变过程先于经济发展,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在未来20年里,我国将进入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这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最佳时期”;第三,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中国人口转变对控制世界人口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人口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佟新著2、《人类的人口史》,上海译文出版社,安斯利·科尔著3、《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安德鲁·梅森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